“轟轟轟……”
遊哨頭目派人迴部落通稟不久,就見遠處煙塵滾滾而起,隆隆的馬蹄聲暴然而響,一麵黑色大旗迎風招展不已中,一彪騎軍正自奔騰如雷而來,看那架勢來的少說也有千餘人馬,當即便令跟在陳子明身後的三名隨扈盡皆緊張得握緊了刀柄,然則陳子明本人卻是神情淡然依舊,穩穩當當地端坐在馬背上。
“末將參見使君大人!”
疾馳而來的那彪軍趕到了遊哨所在之處便即停了下來,旋即便見一名身著皮甲的青年將領縱馬而出,來到了陳子明的馬前,一個滾鞍下馬,恭謹萬分地行了個大唐軍禮,這人赫然正是鹿角部落頭人之長子麻裏明——去歲因邊貿有功,陳子明特意上本為其請了個宣節校尉(正八品上)的散職武將銜。
“免了。”
陳子明點了點頭,很是坦然地受了麻裏明的大禮。
“謝使君大人隆恩,家父以及古莫叔叔皆已在營中恭候多時了,使君大人,請!”
自前年見識過陳子明的天縱武勇之後,麻裏明已是將陳子明視為了神明一般的人物,在陳子明麵前,自不敢有一絲一毫的輕忽,禮數周全地便道了請。
“甚好,帶路罷。”
赤鬃部落頭人古莫多彥之所以會出現在鹿角部落老營,本就是出自陳子明的吩咐,他自不會對此有甚猜忌的,也沒再多言寒暄,簡明扼要地便吩咐了一句道。
“諾!”
聽得陳子明如此吩咐,麻裏明自是不敢怠慢了去,恭謹地應了諾,翻身上了馬背,恭謹萬分地當先引著路,將陳子明一行人等護送到了老營處。
“末將等參見使君大人。”
鹿角部落的老營門口處,麻裏耶古以及古莫多彥早已領著手下大小頭目恭候多時了,這一見陳子明策馬而來,自不敢失了禮數,齊齊躬身見禮不迭。
“都免了罷,事態緊急,閑話就不說了,且一並進帳敘話好了,麻裏明、古莫亢南,你們倆也跟著來罷。”
陳子明並未多言寒暄,僅僅隻是揮了下手,便已不容置疑的口吻下了令。
“諾!”
一聽陳子明這般下令,麻裏耶古與古莫多彥不由地便對視了一眼,不過麽,卻並未提出甚異議,齊齊恭謹地應了一聲,簇擁著陳子明便進了營門,匆匆便往中軍大帳去了。
“軍情想必爾等也該是都聽說了罷,鬆州被圍,茂州空虛,把利步利與別叢臥施這兩個利令智昏之徒悍然反叛,竟是欲血洗我茂州,其兵鋒至此已不足兩百裏,最遲明日午間便可衝入我茂州之地,若讓其得逞,我茂州一地必將生靈塗炭,值此危難時刻,也唯有鹿角與赤鬃兩部可力挽狂瀾於既倒,就不知二位頭人可願助本官一臂之力否?”
唐軍戰事不利的消息早已傳開,以麻裏耶古等人的耳目之多,想必是早就已知根底了的,正因為此,陳子明也沒甚隱瞞,直截了當地便將話題攤開了來說。
“這……”
麻裏耶古以及古莫多彥之所以會將兩部落合在了一起,原就是得了陳子明之通知,早在鬆州一戰還不曾正式開打之前,便已完成了收縮整合工作,如今兩部落加起來足有控弦戰士六千餘,自保已然不成問題,可要說到主動出擊麽,兩位部落頭人卻是從來就不曾想過,而今聽得陳子明這般說法,自不免便都犯起了躊躇。
“二位頭人應是知曉的,我大唐天威煌煌,兵鋒所向,無有不披靡者,強若突厥、吐穀渾等,皆亡於我大唐矣,今,我鬆、茂之地雖略有危殆,然,朝廷大軍一至,些許小寇斷難逃飛灰湮滅之下場,隻是在此之前,鬆州或許無虞,我茂州必毀大半,若要重建,怕不知到何年矣,若如此,我茂州與諸部之貿易往來恐再難持續也,且,我茂州若破,兩部賊軍勢必坐大,再與吐蕃一勾連,便是你等之鹿角、赤鬃兩部怕也難逃此劫,與其坐而待斃,不若奮起一搏,事若成,朝廷豈會虧待了爾等,不說多,麻裏明與古莫亢南分任闊、諾二州刺史亦屬該當之賞,本官言盡於此,何去何從,唯爾等自擇之。”
以陳子明之睿智,又怎可能會猜不到兩位部落頭人心中的小算盤,無非是隻打算自保,不想冒險去跟叛亂之兩州兵馬死戰罷了,對此,陳子明其實並不介意,畢竟趨利避禍乃是人之常情罷了,換成他陳子明處在兩部落頭人的位置上,第一個念頭無疑也是先圖謀自保,推己及人之下,陳子明自是不會對兩位頭人有甚怨言,而是心平氣和地將事態詳細地分析了一番,並許下了個重諾。
“使君大人明鑒,非是我等怯戰,隻是叛匪勢大,更兼吐蕃來勢洶洶,裏應外合之勢已成,我等雖聚兵一處,也不過六千餘控弦戰士,雖有心,卻恐無力啊,還請使君大人多多體諒則個。”
陳子明的分析以及重諾一出,兩位部落頭人顯然都有些心動了,隻是一想到敵方的實力,自不免又泄了氣,彼此對視了一眼之後,由著麻裏耶古出言解釋了一番。
“六千兵力雖不多,然欲成大事,已是足矣,當初某手下不過隻有千騎不到,便可橫掃吐穀渾流英王於金灘,今,若得六千騎,某何懼賊勢浩大哉。”
陳子明擺了下手,自信十足地便放出了豪言,不過麽,卻並未急著解說此戰應如何打了去。
“使君大人之神威天下無雙,末將等自是欽服,隻是此番賊勢如此之大,不知使君大人將如何破之?”
一聽陳子明說得如此自信,兩位部落頭人自是信了幾分,不過麽,還是不敢全信,畢竟此番要出戰的可是兩部落所有之精銳,若能大勝,固然可獲豐厚之迴報,可萬一要是戰敗了,那樂子可就大了去了,正因為此,在沒問清陳子明的具體作戰部署前,兩位部落頭人當真不敢輕易下個決斷的,再次對視了一番之後,這迴是由著古莫多彥出言追問了一句道。
“古莫頭人問得好,若是能得爾等所部兵力相助,本官打算先易後難,先破闊、諾兩州之叛賊,後戰吐蕃強寇,前者麽,當以夜襲為上,破之易事耳,無他,兩州之賊皆以為我鬆、茂空虛無比,一門心思隻想前來趁火打劫,其心必驕,夜宿斷無防也,若以奇襲破之,又有何難哉?”
陳子明早就已想好了破敵之策,此際聽得古莫多彥問起,自是不慌,揮手間,便已是自信滿滿地道出了夜襲破敵的必勝之所在。
“使君大人英明,我等不及也,若能破賊,某自當附之驥尾!”
古莫多彥略通兵法,雖不算高明,可理解方麵卻是絕無問題的,隻一聽陳子明這般謀算,當即便興奮了起來,率先表明了願跟隨陳子明一道出戰之決心。
“若按使君大人所言,破闊、諾二州之敵應是不難,隻是吐蕃軍勢大,又當如何禦敵方好?”
麻裏耶古到底比古莫多彥要多了幾個心眼,盡管也相信陳子明率部出擊的話,十有八九能擊潰闊、諾兩州之聯軍,問題是此番殺來的可不止是那兩州的叛軍,還有十幾萬吐蕃大軍在鬆州一線,隨時可能分兵南下,一旦如此,兩部落聯軍不過區區六千出頭,實在難擋吐蕃之兵鋒,正是慮及於此,麻裏耶古的信心明顯不是很足。
“麻裏頭人能慮及此點,無疑是好的,然,於本官看來,卻是多慮了的,無他,鬆州城中還有我大唐兩萬精兵在,非是吐蕃賊子旦夕能下者,其縱使分兵南下,也必是小股騎軍而已,滅之何難哉?至於其主力所在,在我大唐援軍未至前,我等隻須行騷擾便可,實無須與之硬拚,但消能令其不敢全力攻城,便是大功一樁!”
陳子明並不以為鬆讚幹布真敢以主力繞過鬆州深入唐境,在他看來,頂多是派出些騎軍四下劫掠罷了,來多少,陳子明就敢吃掉多少,終歸須得將吐蕃打疼了,讓鬆讚幹布好生張長記性,至於後續之戰該如何打麽,眼下也難以明定,隻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的,當然了,這一點,陳子明卻是不會跟麻裏耶古解說分明的。
“阿爹,孩兒願領兵隨使君大人出擊,懇請阿爹恩準!”
陳子明話音方才剛落,早已聽得心血澎湃的麻裏明再也按捺不住了,一個大步便從旁搶了出來,高聲請命了一把。
“阿爹,孩兒也願領部中勇士隨使君大人征戰沙場,還請阿爹早做決斷!”
古莫亢南同樣也是早已戰意盎然,這一見麻裏明出了頭,他也自不甘落後,緊跟著也站了出來,高聲嚷嚷了一嗓子。
“好,阿爹準了,將部落勇士全都帶去,為我赤鬃部打出個名堂來!”
古莫多彥乃是豪爽之人,這一聽其子要戰,自是樂得給其長長臉,率先便表明了支持之態度。
“使君大人,這兩孩子雖有點武藝,可畢竟都不曾經過戰陣,末將等便將他們都托付給大人了,還請大人多多提攜則個。”
麻裏耶古心中其實還是有些不太放心得下,奈何不單其子嚷著要戰,就連古莫多彥這個盟友也都已同意出兵,他自是不好再遷延下去,這便恭謹地朝著陳子明行了個禮,慎重其事地拜托了一番。
“多謝兩位頭人之鼎力支持,此等厚意,陳某記住了,事不宜遲,當得即刻點兵,準備出征!”
一聽兩位頭人先後表明了態度,陳子明緊繃著的心弦當即便是一鬆,不過麽,也無甚多的廢話,謝過了一聲之後,便即下了將令。
“諾!”
陳子明將令既下,眾人自都不敢怠慢了去,趕忙全都站了起來,齊齊應諾不迭……
遊哨頭目派人迴部落通稟不久,就見遠處煙塵滾滾而起,隆隆的馬蹄聲暴然而響,一麵黑色大旗迎風招展不已中,一彪騎軍正自奔騰如雷而來,看那架勢來的少說也有千餘人馬,當即便令跟在陳子明身後的三名隨扈盡皆緊張得握緊了刀柄,然則陳子明本人卻是神情淡然依舊,穩穩當當地端坐在馬背上。
“末將參見使君大人!”
疾馳而來的那彪軍趕到了遊哨所在之處便即停了下來,旋即便見一名身著皮甲的青年將領縱馬而出,來到了陳子明的馬前,一個滾鞍下馬,恭謹萬分地行了個大唐軍禮,這人赫然正是鹿角部落頭人之長子麻裏明——去歲因邊貿有功,陳子明特意上本為其請了個宣節校尉(正八品上)的散職武將銜。
“免了。”
陳子明點了點頭,很是坦然地受了麻裏明的大禮。
“謝使君大人隆恩,家父以及古莫叔叔皆已在營中恭候多時了,使君大人,請!”
自前年見識過陳子明的天縱武勇之後,麻裏明已是將陳子明視為了神明一般的人物,在陳子明麵前,自不敢有一絲一毫的輕忽,禮數周全地便道了請。
“甚好,帶路罷。”
赤鬃部落頭人古莫多彥之所以會出現在鹿角部落老營,本就是出自陳子明的吩咐,他自不會對此有甚猜忌的,也沒再多言寒暄,簡明扼要地便吩咐了一句道。
“諾!”
聽得陳子明如此吩咐,麻裏明自是不敢怠慢了去,恭謹地應了諾,翻身上了馬背,恭謹萬分地當先引著路,將陳子明一行人等護送到了老營處。
“末將等參見使君大人。”
鹿角部落的老營門口處,麻裏耶古以及古莫多彥早已領著手下大小頭目恭候多時了,這一見陳子明策馬而來,自不敢失了禮數,齊齊躬身見禮不迭。
“都免了罷,事態緊急,閑話就不說了,且一並進帳敘話好了,麻裏明、古莫亢南,你們倆也跟著來罷。”
陳子明並未多言寒暄,僅僅隻是揮了下手,便已不容置疑的口吻下了令。
“諾!”
一聽陳子明這般下令,麻裏耶古與古莫多彥不由地便對視了一眼,不過麽,卻並未提出甚異議,齊齊恭謹地應了一聲,簇擁著陳子明便進了營門,匆匆便往中軍大帳去了。
“軍情想必爾等也該是都聽說了罷,鬆州被圍,茂州空虛,把利步利與別叢臥施這兩個利令智昏之徒悍然反叛,竟是欲血洗我茂州,其兵鋒至此已不足兩百裏,最遲明日午間便可衝入我茂州之地,若讓其得逞,我茂州一地必將生靈塗炭,值此危難時刻,也唯有鹿角與赤鬃兩部可力挽狂瀾於既倒,就不知二位頭人可願助本官一臂之力否?”
唐軍戰事不利的消息早已傳開,以麻裏耶古等人的耳目之多,想必是早就已知根底了的,正因為此,陳子明也沒甚隱瞞,直截了當地便將話題攤開了來說。
“這……”
麻裏耶古以及古莫多彥之所以會將兩部落合在了一起,原就是得了陳子明之通知,早在鬆州一戰還不曾正式開打之前,便已完成了收縮整合工作,如今兩部落加起來足有控弦戰士六千餘,自保已然不成問題,可要說到主動出擊麽,兩位部落頭人卻是從來就不曾想過,而今聽得陳子明這般說法,自不免便都犯起了躊躇。
“二位頭人應是知曉的,我大唐天威煌煌,兵鋒所向,無有不披靡者,強若突厥、吐穀渾等,皆亡於我大唐矣,今,我鬆、茂之地雖略有危殆,然,朝廷大軍一至,些許小寇斷難逃飛灰湮滅之下場,隻是在此之前,鬆州或許無虞,我茂州必毀大半,若要重建,怕不知到何年矣,若如此,我茂州與諸部之貿易往來恐再難持續也,且,我茂州若破,兩部賊軍勢必坐大,再與吐蕃一勾連,便是你等之鹿角、赤鬃兩部怕也難逃此劫,與其坐而待斃,不若奮起一搏,事若成,朝廷豈會虧待了爾等,不說多,麻裏明與古莫亢南分任闊、諾二州刺史亦屬該當之賞,本官言盡於此,何去何從,唯爾等自擇之。”
以陳子明之睿智,又怎可能會猜不到兩位部落頭人心中的小算盤,無非是隻打算自保,不想冒險去跟叛亂之兩州兵馬死戰罷了,對此,陳子明其實並不介意,畢竟趨利避禍乃是人之常情罷了,換成他陳子明處在兩部落頭人的位置上,第一個念頭無疑也是先圖謀自保,推己及人之下,陳子明自是不會對兩位頭人有甚怨言,而是心平氣和地將事態詳細地分析了一番,並許下了個重諾。
“使君大人明鑒,非是我等怯戰,隻是叛匪勢大,更兼吐蕃來勢洶洶,裏應外合之勢已成,我等雖聚兵一處,也不過六千餘控弦戰士,雖有心,卻恐無力啊,還請使君大人多多體諒則個。”
陳子明的分析以及重諾一出,兩位部落頭人顯然都有些心動了,隻是一想到敵方的實力,自不免又泄了氣,彼此對視了一眼之後,由著麻裏耶古出言解釋了一番。
“六千兵力雖不多,然欲成大事,已是足矣,當初某手下不過隻有千騎不到,便可橫掃吐穀渾流英王於金灘,今,若得六千騎,某何懼賊勢浩大哉。”
陳子明擺了下手,自信十足地便放出了豪言,不過麽,卻並未急著解說此戰應如何打了去。
“使君大人之神威天下無雙,末將等自是欽服,隻是此番賊勢如此之大,不知使君大人將如何破之?”
一聽陳子明說得如此自信,兩位部落頭人自是信了幾分,不過麽,還是不敢全信,畢竟此番要出戰的可是兩部落所有之精銳,若能大勝,固然可獲豐厚之迴報,可萬一要是戰敗了,那樂子可就大了去了,正因為此,在沒問清陳子明的具體作戰部署前,兩位部落頭人當真不敢輕易下個決斷的,再次對視了一番之後,這迴是由著古莫多彥出言追問了一句道。
“古莫頭人問得好,若是能得爾等所部兵力相助,本官打算先易後難,先破闊、諾兩州之叛賊,後戰吐蕃強寇,前者麽,當以夜襲為上,破之易事耳,無他,兩州之賊皆以為我鬆、茂空虛無比,一門心思隻想前來趁火打劫,其心必驕,夜宿斷無防也,若以奇襲破之,又有何難哉?”
陳子明早就已想好了破敵之策,此際聽得古莫多彥問起,自是不慌,揮手間,便已是自信滿滿地道出了夜襲破敵的必勝之所在。
“使君大人英明,我等不及也,若能破賊,某自當附之驥尾!”
古莫多彥略通兵法,雖不算高明,可理解方麵卻是絕無問題的,隻一聽陳子明這般謀算,當即便興奮了起來,率先表明了願跟隨陳子明一道出戰之決心。
“若按使君大人所言,破闊、諾二州之敵應是不難,隻是吐蕃軍勢大,又當如何禦敵方好?”
麻裏耶古到底比古莫多彥要多了幾個心眼,盡管也相信陳子明率部出擊的話,十有八九能擊潰闊、諾兩州之聯軍,問題是此番殺來的可不止是那兩州的叛軍,還有十幾萬吐蕃大軍在鬆州一線,隨時可能分兵南下,一旦如此,兩部落聯軍不過區區六千出頭,實在難擋吐蕃之兵鋒,正是慮及於此,麻裏耶古的信心明顯不是很足。
“麻裏頭人能慮及此點,無疑是好的,然,於本官看來,卻是多慮了的,無他,鬆州城中還有我大唐兩萬精兵在,非是吐蕃賊子旦夕能下者,其縱使分兵南下,也必是小股騎軍而已,滅之何難哉?至於其主力所在,在我大唐援軍未至前,我等隻須行騷擾便可,實無須與之硬拚,但消能令其不敢全力攻城,便是大功一樁!”
陳子明並不以為鬆讚幹布真敢以主力繞過鬆州深入唐境,在他看來,頂多是派出些騎軍四下劫掠罷了,來多少,陳子明就敢吃掉多少,終歸須得將吐蕃打疼了,讓鬆讚幹布好生張長記性,至於後續之戰該如何打麽,眼下也難以明定,隻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的,當然了,這一點,陳子明卻是不會跟麻裏耶古解說分明的。
“阿爹,孩兒願領兵隨使君大人出擊,懇請阿爹恩準!”
陳子明話音方才剛落,早已聽得心血澎湃的麻裏明再也按捺不住了,一個大步便從旁搶了出來,高聲請命了一把。
“阿爹,孩兒也願領部中勇士隨使君大人征戰沙場,還請阿爹早做決斷!”
古莫亢南同樣也是早已戰意盎然,這一見麻裏明出了頭,他也自不甘落後,緊跟著也站了出來,高聲嚷嚷了一嗓子。
“好,阿爹準了,將部落勇士全都帶去,為我赤鬃部打出個名堂來!”
古莫多彥乃是豪爽之人,這一聽其子要戰,自是樂得給其長長臉,率先便表明了支持之態度。
“使君大人,這兩孩子雖有點武藝,可畢竟都不曾經過戰陣,末將等便將他們都托付給大人了,還請大人多多提攜則個。”
麻裏耶古心中其實還是有些不太放心得下,奈何不單其子嚷著要戰,就連古莫多彥這個盟友也都已同意出兵,他自是不好再遷延下去,這便恭謹地朝著陳子明行了個禮,慎重其事地拜托了一番。
“多謝兩位頭人之鼎力支持,此等厚意,陳某記住了,事不宜遲,當得即刻點兵,準備出征!”
一聽兩位頭人先後表明了態度,陳子明緊繃著的心弦當即便是一鬆,不過麽,也無甚多的廢話,謝過了一聲之後,便即下了將令。
“諾!”
陳子明將令既下,眾人自都不敢怠慢了去,趕忙全都站了起來,齊齊應諾不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