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章 曹斌的圈套 捷報
北宋紈絝:開局狗頭鍘,包大人饒命 作者:穿雲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見群臣騷動,王安石也皺著眉,露出不悅之色,錢家主連忙道:
“秦兄,不要說了。”
“那白蓮聖教本不是什麽良善之輩,也不敢作亂,已劫了你家錢糧,去海外打造聖國了。”
秦尚聞言,差點吐血,沒想到自己寄予厚望的底牌竟都是內奸。
忙活了半天,才發現自己純純是一個小醜。
不甘之下,他死死盯著錢氏家主吼道:
“你這反複無常的小人,我做鬼也不會饒了你,啊……”
隻是還沒等他說完,已被禁衛幾個嘴巴打爛口齒,帶了下去。
王安石這才點了點頭,對錢家主道:
“你等退下吧,自去密諜司銷罪。”
他看不上那些蠱惑百姓亂教,也不想讓群臣懷疑曹斌與這些人有什麽沾染。
不過這白蓮聖教是曹斌剿滅方臘後,由摩尼教改造而來,全在掌握之中,而且他已經安排好了那些人的去處,王安石也就沒有多說什麽。
剩下的這些教徒,隻是偶然發現秦氏有不軌的意圖,才暫時留在大宋,發揮的最後一點作用。
大宋禁止淫祠亂教,否則以如今密諜司遍布大宋的力量,怎麽可能發現不了這種數萬人規模的大教?
可以說,秦氏家主從一開始就在曹斌的監控之中,隻是為了釣出更多的敵人和叛徒,才容忍他上躥下跳,還特意給他造勢。
那錢家家主就是如此,對方早在太學生逼宮時就被牽連進來。
為了贖罪,早已經成了密諜司的編外人員。
這也就是欺負秦家主這些人不懂曹斌新軍製,打了個信息差。
要知道,自從軍製改革以來,別說軍都指揮使一級,就是營級軍隊都配有管理士卒思想和生活的教導官。
作為軍都指揮使,不僅有教導官監督,還配有參謀長,不要說拉攏同僚,他們就算真要造反,也指揮不動士卒……
當然,這些謀劃倒並不是專為坑害秦家家主而設,對方還不值得曹斌這麽做。
他的目的是留下一個“知根知底”的奸細,吸引那些隱藏很深的政敵和遼人,讓所有人都暴露在自己的監視之下。
免得在猝不及防下,突然跳出個敵人打自己一個措手不及。
在他出征,後方空虛的情況下,秦家這些權傾一方豪紳也到了不得不發的地步,甚至連遼人都被吸引過來,再留著對方毫無益處,也就隻能收網了。
否則,曹斌倒不介意留著這麽一個人,繼續發揮引人入坑的目的……
不過,王安石對潘太後的解釋也是實情,這些謀劃雖是曹斌提出,但他不可能事事躬親,早已將卷宗轉入政事堂分管的密諜司,由王安石全權負責。
見潘太後不想將事情繼續擴大,王安石也並未多言。
他也明白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經過多次誘敵清洗,其實後邊站出來的人也未必仇恨新法,一心跟隨秦氏家主等人搞政變。
很多人不過是趨利避害,隨波逐流,想保命保官而已,就像李公亮。
不能說這些人不值得嚴懲罷黜,但這種人永遠也驅除不完,在朝堂上占據大多數……
見事情完全在潘太後和王安石的掌握之中,並沒有引起太大的動蕩,寇準鬆了口氣的同時,也滿腹怨氣。
剛剛他都做好與亂臣賊子同歸於盡的準備了,沒想到是場鬧劇。
“難道我堂堂三朝元老,托孤重臣,諫院主事,都沒有資格知道你們的謀劃嗎?”
如此想著,他頗有些失落之感。
相對於寇準,李公亮卻知道驚險刺激,暗罵曹斌陰險的同時,下定決心,以後絕不輕易表態反對曹斌,說不準就會中了這小子的誘敵之計。
最讓他痛苦的是,曹斌比他年輕很多,就算他一直隱忍,也耗不過曹斌,恐怕今生首輔無望了……
這時,潘太後問道:
“王相公,前線沒有戰報嗎?”
聽到這話,所有朝臣連同龐太妃、佘太君等人都緊張起來,首戰關乎士卒士氣,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戰勢走向。
王安石奏道:
“三日前有行軍戰報,娘娘已經看過,按日程算,魏國公此時應剛剛抵達前線,尚未與遼軍接戰。”
“虎豹騎軍或許已在幾日前與遼軍接戰,今日或明日就會有戰報送迴。”
“至於西路軍和中路軍,距京師路途稍遠,戰報還需過些時日……”
潘太後失望地點了點頭,稍稍整理了一下心緒,開始聽取奏章,臨近退朝,有太監進殿稟報道:
“啟稟娘娘,密諜司已將遼國奸細盡數抓獲歸案。”
“為首者乃契丹魏國王,他請求陛見……說是誤會,他是來出使大宋的。”
“若能得賜放還,願勸遼國退兵,使兩國複歸和平。”
聽到這話,潘太後差點氣笑了,不過卻沒有拒絕此人請求,反向群臣問道:
“諸卿以為該如何處置此人?”
寇準聞言,馬上振作精神建言道:
“太後,不可將其放還,如今遼軍兵鋒正盛,其勸和之言不過是自保的托辭。”
“可將其送往前線魏國公處,或可激勵兵將士氣,再命各地官府宣揚遼帝技窮之論,以安撫大宋民心。”
“此人乃遼帝親侄,以其言行觀之,應是惜命之人,若能勸其主動配合,於戰事大有裨益。”
王安石也點頭道:
“寇大人此言乃是正論!”
魏國王雖無聲名顯世,但也身份貴重,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簡單殺了,浪費不說,還容易產生其他惡劣影響……
潘太後這才吩咐道:
“押他進殿,本宮倒要聽聽,他如何自辯!”
眾臣本以為那魏國王會委曲求全,沒想到進殿見到潘太後,反而氣壯起來,行了個禮後馬上道:
“娘娘,兩國雖已交戰,但與私仇無關,莫非娘娘真想與我大遼不死不休?”
“如今我大遼陛下率百萬大軍南下,兵鋒何人可擋?宋國覆滅之危近在眼前!”
“若得娘娘賜歸,我耶律宗原願欠娘娘一個天大的人情。”
“若將來宋國有不忍之事發生,耶律宗原拚卻性命也會保娘娘不失體麵……”
見潘太後臉色難看,李公亮不等他說完,已經跳了起來,怒斥道:
“狂妄!”
“你一階下之囚,不跪行乞命也就罷了,何敢如此狂言?”
“百萬大軍又如何?我大宋魏國公天下無敵,你一小兒焉敢斷言勝敗?”
“不久之後,我大宋就會有捷報傳來……”
正說著,殿外突然喧嘩起來,如同海潮一般,從遠及近,從外城到皇城,一直蔓延至紫宸殿。
潘太後麵色一變,忙問道:
“出了什麽事?”
身邊太監正要去查看,一禁衛突然跑進殿中,單膝跪地,神情興奮道:
“捷報,娘娘,前線大捷,信使已進了宮門!”
聽到這話,李公亮頓時愣了。
自己不過拍個馬屁,馬上就應驗了?他內心瞬間被巨大的驚喜充斥,眼含熱淚,自己的馬屁終於趕上了時節……
“秦兄,不要說了。”
“那白蓮聖教本不是什麽良善之輩,也不敢作亂,已劫了你家錢糧,去海外打造聖國了。”
秦尚聞言,差點吐血,沒想到自己寄予厚望的底牌竟都是內奸。
忙活了半天,才發現自己純純是一個小醜。
不甘之下,他死死盯著錢氏家主吼道:
“你這反複無常的小人,我做鬼也不會饒了你,啊……”
隻是還沒等他說完,已被禁衛幾個嘴巴打爛口齒,帶了下去。
王安石這才點了點頭,對錢家主道:
“你等退下吧,自去密諜司銷罪。”
他看不上那些蠱惑百姓亂教,也不想讓群臣懷疑曹斌與這些人有什麽沾染。
不過這白蓮聖教是曹斌剿滅方臘後,由摩尼教改造而來,全在掌握之中,而且他已經安排好了那些人的去處,王安石也就沒有多說什麽。
剩下的這些教徒,隻是偶然發現秦氏有不軌的意圖,才暫時留在大宋,發揮的最後一點作用。
大宋禁止淫祠亂教,否則以如今密諜司遍布大宋的力量,怎麽可能發現不了這種數萬人規模的大教?
可以說,秦氏家主從一開始就在曹斌的監控之中,隻是為了釣出更多的敵人和叛徒,才容忍他上躥下跳,還特意給他造勢。
那錢家家主就是如此,對方早在太學生逼宮時就被牽連進來。
為了贖罪,早已經成了密諜司的編外人員。
這也就是欺負秦家主這些人不懂曹斌新軍製,打了個信息差。
要知道,自從軍製改革以來,別說軍都指揮使一級,就是營級軍隊都配有管理士卒思想和生活的教導官。
作為軍都指揮使,不僅有教導官監督,還配有參謀長,不要說拉攏同僚,他們就算真要造反,也指揮不動士卒……
當然,這些謀劃倒並不是專為坑害秦家家主而設,對方還不值得曹斌這麽做。
他的目的是留下一個“知根知底”的奸細,吸引那些隱藏很深的政敵和遼人,讓所有人都暴露在自己的監視之下。
免得在猝不及防下,突然跳出個敵人打自己一個措手不及。
在他出征,後方空虛的情況下,秦家這些權傾一方豪紳也到了不得不發的地步,甚至連遼人都被吸引過來,再留著對方毫無益處,也就隻能收網了。
否則,曹斌倒不介意留著這麽一個人,繼續發揮引人入坑的目的……
不過,王安石對潘太後的解釋也是實情,這些謀劃雖是曹斌提出,但他不可能事事躬親,早已將卷宗轉入政事堂分管的密諜司,由王安石全權負責。
見潘太後不想將事情繼續擴大,王安石也並未多言。
他也明白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經過多次誘敵清洗,其實後邊站出來的人也未必仇恨新法,一心跟隨秦氏家主等人搞政變。
很多人不過是趨利避害,隨波逐流,想保命保官而已,就像李公亮。
不能說這些人不值得嚴懲罷黜,但這種人永遠也驅除不完,在朝堂上占據大多數……
見事情完全在潘太後和王安石的掌握之中,並沒有引起太大的動蕩,寇準鬆了口氣的同時,也滿腹怨氣。
剛剛他都做好與亂臣賊子同歸於盡的準備了,沒想到是場鬧劇。
“難道我堂堂三朝元老,托孤重臣,諫院主事,都沒有資格知道你們的謀劃嗎?”
如此想著,他頗有些失落之感。
相對於寇準,李公亮卻知道驚險刺激,暗罵曹斌陰險的同時,下定決心,以後絕不輕易表態反對曹斌,說不準就會中了這小子的誘敵之計。
最讓他痛苦的是,曹斌比他年輕很多,就算他一直隱忍,也耗不過曹斌,恐怕今生首輔無望了……
這時,潘太後問道:
“王相公,前線沒有戰報嗎?”
聽到這話,所有朝臣連同龐太妃、佘太君等人都緊張起來,首戰關乎士卒士氣,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戰勢走向。
王安石奏道:
“三日前有行軍戰報,娘娘已經看過,按日程算,魏國公此時應剛剛抵達前線,尚未與遼軍接戰。”
“虎豹騎軍或許已在幾日前與遼軍接戰,今日或明日就會有戰報送迴。”
“至於西路軍和中路軍,距京師路途稍遠,戰報還需過些時日……”
潘太後失望地點了點頭,稍稍整理了一下心緒,開始聽取奏章,臨近退朝,有太監進殿稟報道:
“啟稟娘娘,密諜司已將遼國奸細盡數抓獲歸案。”
“為首者乃契丹魏國王,他請求陛見……說是誤會,他是來出使大宋的。”
“若能得賜放還,願勸遼國退兵,使兩國複歸和平。”
聽到這話,潘太後差點氣笑了,不過卻沒有拒絕此人請求,反向群臣問道:
“諸卿以為該如何處置此人?”
寇準聞言,馬上振作精神建言道:
“太後,不可將其放還,如今遼軍兵鋒正盛,其勸和之言不過是自保的托辭。”
“可將其送往前線魏國公處,或可激勵兵將士氣,再命各地官府宣揚遼帝技窮之論,以安撫大宋民心。”
“此人乃遼帝親侄,以其言行觀之,應是惜命之人,若能勸其主動配合,於戰事大有裨益。”
王安石也點頭道:
“寇大人此言乃是正論!”
魏國王雖無聲名顯世,但也身份貴重,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簡單殺了,浪費不說,還容易產生其他惡劣影響……
潘太後這才吩咐道:
“押他進殿,本宮倒要聽聽,他如何自辯!”
眾臣本以為那魏國王會委曲求全,沒想到進殿見到潘太後,反而氣壯起來,行了個禮後馬上道:
“娘娘,兩國雖已交戰,但與私仇無關,莫非娘娘真想與我大遼不死不休?”
“如今我大遼陛下率百萬大軍南下,兵鋒何人可擋?宋國覆滅之危近在眼前!”
“若得娘娘賜歸,我耶律宗原願欠娘娘一個天大的人情。”
“若將來宋國有不忍之事發生,耶律宗原拚卻性命也會保娘娘不失體麵……”
見潘太後臉色難看,李公亮不等他說完,已經跳了起來,怒斥道:
“狂妄!”
“你一階下之囚,不跪行乞命也就罷了,何敢如此狂言?”
“百萬大軍又如何?我大宋魏國公天下無敵,你一小兒焉敢斷言勝敗?”
“不久之後,我大宋就會有捷報傳來……”
正說著,殿外突然喧嘩起來,如同海潮一般,從遠及近,從外城到皇城,一直蔓延至紫宸殿。
潘太後麵色一變,忙問道:
“出了什麽事?”
身邊太監正要去查看,一禁衛突然跑進殿中,單膝跪地,神情興奮道:
“捷報,娘娘,前線大捷,信使已進了宮門!”
聽到這話,李公亮頓時愣了。
自己不過拍個馬屁,馬上就應驗了?他內心瞬間被巨大的驚喜充斥,眼含熱淚,自己的馬屁終於趕上了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