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官兀自一人在城中四處亂竄,尋找收購草藥之處,跑遍了城內外,也不見有一家藥店有意買他的草藥,頓時垂手頓足,氣急不過,靠著牆角席地坐下,雙眼微閉,稍稍打個盹。 如今高麗求援大明,各家藥店都大肆買進高麗參,再賣入宮中,作高麗朝覲大明之用,於是都無心經營草藥。
不知不覺間,夜色悄降,行人漸稀。
鄭官經過這連日奔走,早已疲憊,現下找了個安靜的地方,睡得正酣。
突然,一陣疾風唿嘯而過,卷起一股塵土打在鄭官臉上,鄭官立時驚醒,睜眼一看,隻見遠處四名黑衣人正圍著一名高麗人激鬥,那些黑衣人與先前在清川江畔偷襲亦善的黑衣人的衣飾打扮、兵器招式全無二樣。
那高麗人以一敵四,暫時未給黑衣人占了上風,卻也是吃力得緊。
幾個迴合過後,高麗人漸漸敗退,趁黑衣人不備之機,縱身躍逃,豈料徑直與鄭官撞了個滿懷,將鄭官的草藥撞灑了一地,鄭官隨身攜帶的醫書也掉落出來,那高麗人懷裏也落下個東西,恰好掉進鄭官的背簍裏,高麗人似乎察覺到丟了什物,立時駐足,見地上有一本書,撿起便飛快逃離,四名黑衣人也是緊追不舍。
哪知那高麗人撿走的是鄭官的醫書,鄭官並無察覺,被人無端撞倒,心裏很是不快,卻也無奈,於是起身收拾滿地草藥,待要裝入背簍的時候,見裏麵有一本書,以為是自己的醫書,仔細一看又不像,此書厚而大,遂拿出來一瞧,書上盡是些高麗文字,全然不識。
鄭官大驚,斷定是剛才那高麗人錯拿了醫書,心裏想道:“那醫書乃是師父畢生心血,怎可如此丟了!”遂背了背簍撿起書本向高麗人逃逸的方向奔去,邊追邊大唿道:“拿錯書了!”
隻可惜高麗人早已人去無蹤影,無從尋起。
鄭官此行賣藥不成,反失了醫書,十分沮喪,找了個僻靜牆角,枕了背簍繼續熟睡而去。
次日,旭日緩升,大街小巷的吆喝之聲又起,鄭官也被吵醒,揉揉惺忪睡眼,伸了個懶腰,打個哈欠,忽地聽得肚子咕嚕咕嚕直叫,這才發覺自己已經一天未進食了,於是伸手摸出褲袋裏僅剩的幾塊碎銀,到附近的店裏叫了一碗牛肉,十個饅頭加一壇酒,狼吞虎咽起來。
此際,店裏來了幾個和尚,向店主要了碗水喝,雙手合十行了禮,道:“請問施主,長信王是否駐紮此城?”
高麗國曆來尊奉佛教,對待僧侶禮數有加。
店主恭敬迴道:“長信王駐在城西,幾位高僧前來,必然有要事與長信王商議吧!”
和尚禮道:“不瞞施主,貧僧從皇龍寺來,此行是來迎迴《大藏經》的。”
店主一聽大為驚訝,忙拉著和尚的手道:“《大藏經》乃是我高麗國百年典籍,莫不可讓倭賊劫掠了去,還望幾位高僧護好佛典,求佛主保佑我高麗萬世安寧!”
和尚還禮道:“貧僧自當以死護經,絕不讓賊人辱我佛典。天色已經不早,貧僧還要去拜會長信王,就此告辭!”
店主將幾位和尚恭送出門,心裏默念阿彌陀佛。
鄭官聽了這番話,隻道那《大藏經》是何等寶典,當下決意要去探個究盡,於是悄然跟上那幾個和尚,隨他們去了長信王營地。
義州城西多空曠之地,四處紮了營帳,那便是是高麗長信王的營地。
平日義州城防備鬆弛,近年因倭寇猖獗,又地處邊境,高麗國王才派了悍將長信王屯重兵在此駐守,以備不測。
幾個和尚徑直進了營地,向士兵出示了一塊令牌,便入得帳內。
鄭官憑著一身好輕功,迅捷地挪動身影,藏匿在帳後暗角處,靜觀帳內之事。
幾個和尚進帳之後,見一魁梧之人,便上前行大禮,此人便是高麗長信王。
高麗自改朝以來,能人誌士層出不窮,長信王廣結天下英豪,修習中土儒家文化,乃是高麗第一儒將,備受世人敬仰。
長信王正值盛年,這些年東征西討,戰功赫赫,帳下多奇才異士。
高麗以佛教為國教,佛教氣氛隆盛,禪宗中興,禪風大化,長信王待幾位和尚有如上賓,命人拿出些名貴茶具,金花烏盞、翡色小甌、銀爐、湯鼎,分列其桌,煮茶邀飲。
長信王舉杯品一口道:“此乃全羅道貢茶,味略苦澀,合乎禪宗之法旨。茶道本清心,禪道亦清心,禪茶一味啊!”
和尚合十道:“王爺所言甚是,佛法存於茶湯,茶道融於各法之中,非止於禪宗也。所謂法不孤起,依境方生,道不虛行,遇緣即應,即是如此。”
長信王聽後靜飲片刻,突地哈哈大笑,道:“幾味高僧佛法淵博,將茶道悟得如此透徹,枉本王飲茶多年,實在是望塵莫及啊!”
和尚品了口茶,道:“貧僧拙見,讓王爺笑話了!王爺征戰之閑,助敝寺護衛《大藏經》,如今又設茶宴行奉還之禮,貧僧感激涕淋。”
長信王瞧了瞧和尚的臉色,依舊笑道:“大師言重了,佛乃萬民之佑,保住《大藏經》才能得佛之庇佑。”
和尚低頭飲了口茶,道:“王爺體恤百姓,實為高麗之福啊!不知《大藏經》是否就在帳中?貧僧朝拜之心甚切,還請王爺賜瞻。”
長信王先是愣了一下,稍後才笑道:“《大藏經》就在帳中,大師但看無妨。“遂命人去取《大藏經》。
飲了幾口茶,長信王道:“前些日子本王聽了一個故事,現下說與幾位高僧聽聽,幫本王揭開其寓意。”
和尚欣然默許。
長信王道:“一人行於山間,突遇一猛虎追趕,於是此人拚命奔逃,直至一山崖前停住,正想跳下去,卻見山崖下也有一隻猛虎,絕望之際,又見山崖間有一樹藤,不作多想,便縱身跳下,抓住樹藤懸在空中,使得兩虎均不得食,正慶幸間,卻見樹藤上有兩隻螞蟻正在啃噬樹藤,萬念俱灰之時,見山壁上有一顆櫻桃,便不自禁地伸手摘來放入口中。”
和尚聽完,嘴唇蠕動,道:“王爺所述故事,寓意高深,貧僧才疏學淺,不曉其意。”
長信王哈哈長笑,道:“幾位高僧幼時便該聽聞過這個故事吧,怎會不明其意呢?”
和尚端起茶杯,手顫抖不已,卻仍舊裝著鎮定飲茶,不料茶已灑出,濕了滿身衣服。
長信王猛地拍案而起,厲聲喝道:“這個故事源出東瀛禪經,你們幾個扶桑人怎會不曾聽過?”
幾名和尚見態勢不對,長信王已經看出了自己的身份,慌忙隨手將茶杯一扔,道:“王爺是如何看出我們是扶桑人的?”
長信王輕蔑一笑,道:“你等連茶源都不知,又何談茶道呢?適才你們所飲之茶根本就不是出自高麗全羅道,而是中土臘茶並龍鳳賜團。自你們進帳之時,本王便見你們眼神蹊蹺,後來借茶一試,果然是假冒和尚。”
和尚道:“久聞長信王大智大勇,今日得見,果然名不虛傳,我等口服心服。”
長信王道:“你等用盡心機,不過是想奪我高麗《大藏經》,本王不但讓你們奪不走《大藏經》,還要將你們這些強盜統統趕出高麗。”
和尚見長信王言辭激烈,恐要惡戰,當下跳到帳邊,擺好架勢應敵。
長信王對這幾個和尚,並不放在眼裏,喝道:“本王要殺你們,簡直易如反掌,本王信奉佛法,今日暫且饒了你們性命,迴去之後轉告織田部中,如今本王鎮守義州,若是你們依舊侵擾我高麗百姓,本王必在戰場上殺盡你們這些倭賊,滾!”
帳外一時間列了許多士兵,將營帳圍了個水泄不通,幾名和尚隻嚇得兩腿發麻,現下聽聞長信王有意放他們走,當下片刻也不敢多留,撒腿便跑,眨眼便消失得無影無蹤。
鄭官在帳外看過這一切,心下對長信王的機智佩服得五體投地,隻可惜無緣
不知不覺間,夜色悄降,行人漸稀。
鄭官經過這連日奔走,早已疲憊,現下找了個安靜的地方,睡得正酣。
突然,一陣疾風唿嘯而過,卷起一股塵土打在鄭官臉上,鄭官立時驚醒,睜眼一看,隻見遠處四名黑衣人正圍著一名高麗人激鬥,那些黑衣人與先前在清川江畔偷襲亦善的黑衣人的衣飾打扮、兵器招式全無二樣。
那高麗人以一敵四,暫時未給黑衣人占了上風,卻也是吃力得緊。
幾個迴合過後,高麗人漸漸敗退,趁黑衣人不備之機,縱身躍逃,豈料徑直與鄭官撞了個滿懷,將鄭官的草藥撞灑了一地,鄭官隨身攜帶的醫書也掉落出來,那高麗人懷裏也落下個東西,恰好掉進鄭官的背簍裏,高麗人似乎察覺到丟了什物,立時駐足,見地上有一本書,撿起便飛快逃離,四名黑衣人也是緊追不舍。
哪知那高麗人撿走的是鄭官的醫書,鄭官並無察覺,被人無端撞倒,心裏很是不快,卻也無奈,於是起身收拾滿地草藥,待要裝入背簍的時候,見裏麵有一本書,以為是自己的醫書,仔細一看又不像,此書厚而大,遂拿出來一瞧,書上盡是些高麗文字,全然不識。
鄭官大驚,斷定是剛才那高麗人錯拿了醫書,心裏想道:“那醫書乃是師父畢生心血,怎可如此丟了!”遂背了背簍撿起書本向高麗人逃逸的方向奔去,邊追邊大唿道:“拿錯書了!”
隻可惜高麗人早已人去無蹤影,無從尋起。
鄭官此行賣藥不成,反失了醫書,十分沮喪,找了個僻靜牆角,枕了背簍繼續熟睡而去。
次日,旭日緩升,大街小巷的吆喝之聲又起,鄭官也被吵醒,揉揉惺忪睡眼,伸了個懶腰,打個哈欠,忽地聽得肚子咕嚕咕嚕直叫,這才發覺自己已經一天未進食了,於是伸手摸出褲袋裏僅剩的幾塊碎銀,到附近的店裏叫了一碗牛肉,十個饅頭加一壇酒,狼吞虎咽起來。
此際,店裏來了幾個和尚,向店主要了碗水喝,雙手合十行了禮,道:“請問施主,長信王是否駐紮此城?”
高麗國曆來尊奉佛教,對待僧侶禮數有加。
店主恭敬迴道:“長信王駐在城西,幾位高僧前來,必然有要事與長信王商議吧!”
和尚禮道:“不瞞施主,貧僧從皇龍寺來,此行是來迎迴《大藏經》的。”
店主一聽大為驚訝,忙拉著和尚的手道:“《大藏經》乃是我高麗國百年典籍,莫不可讓倭賊劫掠了去,還望幾位高僧護好佛典,求佛主保佑我高麗萬世安寧!”
和尚還禮道:“貧僧自當以死護經,絕不讓賊人辱我佛典。天色已經不早,貧僧還要去拜會長信王,就此告辭!”
店主將幾位和尚恭送出門,心裏默念阿彌陀佛。
鄭官聽了這番話,隻道那《大藏經》是何等寶典,當下決意要去探個究盡,於是悄然跟上那幾個和尚,隨他們去了長信王營地。
義州城西多空曠之地,四處紮了營帳,那便是是高麗長信王的營地。
平日義州城防備鬆弛,近年因倭寇猖獗,又地處邊境,高麗國王才派了悍將長信王屯重兵在此駐守,以備不測。
幾個和尚徑直進了營地,向士兵出示了一塊令牌,便入得帳內。
鄭官憑著一身好輕功,迅捷地挪動身影,藏匿在帳後暗角處,靜觀帳內之事。
幾個和尚進帳之後,見一魁梧之人,便上前行大禮,此人便是高麗長信王。
高麗自改朝以來,能人誌士層出不窮,長信王廣結天下英豪,修習中土儒家文化,乃是高麗第一儒將,備受世人敬仰。
長信王正值盛年,這些年東征西討,戰功赫赫,帳下多奇才異士。
高麗以佛教為國教,佛教氣氛隆盛,禪宗中興,禪風大化,長信王待幾位和尚有如上賓,命人拿出些名貴茶具,金花烏盞、翡色小甌、銀爐、湯鼎,分列其桌,煮茶邀飲。
長信王舉杯品一口道:“此乃全羅道貢茶,味略苦澀,合乎禪宗之法旨。茶道本清心,禪道亦清心,禪茶一味啊!”
和尚合十道:“王爺所言甚是,佛法存於茶湯,茶道融於各法之中,非止於禪宗也。所謂法不孤起,依境方生,道不虛行,遇緣即應,即是如此。”
長信王聽後靜飲片刻,突地哈哈大笑,道:“幾味高僧佛法淵博,將茶道悟得如此透徹,枉本王飲茶多年,實在是望塵莫及啊!”
和尚品了口茶,道:“貧僧拙見,讓王爺笑話了!王爺征戰之閑,助敝寺護衛《大藏經》,如今又設茶宴行奉還之禮,貧僧感激涕淋。”
長信王瞧了瞧和尚的臉色,依舊笑道:“大師言重了,佛乃萬民之佑,保住《大藏經》才能得佛之庇佑。”
和尚低頭飲了口茶,道:“王爺體恤百姓,實為高麗之福啊!不知《大藏經》是否就在帳中?貧僧朝拜之心甚切,還請王爺賜瞻。”
長信王先是愣了一下,稍後才笑道:“《大藏經》就在帳中,大師但看無妨。“遂命人去取《大藏經》。
飲了幾口茶,長信王道:“前些日子本王聽了一個故事,現下說與幾位高僧聽聽,幫本王揭開其寓意。”
和尚欣然默許。
長信王道:“一人行於山間,突遇一猛虎追趕,於是此人拚命奔逃,直至一山崖前停住,正想跳下去,卻見山崖下也有一隻猛虎,絕望之際,又見山崖間有一樹藤,不作多想,便縱身跳下,抓住樹藤懸在空中,使得兩虎均不得食,正慶幸間,卻見樹藤上有兩隻螞蟻正在啃噬樹藤,萬念俱灰之時,見山壁上有一顆櫻桃,便不自禁地伸手摘來放入口中。”
和尚聽完,嘴唇蠕動,道:“王爺所述故事,寓意高深,貧僧才疏學淺,不曉其意。”
長信王哈哈長笑,道:“幾位高僧幼時便該聽聞過這個故事吧,怎會不明其意呢?”
和尚端起茶杯,手顫抖不已,卻仍舊裝著鎮定飲茶,不料茶已灑出,濕了滿身衣服。
長信王猛地拍案而起,厲聲喝道:“這個故事源出東瀛禪經,你們幾個扶桑人怎會不曾聽過?”
幾名和尚見態勢不對,長信王已經看出了自己的身份,慌忙隨手將茶杯一扔,道:“王爺是如何看出我們是扶桑人的?”
長信王輕蔑一笑,道:“你等連茶源都不知,又何談茶道呢?適才你們所飲之茶根本就不是出自高麗全羅道,而是中土臘茶並龍鳳賜團。自你們進帳之時,本王便見你們眼神蹊蹺,後來借茶一試,果然是假冒和尚。”
和尚道:“久聞長信王大智大勇,今日得見,果然名不虛傳,我等口服心服。”
長信王道:“你等用盡心機,不過是想奪我高麗《大藏經》,本王不但讓你們奪不走《大藏經》,還要將你們這些強盜統統趕出高麗。”
和尚見長信王言辭激烈,恐要惡戰,當下跳到帳邊,擺好架勢應敵。
長信王對這幾個和尚,並不放在眼裏,喝道:“本王要殺你們,簡直易如反掌,本王信奉佛法,今日暫且饒了你們性命,迴去之後轉告織田部中,如今本王鎮守義州,若是你們依舊侵擾我高麗百姓,本王必在戰場上殺盡你們這些倭賊,滾!”
帳外一時間列了許多士兵,將營帳圍了個水泄不通,幾名和尚隻嚇得兩腿發麻,現下聽聞長信王有意放他們走,當下片刻也不敢多留,撒腿便跑,眨眼便消失得無影無蹤。
鄭官在帳外看過這一切,心下對長信王的機智佩服得五體投地,隻可惜無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