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趙治毫不含糊地道:“方晴是我見過最果斷、最有魄力的女人,若是為君,一定能給景國百姓帶來福祉。[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方晴的笑靨更深了,“我也覺得呢!”
猶豫了片刻,趙治決定還是要提醒她幾句,“方晴,焦和此人你不可掉以輕心,他能以宦官之姿最後執掌景國三個衙署,才幹絕非一般人能比,此人城府極深,切不要讓他控製了你,另外,景國的護****……”
“邵子傾他們家?”方晴不解。
“護****主帥雖是傅藝,不過實際掌著軍權的卻是邵庭遠,”趙治想起細作帶過來的信,邵庭遠雖號稱已功成身退,似乎整日沉迷於機巧之事,不過他在護國軍中威望極高,傅藝遇事還得請他定奪,“方晴,對這種老謀深算之人,盡量施以懷柔,最重要的,不要讓朝中反對你的人同他聯了手。”
邵庭遠此人,方晴並沒有見過,隻知道他是邵子傾的外祖父,上一代護****主帥,趙治今日將他與焦和並列,囑咐她要小心對付,的確提醒了方晴。<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到於焦和那邊,方晴還是懷著一些感激之情,畢竟焦和曾救過自己一命,不過凡事一碼歸一碼,若涉及到政權之爭,方晴依舊會聽從趙治的意見,有些事情,怕也隻能順勢而為了。
方晴此去賑災,人還沒迴朝,事跡便傳了出來,百姓口耳相傳,稱讚鳳陽公主不辭辛勞親往綏縣,不但將錢糧送到百姓手中,還不顧自身安危,帶著手下救人,得了公主庇護的百姓,自是感恩戴德,甚至表示要為公主建廟祈福。
不日鳳陽公主迴到墨金城,景陽帝派樊相國親自出城相迎,緊接著在朝會上,景陽帝下旨嘉獎鳳陽公主,高興之餘,更是大筆一揮,又給她加了一個“護國公主”的名號。
焦和氣衝衝地跑來暖心閣,一見到迎上來的趙晚晴,也不管旁邊還有宮女,便大聲罵起來,“你養的好女兒,如今夥著外人來對付我!”
“這又是怎麽了?”趙晚晴先將旁人都打發出去,這才輕言細語地問。
“你知道景陽帝今日做了什麽,居然使出假情假意的一招,當著群臣的麵,誇我操勞多年,殫精竭慮,堪為百官表率,說要升我為副相。”焦和憤怒地道。
“那不是挺好的嗎?”趙晚晴想著,副相已是從一品,比樊相國隻差一步,遲早還不是要當相國。
“你一個女人家懂什麽?”焦和恨恨地坐到鳳床邊,“他這是明升暗降,直接讓我交出刑、禮二部還有監察院的權柄,知道誰來接手嗎?你那寶貝女兒,人家父女二人聯手,就專門為來對付我!”
“別生氣,”趙晚晴心疼地坐到焦和身邊,伸出玉手幫他揉著胸口,“鳳陽還不懂事,定是皇上的用意,你不要同孩子生氣,再說,如今形勢已明朗,日後這景國還不是鳳陽的,於咱們也沒有害處。”
焦和猛不丁冷笑起來,“你說得倒是輕鬆,景陽做了女帝,娘娘便是堂堂正正的太後,可你瞧著,現在她同景陽帝兩個合夥拿我作筏子,你覺得我會得什麽好下場?什麽狗屁副相,說不定腦袋都要沒了。”
“不會的,不會的!”趙晚晴一個勁地安慰,“這孩子不是這樣的人,何況你還是……”
焦和眼一瞪,“胡說什麽?不想好好過了!”
這邊焦和氣急敗壞,那頭景陽帝卻心下舒坦,為自己替女兒掃清了一個障礙,覺得十分得意。
轉眼又過去了兩年,鳳陽公主從綏縣迴來後,陸續從景陽帝手裏接過不少差使,兼管六部等幾個衙署,少不得要忙壞了,每日從東宮早出晚歸,跑完刑部便去工部,從工部出來又到禮部……幾倍快變成陀螺。
隻是鳳陽公主從不在皇帝麵前叫苦叫累,按樊相國的說法,是個低調踏實的孩子,而且在政事處理方麵的手段,從一開始忙亂緊張,到後來有條不紊,讓景陽帝省了不少心,倒有閑暇想些別的事了。
皇後趙晚晴發現,景陽帝的空閑越來越多,甚久不曾踏足的暖心閣,也出現了他的身影,雖心中並不太情願,臉上卻要裝出欣喜若狂的表情。
“晴兒,沒想到一晃咱們的女兒都二十出頭了,”景陽帝站在正對鏡梳妝的趙晚晴身後,順手將一枝翠羽寶珠簪插進她的發髻中,“都老了啊!”
“皇上偉姿卓越,便是已近知天命,依舊風采不減當年。”趙晚晴從鏡中望了望景陽帝,卻一眼瞅見了他鬢邊白發。
“當年還略稱得上英武,隻如今……”景陽帝口中謙虛,麵上倒是有幾分得色,“也還差強人意吧!”
二人相視而笑,景陽帝這時咳了一聲,道:“今日朕來,是想說說鳳陽的婚姻之事,當年她嫁給烏國的孟青山,咱們都不知曉,不過聽說也算是好姻緣,隻可惜那人沒福份,連累朕的女兒守了寡。”
趙晚晴臉色一黯,“若孩子沒經過那番坎坷,我這為娘的一定早早為她擇定了夫婿,也不至於落得今日這般孤單。”
“朕已同朝中重臣們達成了一致,下月便要下詔,立鳳陽為皇太女。”景陽帝王將迴身坐到一把圈椅上,“倒是樊相國提醒了朕,該當為鳳陽再選駙馬了。”
趙晚晴心下有些不舒服,卻是為了景陽帝口中所謂的“朝中重臣”,這兩年焦和受盡排擠,有人不知得了誰的授意,竟彈劾他專斷好權,貪墨禮部銀兩,差一點景陽帝就要將焦和下獄,後來趙晚晴求了鳳陽去說情,景陽帝瞧在女兒麵上,這才放過焦和,隻是焦和自此沒了當年聲勢,動輒得咎,等同於賦閑了。
而如今的朝中重臣,都是擁護鳳陽的那一幫,為了扶持鳳陽,景陽帝在後頭費了不少心思,通過這兩年的曆練,想來鳳陽表現得不錯,才使景陽帝下了決心。(未完待續。)
方晴的笑靨更深了,“我也覺得呢!”
猶豫了片刻,趙治決定還是要提醒她幾句,“方晴,焦和此人你不可掉以輕心,他能以宦官之姿最後執掌景國三個衙署,才幹絕非一般人能比,此人城府極深,切不要讓他控製了你,另外,景國的護****……”
“邵子傾他們家?”方晴不解。
“護****主帥雖是傅藝,不過實際掌著軍權的卻是邵庭遠,”趙治想起細作帶過來的信,邵庭遠雖號稱已功成身退,似乎整日沉迷於機巧之事,不過他在護國軍中威望極高,傅藝遇事還得請他定奪,“方晴,對這種老謀深算之人,盡量施以懷柔,最重要的,不要讓朝中反對你的人同他聯了手。”
邵庭遠此人,方晴並沒有見過,隻知道他是邵子傾的外祖父,上一代護****主帥,趙治今日將他與焦和並列,囑咐她要小心對付,的確提醒了方晴。<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到於焦和那邊,方晴還是懷著一些感激之情,畢竟焦和曾救過自己一命,不過凡事一碼歸一碼,若涉及到政權之爭,方晴依舊會聽從趙治的意見,有些事情,怕也隻能順勢而為了。
方晴此去賑災,人還沒迴朝,事跡便傳了出來,百姓口耳相傳,稱讚鳳陽公主不辭辛勞親往綏縣,不但將錢糧送到百姓手中,還不顧自身安危,帶著手下救人,得了公主庇護的百姓,自是感恩戴德,甚至表示要為公主建廟祈福。
不日鳳陽公主迴到墨金城,景陽帝派樊相國親自出城相迎,緊接著在朝會上,景陽帝下旨嘉獎鳳陽公主,高興之餘,更是大筆一揮,又給她加了一個“護國公主”的名號。
焦和氣衝衝地跑來暖心閣,一見到迎上來的趙晚晴,也不管旁邊還有宮女,便大聲罵起來,“你養的好女兒,如今夥著外人來對付我!”
“這又是怎麽了?”趙晚晴先將旁人都打發出去,這才輕言細語地問。
“你知道景陽帝今日做了什麽,居然使出假情假意的一招,當著群臣的麵,誇我操勞多年,殫精竭慮,堪為百官表率,說要升我為副相。”焦和憤怒地道。
“那不是挺好的嗎?”趙晚晴想著,副相已是從一品,比樊相國隻差一步,遲早還不是要當相國。
“你一個女人家懂什麽?”焦和恨恨地坐到鳳床邊,“他這是明升暗降,直接讓我交出刑、禮二部還有監察院的權柄,知道誰來接手嗎?你那寶貝女兒,人家父女二人聯手,就專門為來對付我!”
“別生氣,”趙晚晴心疼地坐到焦和身邊,伸出玉手幫他揉著胸口,“鳳陽還不懂事,定是皇上的用意,你不要同孩子生氣,再說,如今形勢已明朗,日後這景國還不是鳳陽的,於咱們也沒有害處。”
焦和猛不丁冷笑起來,“你說得倒是輕鬆,景陽做了女帝,娘娘便是堂堂正正的太後,可你瞧著,現在她同景陽帝兩個合夥拿我作筏子,你覺得我會得什麽好下場?什麽狗屁副相,說不定腦袋都要沒了。”
“不會的,不會的!”趙晚晴一個勁地安慰,“這孩子不是這樣的人,何況你還是……”
焦和眼一瞪,“胡說什麽?不想好好過了!”
這邊焦和氣急敗壞,那頭景陽帝卻心下舒坦,為自己替女兒掃清了一個障礙,覺得十分得意。
轉眼又過去了兩年,鳳陽公主從綏縣迴來後,陸續從景陽帝手裏接過不少差使,兼管六部等幾個衙署,少不得要忙壞了,每日從東宮早出晚歸,跑完刑部便去工部,從工部出來又到禮部……幾倍快變成陀螺。
隻是鳳陽公主從不在皇帝麵前叫苦叫累,按樊相國的說法,是個低調踏實的孩子,而且在政事處理方麵的手段,從一開始忙亂緊張,到後來有條不紊,讓景陽帝省了不少心,倒有閑暇想些別的事了。
皇後趙晚晴發現,景陽帝的空閑越來越多,甚久不曾踏足的暖心閣,也出現了他的身影,雖心中並不太情願,臉上卻要裝出欣喜若狂的表情。
“晴兒,沒想到一晃咱們的女兒都二十出頭了,”景陽帝站在正對鏡梳妝的趙晚晴身後,順手將一枝翠羽寶珠簪插進她的發髻中,“都老了啊!”
“皇上偉姿卓越,便是已近知天命,依舊風采不減當年。”趙晚晴從鏡中望了望景陽帝,卻一眼瞅見了他鬢邊白發。
“當年還略稱得上英武,隻如今……”景陽帝口中謙虛,麵上倒是有幾分得色,“也還差強人意吧!”
二人相視而笑,景陽帝這時咳了一聲,道:“今日朕來,是想說說鳳陽的婚姻之事,當年她嫁給烏國的孟青山,咱們都不知曉,不過聽說也算是好姻緣,隻可惜那人沒福份,連累朕的女兒守了寡。”
趙晚晴臉色一黯,“若孩子沒經過那番坎坷,我這為娘的一定早早為她擇定了夫婿,也不至於落得今日這般孤單。”
“朕已同朝中重臣們達成了一致,下月便要下詔,立鳳陽為皇太女。”景陽帝王將迴身坐到一把圈椅上,“倒是樊相國提醒了朕,該當為鳳陽再選駙馬了。”
趙晚晴心下有些不舒服,卻是為了景陽帝口中所謂的“朝中重臣”,這兩年焦和受盡排擠,有人不知得了誰的授意,竟彈劾他專斷好權,貪墨禮部銀兩,差一點景陽帝就要將焦和下獄,後來趙晚晴求了鳳陽去說情,景陽帝瞧在女兒麵上,這才放過焦和,隻是焦和自此沒了當年聲勢,動輒得咎,等同於賦閑了。
而如今的朝中重臣,都是擁護鳳陽的那一幫,為了扶持鳳陽,景陽帝在後頭費了不少心思,通過這兩年的曆練,想來鳳陽表現得不錯,才使景陽帝下了決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