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知書達理的小姐。mzjgyny怎麽說翻臉就翻臉了?
曹明遠臉色更加不好看,起身。想了想,“我出去走走,縣主是女眷,我不便多留。一會我再迴來。”。走了幾步,“你姐姐於我心中實在特別,靈兒你不必每次都提醒我。”。說完,便大步走了出去。
李淑靈見他走了。才舒了口氣看著七巧,“可否請你們奶奶出來?”,麵色極是誠懇。
七巧被她這樣變幻多端的臉色弄糊塗了,卻知道眼下不是追究的時候,點點頭,正準備出去,卻見柯熙媛從後殿走了過來。
“讓二小姐久候了,實在失禮。”,柯熙媛麵色坦蕩,見李淑靈從驚愕變成了然,臉上的笑容更甚。
“一直就聽聞京中有一表姐容貌靚麗又蕙質蘭心,一直有心結交。怎奈一介女兒身,出不得遠門。今日能見表姐,實在是心裏歡喜。”,李淑靈起身,給柯熙媛見了一個禮。
柯熙媛也還了一個禮,抓著李淑靈的手便一起坐了下來,“那我便托大,叫你一聲表妹了。”
“這樣最好不過了。”,李淑靈心一鬆,看了眼四周,“敢問表姐,此處說話可還安全?”
“自是安全!你我姐妹,可隨意暢談。”,柯熙媛見李淑靈似乎爭分奪秒的樣子,也不多言。
“表姐,不瞞你說,母親雖是盧家女兒,可因為不得父親寵愛,已經是棄子一枚。或許表姐還不知道,先夫人乃是母親的親姐姐。我外祖家,為了不失去這門姻親,便在先夫人去世後,不顧母親的反對,將母親作為續弦送進了康國公府。”
“母親自幼便心高氣傲,除了不願做小,便是續弦。用母親的話來說,百年盧府,何須犧牲女兒維持榮耀?”,李淑靈嘴角盡是嘲諷,“眼下盧府分為京城同淮河,可宗祠在京城,族譜更是在京城盧府手中。表姐是不知,如今,到了我們這一代,無論是盧府的少爺還是小姐,皆是沒上族譜的。像我母親那樣上了族譜的盧氏小姐,自然便成了外祖家攀升的好工具。”
柯熙媛眯著眼,倒是沒想到還有這麽一層。這個時代,宗族觀念是十分強的。哪怕你做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高官,倘若族裏拋棄了你,你也是一文不值。而這淮河盧家不知是做了什麽惹惱了京中盧府,竟是生分到這後代均沒上族譜。這可就不是一般的事了,也就是說,如今淮河的盧府,皆被京城的盧府拋棄了。
見柯熙媛明白了盧府的處境,李淑靈便接著說,“所以如夫人在府中一人獨大,外祖家並不敢多言。母親也因為對母族失望,又失去了姐姐,心灰意冷之餘,這些年便在後宅潛心禮佛,不問世事。”
柯熙媛見李淑靈臉色極不好看,手上青筋直暴,心裏憐惜,抓住她的手,“但妹妹怎樣都好,卻是康國公府的嫡出小姐,誰又敢委屈了妹妹不成?她一個妾室,終究是上不得台麵的。也不怕說句重的,在這淮河,人人敬重康國公,便尊稱她一聲夫人。可這若是在京中,便是妹妹你打賣了她,也無人敢說你的不是!”
李淑靈一聽,眼淚潺潺而下,“姐姐,什麽康國公府的嫡小姐,我不過是父親手中的一枚棋子,一枚操控曹大哥的棋子!”,李淑靈的聲音愈發的冷下來,“姐姐應該也打探到消息,母親拒絕了我嫁入曹府。也就是這樣,父親才能留我一命!”
柯熙媛心頭一驚。她是知道,李玉林是用二女兒的婚事去維持和曹明遠之間的關係,卻是不知道李淑靈這句話的意思。
“恕我愚鈍,不能理解妹妹這話的意思。若要和曹大人保持關係,不該是將你嫁過去更好?”
李淑靈擦了擦眼角,嘴角的笑容更加諷刺,“世人都說虎毒不食子,可我那父親,卻是比老虎還毒啊!姐姐可知,我那可憐的大姐是如何殞命的?”
柯熙媛倒抽了一口冷氣,看著李淑靈脆弱的雙肩,眼神複雜起來。l
☆、第68章 探花郎
柯熙媛的心慢慢往下沉,實在沒想到,事實是這樣的不堪入耳。
曹明遠所在的曹家是皇商出生,祖祖輩輩在淮河一帶經營,頗有名聲。
可在這個時代,士農工商,最讓人不齒的便是從商。是以曹家便敦促後代習文,隻盼著府上出一個高管,能一榮俱榮。他們已不缺錢財,卻是缺一個身份。
當時曹明遠才十三歲,自幼便讀書,卻苦於無出路。雖家中打通了極多關係,卻始終拜不得名師。許多大家,卻是不喜歡和皇商扯上關係。
就在這個時候,李玉林對曹明遠拋出了橄欖枝,將曹明遠送進李氏族學,又將曹明遠推薦給當時淮河一帶最出名的儒士,讓曹明遠做了其關門弟子。
曹家因此極感激李玉林,兩家自此開始有了來往。
曹明遠是曹家那一代最出彩的少年,在其先生悉心教導三年後,果真是高中解元,然後兩年後又順利中了進士,然後殿試被欽點了探花。
十七歲的探花郎,讓淮河一帶全熱了起來。誰都以為這探花郎必定要在京中做官了,不想他卻自請歸鄉,做了淮河一個小縣的知府。
誰都說曹家探花郎是報答父母恩以及恩師的施教恩,卻極少人知道,他是為了一個女子歸鄉,甘願等她長大,等她可以出閣。
那時隆慶帝本想給探花郎賜婚,卻不想探花郎直言沒一番作為,便不成親。
今上惜才,又顧念他胸懷大誌,便準許了他的請求。
那一年,是建元五年。十七歲的曹明遠便迴到淮河,做了一房的父母官。那時,淮河一帶的媒人踏破了曹家的門檻,不知多少戶人家爭相將女兒嫁入曹家。不為別的,曹家出了曹明遠,便是有了地位又有財力,是不可多得的好人家。尤其是曹明遠年紀輕輕。將來官拜幾品難以估計。隻要嫁過去,那誥命隻是早晚的問題。
然而,曹夫人當時隻是客客氣氣請人進來便又客客氣氣請人出去。並不開口定下任何一門親事。
眾人並不明白曹家是怎麽迴事,前去說親的雖不說皇親貴胄,卻也都是淮河有頭有臉的人物。後來,不知道是誰說了出來。探花郎中意康國公府的大小姐,隻等大小姐及笄便上門求親。
眾人嘩然。卻也明白其中的緣由。這曹家出了一個探花郎,與康國公是分不開關係的。這曹明遠多次在府中行走,見了大小姐一麵也是極有可能的。然而,當時大小姐隻得十二歲。離及笄尚有三年。
這三年,曹明遠從一方知縣坐上了知府的位置,受一方百姓愛戴。卻還是止步在淮河,並不願上京都為官。
也是那一年。曹明遠還沒來得及上李府提親,宮裏一道聖旨就來到了淮河,封康國公長女為賢妃,擇日入京。
這道聖旨在淮河好似一道驚雷,成為了家家戶戶茶餘飯後的話題。眾人在說大小姐好命的同時,又在感歎癡情郎曹明遠。
哪知道聖旨才下來三日,曹家便使了媒人去了同是皇商的魏家求親,求娶府上的三小姐。
一時之間,之前所有的猜測全部作廢。原來,一直讓曹明遠癡癡等待的,是魏府的三小姐。三小姐和康國公府的大小姐同歲,和曹明遠更是青梅竹馬且門當戶對。一時間,關於大小姐不好的傳聞一下子消弭殆盡。
然而,就在大夥以為大小姐就要進京為妃的時候,盧府的老太太去世了。盧府的老太太是大小姐的外祖母,大小姐也要守喪的。隆慶帝體恤自己的母族,便下了道聖旨派了兩個宮嬤嬤下來照顧大小姐起居,直言三年之後以貴妃之禮迎大小姐進宮。
就這樣,曹家探花郎娶了魏家小姐,李家大小姐關在了後宅被宮嬤嬤教養,轉眼便是三年。
三年後,大小姐在淮河人民的期待下啟程上京都。哪想,在半途,卻客死異鄉,靈柩被運迴了淮河。康國公夫人受刺激過大,就此倒下,如夫人便在此時出來,掌管了康國公府,成為了當家主母。
也是在同一年,曹明遠的夫人魏氏產子身亡,獨留父子倆。
李淑靈說到這裏,便停了下來,眼角已全是淚。
“可我卻聽說,曹大人獨愛大小姐。”,柯熙媛看著李淑靈,聲音有些低。
“曹大哥當年在府中寄居了幾年,那時姐姐才十一歲,卻已經可以幫母親理事了。曹大哥雖然出身富貴,但畢竟是寄人籬下,身無功名,與他同樣寄居的人多有瞧不起他出身皇商之家。那時姐姐卻對曹大哥多有照顧,不時派人送去珍貴書籍,助曹大哥學習。那時我還在娘肚子裏,並不清楚他們之間的事。但我可以肯定的是,姐姐被封為賢妃後,並不開心。那時我已六歲,已經記事了。姐姐去京城的前一夜,讓我好好陪著母親,還要……看著曹大哥!”,李淑靈眼淚又流了出來,“表姐可能不知道,我是姐姐帶大的。自出生,我便由姐姐帶著。是姐姐向母親要求的,說是將來進了宮,再難姐妹團聚。母親見她如此說,便將我放在了姐姐院子裏,由姐姐照顧了我六年。那時我還小,卻記得姐姐經常對著一本字帖愣愣出神……”
原來,這裏麵還有這樣的故事存在,可柯熙媛還是不明白,李淑靈的意思。
“表姐,我是想告訴你,我姐姐的死,並不是意外!她是生生被我父親逼死的,跟著她上路的丫頭,全部死了個幹淨。可父親沒想到的是,他以為那些人早就沉了江喂了魚,卻沒想到有個人命大沒死透活了下來還被人救了。”,李淑靈擦了擦眼,嘴角又是一陣嘲諷。
“你的意思是,大小姐竟是康國公殺的?如何可能?殺了大小姐,於他有何益?這說不通!大小姐若封了賢妃,那可是光宗耀祖的美事!就憑李家出了一個太後,大小姐若進宮,隻會為你父親添助力。”,柯熙媛冷靜地分析著,腦子轉得飛快。
“哼!他求的,可不是富貴!”,李淑靈冷哼了一聲,語氣裏帶著十足的冷意。l
☆、第69章 荷包
柯熙媛不得不承認,李淑靈的到來讓她終於窺見冰山角,心裏想的是果然如此,可卻還是不明白李玉林為什麽要和自己的外甥過不去。
柯熙媛知道的是,隆慶帝的生母李太後也就是當年的文惠皇後是死於高祖手上,雖然天下人都說是昌平王派人進京刺殺高祖,文惠皇後為了救高祖才殞命。
難道說,李玉林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所以要報仇?可是明明當年那個苗疆人已經給文惠皇後報了仇,這李玉林還想求什麽呢?隆慶帝是李太後留下的唯一子嗣,難道不該扶持以保李家世代富貴嗎?如何要退出朝野,蟄伏在淮河伺機而動?
“表妹這樣說,是知道什麽?”,柯熙媛心思轉得飛快,小心地問了句。
“表姐,父親他恨殷氏一族。我也是偶爾無意從曹大哥嘴裏得知,我那姑母,似乎是個犧牲品。隻不過,我想不通的是,高祖已經離世,父親如何還放不下!畢竟,今上可是父親的親外甥!”,李淑靈也不清楚這裏麵的彎彎繞繞,直接將自己的疑慮說了出來。
原來李淑靈也不清楚,那也就是說自己了解當年的事比她還要多。到底有什麽事是他們都忽略的?李玉林為何要殺了自己的親生女兒?
“那康國公為何要對大小姐下手?”,想到那個傳聞中的女子,柯熙媛心中有些憐惜。隻怕那位大小姐也沒想到,最後自己會殞命在父親手裏吧?本以為一入宮門深似海,又要步自己姑母的後塵,不想卻死的不明不白。
“若說別的理由,我尚未查清楚。我卻知道其中一個理由。大姐是曹大哥的弱點。而那時,父親並未能完全掌握這條淮河,缺的便是一個可以為他豁出性命效勞的人!至於他對姐姐動手的動機,卻很明顯了。死了姐姐,賴在今上手裏,便讓曹大哥一輩子都記恨今上。明明曹大哥一身的本領,卻甘願一輩子留在這淮河上。為父親做著那些見不得人的勾當。最諷刺的是。他居然還得了一個李大善人的稱號!”,李淑靈嘴角的笑更冷,眼慢慢地紅了。“可憐我那姐姐,隻不過是一個任人愚弄的棋子!”
柯熙媛倒抽了口涼氣,沒想到李玉林竟是用這個來掌控曹明遠。可曹明遠就這麽傻?柯熙媛不信。
“你一定在想,曹大哥既然能中探花郎。又怎麽會被父親的話蒙蔽?奇特就奇特在,姐姐有書信留給曹大哥。還是托了人舍命帶迴來,上麵竟然寫著總覺得命不久矣,前途未卜,唯恐福薄難以消受。還說了兩位宮嬤嬤似乎別有用心。”,李淑靈隻要想到見到這封信的曹明遠一怒之下險些要衝進京城和隆慶帝理論,就忍不住為李玉林的涼薄心寒。
“那你到底知道了些什麽?”。柯熙媛沒想到這一次來,還牽扯出了這樣一件秘事。不知為何。她隱約覺得,事情似乎遠比這個還要複雜。就李玉林這樣憎恨殷氏一族,就已經說不通了。一個姐姐,竟可以讓他舍棄身家性命,甚至不顧今上是他親外甥?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但到底是什麽,柯熙媛卻是拿不準。
“姐姐當年的那個丫頭被人救上來後,自然是不敢再迴李府了。她有心想提醒我和母親,卻也輾轉知道我們母女兩被困府中,不得自由。直到我及笄那年議親,父親想我和曹大哥培養感情,便讓他帶我上街。那是我
曹明遠臉色更加不好看,起身。想了想,“我出去走走,縣主是女眷,我不便多留。一會我再迴來。”。走了幾步,“你姐姐於我心中實在特別,靈兒你不必每次都提醒我。”。說完,便大步走了出去。
李淑靈見他走了。才舒了口氣看著七巧,“可否請你們奶奶出來?”,麵色極是誠懇。
七巧被她這樣變幻多端的臉色弄糊塗了,卻知道眼下不是追究的時候,點點頭,正準備出去,卻見柯熙媛從後殿走了過來。
“讓二小姐久候了,實在失禮。”,柯熙媛麵色坦蕩,見李淑靈從驚愕變成了然,臉上的笑容更甚。
“一直就聽聞京中有一表姐容貌靚麗又蕙質蘭心,一直有心結交。怎奈一介女兒身,出不得遠門。今日能見表姐,實在是心裏歡喜。”,李淑靈起身,給柯熙媛見了一個禮。
柯熙媛也還了一個禮,抓著李淑靈的手便一起坐了下來,“那我便托大,叫你一聲表妹了。”
“這樣最好不過了。”,李淑靈心一鬆,看了眼四周,“敢問表姐,此處說話可還安全?”
“自是安全!你我姐妹,可隨意暢談。”,柯熙媛見李淑靈似乎爭分奪秒的樣子,也不多言。
“表姐,不瞞你說,母親雖是盧家女兒,可因為不得父親寵愛,已經是棄子一枚。或許表姐還不知道,先夫人乃是母親的親姐姐。我外祖家,為了不失去這門姻親,便在先夫人去世後,不顧母親的反對,將母親作為續弦送進了康國公府。”
“母親自幼便心高氣傲,除了不願做小,便是續弦。用母親的話來說,百年盧府,何須犧牲女兒維持榮耀?”,李淑靈嘴角盡是嘲諷,“眼下盧府分為京城同淮河,可宗祠在京城,族譜更是在京城盧府手中。表姐是不知,如今,到了我們這一代,無論是盧府的少爺還是小姐,皆是沒上族譜的。像我母親那樣上了族譜的盧氏小姐,自然便成了外祖家攀升的好工具。”
柯熙媛眯著眼,倒是沒想到還有這麽一層。這個時代,宗族觀念是十分強的。哪怕你做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高官,倘若族裏拋棄了你,你也是一文不值。而這淮河盧家不知是做了什麽惹惱了京中盧府,竟是生分到這後代均沒上族譜。這可就不是一般的事了,也就是說,如今淮河的盧府,皆被京城的盧府拋棄了。
見柯熙媛明白了盧府的處境,李淑靈便接著說,“所以如夫人在府中一人獨大,外祖家並不敢多言。母親也因為對母族失望,又失去了姐姐,心灰意冷之餘,這些年便在後宅潛心禮佛,不問世事。”
柯熙媛見李淑靈臉色極不好看,手上青筋直暴,心裏憐惜,抓住她的手,“但妹妹怎樣都好,卻是康國公府的嫡出小姐,誰又敢委屈了妹妹不成?她一個妾室,終究是上不得台麵的。也不怕說句重的,在這淮河,人人敬重康國公,便尊稱她一聲夫人。可這若是在京中,便是妹妹你打賣了她,也無人敢說你的不是!”
李淑靈一聽,眼淚潺潺而下,“姐姐,什麽康國公府的嫡小姐,我不過是父親手中的一枚棋子,一枚操控曹大哥的棋子!”,李淑靈的聲音愈發的冷下來,“姐姐應該也打探到消息,母親拒絕了我嫁入曹府。也就是這樣,父親才能留我一命!”
柯熙媛心頭一驚。她是知道,李玉林是用二女兒的婚事去維持和曹明遠之間的關係,卻是不知道李淑靈這句話的意思。
“恕我愚鈍,不能理解妹妹這話的意思。若要和曹大人保持關係,不該是將你嫁過去更好?”
李淑靈擦了擦眼角,嘴角的笑容更加諷刺,“世人都說虎毒不食子,可我那父親,卻是比老虎還毒啊!姐姐可知,我那可憐的大姐是如何殞命的?”
柯熙媛倒抽了一口冷氣,看著李淑靈脆弱的雙肩,眼神複雜起來。l
☆、第68章 探花郎
柯熙媛的心慢慢往下沉,實在沒想到,事實是這樣的不堪入耳。
曹明遠所在的曹家是皇商出生,祖祖輩輩在淮河一帶經營,頗有名聲。
可在這個時代,士農工商,最讓人不齒的便是從商。是以曹家便敦促後代習文,隻盼著府上出一個高管,能一榮俱榮。他們已不缺錢財,卻是缺一個身份。
當時曹明遠才十三歲,自幼便讀書,卻苦於無出路。雖家中打通了極多關係,卻始終拜不得名師。許多大家,卻是不喜歡和皇商扯上關係。
就在這個時候,李玉林對曹明遠拋出了橄欖枝,將曹明遠送進李氏族學,又將曹明遠推薦給當時淮河一帶最出名的儒士,讓曹明遠做了其關門弟子。
曹家因此極感激李玉林,兩家自此開始有了來往。
曹明遠是曹家那一代最出彩的少年,在其先生悉心教導三年後,果真是高中解元,然後兩年後又順利中了進士,然後殿試被欽點了探花。
十七歲的探花郎,讓淮河一帶全熱了起來。誰都以為這探花郎必定要在京中做官了,不想他卻自請歸鄉,做了淮河一個小縣的知府。
誰都說曹家探花郎是報答父母恩以及恩師的施教恩,卻極少人知道,他是為了一個女子歸鄉,甘願等她長大,等她可以出閣。
那時隆慶帝本想給探花郎賜婚,卻不想探花郎直言沒一番作為,便不成親。
今上惜才,又顧念他胸懷大誌,便準許了他的請求。
那一年,是建元五年。十七歲的曹明遠便迴到淮河,做了一房的父母官。那時,淮河一帶的媒人踏破了曹家的門檻,不知多少戶人家爭相將女兒嫁入曹家。不為別的,曹家出了曹明遠,便是有了地位又有財力,是不可多得的好人家。尤其是曹明遠年紀輕輕。將來官拜幾品難以估計。隻要嫁過去,那誥命隻是早晚的問題。
然而,曹夫人當時隻是客客氣氣請人進來便又客客氣氣請人出去。並不開口定下任何一門親事。
眾人並不明白曹家是怎麽迴事,前去說親的雖不說皇親貴胄,卻也都是淮河有頭有臉的人物。後來,不知道是誰說了出來。探花郎中意康國公府的大小姐,隻等大小姐及笄便上門求親。
眾人嘩然。卻也明白其中的緣由。這曹家出了一個探花郎,與康國公是分不開關係的。這曹明遠多次在府中行走,見了大小姐一麵也是極有可能的。然而,當時大小姐隻得十二歲。離及笄尚有三年。
這三年,曹明遠從一方知縣坐上了知府的位置,受一方百姓愛戴。卻還是止步在淮河,並不願上京都為官。
也是那一年。曹明遠還沒來得及上李府提親,宮裏一道聖旨就來到了淮河,封康國公長女為賢妃,擇日入京。
這道聖旨在淮河好似一道驚雷,成為了家家戶戶茶餘飯後的話題。眾人在說大小姐好命的同時,又在感歎癡情郎曹明遠。
哪知道聖旨才下來三日,曹家便使了媒人去了同是皇商的魏家求親,求娶府上的三小姐。
一時之間,之前所有的猜測全部作廢。原來,一直讓曹明遠癡癡等待的,是魏府的三小姐。三小姐和康國公府的大小姐同歲,和曹明遠更是青梅竹馬且門當戶對。一時間,關於大小姐不好的傳聞一下子消弭殆盡。
然而,就在大夥以為大小姐就要進京為妃的時候,盧府的老太太去世了。盧府的老太太是大小姐的外祖母,大小姐也要守喪的。隆慶帝體恤自己的母族,便下了道聖旨派了兩個宮嬤嬤下來照顧大小姐起居,直言三年之後以貴妃之禮迎大小姐進宮。
就這樣,曹家探花郎娶了魏家小姐,李家大小姐關在了後宅被宮嬤嬤教養,轉眼便是三年。
三年後,大小姐在淮河人民的期待下啟程上京都。哪想,在半途,卻客死異鄉,靈柩被運迴了淮河。康國公夫人受刺激過大,就此倒下,如夫人便在此時出來,掌管了康國公府,成為了當家主母。
也是在同一年,曹明遠的夫人魏氏產子身亡,獨留父子倆。
李淑靈說到這裏,便停了下來,眼角已全是淚。
“可我卻聽說,曹大人獨愛大小姐。”,柯熙媛看著李淑靈,聲音有些低。
“曹大哥當年在府中寄居了幾年,那時姐姐才十一歲,卻已經可以幫母親理事了。曹大哥雖然出身富貴,但畢竟是寄人籬下,身無功名,與他同樣寄居的人多有瞧不起他出身皇商之家。那時姐姐卻對曹大哥多有照顧,不時派人送去珍貴書籍,助曹大哥學習。那時我還在娘肚子裏,並不清楚他們之間的事。但我可以肯定的是,姐姐被封為賢妃後,並不開心。那時我已六歲,已經記事了。姐姐去京城的前一夜,讓我好好陪著母親,還要……看著曹大哥!”,李淑靈眼淚又流了出來,“表姐可能不知道,我是姐姐帶大的。自出生,我便由姐姐帶著。是姐姐向母親要求的,說是將來進了宮,再難姐妹團聚。母親見她如此說,便將我放在了姐姐院子裏,由姐姐照顧了我六年。那時我還小,卻記得姐姐經常對著一本字帖愣愣出神……”
原來,這裏麵還有這樣的故事存在,可柯熙媛還是不明白,李淑靈的意思。
“表姐,我是想告訴你,我姐姐的死,並不是意外!她是生生被我父親逼死的,跟著她上路的丫頭,全部死了個幹淨。可父親沒想到的是,他以為那些人早就沉了江喂了魚,卻沒想到有個人命大沒死透活了下來還被人救了。”,李淑靈擦了擦眼,嘴角又是一陣嘲諷。
“你的意思是,大小姐竟是康國公殺的?如何可能?殺了大小姐,於他有何益?這說不通!大小姐若封了賢妃,那可是光宗耀祖的美事!就憑李家出了一個太後,大小姐若進宮,隻會為你父親添助力。”,柯熙媛冷靜地分析著,腦子轉得飛快。
“哼!他求的,可不是富貴!”,李淑靈冷哼了一聲,語氣裏帶著十足的冷意。l
☆、第69章 荷包
柯熙媛不得不承認,李淑靈的到來讓她終於窺見冰山角,心裏想的是果然如此,可卻還是不明白李玉林為什麽要和自己的外甥過不去。
柯熙媛知道的是,隆慶帝的生母李太後也就是當年的文惠皇後是死於高祖手上,雖然天下人都說是昌平王派人進京刺殺高祖,文惠皇後為了救高祖才殞命。
難道說,李玉林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所以要報仇?可是明明當年那個苗疆人已經給文惠皇後報了仇,這李玉林還想求什麽呢?隆慶帝是李太後留下的唯一子嗣,難道不該扶持以保李家世代富貴嗎?如何要退出朝野,蟄伏在淮河伺機而動?
“表妹這樣說,是知道什麽?”,柯熙媛心思轉得飛快,小心地問了句。
“表姐,父親他恨殷氏一族。我也是偶爾無意從曹大哥嘴裏得知,我那姑母,似乎是個犧牲品。隻不過,我想不通的是,高祖已經離世,父親如何還放不下!畢竟,今上可是父親的親外甥!”,李淑靈也不清楚這裏麵的彎彎繞繞,直接將自己的疑慮說了出來。
原來李淑靈也不清楚,那也就是說自己了解當年的事比她還要多。到底有什麽事是他們都忽略的?李玉林為何要殺了自己的親生女兒?
“那康國公為何要對大小姐下手?”,想到那個傳聞中的女子,柯熙媛心中有些憐惜。隻怕那位大小姐也沒想到,最後自己會殞命在父親手裏吧?本以為一入宮門深似海,又要步自己姑母的後塵,不想卻死的不明不白。
“若說別的理由,我尚未查清楚。我卻知道其中一個理由。大姐是曹大哥的弱點。而那時,父親並未能完全掌握這條淮河,缺的便是一個可以為他豁出性命效勞的人!至於他對姐姐動手的動機,卻很明顯了。死了姐姐,賴在今上手裏,便讓曹大哥一輩子都記恨今上。明明曹大哥一身的本領,卻甘願一輩子留在這淮河上。為父親做著那些見不得人的勾當。最諷刺的是。他居然還得了一個李大善人的稱號!”,李淑靈嘴角的笑更冷,眼慢慢地紅了。“可憐我那姐姐,隻不過是一個任人愚弄的棋子!”
柯熙媛倒抽了口涼氣,沒想到李玉林竟是用這個來掌控曹明遠。可曹明遠就這麽傻?柯熙媛不信。
“你一定在想,曹大哥既然能中探花郎。又怎麽會被父親的話蒙蔽?奇特就奇特在,姐姐有書信留給曹大哥。還是托了人舍命帶迴來,上麵竟然寫著總覺得命不久矣,前途未卜,唯恐福薄難以消受。還說了兩位宮嬤嬤似乎別有用心。”,李淑靈隻要想到見到這封信的曹明遠一怒之下險些要衝進京城和隆慶帝理論,就忍不住為李玉林的涼薄心寒。
“那你到底知道了些什麽?”。柯熙媛沒想到這一次來,還牽扯出了這樣一件秘事。不知為何。她隱約覺得,事情似乎遠比這個還要複雜。就李玉林這樣憎恨殷氏一族,就已經說不通了。一個姐姐,竟可以讓他舍棄身家性命,甚至不顧今上是他親外甥?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但到底是什麽,柯熙媛卻是拿不準。
“姐姐當年的那個丫頭被人救上來後,自然是不敢再迴李府了。她有心想提醒我和母親,卻也輾轉知道我們母女兩被困府中,不得自由。直到我及笄那年議親,父親想我和曹大哥培養感情,便讓他帶我上街。那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