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裏的各項工作,正井然有序的開展著。
隻有在幾十年前,還在生產隊的時候,才有過的現象。當時也是集體勞作,計算工分,按工分領糧票,換糧食。
以前工分的計算方法主要有:底分死記、底分活評、定額記工、聯係產量計算勞動報酬等。這些方法流於形式,致使平均主義和大鍋鈑普遍存在,按勞分配原則無法體現,幹多幹少,幹好幹壞,工分都一樣。
六叔公說當時,一家少則三四口,多則七八口甚至十來口人,靠的就是在生產隊掙的這點工分養家糊口。
直到後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的推行,工分才慢慢消失。
唐果還聽六叔公說,那個時候,地裏的花生、甘蔗等作物是不能亂吃的,會有專門的人巡查,抓到誰,就會被罰!
可如今,大集體勞作,又在唐家村等出現了,卻有著本質的區別。大家一起幹,是你家的還是你家的。
比如采摘玫瑰花,大夥不是各幹各的,而是一起幹活。一部分人剪,一部分人裝袋,一部分搬出去裝車。到誰家的地,誰就稱重計數,並記在一個本子上。方便過後,看誰家都有幾斤生花,好按比例來分錢。
生玫瑰總共多少斤,製成幹玫瑰,又有多少斤,這樣計算很方便。
集中幹活,還有其它好處。摘花的都是四十五以上的中老年。一起幹活,人多力量大。還能拉拉家常,扯扯嘴皮子,頭皮就不大了。而且一座一座山頭的采摘,集中力氣往一處打,運輸什麽的都方便。不然你家山頭,我家山頭,零零散散也不好裝車。
不同的人,三觀不同,看玫瑰也是不同的,好比俞芬嬸,她看的玫瑰就是錢。她搞不懂,遊客們為什麽會喜歡來看玫瑰呢?不就是花嘛,又不能當飯吃!
村裏的惠清嬸就笑話她沒文化,不懂欣賞,於是兩人就爭論起來。
還是六叔公勸道:“你們呀,有力氣吵,還不如把活幹快一點。果子說了,玫瑰花全開了,就不適合做花茶了,我們要在兩三天內,把村裏的花采了!”
各村負責各村的,活不會堆積在一起。
劉村的劉明叔,騎著輛老舊的雙杠自行車過來,眼前所見,心中亦是感慨萬分。
晚稻,他按照專家的方法種植,第一次,秧苗被豬糞‘燒死’;第二次,秧苗被台風洪水衝走。第三次中秋已過,不適合種稻。於是幾畝水田就這樣荒著。心裏也跟著慌著。
他都這把年紀了,除了在家種點稻穀,還能幹什麽?愁啊,他三個兒子,在外麵打工,最小的也二十六七了,大的三十五,都還沒討到老婆。
三個兒子說,如今的城市,工資反而越來越低,消費卻越來越高。大兒子說他談了一個女朋友,但對方的條件是,家裏可以沒有四個輪的小汽車,但必須在縣裏買一套房子,全額的。
劉明叔不會上網,為了省電,電視也不常看。可他也摸索出了一個道理:窮不過三代。他過世的父親窮,他也窮,到了他的兒子,因為沒錢娶不到媳婦了,哪裏還有什麽第四代?
得知唐、梁等村,每家每戶種地,一年能掙幾萬,所以他來了。今天哪怕老臉不要了,也要……
六叔公心直口快,聽劉明叔說明來意後,差點就要答應劉明叔了,唐母暗中扔顆石頭打他,然後唐母對劉明叔道:“他叔,我們這幾天確實很忙,過兩三個街日,我們再答複你,可以吧?”三個街日,大概是十天。
劉明叔不認識唐母:“可以是可以,但你們說得上話嗎?”
俞芬嬸搶著道:“她是……”
唐母警告似的瞪了眼俞芬嬸:“可以的!你放心吧?他叔,喜歡玫瑰花麽,帶兩朵迴去……”
劉明叔忙忙擺手:“我一個大老粗,也不懂欣賞花啊!”
等劉明叔走了,唐母語氣中有幾分不悅地對眾人說:“以後誰要是隨隨便便答應別人,你們就去教他們怎麽種啊!果兒他忙的連吃飯的時間沒有!”
自打帶了十條村的人幹活,小兒子一天比一天忙,尤其是開辦旅遊節後,果兒就沒多少時間休息。唐母看在眼裏,疼在心裏。有時候,父母也會自私,唐母也不例外。
大安嬸:“六叔,你想做老好人,就去做啊?我們不攔著你!”
阿慶嬸:“如果果子帶他們種東西,要是賺到錢,他們開心,要是沒賺到錢,他們指不定要說多難聽的話呢!誰知道,人家跟咱是不是一條心?”
六叔公才意識到,他剛剛欠考慮了。答應劉明叔,就等於答應劉村。鎮裏其它村知道,也想加入,那還了得!到時候,果子沒個三頭六臂,根本忙不過來。
唐果家中,來了位客人——何老伯。
何老伯用三輪車,拉了將近一百根黑甘蔗過來,說是他們鎮裏人的一點心意。何老伯說,去他們鎮的遊客,兩三千,遊客住宿,吃飯,還賺不少錢。遊客還以1.5元一斤的價格,消費了上萬根甘蔗,又是一筆收入。
能賣這個價錢,主要是甘蔗又脆又甜。黑甘蔗也一樣受市場供求影響,前一批剛上市的黑甘蔗,賣的貴,1.2元一斤,之後黑甘蔗大量上市之後,8毛甚至是4毛都有可能!
唐果:“好甜!比我們陽山鎮種的好吃很多!林哥,你們快來搬一捆迴房裏藏著,我怕一會兒鄉親們過來就沒有了!”
林哥趕忙吩咐他的兩個男員工,這兩人比誰都積極!以前在鵬湖市想喝一杯甘蔗汁,要3-5元,死貴死貴的。口感還遠不如這樣何老伯家種的呢!
見大夥喜歡,何老伯也開心:“就怕你們不喜歡,才拉這麽幾根過來,早知道,我就裝滿一車了!”
“何老伯,留點過年,到時我去買兩三百根!”
林哥不依:“毛線!過年的時候冷,吃甘蔗也冷,要拉,現在就去!”
林嫂揭底:“你要是甘蔗吃多了,今晚尿床……哼哼!”
唐果樂了:“林哥,沒想到你是這樣的人!”
何老伯過來,還有一件事:“小唐啊,還有件事,阿伯想問問你的意見。市裏有間旅遊公司,看上溫羅水庫一帶的山,要過來開發旅遊,還想讓我們鎮的人加入合作。”
見有利可圖,旅遊公司來了?這手伸的真快。
唐果問:“怎麽個合作法?”
何老伯道:“山上的一些安全設施,由他們公司完善,遊客也是他們負責介紹過來。我們給遊客提供食宿,拿一部分錢;遊客買我們的甘蔗等農產品,他們旅遊公司也要抽成。”
“中介?”林哥有點氣道,這間旅遊公司的性質就是中介,“何老伯,你們可不能答應啊!”
何老伯還是比較信任唐果,他想聽唐果怎麽說。
隻有在幾十年前,還在生產隊的時候,才有過的現象。當時也是集體勞作,計算工分,按工分領糧票,換糧食。
以前工分的計算方法主要有:底分死記、底分活評、定額記工、聯係產量計算勞動報酬等。這些方法流於形式,致使平均主義和大鍋鈑普遍存在,按勞分配原則無法體現,幹多幹少,幹好幹壞,工分都一樣。
六叔公說當時,一家少則三四口,多則七八口甚至十來口人,靠的就是在生產隊掙的這點工分養家糊口。
直到後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的推行,工分才慢慢消失。
唐果還聽六叔公說,那個時候,地裏的花生、甘蔗等作物是不能亂吃的,會有專門的人巡查,抓到誰,就會被罰!
可如今,大集體勞作,又在唐家村等出現了,卻有著本質的區別。大家一起幹,是你家的還是你家的。
比如采摘玫瑰花,大夥不是各幹各的,而是一起幹活。一部分人剪,一部分人裝袋,一部分搬出去裝車。到誰家的地,誰就稱重計數,並記在一個本子上。方便過後,看誰家都有幾斤生花,好按比例來分錢。
生玫瑰總共多少斤,製成幹玫瑰,又有多少斤,這樣計算很方便。
集中幹活,還有其它好處。摘花的都是四十五以上的中老年。一起幹活,人多力量大。還能拉拉家常,扯扯嘴皮子,頭皮就不大了。而且一座一座山頭的采摘,集中力氣往一處打,運輸什麽的都方便。不然你家山頭,我家山頭,零零散散也不好裝車。
不同的人,三觀不同,看玫瑰也是不同的,好比俞芬嬸,她看的玫瑰就是錢。她搞不懂,遊客們為什麽會喜歡來看玫瑰呢?不就是花嘛,又不能當飯吃!
村裏的惠清嬸就笑話她沒文化,不懂欣賞,於是兩人就爭論起來。
還是六叔公勸道:“你們呀,有力氣吵,還不如把活幹快一點。果子說了,玫瑰花全開了,就不適合做花茶了,我們要在兩三天內,把村裏的花采了!”
各村負責各村的,活不會堆積在一起。
劉村的劉明叔,騎著輛老舊的雙杠自行車過來,眼前所見,心中亦是感慨萬分。
晚稻,他按照專家的方法種植,第一次,秧苗被豬糞‘燒死’;第二次,秧苗被台風洪水衝走。第三次中秋已過,不適合種稻。於是幾畝水田就這樣荒著。心裏也跟著慌著。
他都這把年紀了,除了在家種點稻穀,還能幹什麽?愁啊,他三個兒子,在外麵打工,最小的也二十六七了,大的三十五,都還沒討到老婆。
三個兒子說,如今的城市,工資反而越來越低,消費卻越來越高。大兒子說他談了一個女朋友,但對方的條件是,家裏可以沒有四個輪的小汽車,但必須在縣裏買一套房子,全額的。
劉明叔不會上網,為了省電,電視也不常看。可他也摸索出了一個道理:窮不過三代。他過世的父親窮,他也窮,到了他的兒子,因為沒錢娶不到媳婦了,哪裏還有什麽第四代?
得知唐、梁等村,每家每戶種地,一年能掙幾萬,所以他來了。今天哪怕老臉不要了,也要……
六叔公心直口快,聽劉明叔說明來意後,差點就要答應劉明叔了,唐母暗中扔顆石頭打他,然後唐母對劉明叔道:“他叔,我們這幾天確實很忙,過兩三個街日,我們再答複你,可以吧?”三個街日,大概是十天。
劉明叔不認識唐母:“可以是可以,但你們說得上話嗎?”
俞芬嬸搶著道:“她是……”
唐母警告似的瞪了眼俞芬嬸:“可以的!你放心吧?他叔,喜歡玫瑰花麽,帶兩朵迴去……”
劉明叔忙忙擺手:“我一個大老粗,也不懂欣賞花啊!”
等劉明叔走了,唐母語氣中有幾分不悅地對眾人說:“以後誰要是隨隨便便答應別人,你們就去教他們怎麽種啊!果兒他忙的連吃飯的時間沒有!”
自打帶了十條村的人幹活,小兒子一天比一天忙,尤其是開辦旅遊節後,果兒就沒多少時間休息。唐母看在眼裏,疼在心裏。有時候,父母也會自私,唐母也不例外。
大安嬸:“六叔,你想做老好人,就去做啊?我們不攔著你!”
阿慶嬸:“如果果子帶他們種東西,要是賺到錢,他們開心,要是沒賺到錢,他們指不定要說多難聽的話呢!誰知道,人家跟咱是不是一條心?”
六叔公才意識到,他剛剛欠考慮了。答應劉明叔,就等於答應劉村。鎮裏其它村知道,也想加入,那還了得!到時候,果子沒個三頭六臂,根本忙不過來。
唐果家中,來了位客人——何老伯。
何老伯用三輪車,拉了將近一百根黑甘蔗過來,說是他們鎮裏人的一點心意。何老伯說,去他們鎮的遊客,兩三千,遊客住宿,吃飯,還賺不少錢。遊客還以1.5元一斤的價格,消費了上萬根甘蔗,又是一筆收入。
能賣這個價錢,主要是甘蔗又脆又甜。黑甘蔗也一樣受市場供求影響,前一批剛上市的黑甘蔗,賣的貴,1.2元一斤,之後黑甘蔗大量上市之後,8毛甚至是4毛都有可能!
唐果:“好甜!比我們陽山鎮種的好吃很多!林哥,你們快來搬一捆迴房裏藏著,我怕一會兒鄉親們過來就沒有了!”
林哥趕忙吩咐他的兩個男員工,這兩人比誰都積極!以前在鵬湖市想喝一杯甘蔗汁,要3-5元,死貴死貴的。口感還遠不如這樣何老伯家種的呢!
見大夥喜歡,何老伯也開心:“就怕你們不喜歡,才拉這麽幾根過來,早知道,我就裝滿一車了!”
“何老伯,留點過年,到時我去買兩三百根!”
林哥不依:“毛線!過年的時候冷,吃甘蔗也冷,要拉,現在就去!”
林嫂揭底:“你要是甘蔗吃多了,今晚尿床……哼哼!”
唐果樂了:“林哥,沒想到你是這樣的人!”
何老伯過來,還有一件事:“小唐啊,還有件事,阿伯想問問你的意見。市裏有間旅遊公司,看上溫羅水庫一帶的山,要過來開發旅遊,還想讓我們鎮的人加入合作。”
見有利可圖,旅遊公司來了?這手伸的真快。
唐果問:“怎麽個合作法?”
何老伯道:“山上的一些安全設施,由他們公司完善,遊客也是他們負責介紹過來。我們給遊客提供食宿,拿一部分錢;遊客買我們的甘蔗等農產品,他們旅遊公司也要抽成。”
“中介?”林哥有點氣道,這間旅遊公司的性質就是中介,“何老伯,你們可不能答應啊!”
何老伯還是比較信任唐果,他想聽唐果怎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