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開頭難。


    前期為了尋找致富道路,蘇明哲帶著大家摸索了一年多。


    如今,白牙山的猴頭孤種植技術日趨成熟,很多事情也就開始水到渠成了。


    71年的白牙山猴頭孤種植規模,相比70年,直接擴大了十倍。


    到了年底,猴頭孤的年產量達到三萬多斤(新鮮),而縣裏的收購價還是兩毛錢一斤。


    最終,菌孤暖房收入,就是六千多塊。


    也是這一年,發生了幾件事。


    第一件事,夏天的時候,蘇明哲接到通知,當年沒有推薦上大學的名額。


    也正巧鄭娟和吳倩都懷了孕,王泉也就安心在白牙山繼續待了一年。


    第二件事,暖房規模擴大,加上鄭娟和吳倩懷孕,僅僅依靠趙彤彤來盯著,精力實在是支撐不住了。


    蘇明哲找了老村長,開始從村子裏招收大姑娘、小媳婦來暖房當學徒工。


    到了72年,猴頭孤的種植規模繼續擴大。


    到了夏天的時候,縣裏又給了蘇明哲五個推薦上大學的名額。


    蘇明哲把名額分別給了王泉、吳倩、趙彤彤、關玲、白秀麗。


    本來這次的名額裏麵,應該有周秉坤的,但是這小子和蔡樂樂談起了戀愛。


    而蔡樂樂玩心重,在蘇明哲實施的月度考核中,一直都是倒數,推薦名額就沒她的事。


    周秉坤這小子愛美人不愛江山,見蔡樂樂不能去上大學,幹脆自己也留下來陪著蔡樂樂。


    這件事傳迴周家後,氣得周母把來家裏做客的蔡曉光大罵了一通。


    周蓉和蔡曉光這對假情侶,也因為這事,算是翻車了。


    到了73年,來菌孤暖房當學徒工的二十多個大姑娘小媳婦,紛紛出師。


    上麵領導見猴頭孤的收獲再次暴增,一高興,又給了五個名額。


    這一次,蘇明哲把名額分配給了周秉坤、彭援朝、蔡樂樂、白向陽、李歸。


    到了此時,前幾年來插隊的知青,隻剩下蘇明哲和鄭娟還沒離開。


    轉眼到了73年年底。


    白牙山村已經建成了暖房六十五座。


    白牙山村的猴頭孤,每個月的出貨量已經穩定在了三到四噸的規模。


    73年的年產總量,更是超過了四十噸。


    除了猴頭孤種植基地,在蘇明哲帶領下,白牙山村還弄了一個養殖基地,一個水果園。


    養殖基地通過散養野生動物,然後屠宰製造臘肉。


    水果園裏的水果,主要是用來釀製果酒。


    與此同時,整個穆蘭縣有二十多個山村,都派人來白牙山學習種植猴頭孤。


    74年年初,縣裏總結73年的收入時,白牙山村村民人均生產總值超過了八十塊。


    要知道,吉春市和鬆花江地區合並後的哈市,市區城鎮居民的人均生產總值,也不過六十塊而已。


    白牙山村的人均生產總值,竟然超過了省會城市城鎮居民的人均生產總值。


    這個消息傳出去後,白牙山村就成為了黑省的新聞焦點。


    從春節前後,就有各地官媒記者不斷前來視察、采訪、拍照。


    一直待在白牙山,‘甘於辛苦’、‘任勞任怨’的蘇明哲,‘養望五年’,終於一朝成名天下知。


    五月初,在一些領導的關照下,黑大特批給了蘇明哲、鄭娟大學錄取通知書。


    五月底,蘇明哲就帶著老婆、兒子,嶽母、小舅子四人告別白牙山村,迴到了吉春市。


    “終於又迴來了!”


    鄭母已經是滿頭白發了,不過精神矍鑠,眼神裏帶著神采。


    這老太太以前吃過的苦太多了,這幾年在白牙山村,蘇明哲幫助她調理、保養,這才讓她能夠保證身體一直健康。


    而電視劇中,老太太好像就是這兩年過世的。


    “媽,我扶著您迴家啊。”


    車隊把幾人放在了太平胡同路口,鄭娟下了車,就把三歲大的兒子遞給自己男人,伸手攙扶著老太太朝著家裏走去。


    “姐夫,我來抱著熙熙吧。”


    鄭光明拖拽了幾下行李箱,累得臉紅氣喘,最後隻能厚著臉皮,接過自己外甥。


    “小心一點。”


    蘇明哲把兒子蘇文熙遞給小舅子,然後把一個包袱背在背上,又一手一個行李箱,跟在後麵,慢慢地朝著太平胡同裏麵走去。


    髒、亂、差,依舊是太平胡同的特色。


    五人穿著幹淨整潔,走在太平胡同的巷子裏,不知道有多少人透過門縫看著他們。


    鄭家已經有四年沒住人了,雖然蘇明哲每次迴吉春市,都會過來打掃一下,但是屋子內外依舊難掩破敗景象。


    鄭娟扶著老太太坐在院子裏,她自己拿起笤帚就打掃起來。


    鄭光明抱著外甥進了院子後,把外甥放在地上,自己也拿著小掃帚清掃起來。


    蘇明哲也沒閑著,把行李放下,給鄭娟、老太太說了一聲,就出去采購東西去了。


    鄭家家裏四年沒住人,什麽東西都缺。


    不到一個小時,蘇明哲不僅買迴來了充當晚飯的熟食,還把以後生活需要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都買了迴來。


    除此之外,被褥、涼席,風扇等等,隻要是居家生活需要的,蘇明哲也都買了不少。


    坐了一天的車,鄭母早就累了,略微吃了一點東西,就開始攆自己閨女女婿:


    “娟子,你和明哲快點迴家吧,別讓親家等急了。”


    現在鄭娟已經是蘇家的媳婦了,蘇明哲帶著老婆孩子迴到吉春市,肯定提前和蘇母蔣翠萍說過了。


    “媽,那我們先迴去了。”


    鄭娟也知道這個道理,抱著兒子,蘇明哲拖著行李,一家三口朝著蘇家走去。


    前年的時候,蔣翠萍的工作崗位就讓高中畢業的小兒子蘇明學頂替了。


    蘇明哲一家三口趕迴來的時候,蘇明學還沒下班,家裏蔣翠萍正準備做晚飯。


    見到兒子孫子迴家,蔣翠萍快步迎了出來,從兒媳婦懷裏抱住了自己的乖孫子。


    “我們家熙熙都長這麽大了?”


    “奶奶。”


    蘇文熙已經是虛歲三歲,記得蔣翠萍這個奶奶,奶聲奶氣得叫了一聲,立刻就讓蔣翠萍笑得合不攏嘴。


    “乖孫子,走,奶奶給你拿糖吃。”


    鄭娟看著爐火上的飯鍋,隨手係上了圍裙,就開始炒菜做飯。


    蘇明哲把行李箱放好,正準備出去幫媳婦做飯,卻被親媽拉住了:


    “老大,你們一家三口怎麽這個時候迴來了?”


    蔣翠萍是接到街道辦事處通知,說自己兒子一家要迴來了,但是具體原因並不清楚。


    “我和鄭娟被領導特批,不需要考試,直接進黑大上大學,這是我們的錄取通知書。”


    蘇明哲說著,把大學錄取通知書拿了出來,與通知書一起拿出來的,還有一個信封:


    “媽,這裏麵的錢,是這幾年村裏給我和娟子補發的工資和補貼,一共三千兩百多塊,你都收著吧。”


    原本知青下鄉是沒工資,沒補助的。


    但是去年的時候,政策發生了變化,開始給知青發工資,發補助了。


    這個工資、補助標準有高有低,並不統一。


    這幾年,白牙山村的發展,基本上都是依靠蘇明哲打獵補助,這才慢慢開展起來的。


    如今蘇明哲一家離開,老村長心裏過意不去,就借著國家的政策規定,給蘇明哲和鄭娟補發了幾年的工資和補貼。


    蘇明哲自然是對這點錢看不上眼的。


    但是老村長執意要給,蘇明哲和鄭娟推辭不過,就把錢收下了。


    蔣翠萍聽到兒子和兒媳婦竟然有三千多塊,還是非常驚訝。


    等她從信封裏掏出三千多塊的時候,一雙渾濁的眼睛都看花了:


    “三千多塊?怎麽這麽多啊?”


    蔣翠萍激動地數了一遍又一遍。


    她上了十多年班,也沒攢下一千塊錢,沒想到兒子去村裏插個隊,攢下的錢是自己的三四倍還要多。


    心情一激動,蔣翠萍再看在廚房做飯的鄭娟,也感覺順眼了許多:


    “兒子,你和娟子上完大學,以後不會再迴去了吧?”


    “我們還迴去幹什麽?”


    蘇明哲有了在白牙山的履曆,就算是走出新手村了。


    “我和娟子大學畢業後,國家會直接分配工作的。”


    蔣翠萍也是關心則亂,她在蘇明哲插隊這些年,沒少打聽相關的政策。


    大學生畢業後,身份上就是幹部,如果再做技術員之類的工作,工資最少都是五十塊起步。


    沒過多久,蘇明學下班迴來。


    一家人吃過飯,蔣翠萍開始安排住的地方。


    蘇家的房子麵積也不大,隻有內外兩間臥室。


    外間是火炕,原本住的是蔣翠萍,內間有一個大木床,睡的是蘇明學。


    現在,蘇明哲一家迴來,隻能讓鄭娟帶著兒子蘇文熙和婆婆蔣翠萍住在外間。


    蘇明哲和蘇明學兄弟兩個繼續睡在裏間。


    到了第二天。


    在蘇明學上班之後,蘇明哲讓親媽帶著孫子,他帶著鄭娟來街道辦事處,辦理戶口迴遷。


    有大學錄取通知書,還有知青辦給的幾個證明,街道辦事處對於一家三口的戶口迴遷,並沒有卡控。


    辦理完了戶口迴遷,蘇明哲又拿著新戶口,去申請租房。


    目前的政策,並不允許房屋買賣。


    如果沒有房子居住,要麽向工作單位申請分配,要麽在街道辦事處租賃房子。


    蘇明哲和鄭娟目前身份,隻能算是黑大的未來學生。


    就算是申請分配房子,那也隻能向學校申請學生宿舍。


    蘇明哲肯定是不能和媳婦去住什麽學校宿舍的。


    思來想去,兩人也隻能在街道辦事處這邊,租賃一套房子居住。


    來到房屋租賃管理的辦公室,蘇明哲和鄭娟把新鮮出爐的新戶口,還有大學錄取通知書拿了出來。


    街道辦文員問了幾句,確認了兩人身份沒有問題,就拿出了一個厚厚的街道空餘房屋登記本子,讓蘇明哲兩人挑選。


    蘇明哲和鄭娟看了一眼,第一眼就相中了其中條件最好的一套。


    這是一套兩室一廳一衛的房子。


    這套房子位於中央大道旁邊的小洋樓二樓,兩室一廳一衛的布局,麵積六十七平,還有一個五平的陽台。


    蘇明哲看著這房子就挺不錯:


    “同誌,我們就要這房子了。”


    “這房子不錯,按照‘兩統一租’的政策,這套房子算是優秀房源,一平米的月租金七分錢,連帶租賃裏麵的家居,一個月的租金不計算水電的情況下,要五塊五毛錢,你們確定嗎?”


    街道辦文員說著,眼神瞄了蘇明哲和鄭娟一眼。


    一套房子月租就是五塊五毛錢,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有的家庭月收入,也就是十幾二十塊罷了。


    “錢不是問題!”


    蘇明哲微微一笑:


    “同誌,我就想問一下,這套房子,最長一次性,能租多長時間?”


    “最長三年,你們是一次性交清嗎?”


    街道辦文員見蘇明哲和鄭娟穿著整潔,倒是一副不差錢的模樣,幹脆直言道:


    “你們如果要租賃這套房子三年的話,需要繳納兩百零三塊五毛,其中五塊五毛錢是押金。”


    “同誌,我們一次性交清。”


    蘇明哲根本不差錢,當即把錢拿了出來。


    街道辦文員見蘇明哲做事利落,就叫了一個街道辦大媽,領著兩人去實地看房子。


    租賃街道辦的房子,雙方要簽到租賃協議的,其中還需要核對房子裏的家居數目、成色等情況。


    半個小時後,蘇明哲和鄭娟來到了中央大街小洋樓住處。


    房子確實不錯,比本子上寫的還要不錯,裏麵各種家居也比較齊全,還通了燃氣,有液化燃氣灶。


    鄭娟裏裏外外看了一遍,也是極為滿意。


    兩人和街道辦大媽又迴到街道辦,簽了租賃協議,交了錢,拿到了房子鑰匙。


    鄭娟和蘇明哲出了街道辦,就難掩心裏歡喜:


    “老公,咱們現在就迴家把行李搬過來吧。”


    “就那兩個行李箱,下午搬家也來得及,咱們先去給家裏添置一些東西,晚上再把兩家都過來,弄個暖房儀式,算是慶祝慶祝。”


    蘇明哲對生活的態度,一直都是充滿儀式感。


    喬遷新居這種事情,肯定不能悄無聲息的進行。


    鄭娟聽了,也不反駁,她和蘇明哲結婚這麽多年了,自己男人什麽性格,她也算是比較了解。


    既然男人要熱鬧一下,那她就努力做好準備,不讓男人掃興就是了。


    很快,兩人來到附近商店采購家用物品。


    甚至連自行車都買了一輛。


    忙活到了中午,兩人這才迴到蘇家,把已經租賃到房子的事情和蔣翠萍說了一聲。


    “你們怎麽這麽急著搬出去啊?”


    蔣翠萍知道大兒子和兒媳婦肯定不方便繼續待在蘇家,和自己、小兒子一起居住。


    但是兩人這麽快就租賃好了房子,還是讓她有點不舍得。


    畢竟,她還沒抱夠孫子呢。


    “媽,我弟弟今年都二十二了,馬上就該找對象了。如果人家女方一看咱們五口人住在這麽兩間屋子裏,怎麽願意嫁過來啊。”


    蘇明哲說的是實話。


    蔣翠萍也沒辦法反駁。


    其實,蘇明哲還有一點沒說出來。


    那就是再過兩天就是六月份了,天氣越來越熱,大家穿得衣服越來越少。


    鄭娟一個當嫂子的,和蘇明學這個小叔子住在同一個屋簷下,肯定是很不方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影視世界從做廚師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樹上玉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樹上玉貓並收藏影視世界從做廚師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