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就算是王大樹,忙活了小半輩子了,也沒有做到這一點呢,更何況是王雪蘭這個年輕的姑娘呢?
不過王雪蘭可沒有因為難就放棄這個想法,她還是跟她爹一起努力著,自從畢業了之後,她就在村裏跟著他爹做了一個辦事員,但是這個辦事員的工作很簡單。
基本上就是跑跑腿送送東西,或者是幫忙趕下雜活之類的事情,根本就沒有什麽發揮和發展的餘地,所以說王雪蘭曾經也想過,如果自己不是一個小小的辦事員,而有一點點的權利的話,那麽自己能為村民做的事情是不是就多一點了。
可是當她看到自己身為村長的父親,依舊在很多問題上都是很無能為力的時候,她也就明白了,有些事情,說起來很美好,按理說是應該得到所有的支持。
可是就算是在美好的事情,擱在現實麵前,那也是一文不值,甚至是很不好說的。
因為人心不一樣,你想讓這件好事兒成真,但是卻有人不願意這樣,因為這樣會妨礙他們撈錢,還有就算是鎮上的比較廉潔的領導,他們也是無能為力的。
因為要發展一個村子,真的是需要太多方麵的援助了,王雪蘭在村裏做了很一段時間的辦事員之後,才發現,想要做成這件事情,隻靠自己和父親的力量真的太難太難了。
幾乎可以說是不可能的。
因為他們兩個並不是超人,而這件事情又是這麽的大,他們做不到也是屬於正常現象。
但是想要得到多方麵的幫助也是不容易的,首先村委會裏就有一個劉光正,是無論如何都要跟王大樹作對的,王大樹針對這個劉光正已經用盡了所有的辦法,可還是不能讓他好好的為村民們辦事兒,還是就想著他自己。
再說要是發展村子,一開始總是需要前期投資吧?這個投資去哪弄?拉投資上也是不可能的,試問誰會上這麽個窮鄉僻壤裏來投資呢?投資什麽呢?
估計是沒有人會來坎灣村投資的,除非是一個富得流油,錢都不知道該怎麽花的人,而這個人還恰恰特別喜歡坎灣村的環境,所以才會善心大發,給坎灣村投資,然後幫助這個村子發展起來。
可是這個想法無異於做白日夢啊,畢竟想在這個社會,大多數人都是更看重利益和迴報的,有誰會有這樣的閑工夫和閑心去掏錢做這麽一件不知道有沒有利益迴報的事情呢?
估計是沒有的,而且大多數這樣有錢沒地方花的人都是商人,既然是商人,就更加不可能去做這種沒有利益迴報的事情了,所以說找人來投資村子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兒。
再退一萬步說,就算是有這樣不求迴報,願意去投資一個美麗清秀的小山村的有錢人存在,但是在坎灣村待了幾乎半輩子的王大樹,還有一個除了縣城哪也沒去過的王雪蘭,就他們兩個人去哪裏找這樣的人呢?
所以說就算是坎灣村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就算是這裏風景再怎麽擁有原始的美好,空氣再怎麽比城裏的清新,他們都找不到去拉人來投資的門路。
所以說找人來投資坎灣村這件事情,根本就是不現實的,青天白日夢一樣的事兒。
除了找人來投資坎灣村,還有兩個能夠籌到錢的方式,曾經王大樹都想要嚐試過,但是這兩個路子也是根本就走不通的。
其中一個就是給上麵寫申請書,請求鎮上申請縣裏撥款下來,然後用於發展村子。
試想一下,光是一個鎮下麵就有那麽多的村子,人家為什麽要給坎灣村撥款呢?就算是坎灣村再怎麽美,再怎麽好,一撥就是那麽大的款項,哪一個領導都不會同意的,就算是王大樹做的計劃書再怎麽完美,再怎麽好,那也是一點用處都沒有的。
人家根本就不會同意的,款項太大,投資太大,肯定沒有人願意點這個頭。
甚至,王大樹為了這個事兒都不知道跑了多少趟鎮上和縣城,但是基本上一點用都沒有,說話好聽點的,還能糊弄他幾句,說幾句模棱兩可的話,然後糊弄他走了就完了,就再也沒有消息了。
而有些脾氣不好的,直接劈頭蓋臉一陣罵的也有的是,說的話也都是很難聽的,比如說,王大樹不務正業,一個農民村長,不去種地還跑來要求撥款,這不是異想天開嗎?
還有就是說他不識好歹,竟然那這個計劃書就想要來撥款,不懂規矩,不明事理之類的話,更難聽的也有的是。
王大樹一開始的時候還可以不在意,一趟又一趟的去跑,可是時間長了,他也就明白了,不管是說話好聽的,還是說話難聽的,其實都不可能幫忙給自己批下來這個發展村子的款項。
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這個想法,也根本就不像是自己那樣那麽迫切的想要發展坎灣村。
坎灣村說白了雖說是他們的管轄之下,但是坎灣村具體怎麽樣,是好還是壞,跟他們基本上是沒有太大的關係的,所以人家根本就不在乎,既然一點都不在乎,那麽怎麽可能為了這個村子去舍臉,去申請這個款項呢?
而且這個款項也不是一點半點,而是挺大的一筆款項了,就算是有哪一個人大發善心想要幫助王大樹申請這個款項,但是假如說這個款項真的申請下來了,但是事兒沒有幹成的話,這個責任誰來負呢?
根本就沒有人願意去承擔這個風險,要知道,這可不隻是一個責任的問題,對於一些想要明哲保身的人來說,這還是一個名聲的問題,因為一個人不可能無緣無故的幫著另一個人,就算是這樣的事兒也是一樣的。
所以說就算是有人想要幫王大樹也得想想這個問題,萬一人家問心無愧的幫了王大樹,但是結果卻被人說成他倆勾結一起撈錢呢?
這都是有可能的,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完全是因為利益了。
王大樹這個人為人正直,最不喜歡搞那些背地裏的事兒了,自己不搞,也不願意對人家搞,所以說這就對不上一些人的口了,別人去找人辦事,那都是大包小包的禮品,最後還可能得奉上一張存了不知道多少錢的購物卡。
但是王大樹呢?每次都是兩手空空,提著一個破皮包,裏麵裝著一份申請報告和計劃書,還有一個記錄本和兩支筆,就啥也沒有了,這就很不受一些人的待見了,更何況是幫忙呢?
一開始的時候王大樹還不相信這個邪,一遍又一遍的跑,但是時間長了之後,他也不得不信了,因為真的是沒有一個人願意幫他,要麽都是在和稀泥,推三阻四的,要麽就是很直接的拒絕,讓他不要再癡心妄想了。
所以慢慢的,時間長了之後,王大樹才終於發現,原來這條路真的是走不通了。
剛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王大樹心裏還是很難受,很難以接受的,畢竟他跑了這麽長的時間,心裏多多少少還是帶著一些希望的,但是現在直接被人把這個希望之火給澆滅了,他能不難受嗎?
但是難受有啥用啊,誰也不會因為他的難受就幫助他,最後王大樹愁眉苦臉唉聲歎氣了好幾天之後又想到了一個辦法,也是最後一個辦法,那就是召集村民們,自發性的籌錢捐款。
王大樹想著,雖說村民們大多都不富裕,但是幾百塊錢還是能拿得出來的吧?隻要是有一家帶頭,估計大家都會願意為發展村子做出貢獻的。
可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這件事兒還沒有開始行動,就被扼殺在了搖籃裏,因為他媳婦兒張桂芝的一番話罵醒了他。
當時張桂芝說的大概意思就是,村民們是不差那幾百塊錢,甚至有的過的好一點的,一千塊錢也能拿得出來,可是人家憑什麽拿出來給你?
就算是你告訴大家你用這個錢是去發展村子,而不是自己拿著花去,可是鄉親們能完全相信嗎?就算是你平時跟鄉親們關係都很好,鄉親們要都很敬重你,可那是因為沒有牽著道利益,沒有牽扯到錢的事情。
親兄弟還要明算賬呢,更何況是跟你王大樹呢?
再說了,你王大樹成天嚷嚷著要發展村子,但是你有沒有問過鄉親們願不願意發展?就算是大家夥兒都願意發展,那也是在有上麵撥款,或者是有人投資的情況下,你讓他們自己掏錢去發展這可能嗎?
估計誰也不會願意的。
再說了,現在鄉親們的日子本來就都不是很好過,你還一下子讓人家拿出幾百塊錢來,誰能願意?還有那些貧困戶,拿不出來的怎麽辦?有一家不拿的,別人也就不願意拿?
退一萬步說,就算是大家夥兒都不情不願的,看在你的麵子上拿了這個錢,可是你能給大家一個好的交代嗎?大家這個錢萬一真的白拿了的話,你拿什麽彌補給大家呢?
張桂芝的這些話就像是當頭棒喝一下,讓王大樹幾乎是瞬間清醒了過來,其實當時的王大樹就像是已經鑽了牛角尖一樣,一心隻想著發展村子了。
在各方麵都沒有得到幫助,並且都受阻了之後,王大樹其實是一時之間根本就接受不了,所以就滿腦子都在想別的發展村子的辦法,他根本就沒有意識到,以他的一己之力,根本就發展不了村子。
在當時的那個情況下,與其那樣瞎折騰,還不如先幹點實實在在的事兒呢,先做他能夠做到的,比如說給村裏多申請幾個貧困戶,給村裏多申請點小的好處。
先從點點滴滴做起,畢竟那太大的事情他是真的做不到了。
從張桂芝罵了王大樹之後,王大樹才算是清醒過來,明白了想要村米恩們自己籌錢去建設村子根本就是不合理也不靠譜,也不可能的事情。
不過王雪蘭可沒有因為難就放棄這個想法,她還是跟她爹一起努力著,自從畢業了之後,她就在村裏跟著他爹做了一個辦事員,但是這個辦事員的工作很簡單。
基本上就是跑跑腿送送東西,或者是幫忙趕下雜活之類的事情,根本就沒有什麽發揮和發展的餘地,所以說王雪蘭曾經也想過,如果自己不是一個小小的辦事員,而有一點點的權利的話,那麽自己能為村民做的事情是不是就多一點了。
可是當她看到自己身為村長的父親,依舊在很多問題上都是很無能為力的時候,她也就明白了,有些事情,說起來很美好,按理說是應該得到所有的支持。
可是就算是在美好的事情,擱在現實麵前,那也是一文不值,甚至是很不好說的。
因為人心不一樣,你想讓這件好事兒成真,但是卻有人不願意這樣,因為這樣會妨礙他們撈錢,還有就算是鎮上的比較廉潔的領導,他們也是無能為力的。
因為要發展一個村子,真的是需要太多方麵的援助了,王雪蘭在村裏做了很一段時間的辦事員之後,才發現,想要做成這件事情,隻靠自己和父親的力量真的太難太難了。
幾乎可以說是不可能的。
因為他們兩個並不是超人,而這件事情又是這麽的大,他們做不到也是屬於正常現象。
但是想要得到多方麵的幫助也是不容易的,首先村委會裏就有一個劉光正,是無論如何都要跟王大樹作對的,王大樹針對這個劉光正已經用盡了所有的辦法,可還是不能讓他好好的為村民們辦事兒,還是就想著他自己。
再說要是發展村子,一開始總是需要前期投資吧?這個投資去哪弄?拉投資上也是不可能的,試問誰會上這麽個窮鄉僻壤裏來投資呢?投資什麽呢?
估計是沒有人會來坎灣村投資的,除非是一個富得流油,錢都不知道該怎麽花的人,而這個人還恰恰特別喜歡坎灣村的環境,所以才會善心大發,給坎灣村投資,然後幫助這個村子發展起來。
可是這個想法無異於做白日夢啊,畢竟想在這個社會,大多數人都是更看重利益和迴報的,有誰會有這樣的閑工夫和閑心去掏錢做這麽一件不知道有沒有利益迴報的事情呢?
估計是沒有的,而且大多數這樣有錢沒地方花的人都是商人,既然是商人,就更加不可能去做這種沒有利益迴報的事情了,所以說找人來投資村子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兒。
再退一萬步說,就算是有這樣不求迴報,願意去投資一個美麗清秀的小山村的有錢人存在,但是在坎灣村待了幾乎半輩子的王大樹,還有一個除了縣城哪也沒去過的王雪蘭,就他們兩個人去哪裏找這樣的人呢?
所以說就算是坎灣村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就算是這裏風景再怎麽擁有原始的美好,空氣再怎麽比城裏的清新,他們都找不到去拉人來投資的門路。
所以說找人來投資坎灣村這件事情,根本就是不現實的,青天白日夢一樣的事兒。
除了找人來投資坎灣村,還有兩個能夠籌到錢的方式,曾經王大樹都想要嚐試過,但是這兩個路子也是根本就走不通的。
其中一個就是給上麵寫申請書,請求鎮上申請縣裏撥款下來,然後用於發展村子。
試想一下,光是一個鎮下麵就有那麽多的村子,人家為什麽要給坎灣村撥款呢?就算是坎灣村再怎麽美,再怎麽好,一撥就是那麽大的款項,哪一個領導都不會同意的,就算是王大樹做的計劃書再怎麽完美,再怎麽好,那也是一點用處都沒有的。
人家根本就不會同意的,款項太大,投資太大,肯定沒有人願意點這個頭。
甚至,王大樹為了這個事兒都不知道跑了多少趟鎮上和縣城,但是基本上一點用都沒有,說話好聽點的,還能糊弄他幾句,說幾句模棱兩可的話,然後糊弄他走了就完了,就再也沒有消息了。
而有些脾氣不好的,直接劈頭蓋臉一陣罵的也有的是,說的話也都是很難聽的,比如說,王大樹不務正業,一個農民村長,不去種地還跑來要求撥款,這不是異想天開嗎?
還有就是說他不識好歹,竟然那這個計劃書就想要來撥款,不懂規矩,不明事理之類的話,更難聽的也有的是。
王大樹一開始的時候還可以不在意,一趟又一趟的去跑,可是時間長了,他也就明白了,不管是說話好聽的,還是說話難聽的,其實都不可能幫忙給自己批下來這個發展村子的款項。
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這個想法,也根本就不像是自己那樣那麽迫切的想要發展坎灣村。
坎灣村說白了雖說是他們的管轄之下,但是坎灣村具體怎麽樣,是好還是壞,跟他們基本上是沒有太大的關係的,所以人家根本就不在乎,既然一點都不在乎,那麽怎麽可能為了這個村子去舍臉,去申請這個款項呢?
而且這個款項也不是一點半點,而是挺大的一筆款項了,就算是有哪一個人大發善心想要幫助王大樹申請這個款項,但是假如說這個款項真的申請下來了,但是事兒沒有幹成的話,這個責任誰來負呢?
根本就沒有人願意去承擔這個風險,要知道,這可不隻是一個責任的問題,對於一些想要明哲保身的人來說,這還是一個名聲的問題,因為一個人不可能無緣無故的幫著另一個人,就算是這樣的事兒也是一樣的。
所以說就算是有人想要幫王大樹也得想想這個問題,萬一人家問心無愧的幫了王大樹,但是結果卻被人說成他倆勾結一起撈錢呢?
這都是有可能的,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完全是因為利益了。
王大樹這個人為人正直,最不喜歡搞那些背地裏的事兒了,自己不搞,也不願意對人家搞,所以說這就對不上一些人的口了,別人去找人辦事,那都是大包小包的禮品,最後還可能得奉上一張存了不知道多少錢的購物卡。
但是王大樹呢?每次都是兩手空空,提著一個破皮包,裏麵裝著一份申請報告和計劃書,還有一個記錄本和兩支筆,就啥也沒有了,這就很不受一些人的待見了,更何況是幫忙呢?
一開始的時候王大樹還不相信這個邪,一遍又一遍的跑,但是時間長了之後,他也不得不信了,因為真的是沒有一個人願意幫他,要麽都是在和稀泥,推三阻四的,要麽就是很直接的拒絕,讓他不要再癡心妄想了。
所以慢慢的,時間長了之後,王大樹才終於發現,原來這條路真的是走不通了。
剛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王大樹心裏還是很難受,很難以接受的,畢竟他跑了這麽長的時間,心裏多多少少還是帶著一些希望的,但是現在直接被人把這個希望之火給澆滅了,他能不難受嗎?
但是難受有啥用啊,誰也不會因為他的難受就幫助他,最後王大樹愁眉苦臉唉聲歎氣了好幾天之後又想到了一個辦法,也是最後一個辦法,那就是召集村民們,自發性的籌錢捐款。
王大樹想著,雖說村民們大多都不富裕,但是幾百塊錢還是能拿得出來的吧?隻要是有一家帶頭,估計大家都會願意為發展村子做出貢獻的。
可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這件事兒還沒有開始行動,就被扼殺在了搖籃裏,因為他媳婦兒張桂芝的一番話罵醒了他。
當時張桂芝說的大概意思就是,村民們是不差那幾百塊錢,甚至有的過的好一點的,一千塊錢也能拿得出來,可是人家憑什麽拿出來給你?
就算是你告訴大家你用這個錢是去發展村子,而不是自己拿著花去,可是鄉親們能完全相信嗎?就算是你平時跟鄉親們關係都很好,鄉親們要都很敬重你,可那是因為沒有牽著道利益,沒有牽扯到錢的事情。
親兄弟還要明算賬呢,更何況是跟你王大樹呢?
再說了,你王大樹成天嚷嚷著要發展村子,但是你有沒有問過鄉親們願不願意發展?就算是大家夥兒都願意發展,那也是在有上麵撥款,或者是有人投資的情況下,你讓他們自己掏錢去發展這可能嗎?
估計誰也不會願意的。
再說了,現在鄉親們的日子本來就都不是很好過,你還一下子讓人家拿出幾百塊錢來,誰能願意?還有那些貧困戶,拿不出來的怎麽辦?有一家不拿的,別人也就不願意拿?
退一萬步說,就算是大家夥兒都不情不願的,看在你的麵子上拿了這個錢,可是你能給大家一個好的交代嗎?大家這個錢萬一真的白拿了的話,你拿什麽彌補給大家呢?
張桂芝的這些話就像是當頭棒喝一下,讓王大樹幾乎是瞬間清醒了過來,其實當時的王大樹就像是已經鑽了牛角尖一樣,一心隻想著發展村子了。
在各方麵都沒有得到幫助,並且都受阻了之後,王大樹其實是一時之間根本就接受不了,所以就滿腦子都在想別的發展村子的辦法,他根本就沒有意識到,以他的一己之力,根本就發展不了村子。
在當時的那個情況下,與其那樣瞎折騰,還不如先幹點實實在在的事兒呢,先做他能夠做到的,比如說給村裏多申請幾個貧困戶,給村裏多申請點小的好處。
先從點點滴滴做起,畢竟那太大的事情他是真的做不到了。
從張桂芝罵了王大樹之後,王大樹才算是清醒過來,明白了想要村米恩們自己籌錢去建設村子根本就是不合理也不靠譜,也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