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張三和王小二在白芳家吃年夜飯的那晚,也大武國各郡歡慶過年的那一夜,大武國北方以寒武郡為中心,流言爆發。</p>


    起初鎮北軍突入搶糧一事,雖然民眾多多少少了解到一些內容,但是由於官府的掩蓋,實際上幾個大糧倉現在已經沒有存糧的事情,卻還未被尋常人知曉。</p>


    朝堂上也早已嚴令,不許任何官員提及,違者誅族!</p>


    但消息還是不知怎麽的,泄露了出去。</p>


    整個寒武郡,頓時發生了動亂!</p>


    十年前牙郡饑荒,半年餓死十萬人的事情,還曆曆在目。</p>


    如今寒武郡無糧,五十萬百姓人人自危,加上北方諸郡因近年收成每況愈下,每年還要給鎮北軍供糧,他們自己的糧倉自顧不暇,更是無餘力供養五十萬人。</p>


    沒有糧,周圍諸郡也無力供給,危機感籠罩每個寒武郡子民的心頭。</p>


    這時候,短短一個夜晚,一個過年的夜晚,兩句話在寒武郡瘋狂流竄······</p>


    “已經沒有糧了,什麽都不做也要餓死,那為什麽不向鎮北軍奪迴我們的糧食呢?”</p>


    “鎮北軍就在我們的北邊!原本屬於我們的糧食就在北邊!”</p>


    年剛過的第一日,這樣的話在整個寒武郡此起彼伏,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人在討論。</p>


    第二日,包括正武府府令‘武七學’等三名府令,同時向朝廷奏報,寒武郡民間已經開始對向鎮北軍奪糧的事情產生激論!並疑似,有人已經開始組織民兵。</p>


    第三日晚間,朝堂上收到寒武郡三名府令的奏報,朝堂也亂了。</p>


    因為如今北地鎮北軍情勢不明朗,王絕將戰線鋪排的很開,很散。</p>


    但北國五國聯軍多年來被王絕掠地無數,雖然他們的兵力也是越聚越多,可一時看不清王絕意圖的他們,不敢開戰,局勢陷入膠著。</p>


    但可以清楚一點的是,以目前戰局,王絕已經退無可退,一旦後退,就是把後背露給五國聯軍。</p>


    然而在這樣情況下,一旦鎮北軍的大後方,五十萬寒武郡百姓動亂。</p>


    五國聯軍必定一擁而上,甚至他們可能會找來其他的,這些年來不斷被大武國掠地的其他國家。</p>


    但大武國朝堂上也不都是利欲熏心的奸官,貪吏,其中能人也有不少。</p>


    危急時刻,有人立即就指出,民眾從鎮北軍手中奪糧,這種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很低。</p>


    因為民眾不是傻子,就是地痞流氓都知道,一個郡的人再多,也不可能是大武國最精銳的二十萬鎮北軍的對手。</p>


    人求生,不求死。</p>


    唯有當真的無糧的時候,五十萬百姓在饑餓和死亡逼近的時候,才可能真的發生巨亂。</p>


    所以,當務之急,是查清楚寒武郡到底還剩下多少糧食,夠吃多少天,以及迅速在南方的幾個大糧倉裏調集糧草。</p>


    隻要沒人餓死,就不會有大亂,北方戰場的局勢就不會變,隻要等王絕守住疆土打退五國聯軍,立即就是轉危為喜。</p>


    但隻要餓死百人,千人,甚至萬人,加上有人暗中在民間推波助瀾,那事情的最終結果,可能大武國最精銳的鎮北軍被北國擊敗,退迴關內。</p>


    而這些年所掠奪的關外土地,自然也就要全數奉還。</p>


    ······</p>


    ······</p>


    “我武七學,隻怕死無葬身之地。”</p>


    寒武郡,正武府,府令武七學簡陋的家中。</p>


    他的師爺正在一旁守候。</p>


    師爺說:“大人,不必過於憂心,流言的事情,組織民兵的事情,我們做的······”</p>


    “這個世界沒有不透風的牆。”武七學直接打斷了師爺‘自欺欺人’的幻想。</p>


    隨後武七學淡淡道:“可必須這麽做,當年我在南方做過府令,我知道那裏的幾座大糧倉現在是什麽情況。”</p>


    當年因為糧倉的事情,初為府令的他,忍不住那口對那些貪官墨吏的惡氣,本欲上奏朝廷,卻在上奏之前,反被人參了一本。</p>


    而且對方顯然不是他這樣的意氣書生,有預謀,有同黨,所謂‘證據’更是準備的確鑿。</p>


    要不是朝堂上,明書大祭酒親自保他,他當年早就被罷官了。</p>


    可他也因為害怕拖累大祭酒,並且事後被調職到了中部,沒有在糧倉的事情上繼續抗爭。</p>


    然後在中部,在北方牙郡,總之不管在什麽地方,不是郡守看他不順眼,就是總有同僚要參他,最後一路被人調職,來到了正武府。</p>


    武七學又道:“中部來的十萬精銳援軍,不日就到,他們一路急行,帶不了多少糧,等他們到達陣地,其糧草必定由鎮北軍供應,王絕為了贏,就更不可能歸還我們糧食了。”</p>


    “而國家的糧倉裏,肯定是沒有糧賑濟的,但那些南方大戶有!現在朝堂上,應該是以運糧到寒武郡的事情為最優先,要是真的能得來,讓百姓過渡到收成季節的糧食,我武七學,死,也就死吧。”</p>


    師爺聞言,不由低下頭去,淚眼婆娑。</p>


    武七學的神情卻沒有多大的變化,他轉過頭來,說道:“這些日子,我將印綬交給你,你跟隨我多年,怎麽做,怎麽掩飾我不在的事情,你該懂。而我,這一次,我帶人親自去一趟天歌郡。”</p>


    </p>


    轉念,濃眉大眼,著實說不上帥氣的武七學又道:“你要記得,要是郡裏餓死百人,就上表正武府已經大亂,餓死千人,你就發令我們組織的數百民兵全部衝向鎮北軍營地!”</p>


    無疑,那數百人必死無疑,但卻可以給天下,給朝堂,給大將軍王絕一個強烈的警示!</p>


    我們這些人,我們這些手無寸鐵的人,沒有在和你們開玩笑!</p>


    “光是說,不見血和刀兵,那些大官們是不會信的,要是餓死萬人,那事情就不是我們能控製的了,五十萬百姓和鎮北軍隻怕都要完,我武七學,就是千古罪人!”</p>


    師爺跪下地來,哭著應承了下來。</p>


    看著昔日書院同窗的朋友,武七學露出笑容說:“當年我曾許諾你,隻要你選擇跟了我,而不是清名兄,就保你將來豐衣足食,對不住了,但是,說來當年我也不知道,這官道···嘿嘿,比黑道還黑。”</p>


    說到最後,武七學冷笑兩聲,充滿譏諷。</p>


    師爺抬頭,擦幹淚眼。</p>


    師爺狠狠的說道:“舉世皆濁,我輩獨清!這是當年陸清名,陸兄和你我說過的話!這一次,由我對你說,舉世皆濁,你我獨清!”</p>


    師爺凝視著武七學的雙眸,不再說那‘大人’二字,道:“七學兄,若是你沒有迴來,又或者是事後被人定罪斬首,我一定帶你的雙親避難,對二老,我必奉養終身!隻要我還有一口氣,就決不讓他們受難!”</p>


    武七學聞言,一直平靜的神色,終究還是有了動容。</p>


    因為師爺提到了‘父母’二字。</p>


    想著,念著。</p>


    武七學轉過身來,朝著北屋默默叩頭,喃喃自語說:“爹,娘,孩兒不孝,一生所學,終究是不能負了平生大願,此去,不知能不能迴來,就是迴來,也不知,還否有幸奉養你們。”</p>


    叩首後,武七學起身,離開宅邸,背起劍,駕著馬,帶著一群忠心耿耿的人,一共九十五匹快馬往向天歌郡!</p>


    因為從南方運糧到寒武郡,最快的幾條路線,不管是哪一條,必定要經過天歌郡!</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殺手太穩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江何處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江何處去並收藏這個殺手太穩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