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內閣之道,在於均衡
三國:朕的底牌是玩家 作者:雞蛋加辣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現在劉協手中的高端武力並不弱,而且這些人都是三國本土武將。忠心值也高。</p>
他掰著手指頭,仔細算了算,從最開始徐晃,張繡,太史慈,馬超,趙雲。</p>
光是頂級戰力,劉協這邊就有五人。</p>
這還沒算,馬騰,公孫瓚這樣原本是君主類型的武將。</p>
可以說,劉協現在是人才濟濟。</p>
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有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那就是讓誰進入到內閣當中。</p>
或許有人會說,劉協想要組建的內閣,不是為了處理朝政才組建的嗎?</p>
這些武將,除了排兵布陣,上陣殺敵以外,能有什麽治國良策?</p>
劉協對於這樣的問題,他表示很不屑。</p>
這裏先不說三國時代有多少武將,是屬於儒將類型,比較突出的就是周瑜。</p>
這哥們既能統兵殺敵,又能治國安邦。可以說是全能型人才。</p>
諸葛亮跟他相比,在武力和臨陣統兵之上,會稍顯不足,但是戰略之上,要比周瑜勝出一些。</p>
可能會有人問,戰略跟臨陣統兵有什麽不同。</p>
那就換一個說法,周瑜擅長戰術,就是兩兵交戰之時,臨場變陣。</p>
而戰略也是雙方還沒打開,或者是剛剛來打,但卻還沒有短兵相接的情況下,對於戰爭局勢的把控。</p>
可以說,他們兩個是不同的方向。</p>
話說遠了,還是說迴武將能不能進內閣的問題。</p>
劉協的意思是可以,而且還是必須的!</p>
原因也很簡單,一個王朝不可能一直平靜下去,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戰爭威脅。</p>
如果武將不能進入到內閣,那麽當戰爭來臨之時,誰來保衛帝國?</p>
光靠文人嗎?那根本不可能。</p>
後世的大明不就是文人入閣,把武將排除在外,最後的結果呢?</p>
不正是一群什麽也不懂的人,在那裏瞎指揮,再加上自己人坑自己人,結果大家一起玩完了嗎?</p>
而且,將武將長期排除在外,很有可能會導致文強武弱,習武無用的情況。</p>
如果說,一個帝國,連最基礎的武力都沒有了,那也就不用混了。</p>
劉協雖然不會去強求什麽萬年王朝。</p>
一個王朝的興衰,總是各種各樣的原因造成的。</p>
劉協能做的,就是把基礎打好,讓整個王朝能夠多存在一些年頭。</p>
其實,現在大漢的處境,對於劉協來說,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時機。</p>
之前由於大漢的皇帝們昏庸無度,但是大漢覆滅在即。</p>
而這個時候,劉協挺身而出,力挽狂瀾,雖然危險係數很高,但是收益也高啊。</p>
簡單來說,如果說,劉協能夠剿滅天下各路諸侯,重新讓大漢一統,那麽他就將獲得巨大的個人聲望。</p>
到時候,劉協就可以憑借自己巨大的聲望,去對大漢做一些調整,不管這些調整,合不合所謂的祖宗之法,劉協都可以強推下去。</p>
</p>
因為那個時候,劉協就會如同劉秀一樣,成為新的開創者。</p>
換句話來說,到那個時候,劉協就是後世皇帝的祖宗,他需要聽啥祖宗之法?</p>
話扯遠了,現在劉協想要組建內閣,而且是第一屆內閣,所以對於人選方麵,他是慎之又慎。</p>
其他人不說,但是楊彪現在在劉協的眼中,是有權臣的征兆,所以他不想把楊彪抬進內閣。</p>
那麽,這樣一來。文臣方麵就缺少了一人,而武將方麵,則是一個人都沒有。</p>
這就讓人有一些頭疼了。</p>
看著主動問自己人選問題的賈詡,他覺得賈詡這算是給他出了個難題。</p>
所以,劉協直接把鍋甩了迴去。</p>
這一下輪到賈詡有點蒙圈了。</p>
什麽叫自己有沒有人選?自己以前都沒有聽到過半分關於這方麵的事,哪來的什麽人選?</p>
但是,天子既然發問,那麽自己不迴答,則是不行的。</p>
賈詡的腦子開始飛速的旋轉,他在想讓誰入閣比較合適。</p>
首先,他之前的主公張繡鐵定不行。</p>
因為張繡之前屬於西涼軍,雖然,張繡早就從西涼軍裏麵獨立出來,而且也算是投靠劉協比較早的人了。</p>
但是張繡太年輕了,他才三十年歲,脾氣也比較火爆,並不算沉穩,所以讓張繡入閣,有點不合適。</p>
接著就是徐晃,雖然賈詡很徐晃接觸的不多,但是他知道徐晃是被劉協提拔出來的,能力,忠心都夠。</p>
但是徐晃這個人沉悶的很,基本上不會在任何場合發表自己的意見,存在感很低。</p>
讓他進入到內閣,他也絕對不會提出什麽意見。甚至有可能繼續當個隱形人。</p>
如果是這樣,那麽徐晃存在的意義就少了很多。</p>
而且,說實話,賈詡覺得,徐晃想要進入到內閣,功績方麵還少了一些。</p>
據賈詡所知,徐晃被劉協提拔起來了之後,就參與過兩次對外作戰。</p>
一次是帶著玩家出城剿滅李傕郭汜,雖然那一次徐晃擊殺了李傕郭汜,但是他的風頭卻被天兵們給搶了。</p>
然後就是徐晃帶兵去宛城,這一次更誇張,徐晃連交手的機會都沒有。</p>
徐晃,張繡都不行的話,賈詡又想到了公孫瓚,馬騰。</p>
但是這兩個人,賈詡覺得他倆還是差了點。</p>
怎麽說呢,馬騰其實挺不錯的,功績,名聲都夠,但是現在這個時候,西涼還離不開他。</p>
現在的西涼,雖然不在很以前一樣,隨時都需要麵對胡人的襲擾,但是沒了胡人,卻又來了一個更大的威脅,那就是韓遂。</p>
賈詡雖然不太會看麵相,但是他也是西涼人,他還在董老大麾下的時候,就曾聽過韓遂的名聲。</p>
這個韓遂可是一個老狐狸,天生的反骨。如果賈詡想劉協聯係,把馬騰調入內閣,那麽西涼就沒有人能夠壓製的了韓遂了。</p>
別看韓遂現在已經投靠了劉協,但是沒有人敢保證韓遂不會反!</p>
如果到時候韓遂造反,而馬騰又不在西涼,那麽大漢鐵定控製不住西涼的局勢。</p>
所以說,現在的大漢,還是需要馬騰在西涼盯著。</p>
至於說公孫瓚,他加入劉協這邊時間很短,不足以服眾。</p>
雖然公孫瓚有名聲,也有能力,但是他也不是最合適的人選。</p>
賈詡把自己腦海中的人選,都想了一遍,但依舊是沒有找到合適的人。</p>
他掰著手指頭,仔細算了算,從最開始徐晃,張繡,太史慈,馬超,趙雲。</p>
光是頂級戰力,劉協這邊就有五人。</p>
這還沒算,馬騰,公孫瓚這樣原本是君主類型的武將。</p>
可以說,劉協現在是人才濟濟。</p>
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有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那就是讓誰進入到內閣當中。</p>
或許有人會說,劉協想要組建的內閣,不是為了處理朝政才組建的嗎?</p>
這些武將,除了排兵布陣,上陣殺敵以外,能有什麽治國良策?</p>
劉協對於這樣的問題,他表示很不屑。</p>
這裏先不說三國時代有多少武將,是屬於儒將類型,比較突出的就是周瑜。</p>
這哥們既能統兵殺敵,又能治國安邦。可以說是全能型人才。</p>
諸葛亮跟他相比,在武力和臨陣統兵之上,會稍顯不足,但是戰略之上,要比周瑜勝出一些。</p>
可能會有人問,戰略跟臨陣統兵有什麽不同。</p>
那就換一個說法,周瑜擅長戰術,就是兩兵交戰之時,臨場變陣。</p>
而戰略也是雙方還沒打開,或者是剛剛來打,但卻還沒有短兵相接的情況下,對於戰爭局勢的把控。</p>
可以說,他們兩個是不同的方向。</p>
話說遠了,還是說迴武將能不能進內閣的問題。</p>
劉協的意思是可以,而且還是必須的!</p>
原因也很簡單,一個王朝不可能一直平靜下去,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戰爭威脅。</p>
如果武將不能進入到內閣,那麽當戰爭來臨之時,誰來保衛帝國?</p>
光靠文人嗎?那根本不可能。</p>
後世的大明不就是文人入閣,把武將排除在外,最後的結果呢?</p>
不正是一群什麽也不懂的人,在那裏瞎指揮,再加上自己人坑自己人,結果大家一起玩完了嗎?</p>
而且,將武將長期排除在外,很有可能會導致文強武弱,習武無用的情況。</p>
如果說,一個帝國,連最基礎的武力都沒有了,那也就不用混了。</p>
劉協雖然不會去強求什麽萬年王朝。</p>
一個王朝的興衰,總是各種各樣的原因造成的。</p>
劉協能做的,就是把基礎打好,讓整個王朝能夠多存在一些年頭。</p>
其實,現在大漢的處境,對於劉協來說,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時機。</p>
之前由於大漢的皇帝們昏庸無度,但是大漢覆滅在即。</p>
而這個時候,劉協挺身而出,力挽狂瀾,雖然危險係數很高,但是收益也高啊。</p>
簡單來說,如果說,劉協能夠剿滅天下各路諸侯,重新讓大漢一統,那麽他就將獲得巨大的個人聲望。</p>
到時候,劉協就可以憑借自己巨大的聲望,去對大漢做一些調整,不管這些調整,合不合所謂的祖宗之法,劉協都可以強推下去。</p>
</p>
因為那個時候,劉協就會如同劉秀一樣,成為新的開創者。</p>
換句話來說,到那個時候,劉協就是後世皇帝的祖宗,他需要聽啥祖宗之法?</p>
話扯遠了,現在劉協想要組建內閣,而且是第一屆內閣,所以對於人選方麵,他是慎之又慎。</p>
其他人不說,但是楊彪現在在劉協的眼中,是有權臣的征兆,所以他不想把楊彪抬進內閣。</p>
那麽,這樣一來。文臣方麵就缺少了一人,而武將方麵,則是一個人都沒有。</p>
這就讓人有一些頭疼了。</p>
看著主動問自己人選問題的賈詡,他覺得賈詡這算是給他出了個難題。</p>
所以,劉協直接把鍋甩了迴去。</p>
這一下輪到賈詡有點蒙圈了。</p>
什麽叫自己有沒有人選?自己以前都沒有聽到過半分關於這方麵的事,哪來的什麽人選?</p>
但是,天子既然發問,那麽自己不迴答,則是不行的。</p>
賈詡的腦子開始飛速的旋轉,他在想讓誰入閣比較合適。</p>
首先,他之前的主公張繡鐵定不行。</p>
因為張繡之前屬於西涼軍,雖然,張繡早就從西涼軍裏麵獨立出來,而且也算是投靠劉協比較早的人了。</p>
但是張繡太年輕了,他才三十年歲,脾氣也比較火爆,並不算沉穩,所以讓張繡入閣,有點不合適。</p>
接著就是徐晃,雖然賈詡很徐晃接觸的不多,但是他知道徐晃是被劉協提拔出來的,能力,忠心都夠。</p>
但是徐晃這個人沉悶的很,基本上不會在任何場合發表自己的意見,存在感很低。</p>
讓他進入到內閣,他也絕對不會提出什麽意見。甚至有可能繼續當個隱形人。</p>
如果是這樣,那麽徐晃存在的意義就少了很多。</p>
而且,說實話,賈詡覺得,徐晃想要進入到內閣,功績方麵還少了一些。</p>
據賈詡所知,徐晃被劉協提拔起來了之後,就參與過兩次對外作戰。</p>
一次是帶著玩家出城剿滅李傕郭汜,雖然那一次徐晃擊殺了李傕郭汜,但是他的風頭卻被天兵們給搶了。</p>
然後就是徐晃帶兵去宛城,這一次更誇張,徐晃連交手的機會都沒有。</p>
徐晃,張繡都不行的話,賈詡又想到了公孫瓚,馬騰。</p>
但是這兩個人,賈詡覺得他倆還是差了點。</p>
怎麽說呢,馬騰其實挺不錯的,功績,名聲都夠,但是現在這個時候,西涼還離不開他。</p>
現在的西涼,雖然不在很以前一樣,隨時都需要麵對胡人的襲擾,但是沒了胡人,卻又來了一個更大的威脅,那就是韓遂。</p>
賈詡雖然不太會看麵相,但是他也是西涼人,他還在董老大麾下的時候,就曾聽過韓遂的名聲。</p>
這個韓遂可是一個老狐狸,天生的反骨。如果賈詡想劉協聯係,把馬騰調入內閣,那麽西涼就沒有人能夠壓製的了韓遂了。</p>
別看韓遂現在已經投靠了劉協,但是沒有人敢保證韓遂不會反!</p>
如果到時候韓遂造反,而馬騰又不在西涼,那麽大漢鐵定控製不住西涼的局勢。</p>
所以說,現在的大漢,還是需要馬騰在西涼盯著。</p>
至於說公孫瓚,他加入劉協這邊時間很短,不足以服眾。</p>
雖然公孫瓚有名聲,也有能力,但是他也不是最合適的人選。</p>
賈詡把自己腦海中的人選,都想了一遍,但依舊是沒有找到合適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