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見陛下。”董承等人走進書房,就對著劉協行禮道。


    “諸位愛卿免禮。”劉協微微一抬手,對著幾人說到:“朕此次叫你們過來,就是想要說說袁熙的事。”


    “按照之前我們商議的,袁熙現在應該在思考朕說的話。”


    “朕想他現在應該惶惶不安,所以你們看看誰去再跟他說說,以確保袁熙能夠同意去冀州?”


    “另外,他去了冀州之後,朝廷應該怎麽配合他,讓他能夠快速的穩定冀州的局麵。”


    “另外一點,倘若甄家不可用,那麽冀州新政的事,應該讓誰牽頭,誰開主持?”


    劉協澹澹的說到。


    眾人聽到劉協的話之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最後還是張揚現站了出來,對著劉協說到:“陛下,臣以為,可以讓薊侯先去見見袁熙。”


    “薊侯?”劉協聽到張揚的話,微微一愣,他沒有想到,張揚會推薦公孫瓚去。


    劉協想過在場的所有人,唯獨沒有想過公孫瓚。


    要知道,公孫瓚跟袁紹可是有仇呢,他當年在袁紹準備入主冀州之時,跟袁紹商量,兩家平分韓馥的冀州。


    結果袁紹使詐,跑去給韓馥說,公孫瓚要來打他,嚇得韓馥連夜跑路,將冀州刺史的位置讓給了袁紹。


    後來公孫瓚見袁紹拿到了冀州,就興衝衝的跑過來跟袁紹商量,希望他能夠按照當時所商量的那樣,讓半個冀州出來。


    但是公孫瓚哪裏知道,袁紹當時說要跟公孫瓚平分冀州,本來就是希望借助公孫瓚的名字去嚇唬韓馥,根本就沒有想過要跟公孫瓚平分冀州。


    所以,公孫瓚派出的使者就遭到了袁紹的羞辱,灰溜溜的迴到了幽州。


    公孫瓚哪能吃這麽大的虧?當即點齊了兵馬,準備去奪迴袁紹許諾給自己的土地。


    換源app】


    而袁紹呢,他覺得冀州是自己好不容易才得到的,自然不會拱手相讓,他也連忙派人去跟公孫瓚交戰。


    可一開始,袁紹還沒有整合好冀州的力量,以至於讓公孫瓚打到了冀州腹地。


    可隨著袁紹掌控了冀州,並以原冀州大將鞠義為主將,大敗公孫瓚。


    並且在界橋附近,將公孫瓚引以為傲的白馬義從幾乎全殲,如果不是趙雲帶著兩千多白馬義從去幹其他時候,估計公孫瓚的白馬義從連個種子都留不下。


    遭受到界橋之敗的公孫瓚,隻能被迫退迴幽州,偃旗息鼓。


    但是袁紹反而得理不饒人,繼續以鞠義為主將,開始進攻幽州的右北平郡,圍攻了公孫瓚的老巢薊城。


    也是從那個時候,公孫瓚才算是徹底想要投靠劉協。隨後才有了公孫瓚全軍出擊,從來北方的鮮卑草原,進入到劉協的地盤。


    所以說,公孫瓚跟袁紹是有仇的,而且是大仇,生死之敵,巴不得對方死的那種。


    讓他去勸解袁熙?就連劉協都不好意思張這口。


    但是,公孫瓚在聽到張揚的話之後,他並沒有反駁,而是在低頭思考。


    良久之後,公孫瓚才歎了一口氣,對著劉協說到:“陛下,臣以為河內侯說的有道理,臣的確跟袁紹一家很熟,臣願意去勸說袁熙。”


    “薊侯,你可想明白了?”劉協有一些意外的看著公孫瓚。


    “迴陛下,臣已經想明白了。”公孫瓚點了點頭,然後才繼續說道:“臣與袁紹之間的恩怨是因為冀州的歸屬。”


    “但是說白了,那隻是私利,所以臣與袁紹,頂多隻能算是私怨而已。”


    “而陛下現在所做的事,乃是為了大漢,為了天下黎民,這是公事,是國策。臣再算是湖塗,也知道不能因私廢公。”


    “所以臣願意去勸說袁熙。”


    “並且,臣與袁熙,也的確有過數麵之緣,相比其他大人,臣對袁熙更加熟悉。臣也是去勸說袁熙的最佳人選。”


    劉協聽到公孫瓚的話,不由自主的點了點頭,他覺得公孫瓚說的的確在理。


    “既然如此,那麽這件事就交給薊侯了。”


    “喏!臣定能夠勸說袁熙歸順朝廷,為朝廷分憂。”公孫瓚對著劉協承諾道。


    “好了,袁熙的事,就先放一邊。現在說說甄家的事。”


    “無極甄家乃是冀州豪強,他們掌管著我大漢北方絕大部分的貿易往來,可以說是富可敵國。”


    “朕原本是想將甄家收為己用,讓他們在冀州領頭支持新政。”


    “可現在出了甄宓這檔子事,如果朕不做出一些反應,還是按照計劃那樣讓甄家統領冀州新政,恐難以服眾。”


    “並且,關於甄宓身份的那個傳言,又要如何解決?這件事也需要商議出來個結果。”劉協點了點自己身前的桉幾,對心幾人說到。


    “這...”聽到劉協的話,幾人就犯了難,甄家這件事,其實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


    主要的問題就在於甄宓的身份,畢竟她擁有帝後的天命,在冀州並不算是什麽秘密。


    如果說,不能把甄宓這件事處理好,就直接啟用甄家,絕對會給朝廷帶來不可預知的麻煩。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你甄宓有皇後命數,那你這個皇後是哪裏的皇後?


    大漢?不對,現在的大漢帝後是伏壽,你甄宓連跟皇帝半毛錢關係都沒有,又怎麽可能成為帝後?


    既然不是大漢的帝後,那麽問題來了,你是哪裏的帝後?


    到時候,流言四起還都是輕的,甚至一些野心家很有可能做出將甄宓娶了,然後大肆宣揚甄宓的身份,並且喊出天命在我的口號,實行叛亂。


    倘若如此,劉協又得讓人去處理這種叛亂。


    說實在的,劉協真的不願意在這種事上,浪費太多的精力。


    外麵的世界還很大,劉協一樣大漢能夠把有限的精力投注到其他的地方,而不是就在大漢境內窩裏鬥。


    所以說,為了不讓甄家在冀州搞事情,劉協就得想辦法把甄宓的身份問題解決掉。


    當然,劉協也可以選擇一勞永逸將甄家全部處斬。


    可問題是這樣一來,劉協就沒有辦法從甄家源源不斷的獲取到物資方麵的支持。


    也同樣會讓冀州世家,畏懼大漢。


    這不是劉協想要的,在他看來,處決甄家一家子,是最低效的處理辦法。


    當然,這其中也有劉協覺得人家甄宓漂亮,覺得就這麽殺掉可惜的原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朕的底牌是玩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雞蛋加辣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雞蛋加辣椒並收藏三國:朕的底牌是玩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