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教袁熙造反?
三國:朕的底牌是玩家 作者:雞蛋加辣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協看著袁熙,迴想著關於袁熙的一切。
袁熙雖然是袁紹的二子,但是並不受袁紹的喜愛,這一點從袁紹帶著袁譚,袁尚出征,卻讓袁熙留守鄴城就能夠看得出來。
畢竟,隨軍出征就能刷一大波的軍功,對於有機會繼承袁紹地位的袁譚和袁尚來說,這是一個好機會。
而對於早就知道自己沒機會的袁熙,讓他留守鄴城是最好的選擇。
袁熙這樣不願意跟袁譚,袁尚相爭的性格,就導致袁紹麾下的謀士,幾乎沒有人投效他。
不過,要說袁紹對於自己的孩子,那是真的好。
袁譚,袁尚就不說了,他們很受袁紹的關注,各種好處,資源,人才源源不斷的投靠他們。
而袁熙這個不受袁紹待見的二子,袁紹也為他尋了一門好親事。
劉協這個時候再考慮,自己要怎麽處理袁熙。要是殺吧,有理由可以殺,但是殺過之後呢?
袁紹會不會找自己拚命?其他那些造反的諸侯會不會找自己拚命?
所以說,在劉協看來,直接殺了袁熙。雖然最方便省事但是卻是最不可取的。
至於說放了袁熙,隻要劉協沒傻,他都不會這麽做。
所以說,思來想去,還是關著他,當然,如果能把袁熙收服,那自然是最好的。
可是想要收服袁熙,又談何容易?袁紹現在隻是處於劣勢,又不是死了,袁熙會真心實意投靠?
所以說,從劉協知道抓到袁熙之後,他就一直在想,要怎麽處理袁熙。
不過,不管怎麽處理,威懾一下袁熙都是應該的。
“你就是袁熙?”劉協看著袁熙,緩緩的問到。
袁熙聽到劉協的問話,他很想表現的硬氣一些,不迴答劉協的問話。
但是一想到,剛才讓他感到驚恐的眼神,他還有一些顫抖。
“哼,陛下又何必明知故問?”袁熙想了想,還是硬氣的迴應了一句。
“大膽!逆賊你竟敢如此對陛下說話,你當真以為本侯的刀不利?”脾氣火爆的公孫瓚聽到袁熙的話,頓時怒目圓瞪。
他本來就很袁紹有仇,自然也不會給袁熙什麽好臉色,現在他有看到袁熙對劉協這樣的態度,他的脾氣瞬間就忍不住了。
“陛下,袁熙此賊毫無悔改之心,臣請陛下斬之!”公孫瓚對著劉協進勸到。
“薊侯,稍安勿躁。”劉協對著公孫瓚笑了笑。
而公孫瓚也很給劉協麵子,他聽到劉協的話後,就退迴到了隊列當中,不過他迴去之前,還撇了一眼袁熙。
“袁熙,你應該認清現況,現在你為魚肉,朕為刀俎,你就朕覺得朕不會殺你?”劉協看著袁熙,緩緩的說到,眼神中透露著一股子殺機。
袁熙聽到劉協的話,也是為之一怠。
看到袁熙這個表情,劉協臉上的笑意更甚。
“不過你放心,朕現在沒有想殺你的意思,但是朕對一件事頗為好奇,不知道袁熙可願為朕解惑?”
“陛下想知道什麽?”袁熙歎了一口氣,最後還是選擇了妥協。
“朕很好奇袁紹身為你父,卻不喜歡你,不願意給你繼承他地位的機會,你真的不恨嘛?”
袁熙聽到劉協的話,原本還有一個孤傲的表情,頓時一愣,他是真的沒有想到,劉協會問他這個問題。
袁熙並沒有直接迴答劉協的問話,而是在心裏反複的問著自己,真的不恨袁紹嗎?
要說不恨,又怎麽可能?
袁熙覺得自己無論是出身,還是真才實學都不比袁譚,袁尚差,為什麽自己的父親袁紹就不願意給他一個機會?
從小袁紹就告訴他,自己的大哥袁譚才是長子,以後他的地位,都是袁譚的,讓他早些斷了念想。
可為什麽自己的三弟出生之後,袁紹就偏愛袁尚?甚至還主動的把自己身邊的謀士,將領往袁尚身邊塞,鼓勵袁尚與袁譚相爭?
就差直接宣布,讓袁尚繼承他的位置了。為什麽袁尚可以,而他卻不行?
袁熙想不通,他一直都想不通。隻是這麽多年過去了,他一直把這種想法埋藏在心底,沒有跟任何說。
而今天,劉協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問他恨不恨袁紹。
把他內心最深處的不公,公布於眾。
袁熙很想大聲的說自己恨袁紹,但是話到嘴邊,他又忍住了。
因為他知道,即便他現在說出來,又不能改變任何事,反而會讓劉協和他的臣子們笑話。
“迴陛下,我不恨父親,父親如此安排,自然有父親的想法。”
“身為人子,又豈能懷恨在心?”袁熙最後還是改口說到,嘴硬,是他最後的倔強。
“是嗎?”劉協聽到袁熙的話,他隻是笑了笑,並沒有反駁,而是笑著說到:“既然顯奕你說沒有,朕就當真的沒有吧。”
“不過,假設朕在顯奕的位置,朕大半是會恨的。”劉協緩緩的站起身,自上而下的看著袁熙。
“漢室凋敝,天子暗弱,天下群雄紛紛圈地招兵,廣納英才,怎麽看都是一幅天下大亂的局麵。”
“漢失其鹿,天下風起雲湧,自然是逐鹿中原,有德者居之。倘若朕是顯奕,那麽朕一定會趁此良機,廣納英豪,去爭一爭這天下大勢!”
“大爭之世,諸侯伐交頻頻,強則強,弱則亡!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又豈可久居於人下?”
“當年暴秦當道,天下苦秦久已,陳勝吳廣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難道你袁顯奕,天生就低於袁譚,袁尚之流?倘若朕是你,必會為了霸業,爭上一爭!”
劉協看著袁熙說到,身上的霸氣盡顯。
袁熙聽到劉協的話,頓時渾身激靈。
是啊,大爭之世,為什麽別人能爭,而他自己就不能爭?
跟袁熙不同的是,其他的那些大臣,他們聽到劉協的話,一個個心驚膽顫的。
如此的虎狼之詞,真的是陛下能夠說的?
一旁的重臣,例如公孫瓚,張揚,楊奉,董承等人,一個個暗自扶額。
此時,董承在心中咆孝著想到:“這叫什麽事啊,當皇帝的跑去給逆賊的兒子說教,告訴他大爭之世,應該爭一爭?”
“咋的?覺得現在日子過得好了?太安穩了?想要給自己增加一點難度?”
“知不知道這些話,要是被各地作亂的諸侯聽到,那又會掀起多大的風浪?”
袁熙雖然是袁紹的二子,但是並不受袁紹的喜愛,這一點從袁紹帶著袁譚,袁尚出征,卻讓袁熙留守鄴城就能夠看得出來。
畢竟,隨軍出征就能刷一大波的軍功,對於有機會繼承袁紹地位的袁譚和袁尚來說,這是一個好機會。
而對於早就知道自己沒機會的袁熙,讓他留守鄴城是最好的選擇。
袁熙這樣不願意跟袁譚,袁尚相爭的性格,就導致袁紹麾下的謀士,幾乎沒有人投效他。
不過,要說袁紹對於自己的孩子,那是真的好。
袁譚,袁尚就不說了,他們很受袁紹的關注,各種好處,資源,人才源源不斷的投靠他們。
而袁熙這個不受袁紹待見的二子,袁紹也為他尋了一門好親事。
劉協這個時候再考慮,自己要怎麽處理袁熙。要是殺吧,有理由可以殺,但是殺過之後呢?
袁紹會不會找自己拚命?其他那些造反的諸侯會不會找自己拚命?
所以說,在劉協看來,直接殺了袁熙。雖然最方便省事但是卻是最不可取的。
至於說放了袁熙,隻要劉協沒傻,他都不會這麽做。
所以說,思來想去,還是關著他,當然,如果能把袁熙收服,那自然是最好的。
可是想要收服袁熙,又談何容易?袁紹現在隻是處於劣勢,又不是死了,袁熙會真心實意投靠?
所以說,從劉協知道抓到袁熙之後,他就一直在想,要怎麽處理袁熙。
不過,不管怎麽處理,威懾一下袁熙都是應該的。
“你就是袁熙?”劉協看著袁熙,緩緩的問到。
袁熙聽到劉協的問話,他很想表現的硬氣一些,不迴答劉協的問話。
但是一想到,剛才讓他感到驚恐的眼神,他還有一些顫抖。
“哼,陛下又何必明知故問?”袁熙想了想,還是硬氣的迴應了一句。
“大膽!逆賊你竟敢如此對陛下說話,你當真以為本侯的刀不利?”脾氣火爆的公孫瓚聽到袁熙的話,頓時怒目圓瞪。
他本來就很袁紹有仇,自然也不會給袁熙什麽好臉色,現在他有看到袁熙對劉協這樣的態度,他的脾氣瞬間就忍不住了。
“陛下,袁熙此賊毫無悔改之心,臣請陛下斬之!”公孫瓚對著劉協進勸到。
“薊侯,稍安勿躁。”劉協對著公孫瓚笑了笑。
而公孫瓚也很給劉協麵子,他聽到劉協的話後,就退迴到了隊列當中,不過他迴去之前,還撇了一眼袁熙。
“袁熙,你應該認清現況,現在你為魚肉,朕為刀俎,你就朕覺得朕不會殺你?”劉協看著袁熙,緩緩的說到,眼神中透露著一股子殺機。
袁熙聽到劉協的話,也是為之一怠。
看到袁熙這個表情,劉協臉上的笑意更甚。
“不過你放心,朕現在沒有想殺你的意思,但是朕對一件事頗為好奇,不知道袁熙可願為朕解惑?”
“陛下想知道什麽?”袁熙歎了一口氣,最後還是選擇了妥協。
“朕很好奇袁紹身為你父,卻不喜歡你,不願意給你繼承他地位的機會,你真的不恨嘛?”
袁熙聽到劉協的話,原本還有一個孤傲的表情,頓時一愣,他是真的沒有想到,劉協會問他這個問題。
袁熙並沒有直接迴答劉協的問話,而是在心裏反複的問著自己,真的不恨袁紹嗎?
要說不恨,又怎麽可能?
袁熙覺得自己無論是出身,還是真才實學都不比袁譚,袁尚差,為什麽自己的父親袁紹就不願意給他一個機會?
從小袁紹就告訴他,自己的大哥袁譚才是長子,以後他的地位,都是袁譚的,讓他早些斷了念想。
可為什麽自己的三弟出生之後,袁紹就偏愛袁尚?甚至還主動的把自己身邊的謀士,將領往袁尚身邊塞,鼓勵袁尚與袁譚相爭?
就差直接宣布,讓袁尚繼承他的位置了。為什麽袁尚可以,而他卻不行?
袁熙想不通,他一直都想不通。隻是這麽多年過去了,他一直把這種想法埋藏在心底,沒有跟任何說。
而今天,劉協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問他恨不恨袁紹。
把他內心最深處的不公,公布於眾。
袁熙很想大聲的說自己恨袁紹,但是話到嘴邊,他又忍住了。
因為他知道,即便他現在說出來,又不能改變任何事,反而會讓劉協和他的臣子們笑話。
“迴陛下,我不恨父親,父親如此安排,自然有父親的想法。”
“身為人子,又豈能懷恨在心?”袁熙最後還是改口說到,嘴硬,是他最後的倔強。
“是嗎?”劉協聽到袁熙的話,他隻是笑了笑,並沒有反駁,而是笑著說到:“既然顯奕你說沒有,朕就當真的沒有吧。”
“不過,假設朕在顯奕的位置,朕大半是會恨的。”劉協緩緩的站起身,自上而下的看著袁熙。
“漢室凋敝,天子暗弱,天下群雄紛紛圈地招兵,廣納英才,怎麽看都是一幅天下大亂的局麵。”
“漢失其鹿,天下風起雲湧,自然是逐鹿中原,有德者居之。倘若朕是顯奕,那麽朕一定會趁此良機,廣納英豪,去爭一爭這天下大勢!”
“大爭之世,諸侯伐交頻頻,強則強,弱則亡!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又豈可久居於人下?”
“當年暴秦當道,天下苦秦久已,陳勝吳廣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難道你袁顯奕,天生就低於袁譚,袁尚之流?倘若朕是你,必會為了霸業,爭上一爭!”
劉協看著袁熙說到,身上的霸氣盡顯。
袁熙聽到劉協的話,頓時渾身激靈。
是啊,大爭之世,為什麽別人能爭,而他自己就不能爭?
跟袁熙不同的是,其他的那些大臣,他們聽到劉協的話,一個個心驚膽顫的。
如此的虎狼之詞,真的是陛下能夠說的?
一旁的重臣,例如公孫瓚,張揚,楊奉,董承等人,一個個暗自扶額。
此時,董承在心中咆孝著想到:“這叫什麽事啊,當皇帝的跑去給逆賊的兒子說教,告訴他大爭之世,應該爭一爭?”
“咋的?覺得現在日子過得好了?太安穩了?想要給自己增加一點難度?”
“知不知道這些話,要是被各地作亂的諸侯聽到,那又會掀起多大的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