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求一個保證
三國:朕的底牌是玩家 作者:雞蛋加辣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淩統一臉的疑惑,他怎麽都想不明白,為什麽周瑜會這麽說。
而周瑜見自己的話,成功引起了淩統的注意,他的內心一喜。
他都不怕淩統疑惑,思考,因為隻要他思考了,就說淩統很在意。
他就怕淩統不管不顧,非要一上來就著急忙慌的要跟孫策開戰。
周瑜也不打算多耽誤,他也想要趁熱打鐵。
“公績,你想想看,主公不是易於之輩,在江東頗有名望,而你也是將才。”
“倘若你們一旦開戰,那麽必然是曠世之戰。到公績可有想過,我江東並不太平,對外我軍還在與諸侯爭雄,對朝廷用兵。”
“現在本就是我江東危機時刻,倘若這個時候,我江東根基不穩,必然會影響兗豫的戰事。”
“倘若,前方戰事不順,我江東無力支援,必然會導致大敗。”
“就算,我江東內鬥能夠很快決出勝負,但後果對我們也沒有任何好處。”
“主公若勝,為了安撫江東武將,必然會囚禁二公子,甚至還會殺了他!”
“若二公子取勝,江東武將也不會服二公子,到時候,還會有新的叛亂,除非二公子能夠殺盡所有反對之人。”
“可這樣一來,同樣等於是自廢武功,到時候,即便是擊敗了天子,我們也沒有辦法在諸侯混戰當中活下來。”
“當然,敗給天子,也是如此。”
周瑜慢慢的給淩統分析著目前的局勢。
淩統聽到周瑜的分析,頓時露出了深思的表情,淩統也不傻,他隻是稍微思考了一下,就知道周瑜的情況,真的有可能會發生。
“那依都督所說,讓主公跟大公子打不起來,就能避免了嗎?”
“都督你可知,主公背後,可還有世家!”淩統頗為無奈地說道。
“有世家,又如何?隻要大軍不亂,世家不過跳梁小醜而已。”周瑜輕蔑的笑了笑。
“世家之人隻圖眼前之利,而主公乃是先主的嫡長子,繼承江東乃是天命。”
“而二公子,受世家蠱惑,對主公出手陷害,想必主公也不會把這件事怪罪到二公子頭上。”
“再加上有我等從旁勸說,想必主公也隻會對二公子從輕發落。”
“到那時,我江東不亂,又能安撫山越,這樣一來,我江東兵力也會增加不少。”
“到時候,我軍在兗豫地區,便可以進退有度。無論出現什麽局麵,我們都可以從容應對。”
“況且,隻要主公能夠從新掌權,我江東也會多一次選擇的機會。”
“多一次選擇的機會?都督,這是何意?”淩統一臉的疑惑。
“公績,你想想看,主公當時為什麽會被刺殺,不就是因為袁紹派人來與主公聯盟,而主公故意拖著不允?”
“從這一點來說,主公對於大漢和袁紹之間的選擇,他更偏向於大漢。”
周瑜說道這裏,稍微停了一下,也給了淩統思考的時間。
淩統聞言,他也開始迴憶當時的情況。
的確如周瑜所說的那樣,孫策當時的確是萬般推諉,甚至還說自己玩去打獵,也不願意跟許攸談。
反而是孫權上台之後,就立馬敲定了與袁紹的同盟。
這不得不說,孫策偏向於漢廷,而二公子則想的是造反。
話雖然不好聽,但事實就是這樣。孫權現在做的就是造反的買賣。
可為什麽說,孫策重新掌權之後,他們江東會有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
似乎看出淩統的疑惑,周瑜緩緩的說到:“主公的性格本就是睚眥必報,二公子與袁紹,世家合謀,導致主公遇刺。”
“主公可能會對二公子表示寬容,但對於袁紹,世家之流,必然會報複。”
“一旦主公選擇報複袁紹,世家,那主公隻能選擇大漢。”
“當然。這隻是我的猜測,具體怎麽做,還得看主公怎麽選。”
“不過無論怎麽選,主動權都在我們手中。”周瑜看著淩統,一臉期待的說道:“公績,我江東的未來,就在你的手中。”
“這...”淩統頓時感覺到了一陣的壓力。
“敢問都督,你打算怎麽做?”淩統問到。
“我江東將領,有一半將領家卷都被二公子請到了建業,所以我們第一步就是需要把人救出來。”
“第二步也是需要主公給二公子親筆寫一封信,安撫二公子,而第三步也是清理世家!”
“所有參與刺殺主公的世家,全部清理掉,如此我江東才能鐵板一塊,也可以替二公子洗脫刺兄的罪名。”周瑜看著淩統,把自己的計劃全部說了出來。
換源app】
他不怕淩統把這件事告訴孫權,即便是告訴孫權,又能如何?
大不了,就換個順序,先去找孫策要到親筆信,再拿著這封信,直接去找孫權。
難道孫權還真的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把他親哥給殺了?
說實話,孫權他的確敢,同時也做了,但這都是私底下做的,沒人敢把這件事擺在台麵上來說。
不然的話,無論是世家眾人還是孫權,都頂不住天下百姓的口誅筆伐。
到時候,無論是軍心,還是民心都得誇。
即便是現在,除了江東高層之間知道是怎麽迴事,底下的百姓。士卒都隻知道是山越人反叛了。
淩統聽到周瑜的話,他也隻是想了想,也就同意了。
不同意沒辦法啊,這件事本來就是孫權做得不對,而孫策也算是給了孫權麵子,沒有當眾宣布。
可即便是這樣,江東武將階級都已經偏向了孫策,不然的話,你以為吳郡是那麽好打的?
可以說,吳郡基本上是沒有抵抗,孫策一到,跟吳郡太守一見麵,吳郡太守就直接投了。
所以說,現在即便是想要打,淩統其實沒有必勝的把握,甚至可以說,能在孫策手中撐一個月,他都沒有把握。
“都督,請恕末將無禮,倘若都督能夠帶迴大公子的親筆信,末將才會願意停下,並且願意為大公子轉交此信。”
“否則的話,末將寧願與大公子決一死戰!”淩統異常堅定的說到。
這就是他的底線,畢竟他是孫權提拔起來的,即便是孫權再怎麽無恥,那也是他的恩主。
他必須保證孫權的安全。
而周瑜見自己的話,成功引起了淩統的注意,他的內心一喜。
他都不怕淩統疑惑,思考,因為隻要他思考了,就說淩統很在意。
他就怕淩統不管不顧,非要一上來就著急忙慌的要跟孫策開戰。
周瑜也不打算多耽誤,他也想要趁熱打鐵。
“公績,你想想看,主公不是易於之輩,在江東頗有名望,而你也是將才。”
“倘若你們一旦開戰,那麽必然是曠世之戰。到公績可有想過,我江東並不太平,對外我軍還在與諸侯爭雄,對朝廷用兵。”
“現在本就是我江東危機時刻,倘若這個時候,我江東根基不穩,必然會影響兗豫的戰事。”
“倘若,前方戰事不順,我江東無力支援,必然會導致大敗。”
“就算,我江東內鬥能夠很快決出勝負,但後果對我們也沒有任何好處。”
“主公若勝,為了安撫江東武將,必然會囚禁二公子,甚至還會殺了他!”
“若二公子取勝,江東武將也不會服二公子,到時候,還會有新的叛亂,除非二公子能夠殺盡所有反對之人。”
“可這樣一來,同樣等於是自廢武功,到時候,即便是擊敗了天子,我們也沒有辦法在諸侯混戰當中活下來。”
“當然,敗給天子,也是如此。”
周瑜慢慢的給淩統分析著目前的局勢。
淩統聽到周瑜的分析,頓時露出了深思的表情,淩統也不傻,他隻是稍微思考了一下,就知道周瑜的情況,真的有可能會發生。
“那依都督所說,讓主公跟大公子打不起來,就能避免了嗎?”
“都督你可知,主公背後,可還有世家!”淩統頗為無奈地說道。
“有世家,又如何?隻要大軍不亂,世家不過跳梁小醜而已。”周瑜輕蔑的笑了笑。
“世家之人隻圖眼前之利,而主公乃是先主的嫡長子,繼承江東乃是天命。”
“而二公子,受世家蠱惑,對主公出手陷害,想必主公也不會把這件事怪罪到二公子頭上。”
“再加上有我等從旁勸說,想必主公也隻會對二公子從輕發落。”
“到那時,我江東不亂,又能安撫山越,這樣一來,我江東兵力也會增加不少。”
“到時候,我軍在兗豫地區,便可以進退有度。無論出現什麽局麵,我們都可以從容應對。”
“況且,隻要主公能夠從新掌權,我江東也會多一次選擇的機會。”
“多一次選擇的機會?都督,這是何意?”淩統一臉的疑惑。
“公績,你想想看,主公當時為什麽會被刺殺,不就是因為袁紹派人來與主公聯盟,而主公故意拖著不允?”
“從這一點來說,主公對於大漢和袁紹之間的選擇,他更偏向於大漢。”
周瑜說道這裏,稍微停了一下,也給了淩統思考的時間。
淩統聞言,他也開始迴憶當時的情況。
的確如周瑜所說的那樣,孫策當時的確是萬般推諉,甚至還說自己玩去打獵,也不願意跟許攸談。
反而是孫權上台之後,就立馬敲定了與袁紹的同盟。
這不得不說,孫策偏向於漢廷,而二公子則想的是造反。
話雖然不好聽,但事實就是這樣。孫權現在做的就是造反的買賣。
可為什麽說,孫策重新掌權之後,他們江東會有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
似乎看出淩統的疑惑,周瑜緩緩的說到:“主公的性格本就是睚眥必報,二公子與袁紹,世家合謀,導致主公遇刺。”
“主公可能會對二公子表示寬容,但對於袁紹,世家之流,必然會報複。”
“一旦主公選擇報複袁紹,世家,那主公隻能選擇大漢。”
“當然。這隻是我的猜測,具體怎麽做,還得看主公怎麽選。”
“不過無論怎麽選,主動權都在我們手中。”周瑜看著淩統,一臉期待的說道:“公績,我江東的未來,就在你的手中。”
“這...”淩統頓時感覺到了一陣的壓力。
“敢問都督,你打算怎麽做?”淩統問到。
“我江東將領,有一半將領家卷都被二公子請到了建業,所以我們第一步就是需要把人救出來。”
“第二步也是需要主公給二公子親筆寫一封信,安撫二公子,而第三步也是清理世家!”
“所有參與刺殺主公的世家,全部清理掉,如此我江東才能鐵板一塊,也可以替二公子洗脫刺兄的罪名。”周瑜看著淩統,把自己的計劃全部說了出來。
換源app】
他不怕淩統把這件事告訴孫權,即便是告訴孫權,又能如何?
大不了,就換個順序,先去找孫策要到親筆信,再拿著這封信,直接去找孫權。
難道孫權還真的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把他親哥給殺了?
說實話,孫權他的確敢,同時也做了,但這都是私底下做的,沒人敢把這件事擺在台麵上來說。
不然的話,無論是世家眾人還是孫權,都頂不住天下百姓的口誅筆伐。
到時候,無論是軍心,還是民心都得誇。
即便是現在,除了江東高層之間知道是怎麽迴事,底下的百姓。士卒都隻知道是山越人反叛了。
淩統聽到周瑜的話,他也隻是想了想,也就同意了。
不同意沒辦法啊,這件事本來就是孫權做得不對,而孫策也算是給了孫權麵子,沒有當眾宣布。
可即便是這樣,江東武將階級都已經偏向了孫策,不然的話,你以為吳郡是那麽好打的?
可以說,吳郡基本上是沒有抵抗,孫策一到,跟吳郡太守一見麵,吳郡太守就直接投了。
所以說,現在即便是想要打,淩統其實沒有必勝的把握,甚至可以說,能在孫策手中撐一個月,他都沒有把握。
“都督,請恕末將無禮,倘若都督能夠帶迴大公子的親筆信,末將才會願意停下,並且願意為大公子轉交此信。”
“否則的話,末將寧願與大公子決一死戰!”淩統異常堅定的說到。
這就是他的底線,畢竟他是孫權提拔起來的,即便是孫權再怎麽無恥,那也是他的恩主。
他必須保證孫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