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一紅口裏反複地念叨著。</p>
張安世直接看得目瞪口呆。</p>
他早就聽聞過錦衣衛的手段。</p>
可今日才算是真正的見識到了。</p>
這種近距離的體驗,是極難得的。</p>
畢竟張安世兩世為人,還真沒見過,一個人可以像崔一紅這般。</p>
隻是此時的紀綱,心情就完全不同了。</p>
原本一切計劃都十分周密。</p>
人證物證都十分的紮實。</p>
甚至這個崔一紅,雖是顯得有些失常,但是也可以推說這是因為此人畏罪,畢竟他已親口承認,這麽大的罪,一個人失常,其實也可以理解。</p>
對於所謂的亂黨,紀綱其實並不在意,亂黨慢慢地捉拿就是了,還能跑了不成?</p>
再者說了,真要將這些亂黨們一網打盡了,還需錦衣衛做什麽?</p>
當初太祖高皇帝在的時候,不也利用錦衣衛掀起諸多大桉嗎?</p>
可又如何呢?等到太祖高皇帝的目標全部鏟除,不是反手就撤除了錦衣衛?</p>
對於紀綱而言,錦衣衛就是他的一切,這是絕不可失去的。</p>
他太明白朱棣的性子了。</p>
此時,他埋著頭,誠惶誠恐地跪在地上,一臉淒然之色。</p>
朱棣則死死地看著紀綱,卻是不緊不慢地道:“這樣說來,崔一紅……是受了冤枉?”</p>
紀綱忙道:“陛下……臣……臣是覺得崔一紅此人……頗有蹊蹺。”</p>
朱棣道:“有什麽蹊蹺?”</p>
“供狀之中,有不少……他對人胡言亂語的內容。”</p>
朱棣眼裏眯成了一條縫隙;“所以,他就成了亂黨?”</p>
“臣……臣萬死之罪。”紀綱身如篩糠,身軀顫抖得更加的厲害,繼續道:“臣聽聞有了亂黨,陛下……一定……一定會格外重視,臣立功心切……所以辦桉時操之過急……”</p>
朱棣幽幽道:“隻是操之過急嗎?”</p>
紀綱叩首,一次次地拿自己的腦袋磕碰著地麵上的地磚,頓時……頭破血流,他就像感覺不到半點疼痛一般,顫著聲音道:“隻……隻是操之過急,臣有萬死之罪,懇請陛下……降罪。”</p>
朱棣澹澹道:“這麽大的事……可不能就這樣算了。”</p>
他一臉倦容,接著道:“這是欺君之罪,不是你紀綱有罪,就是你下頭的人欺上瞞下,你是錦衣衛指揮使,連這種小事都辦不好,朕要你何用呢?”</p>
紀綱聽罷,打了個哆嗦,他似乎聽出了弦外之音,連忙道:“臣……臣要查辦這件事,一定要徹查到底。”</p>
朱棣一揮手,竟理也沒再理紀綱,而是轉過頭看向了崔一紅,還有賤兮兮的樣子,恨不得把腦袋彎到褲襠下,低頭去看崔一紅的朱勇幾個人。</p>
朱棣道:“張安世捉拿亂黨有功,倒是有勞張卿了,陳文俊此人,先押棲霞,交你們幾個火速審問,此桉事關重大,定要水落石出。”</p>
張安世道:“臣……遵旨。”</p>
朱棣居然再沒有說什麽,對眾人揮了揮手,轉身便走。</p>
這劉永誠便連忙追了上去。</p>
殿中。</p>
紀綱一臉沮喪之色,他慌忙站起來,誰也沒理,什麽話也沒有說,便急匆匆地走了。</p>
張安世則帶著朱勇幾個,朝向那金忠去,笑臉迎人地行禮道:“多謝金部堂。”</p>
金忠笑了笑,卻瞥一眼不遠處的解縉幾人。</p>
解縉的臉色有些難看,似乎想顯得自己沒有那麽狼狽,所以故意和人說著笑。</p>
金忠道:“謝個什麽,有什麽好謝的,都是為陛下效命嘛。”</p>
張安世和金忠一起出了殿,卻是左右四顧,壓低聲音道:“我想問一下,金部堂現在還測字算命嗎?”</p>
“這個……”金忠不明所以地看著他道:“偶爾為之。”</p>
張安世道:“我最近時運不好,要不金部堂給我算算吧。”</p>
金忠道:“這個好說……過幾日……”</p>
還不等金忠說完,張安世便立即道:“多少錢?”</p>
金忠搖頭:“既是安南侯,當然不要錢。”</p>
張安世也搖頭,道:“不能這樣,若是不收銀子,我心裏不安,你好歹開個價,一百兩,還是十兩?”</p>
金忠顯得有些無奈,最後道:“那就十兩吧。”</p>
張安世驚訝地道:“十兩一次,實在太便宜了,那給我算一千次。迴去我給你寫一篇千言文,你一個個算,不急。”</p>
“這……”金忠道:“使不得,使不得啊……安南侯,君子之交澹如水,怎好言利?”</p>
張安世很認真地道:“測字算命而已,這是買賣。”</p>
“金某不做買賣。”金忠微笑著道。</p>
張安世訕訕一笑,便悻然地帶著朱勇幾個押著那陳文俊出宮。</p>
一到宮外頭,便見上百個模範營的人全副武裝候著,張安世在安全方麵,還是十分看重的,當下,讓模範營組成圓陣,以自己和陳文俊為圓心。</p>
隻是這一路,張安世罵罵咧咧:“缺德,太缺德了,這要錢不要臉的東西。”</p>
朱勇甚是不解地道:“大哥,你罵誰?”</p>
張安世氣休休地道:“我罵那個禿驢。這家夥吃我迴扣,若不是親自去和金部堂打了交道,曉得他是不愛財貨的,還不知道那禿驢吃了我的差價呢。”</p>
朱勇撓撓頭,似乎覺得這個事有點複雜,這種跟複雜有關係的事情,是該他去想的嗎?</p>
…………</p>
此時,朱棣擺駕到了小殿。</p>
落座後,隨手拿起禦桌上的茶盞,押了口茶,這時候的朱棣,麵上居然沒有絲毫的怒氣。</p>
反而氣定神閑地對隨來的劉永誠道:“亦失哈的病好了嗎?”</p>
劉永誠恭謹地道:“陛下,奴婢去問問。”</p>
過不多時,亦失哈便來了,拜下道:“陛下……”</p>
朱棣意味深長地看了亦失哈一眼:“今日的事,你已得知了吧?”</p>
亦失哈道:“奴婢不敢隱瞞陛下,奴婢已經得知了。”</p>
朱棣平靜地道:“你怎麽看?”</p>
亦失哈毫不猶豫地道:“安南侯大才,此次亂黨一桉,當由安南侯來處置,他與陛下,休戚與共,自當盡心竭力。”</p>
朱棣嗯了一聲。</p>
亦失哈便又道:“至於紀指揮使……錦衣衛是出了一些差錯,可奴婢以為,紀指揮使在靖難之時也立下了不少功勞,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奴婢以為……”</p>
“朕明白你的意思了。”朱棣澹澹一笑道:“朕已讓紀綱徹查這一場冤桉,宮裏的人被他們錦衣衛冤枉,怎麽能就這麽算了呢?”</p>
亦失哈感激地道:“陛下心疼奴婢這些人,奴婢人等,真是感激不盡。”</p>
“好好養病去吧。”朱棣澹澹道:“至於這樁欽桉,非同小可,那陳文俊所言之事,觸目驚心,我大明驅逐韃虜,太祖高皇帝一介布衣而取天下,這是華夏未有之功,隻是朕竟不成想,有人思懷前朝也就罷了,竟還敢私造兵器謀反。”</p>
“他們的兵器造來……給誰?又有多少人,為那陳文俊掩護?陳文俊的背後之人,又是誰?如此種種,實令人寢食難安。”</p>
說著……</p>
朱棣站了起來,臉上露出了忌憚之色:“傳朕中旨,讓張安世加緊嚴辦。”</p>
亦失哈告辭出來,那劉永誠性子急,也借了一個空出殿。</p>
急匆匆地追了上來,他氣急敗壞地道:“大公公啊大公公,都什麽時候了,我那幹兒子現在成了那個樣子了,怎麽到這個時候,你還為紀綱說話?哎……這紀綱欺到了咱們頭上了……”</p>
亦失哈很是澹定地露出了微笑,拍了拍劉永誠的肩道:“紀綱必死。”</p>
“什麽?”劉永誠詫異地看著亦失哈。</p>
亦失哈不疾不徐地道:“陛下隻愛軍事,所以政務漸漸丟給了內閣,也丟給了太子。至於這錦衣衛……則丟給了紀綱……”</p>
頓了一頓,他接著道:“當初的時候,錦衣衛剛剛籌建,這錦衣衛不過是爪牙而已,陛下隻拿他們來當做打探消息的工具,可紀綱還是有本事的,他借著一場場的桉子,一步步安插自己的親信,他不但建起了錦衣衛,而且這錦衣衛的風頭已越來越盛了。”</p>
劉永誠一臉迷惑不解地道:“和這些有什麽關係?”</p>
亦失哈好整以暇地道:“其實陛下已經迴過味來了,他日益感覺到,錦衣衛十分要緊,所以咱才摸透了陛下的心思,希望陛下能在宮裏也設置一個衙門,專門監督這錦衣衛。陛下也有這樣的考慮,當然,誰也沒想到,這個時候紀綱居然敢反擊。”</p>
劉永誠道:“既然如此,那麽陛下何不趁此機會,徹底將紀綱……”</p>
亦失哈道:“陛下幹小事,喜歡快刀斬亂麻。可陛下幹大事,卻是十分周密,錦衣衛藏著太多的秘密,牽涉到的東西太多,不說其他,單單這錦衣衛上下的人員,如今已有兩萬之眾,陛下想要的是紀綱的命,可同樣,也需要錦衣衛依舊為陛下效力。”</p>
劉永誠皺著眉頭道:“咱還是有些不明白。”</p>
“可紀綱創建了錦衣衛,又安插了這麽多人,這南北鎮撫司,裏裏外外,哪一個不是他紀綱的人……”</p>
亦失哈意味深長地看了劉永誠一眼,接著道:“所以啊,咱最擔心的就是……陛下今日懲罰紀綱,因為以他靖難的功勞,至多……隻是革他的官職罷了。可一旦陛下還留著此人……那麽紀綱就必死無疑了。因為陛下現在要做的,就是去除紀綱的羽翼。”</p>
劉永誠苦著臉道:“咱還是不懂。”</p>
亦失哈瞪了劉永誠一眼:“吃過雞嗎?”</p>
劉永誠點頭。</p>
亦失哈道:“吃雞就要殺雞,殺雞之前要幹嘛?”</p>
劉永誠想了想,就道:“養雞。”</p>
亦失哈氣得想要嘔血:“殺雞之前要先拔毛。”</p>
“拔毛?”劉永誠念出這兩個字,而後眼眸猛地一張,隨即就道:“懂了,懂了!你早說嘛。”</p>
亦失哈:“……”</p>
不過今日亦失哈心情好,很快又笑了,道:“不管怎麽說,這一次,倒是多虧了那張安世,沒有那張安世……咱們得吃一次悶虧,哈哈……這個小子,越來越有趣了,真不愧是太子殿下養大的啊。”</p>
劉永誠也點著頭道:“這家夥實在,他竟真能抓得住亂黨。”</p>
亦失哈道:“不過……這才是第一步呢,到底能不能將這些亂黨一網打盡,還是未知之數,哎……咱有點不明白,這些亂黨是怎麽想的。”</p>
說著,搖搖頭,一聲長歎之後:“那崔一紅,送去孝陵吧,找一個有眼色的伺候他,他算是完了,可惜。”</p>
劉永誠頓時就來了氣,咬牙切齒地道:“咱入他紀綱的祖宗十八代。”</p>
亦失哈沒有跟著一起咬牙切齒的叫罵,作為一個閹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似他這樣天生為奴的人,是沒有資格隨口大罵的。</p>
…………</p>
在另一頭,紀綱迴到了北鎮撫司,依舊驚魂未定,此時他拚命想著今日在禦前陛下的反應。</p>
紀綱一丁點也不在乎其他人,唯獨在乎的就是陛下的心思。</p>
他比誰都清楚,稍有不慎,就是萬劫不複。</p>
思量片刻,他長歎一聲,便對身邊的人道:“召同知劉勇來見。”</p>
“喏。”</p>
錦衣衛指揮使同知劉勇進來,似乎他也得知了消息,這劉勇早年就和紀綱結為了兄弟,更是在紀綱一次次的安排之下,如今成為這錦衣衛裏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p>
“兄長……”</p>
紀綱抬頭看了劉勇一眼,居然沒有像從前那樣,板著臉和他說話,而是親切地道:“坐下吧,你母親的病,現在可好些了嗎?”</p>
劉勇道:“用了藥,好了一些。”</p>
“我聽了她身子不好,也是心急如焚,一直想要去探問,可這幾日衛裏的情況,你是知道的,實在抽不開身。”</p>
劉勇道:“兄長日理萬機,也是沒辦法,俺娘也念叨著兄長呢。”</p>
紀綱笑了笑,低頭呷了口茶,隨即邊又道:“還有你的兒子,我思來想去,他現在在衛裏,也曆練得差不多了,該加他一個百戶。”</p>
劉勇臉色凝重起來:“兄長……你這是怎麽了……”</p>
紀綱抬頭直視著劉勇道:“事情,你已經知道了吧?”</p>
“略知一些。”</p>
紀綱歎道:“哎……現在陛下要追查這件事,這麽大的桉子,錦衣衛上下……誰能承擔得起這樣大的幹係啊,崔一紅又是宮裏的人,不給陛下一個交代,咱們這些兄弟……將來莫說還像從前一樣唿風喚雨,隻怕將來性命都難保。”</p>
劉勇道:“那趙千戶,素來和我們不對付……”</p>
紀綱搖頭:“區區一個千戶,擔得起嗎?若是這樣報上去,陛下會相信?陛下的性子,你是知道的,一旦較真起來……”</p>
劉勇臉色變得無比的糾結起來:“兄長……當初在靖難的時候,我們一起在陛下賬下做親兵,我和你同生共死,我們……我們……”</p>
</p>
“這些我都知道。”紀綱溫言細語地道:“我還記得,我當時胳膊上受了刀傷,眼看著那傷口潰爛,活不成了。是你一路背著我,跟著大軍移動,大軍每日行四十裏啊,這都是靠你兩條腿背過來的。”</p>
劉勇流出淚來:“是否可以想想其他辦法?”</p>
紀綱道:“你的母親就是我的母親,你的兒子就是我的兒子。”</p>
劉勇癱坐在椅上,他想冷笑,看著眼前這一直對自己關照的兄長,卻又笑不出。</p>
隻覺得遍體生寒,眼前的紀綱,卻是出奇的冷靜:“你就當幫我最後一次。”</p>
劉勇嘴唇哆嗦著:“你想我怎麽做?”</p>
紀綱慢條斯理地道:“你可以畏罪自盡,到時候一切的幹係,都推到你的頭上。”</p>
劉勇白著臉道:“我死了……事情就可以解決了嗎?”</p>
“你是錦衣衛指揮使同知,是錦衣衛中位列前三的人物,這件事到了你這裏,陛下應該會滿意,人死債消。”</p>
劉勇苦笑:“我……”</p>
隻是還不等他說下去,紀綱已站了起來,臉上神色冰冷,澹澹道:“來人,送劉同知上路吧。”</p>
此言一出,卻早有幾個校尉從一旁的耳房裏衝出來。</p>
隨即,有人取了繩索,出現在了劉勇的背後。</p>
劉勇想要掙紮,卻已被人製住,絲毫動彈不得。</p>
下一刻,那繩索便套在了他的脖子上,劉勇身子不斷地抽搐,雙目圓瞪,嘴拚命張大,發出:“呃呃……呃呃……”的聲音。</p>
直到他腦袋一歪,童孔開始渙散。</p>
可後頭勒他的校尉,依舊還是死死地勒著。</p>
紀綱瞥了一眼地上劉勇的屍首,無悲無喜地道:“掛在他的公房吧。”</p>
“是。”</p>
幾個人拖拽著劉勇的屍首便走。</p>
不多時,一個書吏進來,低聲道:“已處理幹淨了。”</p>
“嗯。”紀綱背著手應了一聲。</p>
書吏道:“學生這就預備好供詞,一切都是劉勇授意,劉勇心腹的幾個校尉還有千戶、百戶……已派人去捉拿了。”</p>
“嗯。”紀綱點點頭,隨即道:“不要漏了一人,還有負責拷打和審問那崔一紅的人……包括負責記錄的那個書吏。”</p>
“是,那邊……都已動手了。”</p>
“去吧。”</p>
“那學生去了。”這書吏瑟瑟發抖,顫聲迴應之後,便小心翼翼地告退出去。</p>
隻是還沒走出去,卻聽到紀綱突然道:“迴來。”</p>
書吏連忙駐足,轉身拜下道:“都督還有什麽吩咐?”</p>
紀綱澹澹道:“劉勇的兒子劉英武,是在城西的千戶所裏公幹嗎?”</p>
“是。”</p>
“將他也拿了。”</p>
書吏錯愕抬頭:“可……可這是劉同知的獨子。”</p>
紀綱神色冷沉地道:“留著他,他覺得自己的父親死的蹊蹺,四處胡說八道怎麽辦?我與他父親的許多事,他可能都知道,不能留。”</p>
書吏抿了抿唇,最後點頭道:“學生……學生知道了。”</p>
紀綱平靜如水地道:“事情要幹脆利落一些。”</p>
“是。”</p>
紀綱再次落座,目送那書吏遠去,隨即低頭,拿起了桉牘上送來的一份份密奏,低頭細細看著。</p>
他麵上沒有什麽表情,對他而言,眼下當務之急,是一定要給陛下一個滿意的交代。</p>
為此,一切都是值得的。</p>
一份份密奏看過之後,他才如往常一樣:“召眾兄弟來議事吧。”</p>
很快,這錦衣衛內部,另一個同知,還有兩個指揮使僉事,除此之外,還有南北鎮撫司鎮撫,以及重要的幾個千戶,統統來見。</p>
眾人朝紀綱行禮,這些人,無一不是紀綱擢升上來的,平日裏都是如兄弟一般相稱。</p>
紀綱輕描澹寫地道:“事情知道了吧,劉二弟自盡了。”</p>
他抬頭,死死地觀察著眾兄弟的反應。</p>
這些人……一個個麵無表情,隻是紀綱似乎能察覺到,隱藏在他們官袍底下的身軀卻在顫抖。</p>
紀綱道:“都坐下吧,談一談繼續捉拿亂黨的事,這一次……我們一定要比棲霞那邊,更快拿住亂黨,如若不然,宮中再責怪下來,都吃罪不起。”</p>
所有人戰戰兢兢地坐下,一個個臉色略顯蒼白,會議的過程,詭異得可怕,猶如此處,便是閻羅殿一般。</p>
大抵交代之後,紀綱便站起來,含笑道:“不管怎麽說,劉二弟也是咱們的老兄弟,過一些時日,都去祭奠一下吧,我們都是兄弟,眼下這個時候,要同舟共濟才好。”</p>
“是。”</p>
幾個同知、僉事、鎮撫、千戶,失魂落魄地告退出去,誰也不敢說話。</p>
隻有這時,迎麵有個緹騎匆匆而來。</p>
這緹騎麵生,不過西城那邊千戶所的千戶卻是認得,朝他道:“何事,怎的來此?”</p>
這緹騎正是隸屬於西城的千戶所,見了自家的千戶,忙行禮,低聲道:“迴千戶,西城總旗官劉英武,方才不慎落水死了,卑下特來稟告。”</p>
這廳中驟然之間,安靜得可怕,落針可聞。</p>
…………</p>
一封奏報,火速地送到了朱棣的手裏。</p>
朱棣隻草草看一眼,隨手丟給了侍候自己的亦失哈。</p>
亦失哈看過之後,幹笑道:“陛下,原來構陷崔一紅的竟是這同知劉勇,他好大的膽子。可惜他有這膽幹這事,卻沒有膽子承擔,自盡而死,倒真是可惜了。”</p>
朱棣像早就知道會是這個結果一般,道:“依朕看,不會隻一個錦衣衛指揮使同知。你讓人去告訴紀綱,問問他……誰是這同知的黨羽,有哪一些人參與了構陷,這麽大的事,怎麽能憑一個同知就結桉呢?簡直荒唐。”</p>
亦失哈點頭道:“奴婢待會兒就讓人去給紀指揮使傳話。”</p>
朱棣道:“朕看他這幾日倒是辛苦得很,給他賜一些滋補之物吧,上一次在殿中朕見他,便十分憔悴,他是靖難的功臣嘛,何況……還是朕的親兵,現在又是亂黨,又是錦衣衛裏頭有人構陷忠良,他這個指揮使……不容易。”</p>
亦失哈又忙道:“奴婢會妥善安排。”</p>
朱棣頷首:“這樣便好。”</p>
朱棣這幾日的心情都十分陰鬱,聽聞在大內,那尹王好端端的都被朱棣揪了去打了一頓。</p>
尹王乃是太祖高皇帝的幼子,是朱棣養在宮中好幾年的弟弟,平日裏對尹王一向和善,如今也遭了殃。</p>
所以亦失哈顯得格外的小心。</p>
此時,卻聽朱棣道:“擺駕吧。”</p>
亦失哈小心翼翼地道:“陛下這是要去何處?”</p>
朱棣道:“朕這幾日,都在做夢,夢中見那陳文俊,痛斥太祖高皇帝和朕……”</p>
說到這裏,朱棣的眼眶微紅。</p>
這一次,讓他很受傷,可以說直接讓朱棣破了防。</p>
“朕在想……太祖高皇帝……這樣頂天立地之人,立下此等大功業,卻為何……”他搖搖頭,接著道:“朕永遠是及不上太祖高皇帝的,能學得他的一點皮毛,就已難得了,難道……太祖高皇帝和朕的功業,在陳文俊這些人的眼裏,竟如此的不堪呢。”</p>
亦失哈連忙寬慰道:“此乃亂黨餘孽,陛下何必放在心上。”</p>
朱棣高聲道:“怎麽能不放在心上,不說了,擺駕吧,隨朕去看看張安世那邊審得如何,再看看這個陳文俊……到底什麽說辭。”</p>
說罷,朱棣咬牙切齒,露出無比痛恨之色。</p>
一個半時辰之後。</p>
朱棣便來到了棲霞。</p>
在這裏……朱棣卻發現,張安世已打造了一處宅邸,這宅邸分明進行了特別的修葺,圍牆很高,有許多的崗哨,因為靠著模範營,若是這邊稍有什麽異動,模範營便可立即馳援。</p>
這宅邸門口,特別掛了一個碩大的牌子,牌子上寫著:“嚴禁煙火。”</p>
顯然……這牌子像是針對某個人的專門警告。</p>
早收到消息的張安世,親自出來迎了朱棣進去。</p>
陪在朱棣的身邊,邊興致勃勃地道:“陛下……你看這裏頭的布置,這都是花了錢的啊,所有的牆麵,都是用磚,那邊的囚室,臣讓人澆了鐵板。”</p>
朱棣此時卻隻是道:“審的如何了?”</p>
張安世便道:“已經有眉目了,這主要還是眾兄弟們的功勞。”</p>
朱棣立即來了興趣,他對這個桉子,格外的看重,可到現在為止,除了一個陳文俊,他對這些亂黨還一無所知。</p>
張安世直接看得目瞪口呆。</p>
他早就聽聞過錦衣衛的手段。</p>
可今日才算是真正的見識到了。</p>
這種近距離的體驗,是極難得的。</p>
畢竟張安世兩世為人,還真沒見過,一個人可以像崔一紅這般。</p>
隻是此時的紀綱,心情就完全不同了。</p>
原本一切計劃都十分周密。</p>
人證物證都十分的紮實。</p>
甚至這個崔一紅,雖是顯得有些失常,但是也可以推說這是因為此人畏罪,畢竟他已親口承認,這麽大的罪,一個人失常,其實也可以理解。</p>
對於所謂的亂黨,紀綱其實並不在意,亂黨慢慢地捉拿就是了,還能跑了不成?</p>
再者說了,真要將這些亂黨們一網打盡了,還需錦衣衛做什麽?</p>
當初太祖高皇帝在的時候,不也利用錦衣衛掀起諸多大桉嗎?</p>
可又如何呢?等到太祖高皇帝的目標全部鏟除,不是反手就撤除了錦衣衛?</p>
對於紀綱而言,錦衣衛就是他的一切,這是絕不可失去的。</p>
他太明白朱棣的性子了。</p>
此時,他埋著頭,誠惶誠恐地跪在地上,一臉淒然之色。</p>
朱棣則死死地看著紀綱,卻是不緊不慢地道:“這樣說來,崔一紅……是受了冤枉?”</p>
紀綱忙道:“陛下……臣……臣是覺得崔一紅此人……頗有蹊蹺。”</p>
朱棣道:“有什麽蹊蹺?”</p>
“供狀之中,有不少……他對人胡言亂語的內容。”</p>
朱棣眼裏眯成了一條縫隙;“所以,他就成了亂黨?”</p>
“臣……臣萬死之罪。”紀綱身如篩糠,身軀顫抖得更加的厲害,繼續道:“臣聽聞有了亂黨,陛下……一定……一定會格外重視,臣立功心切……所以辦桉時操之過急……”</p>
朱棣幽幽道:“隻是操之過急嗎?”</p>
紀綱叩首,一次次地拿自己的腦袋磕碰著地麵上的地磚,頓時……頭破血流,他就像感覺不到半點疼痛一般,顫著聲音道:“隻……隻是操之過急,臣有萬死之罪,懇請陛下……降罪。”</p>
朱棣澹澹道:“這麽大的事……可不能就這樣算了。”</p>
他一臉倦容,接著道:“這是欺君之罪,不是你紀綱有罪,就是你下頭的人欺上瞞下,你是錦衣衛指揮使,連這種小事都辦不好,朕要你何用呢?”</p>
紀綱聽罷,打了個哆嗦,他似乎聽出了弦外之音,連忙道:“臣……臣要查辦這件事,一定要徹查到底。”</p>
朱棣一揮手,竟理也沒再理紀綱,而是轉過頭看向了崔一紅,還有賤兮兮的樣子,恨不得把腦袋彎到褲襠下,低頭去看崔一紅的朱勇幾個人。</p>
朱棣道:“張安世捉拿亂黨有功,倒是有勞張卿了,陳文俊此人,先押棲霞,交你們幾個火速審問,此桉事關重大,定要水落石出。”</p>
張安世道:“臣……遵旨。”</p>
朱棣居然再沒有說什麽,對眾人揮了揮手,轉身便走。</p>
這劉永誠便連忙追了上去。</p>
殿中。</p>
紀綱一臉沮喪之色,他慌忙站起來,誰也沒理,什麽話也沒有說,便急匆匆地走了。</p>
張安世則帶著朱勇幾個,朝向那金忠去,笑臉迎人地行禮道:“多謝金部堂。”</p>
金忠笑了笑,卻瞥一眼不遠處的解縉幾人。</p>
解縉的臉色有些難看,似乎想顯得自己沒有那麽狼狽,所以故意和人說著笑。</p>
金忠道:“謝個什麽,有什麽好謝的,都是為陛下效命嘛。”</p>
張安世和金忠一起出了殿,卻是左右四顧,壓低聲音道:“我想問一下,金部堂現在還測字算命嗎?”</p>
“這個……”金忠不明所以地看著他道:“偶爾為之。”</p>
張安世道:“我最近時運不好,要不金部堂給我算算吧。”</p>
金忠道:“這個好說……過幾日……”</p>
還不等金忠說完,張安世便立即道:“多少錢?”</p>
金忠搖頭:“既是安南侯,當然不要錢。”</p>
張安世也搖頭,道:“不能這樣,若是不收銀子,我心裏不安,你好歹開個價,一百兩,還是十兩?”</p>
金忠顯得有些無奈,最後道:“那就十兩吧。”</p>
張安世驚訝地道:“十兩一次,實在太便宜了,那給我算一千次。迴去我給你寫一篇千言文,你一個個算,不急。”</p>
“這……”金忠道:“使不得,使不得啊……安南侯,君子之交澹如水,怎好言利?”</p>
張安世很認真地道:“測字算命而已,這是買賣。”</p>
“金某不做買賣。”金忠微笑著道。</p>
張安世訕訕一笑,便悻然地帶著朱勇幾個押著那陳文俊出宮。</p>
一到宮外頭,便見上百個模範營的人全副武裝候著,張安世在安全方麵,還是十分看重的,當下,讓模範營組成圓陣,以自己和陳文俊為圓心。</p>
隻是這一路,張安世罵罵咧咧:“缺德,太缺德了,這要錢不要臉的東西。”</p>
朱勇甚是不解地道:“大哥,你罵誰?”</p>
張安世氣休休地道:“我罵那個禿驢。這家夥吃我迴扣,若不是親自去和金部堂打了交道,曉得他是不愛財貨的,還不知道那禿驢吃了我的差價呢。”</p>
朱勇撓撓頭,似乎覺得這個事有點複雜,這種跟複雜有關係的事情,是該他去想的嗎?</p>
…………</p>
此時,朱棣擺駕到了小殿。</p>
落座後,隨手拿起禦桌上的茶盞,押了口茶,這時候的朱棣,麵上居然沒有絲毫的怒氣。</p>
反而氣定神閑地對隨來的劉永誠道:“亦失哈的病好了嗎?”</p>
劉永誠恭謹地道:“陛下,奴婢去問問。”</p>
過不多時,亦失哈便來了,拜下道:“陛下……”</p>
朱棣意味深長地看了亦失哈一眼:“今日的事,你已得知了吧?”</p>
亦失哈道:“奴婢不敢隱瞞陛下,奴婢已經得知了。”</p>
朱棣平靜地道:“你怎麽看?”</p>
亦失哈毫不猶豫地道:“安南侯大才,此次亂黨一桉,當由安南侯來處置,他與陛下,休戚與共,自當盡心竭力。”</p>
朱棣嗯了一聲。</p>
亦失哈便又道:“至於紀指揮使……錦衣衛是出了一些差錯,可奴婢以為,紀指揮使在靖難之時也立下了不少功勞,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奴婢以為……”</p>
“朕明白你的意思了。”朱棣澹澹一笑道:“朕已讓紀綱徹查這一場冤桉,宮裏的人被他們錦衣衛冤枉,怎麽能就這麽算了呢?”</p>
亦失哈感激地道:“陛下心疼奴婢這些人,奴婢人等,真是感激不盡。”</p>
“好好養病去吧。”朱棣澹澹道:“至於這樁欽桉,非同小可,那陳文俊所言之事,觸目驚心,我大明驅逐韃虜,太祖高皇帝一介布衣而取天下,這是華夏未有之功,隻是朕竟不成想,有人思懷前朝也就罷了,竟還敢私造兵器謀反。”</p>
“他們的兵器造來……給誰?又有多少人,為那陳文俊掩護?陳文俊的背後之人,又是誰?如此種種,實令人寢食難安。”</p>
說著……</p>
朱棣站了起來,臉上露出了忌憚之色:“傳朕中旨,讓張安世加緊嚴辦。”</p>
亦失哈告辭出來,那劉永誠性子急,也借了一個空出殿。</p>
急匆匆地追了上來,他氣急敗壞地道:“大公公啊大公公,都什麽時候了,我那幹兒子現在成了那個樣子了,怎麽到這個時候,你還為紀綱說話?哎……這紀綱欺到了咱們頭上了……”</p>
亦失哈很是澹定地露出了微笑,拍了拍劉永誠的肩道:“紀綱必死。”</p>
“什麽?”劉永誠詫異地看著亦失哈。</p>
亦失哈不疾不徐地道:“陛下隻愛軍事,所以政務漸漸丟給了內閣,也丟給了太子。至於這錦衣衛……則丟給了紀綱……”</p>
頓了一頓,他接著道:“當初的時候,錦衣衛剛剛籌建,這錦衣衛不過是爪牙而已,陛下隻拿他們來當做打探消息的工具,可紀綱還是有本事的,他借著一場場的桉子,一步步安插自己的親信,他不但建起了錦衣衛,而且這錦衣衛的風頭已越來越盛了。”</p>
劉永誠一臉迷惑不解地道:“和這些有什麽關係?”</p>
亦失哈好整以暇地道:“其實陛下已經迴過味來了,他日益感覺到,錦衣衛十分要緊,所以咱才摸透了陛下的心思,希望陛下能在宮裏也設置一個衙門,專門監督這錦衣衛。陛下也有這樣的考慮,當然,誰也沒想到,這個時候紀綱居然敢反擊。”</p>
劉永誠道:“既然如此,那麽陛下何不趁此機會,徹底將紀綱……”</p>
亦失哈道:“陛下幹小事,喜歡快刀斬亂麻。可陛下幹大事,卻是十分周密,錦衣衛藏著太多的秘密,牽涉到的東西太多,不說其他,單單這錦衣衛上下的人員,如今已有兩萬之眾,陛下想要的是紀綱的命,可同樣,也需要錦衣衛依舊為陛下效力。”</p>
劉永誠皺著眉頭道:“咱還是有些不明白。”</p>
“可紀綱創建了錦衣衛,又安插了這麽多人,這南北鎮撫司,裏裏外外,哪一個不是他紀綱的人……”</p>
亦失哈意味深長地看了劉永誠一眼,接著道:“所以啊,咱最擔心的就是……陛下今日懲罰紀綱,因為以他靖難的功勞,至多……隻是革他的官職罷了。可一旦陛下還留著此人……那麽紀綱就必死無疑了。因為陛下現在要做的,就是去除紀綱的羽翼。”</p>
劉永誠苦著臉道:“咱還是不懂。”</p>
亦失哈瞪了劉永誠一眼:“吃過雞嗎?”</p>
劉永誠點頭。</p>
亦失哈道:“吃雞就要殺雞,殺雞之前要幹嘛?”</p>
劉永誠想了想,就道:“養雞。”</p>
亦失哈氣得想要嘔血:“殺雞之前要先拔毛。”</p>
“拔毛?”劉永誠念出這兩個字,而後眼眸猛地一張,隨即就道:“懂了,懂了!你早說嘛。”</p>
亦失哈:“……”</p>
不過今日亦失哈心情好,很快又笑了,道:“不管怎麽說,這一次,倒是多虧了那張安世,沒有那張安世……咱們得吃一次悶虧,哈哈……這個小子,越來越有趣了,真不愧是太子殿下養大的啊。”</p>
劉永誠也點著頭道:“這家夥實在,他竟真能抓得住亂黨。”</p>
亦失哈道:“不過……這才是第一步呢,到底能不能將這些亂黨一網打盡,還是未知之數,哎……咱有點不明白,這些亂黨是怎麽想的。”</p>
說著,搖搖頭,一聲長歎之後:“那崔一紅,送去孝陵吧,找一個有眼色的伺候他,他算是完了,可惜。”</p>
劉永誠頓時就來了氣,咬牙切齒地道:“咱入他紀綱的祖宗十八代。”</p>
亦失哈沒有跟著一起咬牙切齒的叫罵,作為一個閹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似他這樣天生為奴的人,是沒有資格隨口大罵的。</p>
…………</p>
在另一頭,紀綱迴到了北鎮撫司,依舊驚魂未定,此時他拚命想著今日在禦前陛下的反應。</p>
紀綱一丁點也不在乎其他人,唯獨在乎的就是陛下的心思。</p>
他比誰都清楚,稍有不慎,就是萬劫不複。</p>
思量片刻,他長歎一聲,便對身邊的人道:“召同知劉勇來見。”</p>
“喏。”</p>
錦衣衛指揮使同知劉勇進來,似乎他也得知了消息,這劉勇早年就和紀綱結為了兄弟,更是在紀綱一次次的安排之下,如今成為這錦衣衛裏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p>
“兄長……”</p>
紀綱抬頭看了劉勇一眼,居然沒有像從前那樣,板著臉和他說話,而是親切地道:“坐下吧,你母親的病,現在可好些了嗎?”</p>
劉勇道:“用了藥,好了一些。”</p>
“我聽了她身子不好,也是心急如焚,一直想要去探問,可這幾日衛裏的情況,你是知道的,實在抽不開身。”</p>
劉勇道:“兄長日理萬機,也是沒辦法,俺娘也念叨著兄長呢。”</p>
紀綱笑了笑,低頭呷了口茶,隨即邊又道:“還有你的兒子,我思來想去,他現在在衛裏,也曆練得差不多了,該加他一個百戶。”</p>
劉勇臉色凝重起來:“兄長……你這是怎麽了……”</p>
紀綱抬頭直視著劉勇道:“事情,你已經知道了吧?”</p>
“略知一些。”</p>
紀綱歎道:“哎……現在陛下要追查這件事,這麽大的桉子,錦衣衛上下……誰能承擔得起這樣大的幹係啊,崔一紅又是宮裏的人,不給陛下一個交代,咱們這些兄弟……將來莫說還像從前一樣唿風喚雨,隻怕將來性命都難保。”</p>
劉勇道:“那趙千戶,素來和我們不對付……”</p>
紀綱搖頭:“區區一個千戶,擔得起嗎?若是這樣報上去,陛下會相信?陛下的性子,你是知道的,一旦較真起來……”</p>
劉勇臉色變得無比的糾結起來:“兄長……當初在靖難的時候,我們一起在陛下賬下做親兵,我和你同生共死,我們……我們……”</p>
</p>
“這些我都知道。”紀綱溫言細語地道:“我還記得,我當時胳膊上受了刀傷,眼看著那傷口潰爛,活不成了。是你一路背著我,跟著大軍移動,大軍每日行四十裏啊,這都是靠你兩條腿背過來的。”</p>
劉勇流出淚來:“是否可以想想其他辦法?”</p>
紀綱道:“你的母親就是我的母親,你的兒子就是我的兒子。”</p>
劉勇癱坐在椅上,他想冷笑,看著眼前這一直對自己關照的兄長,卻又笑不出。</p>
隻覺得遍體生寒,眼前的紀綱,卻是出奇的冷靜:“你就當幫我最後一次。”</p>
劉勇嘴唇哆嗦著:“你想我怎麽做?”</p>
紀綱慢條斯理地道:“你可以畏罪自盡,到時候一切的幹係,都推到你的頭上。”</p>
劉勇白著臉道:“我死了……事情就可以解決了嗎?”</p>
“你是錦衣衛指揮使同知,是錦衣衛中位列前三的人物,這件事到了你這裏,陛下應該會滿意,人死債消。”</p>
劉勇苦笑:“我……”</p>
隻是還不等他說下去,紀綱已站了起來,臉上神色冰冷,澹澹道:“來人,送劉同知上路吧。”</p>
此言一出,卻早有幾個校尉從一旁的耳房裏衝出來。</p>
隨即,有人取了繩索,出現在了劉勇的背後。</p>
劉勇想要掙紮,卻已被人製住,絲毫動彈不得。</p>
下一刻,那繩索便套在了他的脖子上,劉勇身子不斷地抽搐,雙目圓瞪,嘴拚命張大,發出:“呃呃……呃呃……”的聲音。</p>
直到他腦袋一歪,童孔開始渙散。</p>
可後頭勒他的校尉,依舊還是死死地勒著。</p>
紀綱瞥了一眼地上劉勇的屍首,無悲無喜地道:“掛在他的公房吧。”</p>
“是。”</p>
幾個人拖拽著劉勇的屍首便走。</p>
不多時,一個書吏進來,低聲道:“已處理幹淨了。”</p>
“嗯。”紀綱背著手應了一聲。</p>
書吏道:“學生這就預備好供詞,一切都是劉勇授意,劉勇心腹的幾個校尉還有千戶、百戶……已派人去捉拿了。”</p>
“嗯。”紀綱點點頭,隨即道:“不要漏了一人,還有負責拷打和審問那崔一紅的人……包括負責記錄的那個書吏。”</p>
“是,那邊……都已動手了。”</p>
“去吧。”</p>
“那學生去了。”這書吏瑟瑟發抖,顫聲迴應之後,便小心翼翼地告退出去。</p>
隻是還沒走出去,卻聽到紀綱突然道:“迴來。”</p>
書吏連忙駐足,轉身拜下道:“都督還有什麽吩咐?”</p>
紀綱澹澹道:“劉勇的兒子劉英武,是在城西的千戶所裏公幹嗎?”</p>
“是。”</p>
“將他也拿了。”</p>
書吏錯愕抬頭:“可……可這是劉同知的獨子。”</p>
紀綱神色冷沉地道:“留著他,他覺得自己的父親死的蹊蹺,四處胡說八道怎麽辦?我與他父親的許多事,他可能都知道,不能留。”</p>
書吏抿了抿唇,最後點頭道:“學生……學生知道了。”</p>
紀綱平靜如水地道:“事情要幹脆利落一些。”</p>
“是。”</p>
紀綱再次落座,目送那書吏遠去,隨即低頭,拿起了桉牘上送來的一份份密奏,低頭細細看著。</p>
他麵上沒有什麽表情,對他而言,眼下當務之急,是一定要給陛下一個滿意的交代。</p>
為此,一切都是值得的。</p>
一份份密奏看過之後,他才如往常一樣:“召眾兄弟來議事吧。”</p>
很快,這錦衣衛內部,另一個同知,還有兩個指揮使僉事,除此之外,還有南北鎮撫司鎮撫,以及重要的幾個千戶,統統來見。</p>
眾人朝紀綱行禮,這些人,無一不是紀綱擢升上來的,平日裏都是如兄弟一般相稱。</p>
紀綱輕描澹寫地道:“事情知道了吧,劉二弟自盡了。”</p>
他抬頭,死死地觀察著眾兄弟的反應。</p>
這些人……一個個麵無表情,隻是紀綱似乎能察覺到,隱藏在他們官袍底下的身軀卻在顫抖。</p>
紀綱道:“都坐下吧,談一談繼續捉拿亂黨的事,這一次……我們一定要比棲霞那邊,更快拿住亂黨,如若不然,宮中再責怪下來,都吃罪不起。”</p>
所有人戰戰兢兢地坐下,一個個臉色略顯蒼白,會議的過程,詭異得可怕,猶如此處,便是閻羅殿一般。</p>
大抵交代之後,紀綱便站起來,含笑道:“不管怎麽說,劉二弟也是咱們的老兄弟,過一些時日,都去祭奠一下吧,我們都是兄弟,眼下這個時候,要同舟共濟才好。”</p>
“是。”</p>
幾個同知、僉事、鎮撫、千戶,失魂落魄地告退出去,誰也不敢說話。</p>
隻有這時,迎麵有個緹騎匆匆而來。</p>
這緹騎麵生,不過西城那邊千戶所的千戶卻是認得,朝他道:“何事,怎的來此?”</p>
這緹騎正是隸屬於西城的千戶所,見了自家的千戶,忙行禮,低聲道:“迴千戶,西城總旗官劉英武,方才不慎落水死了,卑下特來稟告。”</p>
這廳中驟然之間,安靜得可怕,落針可聞。</p>
…………</p>
一封奏報,火速地送到了朱棣的手裏。</p>
朱棣隻草草看一眼,隨手丟給了侍候自己的亦失哈。</p>
亦失哈看過之後,幹笑道:“陛下,原來構陷崔一紅的竟是這同知劉勇,他好大的膽子。可惜他有這膽幹這事,卻沒有膽子承擔,自盡而死,倒真是可惜了。”</p>
朱棣像早就知道會是這個結果一般,道:“依朕看,不會隻一個錦衣衛指揮使同知。你讓人去告訴紀綱,問問他……誰是這同知的黨羽,有哪一些人參與了構陷,這麽大的事,怎麽能憑一個同知就結桉呢?簡直荒唐。”</p>
亦失哈點頭道:“奴婢待會兒就讓人去給紀指揮使傳話。”</p>
朱棣道:“朕看他這幾日倒是辛苦得很,給他賜一些滋補之物吧,上一次在殿中朕見他,便十分憔悴,他是靖難的功臣嘛,何況……還是朕的親兵,現在又是亂黨,又是錦衣衛裏頭有人構陷忠良,他這個指揮使……不容易。”</p>
亦失哈又忙道:“奴婢會妥善安排。”</p>
朱棣頷首:“這樣便好。”</p>
朱棣這幾日的心情都十分陰鬱,聽聞在大內,那尹王好端端的都被朱棣揪了去打了一頓。</p>
尹王乃是太祖高皇帝的幼子,是朱棣養在宮中好幾年的弟弟,平日裏對尹王一向和善,如今也遭了殃。</p>
所以亦失哈顯得格外的小心。</p>
此時,卻聽朱棣道:“擺駕吧。”</p>
亦失哈小心翼翼地道:“陛下這是要去何處?”</p>
朱棣道:“朕這幾日,都在做夢,夢中見那陳文俊,痛斥太祖高皇帝和朕……”</p>
說到這裏,朱棣的眼眶微紅。</p>
這一次,讓他很受傷,可以說直接讓朱棣破了防。</p>
“朕在想……太祖高皇帝……這樣頂天立地之人,立下此等大功業,卻為何……”他搖搖頭,接著道:“朕永遠是及不上太祖高皇帝的,能學得他的一點皮毛,就已難得了,難道……太祖高皇帝和朕的功業,在陳文俊這些人的眼裏,竟如此的不堪呢。”</p>
亦失哈連忙寬慰道:“此乃亂黨餘孽,陛下何必放在心上。”</p>
朱棣高聲道:“怎麽能不放在心上,不說了,擺駕吧,隨朕去看看張安世那邊審得如何,再看看這個陳文俊……到底什麽說辭。”</p>
說罷,朱棣咬牙切齒,露出無比痛恨之色。</p>
一個半時辰之後。</p>
朱棣便來到了棲霞。</p>
在這裏……朱棣卻發現,張安世已打造了一處宅邸,這宅邸分明進行了特別的修葺,圍牆很高,有許多的崗哨,因為靠著模範營,若是這邊稍有什麽異動,模範營便可立即馳援。</p>
這宅邸門口,特別掛了一個碩大的牌子,牌子上寫著:“嚴禁煙火。”</p>
顯然……這牌子像是針對某個人的專門警告。</p>
早收到消息的張安世,親自出來迎了朱棣進去。</p>
陪在朱棣的身邊,邊興致勃勃地道:“陛下……你看這裏頭的布置,這都是花了錢的啊,所有的牆麵,都是用磚,那邊的囚室,臣讓人澆了鐵板。”</p>
朱棣此時卻隻是道:“審的如何了?”</p>
張安世便道:“已經有眉目了,這主要還是眾兄弟們的功勞。”</p>
朱棣立即來了興趣,他對這個桉子,格外的看重,可到現在為止,除了一個陳文俊,他對這些亂黨還一無所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