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世點點頭,在這一點上,朱高煦和他倒是有點像。</p>
看來他很適合做大將軍啊,他帶兄弟,也從不心慈手軟。</p>
張安世道:“五六萬人馬……隻是鎮撫了區區土司,似乎也沒什麽大不了的。”</p>
朱高煦罵道:“壓服之後,便要抽他們的丁,征他們的稅,壟斷他們的鹽巴,等兵強馬壯之後,當然教那緬甸國乖乖就範。”</p>
張安世詫異道:“什麽,緬甸國乃我大明番邦,他就像我大明的兒子一般,你怎麽下得了手?”</p>
朱高煦冷笑道:“什麽兒子孫子的,你幾時見我大明還生出個兒子來?何況我這做親兒子的,不也一樣跟沒爹一個樣。”</p>
“這話可不能亂說。”</p>
朱高煦又大怒,哇哇大叫道:“都是你這小賊挑撥離間,不然我如何有今日!”</p>
張安世道:“朱高煦又犯病了,弟兄們,別跟他講道義。”</p>
朱高煦一下子就像泄了氣的皮球,畢竟今日兩輪毆打,是人都遭不住,便道:“這所謂的番邦,在元的時候,他們向元朝入貢,到了我大明,他們又入貢大明,在他們眼裏,誰的刀鋒利,他們便是誰的兒子!”</p>
“這樣的兒子,留著有什麽用?本王才不理這些狗賊!那些狗屁讀書人不是說了嗎?四海之地,莫非王土!幾千年來,都是這樣寫的,難道還有錯?取那些蠻國,等於是拿迴自己家的東西,又有啥不可以?”</p>
張安世欣賞地看著朱高煦,看來這家夥終於上道了,已經把他打到可以友好交流的程度了。</p>
有潛力,看來還需努力啊!</p>
張安世笑了笑,背著手道:“你這樣是不道德的。”</p>
說罷,不等朱高煦迴應,便昂著頭,帶著三兄弟揚長而去。</p>
朱高煦本還想說點什麽,畢竟這些日子,他實在憋壞了。</p>
雖然看了張安世就咬牙切齒,可是一個從前被人眾星捧月之人,如今被孤零零的圈禁著,實在是一件遭不住的事。</p>
可人已經走了,他百爪撓心,接著罵罵咧咧,然後又死死地盯著輿圖發呆。</p>
過了數日,張安世又來了。</p>
朱高煦看到人,就立即大罵:“你這狗賊……”</p>
張安世道:“兄弟們……”</p>
而後……</p>
朱高煦道:“我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必教這緬甸國死無葬身之地。”</p>
張安世施施然地坐下道:“你說我聽聽。”</p>
朱高煦道:“若是輿圖上的山川地理沒有錯的話,隻要奪取這裏,便可順流而下,經過“麗水”直入他們的腹地,如此一來,他們必然部署大亂,但此時孤軍深入,他們的王都一定防衛森嚴,所以我們並不取他們的王都,而是在這裏,這裏,還有這裏設伏,他們邊鎮的兵馬見我們進入腹地,一定迴師救駕,此地,還有此地,都是必經之路,尤其是這裏,隻要在此布置好兵馬,有足夠的弓箭,火炮,便可一舉擊潰他們的援軍,援軍一潰,則大事可定!”</p>
“至於他們的王都,圍困即可,不必急著攻城,圍個數年,教他們山窮水盡也是無礙,隻要戰局的先手操持我手,拿下此國,隻是時間問題。”</p>
張安世發現輿圖上已經多了許多墨點,顯然是百無聊賴的朱高煦成日都在琢磨這個事。</p>
張安世不理他,隻道:“我不想和你說這些。”</p>
朱高煦大怒:“張安世,你真是卑鄙小人,本王落在你的手裏……實在不甘心。”</p>
張安世笑看著他道:“你再罵!”</p>
朱高煦沒吭聲了。</p>
張安世道:“你說的這些,有道理!可是孤軍深入,要帶許多的糧草……隻怕補給不足。”</p>
朱高煦便冷笑道:“這有何難,就地就可得糧。”</p>
張安世道:“且不說這樣做,有傷天和,而且必然無數緬甸百姓抵抗,這糧食即便可以滿足,那麽大量的傷藥、火藥、器械呢?”</p>
朱高煦低頭:“若有朝廷給予足夠的補給……”</p>
張安世笑著道:“這可是蔓延數百上千裏,就算是有補給,那也是杯水車薪,你還好意思自稱自己是將軍!做將軍的,首先得想著計算利害得失,南京城調撥一百斤糧食,送到雲南可能隻剩下三十多斤,若是送到了你說的這個地方,隻怕連十斤都沒有了。”</p>
“何況,這麽多的民夫從何而來,如何確保糧道的安全?你還太年輕,不像我。我叔父徐輝祖,你曉得吧,他才有真正的大將之風,我問他緬甸的事,他隻搖頭,說得不償失,可你不一樣,你沒腦子。”</p>
朱高煦氣唿唿地不忿道:“阿舅懂個鳥!好啊,原來你們是一夥的,難怪阿舅打小就不喜歡我……”</p>
張安世笑嘻嘻地道:“其實要有補給,也不是不可以,不就是銀子和糧食嗎?隻要有錢,世上沒有辦不到的事。朝廷可能舍不得給,但是可以去借啊。”</p>
“借……”朱高煦臉露不解。</p>
張安世道:“風投,你知道不知道?”</p>
朱高煦臉上陰晴不定,他確實不懂。</p>
張安世倒是耐心地道:“就是有人賭你能贏,贏了收益大家可以二一添作五,有人出人命,有人出錢,大家一起把事辦了。若是這仗輸了,則是有人丟命,有人失錢。”</p>
朱高煦冷笑,顯然這冷笑是帶著嘲笑的意味,他道:”古今中外,就沒聽說過借錢打仗的。”</p>
</p>
張安世道:“那是因為我還未出生,天不生我張安世……”</p>
朱高煦立即就打斷了張安世道:“你這卑鄙小人!”</p>
張安世大怒:“弟兄們,他屁癢了。”</p>
朱勇幾個是真打。</p>
這種年紀的人,手腳也沒什麽輕重。</p>
說打便打,絕不含湖。</p>
而幸好朱高煦身體結實,不然早就廢了。</p>
對他而言,最痛苦的是屈辱,接二連三的屈辱,讓他恨不得自盡。</p>
可是他不甘心,他看著這天下的輿圖,想到自己從記事起,身邊便無數人圍著他,他便已認定,他是個要幹大事的人,此後他學弓馬,習兵法,孜孜不倦,似乎他覺得自己是命運選中的人。</p>
這天下……需要有一個主人。</p>
而這個主人,一定是他。</p>
隻可惜,他隻懂兵,對其他的事,可謂一竅不通,何況從小到大,身邊總是少不了討好他的人,可如今,落地鳳凰不如雞。</p>
更可怕的是寂寞的滋味,在這裏,沒有人理會他,而他的父皇對他……也是冷漠,甚至他懷疑……自己隨時可能被父皇拉去宰了。</p>
在這種恐懼之下,屈辱和委屈教他心涼透了。</p>
隻是……過了幾日。</p>
突然,守門的人又開了門,而後告訴朱高煦,現在他被允許出這個宅子了。</p>
當然,會有人看著他。</p>
其實朱高煦現在就算要跑,也無處可去。天下之大,已無他的容身之地。</p>
他戰戰兢兢地出了宅子,在那集市裏足足逛了一日,夜裏才迴。</p>
次日,依舊在外閑逛,那宅子,他是一天也不願意待下去了。</p>
隻有被囚禁的人,才知道繁華俗世是何等的珍貴。</p>
唯一的不同之處在於,以往他總是前唿後擁,而在這裏,再沒有人會將他當一迴事。</p>
他似乎心情平和了一些,不過依舊還是惴惴不安。</p>
在客棧裏,他落座,每日有人會給他一兩銀子,此時,他點了飯菜。</p>
這時,一個和尚進來:“店家,老規矩,上齋菜。”</p>
朱高煦迴頭,驚呆了,眼前這人,不是姚廣孝是誰?</p>
“姚師傅,姚師傅……”朱高煦匆忙上前。</p>
姚廣孝見了他,微笑道:“殿下……”</p>
一聽有人叫自己殿下,朱高煦淚流滿麵,說話都結巴起來:“我……我……父皇如何啦……他……他會赦免我嗎?”</p>
這一次,他沒用本王。</p>
姚廣孝道:“難道你不知道嗎?”</p>
“什麽?”</p>
姚廣孝道:“你下詔獄之後,陛下已動了殺心,你那一日敢殺張安世,他日就敢殺太子,這等大罪,陛下已讓錦衣衛論罪了,而論出來的……乃是圖謀不軌,是大逆。”</p>
朱高煦打了個寒顫,他再傻也清楚,大逆是什麽意思。</p>
如果父皇但凡有一丁點仁慈,論罪的人得了陛下的暗示,自然會論出不痛不癢的罪。</p>
而一旦將此罪堂而皇之地呈送到父皇的麵前,他隻怕真可能人頭落地了。</p>
姚廣孝看著他臉上表情不斷變化,歎息道:“阿彌陀佛,上天有好生之德。”</p>
朱高煦覺得怪怪的,阿彌陀佛是佛家語,而上天有好生之德出自論語。</p>
姚廣孝繼續道:“得知此事之後,太子跪在了大內為殿下求情,那張安世,也特意去了詔獄,打了你一頓,哎……張安世真是好人啊。”</p>
提到張安世,朱高煦就想到自己被痛打,頓時怒從心起:“他羞辱我……他……”</p>
姚廣孝依舊微笑道:“你要殺他,鬧的這樣厲害,他去詔獄打你,同樣鬧的厲害,若是你殺張安世,是大罪。那麽張安世去詔獄打你,豈不也是大罪?所以……此事,就從大逆不道,成了彼此胡鬧了!”</p>
說到這裏,他似乎故意頓了頓,才接著道:“他是在救殿下啊。也是給了陛下一個台階,如若不然,殿下以為,自己能活到了這個時候嗎?”</p>
朱高煦吃驚道:“他有這樣的好心?”</p>
若是從前的朱高煦,一定滿不在乎,他過於高貴,總覺得身邊的人,本就理所應當的遷就自己,自己有天大的錯,也會有人給自己兜著。</p>
可經曆了自己身邊那些兄弟的冷漠,還有從前仰仗自己的人對自己的疏遠。</p>
朱高煦也已清楚,這世上根本就不會有無緣無故的遷就。</p>
哪裏想到,真正在這個時候,肯伸出援手的,竟是自己的皇兄,還有素來跟自己互不對眼的張安世那狗賊呢?</p>
姚廣孝道:“正因為如此,殿下才能從詔獄中出來,不過……你這罪孽太大了,雖是能活命,可將來如何,貧僧卻說不好,你好自為之吧。”</p>
朱高煦眼眶微紅,似乎有了幾分悔恨。</p>
他狠狠一拳,砸在了桌子上,桌子頓時哐當作響,轟然倒塌。</p>
轟……</p>
朱高煦吸著鼻子:“哎……我……我……”</p>
正說著,這邊小二便衝了來,大叫道:“入你娘,賠錢。”</p>
朱高煦勃然大怒,本王天天挨朱勇幾個的打也就罷了,還受你這鳥氣?</p>
朱高煦頓時氣休休地道:“入你娘。”</p>
“入你娘。”</p>
“入你娘!”</p>
“入你娘!”</p>
“你等著,俺叫人,今日絕不教你走了。”</p>
朱高煦冷笑:“去叫,我一個打十個。”</p>
他揮舞著拳頭,宛如一頭雄獅。</p>
結果……那小二大唿一聲,於是……這店裏後廚,還有樓上的夥計以及賬房,竟一下子衝出了三十多個人。</p>
朱高煦:“……”</p>
姚廣孝早見不妙,阿彌陀佛也沒念,跑了。</p>
一時之間……乒乒乓乓一陣。</p>
總算有跟從朱高煦來的幾個人,冒險將鼻青臉腫的朱高煦拖了出來。</p>
朱高煦依舊罵聲不絕:“他還敢罵我娘,我入他娘!”</p>
…………</p>
張安世已經許多日子不來了。</p>
足足過去了半個月。</p>
等張安世再次出現的時候,朱高煦一下子跳了起來,不過似乎又覺得不妥,連忙又擺出一副澹漠的樣子。</p>
張安世笑眯眯地道:“今兒天氣真不錯,聽說你在客棧裏吃飯不給錢?”</p>
朱高煦大怒:“胡說,胡說什麽八道,那狗賊汙蔑我,他們居然還糾結人打我。”</p>
張安世歎道:“你就不能從自己身上找點原因嗎?為何人家不打別人,偏要打你?”</p>
朱高煦隻覺得憋了一肚子氣。</p>
張安世又道:“你要知道,這世上的事,不是所有人都圍著你轉的。”</p>
朱高煦居然沒反駁,低頭不語。</p>
“你看我,我就曉得……人都有自己的七情六欲,不能隻活在自己的世界裏,覺得別人就該當要奉承你。”</p>
說罷,張安世坐下,翹起腳,道:“老二,我口渴了,去給大哥斟杯茶來。”</p>
朱勇道:“噢。”</p>
卻在此時,朱高煦咬咬牙道:“多謝。”</p>
“啥?”張安世笑吟吟地看著朱高煦。</p>
朱高煦像是下了決心一般,歎了口氣,才道:“事情的原委,我已知道了,你打我打的對,多虧你打了我。”</p>
張安世道:“不必謝,我也沒動手,都是我兄弟打的,你要謝,就謝他們吧。”</p>
朱高煦道:“皇兄還好吧?”</p>
張安世道:“還好,不過……”</p>
張安世頓了頓,才又道:“他對你倒是牽腸掛肚,怕你在這裏受委屈。”</p>
朱高煦低著頭不說話。</p>
張安世道:“姐夫說,大家都是一家人,兄弟怎麽能相殘呢,不能壞了規矩!你有兒子,姐夫也有兒子,將來我也會有兒子,後輩們若是看到自己的父輩這個樣子,豈不都有樣學樣?從大義上來說,這不妥。從小情而言,他與你一母同胞,一個娘胎裏出來的,打小的時候,他便與你坐一桌吃飯,和你一起嬉戲玩耍,當初你與姐夫年幼的時候,那些愉快和不愉快的事,你都忘了嗎?”</p>
朱高煦慚愧地低著頭:“別說啦,再別說啦。”</p>
張安世唏噓道:“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給瞻基他們做榜樣呀,如若不然,效彷那司馬家族那般,父親殺兒子,兒子殺父親,兄弟相殘,外甥殺舅舅嗎?就為了一個皇位,當真值得?”</p>
朱高煦低著頭,依舊不語,他雙肩顫了顫,終於道:“那風投……是咋迴事,你再和我講一講。”</p>
顯然眼前這家夥是故意轉變話題的,張安世倒不在意,甚至來了興趣:“這個容易,那就是,一個人有錢,一個人有本事,有錢人錢多的花不出去,想找個人做點買賣,而有本事的人,有本事卻無處施展,可惜又沒錢!”</p>
“這個時候,那個有錢人……比如,這個有錢人是我一個朋友,覺得此人有本事,真能帶著人馬,幹出一番大事業,所以我便拚命砸錢,等這事業幹成了,大家再就地分贓,又比如說……土地,比如說礦產,又比如港口,甚至是人力……”</p>
朱高煦道:“你說的那個有錢的朋友是不是你?”</p>
第一個問這個,這是最重點的嗎?</p>
張安世便笑道:“也可以這麽說罷。”</p>
朱高煦道:“那個有本事的人是誰?”</p>
張安世笑嘻嘻地道:“或許是你呢?”</p>
朱高煦身軀一震:“我?”</p>
所謂落地鳳凰不如雞,從前所有人都誇朱高煦有本事,可現在……已經沒有人誇獎了。</p>
朱高煦最近不斷地被捶打,也經受了不少的精神創傷,難免開始自我懷疑。</p>
張安世臉上表情認真起來,道:“我覺得你是個有本事的人,隻是差一個機會而已。你想想看,這天下如此之大,大丈夫該幹一番大事業,不然便白活了一世。我看好你,你要多少錢糧,我舍得給。”</p>
朱高煦心底深處,突然燃起了一絲希望,這是從絕境中開出的希望之花,彌足珍貴。</p>
朱高煦不確定地道:“真的可以?”</p>
張安世很認真地道:“當然,要簽協議的,而且要分期償還,比如打下了哪裏,大家就要進行交割,若是不講信用可不成,後續就沒有辦法支付了。”</p>
從來就高高在上的朱高煦,此時慚愧地道:“我何德何能,我連模範營都打不過。”</p>
張安世倒是實在,很坦然道:“那是因為我兵精糧足,你隻要舍得花錢,一樣可以練出精兵來。”</p>
朱高煦一下子,眼睛微微亮了:“哎……我這般對你,你卻如此待我,我不知說什麽好。”</p>
張安世便又笑著道:“我張安世這個人,最講義氣的,但凡是瞧得上的人,便當兄弟看待。”</p>
張軏在旁連連點頭:“對對對,大哥最講義氣了。”</p>
丘鬆:“……”</p>
這時,朱勇已端茶上來,一頭霧水地道:“方才是說誰講義氣?”</p>
不過沒人理他。</p>
朱高煦道:“其實我也講義氣,我靖難的時候,對人也是掏心掏肺的,隻可惜……”</p>
想到曾經真心真意對待的人,後來對他怎樣的冷心冷肺,他又暗然神傷!</p>
張安世拍拍他的肩道:“好啦,不好的事都過去了。”</p>
朱高煦慚愧道:“如今我真成了孤家寡人,人人避我如蛇蠍,哎……隻有你們對我不離不棄,我真不是人……要不,我也跟著你們做兄弟吧。”</p>
丘鬆警惕,立即道:“他年歲大,加了進來,我不就從老四變老五?”</p>
朱高煦道:“先來後到吧,大家隻是兄弟,不分長幼。”</p>
張安世倒是有些猶豫,他甚至懷疑朱高煦的智商開始見長了,莫非經受了社會捶打之後,還能長情商?</p>
張安世咳嗽一聲道:“這個……這個……會不會有點亂?”</p>
朱高煦道:“有什麽亂的,大家憑意氣行事,哪裏有這麽多顧忌?”</p>
………………</p>
紫禁城。</p>
大內。</p>
懷慶公主領著自己的駙馬王寧見著了徐皇後,便開始哭。</p>
“駙馬平日裏……實在不知朱高煦是這樣的人,他若知道,哪裏敢與朱高煦親近……他……他……”</p>
王寧哭喪著臉,他迴府之後,越想越害怕,總覺得東宮讓他去見朱高煦,是不懷好意。</p>
現在朱高煦垮台了,而且錦衣衛那邊議了一個大逆罪,這是大逆啊。</p>
大逆怎麽可能是一個人呢?肯定會有主謀,會有黨羽。</p>
他平日裏和漢王關係太親近了,到時查到他的頭上來,豈不是死無葬身之地?</p>
根據種種的跡象表明,這一次漢王鬧的事很大,可能漢王不會死,但是他的黨羽,隻怕真要死無葬身之地了。</p>
更可怕的是,陛下居然將漢王交張安世看押,這就更可怕了。</p>
要知道,張安世是東宮的人啊,太子表麵上玩兄友弟恭的戲碼,可他怎麽可能有如此的好心?</p>
這一定是陰謀,接下來該羅織他王寧的罪行了。</p>
於是,他急了,</p>
忙和懷慶公主入宮,怎麽著,也要撇清關係。</p>
此時,徐皇後顯得很平靜。</p>
更平靜的是背著手,靠窗而立的朱棣。</p>
朱棣始終一言不發,似乎對懷慶公主和王寧的話置若罔聞。</p>
“陛下,娘娘……”王寧艱難地道:“臣此前,也去棲霞,見過了漢王……不,見過了朱高煦一趟。”</p>
背著身,在眺望窗外的朱棣,雙肩微微一聳。</p>
徐皇後眉眼裏似乎也有一絲波動。</p>
“如何?”朱棣隻澹澹道。</p>
“朱高煦……他依舊還是冥頑不寧,說要殺張安世,甚至還說要殺太子殿下……還說……平日裏,他就是這樣的……我經常苦勸他,他也不聽。從前臣以為他說的隻是玩笑話,哪裏想到,哪裏會想到……”</p>
朱棣聽罷,眼底深處,掠過了深深的失望,他深不可測的眼底深處,甚至掠過了一絲淩厲。</p>
徐皇後垂著頭,歎了口氣。</p>
懷慶公主道:“皇後娘娘,駙馬也是湖塗,懇請皇後娘娘責罰他吧。”</p>
王寧也沮喪著臉道:“懇請陛下和皇後娘娘責罰。”</p>
朱棣迴頭,冷冷地看著王寧:“他還說了什麽?”</p>
“他說……恨自己不能殺死張安世。說……給他幾萬兵馬,他便……”王寧戰戰兢兢,他的迴答有許多添油加醋的地方。</p>
可有什麽辦法呢?現在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了。</p>
朱棣冷冷一笑,抿嘴不語。</p>
徐皇後眼眶紅了:“哎……原以為到了這個時候,他便是鐵石心腸,也曉得自己錯了,哪裏想到……還是這個樣子。”</p>
說罷,哽咽啜泣。</p>
王寧道:“臣的建議是……朱高煦近來,越發喪心病狂……若是……若是這樣放任下去,將來遲早還要惹出大禍……臣……臣……臣竊以為……這一次決不能輕饒他。”</p>
朱棣心已涼透了,其實他起初也不抱什麽期望。</p>
可想到張安世還在其中為之斡旋,總覺得……或許還有一絲機會。</p>
隻是……他哪裏想到朱高煦死到臨頭還如此。</p>
他無數次迴憶起朱高煦年幼時,還有靖難時的樣子,那時候……是何等的和睦和同心協力,可如今……</p>
他深吸一口氣,看向了徐皇後。</p>
“王寧平日裏與他這樣交好,尚且這般說,可見……事情已經無法挽迴了。”</p>
徐皇後低聲啜泣:“臣妾明白,臣妾如何不知曉大義呢?便是尋常百姓家,出了這樣的兒子,也要大義滅親,何況我們皇族!這天底下,再沒有什麽比江山社稷更要緊了,隻是……陛下……能否準臣妾……去見他最後一麵。”</p>
身為母親,此時似乎也隻能如此了。</p>
朱棣歎息,隨即又道:“見吧,見吧,這個逆子,這個逆子……朕給了他一次又一次的機會,他怎麽就……也罷,這是他自己選的,朕……還能說什麽呢?”</p>
朱棣迴頭看亦失哈:“準備車駕,去棲霞一趟。”</p>
懷慶公主和王寧依舊惴惴不安,生怕自己和朱高煦關係撇得不夠清。</p>
畢竟陛下已對朱高煦生厭,太子肯定也已恨透了朱高煦,這都是隱患,就算陛下不牽連他們,等太子登基,還能有駙馬王寧的好嗎?</p>
於是王寧道:“臣……臣願侍駕。”</p>
….</p>
哭唧唧求月票!</p>
看來他很適合做大將軍啊,他帶兄弟,也從不心慈手軟。</p>
張安世道:“五六萬人馬……隻是鎮撫了區區土司,似乎也沒什麽大不了的。”</p>
朱高煦罵道:“壓服之後,便要抽他們的丁,征他們的稅,壟斷他們的鹽巴,等兵強馬壯之後,當然教那緬甸國乖乖就範。”</p>
張安世詫異道:“什麽,緬甸國乃我大明番邦,他就像我大明的兒子一般,你怎麽下得了手?”</p>
朱高煦冷笑道:“什麽兒子孫子的,你幾時見我大明還生出個兒子來?何況我這做親兒子的,不也一樣跟沒爹一個樣。”</p>
“這話可不能亂說。”</p>
朱高煦又大怒,哇哇大叫道:“都是你這小賊挑撥離間,不然我如何有今日!”</p>
張安世道:“朱高煦又犯病了,弟兄們,別跟他講道義。”</p>
朱高煦一下子就像泄了氣的皮球,畢竟今日兩輪毆打,是人都遭不住,便道:“這所謂的番邦,在元的時候,他們向元朝入貢,到了我大明,他們又入貢大明,在他們眼裏,誰的刀鋒利,他們便是誰的兒子!”</p>
“這樣的兒子,留著有什麽用?本王才不理這些狗賊!那些狗屁讀書人不是說了嗎?四海之地,莫非王土!幾千年來,都是這樣寫的,難道還有錯?取那些蠻國,等於是拿迴自己家的東西,又有啥不可以?”</p>
張安世欣賞地看著朱高煦,看來這家夥終於上道了,已經把他打到可以友好交流的程度了。</p>
有潛力,看來還需努力啊!</p>
張安世笑了笑,背著手道:“你這樣是不道德的。”</p>
說罷,不等朱高煦迴應,便昂著頭,帶著三兄弟揚長而去。</p>
朱高煦本還想說點什麽,畢竟這些日子,他實在憋壞了。</p>
雖然看了張安世就咬牙切齒,可是一個從前被人眾星捧月之人,如今被孤零零的圈禁著,實在是一件遭不住的事。</p>
可人已經走了,他百爪撓心,接著罵罵咧咧,然後又死死地盯著輿圖發呆。</p>
過了數日,張安世又來了。</p>
朱高煦看到人,就立即大罵:“你這狗賊……”</p>
張安世道:“兄弟們……”</p>
而後……</p>
朱高煦道:“我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必教這緬甸國死無葬身之地。”</p>
張安世施施然地坐下道:“你說我聽聽。”</p>
朱高煦道:“若是輿圖上的山川地理沒有錯的話,隻要奪取這裏,便可順流而下,經過“麗水”直入他們的腹地,如此一來,他們必然部署大亂,但此時孤軍深入,他們的王都一定防衛森嚴,所以我們並不取他們的王都,而是在這裏,這裏,還有這裏設伏,他們邊鎮的兵馬見我們進入腹地,一定迴師救駕,此地,還有此地,都是必經之路,尤其是這裏,隻要在此布置好兵馬,有足夠的弓箭,火炮,便可一舉擊潰他們的援軍,援軍一潰,則大事可定!”</p>
“至於他們的王都,圍困即可,不必急著攻城,圍個數年,教他們山窮水盡也是無礙,隻要戰局的先手操持我手,拿下此國,隻是時間問題。”</p>
張安世發現輿圖上已經多了許多墨點,顯然是百無聊賴的朱高煦成日都在琢磨這個事。</p>
張安世不理他,隻道:“我不想和你說這些。”</p>
朱高煦大怒:“張安世,你真是卑鄙小人,本王落在你的手裏……實在不甘心。”</p>
張安世笑看著他道:“你再罵!”</p>
朱高煦沒吭聲了。</p>
張安世道:“你說的這些,有道理!可是孤軍深入,要帶許多的糧草……隻怕補給不足。”</p>
朱高煦便冷笑道:“這有何難,就地就可得糧。”</p>
張安世道:“且不說這樣做,有傷天和,而且必然無數緬甸百姓抵抗,這糧食即便可以滿足,那麽大量的傷藥、火藥、器械呢?”</p>
朱高煦低頭:“若有朝廷給予足夠的補給……”</p>
張安世笑著道:“這可是蔓延數百上千裏,就算是有補給,那也是杯水車薪,你還好意思自稱自己是將軍!做將軍的,首先得想著計算利害得失,南京城調撥一百斤糧食,送到雲南可能隻剩下三十多斤,若是送到了你說的這個地方,隻怕連十斤都沒有了。”</p>
“何況,這麽多的民夫從何而來,如何確保糧道的安全?你還太年輕,不像我。我叔父徐輝祖,你曉得吧,他才有真正的大將之風,我問他緬甸的事,他隻搖頭,說得不償失,可你不一樣,你沒腦子。”</p>
朱高煦氣唿唿地不忿道:“阿舅懂個鳥!好啊,原來你們是一夥的,難怪阿舅打小就不喜歡我……”</p>
張安世笑嘻嘻地道:“其實要有補給,也不是不可以,不就是銀子和糧食嗎?隻要有錢,世上沒有辦不到的事。朝廷可能舍不得給,但是可以去借啊。”</p>
“借……”朱高煦臉露不解。</p>
張安世道:“風投,你知道不知道?”</p>
朱高煦臉上陰晴不定,他確實不懂。</p>
張安世倒是耐心地道:“就是有人賭你能贏,贏了收益大家可以二一添作五,有人出人命,有人出錢,大家一起把事辦了。若是這仗輸了,則是有人丟命,有人失錢。”</p>
朱高煦冷笑,顯然這冷笑是帶著嘲笑的意味,他道:”古今中外,就沒聽說過借錢打仗的。”</p>
</p>
張安世道:“那是因為我還未出生,天不生我張安世……”</p>
朱高煦立即就打斷了張安世道:“你這卑鄙小人!”</p>
張安世大怒:“弟兄們,他屁癢了。”</p>
朱勇幾個是真打。</p>
這種年紀的人,手腳也沒什麽輕重。</p>
說打便打,絕不含湖。</p>
而幸好朱高煦身體結實,不然早就廢了。</p>
對他而言,最痛苦的是屈辱,接二連三的屈辱,讓他恨不得自盡。</p>
可是他不甘心,他看著這天下的輿圖,想到自己從記事起,身邊便無數人圍著他,他便已認定,他是個要幹大事的人,此後他學弓馬,習兵法,孜孜不倦,似乎他覺得自己是命運選中的人。</p>
這天下……需要有一個主人。</p>
而這個主人,一定是他。</p>
隻可惜,他隻懂兵,對其他的事,可謂一竅不通,何況從小到大,身邊總是少不了討好他的人,可如今,落地鳳凰不如雞。</p>
更可怕的是寂寞的滋味,在這裏,沒有人理會他,而他的父皇對他……也是冷漠,甚至他懷疑……自己隨時可能被父皇拉去宰了。</p>
在這種恐懼之下,屈辱和委屈教他心涼透了。</p>
隻是……過了幾日。</p>
突然,守門的人又開了門,而後告訴朱高煦,現在他被允許出這個宅子了。</p>
當然,會有人看著他。</p>
其實朱高煦現在就算要跑,也無處可去。天下之大,已無他的容身之地。</p>
他戰戰兢兢地出了宅子,在那集市裏足足逛了一日,夜裏才迴。</p>
次日,依舊在外閑逛,那宅子,他是一天也不願意待下去了。</p>
隻有被囚禁的人,才知道繁華俗世是何等的珍貴。</p>
唯一的不同之處在於,以往他總是前唿後擁,而在這裏,再沒有人會將他當一迴事。</p>
他似乎心情平和了一些,不過依舊還是惴惴不安。</p>
在客棧裏,他落座,每日有人會給他一兩銀子,此時,他點了飯菜。</p>
這時,一個和尚進來:“店家,老規矩,上齋菜。”</p>
朱高煦迴頭,驚呆了,眼前這人,不是姚廣孝是誰?</p>
“姚師傅,姚師傅……”朱高煦匆忙上前。</p>
姚廣孝見了他,微笑道:“殿下……”</p>
一聽有人叫自己殿下,朱高煦淚流滿麵,說話都結巴起來:“我……我……父皇如何啦……他……他會赦免我嗎?”</p>
這一次,他沒用本王。</p>
姚廣孝道:“難道你不知道嗎?”</p>
“什麽?”</p>
姚廣孝道:“你下詔獄之後,陛下已動了殺心,你那一日敢殺張安世,他日就敢殺太子,這等大罪,陛下已讓錦衣衛論罪了,而論出來的……乃是圖謀不軌,是大逆。”</p>
朱高煦打了個寒顫,他再傻也清楚,大逆是什麽意思。</p>
如果父皇但凡有一丁點仁慈,論罪的人得了陛下的暗示,自然會論出不痛不癢的罪。</p>
而一旦將此罪堂而皇之地呈送到父皇的麵前,他隻怕真可能人頭落地了。</p>
姚廣孝看著他臉上表情不斷變化,歎息道:“阿彌陀佛,上天有好生之德。”</p>
朱高煦覺得怪怪的,阿彌陀佛是佛家語,而上天有好生之德出自論語。</p>
姚廣孝繼續道:“得知此事之後,太子跪在了大內為殿下求情,那張安世,也特意去了詔獄,打了你一頓,哎……張安世真是好人啊。”</p>
提到張安世,朱高煦就想到自己被痛打,頓時怒從心起:“他羞辱我……他……”</p>
姚廣孝依舊微笑道:“你要殺他,鬧的這樣厲害,他去詔獄打你,同樣鬧的厲害,若是你殺張安世,是大罪。那麽張安世去詔獄打你,豈不也是大罪?所以……此事,就從大逆不道,成了彼此胡鬧了!”</p>
說到這裏,他似乎故意頓了頓,才接著道:“他是在救殿下啊。也是給了陛下一個台階,如若不然,殿下以為,自己能活到了這個時候嗎?”</p>
朱高煦吃驚道:“他有這樣的好心?”</p>
若是從前的朱高煦,一定滿不在乎,他過於高貴,總覺得身邊的人,本就理所應當的遷就自己,自己有天大的錯,也會有人給自己兜著。</p>
可經曆了自己身邊那些兄弟的冷漠,還有從前仰仗自己的人對自己的疏遠。</p>
朱高煦也已清楚,這世上根本就不會有無緣無故的遷就。</p>
哪裏想到,真正在這個時候,肯伸出援手的,竟是自己的皇兄,還有素來跟自己互不對眼的張安世那狗賊呢?</p>
姚廣孝道:“正因為如此,殿下才能從詔獄中出來,不過……你這罪孽太大了,雖是能活命,可將來如何,貧僧卻說不好,你好自為之吧。”</p>
朱高煦眼眶微紅,似乎有了幾分悔恨。</p>
他狠狠一拳,砸在了桌子上,桌子頓時哐當作響,轟然倒塌。</p>
轟……</p>
朱高煦吸著鼻子:“哎……我……我……”</p>
正說著,這邊小二便衝了來,大叫道:“入你娘,賠錢。”</p>
朱高煦勃然大怒,本王天天挨朱勇幾個的打也就罷了,還受你這鳥氣?</p>
朱高煦頓時氣休休地道:“入你娘。”</p>
“入你娘。”</p>
“入你娘!”</p>
“入你娘!”</p>
“你等著,俺叫人,今日絕不教你走了。”</p>
朱高煦冷笑:“去叫,我一個打十個。”</p>
他揮舞著拳頭,宛如一頭雄獅。</p>
結果……那小二大唿一聲,於是……這店裏後廚,還有樓上的夥計以及賬房,竟一下子衝出了三十多個人。</p>
朱高煦:“……”</p>
姚廣孝早見不妙,阿彌陀佛也沒念,跑了。</p>
一時之間……乒乒乓乓一陣。</p>
總算有跟從朱高煦來的幾個人,冒險將鼻青臉腫的朱高煦拖了出來。</p>
朱高煦依舊罵聲不絕:“他還敢罵我娘,我入他娘!”</p>
…………</p>
張安世已經許多日子不來了。</p>
足足過去了半個月。</p>
等張安世再次出現的時候,朱高煦一下子跳了起來,不過似乎又覺得不妥,連忙又擺出一副澹漠的樣子。</p>
張安世笑眯眯地道:“今兒天氣真不錯,聽說你在客棧裏吃飯不給錢?”</p>
朱高煦大怒:“胡說,胡說什麽八道,那狗賊汙蔑我,他們居然還糾結人打我。”</p>
張安世歎道:“你就不能從自己身上找點原因嗎?為何人家不打別人,偏要打你?”</p>
朱高煦隻覺得憋了一肚子氣。</p>
張安世又道:“你要知道,這世上的事,不是所有人都圍著你轉的。”</p>
朱高煦居然沒反駁,低頭不語。</p>
“你看我,我就曉得……人都有自己的七情六欲,不能隻活在自己的世界裏,覺得別人就該當要奉承你。”</p>
說罷,張安世坐下,翹起腳,道:“老二,我口渴了,去給大哥斟杯茶來。”</p>
朱勇道:“噢。”</p>
卻在此時,朱高煦咬咬牙道:“多謝。”</p>
“啥?”張安世笑吟吟地看著朱高煦。</p>
朱高煦像是下了決心一般,歎了口氣,才道:“事情的原委,我已知道了,你打我打的對,多虧你打了我。”</p>
張安世道:“不必謝,我也沒動手,都是我兄弟打的,你要謝,就謝他們吧。”</p>
朱高煦道:“皇兄還好吧?”</p>
張安世道:“還好,不過……”</p>
張安世頓了頓,才又道:“他對你倒是牽腸掛肚,怕你在這裏受委屈。”</p>
朱高煦低著頭不說話。</p>
張安世道:“姐夫說,大家都是一家人,兄弟怎麽能相殘呢,不能壞了規矩!你有兒子,姐夫也有兒子,將來我也會有兒子,後輩們若是看到自己的父輩這個樣子,豈不都有樣學樣?從大義上來說,這不妥。從小情而言,他與你一母同胞,一個娘胎裏出來的,打小的時候,他便與你坐一桌吃飯,和你一起嬉戲玩耍,當初你與姐夫年幼的時候,那些愉快和不愉快的事,你都忘了嗎?”</p>
朱高煦慚愧地低著頭:“別說啦,再別說啦。”</p>
張安世唏噓道:“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給瞻基他們做榜樣呀,如若不然,效彷那司馬家族那般,父親殺兒子,兒子殺父親,兄弟相殘,外甥殺舅舅嗎?就為了一個皇位,當真值得?”</p>
朱高煦低著頭,依舊不語,他雙肩顫了顫,終於道:“那風投……是咋迴事,你再和我講一講。”</p>
顯然眼前這家夥是故意轉變話題的,張安世倒不在意,甚至來了興趣:“這個容易,那就是,一個人有錢,一個人有本事,有錢人錢多的花不出去,想找個人做點買賣,而有本事的人,有本事卻無處施展,可惜又沒錢!”</p>
“這個時候,那個有錢人……比如,這個有錢人是我一個朋友,覺得此人有本事,真能帶著人馬,幹出一番大事業,所以我便拚命砸錢,等這事業幹成了,大家再就地分贓,又比如說……土地,比如說礦產,又比如港口,甚至是人力……”</p>
朱高煦道:“你說的那個有錢的朋友是不是你?”</p>
第一個問這個,這是最重點的嗎?</p>
張安世便笑道:“也可以這麽說罷。”</p>
朱高煦道:“那個有本事的人是誰?”</p>
張安世笑嘻嘻地道:“或許是你呢?”</p>
朱高煦身軀一震:“我?”</p>
所謂落地鳳凰不如雞,從前所有人都誇朱高煦有本事,可現在……已經沒有人誇獎了。</p>
朱高煦最近不斷地被捶打,也經受了不少的精神創傷,難免開始自我懷疑。</p>
張安世臉上表情認真起來,道:“我覺得你是個有本事的人,隻是差一個機會而已。你想想看,這天下如此之大,大丈夫該幹一番大事業,不然便白活了一世。我看好你,你要多少錢糧,我舍得給。”</p>
朱高煦心底深處,突然燃起了一絲希望,這是從絕境中開出的希望之花,彌足珍貴。</p>
朱高煦不確定地道:“真的可以?”</p>
張安世很認真地道:“當然,要簽協議的,而且要分期償還,比如打下了哪裏,大家就要進行交割,若是不講信用可不成,後續就沒有辦法支付了。”</p>
從來就高高在上的朱高煦,此時慚愧地道:“我何德何能,我連模範營都打不過。”</p>
張安世倒是實在,很坦然道:“那是因為我兵精糧足,你隻要舍得花錢,一樣可以練出精兵來。”</p>
朱高煦一下子,眼睛微微亮了:“哎……我這般對你,你卻如此待我,我不知說什麽好。”</p>
張安世便又笑著道:“我張安世這個人,最講義氣的,但凡是瞧得上的人,便當兄弟看待。”</p>
張軏在旁連連點頭:“對對對,大哥最講義氣了。”</p>
丘鬆:“……”</p>
這時,朱勇已端茶上來,一頭霧水地道:“方才是說誰講義氣?”</p>
不過沒人理他。</p>
朱高煦道:“其實我也講義氣,我靖難的時候,對人也是掏心掏肺的,隻可惜……”</p>
想到曾經真心真意對待的人,後來對他怎樣的冷心冷肺,他又暗然神傷!</p>
張安世拍拍他的肩道:“好啦,不好的事都過去了。”</p>
朱高煦慚愧道:“如今我真成了孤家寡人,人人避我如蛇蠍,哎……隻有你們對我不離不棄,我真不是人……要不,我也跟著你們做兄弟吧。”</p>
丘鬆警惕,立即道:“他年歲大,加了進來,我不就從老四變老五?”</p>
朱高煦道:“先來後到吧,大家隻是兄弟,不分長幼。”</p>
張安世倒是有些猶豫,他甚至懷疑朱高煦的智商開始見長了,莫非經受了社會捶打之後,還能長情商?</p>
張安世咳嗽一聲道:“這個……這個……會不會有點亂?”</p>
朱高煦道:“有什麽亂的,大家憑意氣行事,哪裏有這麽多顧忌?”</p>
………………</p>
紫禁城。</p>
大內。</p>
懷慶公主領著自己的駙馬王寧見著了徐皇後,便開始哭。</p>
“駙馬平日裏……實在不知朱高煦是這樣的人,他若知道,哪裏敢與朱高煦親近……他……他……”</p>
王寧哭喪著臉,他迴府之後,越想越害怕,總覺得東宮讓他去見朱高煦,是不懷好意。</p>
現在朱高煦垮台了,而且錦衣衛那邊議了一個大逆罪,這是大逆啊。</p>
大逆怎麽可能是一個人呢?肯定會有主謀,會有黨羽。</p>
他平日裏和漢王關係太親近了,到時查到他的頭上來,豈不是死無葬身之地?</p>
根據種種的跡象表明,這一次漢王鬧的事很大,可能漢王不會死,但是他的黨羽,隻怕真要死無葬身之地了。</p>
更可怕的是,陛下居然將漢王交張安世看押,這就更可怕了。</p>
要知道,張安世是東宮的人啊,太子表麵上玩兄友弟恭的戲碼,可他怎麽可能有如此的好心?</p>
這一定是陰謀,接下來該羅織他王寧的罪行了。</p>
於是,他急了,</p>
忙和懷慶公主入宮,怎麽著,也要撇清關係。</p>
此時,徐皇後顯得很平靜。</p>
更平靜的是背著手,靠窗而立的朱棣。</p>
朱棣始終一言不發,似乎對懷慶公主和王寧的話置若罔聞。</p>
“陛下,娘娘……”王寧艱難地道:“臣此前,也去棲霞,見過了漢王……不,見過了朱高煦一趟。”</p>
背著身,在眺望窗外的朱棣,雙肩微微一聳。</p>
徐皇後眉眼裏似乎也有一絲波動。</p>
“如何?”朱棣隻澹澹道。</p>
“朱高煦……他依舊還是冥頑不寧,說要殺張安世,甚至還說要殺太子殿下……還說……平日裏,他就是這樣的……我經常苦勸他,他也不聽。從前臣以為他說的隻是玩笑話,哪裏想到,哪裏會想到……”</p>
朱棣聽罷,眼底深處,掠過了深深的失望,他深不可測的眼底深處,甚至掠過了一絲淩厲。</p>
徐皇後垂著頭,歎了口氣。</p>
懷慶公主道:“皇後娘娘,駙馬也是湖塗,懇請皇後娘娘責罰他吧。”</p>
王寧也沮喪著臉道:“懇請陛下和皇後娘娘責罰。”</p>
朱棣迴頭,冷冷地看著王寧:“他還說了什麽?”</p>
“他說……恨自己不能殺死張安世。說……給他幾萬兵馬,他便……”王寧戰戰兢兢,他的迴答有許多添油加醋的地方。</p>
可有什麽辦法呢?現在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了。</p>
朱棣冷冷一笑,抿嘴不語。</p>
徐皇後眼眶紅了:“哎……原以為到了這個時候,他便是鐵石心腸,也曉得自己錯了,哪裏想到……還是這個樣子。”</p>
說罷,哽咽啜泣。</p>
王寧道:“臣的建議是……朱高煦近來,越發喪心病狂……若是……若是這樣放任下去,將來遲早還要惹出大禍……臣……臣……臣竊以為……這一次決不能輕饒他。”</p>
朱棣心已涼透了,其實他起初也不抱什麽期望。</p>
可想到張安世還在其中為之斡旋,總覺得……或許還有一絲機會。</p>
隻是……他哪裏想到朱高煦死到臨頭還如此。</p>
他無數次迴憶起朱高煦年幼時,還有靖難時的樣子,那時候……是何等的和睦和同心協力,可如今……</p>
他深吸一口氣,看向了徐皇後。</p>
“王寧平日裏與他這樣交好,尚且這般說,可見……事情已經無法挽迴了。”</p>
徐皇後低聲啜泣:“臣妾明白,臣妾如何不知曉大義呢?便是尋常百姓家,出了這樣的兒子,也要大義滅親,何況我們皇族!這天底下,再沒有什麽比江山社稷更要緊了,隻是……陛下……能否準臣妾……去見他最後一麵。”</p>
身為母親,此時似乎也隻能如此了。</p>
朱棣歎息,隨即又道:“見吧,見吧,這個逆子,這個逆子……朕給了他一次又一次的機會,他怎麽就……也罷,這是他自己選的,朕……還能說什麽呢?”</p>
朱棣迴頭看亦失哈:“準備車駕,去棲霞一趟。”</p>
懷慶公主和王寧依舊惴惴不安,生怕自己和朱高煦關係撇得不夠清。</p>
畢竟陛下已對朱高煦生厭,太子肯定也已恨透了朱高煦,這都是隱患,就算陛下不牽連他們,等太子登基,還能有駙馬王寧的好嗎?</p>
於是王寧道:“臣……臣願侍駕。”</p>
….</p>
哭唧唧求月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