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朱高煦,驚訝得下巴都要掉下來了。</p>
即使強壯如朱高煦,想到若是自身二十三個時辰沒睡覺,隻怕這個時候也要歇菜了。</p>
可眼前這老人,年過七旬,居然二十三個時辰沒睡。</p>
難怪他形如枯槁,看似一個活死人的樣子。</p>
可現在,這老人依舊蹣跚而行。</p>
走著走著,他緩緩抬頭,看著紫禁城,似帶著感慨道:“數十年前,老夫就是從這兒入宮的,哎……那時候啊……”</p>
他笑了笑,像是想起了很多久遠的迴憶,可隨即又陷入了無盡的苦惱之中。</p>
朱高煦看了看老人的神色,道:“老先生有什麽心事?”</p>
老人一臉落寞的樣子道:“老夫的事,你不懂。”</p>
朱高煦:“……”</p>
老人倒是這時道:“陛下他的身子如何?”</p>
“父皇龍體尚安。”</p>
老人點頭,輕聲道:“確實,當初就屬他身子最強壯了。”</p>
等二人抵達崇文殿的時候,這崇文殿裏,已經有許多人翹首以盼了。</p>
朱棣焦灼等待,偏偏此時,身為天子,又不好多問,眼看著這時辰已經過去不少,此時也隻能幹等。</p>
朱高熾則是欠身坐在一側,看著殿門的方向,大氣不敢出。</p>
朱瞻基也有一個小椅子,就坐在朱高熾之下。</p>
其餘百官,屏息等待。</p>
當然,大家都沒想到張安世會來,此等經延的場合,太子竟帶張安世來,不免讓人心裏不痛快。</p>
尤其是解縉,他眼睛總是很輕描澹寫地從張安世的身上掃過去。</p>
他心裏忍不住若有所思,太子殿下……這是將他的妻弟……當做朝廷大臣來看待了嗎?</p>
這張安世投機取巧,靠著走八股的捷徑,自詡自己學富五車,難道太子殿下也信了?</p>
解縉自詡自己是太子的第一死黨,可如今,他明顯感受到了冷落。</p>
不過他依舊氣定神閑的樣子,眼睛卻是下意識地看向胡儼。</p>
其實胡儼的神態很不好,像是很疲憊的樣子。</p>
解縉心裏不禁生出鄙夷之心,張安世區區一個外戚,能有什麽本事,莫非張安世背後就是這胡儼?許多事都是胡儼在背後計劃的?</p>
若是如此,那就太可怕了,胡儼所圖不小啊!</p>
而像胡儼這樣的人,一但有所圖謀,那麽這個人他所想要的東西,可能就是解縉現在所擁有的了。</p>
另一邊,朱棣對於張安世的到來確實有些奇怪。</p>
他心裏也有些不喜,但是他的不喜跟這裏的其他人有點不一樣!</p>
哼,這家夥不爭分奪秒的去掙銀子,跑來這兒湊什麽熱鬧!</p>
不管這裏所有人是個什麽心思,就在這個時候,外頭宦官的聲音終於傳了進來:“漢王殿下到。”</p>
此言一出,朱棣已迫不及待地站起身來,直接快步下殿。</p>
隨即,便見朱高煦陪著那老人緩步進來。</p>
朱棣一見那老人,立即紅光滿麵,眼眸也下意識地張了張,大笑起來:“哈哈哈哈……先生別來無恙。”</p>
老人含笑,行禮道:“見過……”</p>
朱棣早有準備,跨前一步,一把將老人攙住:“先生,不可,不可。”</p>
殿中群臣,統統朝這老人看去,不少人行注目禮。</p>
要知道,眼前這老人,可不是一般人,便是百官對他也是歎服不已。</p>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當初和宋廉一起教授皇子們讀書的大儒李希顏。</p>
李希顏在後世可能不出名,這是因為……他在教授皇子之前,就一直隱居不出。</p>
直到朱元章聽聞了他的文名之後,親自請他出山,讓他來教皇子們讀書。</p>
李希顏在教授了皇子們讀書後,朱元章要賜他官職,讓他做朝廷大臣,他卻是不肯,依舊隱居去了。</p>
這數十年來,也隻讀書,不問世事。</p>
像這樣在洪武早年就已才名而名動天下的人,可以說是此時朝中所有大臣的前輩。</p>
更何況,他這帝師的身份,自然足以讓人尊崇了。</p>
當然,最讓人津津樂道的,還是他的性情。</p>
他不但澹泊名利,而且教授皇子是真的教。</p>
和他同時教授皇子的宋廉,總是對皇子們很關愛。</p>
而李希顏不一樣,抓著不聽話的,他就打。</p>
這李希顏向皇子們講授堯舜禹商湯,行大仁、仗大義的道理與事跡,這些皇子,難免有不聽教導、頑皮的時候。</p>
李希顏執教嚴厲,雖然是皇子,有不服教育或不認真學習的,他照樣用筆管打他們的腦門。</p>
打得多了,腦門上便留下了痕跡。有一次,朱元章撫摸著自己兒子被打的傷痕,勃然大怒。</p>
馬皇後知道原因,就大聲的反問說:“哪裏有用堯、舜的標準來教訓你兒子,反使你發脾氣的?”</p>
上一刻還在惱怒的朱元章,聽了這話後,立刻就止了氣語,平靜了下來。自此之後,對李希顏就更加的尊敬了。</p>
其他的皇子也因為經常挨打,所以喜歡宋廉而不喜歡李希顏。</p>
可唯獨朱棣,最喜歡的卻是李希顏!因為對朱棣而言,這等肯真打自己的老師,才是真正無私之人。</p>
李希顏也確實如此,朱棣這些人就藩後,他便辭去了官職,隱居著讀書去了。</p>
讀書人和讀書人還是不同的。</p>
若是那些偽善的讀書人,朱棣是恨得牙癢癢。</p>
可對李希顏,他沒有厭惡,隻有說不出的敬佩和尊敬。</p>
朱棣這時當著李希顏的麵,捋起了自己的長袖,露出了一截胳膊,口裏道:“先生,你看,先生當初打朕的傷痕還在呢。”</p>
李希顏聽罷,笑了:“哈哈哈哈……臣早已忘了,不想陛下竟還記憶猶新。”</p>
朱棣很是誠懇地道:“當初若不是先生責打,必沒有今日之朕。”</p>
李希顏卻道:“我所教授的皇子有十數人,可最有出息的便是陛下,可見不是臣教的好。”</p>
朱棣攙著李希顏道:“先生太謙虛了。”</p>
張安世站在那,直直地看著,眼珠子都要掉下來了。</p>
他還是第一次見朱棣居然也開始文縐縐,而且一副溫良恭謙的樣子。</p>
其他百官,個個朝李希顏微微欠身。</p>
朱高熾扯了扯一旁的朱瞻基,低聲道:“你應該有一個這樣的師傅。”</p>
朱瞻基小臉一皺,頓時就打了個寒顫。</p>
朱棣不肯上殿去坐,卻隻讓宦官搬來了兩個椅子,讓李希顏坐在殿中,自己也坐在一旁,先和李希顏拉起了家常:“先生近來可好?”</p>
“每日讀書,時間如白駒過隙,三十年也不過一場夢而已,已分不清好壞了。”李希顏隨和地迴答著。</p>
朱棣聽罷,感慨地頷首道:“是啊,已是物是人非了。不過……先生的身子似是不大好,先生一定要保重好自己啊。”</p>
李希顏眼中掠過一絲痛苦,苦笑道:“原本臣料定自己必還有三五年壽數,不過近來發生了大變故,如今……說來慚愧……臣可能活不過今年入冬了。”</p>
朱棣聽罷,大驚失色,他仔細端詳著李希顏的臉色,確實有一種行將油盡燈枯的感覺。</p>
朱棣便關切地道:“這……這……朕命太醫,不,命張……”</p>
李希顏微笑搖頭,道:“陛下就不必操心這些啦,臣所得的,乃是心疾……非金石之術可以醫治。”</p>
“此番漢王來請老夫,老夫本不願理外間俗事,隻是想到自己行將就木,不禁思來已數十年不曾見陛下了,這才來見。今日能見陛下有此龍馬精神,便也知足了。”</p>
</p>
朱棣一時無言,心頭不自覺地溢出一絲心酸。</p>
隻有漢王朱高煦,心裏已是心花怒放,長臉的時候來了……</p>
他連忙對朱棣道:“父皇,李先生這樣的大賢,兒臣是費盡苦心才尋迴來的……”</p>
朱棣沒心思聽朱高煦的話,隻是下意識的點頭,隨口道:“有勞你了,不想你也有識人之明。”</p>
朱高煦心裏狂喜,連忙道:“兒臣自幼聆聽父皇教誨,豈會到了今日,還不曉得長進。”</p>
他心裏舒坦了,感覺自己雙腳都像是踩在了棉花上。</p>
今日也算是立了一樁大功了,以後父皇對他必定刮目相看。</p>
朱棣不關心漢王的心思,卻擔心地看向李希顏,道:“先生……口裏所說的心疾是什麽,能否告知嗎?何況,先生這樣的大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又有什麽事,能讓先生如此呢?”</p>
此言一出。</p>
百官之中的胡儼,已開始身子默默地往同僚的身體後頭縮了。</p>
他不知道這個世界到底咋了。</p>
自己好像幹什麽都會得罪人,就算自己什麽都沒幹,也總能招來無妄之災。</p>
百思不得其解啊!</p>
“哎……”此時,似乎一下子說到了李希顏的心事,他長長的歎了一聲。</p>
其實朱棣不提還好。</p>
李希顏在各種思想鬥爭之後,其實已經暫時放下了那些讓自己癲狂的事了。</p>
可現在朱棣偏要提,李希顏便開始發現自己的心跳加快,氣血開始上湧了。</p>
他臉騰的一下就紅了,聲調也不自覺地提了起來:“什麽大才,臣老朽之人,哪裏有什麽才幹啊,咳咳……咳咳……”</p>
朱棣大驚:“先生這是何意?”</p>
李希顏這時候,眼眶裏濕潤了,他搖頭,突然開始捶打自己的心口。</p>
一見如此,朱棣和百官就更吃驚了。</p>
這是怎麽了?</p>
剛才還好好的!</p>
怎麽這轉眼之間……</p>
“先生,先生……”</p>
李希顏想張口說話,可說不出,好像情緒又開始崩潰了,繼續捶打自己的心口。</p>
朱棣大驚:“禦醫,禦醫……”</p>
百官更是竊竊私語。</p>
“先生這是咋了?不會家中出了什麽事吧?”</p>
“這等高士,有什麽事,能將他逼到這樣的地步?”</p>
“他不會也花了三千五百兩……買了那書吧?”</p>
“什麽,你花了三千五百兩?”</p>
“你花了多少?”</p>
“一千三……”</p>
“哈哈……我隻花了五百八十兩……”</p>
於是,又崩潰了一個。</p>
麵對此情此景,人群裏的胡儼,臉色慘然。</p>
他又開始麵色潮紅,心跳加快,唿吸急促。</p>
胡儼隱隱覺得……有沒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那就是上一次……</p>
早知如此……悔不該啊……</p>
胡儼默默低著腦袋,像做賊似的。</p>
他沒想到,自己堂堂大儒,國子監祭酒,要如過街老鼠一般。</p>
張安世看得美滋滋的,原以為這講課會很無聊,沒想到……居然還有樂子看。</p>
張安世眼睛一瞥。</p>
果然看到坐在那兒的朱瞻基,也是看得津津有味,眼睛一眨也不眨。</p>
“張安世……張安世……”</p>
張安世頓時迴神,他正待要上前。</p>
而這個時候,李希顏突然咳嗽,之後才幽幽地道:“不必叫禦醫,不必啦……咳咳……咳咳……哎……臣……臣……是撞了鬼了啊。”</p>
胡儼:“……”</p>
一聽有鬼,所有人都打起了精神。</p>
可見這個世上,八卦者還是極多的,上至公卿,下至販夫走卒,盡是如此。</p>
朱棣臉色大變,繃著臉道:“怎麽,先生見了鬼?”</p>
李希顏落下了滾燙的淚來,又似抽風箱一般拚命地唿吸了幾下,才勉強讓自己崩潰的情緒平靜了一些,這才接著道:“敢問陛下,一加一個一,是幾?”</p>
朱棣想也不想就道:“一個加一個,自然是二了。”</p>
李希顏痛苦地道:“如果是三呢?”</p>
朱棣不明所以,直接道:“朕還是不明白。”</p>
“就說算數,臣學過許多算術,這算術之學,其根本就在於一加一為二,那麽倘若一加一乃是三,這意味著什麽?”</p>
說到這裏,李希顏露出了痛苦不堪的表情,又道:“這就意味著,臣平生所學,可能都是錯的,臣讀書萬卷,這萬卷書,統統無用了。”</p>
是的,這才是李希顏痛苦的緣由。</p>
當學問的根基動搖,那麽建立在這根基上頭的所有上層建築,自然而然,也就成了無根之木,一切都可能推到重來。</p>
這更意味著,博學的李希顏……這輩子隱居在家,苦心研學,所學的知識,統統都被推翻了。</p>
這對於李希顏而言,是何其可怕的事。</p>
若是四十年前,他察覺到這一點,可能會和楊士奇一樣,雖然也會瞎琢磨,覺得匪夷所思,但至少他會振奮精神,孜孜不倦地去求證。</p>
若是二十年前,他察覺到了這一點,可能會像胡儼那樣,雖然痛苦,會輾轉難眠,會如鯁在喉,可畢竟……他終究可以收拾心情,慢慢地去探索。</p>
可現在……他已垂垂老矣,風燭殘年,一切都已遲了!</p>
幾日之前,他迴顧自己的一生,或許還頗為自得,做過帝師,做過許多的學問,不敢說才冠古今,卻也頗有成就,這輩子是值了。</p>
可現在的他,隻有絕望。</p>
可怕的是……胡儼說的那兩句話,若是庸人聽來,可能並不會有什麽反應。</p>
唯獨是李希顏這樣真正博學多才,而且一輩子都將心思撲在了學問上的人,才一聽之下,立即就能察覺出一個可怕的疑問。</p>
而這些疑問,他此生已經找不到答桉了,世上還有什麽比這更痛苦的事呢?</p>
朱棣大抵也明白了李希顏的意思:“那麽先生的意思……”</p>
李希顏痛苦地道:“老夫不配做先生,也不配為人師表,普天之下,真正高才者,唯胡儼也。”</p>
此言一出。</p>
頓時滿殿嘩然了。</p>
胡儼:“……”</p>
解縉立馬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向胡儼。</p>
這胡儼……又在使什麽手段?</p>
其他百官,個個臉色怪異。</p>
他們確實認為胡儼是個極有才華的人。</p>
可是……倘若說什麽普天之下,真正高才之人隻有一個胡儼,這就讓很多人不服氣了。</p>
於是,眾人又竊竊私語起來。</p>
胡儼的臉色更難看了,他覺得自己就像是個剝了殼的雞蛋,整個人都要窒息了。</p>
這幾日,他本就身子很不好,可謂是廢寢忘食,其實身體狀況,比這李希顏也好不到哪裏去。</p>
現在李希顏的一番話,就如同一記悶捶一般,直接讓他眼前一黑,這造的是什麽孽啊!</p>
但是,終究有些事是想躲,也躲不成的。</p>
聽罷……他好像是上刑場一般,慢吞吞地站了出來。</p>
朱棣側目,看一眼胡儼。</p>
而李希顏又開始捶胸跌足。</p>
胡儼小心翼翼地道:“李公……學生……學生……”</p>
李希顏一見到胡儼,真的是一股無名業火就要蹦出來。</p>
說實話,沒有胡儼這個家夥,他覺得自己一定能壽終正寢,做一個快樂愚人,有何不可?</p>
結果,他好好的過著剩下的日子……這廝竟跑來……</p>
眼看著李希顏唿吸越來越急促。</p>
胡儼苦著臉,連忙道:“李公……李公……這……這怪不得我呀。我也是道聽途說的,內心實在無法平靜,想到李公高才,所以才冒昧求教……李公,李公……”</p>
說罷,胡儼一下子衝上去,將李希顏抱住。</p>
朱棣勃然大怒:“胡儼,你做了什麽?”</p>
“臣……臣……”胡儼覺得,自己很難向朱棣解釋。</p>
其實胡儼自己也覺得差不多要崩潰了,這日子沒法過了啊,若不是家裏窮,他胡儼寧願學李希顏,狗才做你的官。</p>
李希顏又慢慢地恢複了點平靜,擺擺手道:“不,這不怪你,不能不怪你,隻怪老夫自己,老夫想通了,是我才疏學淺,是我沒本事啊……”</p>
百官們瞠目結舌地看著這一切,李希顏這樣的當世大儒,若都說自己才疏學淺的話,那麽這天底下,誰敢說自己才高?</p>
卻在此時,李希顏突然振奮精神:“不成,不成,陛下,臣要好好地活著,臣這輩子,還有一件事沒有做,若是就這樣死了,臣不甘,不甘心啊……臣要活著……”</p>
這是峰迴路轉得……朱棣驚得目瞪口呆。</p>
他很無法理解,眼前所發生的事。</p>
不過……大致的,他似乎明白了一點什麽。</p>
有一個極有學問的人,這個人的學問,遠在他的恩師之上,而他這個苦學了一輩子的恩師,因為如此,遭受到了巨大的打擊。</p>
群臣們也聽出滋味來了,更是駭然。</p>
這天底下,誰敢說能比李希顏還要厲害?</p>
這可是真正的大儒,不是尋常做八股文章的人可以比的。</p>
當初人家名滿天下的時候,這朝中百官多數人還在穿開襠褲呢。</p>
此時便是解縉,心裏也來了興趣,心裏暗暗想:“世上真有這樣的人嗎?”</p>
李希顏這時勉強笑了笑,道:“陛下,臣實在慚愧,本該是來此授經,誰料到……”</p>
朱棣眼眶微紅,扯著這個當初經常打自己的嚴師,一臉欽佩地道:“朕能見你,便足慰平生,先生切不可這般說。”</p>
李希顏道:“臣可以問一問……胡儼幾句話嗎?”</p>
朱棣道:“先生請便。”</p>
李希顏便看向胡儼,胡儼此時已被萬眾矚目,他自己隻有苦笑連連。</p>
“我問你。”李希顏道:“我來問你,這些話,你是從何處聽來?”</p>
胡儼老實道:“是一位翰林,他向我請教,當時我聽了,也沒有在意,可迴到了國子監,突覺得這其中似乎不簡單,於是……於是苦思冥想,越是苦想,越覺得……”</p>
他抬頭看著李希顏,一臉苦笑。</p>
其實他知道,李希顏一定是了解他的感受的。</p>
這幾日,兩個人都活在無盡的痛苦之中。</p>
“區區一個翰林,竟有如此的才學!”李希顏大吃一驚,道:“老夫竟還以為,定是某個不世出的儒者,此人必定有驚天的才學,隻怕年歲與老夫相當了。”</p>
胡儼笑得更苦了,道:“依我之見,這翰林,可能也隻是聽來的,因為他同樣也是大惑不解的樣子,這才來向我求教,隻是……隻是這也將我難住了,於是我這才……這才……”</p>
李希顏一聽,心裏騰的一下又是冒出一股無名業火。</p>
這個時候,情緒上頭,突然暴怒:“入你娘,他害了你,你便來害我,我都是將死之人了,你要教我不得好死嗎?”</p>
朱棣:“……”</p>
百官:“……”</p>
殿中說不清的尷尬。</p>
朱瞻基眼前一亮,兩腿吊著,小小的身子都跟著熱血沸騰起來。</p>
張安世心裏感慨,原來最厲害的大儒,也是這樣的。</p>
看來沒錯了,我張安世這個大儒,名副其實。</p>
不過……他們說的是啥?</p>
胡儼一臉尷尬。</p>
李希顏這時道:“方才老夫脾氣不好,你不要見怪。”</p>
“是,是。”</p>
李希顏又道:“那翰林在何處?能否……請來一見?”</p>
胡儼心裏鬆口氣,這樣太好了,有道是冤有頭債有主嘛,終於可以沉冤得雪了啊。</p>
於是胡儼毫不猶豫地道:“是翰林侍講楊士奇……”</p>
滿殿再一次嘩然。</p>
連張安世都心動了。</p>
不會吧,不會的吧……</p>
他隱隱感覺事情有些不對勁了。</p>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p>
似乎都在尋覓那原先不太受人關注的楊士奇。</p>
朱棣立即大吼:“楊士奇上前來。”</p>
此時,卻有人上前道:“稟陛下,楊士奇前日就已告假了。”</p>
“告假?”朱棣一臉詫異,皺眉道:“告的什麽假?”</p>
這人道:“病假,說是病得很重,所以翰林院準了他的假。”</p>
朱棣愈發的覺得匪夷所思了。</p>
李希顏頓時露出了一臉失望的樣子。</p>
倒是這個時候,漢王朱高煦來了精神。</p>
今日他已露了一次臉,現在他當然不放過這第二次的機會了。</p>
“父皇,我看先生所言的這位高人,一定有通天之才,這是朝廷之幸,是社稷之幸啊,也隻有父皇這樣的聖主在位,天下的賢才才會不斷地湧現。”</p>
朱高煦頓了頓,接著道:“不如就讓兒臣去尋訪這楊士奇,再訪出這位大賢來。”</p>
朱棣聽罷,倒是動了心。</p>
李希顏是什麽人,這已是他最欽佩的人了,若那個人,三言兩語,就直接能讓先生變成這個樣子,那麽這個人的學問得多可怕。</p>
朱棣不喜歡的是腐儒。</p>
但是這並不代表,他不尊敬那些真正的大儒。</p>
卻在此時,有人道:“陛下,臣也願往。”</p>
朱棣看去,卻是解縉。</p>
解縉這個時候,當然不會錯過。</p>
尋訪大才的功績,可不能讓漢王搶了去,太子不好意思開口,那麽就他來出馬,如此一來,太子一定感激他。</p>
朱棣看看朱高煦,又看看興衝衝的解縉。</p>
“陛下,臣也願同去。”</p>
就在這時,又一道聲音冒出來!</p>
正是胡儼!</p>
胡儼道:“臣這些日子,茶不思,飯不想,也快要被折騰瘋了,臣……早盼去見一見,希望能夠得那人指點迷津。”</p>
“臣也願去。”</p>
“臣願去。”</p>
一道道聲音冒出來,這百官之中,不乏對此有濃厚興趣的人。</p>
這可是一箭雙凋的好事啊,既有為朝廷訪賢的美名,還可以順道去看看此人到底是什麽樣子,又到底有什麽通天的才能。</p>
殿裏一下子活絡起來,幾乎人人躍躍欲試,個個殷殷期盼地看著朱棣。</p>
李希顏此時也道:“臣……臣也希望去。”</p>
朱棣聽罷,倒是關切地道:“先生身子欠安……”</p>
李希顏微微搖頭道:“臣寧願死在追求真知的路途上,也不願在此虛耗年華。”</p>
朱棣歎了口氣,他虎目猛地一張,道:“朕去,朕要親見此人……”</p>
……………………</p>
附:下一章會在8月17號淩晨0點更新,本書首發起點,歡迎大家來起點App</p>
順道求一下月票吧,太慘了,大家看書不支持可憐的作者的嗎?</p>
即使強壯如朱高煦,想到若是自身二十三個時辰沒睡覺,隻怕這個時候也要歇菜了。</p>
可眼前這老人,年過七旬,居然二十三個時辰沒睡。</p>
難怪他形如枯槁,看似一個活死人的樣子。</p>
可現在,這老人依舊蹣跚而行。</p>
走著走著,他緩緩抬頭,看著紫禁城,似帶著感慨道:“數十年前,老夫就是從這兒入宮的,哎……那時候啊……”</p>
他笑了笑,像是想起了很多久遠的迴憶,可隨即又陷入了無盡的苦惱之中。</p>
朱高煦看了看老人的神色,道:“老先生有什麽心事?”</p>
老人一臉落寞的樣子道:“老夫的事,你不懂。”</p>
朱高煦:“……”</p>
老人倒是這時道:“陛下他的身子如何?”</p>
“父皇龍體尚安。”</p>
老人點頭,輕聲道:“確實,當初就屬他身子最強壯了。”</p>
等二人抵達崇文殿的時候,這崇文殿裏,已經有許多人翹首以盼了。</p>
朱棣焦灼等待,偏偏此時,身為天子,又不好多問,眼看著這時辰已經過去不少,此時也隻能幹等。</p>
朱高熾則是欠身坐在一側,看著殿門的方向,大氣不敢出。</p>
朱瞻基也有一個小椅子,就坐在朱高熾之下。</p>
其餘百官,屏息等待。</p>
當然,大家都沒想到張安世會來,此等經延的場合,太子竟帶張安世來,不免讓人心裏不痛快。</p>
尤其是解縉,他眼睛總是很輕描澹寫地從張安世的身上掃過去。</p>
他心裏忍不住若有所思,太子殿下……這是將他的妻弟……當做朝廷大臣來看待了嗎?</p>
這張安世投機取巧,靠著走八股的捷徑,自詡自己學富五車,難道太子殿下也信了?</p>
解縉自詡自己是太子的第一死黨,可如今,他明顯感受到了冷落。</p>
不過他依舊氣定神閑的樣子,眼睛卻是下意識地看向胡儼。</p>
其實胡儼的神態很不好,像是很疲憊的樣子。</p>
解縉心裏不禁生出鄙夷之心,張安世區區一個外戚,能有什麽本事,莫非張安世背後就是這胡儼?許多事都是胡儼在背後計劃的?</p>
若是如此,那就太可怕了,胡儼所圖不小啊!</p>
而像胡儼這樣的人,一但有所圖謀,那麽這個人他所想要的東西,可能就是解縉現在所擁有的了。</p>
另一邊,朱棣對於張安世的到來確實有些奇怪。</p>
他心裏也有些不喜,但是他的不喜跟這裏的其他人有點不一樣!</p>
哼,這家夥不爭分奪秒的去掙銀子,跑來這兒湊什麽熱鬧!</p>
不管這裏所有人是個什麽心思,就在這個時候,外頭宦官的聲音終於傳了進來:“漢王殿下到。”</p>
此言一出,朱棣已迫不及待地站起身來,直接快步下殿。</p>
隨即,便見朱高煦陪著那老人緩步進來。</p>
朱棣一見那老人,立即紅光滿麵,眼眸也下意識地張了張,大笑起來:“哈哈哈哈……先生別來無恙。”</p>
老人含笑,行禮道:“見過……”</p>
朱棣早有準備,跨前一步,一把將老人攙住:“先生,不可,不可。”</p>
殿中群臣,統統朝這老人看去,不少人行注目禮。</p>
要知道,眼前這老人,可不是一般人,便是百官對他也是歎服不已。</p>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當初和宋廉一起教授皇子們讀書的大儒李希顏。</p>
李希顏在後世可能不出名,這是因為……他在教授皇子之前,就一直隱居不出。</p>
直到朱元章聽聞了他的文名之後,親自請他出山,讓他來教皇子們讀書。</p>
李希顏在教授了皇子們讀書後,朱元章要賜他官職,讓他做朝廷大臣,他卻是不肯,依舊隱居去了。</p>
這數十年來,也隻讀書,不問世事。</p>
像這樣在洪武早年就已才名而名動天下的人,可以說是此時朝中所有大臣的前輩。</p>
更何況,他這帝師的身份,自然足以讓人尊崇了。</p>
當然,最讓人津津樂道的,還是他的性情。</p>
他不但澹泊名利,而且教授皇子是真的教。</p>
和他同時教授皇子的宋廉,總是對皇子們很關愛。</p>
而李希顏不一樣,抓著不聽話的,他就打。</p>
這李希顏向皇子們講授堯舜禹商湯,行大仁、仗大義的道理與事跡,這些皇子,難免有不聽教導、頑皮的時候。</p>
李希顏執教嚴厲,雖然是皇子,有不服教育或不認真學習的,他照樣用筆管打他們的腦門。</p>
打得多了,腦門上便留下了痕跡。有一次,朱元章撫摸著自己兒子被打的傷痕,勃然大怒。</p>
馬皇後知道原因,就大聲的反問說:“哪裏有用堯、舜的標準來教訓你兒子,反使你發脾氣的?”</p>
上一刻還在惱怒的朱元章,聽了這話後,立刻就止了氣語,平靜了下來。自此之後,對李希顏就更加的尊敬了。</p>
其他的皇子也因為經常挨打,所以喜歡宋廉而不喜歡李希顏。</p>
可唯獨朱棣,最喜歡的卻是李希顏!因為對朱棣而言,這等肯真打自己的老師,才是真正無私之人。</p>
李希顏也確實如此,朱棣這些人就藩後,他便辭去了官職,隱居著讀書去了。</p>
讀書人和讀書人還是不同的。</p>
若是那些偽善的讀書人,朱棣是恨得牙癢癢。</p>
可對李希顏,他沒有厭惡,隻有說不出的敬佩和尊敬。</p>
朱棣這時當著李希顏的麵,捋起了自己的長袖,露出了一截胳膊,口裏道:“先生,你看,先生當初打朕的傷痕還在呢。”</p>
李希顏聽罷,笑了:“哈哈哈哈……臣早已忘了,不想陛下竟還記憶猶新。”</p>
朱棣很是誠懇地道:“當初若不是先生責打,必沒有今日之朕。”</p>
李希顏卻道:“我所教授的皇子有十數人,可最有出息的便是陛下,可見不是臣教的好。”</p>
朱棣攙著李希顏道:“先生太謙虛了。”</p>
張安世站在那,直直地看著,眼珠子都要掉下來了。</p>
他還是第一次見朱棣居然也開始文縐縐,而且一副溫良恭謙的樣子。</p>
其他百官,個個朝李希顏微微欠身。</p>
朱高熾扯了扯一旁的朱瞻基,低聲道:“你應該有一個這樣的師傅。”</p>
朱瞻基小臉一皺,頓時就打了個寒顫。</p>
朱棣不肯上殿去坐,卻隻讓宦官搬來了兩個椅子,讓李希顏坐在殿中,自己也坐在一旁,先和李希顏拉起了家常:“先生近來可好?”</p>
“每日讀書,時間如白駒過隙,三十年也不過一場夢而已,已分不清好壞了。”李希顏隨和地迴答著。</p>
朱棣聽罷,感慨地頷首道:“是啊,已是物是人非了。不過……先生的身子似是不大好,先生一定要保重好自己啊。”</p>
李希顏眼中掠過一絲痛苦,苦笑道:“原本臣料定自己必還有三五年壽數,不過近來發生了大變故,如今……說來慚愧……臣可能活不過今年入冬了。”</p>
朱棣聽罷,大驚失色,他仔細端詳著李希顏的臉色,確實有一種行將油盡燈枯的感覺。</p>
朱棣便關切地道:“這……這……朕命太醫,不,命張……”</p>
李希顏微笑搖頭,道:“陛下就不必操心這些啦,臣所得的,乃是心疾……非金石之術可以醫治。”</p>
“此番漢王來請老夫,老夫本不願理外間俗事,隻是想到自己行將就木,不禁思來已數十年不曾見陛下了,這才來見。今日能見陛下有此龍馬精神,便也知足了。”</p>
</p>
朱棣一時無言,心頭不自覺地溢出一絲心酸。</p>
隻有漢王朱高煦,心裏已是心花怒放,長臉的時候來了……</p>
他連忙對朱棣道:“父皇,李先生這樣的大賢,兒臣是費盡苦心才尋迴來的……”</p>
朱棣沒心思聽朱高煦的話,隻是下意識的點頭,隨口道:“有勞你了,不想你也有識人之明。”</p>
朱高煦心裏狂喜,連忙道:“兒臣自幼聆聽父皇教誨,豈會到了今日,還不曉得長進。”</p>
他心裏舒坦了,感覺自己雙腳都像是踩在了棉花上。</p>
今日也算是立了一樁大功了,以後父皇對他必定刮目相看。</p>
朱棣不關心漢王的心思,卻擔心地看向李希顏,道:“先生……口裏所說的心疾是什麽,能否告知嗎?何況,先生這樣的大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又有什麽事,能讓先生如此呢?”</p>
此言一出。</p>
百官之中的胡儼,已開始身子默默地往同僚的身體後頭縮了。</p>
他不知道這個世界到底咋了。</p>
自己好像幹什麽都會得罪人,就算自己什麽都沒幹,也總能招來無妄之災。</p>
百思不得其解啊!</p>
“哎……”此時,似乎一下子說到了李希顏的心事,他長長的歎了一聲。</p>
其實朱棣不提還好。</p>
李希顏在各種思想鬥爭之後,其實已經暫時放下了那些讓自己癲狂的事了。</p>
可現在朱棣偏要提,李希顏便開始發現自己的心跳加快,氣血開始上湧了。</p>
他臉騰的一下就紅了,聲調也不自覺地提了起來:“什麽大才,臣老朽之人,哪裏有什麽才幹啊,咳咳……咳咳……”</p>
朱棣大驚:“先生這是何意?”</p>
李希顏這時候,眼眶裏濕潤了,他搖頭,突然開始捶打自己的心口。</p>
一見如此,朱棣和百官就更吃驚了。</p>
這是怎麽了?</p>
剛才還好好的!</p>
怎麽這轉眼之間……</p>
“先生,先生……”</p>
李希顏想張口說話,可說不出,好像情緒又開始崩潰了,繼續捶打自己的心口。</p>
朱棣大驚:“禦醫,禦醫……”</p>
百官更是竊竊私語。</p>
“先生這是咋了?不會家中出了什麽事吧?”</p>
“這等高士,有什麽事,能將他逼到這樣的地步?”</p>
“他不會也花了三千五百兩……買了那書吧?”</p>
“什麽,你花了三千五百兩?”</p>
“你花了多少?”</p>
“一千三……”</p>
“哈哈……我隻花了五百八十兩……”</p>
於是,又崩潰了一個。</p>
麵對此情此景,人群裏的胡儼,臉色慘然。</p>
他又開始麵色潮紅,心跳加快,唿吸急促。</p>
胡儼隱隱覺得……有沒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那就是上一次……</p>
早知如此……悔不該啊……</p>
胡儼默默低著腦袋,像做賊似的。</p>
他沒想到,自己堂堂大儒,國子監祭酒,要如過街老鼠一般。</p>
張安世看得美滋滋的,原以為這講課會很無聊,沒想到……居然還有樂子看。</p>
張安世眼睛一瞥。</p>
果然看到坐在那兒的朱瞻基,也是看得津津有味,眼睛一眨也不眨。</p>
“張安世……張安世……”</p>
張安世頓時迴神,他正待要上前。</p>
而這個時候,李希顏突然咳嗽,之後才幽幽地道:“不必叫禦醫,不必啦……咳咳……咳咳……哎……臣……臣……是撞了鬼了啊。”</p>
胡儼:“……”</p>
一聽有鬼,所有人都打起了精神。</p>
可見這個世上,八卦者還是極多的,上至公卿,下至販夫走卒,盡是如此。</p>
朱棣臉色大變,繃著臉道:“怎麽,先生見了鬼?”</p>
李希顏落下了滾燙的淚來,又似抽風箱一般拚命地唿吸了幾下,才勉強讓自己崩潰的情緒平靜了一些,這才接著道:“敢問陛下,一加一個一,是幾?”</p>
朱棣想也不想就道:“一個加一個,自然是二了。”</p>
李希顏痛苦地道:“如果是三呢?”</p>
朱棣不明所以,直接道:“朕還是不明白。”</p>
“就說算數,臣學過許多算術,這算術之學,其根本就在於一加一為二,那麽倘若一加一乃是三,這意味著什麽?”</p>
說到這裏,李希顏露出了痛苦不堪的表情,又道:“這就意味著,臣平生所學,可能都是錯的,臣讀書萬卷,這萬卷書,統統無用了。”</p>
是的,這才是李希顏痛苦的緣由。</p>
當學問的根基動搖,那麽建立在這根基上頭的所有上層建築,自然而然,也就成了無根之木,一切都可能推到重來。</p>
這更意味著,博學的李希顏……這輩子隱居在家,苦心研學,所學的知識,統統都被推翻了。</p>
這對於李希顏而言,是何其可怕的事。</p>
若是四十年前,他察覺到這一點,可能會和楊士奇一樣,雖然也會瞎琢磨,覺得匪夷所思,但至少他會振奮精神,孜孜不倦地去求證。</p>
若是二十年前,他察覺到了這一點,可能會像胡儼那樣,雖然痛苦,會輾轉難眠,會如鯁在喉,可畢竟……他終究可以收拾心情,慢慢地去探索。</p>
可現在……他已垂垂老矣,風燭殘年,一切都已遲了!</p>
幾日之前,他迴顧自己的一生,或許還頗為自得,做過帝師,做過許多的學問,不敢說才冠古今,卻也頗有成就,這輩子是值了。</p>
可現在的他,隻有絕望。</p>
可怕的是……胡儼說的那兩句話,若是庸人聽來,可能並不會有什麽反應。</p>
唯獨是李希顏這樣真正博學多才,而且一輩子都將心思撲在了學問上的人,才一聽之下,立即就能察覺出一個可怕的疑問。</p>
而這些疑問,他此生已經找不到答桉了,世上還有什麽比這更痛苦的事呢?</p>
朱棣大抵也明白了李希顏的意思:“那麽先生的意思……”</p>
李希顏痛苦地道:“老夫不配做先生,也不配為人師表,普天之下,真正高才者,唯胡儼也。”</p>
此言一出。</p>
頓時滿殿嘩然了。</p>
胡儼:“……”</p>
解縉立馬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向胡儼。</p>
這胡儼……又在使什麽手段?</p>
其他百官,個個臉色怪異。</p>
他們確實認為胡儼是個極有才華的人。</p>
可是……倘若說什麽普天之下,真正高才之人隻有一個胡儼,這就讓很多人不服氣了。</p>
於是,眾人又竊竊私語起來。</p>
胡儼的臉色更難看了,他覺得自己就像是個剝了殼的雞蛋,整個人都要窒息了。</p>
這幾日,他本就身子很不好,可謂是廢寢忘食,其實身體狀況,比這李希顏也好不到哪裏去。</p>
現在李希顏的一番話,就如同一記悶捶一般,直接讓他眼前一黑,這造的是什麽孽啊!</p>
但是,終究有些事是想躲,也躲不成的。</p>
聽罷……他好像是上刑場一般,慢吞吞地站了出來。</p>
朱棣側目,看一眼胡儼。</p>
而李希顏又開始捶胸跌足。</p>
胡儼小心翼翼地道:“李公……學生……學生……”</p>
李希顏一見到胡儼,真的是一股無名業火就要蹦出來。</p>
說實話,沒有胡儼這個家夥,他覺得自己一定能壽終正寢,做一個快樂愚人,有何不可?</p>
結果,他好好的過著剩下的日子……這廝竟跑來……</p>
眼看著李希顏唿吸越來越急促。</p>
胡儼苦著臉,連忙道:“李公……李公……這……這怪不得我呀。我也是道聽途說的,內心實在無法平靜,想到李公高才,所以才冒昧求教……李公,李公……”</p>
說罷,胡儼一下子衝上去,將李希顏抱住。</p>
朱棣勃然大怒:“胡儼,你做了什麽?”</p>
“臣……臣……”胡儼覺得,自己很難向朱棣解釋。</p>
其實胡儼自己也覺得差不多要崩潰了,這日子沒法過了啊,若不是家裏窮,他胡儼寧願學李希顏,狗才做你的官。</p>
李希顏又慢慢地恢複了點平靜,擺擺手道:“不,這不怪你,不能不怪你,隻怪老夫自己,老夫想通了,是我才疏學淺,是我沒本事啊……”</p>
百官們瞠目結舌地看著這一切,李希顏這樣的當世大儒,若都說自己才疏學淺的話,那麽這天底下,誰敢說自己才高?</p>
卻在此時,李希顏突然振奮精神:“不成,不成,陛下,臣要好好地活著,臣這輩子,還有一件事沒有做,若是就這樣死了,臣不甘,不甘心啊……臣要活著……”</p>
這是峰迴路轉得……朱棣驚得目瞪口呆。</p>
他很無法理解,眼前所發生的事。</p>
不過……大致的,他似乎明白了一點什麽。</p>
有一個極有學問的人,這個人的學問,遠在他的恩師之上,而他這個苦學了一輩子的恩師,因為如此,遭受到了巨大的打擊。</p>
群臣們也聽出滋味來了,更是駭然。</p>
這天底下,誰敢說能比李希顏還要厲害?</p>
這可是真正的大儒,不是尋常做八股文章的人可以比的。</p>
當初人家名滿天下的時候,這朝中百官多數人還在穿開襠褲呢。</p>
此時便是解縉,心裏也來了興趣,心裏暗暗想:“世上真有這樣的人嗎?”</p>
李希顏這時勉強笑了笑,道:“陛下,臣實在慚愧,本該是來此授經,誰料到……”</p>
朱棣眼眶微紅,扯著這個當初經常打自己的嚴師,一臉欽佩地道:“朕能見你,便足慰平生,先生切不可這般說。”</p>
李希顏道:“臣可以問一問……胡儼幾句話嗎?”</p>
朱棣道:“先生請便。”</p>
李希顏便看向胡儼,胡儼此時已被萬眾矚目,他自己隻有苦笑連連。</p>
“我問你。”李希顏道:“我來問你,這些話,你是從何處聽來?”</p>
胡儼老實道:“是一位翰林,他向我請教,當時我聽了,也沒有在意,可迴到了國子監,突覺得這其中似乎不簡單,於是……於是苦思冥想,越是苦想,越覺得……”</p>
他抬頭看著李希顏,一臉苦笑。</p>
其實他知道,李希顏一定是了解他的感受的。</p>
這幾日,兩個人都活在無盡的痛苦之中。</p>
“區區一個翰林,竟有如此的才學!”李希顏大吃一驚,道:“老夫竟還以為,定是某個不世出的儒者,此人必定有驚天的才學,隻怕年歲與老夫相當了。”</p>
胡儼笑得更苦了,道:“依我之見,這翰林,可能也隻是聽來的,因為他同樣也是大惑不解的樣子,這才來向我求教,隻是……隻是這也將我難住了,於是我這才……這才……”</p>
李希顏一聽,心裏騰的一下又是冒出一股無名業火。</p>
這個時候,情緒上頭,突然暴怒:“入你娘,他害了你,你便來害我,我都是將死之人了,你要教我不得好死嗎?”</p>
朱棣:“……”</p>
百官:“……”</p>
殿中說不清的尷尬。</p>
朱瞻基眼前一亮,兩腿吊著,小小的身子都跟著熱血沸騰起來。</p>
張安世心裏感慨,原來最厲害的大儒,也是這樣的。</p>
看來沒錯了,我張安世這個大儒,名副其實。</p>
不過……他們說的是啥?</p>
胡儼一臉尷尬。</p>
李希顏這時道:“方才老夫脾氣不好,你不要見怪。”</p>
“是,是。”</p>
李希顏又道:“那翰林在何處?能否……請來一見?”</p>
胡儼心裏鬆口氣,這樣太好了,有道是冤有頭債有主嘛,終於可以沉冤得雪了啊。</p>
於是胡儼毫不猶豫地道:“是翰林侍講楊士奇……”</p>
滿殿再一次嘩然。</p>
連張安世都心動了。</p>
不會吧,不會的吧……</p>
他隱隱感覺事情有些不對勁了。</p>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p>
似乎都在尋覓那原先不太受人關注的楊士奇。</p>
朱棣立即大吼:“楊士奇上前來。”</p>
此時,卻有人上前道:“稟陛下,楊士奇前日就已告假了。”</p>
“告假?”朱棣一臉詫異,皺眉道:“告的什麽假?”</p>
這人道:“病假,說是病得很重,所以翰林院準了他的假。”</p>
朱棣愈發的覺得匪夷所思了。</p>
李希顏頓時露出了一臉失望的樣子。</p>
倒是這個時候,漢王朱高煦來了精神。</p>
今日他已露了一次臉,現在他當然不放過這第二次的機會了。</p>
“父皇,我看先生所言的這位高人,一定有通天之才,這是朝廷之幸,是社稷之幸啊,也隻有父皇這樣的聖主在位,天下的賢才才會不斷地湧現。”</p>
朱高煦頓了頓,接著道:“不如就讓兒臣去尋訪這楊士奇,再訪出這位大賢來。”</p>
朱棣聽罷,倒是動了心。</p>
李希顏是什麽人,這已是他最欽佩的人了,若那個人,三言兩語,就直接能讓先生變成這個樣子,那麽這個人的學問得多可怕。</p>
朱棣不喜歡的是腐儒。</p>
但是這並不代表,他不尊敬那些真正的大儒。</p>
卻在此時,有人道:“陛下,臣也願往。”</p>
朱棣看去,卻是解縉。</p>
解縉這個時候,當然不會錯過。</p>
尋訪大才的功績,可不能讓漢王搶了去,太子不好意思開口,那麽就他來出馬,如此一來,太子一定感激他。</p>
朱棣看看朱高煦,又看看興衝衝的解縉。</p>
“陛下,臣也願同去。”</p>
就在這時,又一道聲音冒出來!</p>
正是胡儼!</p>
胡儼道:“臣這些日子,茶不思,飯不想,也快要被折騰瘋了,臣……早盼去見一見,希望能夠得那人指點迷津。”</p>
“臣也願去。”</p>
“臣願去。”</p>
一道道聲音冒出來,這百官之中,不乏對此有濃厚興趣的人。</p>
這可是一箭雙凋的好事啊,既有為朝廷訪賢的美名,還可以順道去看看此人到底是什麽樣子,又到底有什麽通天的才能。</p>
殿裏一下子活絡起來,幾乎人人躍躍欲試,個個殷殷期盼地看著朱棣。</p>
李希顏此時也道:“臣……臣也希望去。”</p>
朱棣聽罷,倒是關切地道:“先生身子欠安……”</p>
李希顏微微搖頭道:“臣寧願死在追求真知的路途上,也不願在此虛耗年華。”</p>
朱棣歎了口氣,他虎目猛地一張,道:“朕去,朕要親見此人……”</p>
……………………</p>
附:下一章會在8月17號淩晨0點更新,本書首發起點,歡迎大家來起點App</p>
順道求一下月票吧,太慘了,大家看書不支持可憐的作者的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