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光明心裏著急卻不敢出聲。


    因為李文軍一早就給他打了預防針了,說他今天的身份是“文軍實業”的副董事長,不是對麵這兩人的孫子。


    李文軍又說:“聽說你們打算搞個全國連鎖的超市,要同時在多個大城市鋪開。‘文軍物流’現在擁有全國最大的最快的物流網,還有跟歐美三日一發的往返航運集裝箱船,把歐美商品運迴來比任何一家都要穩當快捷。可是沒有港口的股份,這個集裝箱貨船和航運公司沒法運作。”


    “文軍物流”的名聲現在比“文軍實業”還要大,因為每個城市都有點。


    就連陶三叔公的百貨商場和陶老爺子的果蔬批發市場都會經常委托“文軍物流”從外地拉生鮮迴來。


    然後兩個老頭就開始在心裏拚命的算賬了。


    李文軍仿佛能看見他們腦子裏的“cpu”在飛速運轉。


    陶光明暗暗歎氣:不用算了,你們兩個老頭能算過他?別傻了!之前吃的虧都白吃了?


    現在陶家隻有這個港口生意是李文軍沒插一腳的了,同意了他,以後陶家就完全淪為他的打手了。


    陶三叔公:“如果要在港口合作,你想怎麽合作。”


    李文軍說:“我要港口百分之三十股份,我的所有船,不管什麽類型的船都可以優先入港,不用排隊。”


    陶三叔公跟陶老爺子交換了個眼神:三十!!這小子胃口太大了。


    陶老爺子說:“這事太大,我們也不是唯一的股東,要迴去商量一下。”


    李文軍說:“嗯,應該的,其實我們也同時在跟京津冀片區的好幾個港口談。畢竟這個是長久的生意。我們的航運公司的船都是萬噸級的,還有大型客運郵輪和油輪。所以跟港口合作之後打算把港口逐步打造成具有十萬噸級以上泊位和航道,還要有大型油碼頭。我們已經在研發大型龍門吊。”


    陶老爺子和三叔公的眼睛越聽越亮了。


    這樣騙老人家是不對的。


    陶光明欲言又止,暗暗攥緊了手。


    陶老爺子:“我們會盡快給你迴話。”


    陶三叔公:“我相信我們會合作很愉快。”


    陶光明痛苦萬分的把兩個興高采烈的老頭送走了,才迴來關上門對李文軍說:“你有點過分了啊。工業園還好說,龍門吊和幫助港口升級這些事情壓根就還沒有影,你怎麽敢跟他們拍胸脯的。”


    李文軍說:“誰說這兩件事沒有影?你見我做過沒有把握的事情嗎?這幾年我們研究製造那麽多大型起重機械,都白做了?”


    陶光明:“哈?起重機,叉車那些東西跟龍門吊有什麽關係啊。”


    李文軍哭笑不得:“怎麽沒有關係,不都是起重設備嗎?再說我們去年年初就開始做龍門吊了,都一年了。汽車廠、軍工廠、車輛廠,飛行器廠,還有港城的港口都試運行過了。”


    陶光明:“等等。你說的是那個兩個柱子支起來的橫梁。那個不是叫橋式起重機嗎?”


    李文軍說:“不然呢,你以為啊。龍門吊本來就是橋式起重機的變型,又叫龍門式起重機,門式起重機。”


    陶光明:“那東西,不就是簡單的滑輪原理和實地結合,好多廠子能做。”


    李文軍說:“沒錯,這東西聽上去技術是不強,可是要做到又便宜又安全好用,就難了。特別是大型,超大型龍門吊,還真不是隨便一個廠子能做的。比如電機,橫梁。電葫蘆,鋼索,隨便拎一個零件出來,沒有過硬的技術都做不好。而且還要多個廠配合,成本就上來了。你想想看,國內,甚至全世界,有哪個地方能擁有‘文軍新城’這麽完整的工業類別,而且每一個都不弱。”


    陶光明想了想。


    沒錯,要是別的廠想做,不論是特種鋼,還是電機,或者控製係統,都得來找李文軍。


    這又迴到了跟上次造衝鋒舟一樣的情形。


    他咬牙切齒地說:“那個趙小江不會是受了你的指使,才去找百貨商店麻煩吧。”


    越想越覺得就是這樣。


    京城裏百貨商店那麽多,為什麽偏偏就挑了這一家。


    這一家百貨商店的商品那麽多,為什麽又偏偏挑中了,冒用李文軍名字生產的。


    真是芝麻掉到針眼裏,這也太巧了!!


    李文軍嗤笑了一聲:“放屁,我有那麽無聊嗎?這個趙小江,隻是剛好給我提供了一個機會而已。而且你三叔公的商場賣假貨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就算是趙小江不找麻煩,以後也會有李小江、王小江找麻煩。遲早的事。”


    陶光明不肯信,問:“要是趙小江這一次沒發現,你要怎麽跟我家談。”


    李文軍:“那再想辦法唄。辦法總比困難多。再說,不是還有你嗎?我是怕你難做,所以一直沒讓你去辦。”


    陶光明一哽:也是,最簡單最省力的辦法,其實就逼著我去搞定這個事情。


    可是這混蛋卻隻字不提。


    他抿嘴坐了一會兒,又說:“你覺得他們有多大把握會同意?”


    李文軍:“百分之九十。”


    陶光明眯眼:“這麽有把握?”


    李文軍說:“因為他們比誰都清楚,津城的港口已經落後了,不改造不升級很快就會跟不上國內航運發展的速度,吃不到中國經濟發展的紅利了。”


    他是預先知道,提前布局,才不慌不忙。


    陶家、季家、孔家和楊守拙他們也是因為站得比一般人高,才能看到這一點。


    有些人特別聰明,領悟到了這一點,或者誤打誤撞,趕上了浪潮。


    對於大部分普通人來說,等這一波風口過了,才會幡然醒悟自己錯過了什麽。


    一旦錯過,人生短短幾十年,能再次遇見這樣機會的可能性不大。


    貧富差距就是這麽來的。


    陶家沒有考慮多久就答應坐下來談合作細則。


    主要是他們也沒有太多選擇。


    刀架在脖子上,不屈服就身敗名裂,屈服還有糖吃。


    關鍵就算這一次不屈服,李文軍肯定還有別的法子折騰他們。


    那就,屈服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實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屹並收藏大國實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