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三皇子賀蘭祭越,當著眾人在祭天大典上公開了先皇後逝世的秘密,揭露了皇後及瑤妃的罪行,然後是皇後當著皇帝,當著王公貴族,當著文武大臣的麵說出太子將成皇帝這種大逆不道的話,在祭天大典上,上演了這一幕幕地反轉劇情,一下子讓人反應不過來,一個個皇室內幕被曝出,信息量之大讓人一時間接受不了。
以前朝堂之上,都是四皇子一黨和太子一黨相互之間明爭暗鬥,這三皇子賀蘭祭越就在邊關帶兵打仗,怎麽現在一迴京城也開始跟太子鬥了?眾人迷惑之時,又聽見皇後如此頂撞皇帝,更是不解。皇後居然不怕以前的罪行敗露,而且還信誓旦旦地說太子賀蘭承越能得到皇位,如此把暗地裏的太子之爭公開化,令人不由得遐想,莫不是太子殿下已經打算要造反了?
此念頭一出,就連太子一黨的大臣都不由得驚出了一身冷汗,因為太子在祭天大典起兵造反的事情隻有少數幾個親信和部分掌握兵權的將軍知道,太子黨自己內部也被保密了。眾人將眼光紛紛投向太子,等著太子表態。
太子賀蘭承越卻是不緊不慢的,慢悠悠地走到皇上麵前,說到:“父皇,您已經老了,我想現在也是時候您傳位給我,你好頤養天年了!”
皇上剛才聽了三皇子賀蘭祭越所說的一切,已經是氣的夠嗆了,沒想到在自己身邊待了那麽長時間的女人——皇後,居然不配為人,作出如此喪盡天良的事情。而且皇後毫無悔改之意,還一門心思地想著當太後,扶自己的兒子上位。
瑤妃一直扶著皇帝以至於皇帝不會被氣得當眾倒下,而自己的兒子——太子又過來說了這些話,氣得皇帝兩腿打顫,用手指著賀蘭承越,顫抖著說:“你……你……你這個不孝子,你想要我這皇帝之位,你休想!”
皇帝停頓了一下,他已經被氣得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了:“賀蘭承越,哦,對,還有你的好娘,你們倆就坐你的春秋大夢去吧,我把這個皇位傳給誰也不會傳給你這個不孝的兒子!不,你已經不是我的兒子了!這個國家交在你手一定會敗!”
太子被說的有點惱羞成怒了,厲聲對著皇上說:“老東西!你在這位置上帶的時間已經夠長了!該讓給適合它的人了!不傳給我你傳給誰,說我不孝,哼!你沒聽說過‘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嗎!你一個當父親的你夠格嗎!你什麽時候關心過我們!你作為一個丈夫,你什麽時候信任你的妻子!你不還是寵幸嬪妃,寵幸你身邊的那個賤人嗎!”
說著用手指著瑤妃,然後接著說,“你自己當皇上當的夠格嗎!你窮兵黷武,和敵國征戰不斷,邊疆民眾水深火熱,而你呢!你在這京城歌舞升平,夜夜笙歌!你寵信奸佞,任由他們陷害忠良,外戚幹政,對他們賣官鬻爵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關中大旱三年,賑災錢糧,全部留進了各級官僚的錢袋裏,官商勾結,奸商趁機哄抬物價,上萬難民流離失所,你管過嗎!江南水患,十年未絕,工部調撥的水利用款大都被貪汙,你查過嗎!
小到七品縣令,大到一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哪一個級別都有數不清的貪官汙吏,‘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這層層盤剝下來,黎民百姓得受多大的罪!這還不算你收的那些苛捐雜稅,捐糧徭役,一打起仗來就又要抓壯丁,逼人捐馬。這大大小小的事情說起來,說三天三夜也說不完!你說你天天忙於處理政務,你處理的都是什麽!”
指責完皇帝,賀蘭承越又開始為自己發動政變,逼皇帝退位作辯解:“你既然盡不了皇帝的職責,也就別埋怨我要取代您了,這曆史上的例子還少嗎?當年,秦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了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逼自己的父親唐太祖李淵當太上皇,這不才有了一代明君唐太宗,不才有了貞觀盛世嗎!所以,父皇,你學學李淵,識時務者為俊傑,趕緊趁現在我還不想和你撕破臉皮的時候,快快發下退位詔書,傳位於我,不然的話……”
還沒等皇上開口,瑤妃先問了一句:“不然你怎樣!”
“不然到時候兵戎相見,怕是讓您和李淵一樣,看到這兄弟相殘,同室操戈的畫麵了,而且我可沒李世民對他爹那麽孝順,到那時,您相當太上皇,怕是也沒有這個命當了!”
皇上已經氣得不行了,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太子說的某些話確實戳到了他的短處,他止不住地喘著粗氣,瞪著賀蘭承越。
賀蘭祭越一直看著賀蘭承越在這裏大義凜然,義正辭嚴地在這裏痛斥皇上的種種錯事。他表情冷漠,看不出有什麽起伏,對這一段滔滔不絕的演講,他隻以冷笑嗤之。
賀蘭承越說的這些,半分真,半分假。有的確實是皇上做的不對,愛好奢華享樂,寵信了一批奸臣,至於貪腐,曆朝曆代都有,又不是本朝獨特的政治現象,賀蘭承越為了給自己的造反找借口罷了,而且,賀蘭承越所說的這些罪惡勾搭,他們太子一黨還幹的少嗎?怕是真要細究起來的話,十個貪官裏,得有七八個和賀蘭承越或者他身邊的人有瓜葛。
太子一黨見賀蘭承越這個氣勢,猜想賀蘭承越應該已經在周圍部署好了兵力,馬上就可以奪權成功,於是瞬間都有了底氣。為了在賀蘭承越麵前表忠心,爭功勞,一幹太子黨大臣從大臣隊伍中走了出來,來到皇上的麵前,跪拜並大聲勸諫:“陛下!請您頒布退位詔書,請您傳位於太子陛下!”
皇帝指著這群臣子,怒不可遏:“你們這群,亂臣賊子,還把不把朕放在眼裏了!”
領頭的一位臣子說:“陛下,您治國無方,早就應該讓給有才能之人,太子殿下正能擔此重任,您早日退下來,效仿古人,做一位悠然自得的太上皇,對國家也是好的,對您也是好的。”
“為我好,你們都是為我好,胡說八道!你們都給我滾!”皇帝聽了大怒,自己的臣子已經跑到太子一邊了,這是真是一群良心狗肺的東西!
皇帝對著太子和皇後說:“來人啊,快傳朕的聖旨,朕要廢了這狠毒的皇後,要廢了這不孝的太子!”
賀蘭承越冷笑一聲:“哼,老東西,敬酒不吃吃罰酒,你現在快好好想想你的遺言吧!”說著,從袖口中拿出一個煙花,點燃了它,迅速一個亮光在天空中升起,並發出一聲巨響。這是賀蘭承越和叛軍先前訂好的信號,隻要煙花一發出,他們就帶領著自己的人馬火速殺往祭天大典的地方,起兵奪權。
眾大臣驚異,這真的要造反了,現在是不是向賀蘭承越投降,保全性命?大家驚恐萬分,怕成了這宮廷鬥爭的犧牲品。丞相和楚風異常的堅定,高唿大家冷靜,誓死忠於皇上,不事叛賊。一些敏銳的官員察覺到,四皇子很是慌亂,措手不及,相反三皇子賀蘭祭越聽完了則沒有什麽變化,好像什麽都沒發生一樣,楚風和丞相二人也是底氣十足像是有備而來,怕是兩方各帶了自己的部隊,即將大打出手。
太子黨的這些人則歡唿雀躍,盼了這麽多年,終於盼到了賀蘭承越當皇帝的這一天了,多年來的明爭暗鬥終於沒有白費,馬上就要成為新朝的功臣了,都彈冠相慶。而前麵的那群太子黨已經開始跪地叩首高唿萬歲了。
然而,過了好長時間,絲毫沒有叛軍到來的跡象,並沒有聽見兵馬的聲音,這是怎麽迴事?賀蘭承越開始有點慌了,叛軍早該到了,怎麽連個影子都沒見著?
一直在旁邊默默地看著這一切的賀蘭祭越突然發話了:“太子殿下,您還是別等了,您想要等部隊,他們不來了,因為叛軍將領們都已經被我給策反了。”
此話一出,賀蘭承越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這時候皇上突然說到:“我早就知道你和皇後所幹的那些見不得人的勾當了!丞相和楚風將軍早就已經告訴朕了,而且我也知道你懷有反心,朕暫時按兵不動,就是要看看你們母子,還有你們這些太子黨,到底能耍出來什麽花樣,沒想到啊,你們居然真的不念及血肉親情,打算謀害朕奪得皇位。我真是太失望了,來人呐,把太子和皇後帶下去,還有這一幹太子黨全部抓走!”
這一下,太子黨們喜劇變悲劇了,紛紛跪在地上,如搗蒜一樣不停地磕頭求饒,互相推卸責任,一改剛才對太子阿諛奉承,溜須拍馬的嘴臉,全部都跪在地上痛斥太子罪行,痛哭流涕。而太子和皇後已經聽不清他們說的是什麽了,他們還是不能相信,計劃居然失敗了。
以前朝堂之上,都是四皇子一黨和太子一黨相互之間明爭暗鬥,這三皇子賀蘭祭越就在邊關帶兵打仗,怎麽現在一迴京城也開始跟太子鬥了?眾人迷惑之時,又聽見皇後如此頂撞皇帝,更是不解。皇後居然不怕以前的罪行敗露,而且還信誓旦旦地說太子賀蘭承越能得到皇位,如此把暗地裏的太子之爭公開化,令人不由得遐想,莫不是太子殿下已經打算要造反了?
此念頭一出,就連太子一黨的大臣都不由得驚出了一身冷汗,因為太子在祭天大典起兵造反的事情隻有少數幾個親信和部分掌握兵權的將軍知道,太子黨自己內部也被保密了。眾人將眼光紛紛投向太子,等著太子表態。
太子賀蘭承越卻是不緊不慢的,慢悠悠地走到皇上麵前,說到:“父皇,您已經老了,我想現在也是時候您傳位給我,你好頤養天年了!”
皇上剛才聽了三皇子賀蘭祭越所說的一切,已經是氣的夠嗆了,沒想到在自己身邊待了那麽長時間的女人——皇後,居然不配為人,作出如此喪盡天良的事情。而且皇後毫無悔改之意,還一門心思地想著當太後,扶自己的兒子上位。
瑤妃一直扶著皇帝以至於皇帝不會被氣得當眾倒下,而自己的兒子——太子又過來說了這些話,氣得皇帝兩腿打顫,用手指著賀蘭承越,顫抖著說:“你……你……你這個不孝子,你想要我這皇帝之位,你休想!”
皇帝停頓了一下,他已經被氣得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了:“賀蘭承越,哦,對,還有你的好娘,你們倆就坐你的春秋大夢去吧,我把這個皇位傳給誰也不會傳給你這個不孝的兒子!不,你已經不是我的兒子了!這個國家交在你手一定會敗!”
太子被說的有點惱羞成怒了,厲聲對著皇上說:“老東西!你在這位置上帶的時間已經夠長了!該讓給適合它的人了!不傳給我你傳給誰,說我不孝,哼!你沒聽說過‘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嗎!你一個當父親的你夠格嗎!你什麽時候關心過我們!你作為一個丈夫,你什麽時候信任你的妻子!你不還是寵幸嬪妃,寵幸你身邊的那個賤人嗎!”
說著用手指著瑤妃,然後接著說,“你自己當皇上當的夠格嗎!你窮兵黷武,和敵國征戰不斷,邊疆民眾水深火熱,而你呢!你在這京城歌舞升平,夜夜笙歌!你寵信奸佞,任由他們陷害忠良,外戚幹政,對他們賣官鬻爵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關中大旱三年,賑災錢糧,全部留進了各級官僚的錢袋裏,官商勾結,奸商趁機哄抬物價,上萬難民流離失所,你管過嗎!江南水患,十年未絕,工部調撥的水利用款大都被貪汙,你查過嗎!
小到七品縣令,大到一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哪一個級別都有數不清的貪官汙吏,‘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這層層盤剝下來,黎民百姓得受多大的罪!這還不算你收的那些苛捐雜稅,捐糧徭役,一打起仗來就又要抓壯丁,逼人捐馬。這大大小小的事情說起來,說三天三夜也說不完!你說你天天忙於處理政務,你處理的都是什麽!”
指責完皇帝,賀蘭承越又開始為自己發動政變,逼皇帝退位作辯解:“你既然盡不了皇帝的職責,也就別埋怨我要取代您了,這曆史上的例子還少嗎?當年,秦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了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逼自己的父親唐太祖李淵當太上皇,這不才有了一代明君唐太宗,不才有了貞觀盛世嗎!所以,父皇,你學學李淵,識時務者為俊傑,趕緊趁現在我還不想和你撕破臉皮的時候,快快發下退位詔書,傳位於我,不然的話……”
還沒等皇上開口,瑤妃先問了一句:“不然你怎樣!”
“不然到時候兵戎相見,怕是讓您和李淵一樣,看到這兄弟相殘,同室操戈的畫麵了,而且我可沒李世民對他爹那麽孝順,到那時,您相當太上皇,怕是也沒有這個命當了!”
皇上已經氣得不行了,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太子說的某些話確實戳到了他的短處,他止不住地喘著粗氣,瞪著賀蘭承越。
賀蘭祭越一直看著賀蘭承越在這裏大義凜然,義正辭嚴地在這裏痛斥皇上的種種錯事。他表情冷漠,看不出有什麽起伏,對這一段滔滔不絕的演講,他隻以冷笑嗤之。
賀蘭承越說的這些,半分真,半分假。有的確實是皇上做的不對,愛好奢華享樂,寵信了一批奸臣,至於貪腐,曆朝曆代都有,又不是本朝獨特的政治現象,賀蘭承越為了給自己的造反找借口罷了,而且,賀蘭承越所說的這些罪惡勾搭,他們太子一黨還幹的少嗎?怕是真要細究起來的話,十個貪官裏,得有七八個和賀蘭承越或者他身邊的人有瓜葛。
太子一黨見賀蘭承越這個氣勢,猜想賀蘭承越應該已經在周圍部署好了兵力,馬上就可以奪權成功,於是瞬間都有了底氣。為了在賀蘭承越麵前表忠心,爭功勞,一幹太子黨大臣從大臣隊伍中走了出來,來到皇上的麵前,跪拜並大聲勸諫:“陛下!請您頒布退位詔書,請您傳位於太子陛下!”
皇帝指著這群臣子,怒不可遏:“你們這群,亂臣賊子,還把不把朕放在眼裏了!”
領頭的一位臣子說:“陛下,您治國無方,早就應該讓給有才能之人,太子殿下正能擔此重任,您早日退下來,效仿古人,做一位悠然自得的太上皇,對國家也是好的,對您也是好的。”
“為我好,你們都是為我好,胡說八道!你們都給我滾!”皇帝聽了大怒,自己的臣子已經跑到太子一邊了,這是真是一群良心狗肺的東西!
皇帝對著太子和皇後說:“來人啊,快傳朕的聖旨,朕要廢了這狠毒的皇後,要廢了這不孝的太子!”
賀蘭承越冷笑一聲:“哼,老東西,敬酒不吃吃罰酒,你現在快好好想想你的遺言吧!”說著,從袖口中拿出一個煙花,點燃了它,迅速一個亮光在天空中升起,並發出一聲巨響。這是賀蘭承越和叛軍先前訂好的信號,隻要煙花一發出,他們就帶領著自己的人馬火速殺往祭天大典的地方,起兵奪權。
眾大臣驚異,這真的要造反了,現在是不是向賀蘭承越投降,保全性命?大家驚恐萬分,怕成了這宮廷鬥爭的犧牲品。丞相和楚風異常的堅定,高唿大家冷靜,誓死忠於皇上,不事叛賊。一些敏銳的官員察覺到,四皇子很是慌亂,措手不及,相反三皇子賀蘭祭越聽完了則沒有什麽變化,好像什麽都沒發生一樣,楚風和丞相二人也是底氣十足像是有備而來,怕是兩方各帶了自己的部隊,即將大打出手。
太子黨的這些人則歡唿雀躍,盼了這麽多年,終於盼到了賀蘭承越當皇帝的這一天了,多年來的明爭暗鬥終於沒有白費,馬上就要成為新朝的功臣了,都彈冠相慶。而前麵的那群太子黨已經開始跪地叩首高唿萬歲了。
然而,過了好長時間,絲毫沒有叛軍到來的跡象,並沒有聽見兵馬的聲音,這是怎麽迴事?賀蘭承越開始有點慌了,叛軍早該到了,怎麽連個影子都沒見著?
一直在旁邊默默地看著這一切的賀蘭祭越突然發話了:“太子殿下,您還是別等了,您想要等部隊,他們不來了,因為叛軍將領們都已經被我給策反了。”
此話一出,賀蘭承越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這時候皇上突然說到:“我早就知道你和皇後所幹的那些見不得人的勾當了!丞相和楚風將軍早就已經告訴朕了,而且我也知道你懷有反心,朕暫時按兵不動,就是要看看你們母子,還有你們這些太子黨,到底能耍出來什麽花樣,沒想到啊,你們居然真的不念及血肉親情,打算謀害朕奪得皇位。我真是太失望了,來人呐,把太子和皇後帶下去,還有這一幹太子黨全部抓走!”
這一下,太子黨們喜劇變悲劇了,紛紛跪在地上,如搗蒜一樣不停地磕頭求饒,互相推卸責任,一改剛才對太子阿諛奉承,溜須拍馬的嘴臉,全部都跪在地上痛斥太子罪行,痛哭流涕。而太子和皇後已經聽不清他們說的是什麽了,他們還是不能相信,計劃居然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