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蘇葉也先後將龍薑等三個弟子的未來的記憶進行了一番點化。


    蘇葉也沒有刻意教導他們。而是與朱楊一樣,令他們的腦海中浮現出了未來的記憶。亦或者是,對他們而言的“過去”的記憶。


    番茄


    逆我道,忘心道,大我道,喪我道。


    四個弟子各自尋找迴了曾經悟道的經曆,也尋找迴了當年在蘇葉離去以後,所發生的故事。


    那老者似乎也發現了這件事情。


    尤其是在點化過後,四個弟子對老者更加親近了。


    曾經在老者逝去之時,身邊隻有龍薑一人陪伴,他雖然惦記著其餘三個弟子。可是當時那三個弟子,畢竟在自己的求道之路中。


    而如今,在提前獲得了對於未來的記憶之後,四個弟子,自然對老者懷有著無限感激與親切和珍惜之情的。


    這對老者來說,自然是也不算是一件壞事。


    雖然,這似乎總有一種違逆了自然的感覺。


    當然這也的確是對的,蘇葉如今的所作所為,其實是與自然與造化背道而馳的。


    按說,老者應該會反對他如此的做法。


    不過,老者想了想,卻也沒有在意。


    順其自然,順心順意,而不自強求。


    強行去“順其自然”,本身就是一種悖逆。


    因此,蘇葉的所作所為,也是一件不錯的好事,何況眼前的一切看似違逆自然,實則說不定也是自然造化的一部分。


    因此,老者並沒有對蘇葉的所作所為感到不自然與不和諧,相反,他在順從著著眼前的這一切,甚至是享受著。


    感受到了老者如此的情感,蘇葉不由得心中再生欽佩。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與其擔憂和焦慮,不如活在當下。


    星空的光輝是指引著人們立足腳下,而不是擔憂星空深處的未知與未來。


    這一日,蘇葉照常在池邊遊蕩著,這小小的天傾池似乎又成了他的一個蝸居。


    而老者,則坐在草地上,聽著朱楊等四個弟子一個個闡述自己的道法。


    是的,原本這個時間應該是老者給四個弟子講課的時間。


    但是在蘇葉對四個弟子接連點化以後,他們的記憶已迴到了曾經最巔峰的時期。


    朱楊等四個弟子,其實在蘇葉當年走後也活了很長的時間,其中除了葛喬在沒過多久以後,就因為承受不了逆我之道,而自願兵解意外,其他的三個弟子大都活了悠久的歲月。


    甚至,他們活人生中經曆的歲月要比老者經曆的還要漫長。


    譬如那王鬆,由於繼承了王輿的大同道,他對世間的一切都可以容納和接受,精神無比的平和。


    再加上他本來的性格,也是不論爭鬥,因此竟然足足活了三四百年歲月。


    而且他的家族也很是綿長,蘇葉曾經交給四個弟子四顆星元延續到最後的就是王鬆的後人所保留的。


    因此,在對知識的累積上,鍾山四個弟子甚至說不定如今比老者還要多。


    但是。


    蘇葉眼看著四個人和老者坐在一起的樣子,眼中逐漸浮現出了幾分迴憶之色。


    老者是造化,造化或許並不懂得許多知識,也沒有很多經曆,但是造化到所看到的一切,都是自然中最純粹最簡單的。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老者很顯然就在第三重的境界之中。


    如果沒有悟破這一點的話,任憑鍾山四個弟子如何經曆世事,如何完善自己的大我、逆我、喪我、忘心之道,他們也永遠無法達到“造化道”的境界,無法突破那源自自己,限製自己的桎梏。


    不過即使如此,蘇葉還是看到老者的眼中是含笑著的。


    老者,看到了四個弟子的成長,也許這對蘇葉來說算不了什麽,可是如果以老者的目光來看,那四個弟子正是自己造化道的延續。


    雖然,都不是真正的造化道,卻也多少帶了造化道的影子。


    在曾經老者順其自然選擇逝去的時候,他的內心其實是擔憂四個弟子的。


    但是如今的他還並未逝去,而四個弟子卻已盡皆“尋找到了”自己的道。


    雖然這道很渺小,但對他們來說,意義卻不可謂不大。


    對於老者而言,也是很有意義的。


    “我追隨聖人王輿……領悟了順從自己的大我之道,這大我之道,實際上是順心而為之意,並不是說要將自己看的比世界還重,但是卻要將自己看的造化等同造化。可低可高,可小可大,可深可淺,可在屎溺之中,也可在高天之階,而大我之道亦是如此……”


    王鬆先闡述著。


    他說完了以後,便是由朱楊說自己的道:


    “我自在離開鍾山以後,完全投入到了喪我之道中,喪我之道所追朔的乃是體味人生百味。在我餘生的歲月中,我經曆和扮演了許許多多的人間百態,這一切的經曆雖然都很渺小,可是卻仍令我領悟到了生命的真諦……”


    接著是葛喬。


    葛喬將自己的經曆,以及逆我道的弊端,也全部說了出來。


    輪到龍薑時,龍薑也盡可能地闡述自己的經曆。不過她的“忘心”之道,實則是很難自己言述出來的。


    四個弟子一一將自己領悟的道告知給老者,而老者,也對他們的道一一進行點評。


    在老者的眼中,沒有什麽道是要高於或低於另一種道的,包括葛喬至死都沒有領悟通透的逆我道,在老者的眼中也是甚為不錯的一種了不起的成就。而不能說,是殘缺或邪道。


    何況,當初逆我道的確讓葛喬到命喪的很早,但是即使如此,逆我道仍然流傳了下來。


    並且,甚至逆我道在日後伴隨著一種對世人與自己的磨練,始終刻印在了天道之間。


    而葛喬的生命,固然短暫,但也並不是毫無意義的。何況,生命的長短,也代表不了什麽。人生再短,亦有蚍蜉一日夢幻。曇花一現,還可在世間留下刹那芳華。


    不過,比起大我、順我、喪我三種道,老者最稱讚的卻是龍薑的忘心之道。


    所謂忘心之道,顧名思義,就是忘記自己的存在,忘記自己的“心”。


    此道與天地合一,與造化相融。


    這忘心之道,很顯然比其餘三種道更近似於造化道。


    隻不過,忘心之道與造化道的不同之處在於,龍薑本身並不知道造化的存在,她所要做的隻有一件事,那就是忘記。


    總之。他們的,道皆是了不起的道,隻不過尚需要完善。


    人生的歲月畢竟太過短暫,憑借諸人的餘生,即便是活過三四百年,終究也無法體悟大道。


    何況四個弟子與老者所追尋的造化道不同。


    老者的造化道,隻要順從自然,順應天道即可。可是四個弟子的道,往往都是需要追尋一個盡頭的。


    但道是沒有盡頭的,因此,這就會導致四個弟子多少心中會有遺憾的存在。


    老者對四個弟子的道進行緩慢地點評和教述。


    四個弟子也在聆聽著老者的講述,在老者講述過後,他們的目光又都看向天傾池,落在蘇葉的身上。


    “龍神帝君,不知你對我等四人的道有何想法?”


    雖然在“記憶”中,蘇葉也曾肯定過他們的“道”。


    不過,現如今的蘇葉,又不是當年的蘇葉了。他更加強大,對“道”的領悟也更加深邃。


    蘇葉聞言,從水麵上浮起。


    伴隨著光芒閃動,他再次匯聚出了少年模樣的法相,對著四個人說道:


    “你們的道,師父已經概括的很詳細了。我沒什麽好評述的。不過我此次前來,確實是來尋你們的。我希望你們可以與我一同超脫這個世界,一同前往幽冥和天庭來相助我,我雖然不能幫助你們完善大道,卻可以給你們一個場所,讓你們有能力自行完善自己的道。”


    天庭,幽冥?


    四個弟子聞言不由一怔,蘇葉還沒有來得及跟他們說這件事情。


    蘇葉點了點頭,將天庭和幽冥的職能告訴給了四個弟子。


    四個弟子聽罷過後,眼中不由露出了神往之色。


    哪怕是與天地融的忘心之道的龍薑亦是如此。


    因為龍薑的忘心之道,實則亦是追朔大道的一種道法。


    在得知,如今山海世界的道,居然隻是困縛在諸天萬界中的一個極其渺小的世界,那麽龍薑所追朔的忘心道,也顯得很是渺小了。


    她自然奢求外麵的天道,也自然也不會想要僅僅被困縛在這個渺小的世界中。


    “那麽,要如何才能加入到龍神帝君所在的天庭和幽冥?”龍薑問道。


    蘇葉笑道:“我之所以來到此處,逆轉了時間線的過去與未來,就是為了這件事呀。隻要你們四人同意,不久後,我便可請你們四人一同離開此方世界,至於接下來是去天庭還是幽冥,則看你們四人的了。”


    四個弟子頓時喜不自勝。


    蘇葉說完了這番話後,目光最後則落在老者的身上。


    是的,在蘇葉的內心,他也想要讓自己的師父加入自己的幽冥和天庭。


    但是想了想,蘇葉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念頭。


    畢竟老者的道乃是順其自然的造化道。


    如果自己強行讓他加入自己,那這無異於是違逆了老者的心情。


    可是蘇葉這麽想,老者卻並不這麽想。


    隻見老者的臉上露出了和煦的微笑,對蘇葉說道:“徒兒,你連這四個孩兒都邀請了,為何卻不邀請一下老夫?”


    蘇葉聞言不由一怔,旋即心中浮現出極大的喜悅之情。


    當初他與三清對賭之時,曾想過讓老者來坐鎮山海世界。


    但是想到那時的老者,已順其自然的逝去了。所以最終,放棄了這個念頭。


    就連三清,也沒有選擇去取老者的道。畢竟,造化道太有局限性了。這種道連三清也無法完全領悟,畢竟他們三人也是造化衍生的,對造化的追朔,也隻不過是“後天朔先天”,不得觀看正理。


    而如今,想不到這老者,居然想可以願意為了自己來“違逆”自己的造化道。


    老者好像知道蘇葉心中所想一般,微笑道:“徒兒,並非是我違逆了自己的造化道,而是我的造化道本就隨心而起,憑心而動,順心而行,所謂順其自然。順的也是我內心中的自然。”


    “而如今,四個弟子與你這位我最徒得意的徒兒都加入到了那天庭和幽冥之中,那老夫我自然也很想看一看諸天萬界的廣闊呀。”


    老者的話,讓蘇葉明白了。


    蘇葉不禁也是十分的開心。


    看來此次來山海世界的目的,不但可以說是完美達成,甚至是遠遠超出了自己的預期。


    如今鍾山的老者和四個弟子,都願意隨自己去幽冥和天庭!


    那麽如此說來,現在整個山海世界,對蘇葉來說,實則已經沒有什麽太值得留戀的了。


    不過,這也並不代表蘇葉要像當初的三清一樣,就這樣放棄山海世界。


    山海世界作為幽冥可以進行輪迴的一個主體,還是很有存在的必要的。


    何況,縱使是當初蘇葉存在的是時間線內,也有著少姬等許多敬奉神明的信徒。


    而在他們之後,這個世界也曾衍生過許許多多的求道者、修道者,他們有的甚至不比鍾山四弟子,乃至於不比王輿這種“聖人”要差。


    對於他們,也在蘇葉的招攬範圍之內。


    不過那就得是隨著時間線的進程,而讓他們主動感悟到封神榜的引力了。


    畢竟,蘇葉已理解到了時間的因由。如無必要,他也不想再去幹涉時間線了。


    在決定好了老者和四弟子以後,蘇葉並沒有直接帶著他們一同離開。


    因為他們雖然答應了要與蘇葉前往幽冥和天庭。


    不過,他們在山海世界也仍然有著他們自己未完成的使命。


    如今的他們就好像是跳出了劇本的演員,雖然可以隨時離開這部劇本,可是卻也得尊奉著演員的使命,先好好的將自己的這場戲演下去。


    當然,或許不必執著於重現那些曾經任何的細節,但是至少在大體上,不要發生割裂感,以免使山海世界陷入到覆滅的結局。


    這是一個很容易理解的事情。


    就好像如果現在沒有老者,也沒有蘇葉去維持著西北星天的話,那麽現在這個時間線的萬物生靈是沒有辦法阻止西北天的隕落的。


    除非從一開始老者就跳開這個劇本,那麽屆時應當會有另一個代替老者的存在。


    不過現在老者雖然接受了在他使命完成之後要去追隨蘇葉,卻不代表他對這一部戲要中途放棄。


    如果他放棄了,那麽這個“半途而廢”,必將這個世界產生的極大的影響。就好像三清吸取天道之後,山海世界現如塌方一般。


    這就是所謂的,因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修仙從成為轉生者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森蘿萬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森蘿萬象並收藏修仙從成為轉生者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