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乘
修仙從成為轉生者開始 作者:森蘿萬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須彌世界的改變,眾生是沒什麽概念的。
甚至蘇葉自己,也沒有太大的概念。
不過,提和竭羅卻能夠直觀地感受到須彌世界的變化!
在成住壞空之劫,迦樓羅叼人的數量越來越少。
佛法口口相傳,迅速蔓延。十劫後,便通明世界,百劫後,便通明比丘,三百劫後,便通明萬物!
隨著佛法的蔓延,迦樓羅也很少能再叼到人了……
一開始還有百萬,到後來,十萬,萬餘,千餘,再到後來,幾乎趨近於零。
每劫甚至能夠叼來一兩個,已極為不易。當然,這也並不是完全因為迦樓羅叼不到人,同時也是因為……迦樓羅,竟然也皈依了!
《萬古神帝》
是的。
在空劫結束之後,仞利天中存活的“比丘”自覺有傳佛之命,便向迦樓羅宣揚佛法。
一開始,迦樓羅聽聞了蘇葉的佛法,也大多不明所以。但隨著時間,日積月累,到後來竟然真的開始皈依。
這是很不可思議的一件事情。因為迦樓羅雖然是提和竭羅創造出的護法,但本能卻是極為兇殘,甚至是能夠孕育魔羅的存在。也正因為如此,提和竭羅才會驅使“五大法相”來控製迦樓羅!
可是,迦樓羅竟然在“燭龍”的“佛法”之下,皈依了?
提和竭羅不由地好奇。如果真的可以這樣的話,那豈不是說,“魔羅”也有皈依的可能?
五百劫,彷佛很漫長,也彷佛很迅速。
轉瞬即逝!
而蘇葉也已足足五百年,沒有轉生了。在這五百年中,他沐浴在佛法之中,推陳出新,傳播佛之大義……
終於,使須彌世界,天翻地覆。
最直觀的例子就是,仞利天已不複存在。
或者說,仞利天仍然存在,但是卻不存在什麽“須彌法界”了。
須彌山中的人可以隨意越過仞利天,仞利天的人,也可以去到須彌山。
這一日,蘇葉便走進了仞利天,他帶著蓮花目、光目等人,一邊傳法講道,一邊向“林加木”走去。
最後,蘇葉便來到了林加木的下麵,開始講述佛法。
“我觀眾生五百劫有三乘法,皆能運載眾生渡越生死,到涅槃彼岸。此三乘者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也。”
蘇葉開口說道。
他此刻身軀已有數十萬丈之巨。但是,在巨大的林加木下,卻仍然不顯違和。
蘇葉從須彌山一路走到林加木處,身後追隨之眾,已逾數十億。
有不少人都是慕名而來的,但聽聞法音,便追隨在了身後。
這種盛況,按說在五百年中是很難發生的。
甚至,莫說是五百年,就算是五千年,五萬年,五十萬年……人心不齊,也難以如此。
何況人壽有時,信仰並不是永恆不變的存在。
但是。
恰恰是在這須彌世界,蘇葉卻輕易做到了連“釋迦牟尼”也無法做到的事情。
若說為什麽,完全也是因為提和竭羅的功果。
提和竭羅創造出了這個沙中世界。此世界中的比丘,盡皆擁有著佛性的潛能。而他們隻是在此之前為曾被啟發出來而已。
沙中世界的比丘,是一張白紙,而且早在蘇葉到來之前,就已經經過了不知多少億年的“洗禮”了。這給蘇葉帶來了“因”。
而且此處生靈永遠不老不死,也是蘇葉能夠做到如此的重要原因。
據說在增長劫時,人壽達八萬四千歲,眾佛就會出現說法。也正是因為“增長劫”時的生靈,與如今的狀態差不多,便於傳法。
但是。
即便如此,蘇葉能夠做到這個地步,也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奇跡”了。
光目聽聞說法,出聲詢問道:“應供,何為‘三乘’?”
今日蘇葉的說法,似乎以往從未有過,冥冥中,光目覺得這對自己很重要。
蘇葉道:“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由聲聞乘開始言說,乃聞佛聲教而悟道,知苦斷集、慕滅修道,以此四諦為乘。”
光目點了點頭。
如今的眾比丘,皆是“聲聞乘”。他們願意跟隨著蘇葉領略大法。
蘇葉繼續說道:“緣覺乘,觀十二因緣覺真諦理,故稱緣覺,觀無明,由此因緣生滅,即悟非生非滅,乃以此十二因緣為乘。”
不少人眼中浮現讚同,他們都是“緣覺乘”。除了聽聞蘇葉講法,也可以自己探尋自己認知中的佛法。
比丘眾中,蓮花目問道:“那何為‘菩薩乘’?”
此話問出。宇宙中,提和竭羅那孕育萬象的雙眼,也看向蘇葉。
蘇葉頓了頓。
然後方才說道:“菩薩乘,又作大乘、佛乘、如來乘。此乘乃是求無上菩提,願度一切眾生,修六度萬行,以此六度為乘的大法大業。”
轟!
天空之中,浮現出一片片巨大的旋渦。
隻見無盡光華從高天散發,逐漸延燒而來,蔓延眾相。
光目、蓮花目、妙善目、吉祥目、天音目、虛空目、救脫目、大勢至目、堅勇目、除蓋障目、舍浮目……這些人的眼中,皆浮現出一絲明悟。
蘇葉看向光目,忽然問道:
“光目,我問你,如汝母在此世界之外,墮入魔窟,為魔相所困。汝當如何?”
光目聞得此聲以後,略微一怔,旋即毫不猶豫的說:“我當度盡世間群魔,眾魔不盡,不證大乘!”
一道光芒從光目周身湧出,衝天而起,照亮高天宇宙!
蘇葉又看向蓮花目,道:“蓮花目,我問你,如若眾生皆苦,似薩羅摩般掙紮於畜生而難自救,汝當如何?”
蓮花目道:“我當觀世間音像,解救超脫,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隨著聲音,又一道蓮光朝天衝起,現出千重法相。
蘇葉又看向吉祥目:“如若佛亦有未曾覺悟之處,而汝恰好得知,汝當如何為之?”
吉祥目道:“無論是佛是魔,若其有所迷惘,我當告知之!”
又一道光華朝天起。
就這樣,蘇葉朝自己座下弟子,一個個問去。而他們竟然都從蘇葉的問話當中,明悟了自己的“菩薩乘”,證得法相通透!
提和竭羅看到如此一幕,不由目光浮現思索。
甚至蘇葉自己,也沒有太大的概念。
不過,提和竭羅卻能夠直觀地感受到須彌世界的變化!
在成住壞空之劫,迦樓羅叼人的數量越來越少。
佛法口口相傳,迅速蔓延。十劫後,便通明世界,百劫後,便通明比丘,三百劫後,便通明萬物!
隨著佛法的蔓延,迦樓羅也很少能再叼到人了……
一開始還有百萬,到後來,十萬,萬餘,千餘,再到後來,幾乎趨近於零。
每劫甚至能夠叼來一兩個,已極為不易。當然,這也並不是完全因為迦樓羅叼不到人,同時也是因為……迦樓羅,竟然也皈依了!
《萬古神帝》
是的。
在空劫結束之後,仞利天中存活的“比丘”自覺有傳佛之命,便向迦樓羅宣揚佛法。
一開始,迦樓羅聽聞了蘇葉的佛法,也大多不明所以。但隨著時間,日積月累,到後來竟然真的開始皈依。
這是很不可思議的一件事情。因為迦樓羅雖然是提和竭羅創造出的護法,但本能卻是極為兇殘,甚至是能夠孕育魔羅的存在。也正因為如此,提和竭羅才會驅使“五大法相”來控製迦樓羅!
可是,迦樓羅竟然在“燭龍”的“佛法”之下,皈依了?
提和竭羅不由地好奇。如果真的可以這樣的話,那豈不是說,“魔羅”也有皈依的可能?
五百劫,彷佛很漫長,也彷佛很迅速。
轉瞬即逝!
而蘇葉也已足足五百年,沒有轉生了。在這五百年中,他沐浴在佛法之中,推陳出新,傳播佛之大義……
終於,使須彌世界,天翻地覆。
最直觀的例子就是,仞利天已不複存在。
或者說,仞利天仍然存在,但是卻不存在什麽“須彌法界”了。
須彌山中的人可以隨意越過仞利天,仞利天的人,也可以去到須彌山。
這一日,蘇葉便走進了仞利天,他帶著蓮花目、光目等人,一邊傳法講道,一邊向“林加木”走去。
最後,蘇葉便來到了林加木的下麵,開始講述佛法。
“我觀眾生五百劫有三乘法,皆能運載眾生渡越生死,到涅槃彼岸。此三乘者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也。”
蘇葉開口說道。
他此刻身軀已有數十萬丈之巨。但是,在巨大的林加木下,卻仍然不顯違和。
蘇葉從須彌山一路走到林加木處,身後追隨之眾,已逾數十億。
有不少人都是慕名而來的,但聽聞法音,便追隨在了身後。
這種盛況,按說在五百年中是很難發生的。
甚至,莫說是五百年,就算是五千年,五萬年,五十萬年……人心不齊,也難以如此。
何況人壽有時,信仰並不是永恆不變的存在。
但是。
恰恰是在這須彌世界,蘇葉卻輕易做到了連“釋迦牟尼”也無法做到的事情。
若說為什麽,完全也是因為提和竭羅的功果。
提和竭羅創造出了這個沙中世界。此世界中的比丘,盡皆擁有著佛性的潛能。而他們隻是在此之前為曾被啟發出來而已。
沙中世界的比丘,是一張白紙,而且早在蘇葉到來之前,就已經經過了不知多少億年的“洗禮”了。這給蘇葉帶來了“因”。
而且此處生靈永遠不老不死,也是蘇葉能夠做到如此的重要原因。
據說在增長劫時,人壽達八萬四千歲,眾佛就會出現說法。也正是因為“增長劫”時的生靈,與如今的狀態差不多,便於傳法。
但是。
即便如此,蘇葉能夠做到這個地步,也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奇跡”了。
光目聽聞說法,出聲詢問道:“應供,何為‘三乘’?”
今日蘇葉的說法,似乎以往從未有過,冥冥中,光目覺得這對自己很重要。
蘇葉道:“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由聲聞乘開始言說,乃聞佛聲教而悟道,知苦斷集、慕滅修道,以此四諦為乘。”
光目點了點頭。
如今的眾比丘,皆是“聲聞乘”。他們願意跟隨著蘇葉領略大法。
蘇葉繼續說道:“緣覺乘,觀十二因緣覺真諦理,故稱緣覺,觀無明,由此因緣生滅,即悟非生非滅,乃以此十二因緣為乘。”
不少人眼中浮現讚同,他們都是“緣覺乘”。除了聽聞蘇葉講法,也可以自己探尋自己認知中的佛法。
比丘眾中,蓮花目問道:“那何為‘菩薩乘’?”
此話問出。宇宙中,提和竭羅那孕育萬象的雙眼,也看向蘇葉。
蘇葉頓了頓。
然後方才說道:“菩薩乘,又作大乘、佛乘、如來乘。此乘乃是求無上菩提,願度一切眾生,修六度萬行,以此六度為乘的大法大業。”
轟!
天空之中,浮現出一片片巨大的旋渦。
隻見無盡光華從高天散發,逐漸延燒而來,蔓延眾相。
光目、蓮花目、妙善目、吉祥目、天音目、虛空目、救脫目、大勢至目、堅勇目、除蓋障目、舍浮目……這些人的眼中,皆浮現出一絲明悟。
蘇葉看向光目,忽然問道:
“光目,我問你,如汝母在此世界之外,墮入魔窟,為魔相所困。汝當如何?”
光目聞得此聲以後,略微一怔,旋即毫不猶豫的說:“我當度盡世間群魔,眾魔不盡,不證大乘!”
一道光芒從光目周身湧出,衝天而起,照亮高天宇宙!
蘇葉又看向蓮花目,道:“蓮花目,我問你,如若眾生皆苦,似薩羅摩般掙紮於畜生而難自救,汝當如何?”
蓮花目道:“我當觀世間音像,解救超脫,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隨著聲音,又一道蓮光朝天衝起,現出千重法相。
蘇葉又看向吉祥目:“如若佛亦有未曾覺悟之處,而汝恰好得知,汝當如何為之?”
吉祥目道:“無論是佛是魔,若其有所迷惘,我當告知之!”
又一道光華朝天起。
就這樣,蘇葉朝自己座下弟子,一個個問去。而他們竟然都從蘇葉的問話當中,明悟了自己的“菩薩乘”,證得法相通透!
提和竭羅看到如此一幕,不由目光浮現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