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巫宮,即是巫覡居住之所。此處也以司巫為最大。


    而在大司巫所在的宮殿之內,大司巫聽到下屬的稟告,內心驚疑不定。


    國內各地出現了“神跡”?南方的雨雲竟然化作龍形,駕渡到了北方荒漠,降下大雨?


    大司巫連忙來到宮外,抬頭向北方看去。入眼所及之處,的確看到了連天陰霾。而此時,城外的大雨正在傾盆落下,但禺都並未下雨。那雨水似乎隻往重災區降落。


    這一場甘霖,毫無疑問給無數正在生死中掙紮的人,帶來了無盡的希望。然而,大司巫的內心卻甚是複雜。


    難道龍神真的存在?


    大司巫看向天空,那烏雲的確呈龍形,身形之長,跨越南北,入眼茫茫不知幾千裏之闊。


    然而,所謂的龍形也是相對而論的。以這烏雲的長度,又要護及旱災重地,再加上雷鳴電閃之間,威勢有餘,但卻終究未有真正的形狀。


    因此,可以說它是龍形,但如果仔細斟酌,似乎也未盡然。


    “不,這世上哪有什麽神明?”


    大司巫思忖良久,猛地揮頭散去思緒。


    所謂神靈,不過是看似美好的傳說罷了,這世上根本並不存在什麽“龍神”!


    這種想法,按理來說,並不應該出現在這個時代的人身上,尤其,這個人還是西北國的大司巫。


    他統籌群巫祭祀,管理神侍神舞。按說,應當是對神靈最虔敬的人。


    但是。


    事實偏偏便是如此。


    正因為他是最了解祭祀的。所以,他反而是越發不信任神靈存在的。


    因為他看到的多了,做的也多了,早已失去了敬畏之心。


    若是龍神當真存在,那麽以自己所做的事情,早便足矣有“報應”發生。不,不隻是自己,在這西北國中,數千年曆史之中。不知有多少巨貪巨惡,與他們相比,自己也隻不過是日月麵前的螢燭之火。


    但是,他們之中善終者無數!而如今天下,災民之中亦有善人不知幾何。難道信神,就不會受災了嗎?


    所以大司巫不信神,他隻信自己。神,隻是大司巫用來獲取權力的一個借口,這一次的人祭便是如此。


    人祭固然是平息動亂,防止叛亂的一道剜肉醫瘡之策。但同時,也是大司巫用來打壓西北國公族,收攏集權的一種手段。


    公族之中,若想自家子弟祭祀奉給龍神以後,能在帝君身旁依舊享有權力、富貴。那自當對大司巫言聽計從,多加照拂。


    畢竟,隻有兩大司巫的進言,龍神能夠聽得到,看得到。而這其中,更以大司巫為主。少司巫雖也可向龍神進言,卻必須得給大司巫事先過目,以防言語中有不敬龍神之辭。


    正因為如此,這些時日中,公族沒少給大司巫好處,金銀財寶與權力地位自不必說,甚至有人甘願以其為現世神,乃至於有將其和帝君位列同祀者。


    當然了。國內的公族,雖然大都相信龍神,但也並不是沒有明眼人。


    不過就算看破,很多人也不敢說破。一則,誰人沒做過虧心之事?信其有不信其無。萬一龍神真的存在呢?


    二則,就連夏後昌,都將愛女少姬充當祭品以作表率了。現在誰還敢出來挑破?如果沒有證據,隻會大難臨頭。


    很多不信者,最多也就是奉上大量的好處,請求大司巫在龍神那裏美言幾句,求子女能暫代人間之身,死後再去陪伴。


    甚至,越是不信,越願意傾家蕩產去謀求功德,請大司巫賜福,甚至是送到大司巫身旁當侍者。因為對內是如此說,但對外,就得換一副說辭,須得兩頭都不得罪。否則就連少姬都當時便充作人祭了,公族子女有什麽功德,可以死後侍神?


    所以這也是大司巫寧願國家重創,也要實行人祭的一個原因。


    而如今,南方大雨轉降北方。災情得到緩解,這對他反而是有些不利的。畢竟“龍神”都已顯靈,災難也已經化解了,是不是帝君已不需要祭祀了?


    大司巫左右踱步,皺眉思索。


    不久後,有侍者稟報道:“稟司巫,牧正正在殿外等候!”


    禺夏官製,曾以四輔,三正,六卿等為主。


    四輔乃是過去輔佐夏王的四位大臣,後來在千年間漸漸被巫覡所取代。


    沒了四輔,下麵便是三正和六卿。三正是車正、牧正、庖正。分別掌管:兵、刑、戶、工、吏、禮。司巫的官職,其實要比三正低,曾歸庖正管理。但如今自然不比當初。


    大司巫還沒有說話。又有侍者稟告,車正和庖正主事人也都接連到了。


    緊接著,六卿與一些大小主事官員也接連到訪。


    再繼續隨後,地方的伯、候,也都派使者紛紛來訪。


    他知道這些人所來的目的是什麽,便告訴侍者,讓他們在殿外等候,旋即足足數盞茶時分過後,才出去接見。


    果然,一見到大司巫,諸多公族貴族都接連開口,請問人祭之事。


    當初災難時,人祭乃是迫不得已的舉措。哪個貴族沒有子女?豈能真的願意讓子女離開自己?如今災難有所緩釋,方才過來詢問。


    當然,地方的伯候,與一些清醒的貴族中,也有早就被許諾“死後侍神”的人,他們過來,自然也有探聽虛實的原因。


    大司巫默不作聲,聽眾人一一發問。所問的,也都是大同小異。如今龍神顯靈,災難有緩解的征兆,那人祭還要繼續嗎?


    等眾人說完,大司巫才喝了口水,不緊不慢地說道:“諸位以為,帝君為何顯靈?”


    “這……”


    眾人戛然,相互對視。


    大司巫道:“正是因為,籌備人祭之事,讓帝君看到了我等的誠心!籌備祭品之中,災難依然橫生不止。祭品雖大多無礙,但家中仍然受災,其間亦有人因災難而死。帝君不忍,方才降下甘霖,緩解災禍!”


    大司巫頓了頓,道:“我方才之所以未第一時間出來接見諸位,便是上書予帝君,帝君仁慈,方降下福澤。而甘霖並非是帝君不喜人祭,相反,還是人祭舉行勢在必得之要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修仙從成為轉生者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森蘿萬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森蘿萬象並收藏修仙從成為轉生者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