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一戰後,京營大軍連同三路叛軍的絕大部分軍隊都落入了陸征的手中。雖然除了十二團營之外的其餘軍隊,絕大部分士卒都是些不堪大用的烏合之眾,但在剔除了這些人之後,陸征麾下的大軍還是暴漲到了近五十萬的地步。</p>


    陸征當即以五軍都督府為核心對大軍進行了改組,以十二團營為主體組建中軍歸中軍都督執掌,坐鎮京畿核心之地,其餘大軍分作四部以東南西北四軍都督為執掌,奔赴各地平定動亂。除了中軍都督由陸征兼領之外,其餘四軍都督都被陸征提拔成了自己人。</p>


    眼下雖然天下動亂,各地烽煙四起,但朝廷終歸還是這個時間實力最為雄厚的存在,雖然其以瀕臨腐朽,但數百年積累的底蘊猶在,而此刻這些底蘊已然落入了陸征的掌控之中。有著諸葛臥龍並一眾歸附的黨羽存在,朝堂之上已無人能掣肘陸征。</p>


    而在毫無保留的支持下,四路大軍幾乎是以平推般的姿態橫掃了各地的叛亂,並順勢清理了不少心懷鬼胎的家族勢力。</p>


    三年之後,昔日動亂不堪的大周天下重歸平靜,就連妄圖乘火打劫的番邦異族也被陸征親自率軍給打了迴去,在強大的火器麵前,這些原本桀驁不遜的異族乖巧的跪伏在陸征的麵前,獻上了他們最高的敬意。</p>


    當然,這三年裏也並非一帆風順,當陸征的對手意識到無法在規則之內將其擊敗的時候,自然就會有人想以盤外招來絕地翻盤,畢竟這可是一個存在超凡力量的世界。三年時間裏,陸征遭受了不下百次的暗算刺殺,下毒、詛咒、色誘、暗殺.....機會所有能想到的方式,都在陸征的身邊上演了一邊。</p>


    但不提有陸淵在一旁守護,但就站在陸征這邊的眾多宗派就幫其擋下了所有的算計。畢竟在陸淵為他們展現的計劃裏,陸征可是至關重要的存在,眼看著大業將成之時,他們怎麽可能容忍有人破壞了他們的成道之機。</p>


    而今天下太平,陸征這位史上前所未有的權臣成了這個天下實際上的主人。所以,勸進之事也就順理成章的發生了,所有人都知道這件事必然會發生,也都在等著它的到來。而那位龍椅上的小孩子對此也是心知肚明,或者說他才是這個天下最迫不及待希望陸征登上皇位之人。</p>


    故而,在依照慣例三請三辭之後,陸征終於坐上了那個不知道多少人都夢寐以求的位置。登上皇位後,陸征將國號定為乾,年號改為興武,正式開始了他對這個天下的統治。</p>


    </p>


    陸征雖然從陸淵哪裏繼承了後世的記憶,但並未直接就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任何事情的發展都有其必然的過程,更不用說一個國家政體的改革。陸征當然知道什麽是正確的道路,但也隻能在潛移默化間種下些許種子,期待著它在後世生根發芽。</p>


    故而在維持儒學地位不變的情況下,陸征加重了對於科技的研究。這個世界雖然能修行,但它並不具備普適性,也難以推動整個國家的進步發展,科技才是更為適合的方式。而且,在有意無意之間,陸征在引導著對於儒學的改造。</p>


    諸葛臥龍學究天人,但也並非純粹的儒學大家,在陸征的示意下,以諸葛臥龍為首的一幫子讀書人開始將科學理念同儒學相結合,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改變著儒學的內核,使其對於科技等新鮮事物有著更強的適應與包容。</p>


    諸葛臥龍作為當朝首輔,無疑是天下讀書人信仰一般的存在,故而這件事進行的極為順利,雖然不少經年大儒出麵反駁,但在大勢麵前卻是無力抵抗。隨著時機成熟,陸征順勢將科技相關的學科也納入了科舉之中,改革的浪潮也就此拉開了序幕。</p>


    有著名利的驅使,科技的發展瞬間就進入了一個爆發期,在加上陸征的引導,大乾大跨步的邁入了蒸汽機械時代,隨之也就開啟了對於海外的探索。得益於時代的紅利,民眾的生活也得以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以往隻在典籍中才能看到的盛世之象真切的出現在了人們的眼前,無與倫比的幸福感讓大乾的國運增長到了一種不可思議的地步。</p>


    而封神的時機也悄然到來,在收到陸淵的傳信之後,陸征當即下旨要前往泰山封禪。泰山封禪一直都是曆代明君聖主的一項重要標誌,早前便一直有人勸戒陸征前往泰山行封禪之事,陸征一直以時機未至為由不曾同意,眼下主動提出後自然不會有人反對。</p>


    隨即,浩浩蕩蕩的隊伍從京城出發,往泰山而去。同樣的,各大宗派也紛紛往泰山趕去,等著接收最後的勝利果實。</p>


    此番封神並非陸淵前世中的那個神話故事,而是要將三界權柄盡數梳理,借此織就一張大網,徹底消弭入侵此界的魔氣,從而挽救這方即將崩潰的世界,甚至使其重新擁有晉升的潛力和機會。</p>


    故而此番封神也是從三界入手,份屬天界的天神、歸於冥界的陰神以及散落人界的地袛城皇之屬。</p>


    其中天神執掌周天星鬥、四時氣候,為天帝統禦;陰神則是負責輪迴轉世的規則,歸於酆都大帝麾下。</p>


    至於人界諸神則是最為特殊的存在,他們名義上受天界節製,但從權柄上來說又與冥界相通,同時人界帝王也可借助王朝氣運赦封神靈。</p>


    也就是三界神靈之氣運就在此處成功勾連到了一起,編織成了一張籠罩三界的大網。</p>


    陸征率領朝廷隊伍抵達泰山,於玉皇頂上搭建祭台,準備在此祭告天地。</p>


    在禮官的指引下,祭祀儀式有條不紊的進行著,直到陸征將祭文投入鼎中,鳥鳥青煙直入天際,異變突起。</p>


    就見天空中綻放無窮霞光,一道偉岸的天門於霞光中浮現,無數天兵力士簇擁著一座華麗的轎攆自天門中魚貫而出,來到玉皇頂上空。</p>


    於此同時,亦有無窮黑霧自下而起,待到黑霧散盡,一身穿黑色冠冕的帝王在一眾鬼神的侍衛下亦立於玉皇頂上空。</p>


    就在眾人被驚呆之時,又是一聲龍吟響起,隨即一道人乘龍而至,落在玉皇頂上。</p>


    就見道人先是對著上空的兩方人馬拜了一拜,而後又轉身道對著陸征行禮:“貧道陸淵,見過陛下。”</p>


    陸征當即一副驚訝的表情道:“不知仙長從何而來?眼下之景又是怎麽一迴事?”</p>


    陸淵道:“陛下於此告祭天地,天道有感降下法旨,令貧道來此,卻是有一大事需陛下相助。”</p>


    陸征隨即道:“看道長風采當是神仙中人,朕雖為帝王,卻也不過一凡夫俗子,不知何事可助仙長?”</p>


    陸淵道:“陛下不知,此方天地上古之時曾遭域外天魔入侵,雖然最終天魔被擊退,但也遺患無窮。自上古之時至今,天地失序,陰陽失衡,妖魔四起,天災不斷。上蒼有感眾生疾苦,特令貧道來此行封神之事,以此護佑眾生。陛下乃是人界之主,此事自當陛下首肯方可施行。”</p>


    聞言,陸征看了眼天上道:“那不知那兩位是?”陸淵道:“正是執掌天界的天帝與冥界之主酆都大帝,亦是受上蒼詔命前來相助封神之事。”</p>


    此界對於天帝與酆都大帝的傳說自古未絕,早已深入人心,如今這兩尊大神就這般出現在世人眼前,便是一眾朝堂重臣也不免心緒激蕩。</p>


    似是見著這兩位都前來相助,陸征略一思量便點頭道:“即使如此,朕自然也別無旁貸,如何行事,還請仙長指點。”</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從鶴拳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得似浮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得似浮雲並收藏諸天從鶴拳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