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六皇子思索片刻,然後緩緩道:“古來攻占這類隘口,均是一大難題,若敵軍。已經被孤立,那麽可以采取緩攻之計,消耗敵軍糧草,糧草一旦枯竭,虎牢關可不攻自破矣。”
沈複笑道:“不錯不錯,攻占這一類被切斷了後方聯係的孤懸關隘,確實可以采用圍而不攻的策略,可將我方士兵的損傷降到最低。”
六皇子卻搖頭道:“那也未必。且不說這隻有對付孤關狹隘之時才有效,隻要補給線沒有切斷,圍而不攻就不成立了。哪怕成立,但如果對方提早囤足了大量糧草,久攻不下之時,倒是我方糧草消耗更多了。”
沈複故意問道:“為何呢?”
六皇子道:“你想,敵軍守關,我軍攻堅,定是人數幾倍於對方,至少也要兩倍,不然敵軍就算糧草耗盡了,也可以衝殺出來,若無人數的絕對優勢,怎能保證此時必勝?”
周軍也道:“不錯,古來主動進攻一方,尤其是攻城、攻關,幾乎沒有以少勝多的例子,兩倍已經是保守了,以我之見最少也要三倍兵力,不然敵軍殊死一搏之時,我軍未必就能必勝。”
六皇子點點頭,兩人完全忘記了自己的身份,沉醉在了這場戰術模擬討論之中。
大概他們剛剛賭石輸了,盡管心服口服,卻也想在其它地方找迴一點臉麵,至少討論軍務不能再讓沈複瞧不起。
隻見六皇子一臉認真地問沈複:“這次的虎牢關之戰,華雄一方究竟人數幾何,是否為孤軍奮戰?”
沈複道:“不是孤軍,華雄軍後方不遠就是皇都,補給充沛,武器也都很精良。”
六皇子又問:“那人員呢?我聽說是十八路諸侯圍攻?人數應當是碾壓之勢吧?”
沈複道:“不錯,隻論人數確實是碾壓,敵軍包括皇都內的兵力,總共也不過五萬,我軍則是十八路加起來差不多三十萬,足足六倍有餘。”
六皇子道:“既然如此,隻好讓將士們舍生取義,以血肉之軀築起攻城梯,靠人數攻下虎牢關了。”
沈複一聽,笑了。
六皇子見沈複笑而不語,不禁有些慌張,忙問:“先生何故笑而不語?莫不是我說錯了什麽?”
沈複卻不急著迴答,而是轉頭問身後的青梅:“青梅妹妹,你知道為什麽嗎?”
青梅搖搖頭,行軍打仗、排兵布陣之事,她一個女子哪裏懂得。
但青梅仍是皺著眉頭道:“我不懂打仗,就是覺得將士們也真可憐,為了當權者們的野心,要付出自己的生命隻為了攻一座城,今日我攻下了,他日你奪迴了,當權者們身居高位,自然是高枕無憂,死的卻是那些普通將士,苦的是這些將士的老父老母,幼子遺孀。”
此言一出,六皇子就說不出話了。
他從未親自上過戰場,所謂的論戰之道,不過是紙上談兵,跟下棋無異。
下棋時,棋子死了就死了,老將老帥不死就行。
而一盤棋局結束,一切又歸位重來,但戰死沙場的那些好漢們,豈又能有複活的道理?
為將者,勝利固然重要,但手下士兵也不是棋子,他們的生命不是籌碼,也是必須要守護進去的。
六皇子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若五萬人攻一萬人守的虎牢關,按照他那種不要命的戰術,隻怕五萬人能折損四萬,如此能攻下城已經是幸運至極。
但這時周軍卻道:“可是有時候,犧牲是非常必要的。隻要打仗就會死人,保家衛國,我們這些當兵的自然要衝在第一線,我們不衝,敵軍就會來殺死我們的百姓,我們不死,死的就是我們的父母、孩子、愛人,所以該衝陣的時候也絕不能膽怯!”
沈複笑道:“確實如此,隻不過我所顧慮的,並非是人員的傷亡。而是你們都忽視了另一件事情。”
六皇子和周軍都問:“何事?”
沈複道:“這是十八路諸侯聯合起來討伐董卓,董卓已經是意圖篡位之逆臣了,彼時天下大亂,群雄揭竿而起,逐鹿中原,十八路諸侯便有十八路心思,人人都想稱王稱帝,讓他們合作對敵,戰事順利則彼此強攻,戰事不順則推卸責任,就算有三十萬大軍,又怎麽比得上人家的五萬上下一心之士兵?”
六皇子和周軍這才恍然大悟,這個道理他們也不是不懂,隻是一時疏忽了。
六皇子道:“確實,打仗不是下棋,打仗打的是人,這一手我倒是忘記了,多謝先生教訓。”
沈複笑道:“不敢當不敢當,沈某也沒上過戰場,不過是紙上談兵罷了。”
周軍道:“那麽以先生之見,這虎牢關該如何攻下來呢?”
沈複道:“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仍是利用人心,那華雄乃一介匹夫,身高九尺,平日喜歡耀武揚威,此次守關,明明隻需龜縮在關內,依靠關隘之險、後方的補給,以及當時寒冬臘月的凜冽北風,必定能擋住十八路諸侯在關外。”
沈複喝了口酒,然後又道:“但那華雄高傲自大,一定要出關跟敵軍交戰,享受把敵將斬落馬下的快感,如此便有了極大的破綻,隻需另有一員比華雄更猛的大將,把華雄斬落馬下,屆時群龍無首,虎牢關可自破矣。如此,便能將兵卒損失降到最低,糧草消耗同樣最低,攻城為下,攻心為上!”
聽到這裏,六皇子跟周軍簡直比剛才賭石的時候還要震撼。
六皇子默默念著:“攻城為下,攻心為上……攻城為下,攻心為上……妙啊!真是妙啊!原來先生不僅文武雙全,精通賭石,連行軍打仗之道也如此擅長!”
沈複微微一笑,也不賣弄,因為他已經試探出來了,這位小兄弟跟他的親衛周軍,兩人絕對來路不凡!
原來剛剛周軍說漏了,他說“咱們這些當兵的”,這就說明周軍是軍方背景。
那麽這個小六子最少也是將軍之子,甚至有可能是王爺乃至皇帝的兒子!別說,此人麵相雍容華貴,還真有幾分帝王之相。
沈複尋思著:這皇子來拜師,那自己豈不是成了太傅?還有了接近皇帝老兒、了解皇宮運行規則的機會?哈哈哈,有趣,實在是有趣!
沈複笑道:“不錯不錯,攻占這一類被切斷了後方聯係的孤懸關隘,確實可以采用圍而不攻的策略,可將我方士兵的損傷降到最低。”
六皇子卻搖頭道:“那也未必。且不說這隻有對付孤關狹隘之時才有效,隻要補給線沒有切斷,圍而不攻就不成立了。哪怕成立,但如果對方提早囤足了大量糧草,久攻不下之時,倒是我方糧草消耗更多了。”
沈複故意問道:“為何呢?”
六皇子道:“你想,敵軍守關,我軍攻堅,定是人數幾倍於對方,至少也要兩倍,不然敵軍就算糧草耗盡了,也可以衝殺出來,若無人數的絕對優勢,怎能保證此時必勝?”
周軍也道:“不錯,古來主動進攻一方,尤其是攻城、攻關,幾乎沒有以少勝多的例子,兩倍已經是保守了,以我之見最少也要三倍兵力,不然敵軍殊死一搏之時,我軍未必就能必勝。”
六皇子點點頭,兩人完全忘記了自己的身份,沉醉在了這場戰術模擬討論之中。
大概他們剛剛賭石輸了,盡管心服口服,卻也想在其它地方找迴一點臉麵,至少討論軍務不能再讓沈複瞧不起。
隻見六皇子一臉認真地問沈複:“這次的虎牢關之戰,華雄一方究竟人數幾何,是否為孤軍奮戰?”
沈複道:“不是孤軍,華雄軍後方不遠就是皇都,補給充沛,武器也都很精良。”
六皇子又問:“那人員呢?我聽說是十八路諸侯圍攻?人數應當是碾壓之勢吧?”
沈複道:“不錯,隻論人數確實是碾壓,敵軍包括皇都內的兵力,總共也不過五萬,我軍則是十八路加起來差不多三十萬,足足六倍有餘。”
六皇子道:“既然如此,隻好讓將士們舍生取義,以血肉之軀築起攻城梯,靠人數攻下虎牢關了。”
沈複一聽,笑了。
六皇子見沈複笑而不語,不禁有些慌張,忙問:“先生何故笑而不語?莫不是我說錯了什麽?”
沈複卻不急著迴答,而是轉頭問身後的青梅:“青梅妹妹,你知道為什麽嗎?”
青梅搖搖頭,行軍打仗、排兵布陣之事,她一個女子哪裏懂得。
但青梅仍是皺著眉頭道:“我不懂打仗,就是覺得將士們也真可憐,為了當權者們的野心,要付出自己的生命隻為了攻一座城,今日我攻下了,他日你奪迴了,當權者們身居高位,自然是高枕無憂,死的卻是那些普通將士,苦的是這些將士的老父老母,幼子遺孀。”
此言一出,六皇子就說不出話了。
他從未親自上過戰場,所謂的論戰之道,不過是紙上談兵,跟下棋無異。
下棋時,棋子死了就死了,老將老帥不死就行。
而一盤棋局結束,一切又歸位重來,但戰死沙場的那些好漢們,豈又能有複活的道理?
為將者,勝利固然重要,但手下士兵也不是棋子,他們的生命不是籌碼,也是必須要守護進去的。
六皇子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若五萬人攻一萬人守的虎牢關,按照他那種不要命的戰術,隻怕五萬人能折損四萬,如此能攻下城已經是幸運至極。
但這時周軍卻道:“可是有時候,犧牲是非常必要的。隻要打仗就會死人,保家衛國,我們這些當兵的自然要衝在第一線,我們不衝,敵軍就會來殺死我們的百姓,我們不死,死的就是我們的父母、孩子、愛人,所以該衝陣的時候也絕不能膽怯!”
沈複笑道:“確實如此,隻不過我所顧慮的,並非是人員的傷亡。而是你們都忽視了另一件事情。”
六皇子和周軍都問:“何事?”
沈複道:“這是十八路諸侯聯合起來討伐董卓,董卓已經是意圖篡位之逆臣了,彼時天下大亂,群雄揭竿而起,逐鹿中原,十八路諸侯便有十八路心思,人人都想稱王稱帝,讓他們合作對敵,戰事順利則彼此強攻,戰事不順則推卸責任,就算有三十萬大軍,又怎麽比得上人家的五萬上下一心之士兵?”
六皇子和周軍這才恍然大悟,這個道理他們也不是不懂,隻是一時疏忽了。
六皇子道:“確實,打仗不是下棋,打仗打的是人,這一手我倒是忘記了,多謝先生教訓。”
沈複笑道:“不敢當不敢當,沈某也沒上過戰場,不過是紙上談兵罷了。”
周軍道:“那麽以先生之見,這虎牢關該如何攻下來呢?”
沈複道:“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仍是利用人心,那華雄乃一介匹夫,身高九尺,平日喜歡耀武揚威,此次守關,明明隻需龜縮在關內,依靠關隘之險、後方的補給,以及當時寒冬臘月的凜冽北風,必定能擋住十八路諸侯在關外。”
沈複喝了口酒,然後又道:“但那華雄高傲自大,一定要出關跟敵軍交戰,享受把敵將斬落馬下的快感,如此便有了極大的破綻,隻需另有一員比華雄更猛的大將,把華雄斬落馬下,屆時群龍無首,虎牢關可自破矣。如此,便能將兵卒損失降到最低,糧草消耗同樣最低,攻城為下,攻心為上!”
聽到這裏,六皇子跟周軍簡直比剛才賭石的時候還要震撼。
六皇子默默念著:“攻城為下,攻心為上……攻城為下,攻心為上……妙啊!真是妙啊!原來先生不僅文武雙全,精通賭石,連行軍打仗之道也如此擅長!”
沈複微微一笑,也不賣弄,因為他已經試探出來了,這位小兄弟跟他的親衛周軍,兩人絕對來路不凡!
原來剛剛周軍說漏了,他說“咱們這些當兵的”,這就說明周軍是軍方背景。
那麽這個小六子最少也是將軍之子,甚至有可能是王爺乃至皇帝的兒子!別說,此人麵相雍容華貴,還真有幾分帝王之相。
沈複尋思著:這皇子來拜師,那自己豈不是成了太傅?還有了接近皇帝老兒、了解皇宮運行規則的機會?哈哈哈,有趣,實在是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