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這日,顏傲邀請了連城的古董商人們吃飯,這群人分成兩派,本地派的領頭人是張昆侖,外地派的領頭人是於威。
本地派一直打壓外地派,但生意場上本就弱肉強食,外地派的於威等人敢怒不敢言,早就在等一個翻身做主的機會了。
現在這個機會來了,顏傲要資助他們進軍翡翠行業,明麵上說是補償他們的損失,畢竟顏傲開始做翡翠生意後,這群古董商受到的衝擊太大了,每個人的收入最少也是腰斬,有的更是一驚入不敷出了。
但實際上,顏傲的意圖,準確來說是沈複的意圖,畢竟顏傲一直聽沈複的話,總之,沈複的意圖是聯合更多的人,一起擴大本地的翡翠市場,同時削弱古董市場。
沈複跟古董沒仇,他隻是跟張昆侖有仇,而張昆侖是本地古董大亨,家裏三代經營一家老店,沈複看準了這家店的意義,說什麽也要搞垮它,才能告祭丁龍的在天之靈。
隻見幾天之後,於威那一派的外地古董商人們,就收到了顏傲的援助,每人二十塊翡翠原石,價格低廉,賣不出去還可以保證迴收,絕不會讓他們虧本。
並且每塊石頭的實際價值,顏傲也都告訴了於威他們,顏傲給設置了一個範圍,最低多少錢,最高多少錢,在此範圍內眾人可以自由定價,這樣既賺到了錢,也不會擾亂市場。
此時連城的翡翠行情正是最巔峰的時候,全國各地都有翡翠愛好者專程趕來賭石,更是有無數商販瞄準了這個機遇,開店是來不及了,那就擺地攤吧,砸鍋賣鐵也要進夠貨源,反正有貨就不愁賣不出去。
別說這些老江湖了,就連於威他們這群古董商人,雖然是第一次賣翡翠,生意依然好得不得了,二十塊翡翠原石竟然一個星期就賣掉了,必須趕緊再進一批貨。
他們的貨都是從顏傲那裏進的,顏傲是沈複的傀儡,沈複才是這一切的幕後操縱者,以及最大獲利者。
整個連城,生意最好的就是一開始的十家賭石店,其中九家歸沈複,一家歸顏傲,也就是九家店的全部收入都流進了沈複的口袋。
即便另外一家的收入歸顏傲,顏傲也得從沈複這裏進貨,沈複依然能夠賺一筆差價。
同理,於威他們的雖然是自負盈虧,但他們沒有貨源,隻能從明麵上的顏傲,實際上的沈複手裏進貨,沈複依然可以賺一筆差價。
隻有那些瞄準了機遇,不遠千裏趕來擺攤的小販們,他們賺的錢才跟沈複沒關係。
但就算是這樣,他們的到來也帶動了整個行情向上發展,沈複依然吃到了紅利。
連城的翡翠行業從零到有,每天都能產生超過一千萬元的淨利潤,其中有七百萬都歸沈複。
這可是淨利潤,計算的時候已經減去了進貨、開店以及稅務等等開銷,但恐怕老老實實交稅的也隻有沈複自己了,所以其他人應該賺的更多。
沒關係,沈複也不缺這個稅錢,甚至多交稅對他而言反倒是一件光榮的事情,因為沈複有自己的原則、信仰,絕不是唯利是圖的資本家。
開店的收益很好,沈複卻不打算繼續開店了,因為他不想一個人壟斷整個行業,那樣所有的錢都被他賺走,別人就沒得玩了。
沈複要讓所有人都有得玩,都有錢賺,整個行業才能蒸蒸日上,這就是沈複最根本的理念,他喜歡翡翠,所以絕對不會涸澤而漁,把所有人的錢包都掏空了來滿足自己。
但有一個人例外,那就是張昆侖,沈複可以讓別人賺錢,唯獨張昆侖不行。
為此,他早就想好了一切套路,前麵幾招執行得都很好,翡翠行業已經做起來了,古董行業大受影響,但這樣依然不夠,沈複還有最後一個殺招未出,此招一出,保證張昆侖徹底垮台。
算起來,時間也差不多了,因為就在不久之前,顏傲剛剛告訴沈複,說有幾位本地派的古董商已經扛不住了,雖然張昆侖嚴令禁止本地派古董商也跟著賣翡翠,但他們自己偷偷在賣,無奈沒有經驗和路子,尤其是貨源,他們根本搞不到,隻能來求顏傲。
沈複笑道:“妙極!我等的就是這個時機!”
隨後沈複吩咐顏傲該當如何,別看顏傲是本地首富,他可太崇拜沈複了,對沈複言聽計從,仿佛沈複就是一尊神明。
沈複的做法也很簡單,他讓顏傲去接觸這些本地派商人,並答應給他們提供翡翠原石貨源,唯獨張昆侖例外。
沈複要孤立張昆侖,他要讓所有人都有活路,唯獨張昆侖隻有死路一條!
果然,又過了一個星期,其他本地派古董商都收到了顏傲提供的翡翠原石,日子重新過得美滋滋起來,至少不再天天賠錢了。
隻有張昆侖一個人,他拿不到翡翠,也拉不下臉去賣翡翠,誰叫他家裏三代都是做古董生意的,祖宗傳下來的家業,豈是說變就能變的?
總算張昆侖家大業大,即便兩個多月沒有開張了,依然還能撐得下去,甚至再這麽餓兩個月也沒事,瘦死的駱駝也比馬大,張昆侖不止一次叫喚道:“想要讓老子改行賣翡翠?絕對不可能!”
而且張昆侖認為,現在連城的翡翠熱隻是短暫的,用不了多久這股熱度就下去了。
但他哪裏能想到沈複有多狠?為了保持熱度,沈複竟然投資了一個億,先請了一批老明星來辦活動,又請了新一代的明星來拍電視劇,搞起了明星營銷這一套。
上年紀的翡翠購買者,他們都喜歡老一輩的明星,而小年輕們都喜歡新明星,沈複這一套組合拳打下來,翡翠的熱度更是翻了一番。
光這樣還不夠,沈複連專業人士都請來了,請電視台拍了一部翡翠方麵的紀錄片,名義上都是顏傲做的這一切,但實則都是沈複在背地裏出謀劃策,出資出力,當然利益也都是他占了大頭。
等這個紀錄片上映,估計翡翠的行情還能再火熱一倍,沈複本意隻是對付張昆侖,卻沒想到大大促進了整個行業的發展。
沈複尋思著,這個機會可不能錯過啊,自己親手借來的東風,若是不抓住機會乘風而上,豈不太可惜了?
於是一邊等著電視劇還有紀錄片拍好,一邊對付著張昆侖,沈複又有了新的動作。
本地派一直打壓外地派,但生意場上本就弱肉強食,外地派的於威等人敢怒不敢言,早就在等一個翻身做主的機會了。
現在這個機會來了,顏傲要資助他們進軍翡翠行業,明麵上說是補償他們的損失,畢竟顏傲開始做翡翠生意後,這群古董商受到的衝擊太大了,每個人的收入最少也是腰斬,有的更是一驚入不敷出了。
但實際上,顏傲的意圖,準確來說是沈複的意圖,畢竟顏傲一直聽沈複的話,總之,沈複的意圖是聯合更多的人,一起擴大本地的翡翠市場,同時削弱古董市場。
沈複跟古董沒仇,他隻是跟張昆侖有仇,而張昆侖是本地古董大亨,家裏三代經營一家老店,沈複看準了這家店的意義,說什麽也要搞垮它,才能告祭丁龍的在天之靈。
隻見幾天之後,於威那一派的外地古董商人們,就收到了顏傲的援助,每人二十塊翡翠原石,價格低廉,賣不出去還可以保證迴收,絕不會讓他們虧本。
並且每塊石頭的實際價值,顏傲也都告訴了於威他們,顏傲給設置了一個範圍,最低多少錢,最高多少錢,在此範圍內眾人可以自由定價,這樣既賺到了錢,也不會擾亂市場。
此時連城的翡翠行情正是最巔峰的時候,全國各地都有翡翠愛好者專程趕來賭石,更是有無數商販瞄準了這個機遇,開店是來不及了,那就擺地攤吧,砸鍋賣鐵也要進夠貨源,反正有貨就不愁賣不出去。
別說這些老江湖了,就連於威他們這群古董商人,雖然是第一次賣翡翠,生意依然好得不得了,二十塊翡翠原石竟然一個星期就賣掉了,必須趕緊再進一批貨。
他們的貨都是從顏傲那裏進的,顏傲是沈複的傀儡,沈複才是這一切的幕後操縱者,以及最大獲利者。
整個連城,生意最好的就是一開始的十家賭石店,其中九家歸沈複,一家歸顏傲,也就是九家店的全部收入都流進了沈複的口袋。
即便另外一家的收入歸顏傲,顏傲也得從沈複這裏進貨,沈複依然能夠賺一筆差價。
同理,於威他們的雖然是自負盈虧,但他們沒有貨源,隻能從明麵上的顏傲,實際上的沈複手裏進貨,沈複依然可以賺一筆差價。
隻有那些瞄準了機遇,不遠千裏趕來擺攤的小販們,他們賺的錢才跟沈複沒關係。
但就算是這樣,他們的到來也帶動了整個行情向上發展,沈複依然吃到了紅利。
連城的翡翠行業從零到有,每天都能產生超過一千萬元的淨利潤,其中有七百萬都歸沈複。
這可是淨利潤,計算的時候已經減去了進貨、開店以及稅務等等開銷,但恐怕老老實實交稅的也隻有沈複自己了,所以其他人應該賺的更多。
沒關係,沈複也不缺這個稅錢,甚至多交稅對他而言反倒是一件光榮的事情,因為沈複有自己的原則、信仰,絕不是唯利是圖的資本家。
開店的收益很好,沈複卻不打算繼續開店了,因為他不想一個人壟斷整個行業,那樣所有的錢都被他賺走,別人就沒得玩了。
沈複要讓所有人都有得玩,都有錢賺,整個行業才能蒸蒸日上,這就是沈複最根本的理念,他喜歡翡翠,所以絕對不會涸澤而漁,把所有人的錢包都掏空了來滿足自己。
但有一個人例外,那就是張昆侖,沈複可以讓別人賺錢,唯獨張昆侖不行。
為此,他早就想好了一切套路,前麵幾招執行得都很好,翡翠行業已經做起來了,古董行業大受影響,但這樣依然不夠,沈複還有最後一個殺招未出,此招一出,保證張昆侖徹底垮台。
算起來,時間也差不多了,因為就在不久之前,顏傲剛剛告訴沈複,說有幾位本地派的古董商已經扛不住了,雖然張昆侖嚴令禁止本地派古董商也跟著賣翡翠,但他們自己偷偷在賣,無奈沒有經驗和路子,尤其是貨源,他們根本搞不到,隻能來求顏傲。
沈複笑道:“妙極!我等的就是這個時機!”
隨後沈複吩咐顏傲該當如何,別看顏傲是本地首富,他可太崇拜沈複了,對沈複言聽計從,仿佛沈複就是一尊神明。
沈複的做法也很簡單,他讓顏傲去接觸這些本地派商人,並答應給他們提供翡翠原石貨源,唯獨張昆侖例外。
沈複要孤立張昆侖,他要讓所有人都有活路,唯獨張昆侖隻有死路一條!
果然,又過了一個星期,其他本地派古董商都收到了顏傲提供的翡翠原石,日子重新過得美滋滋起來,至少不再天天賠錢了。
隻有張昆侖一個人,他拿不到翡翠,也拉不下臉去賣翡翠,誰叫他家裏三代都是做古董生意的,祖宗傳下來的家業,豈是說變就能變的?
總算張昆侖家大業大,即便兩個多月沒有開張了,依然還能撐得下去,甚至再這麽餓兩個月也沒事,瘦死的駱駝也比馬大,張昆侖不止一次叫喚道:“想要讓老子改行賣翡翠?絕對不可能!”
而且張昆侖認為,現在連城的翡翠熱隻是短暫的,用不了多久這股熱度就下去了。
但他哪裏能想到沈複有多狠?為了保持熱度,沈複竟然投資了一個億,先請了一批老明星來辦活動,又請了新一代的明星來拍電視劇,搞起了明星營銷這一套。
上年紀的翡翠購買者,他們都喜歡老一輩的明星,而小年輕們都喜歡新明星,沈複這一套組合拳打下來,翡翠的熱度更是翻了一番。
光這樣還不夠,沈複連專業人士都請來了,請電視台拍了一部翡翠方麵的紀錄片,名義上都是顏傲做的這一切,但實則都是沈複在背地裏出謀劃策,出資出力,當然利益也都是他占了大頭。
等這個紀錄片上映,估計翡翠的行情還能再火熱一倍,沈複本意隻是對付張昆侖,卻沒想到大大促進了整個行業的發展。
沈複尋思著,這個機會可不能錯過啊,自己親手借來的東風,若是不抓住機會乘風而上,豈不太可惜了?
於是一邊等著電視劇還有紀錄片拍好,一邊對付著張昆侖,沈複又有了新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