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滿月宴
聽人迴說朱氏到的時候,寧氏等人無不驚異,心說她怎麽來了?
再還有謝家和孟家何時有了這樣的交情?
迎著眾人疑惑的目光,雲氏坦然笑道:“先孟家為蜂窩煤的方子找過一迴尚兒,後來尚兒為他媳婦和孩子去白雲觀、般若寺祈福,孟大人給行了不少方便!”
聞言眾人恍然大悟,紛紛笑道:“難怪!”
心裏則想著:交情雖說都是這從你來我往給建起來的,但關鍵是得有讓孟家願意來往的因由啊!
思及如今已完全替代了實心煤球成為京師人家常燃料的蜂窩煤,寧氏等人心裏感慨萬千:一般人再想不到謝尚媳婦造這蜂窩煤的緣起僅僅是為給下人省事!
不是親身經曆,她們也不能信!
這可算是應了老話說的“好心有好報”了!
早在十年前進宮朝賀的時候,朱氏就記下了雲氏、元氏等人的長相。所以今兒雖是她頭迴來謝家吃席,但朱氏卻似跟來過無數次一樣熟稔地走到雲氏跟前,滿麵春風地道喜道:“謝太太,大喜!”
雲氏也跟見了老熟人一樣堆起滿臉笑意迴禮道:“孟太太,您大駕光臨,妾身未曾遠迎,還請恕罪!”
朱氏笑應道:“謝太太客氣,原是妾身來得晚了!”
……
寒暄過後,朱氏繼續一臉笑地與寧氏等人見禮,接著招女兒過來與各位太太問好,最後問道:“怎麽沒見您親家李太太?”
掌家多年朱氏深刻知道一個精明的婆婆在考慮次子親事時會有意避開出身高過長媳的女孩,以避免今後可能有的妯娌相爭以及進而引發的兄弟不和,家宅不寧。
謝家長媳的出身太低,除非謝家決意給次子再娶一個莊戶,不然謝家選次子媳婦必然要考較其品行教養以及其家族對長媳娘家的態度。
為了女兒的終身,朱氏願意禮賢下士,表現出對謝家長媳極其娘家的看重。
再說理由也是現成的,蜂窩煤。
雲氏聞言一怔。
自古官民有別。王氏雖是她親家母,但細究身份,畢竟隻是一個秀才娘子,若隻大刺刺地同她一起出來迎客,未免顯得自大以及她謝家的輕慢。
對兩家都不好!
所以她剛默認了王氏的臨時退縮,決意等一個合適機會,再叫王氏出場。
雲氏沒想到遞出這個梯子的人會是朱氏。
幾乎下意識地雲氏看了孟竹君一眼,心裏嘀咕:難道奕兒的紅線牽在這位孟家小姐身上?
無論出身、樣貌,眼前這位孟家姑娘確是都無可挑剔,堪配她家謝奕。
但孟家大房嫡女曆來都是要做宗婦的,如何肯嫁奕兒這個次子?
她一定是想多了!
“是啊!”醒悟到自己的疏忽,寧氏跟著問道:“怎麽沒見你親家母?”
謝尚嶽父隻是一個秀才,他嶽母現不在場,必是在等一個合適的時機。
這個梯子原該她來遞才是,沒想叫朱氏給搶了先。
朱氏果然跟傳聞裏一樣是個水晶心肝玲瓏人。
“我那親家母拘禮,”雲氏乘機告訴道:“說她一個白身,而你們都是朝廷命婦,來了也不知說啥,不肯來。”
“哎——,你們聽聽她剛說的什麽話?”寧氏指著雲氏問周圍人道:“說得好像她不是命婦似的?”
眾人一聽不禁都笑了,紛紛嘲笑道:“咱們這些人裏原就數她品階最高,正三品的淑人,偏張口閉口卻是你們這些命婦——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
“你親家母呢?趕緊請出來吧!我們雖沒有你的品階,但也不至於麵目醜陋,嚇到你親家母!”
……
饒是兒子給講了好幾迴,王氏依舊理解不了醴泉亭天花上紫藤圖的畫技。
所以一聽說寧氏等人到來,王氏便躲到了後院女兒處,準備隻開席時才露麵,以免在花園裏被人追問紫藤圖。
對此紅棗也是哭笑不得。
正勸她娘說“您不會畫紫藤圖打什麽緊?您隻要會生養女兒就夠了”的時候,紅棗看到陶氏打外麵進來,忍不住笑道:“娘,陶嬤嬤來請了,您就快些去吧!”
陶氏進屋聽到,跟著笑道:“就是這話了。親家太太,來的太太們都說您再不去,她們可就要過來請您來了!”
“這如何使得?”王氏被唬了一跳。
“娘,”紅棗把王氏往外推:“您就放心大膽的去吧!今兒來的人裏,除了一個周夫人,就數我婆品階高,您認識我婆這麽久,也沒見您這樣過!”
“真是的。您趕緊去。您一直不去,叫客人一味等著,才叫失禮呢!”
王氏拗不過紅棗,且又有陶氏這個下人在一旁看著,王氏想著終是要見,現一味躲著確是不妥,終應道:“快別再推了,我這就過去!再推,仔細使過了力,將來腰疼!”
……
看到王氏不大自在的過來,雲氏立刻過來拉住,笑道:“可算是把你給請來了。來,介紹一下,這位是尚兒的師母,元太太!”
雲氏聽紅棗介紹過,趕緊行禮道:“妾身見過元太太!”
寧氏迴禮笑道:“李太太,久仰!”
眼見寧氏說話和雲氏一般和氣,王氏的膽氣壯了些,心說果然是禮出大家。這些夫人的禮數涵養都是極好的。
……
聽說戴太太到了,一直守在二門的彩畫瞬間凝了神。
看清戴家騾車上下來兩個丫頭的麵貌,彩畫不自覺地便皺了眉,竟然是顏氏的丫頭——難道轎裏坐的竟然是顏氏?
眼珠不錯地看著兩個丫頭從轎裏攙出來的是戴太太,彩畫方才鬆了一口氣,心說:還好,不是顏氏!算她識時務,沒在今兒來給她家主子添堵。
想起剛剛的虛驚,彩畫忍不住心裏嘀咕:這戴太太也真是,自己就沒有丫頭嗎?
一個主母,用妾室的丫頭?
心念轉過,彩畫忽地醒悟——戴家的內務顯然是由顏氏把持。
思及顏氏為人行事,彩畫叫苦不迭,這顏氏是個有心機的。她若是唆使丫頭擱她家小少爺滿月宴上生事,然後拿剛來京的戴太太頂罪,可是一箭雙雕?
賤人!彩畫低咒一聲,囑咐身邊的副手兩句,換上一臉笑自己迎了上去——她要親自看著兩個丫頭,不給她們作妖……
戴太太饒氏帶著兩個兒子進京還不到十天,官話都還沒能學講利落。
自從十月十六收到謝家的請帖後,饒氏就沒少聽顏氏添油加醋的講述紅棗的奢靡、驕縱以及目下目下無塵。
饒氏聽後不免心生畏懼,跟戴煜推辭說不敢來,讓叫顏氏來。
顏氏則跟戴煜表示她願意作低伏下服侍饒氏來。
眼見妻妾和睦,戴煜心裏挺高興。不過他畏懼紅棗的兇悍,不敢挑戰紅棗神經,叫顏氏這個妾來謝家,便拍板讓顏氏的丫頭服侍饒氏來。
為此顏氏的鼻子幾乎都氣歪了——她千算萬算,結果沒想一腔算計全毀在男人手裏!
對於顏氏不能來,饒氏深以為憾,無奈男人發了話,她不好違逆,隻得委屈應了。
不過即便有顏氏的兩個丫頭壯膽,她也並不敢早來,而是等男人下衙後方才到。
時女客們帶著孩子都已經遊完花園迴正院喝茶了。
饒氏在彩畫的引導下拜見過雲氏、周太太、寧氏後又由彩畫引導到王貞凝太太身邊坐下。
王太太沒有女兒,兩個半大兒子今兒都跟著男人去了前客堂。
王太太看左右婦人都帶著孩子,正愁沒人說話呢,可巧看見彩畫帶了一樣孤身的饒氏來了。
在聽彩畫介紹了饒氏身份後王太太主動寒暄道:“戴太太什麽時候來的京?”
饒氏想了一會子官話的發音,方才慢慢告訴道:“前幾日來的!”
王太太聽饒氏口音濃重,想起去年的自己,立學當初紅棗的樣兒放慢了語速,和氣道:“這京師的風土氣候,和家鄉不同吧?戴太太來了幾日,可還適應?”
感受到王太太的善意,饒氏心裏一動,心說這王太太的性子倒好,並不似顏氏說的刻薄寡恩。
她就知道顏婉兒兩麵三刀,告訴她的沒一句真話。
幸而沒被她唬住。
而她先前所有的順水推舟不過是為打消男人以及其他人的疑心罷了!
想起自己的計劃,饒氏下意識地看一眼花幾邊站著的彩畫,心說:看謝家這管事仆婦的反應,便知她戲演得不錯,連謝家下人都以為她被顏氏拿捏。
其實事實上也卻是如此,但等過了今夜,就不會了!
“水土倒是還好,”饒氏一字一頓道:“就是這官話還沒學通!”
“慢慢來!”王太太笑道:“誰都不是一來就會的。似我去年來京的時候,官話也不大會說。但你看我現在不就順溜了嗎?”
“王太太,”饒氏打聽道:“不瞞您說,我才進剛來京,今兒頭迴出門做客,就怕失禮。”
王太太點頭,表示理解。
饒氏繼續道:“所以我跟您打聽打聽,這謝太太是哪位?我剛進來時隻拜見了謝夫人,還沒拜見謝太太!”
“謝太太怕是要等開席了才會露麵。”王太太告訴道:“畢竟才出月子,身子還虛。不能久站!”
“哦!”饒氏恍然笑道:“聽著這京裏的習俗和我老家倒似一樣!”
“你老家哪裏的?”
……
看到饒氏和王太太一來二去的說上了話,顏氏的丫頭曉寒不免有些無奈。
曉寒不傻,她看彩畫打她們進門就一步不落的跟著,甚至等她家太太都落座了也沒走,而是當她的麵推開牆邊原來站著的仆婦給自己站,便知道自己被盯上了,還是明目張膽地生怕她不知道地示威性盯梢。
俗話是“奴似主人形”,謝太太的陪房果是跟謝太太一般彪悍!
所以來前她主子千叮嚀萬囑咐她的不叫太太跟旁人多說話的事還是算了吧,曉寒暗想:這個樹林媳婦是謝太太的心腹陪房,招了她的疑心,和招謝太太疑心沒啥兩樣,她若強出頭,反與她主子的大計有礙!
橫豎隻一個王太太,也翻不起什麽浪。
臨近開席的時候,紅棗抱著兒子盛裝來了。
看到紅棗的麵貌的一刻,饒氏不免驚異,問王太太道:“這就是謝太太?看著和李太太不大像啊!”
確切說完全不像!
不止眉眼不似,這周身的氣勢更是兩樣——謝太太的出場好似送子娘娘下凡一樣,周身放光,照映得屋裏的燭火都似爆燭花一樣明亮了三分。
現實的蓬蓽生輝!
“應該是肖爹!”
從沒見過李滿囤的王太太沒一點猶豫地肯定道:“老話說女兒肖父,貴!謝太太這樣富貴,相貌必是肖似她爹!”
饒氏聽著有道理,認同道:“王太太說得是!”
心裏則忍不住想那李秀才真是好相貌,沒想娶個媳婦,卻是相貌平平。
……
和朱氏在朝會上見過紅棗不同,孟竹君今兒和紅棗是頭迴見麵。
孟竹君早知紅棗有才,且才學還不僅限一般閨閣的琴棋書畫——即便今兒她的紫藤圖讓她大開眼界,歎為觀止。
孟竹君沒想到紅棗的樣貌也是這般的光彩奪目,灼灼照人——比她先前見過的一應閨秀都容華玉骨,昳麗無雙。
由此孟竹君瞬間明了了她爹說的腳隻是小節的意思:有那裹小腳的功夫和吃苦忍疼的韌勁,用來讀書製藝,修德修容,豈不更好?
聖人雲:見賢思齊。謝太太這般美好,她將來也要成長為跟謝太太一樣美好的人!
王氏看著女兒也是滿心驕傲——世人都說“養兒防老”,女兒是別家的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門的水。
獨她生個女兒卻是享到了孝敬。
這些年得的好處就不說了,隻說這迴進京,經了多少先前做夢都沒想過的美事?
就是眼下,若不是女兒,這一屋的官太太能叫她一個農婦坐了首席首座?
她這個女兒啊,竟是比別人家的兒子還得力!
對於紅棗這個旺夫旺子天生富貴命的兒媳婦雲氏不是一般的滿意,由此不免對今兒來的小姐們愈加挑剔。
樣貌一般的,不要,身子羸弱的,不要,舉止扭捏不大方的,不要,……幾番挑剔下來,雲氏發現,年齡合適的小姐裏就孟家的竹君最好!
要不,眼望著小姐們的宴席,雲氏心裏合計:寫信問問男人的意見?
人與人的緣分有時很難講,比如早年給尚兒說親的時候,她何曾想到她的長子會娶一個莊戶姑娘,且婚後感情還這般好?
一直留意雲氏動向的朱氏看到雲氏頻頻注視閨秀席,心裏有了底——看來,朱氏心說:謝家次子的媳婦人選將從官宦人家出!
端起酒杯,朱氏衝王氏笑道:“李太太,妾身賀你一杯!賀你生了個好女兒!”
……
聽人迴說朱氏到的時候,寧氏等人無不驚異,心說她怎麽來了?
再還有謝家和孟家何時有了這樣的交情?
迎著眾人疑惑的目光,雲氏坦然笑道:“先孟家為蜂窩煤的方子找過一迴尚兒,後來尚兒為他媳婦和孩子去白雲觀、般若寺祈福,孟大人給行了不少方便!”
聞言眾人恍然大悟,紛紛笑道:“難怪!”
心裏則想著:交情雖說都是這從你來我往給建起來的,但關鍵是得有讓孟家願意來往的因由啊!
思及如今已完全替代了實心煤球成為京師人家常燃料的蜂窩煤,寧氏等人心裏感慨萬千:一般人再想不到謝尚媳婦造這蜂窩煤的緣起僅僅是為給下人省事!
不是親身經曆,她們也不能信!
這可算是應了老話說的“好心有好報”了!
早在十年前進宮朝賀的時候,朱氏就記下了雲氏、元氏等人的長相。所以今兒雖是她頭迴來謝家吃席,但朱氏卻似跟來過無數次一樣熟稔地走到雲氏跟前,滿麵春風地道喜道:“謝太太,大喜!”
雲氏也跟見了老熟人一樣堆起滿臉笑意迴禮道:“孟太太,您大駕光臨,妾身未曾遠迎,還請恕罪!”
朱氏笑應道:“謝太太客氣,原是妾身來得晚了!”
……
寒暄過後,朱氏繼續一臉笑地與寧氏等人見禮,接著招女兒過來與各位太太問好,最後問道:“怎麽沒見您親家李太太?”
掌家多年朱氏深刻知道一個精明的婆婆在考慮次子親事時會有意避開出身高過長媳的女孩,以避免今後可能有的妯娌相爭以及進而引發的兄弟不和,家宅不寧。
謝家長媳的出身太低,除非謝家決意給次子再娶一個莊戶,不然謝家選次子媳婦必然要考較其品行教養以及其家族對長媳娘家的態度。
為了女兒的終身,朱氏願意禮賢下士,表現出對謝家長媳極其娘家的看重。
再說理由也是現成的,蜂窩煤。
雲氏聞言一怔。
自古官民有別。王氏雖是她親家母,但細究身份,畢竟隻是一個秀才娘子,若隻大刺刺地同她一起出來迎客,未免顯得自大以及她謝家的輕慢。
對兩家都不好!
所以她剛默認了王氏的臨時退縮,決意等一個合適機會,再叫王氏出場。
雲氏沒想到遞出這個梯子的人會是朱氏。
幾乎下意識地雲氏看了孟竹君一眼,心裏嘀咕:難道奕兒的紅線牽在這位孟家小姐身上?
無論出身、樣貌,眼前這位孟家姑娘確是都無可挑剔,堪配她家謝奕。
但孟家大房嫡女曆來都是要做宗婦的,如何肯嫁奕兒這個次子?
她一定是想多了!
“是啊!”醒悟到自己的疏忽,寧氏跟著問道:“怎麽沒見你親家母?”
謝尚嶽父隻是一個秀才,他嶽母現不在場,必是在等一個合適的時機。
這個梯子原該她來遞才是,沒想叫朱氏給搶了先。
朱氏果然跟傳聞裏一樣是個水晶心肝玲瓏人。
“我那親家母拘禮,”雲氏乘機告訴道:“說她一個白身,而你們都是朝廷命婦,來了也不知說啥,不肯來。”
“哎——,你們聽聽她剛說的什麽話?”寧氏指著雲氏問周圍人道:“說得好像她不是命婦似的?”
眾人一聽不禁都笑了,紛紛嘲笑道:“咱們這些人裏原就數她品階最高,正三品的淑人,偏張口閉口卻是你們這些命婦——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
“你親家母呢?趕緊請出來吧!我們雖沒有你的品階,但也不至於麵目醜陋,嚇到你親家母!”
……
饒是兒子給講了好幾迴,王氏依舊理解不了醴泉亭天花上紫藤圖的畫技。
所以一聽說寧氏等人到來,王氏便躲到了後院女兒處,準備隻開席時才露麵,以免在花園裏被人追問紫藤圖。
對此紅棗也是哭笑不得。
正勸她娘說“您不會畫紫藤圖打什麽緊?您隻要會生養女兒就夠了”的時候,紅棗看到陶氏打外麵進來,忍不住笑道:“娘,陶嬤嬤來請了,您就快些去吧!”
陶氏進屋聽到,跟著笑道:“就是這話了。親家太太,來的太太們都說您再不去,她們可就要過來請您來了!”
“這如何使得?”王氏被唬了一跳。
“娘,”紅棗把王氏往外推:“您就放心大膽的去吧!今兒來的人裏,除了一個周夫人,就數我婆品階高,您認識我婆這麽久,也沒見您這樣過!”
“真是的。您趕緊去。您一直不去,叫客人一味等著,才叫失禮呢!”
王氏拗不過紅棗,且又有陶氏這個下人在一旁看著,王氏想著終是要見,現一味躲著確是不妥,終應道:“快別再推了,我這就過去!再推,仔細使過了力,將來腰疼!”
……
看到王氏不大自在的過來,雲氏立刻過來拉住,笑道:“可算是把你給請來了。來,介紹一下,這位是尚兒的師母,元太太!”
雲氏聽紅棗介紹過,趕緊行禮道:“妾身見過元太太!”
寧氏迴禮笑道:“李太太,久仰!”
眼見寧氏說話和雲氏一般和氣,王氏的膽氣壯了些,心說果然是禮出大家。這些夫人的禮數涵養都是極好的。
……
聽說戴太太到了,一直守在二門的彩畫瞬間凝了神。
看清戴家騾車上下來兩個丫頭的麵貌,彩畫不自覺地便皺了眉,竟然是顏氏的丫頭——難道轎裏坐的竟然是顏氏?
眼珠不錯地看著兩個丫頭從轎裏攙出來的是戴太太,彩畫方才鬆了一口氣,心說:還好,不是顏氏!算她識時務,沒在今兒來給她家主子添堵。
想起剛剛的虛驚,彩畫忍不住心裏嘀咕:這戴太太也真是,自己就沒有丫頭嗎?
一個主母,用妾室的丫頭?
心念轉過,彩畫忽地醒悟——戴家的內務顯然是由顏氏把持。
思及顏氏為人行事,彩畫叫苦不迭,這顏氏是個有心機的。她若是唆使丫頭擱她家小少爺滿月宴上生事,然後拿剛來京的戴太太頂罪,可是一箭雙雕?
賤人!彩畫低咒一聲,囑咐身邊的副手兩句,換上一臉笑自己迎了上去——她要親自看著兩個丫頭,不給她們作妖……
戴太太饒氏帶著兩個兒子進京還不到十天,官話都還沒能學講利落。
自從十月十六收到謝家的請帖後,饒氏就沒少聽顏氏添油加醋的講述紅棗的奢靡、驕縱以及目下目下無塵。
饒氏聽後不免心生畏懼,跟戴煜推辭說不敢來,讓叫顏氏來。
顏氏則跟戴煜表示她願意作低伏下服侍饒氏來。
眼見妻妾和睦,戴煜心裏挺高興。不過他畏懼紅棗的兇悍,不敢挑戰紅棗神經,叫顏氏這個妾來謝家,便拍板讓顏氏的丫頭服侍饒氏來。
為此顏氏的鼻子幾乎都氣歪了——她千算萬算,結果沒想一腔算計全毀在男人手裏!
對於顏氏不能來,饒氏深以為憾,無奈男人發了話,她不好違逆,隻得委屈應了。
不過即便有顏氏的兩個丫頭壯膽,她也並不敢早來,而是等男人下衙後方才到。
時女客們帶著孩子都已經遊完花園迴正院喝茶了。
饒氏在彩畫的引導下拜見過雲氏、周太太、寧氏後又由彩畫引導到王貞凝太太身邊坐下。
王太太沒有女兒,兩個半大兒子今兒都跟著男人去了前客堂。
王太太看左右婦人都帶著孩子,正愁沒人說話呢,可巧看見彩畫帶了一樣孤身的饒氏來了。
在聽彩畫介紹了饒氏身份後王太太主動寒暄道:“戴太太什麽時候來的京?”
饒氏想了一會子官話的發音,方才慢慢告訴道:“前幾日來的!”
王太太聽饒氏口音濃重,想起去年的自己,立學當初紅棗的樣兒放慢了語速,和氣道:“這京師的風土氣候,和家鄉不同吧?戴太太來了幾日,可還適應?”
感受到王太太的善意,饒氏心裏一動,心說這王太太的性子倒好,並不似顏氏說的刻薄寡恩。
她就知道顏婉兒兩麵三刀,告訴她的沒一句真話。
幸而沒被她唬住。
而她先前所有的順水推舟不過是為打消男人以及其他人的疑心罷了!
想起自己的計劃,饒氏下意識地看一眼花幾邊站著的彩畫,心說:看謝家這管事仆婦的反應,便知她戲演得不錯,連謝家下人都以為她被顏氏拿捏。
其實事實上也卻是如此,但等過了今夜,就不會了!
“水土倒是還好,”饒氏一字一頓道:“就是這官話還沒學通!”
“慢慢來!”王太太笑道:“誰都不是一來就會的。似我去年來京的時候,官話也不大會說。但你看我現在不就順溜了嗎?”
“王太太,”饒氏打聽道:“不瞞您說,我才進剛來京,今兒頭迴出門做客,就怕失禮。”
王太太點頭,表示理解。
饒氏繼續道:“所以我跟您打聽打聽,這謝太太是哪位?我剛進來時隻拜見了謝夫人,還沒拜見謝太太!”
“謝太太怕是要等開席了才會露麵。”王太太告訴道:“畢竟才出月子,身子還虛。不能久站!”
“哦!”饒氏恍然笑道:“聽著這京裏的習俗和我老家倒似一樣!”
“你老家哪裏的?”
……
看到饒氏和王太太一來二去的說上了話,顏氏的丫頭曉寒不免有些無奈。
曉寒不傻,她看彩畫打她們進門就一步不落的跟著,甚至等她家太太都落座了也沒走,而是當她的麵推開牆邊原來站著的仆婦給自己站,便知道自己被盯上了,還是明目張膽地生怕她不知道地示威性盯梢。
俗話是“奴似主人形”,謝太太的陪房果是跟謝太太一般彪悍!
所以來前她主子千叮嚀萬囑咐她的不叫太太跟旁人多說話的事還是算了吧,曉寒暗想:這個樹林媳婦是謝太太的心腹陪房,招了她的疑心,和招謝太太疑心沒啥兩樣,她若強出頭,反與她主子的大計有礙!
橫豎隻一個王太太,也翻不起什麽浪。
臨近開席的時候,紅棗抱著兒子盛裝來了。
看到紅棗的麵貌的一刻,饒氏不免驚異,問王太太道:“這就是謝太太?看著和李太太不大像啊!”
確切說完全不像!
不止眉眼不似,這周身的氣勢更是兩樣——謝太太的出場好似送子娘娘下凡一樣,周身放光,照映得屋裏的燭火都似爆燭花一樣明亮了三分。
現實的蓬蓽生輝!
“應該是肖爹!”
從沒見過李滿囤的王太太沒一點猶豫地肯定道:“老話說女兒肖父,貴!謝太太這樣富貴,相貌必是肖似她爹!”
饒氏聽著有道理,認同道:“王太太說得是!”
心裏則忍不住想那李秀才真是好相貌,沒想娶個媳婦,卻是相貌平平。
……
和朱氏在朝會上見過紅棗不同,孟竹君今兒和紅棗是頭迴見麵。
孟竹君早知紅棗有才,且才學還不僅限一般閨閣的琴棋書畫——即便今兒她的紫藤圖讓她大開眼界,歎為觀止。
孟竹君沒想到紅棗的樣貌也是這般的光彩奪目,灼灼照人——比她先前見過的一應閨秀都容華玉骨,昳麗無雙。
由此孟竹君瞬間明了了她爹說的腳隻是小節的意思:有那裹小腳的功夫和吃苦忍疼的韌勁,用來讀書製藝,修德修容,豈不更好?
聖人雲:見賢思齊。謝太太這般美好,她將來也要成長為跟謝太太一樣美好的人!
王氏看著女兒也是滿心驕傲——世人都說“養兒防老”,女兒是別家的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門的水。
獨她生個女兒卻是享到了孝敬。
這些年得的好處就不說了,隻說這迴進京,經了多少先前做夢都沒想過的美事?
就是眼下,若不是女兒,這一屋的官太太能叫她一個農婦坐了首席首座?
她這個女兒啊,竟是比別人家的兒子還得力!
對於紅棗這個旺夫旺子天生富貴命的兒媳婦雲氏不是一般的滿意,由此不免對今兒來的小姐們愈加挑剔。
樣貌一般的,不要,身子羸弱的,不要,舉止扭捏不大方的,不要,……幾番挑剔下來,雲氏發現,年齡合適的小姐裏就孟家的竹君最好!
要不,眼望著小姐們的宴席,雲氏心裏合計:寫信問問男人的意見?
人與人的緣分有時很難講,比如早年給尚兒說親的時候,她何曾想到她的長子會娶一個莊戶姑娘,且婚後感情還這般好?
一直留意雲氏動向的朱氏看到雲氏頻頻注視閨秀席,心裏有了底——看來,朱氏心說:謝家次子的媳婦人選將從官宦人家出!
端起酒杯,朱氏衝王氏笑道:“李太太,妾身賀你一杯!賀你生了個好女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