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起個好名字


    “老爺,”京師迴來謝福給謝子安講道:“洗三那天小人看見豐哥兒了。雖說豐哥兒還小,五官都還沒長開,兩隻耳朵卻是又圓又厚,和尚老爺一個樣……”


    謝子安提筆坐在書案前依謝福所言畫畫點點。待謝福說完,謝子安把手裏的畫遞過去問道:“是不是這樣?”


    謝福看後點頭確認道:“老爺神來之筆,活脫就似豐哥兒的樣貌!”


    謝子安拿迴大作看了好一會兒,不由歎道:“洗三、滿月、百日、周歲幾件大事一件都見不著。就是普通想見一麵還得等一年半以後。”


    等他進京述職。


    難怪前人每發“人在官場,身不由己”之歎。


    “老爺,”謝福給出主意道:“明年秋尚老爺放鄉試的時候,您讓太太接了尚太太和豐哥兒來,可不就見著了?”


    “八月中秋,不冷不熱,正是一年最好的天氣,且現這沿途一路都有張乙置的莊鋪宅院,老爺也不必擔心尚太太帶著豐哥兒來時路上打尖吃飯有啥不方便。”


    謝福的主意聽起來委實可行,謝子安聽後忍不住笑道:“既是這樣。你得閑便讓人把東院的房屋收拾出來,預備豐哥兒同他娘過來小住!”


    雖然中秋他也要進考場,參與鄉試,但到底是見著了。


    “是!”謝福趕緊答應。


    ……


    謝知道看到信的時候有一刻猶豫——俗話說“否極泰來”,反之亦然。


    過去一年謝尚運氣太好,好到史無前例,連中六元。


    謝知道歡喜之餘則不免擔心謝尚遭遇打擊。


    對於紅棗這一胎,謝知道私心希望是個女孩兒來消消謝尚的運氣,應了“泰極生否”之兆。


    橫豎謝尚和他媳婦還年輕,等兩年再生兒子也來得及。


    謝奕卻是等不急了,接過信便拆,嘴裏還嘮叨道:“爺爺,必是大哥報喜的喜信,我大嫂一準給我生了個小侄子!”


    無論謝奕說什麽,落謝知道眼裏都是好。謝知道聞言忍不住逗趣問道:“這麽篤定?”


    謝奕驕傲:“那是必然。我大哥可是狀元!”


    生兒子有什麽難的?謝奕不屑地想:別家不說,隻看他謝家十三房,哪房沒生兒子?


    但狀元可就隻他大哥一個!


    “有道理!”謝知道撫須笑道:“至於實際如何,你看你哥信著裏怎麽說?”


    “大嫂果是生了個兒子,”抖開信,謝奕立興奮告訴道:“爺爺,九月二十二日夜裏生的,爹給取名叫‘豐’,豐哥兒!”


    真生了兒子!


    未等謝知道感慨謝尚的運道,謝奕已揮著信紙道:“爺爺,咱們去五福院告訴太爺爺去!太爺爺每天都盼著這個確信呢!”


    ……


    謝老太爺聽了謝奕的道喜後自是歡喜,笑道:“尚兒有後了!好,好啊!”


    “豐,”謝老太爺手沾茶水在炕桌上寫了一個豐字後沉吟道:“豐十八筆,數理上對應坤卦,姓謝,十七筆,數理上正對應乾卦,如此乾坤合一,陰陽相濟——好!”


    謝老太爺高聲讚道:“謝豐,好名字!不僅寓意好,卦象更好!”


    謝奕聽後眨眨眼,想起自己的名字,不禁問道:“太爺爺,既然名字要陰陽相濟才好。那我的名字奕字,九畫,數理對應乾卦,加上姓,我豈不是乾乾兩個陽卦?並沒有陰卦。”


    “嗬嗬,”謝老太爺聽笑了,和謝知道笑道:“聽聽,咱們奕兒也會起卦了!”


    謝知道滿意地看著自己的小孫子,慈愛道:“你說的沒錯。你的名字可不就是乾乾兩個陽卦嗎?這其間有個道理!”


    “什麽道理?”謝奕迫不及待地問道。


    謝知道細細告訴道:“俗話說‘名副其實’,一個人的名字得和他的氣數運勢相匹配。”


    “似咱們祖籍江州,而豐兒出生在京城,京城在咱們雉水城的西北麵,先天氣運裏就帶了西北的金水之氣,且又生在九月,排行也是老大,這些都主陽。所以你爹給他名字取坤卦的寬厚平順來做調和。”


    謝奕有些明白了,恍然笑道:“原來如此。我排行老二,且生在六月。所以爹給我用了乾卦!”


    “大概是這個意思了,”謝知道點頭:“不過最主要的還是要考慮八字和流年大運。”


    提到流年,謝奕想起了,又問:“爺爺,不說流年運每年都不一樣,就是大運也是十年一變,而名字卻是一輩子不變的。”


    “等大運行到和名字卦意背逆的時候,再好的名字也變成不好了!”


    且最少十年!


    “奕兒說的極是,”謝知道為孫子的才智歡喜得胡子都飄了,不吝嗇地誇獎道:“你能想到這一點,可見於這金木水火土五行生克有了一點見地。”


    “對於你剛提的這個問題,一般都以改名之法應對!”


    “改名?”謝奕詫異:他沒見周圍人這樣做過啊!


    似是看出了謝奕沒問出口的疑問,謝知道不無自豪地告訴道:“咱們家書香門第,孩子取名便不似一般人家到處求人,而是長輩自己就給取了,且名字都有出處用典,天然便帶了一股書卷氣。”


    “對比城裏大部分人家,則因為長輩學問有限,為了孩子好養活,在孩子出生後都會先去城隍廟請裏麵的道士給取個名,然後等孩子進學堂了,又會請學堂師傅再給起個大名。這便就改了一迴。”


    “當然,咱們家孩子的名也不是一成不變,等二十歲行弱冠禮的時候,長輩會再給贈字。”


    “有字之後和人交往,名就用得少了。所以這名看似沒變,其實於人運氣的作用已大部分為字所替代了!”


    謝奕覺得自己完全明白了,拍手笑道:“原來弱冠禮還有這個效用。我先前一點也沒想到——人二十前後,可不正是成家立業之大運的開端嘛!”


    娶了媳婦,夫妻一體,勢必還將加上媳婦的運勢。


    謝知道教導謝奕這個孫子不是一般地盡心盡意。喝口茶,謝知道笑道:“剛我說的這些都還是長輩給改的,還沒算上自己給改的名呢?”


    “自己還能改?”謝奕不是一般的有興趣:“怎麽改?”


    “你還記得你哥的書齋名吧?”謝知道撚須問道。


    “一一齋?”謝奕問道:“怎麽了?這也是我哥的名了?”


    “果然,”謝奕醒悟過來,禁不住笑道:“我哥還專門刻了方‘一一齋’的小印,用於藏書字畫!”


    印便就是!


    “一一數理也是乾乾,我哥取這個名,”謝奕很思了一刻方道:“乾卦卦象是天,特性是強健。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原來我哥書齋名取一一,不隻是為他的玉佩叫一一,還有自強不息的意思!”


    他哥這個自強書齋名可比貴中他爹李伯父的那個“自強齋”清新脫俗多了,而效用卻是強強想乘,更為強力。


    謝奕越想越欽佩,不免豔羨道:“一一是個好名字,不怪我哥最後能中狀元!”


    而李伯父還隻是一個秀才。


    這起名的水平便初露端倪。


    “爺爺,”推人及己,謝奕問道:“你說我的書齋要起個什麽名才好呢?”


    能助他自強不息,也中狀元!


    謝知道笑:“書齋名曆來都是自取,從沒有長輩幫忙的道理。你得自己想!”


    他早年便沒有尚兒的心氣,取不出一一這樣興盛強健卻又平和至簡的名字,現時近暮年,身心衰退,就愈加不能了。


    由此反不如放手讓奕兒自己思、自己想——他的人生,終是要他自己走!


    一直樂嗬嗬做壁上觀的老太爺說話了。


    “奕兒,”老太爺笑道:“你爺說的沒錯。這得你自己想。不過我可以告訴你,你大哥也不是一開始就給自己的書齋叫一一的。”


    “?”


    這是謝奕先前所不知道的,聞言立來了興趣,打聽道:“不叫一一,叫什麽?”


    “這說來就話長了,”老太爺打開話匣子,慢慢告訴道:“尚兒剛搬來我這兒建書房的時候,看我這裏梅花多,便給書齋起名‘梅香書屋’。”


    “梅香?”


    謝奕笑噴了,這麽俗的名字,他家丫頭現都不用這個名了,結果沒想他名滿天下的大哥曾用來做書齋名。


    真是——哈哈哈,謝奕笑得樂不可支……


    “很好笑是吧?”老太爺跟著笑了一刻又道:“念了書後,尚兒長了見識,取梅花傲雪淩霜,花中君子的姿態改書齋名為剪雪軒。”


    “剪雪?”謝奕腦子裏立刻湧出一大波相關詩詞,問道:“這是取楊萬裏的‘剪雪作梅’一句嗎?”


    “就是這句!”


    得到老太爺的確證,謝奕再忍不住大笑出聲,錘著桌子道:“沒想到啊,沒想到啊,我大哥還有這麽饞的時候——竟然以這一首《夜飲以白糖嚼梅花》來取書齋名。”


    “剪雪作梅隻堪嗅,點蜜如霜新可口。哈哈,太爺爺,我大哥真這樣幹過嗎?”


    ……


    憶起往事,謝知道也撐不住地笑,但猶不忘乘機教導謝奕道:“你先知道了,你大哥能得狀元,也不是一蹴而就。這飯都是一口口的吃,路都是一步步的走……”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細水長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卉苗菁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卉苗菁彩並收藏穿越之細水長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