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畫壇先河
一落座艾正就叫了起來:“大尚,你這屋家具又換了!”
自打知道謝尚這屋的家具都是老撾紅花梨後,艾正每迴來都要細瞧一迴木紋,結果今兒一坐下就發現手邊幾桌的花紋看似沒變,但木紋卻是變了,比印象裏細密許多。
買貴重家具擺客堂是一家子的臉麵,原就是給人看的。
既然艾正發現了,謝尚便以閑話家常的語氣告訴道:“早先我不是和鋪子掌櫃說不夠擺,還再要一套嗎?年前的時候掌櫃派夥計送信來說我預訂的紅酸枝沒有,但有套黃花梨問我要不要,我就拿下了。這不端午前才剛送來!”
原來是黃花梨!
艾正心裏驚歎,臉上卻不肯帶出來,也閑話語氣迴道:“怪不得!看著木紋比先前不同!好似更加華美細膩。”
文明山則沒艾正的顧慮,心直口快道:“大尚,你這運氣也太好了。連黃花梨都弄到手了!”
似他家幾代人積攢也才隻一套飯桌椅。
話音一落,元維笑接道:“可不是,這樣的好事都能遇上!”
……
除了雲意、雲芮兩個人外,今兒來的元維、文明山、艾正都沒見過修造好的泉池。
喝一輪茶,議論好黃花梨後謝尚領著眾人便往園子裏來。
雲意雖是舅舅,但在元維麵前也托不了大。鵝卵石小徑寬度有限,他讓謝尚陪元維前頭走,自己則拉著雲芮跟在後麵。
雲芮終於得了和爺爺說話的機會,立刻獻寶道:“爺爺,醴泉亭子的天花上尚嬸嬸新畫了一幅竹籬紫藤圖,看著跟真的一樣,你一會兒一定要看!”
對比弘德帝的書法,到底還是紅棗的圖畫更有趣。
謝尚前麵聽到,立刻迴身揉了揉雲芮的腦袋笑道:“這你都知道了?”
他都是今早才知道。
雲芮嘚瑟笑道:“我看泉時,看到水裏倒影,然後一抬頭就看到了!”
“而且爺爺,”雲芮又轉與雲意道:“我告訴你,從掛了陛下禦筆的那一麵進亭子看畫跟別處都不同。別處看紫藤就是紫藤,隻在那一處看紫藤會似被風吹起來一樣在動!”
雲芮年歲雖說不大,但因家學淵源,很有些審美意識。
眾人聞言不免好奇,連元維都忍不住問道:“會動?”
謝尚想起早晨看畫時的那一刻恍惚,笑迴道:“是有些身臨其境之感!”
易雲: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的經曆不同,對畫的觀感也不同。
在他看來這一架紫藤都是紅棗對他的纏綿愛意,在芮兒這個孩子眼裏,則是清風拂過時花枝的輕擺搖曳。
所以這畫在其他人眼裏什麽樣?謝尚忽然很想知道。
饒是每個人心裏都揣著對八角亭天花上紫藤畫的好奇,但在入亭前都不急不趨地先與亭門前掛著的弘德帝禦筆作揖,然後又人均三句地套路了一迴“陛下仁德天恩”方才魚貫入亭。
“元爺爺,這裏,就是這裏!”
站在雲芮熱心指點的地方,元維一言仰頭看去。
迎麵便是一大嘟嚕紫藤花球,累累的蝶形花瓣抱集成團,由下往上看去真似一族紫藤花懸於頭頂,而四周的花球則隨著遠近而漸漸傾斜——想來就是雲芮嘴裏說的風吹起來的樣子。
“豎劃三寸,當千仞之高;橫墨數尺,體百裏之迥。”善畫山水的元維笑道:“原來將山水技法用在屋頂天花會有這樣的觀感!”
“精妙!這心思委實精妙!”
元維引的是南朝宗炳在《畫山水序》中的原話。
謝尚雖喜花鳥不愛山水,但基本的道理技法還是知道的。聞言豁然開朗,心道:可不就是“近大遠小”嗎?
師傅就是師傅。一句便解了他心裏琢磨了一天的惑。
在場的除了雲芮都是飽學之士——即便連牡丹都還畫不利索的艾正都記了一肚子的山水技法。
現得元維一言道破,心裏就有了底,倒是不再擔心一會兒出醜,隻雲芮天真問道:“雲爺爺,你說這是山水畫法?這紫藤是花,當用花鳥技法,怎麽能用山水技法呢?”
元維聽喜歡雲芮的不恥下問,循循善誘道:“芮兒,你站這裏看外麵的竹子都是這麽看的?”
雲芮轉頭看了一樣:“頭一轉就看了!”
“那你看過山嗎?”元維又問。
這個題雲芮能答,他來迴一趟家鄉,沿途見了不少的山。
“山高,得仰著頭看!”雲芮仰頭應道。
“聰明!”元維不吝讚道:“所以這花鳥圖和山水圖的區別就出來了。”
“畫山水時就得考慮如何在有限的紙上表現山水的高大深遠。所以前人便總結了一套畫山水的規律為山水技法。”
“同樣畫花鳥,需要體現的花鳥的意趣,所以又有一套花鳥技法。”
“眼前這幅紫藤,雖說畫的花,但貼的位置並不似一般的牆壁,而是天花,這就有些自山下而仰山顛,山水畫的意思了。因此用上山水技法便是獨具匠心,別出心裁了!”
“你尚嬸子這一畫,”元維搖頭感歎道:“算是開創一條畫壇先河了!”
開門立派是多少人的夢寐以求?連他也不能免俗。
過去這些年他鑽研山水,博覽群書就為有厚積薄發的一刻,結果沒想他還沒理出個頭緒,大尚媳婦隨便在家畫個紫藤便開了一派——這可真謂是長江後浪推前浪,浮世新人換舊人。
他若不想被換,必是得加倍用功了!
謝尚聞言被唬了一大跳:啥?他畫還沒一點名聲呢,他媳婦就畫壇宗師了?
但謝尚知道他師傅不是信口開河之人,他既這樣說,那紅棗這畫就當得這樣的地位影響。
他要好好加油了!謝尚暗暗握拳,可不能叫兒子將來以為他這個爹的學問不如他娘!
到時別說夫綱了,隻怕連子綱也振不了了!
雲意、文明山、艾正聞言也是驚詫不已,艾正甚至看著謝尚同情想到:娶個能幹媳婦固然似好,但能幹似大尚媳婦,則未免有些過猶不及了。
可見世間事都是禍福相依,難得兩全。
……
因為天花上的紫藤畫太過新奇,加上元維又是當世有名的山水大家,謝尚、艾正、文明山、雲芮少不得虛心請教,雲意在一邊旁聽也獲益不少,不免心底可惜兩個兒子不在,少長了許多的見識。
討論得太過熱烈,紅棗打發人送了三迴茶水點心,才等來了開席確認——橫豎奶茶和奶油蛋糕暢吃,男人們肚子不餓,便任性地等到掌燈時分細賞了一迴燈光下的紫藤圖方才依依不舍地離開。
由此散席便晚了。臨近宵禁才迴到家,寧氏不免抱怨男人:“今兒你們在園子裏說啥了,說那麽久?明山、艾正不懂事,你怎麽也不攔著些?”
“可憐尚兒媳婦八個多月的身子了,還得招待你們到半夜!”
元維還一心想著山水技法在花鳥圖上的應用,嫌棄媳婦嘮叨的幹擾,不高興地懟道:“我們說我們的話,又不是和尚兒媳婦說話。尚兒媳婦同你們在一起,你看她辛苦,便讓其他婦人少說兩句好了。怎麽把這事怪到我頭上?”
寧氏……
艾正家去後也還在琢磨師傅今兒講的山水畫技,直到聽吳氏讓丫頭拿《周公解夢》方才問到:“這大晚上的,你拿這個幹什麽?”
這書按習俗不是要等白日出太陽的時候看嗎?
吳氏告訴道:“老爺有所不知,我今兒聽謝太太說她做的胎夢是漫山遍野金黃色的稻穀,所以好奇,想瞧瞧這夢寓意著什麽?”
聞言艾正也來了興致,不顧習俗地親拿過書翻到《田園五穀》一篇讀道:“田中生草主得財,種田寬大有祿位,……割收田禾家已安……”
吳氏聞言趕緊道:“應該類似了啊。謝家的花園子可不近來才修好嗎?”
艾正想起亭子裏新帖的紫薇圖,客堂新換的黃花梨桌椅,認同道:“確是如此!”
往下看看,艾正又道:“下麵還有,你聽聽。”
”屋上生禾官位吉,見禾豐熟富貴長,見麥稻主得大財,粳糯米者主大吉,五穀茂盛主得財,穀穗齊秀大吉利……”
眼見又是富貴又是大財,大吉,艾正忍不住羨慕道:“謝太太這個夢委實不錯!她家現不正是家安宅旺,大吉大利嗎?”
吉利得都開宗立派了!
……
文明山則問甄氏:“書怡,你今兒瞧到謝太太那副《竹籬紫藤圖》了嗎?”
甄氏想想後問道:“老爺說的是醴泉亭天花上的那幅嗎?今兒看泉時看到了,當時隻以為是普通的天花,沒想竟然是謝太太的手筆!”
“那你可惜了!”文明山歎息道:“那一副圖看似普通,實則奇妙無比。”
甄氏:?
“八角亭八個角,除了正門的一點外,你站亭裏其他地方看到的都是串串下垂的紫藤花。”
甄氏聽出了重點,好奇問道:“那正門的一點呢?看到的會是什麽?”
“那一點,”文明山迴憶道:“看到的是高山仰止,高遠之意……”
聽完文明山的一通講解,喜畫的甄氏不免頓足懊悔道:“我錯過了!”
“但等謝太太下迴請客,最早也是孩子滿月,算日子都十月了。到時天寒地凍,也不好提去花園子的事。再往後,就有得等了!”
“現你知道,”文明山撣撣衣袖,不無得意道:“今兒我們幹啥要在花園子裏待這麽久了。且連泉都沒看。”
“不過,你也不用灰心。你雖看不到謝太太的紫藤圖,但這麽長的時間,也足夠我仿一副的了!”
怎麽說他也是個才子不是!他能仿趙昌顧聖,沒道理仿不出這山水技法的紫藤畫來!
一落座艾正就叫了起來:“大尚,你這屋家具又換了!”
自打知道謝尚這屋的家具都是老撾紅花梨後,艾正每迴來都要細瞧一迴木紋,結果今兒一坐下就發現手邊幾桌的花紋看似沒變,但木紋卻是變了,比印象裏細密許多。
買貴重家具擺客堂是一家子的臉麵,原就是給人看的。
既然艾正發現了,謝尚便以閑話家常的語氣告訴道:“早先我不是和鋪子掌櫃說不夠擺,還再要一套嗎?年前的時候掌櫃派夥計送信來說我預訂的紅酸枝沒有,但有套黃花梨問我要不要,我就拿下了。這不端午前才剛送來!”
原來是黃花梨!
艾正心裏驚歎,臉上卻不肯帶出來,也閑話語氣迴道:“怪不得!看著木紋比先前不同!好似更加華美細膩。”
文明山則沒艾正的顧慮,心直口快道:“大尚,你這運氣也太好了。連黃花梨都弄到手了!”
似他家幾代人積攢也才隻一套飯桌椅。
話音一落,元維笑接道:“可不是,這樣的好事都能遇上!”
……
除了雲意、雲芮兩個人外,今兒來的元維、文明山、艾正都沒見過修造好的泉池。
喝一輪茶,議論好黃花梨後謝尚領著眾人便往園子裏來。
雲意雖是舅舅,但在元維麵前也托不了大。鵝卵石小徑寬度有限,他讓謝尚陪元維前頭走,自己則拉著雲芮跟在後麵。
雲芮終於得了和爺爺說話的機會,立刻獻寶道:“爺爺,醴泉亭子的天花上尚嬸嬸新畫了一幅竹籬紫藤圖,看著跟真的一樣,你一會兒一定要看!”
對比弘德帝的書法,到底還是紅棗的圖畫更有趣。
謝尚前麵聽到,立刻迴身揉了揉雲芮的腦袋笑道:“這你都知道了?”
他都是今早才知道。
雲芮嘚瑟笑道:“我看泉時,看到水裏倒影,然後一抬頭就看到了!”
“而且爺爺,”雲芮又轉與雲意道:“我告訴你,從掛了陛下禦筆的那一麵進亭子看畫跟別處都不同。別處看紫藤就是紫藤,隻在那一處看紫藤會似被風吹起來一樣在動!”
雲芮年歲雖說不大,但因家學淵源,很有些審美意識。
眾人聞言不免好奇,連元維都忍不住問道:“會動?”
謝尚想起早晨看畫時的那一刻恍惚,笑迴道:“是有些身臨其境之感!”
易雲: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的經曆不同,對畫的觀感也不同。
在他看來這一架紫藤都是紅棗對他的纏綿愛意,在芮兒這個孩子眼裏,則是清風拂過時花枝的輕擺搖曳。
所以這畫在其他人眼裏什麽樣?謝尚忽然很想知道。
饒是每個人心裏都揣著對八角亭天花上紫藤畫的好奇,但在入亭前都不急不趨地先與亭門前掛著的弘德帝禦筆作揖,然後又人均三句地套路了一迴“陛下仁德天恩”方才魚貫入亭。
“元爺爺,這裏,就是這裏!”
站在雲芮熱心指點的地方,元維一言仰頭看去。
迎麵便是一大嘟嚕紫藤花球,累累的蝶形花瓣抱集成團,由下往上看去真似一族紫藤花懸於頭頂,而四周的花球則隨著遠近而漸漸傾斜——想來就是雲芮嘴裏說的風吹起來的樣子。
“豎劃三寸,當千仞之高;橫墨數尺,體百裏之迥。”善畫山水的元維笑道:“原來將山水技法用在屋頂天花會有這樣的觀感!”
“精妙!這心思委實精妙!”
元維引的是南朝宗炳在《畫山水序》中的原話。
謝尚雖喜花鳥不愛山水,但基本的道理技法還是知道的。聞言豁然開朗,心道:可不就是“近大遠小”嗎?
師傅就是師傅。一句便解了他心裏琢磨了一天的惑。
在場的除了雲芮都是飽學之士——即便連牡丹都還畫不利索的艾正都記了一肚子的山水技法。
現得元維一言道破,心裏就有了底,倒是不再擔心一會兒出醜,隻雲芮天真問道:“雲爺爺,你說這是山水畫法?這紫藤是花,當用花鳥技法,怎麽能用山水技法呢?”
元維聽喜歡雲芮的不恥下問,循循善誘道:“芮兒,你站這裏看外麵的竹子都是這麽看的?”
雲芮轉頭看了一樣:“頭一轉就看了!”
“那你看過山嗎?”元維又問。
這個題雲芮能答,他來迴一趟家鄉,沿途見了不少的山。
“山高,得仰著頭看!”雲芮仰頭應道。
“聰明!”元維不吝讚道:“所以這花鳥圖和山水圖的區別就出來了。”
“畫山水時就得考慮如何在有限的紙上表現山水的高大深遠。所以前人便總結了一套畫山水的規律為山水技法。”
“同樣畫花鳥,需要體現的花鳥的意趣,所以又有一套花鳥技法。”
“眼前這幅紫藤,雖說畫的花,但貼的位置並不似一般的牆壁,而是天花,這就有些自山下而仰山顛,山水畫的意思了。因此用上山水技法便是獨具匠心,別出心裁了!”
“你尚嬸子這一畫,”元維搖頭感歎道:“算是開創一條畫壇先河了!”
開門立派是多少人的夢寐以求?連他也不能免俗。
過去這些年他鑽研山水,博覽群書就為有厚積薄發的一刻,結果沒想他還沒理出個頭緒,大尚媳婦隨便在家畫個紫藤便開了一派——這可真謂是長江後浪推前浪,浮世新人換舊人。
他若不想被換,必是得加倍用功了!
謝尚聞言被唬了一大跳:啥?他畫還沒一點名聲呢,他媳婦就畫壇宗師了?
但謝尚知道他師傅不是信口開河之人,他既這樣說,那紅棗這畫就當得這樣的地位影響。
他要好好加油了!謝尚暗暗握拳,可不能叫兒子將來以為他這個爹的學問不如他娘!
到時別說夫綱了,隻怕連子綱也振不了了!
雲意、文明山、艾正聞言也是驚詫不已,艾正甚至看著謝尚同情想到:娶個能幹媳婦固然似好,但能幹似大尚媳婦,則未免有些過猶不及了。
可見世間事都是禍福相依,難得兩全。
……
因為天花上的紫藤畫太過新奇,加上元維又是當世有名的山水大家,謝尚、艾正、文明山、雲芮少不得虛心請教,雲意在一邊旁聽也獲益不少,不免心底可惜兩個兒子不在,少長了許多的見識。
討論得太過熱烈,紅棗打發人送了三迴茶水點心,才等來了開席確認——橫豎奶茶和奶油蛋糕暢吃,男人們肚子不餓,便任性地等到掌燈時分細賞了一迴燈光下的紫藤圖方才依依不舍地離開。
由此散席便晚了。臨近宵禁才迴到家,寧氏不免抱怨男人:“今兒你們在園子裏說啥了,說那麽久?明山、艾正不懂事,你怎麽也不攔著些?”
“可憐尚兒媳婦八個多月的身子了,還得招待你們到半夜!”
元維還一心想著山水技法在花鳥圖上的應用,嫌棄媳婦嘮叨的幹擾,不高興地懟道:“我們說我們的話,又不是和尚兒媳婦說話。尚兒媳婦同你們在一起,你看她辛苦,便讓其他婦人少說兩句好了。怎麽把這事怪到我頭上?”
寧氏……
艾正家去後也還在琢磨師傅今兒講的山水畫技,直到聽吳氏讓丫頭拿《周公解夢》方才問到:“這大晚上的,你拿這個幹什麽?”
這書按習俗不是要等白日出太陽的時候看嗎?
吳氏告訴道:“老爺有所不知,我今兒聽謝太太說她做的胎夢是漫山遍野金黃色的稻穀,所以好奇,想瞧瞧這夢寓意著什麽?”
聞言艾正也來了興致,不顧習俗地親拿過書翻到《田園五穀》一篇讀道:“田中生草主得財,種田寬大有祿位,……割收田禾家已安……”
吳氏聞言趕緊道:“應該類似了啊。謝家的花園子可不近來才修好嗎?”
艾正想起亭子裏新帖的紫薇圖,客堂新換的黃花梨桌椅,認同道:“確是如此!”
往下看看,艾正又道:“下麵還有,你聽聽。”
”屋上生禾官位吉,見禾豐熟富貴長,見麥稻主得大財,粳糯米者主大吉,五穀茂盛主得財,穀穗齊秀大吉利……”
眼見又是富貴又是大財,大吉,艾正忍不住羨慕道:“謝太太這個夢委實不錯!她家現不正是家安宅旺,大吉大利嗎?”
吉利得都開宗立派了!
……
文明山則問甄氏:“書怡,你今兒瞧到謝太太那副《竹籬紫藤圖》了嗎?”
甄氏想想後問道:“老爺說的是醴泉亭天花上的那幅嗎?今兒看泉時看到了,當時隻以為是普通的天花,沒想竟然是謝太太的手筆!”
“那你可惜了!”文明山歎息道:“那一副圖看似普通,實則奇妙無比。”
甄氏:?
“八角亭八個角,除了正門的一點外,你站亭裏其他地方看到的都是串串下垂的紫藤花。”
甄氏聽出了重點,好奇問道:“那正門的一點呢?看到的會是什麽?”
“那一點,”文明山迴憶道:“看到的是高山仰止,高遠之意……”
聽完文明山的一通講解,喜畫的甄氏不免頓足懊悔道:“我錯過了!”
“但等謝太太下迴請客,最早也是孩子滿月,算日子都十月了。到時天寒地凍,也不好提去花園子的事。再往後,就有得等了!”
“現你知道,”文明山撣撣衣袖,不無得意道:“今兒我們幹啥要在花園子裏待這麽久了。且連泉都沒看。”
“不過,你也不用灰心。你雖看不到謝太太的紫藤圖,但這麽長的時間,也足夠我仿一副的了!”
怎麽說他也是個才子不是!他能仿趙昌顧聖,沒道理仿不出這山水技法的紫藤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