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真有大仙
俗話說“有其主必有其仆”。謝福作為謝子安的親信,其迷信思路和謝子安如出一轍。
幾眼掃完信,謝福心裏的感慨不下於謝子安。
不過作為下人,謝福不好議論少奶奶的作為,隻能借誇謝尚委婉讚道:“老爺,尚老爺真是福星高照,掘地得泉啊!”
“京城裏都能挖出泉,嗬,這古往今來,誰聽說過?”
“你說得不錯!”
謝子安點頭認同——尚兒媳婦可不就是他兒子的福星嗎?
當然他也是。
要不是他一力促成尚兒的婚事,尚兒能有今天?
心念轉過,謝子安坐不住了。他站起身道:“難得尚兒來信,我這就拿迴去給太太瞧瞧,叫她也高興高興!”
順便再昭昭自己的英明。
隻謝福一個人的誇獎可不能叫謝子安滿足。
謝福解其意自是應好。
正在廚房看晚飯的雲氏聽說謝子安來家,頗為驚喜。
一見麵就忍不住笑道:“老爺今兒迴來得倒早!”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謝子安正籌謀如何放上任以來的第一把火,連日來都在衙門待得比較晚。
謝子安笑應道:“尚兒來信了!”
聞言雲氏不免更加驚喜:“有好信了?”
前兩天長子才來了平安家信。結果迴信才剛發,現又來信,不是好信會這麽趕?
自打長子圓了房,雲氏心心念的就是大孫子。
謝子安聞言一愣,轉看了謝福一眼。
謝福之知機地呈上信件,謝子安轉遞給雲氏道:“尚兒信裏確是提了件天大的好事。不過這事說來話長,你自己瞧。”
進屋展開信,雲氏隨即一聲輕唿:“尚兒宅子也鬧狐仙?吖,還是兩位!”
先她家在京的宅子也是。幸而她家的這個狐仙好性,基本上除了挑揀些廚房的新鮮的吃食外,並不捉弄人。
而且偶爾下人們丟了東西,但肯焚香禱告,多半還能找迴。
北方宅子多有家仙。雲氏想著長子長媳年輕未經過事,不覺懊悔道:“這是我的不是了。竟未跟尚兒和尚兒媳婦提過家仙。”
“這一下遇到,怕是遭了不少驚嚇!”
驚嚇?謝子安聽笑了,心說即便有,那也是顛倒了個兒。
“你往下看!”謝子安示意雲氏繼續看信。
雲氏依言,然後便失聲驚歎道:“哎呀,尚兒媳婦這膽也冭大了!咱們凡人如何敢與仙家叫板?”
“會家宅不寧的!”
“尚兒,這家仙會不會尋尚兒的麻煩?”
俗話說關心則亂。雲氏想到兒子可能因為紅棗的不敬而遭遇仙家的報複瞬間就不好了,憂心問道:“老爺,尚兒沒事吧?”
雲氏的反應著實滿足了謝子安的虛榮心。他端著茶杯一臉地雲淡風輕道:“都說了是好事!你且耐心往下看!”
雲氏疑惑地看看男人,接著看信,然後三觀破得粉碎——傳言裏神通廣大的狐仙竟似怕了她兒媳婦的話一般,不說報複作祟了,還給送了眼京師從沒有過泉?
簡直難以置信!
怔愣半天,雲氏實在不知如何評價長子信裏提到的事——她自己原是看不慣紅棗這番做派的。
京師有家仙的人家不少,雲氏心說:誰家不是悄悄供奉?
偏紅棗撂話抓捕狐仙?
能得她!
俗話說“妻賢夫禍少”。她也不怕給尚兒招禍?
但掘地得泉即便擱在遍地泉眼的濟南府那也是一等一的大喜事,何況是連甜水井都稀罕的京師了!
而且看男人的口氣,他是極認同尚兒媳婦的。
怔愣半天,雲氏隻斟酌出一句道:“尚兒宅裏這兩位仙家的脾氣倒好!”
“不是家仙脾氣好!”謝子安直言批駁道:“是尚兒媳婦福德厚,外道不敢抗,隻能拱手退讓!”
雲氏從不反駁男人,立便沒節操地附和道:“老爺說的是。我早年聽老道士講過大善之人,有鬼神相護,邪魔精怪都不敢害!”
其實老道士的原話是“大善大惡之人”。
雲氏雖說對紅棗此番做法持保留意見,但對紅棗的旺夫富貴命卻是深信不疑,當下便自動省略了“大惡”——能旺她兒子的媳婦自然是“大善”!
何況這迴兒子能挖到泉也算是因禍得福。
尚兒媳婦脾性不好歸不好,但富貴福德卻是真真的,沒摻一點假。
謝子安當然知道雲氏的省略,不過他早已認定了紅棗大德轉世,自也不會提。隻點頭笑道:“就是這話了。”
“早年我就瞧尚兒媳婦樣貌不凡,不想福緣深厚如此。”
謝子安一拋磚,雲氏瞬間引玉道:“說起來還是老爺眼光好……”
俗話說“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沒兩天,周圍幾條胡同的住戶都知道謝尚在家挖到泉了。
事情的起因是顯真去井水窩子退訂井水。
家裏有了泉,即便泉池還隻是個泥潭,但將泥潭裏打來的泉水放缸裏沉一宿,便是透亮的清水,嚐一口竟是比買來的井水更甘甜。
先不說做飯泡茶,隻說洗衣擦地卻是盡夠的。
沒道理家裏有水還花錢從外麵買水,特別是自家打出來的水還沒地倒的情況下——花園子裏的花草樹木早澆透了,再澆就要爛根了。
而混著泥沙的水在傾倒進陰溝前都得先澱出泥沙,不然還得掏陰溝。
井水窩子的東家沈旺三眼見少了一個大主顧自是要問緣故。顯真想著謝尚都要立碑著磚了,沒一絲猶豫地就自豪告訴了。
沈旺三是京師土著,從沒聽說過城裏出泉水的先例,聞言不免將信將疑。顯真爭強好勝,隨口提了和沈旺三一條胡同的池波以作證明。
巧了,池波的小孫子來叫水洗衣,現就做了人證不算,還添油加醋地告訴沈旺三這泉眼是謝狀元親手挖開的。
沈旺三聞言終是信了,轉身便當做大新聞告訴了人。
於是這一帶的挑水工就全都知道了,然後這周圍的住家緊跟著也都知道了——挑水工們擔心自己的生計,在送水的時候免不了跟相熟的小廝打聽:“官帽子胡同的謝狀元家挖出了泉,你家老爺打算挖嗎?”
泉水比井水更難得,誰不希望自家也能掘地得泉?
聽了消息的人無不心癢難耐——兩家住這麽近,保不準地氣相通,自家也藏著泉呢!
武勳多是急性子。常明聽完管家的匯報後立刻問常勇:“謝家挖出了泉?”
常勇這兩天都在家翻兵書想計策並沒去謝家。
為了彌補自己的過失,常勇抱拳道:“世子爺,屬下這就過去瞧瞧!”
沒猶豫地常勇跑去了謝家,然後便被錦衣衛駱炳給拿下了——沒道理幾條街人都知道的消息,負責監管天下輿論的錦衣衛會不知道。
駱炳早晌看到報告後就親來謝家看泉以預備宮裏的詢問,結果正聽到池波問曉樂、顯真九月初八傍晚是不是真看到了狐狸,而不是眼花。
曉樂、顯真能承認自己眼神不好使嗎?自是花樣證明自己確是看到了狐狸——當著外男,曉樂和顯真可不敢提紅棗的名和她的話。
聽到“狐”這個字的時候,駱炳的腦袋立就嗡了一聲——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這京師裏的大仙多是他們錦衣衛暗探。
但問題是弘德帝並沒有監視謝尚的旨意,偏謝家下人卻平白看到了狐狸——謝家挖到泉的事已傳得沸沸揚揚,這泉名傳出去也是早晚的事。他得提前預備一個應對。
駱炳先問了莫非。莫非自是賭咒發誓不是他幹的。
駱炳想不出還能有誰,便就帶莫非再次來謝家查看。
可巧小廝們來擔水。駱炳和莫非沾小廝們的光算是瞻仰到了傳言中謝家泉水的真麵目——一個能噴湧激流到五尺高的白水柱。
確是非同凡響。
看到彼此眼裏的驚異,莫非提出了一種可能:“大人,您說這有沒有可能其實是真狐仙幹的?”
駱炳……
“大人,”莫非列舉證據:“一來這宅子久無人居,有狐仙也是正常,二來如你我親見,那泉不是凡物。不說內城裏從來沒有,就是遍地泉眼的玉泉山也沒有。”
駱炳內心裏也這樣想,但他想得多些:“但這平白無故地,狐仙幹啥要給謝狀元送泉?”
報恩嗎?話本裏倒都是這麽寫的。但是什麽恩呢?!
“這就是奇怪的地方了!”莫非思考:“一般人知道有家仙,正常反應不該是當地擺香案供果嗎?”
“哪裏有掘地一丈的道理?”
駱炳得了提醒,拍腿道:“果然!這裏麵必有文章!”
駱炳和莫非在謝家蹲點挖地的緣由,常勇便跟自投羅網的鳥雀一般叫駱炳逮了一個正著。
被逮到的瞬間,常勇覺得這謝家跟自己犯衝——他這輩子就沒這麽背過。
但等被扔到假山背後的山洞,常勇看到其他家被逮到的親兵便忍不住樂了——法不責眾,不是他一個就好辦!
若是條件許可,駱炳也不想把這群兵痞子關在一塊給他們串供的機會。但謝家花園不但小,而且空曠,除了這處假山,就沒藏人的地。
且一條胡同的兩侯三伯家都來人了,他和莫非身上的繩子都不夠用了。
駱炳沒法子,隻能去了這群兵痞的褲腰帶,然後叫莫非在洞口看著。
入夜,眼見再沒人來,駱炳方才來問嘲笑道:“你們誰知道謝家這泉為啥叫二狐?”
幾個親兵,連常勇在內,人人搖頭表示不知道。
駱炳也不惱,淡然道:“據說謝家下人看到兩隻狐狸,然後在狐狸出現的地方往下挖便挖出了泉眼。”
幾個親兵麵麵相覷,都沒想到謝家泉的背後還有這麽個故事。
當然常勇是裝的。
“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嗎?”駱炳點播道:“那兩隻狐若是人養的,那隻要找出這個人來,就能借他的狐找泉水!”
“對了,你們今兒來不就是為了泉水”
“依我說你們還不如去打聽兩隻狐來的便宜。畢竟你們都住這附近,兩隻狐偶爾跑去你們主家串門也是有的!”
親兵們一聽立就騷動了,隻常勇心裏犯疑:他朋友的狐會找水?
他此前怎麽不知道?
再說他朋友的狐真能找水,還幹什麽暗探啊?
直接找水賺錢不好嗎?
“若不是人為呢?”紛紛議論中有人問。
駱炳笑了:“那我就勸你們以後再來謝家前就好好想想後果。狐仙報恩的故事你們必是都聽說過。而謝家的家仙看著還挺護持謝狀元的!”
作為一個兵痞,常勇原不大信鬼怪——俗話都說了“鬼怕惡人”,隻要他夠狠就行。
但近來他背字連連,連番三迴都在謝家吃了癟,而不來謝家就沒事,正合傳言裏衝了家仙的後果。
莫不是這謝家真有大仙常勇忍不住想:那他先前跑來撒狐狸,豈不就成了班門弄斧
心念轉過,常勇立出了一後背的白毛汗。
常勇心裏惶恐,其他幾個也不比他好受。
都是自謂身懷絕技,囂張慣了的主兒,偏今兒在謝家陰溝裏集體翻船——都是才剛越過牆,就被錦衣衛駱炳逮了正著。
不是有仙家做祟,他們能這麽背?
眼見唬住了人,駱炳揮手示意莫非:“放人!”
抓幾個無法無天的兵痞迴鎮撫司並無意義不說,還會引出其後主子的胡攪蠻纏。
遠不如現在這樣省心省力。
若其中真是人為,他便耐心等他們自己露出馬腳。
俗話說“有其主必有其仆”。謝福作為謝子安的親信,其迷信思路和謝子安如出一轍。
幾眼掃完信,謝福心裏的感慨不下於謝子安。
不過作為下人,謝福不好議論少奶奶的作為,隻能借誇謝尚委婉讚道:“老爺,尚老爺真是福星高照,掘地得泉啊!”
“京城裏都能挖出泉,嗬,這古往今來,誰聽說過?”
“你說得不錯!”
謝子安點頭認同——尚兒媳婦可不就是他兒子的福星嗎?
當然他也是。
要不是他一力促成尚兒的婚事,尚兒能有今天?
心念轉過,謝子安坐不住了。他站起身道:“難得尚兒來信,我這就拿迴去給太太瞧瞧,叫她也高興高興!”
順便再昭昭自己的英明。
隻謝福一個人的誇獎可不能叫謝子安滿足。
謝福解其意自是應好。
正在廚房看晚飯的雲氏聽說謝子安來家,頗為驚喜。
一見麵就忍不住笑道:“老爺今兒迴來得倒早!”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謝子安正籌謀如何放上任以來的第一把火,連日來都在衙門待得比較晚。
謝子安笑應道:“尚兒來信了!”
聞言雲氏不免更加驚喜:“有好信了?”
前兩天長子才來了平安家信。結果迴信才剛發,現又來信,不是好信會這麽趕?
自打長子圓了房,雲氏心心念的就是大孫子。
謝子安聞言一愣,轉看了謝福一眼。
謝福之知機地呈上信件,謝子安轉遞給雲氏道:“尚兒信裏確是提了件天大的好事。不過這事說來話長,你自己瞧。”
進屋展開信,雲氏隨即一聲輕唿:“尚兒宅子也鬧狐仙?吖,還是兩位!”
先她家在京的宅子也是。幸而她家的這個狐仙好性,基本上除了挑揀些廚房的新鮮的吃食外,並不捉弄人。
而且偶爾下人們丟了東西,但肯焚香禱告,多半還能找迴。
北方宅子多有家仙。雲氏想著長子長媳年輕未經過事,不覺懊悔道:“這是我的不是了。竟未跟尚兒和尚兒媳婦提過家仙。”
“這一下遇到,怕是遭了不少驚嚇!”
驚嚇?謝子安聽笑了,心說即便有,那也是顛倒了個兒。
“你往下看!”謝子安示意雲氏繼續看信。
雲氏依言,然後便失聲驚歎道:“哎呀,尚兒媳婦這膽也冭大了!咱們凡人如何敢與仙家叫板?”
“會家宅不寧的!”
“尚兒,這家仙會不會尋尚兒的麻煩?”
俗話說關心則亂。雲氏想到兒子可能因為紅棗的不敬而遭遇仙家的報複瞬間就不好了,憂心問道:“老爺,尚兒沒事吧?”
雲氏的反應著實滿足了謝子安的虛榮心。他端著茶杯一臉地雲淡風輕道:“都說了是好事!你且耐心往下看!”
雲氏疑惑地看看男人,接著看信,然後三觀破得粉碎——傳言裏神通廣大的狐仙竟似怕了她兒媳婦的話一般,不說報複作祟了,還給送了眼京師從沒有過泉?
簡直難以置信!
怔愣半天,雲氏實在不知如何評價長子信裏提到的事——她自己原是看不慣紅棗這番做派的。
京師有家仙的人家不少,雲氏心說:誰家不是悄悄供奉?
偏紅棗撂話抓捕狐仙?
能得她!
俗話說“妻賢夫禍少”。她也不怕給尚兒招禍?
但掘地得泉即便擱在遍地泉眼的濟南府那也是一等一的大喜事,何況是連甜水井都稀罕的京師了!
而且看男人的口氣,他是極認同尚兒媳婦的。
怔愣半天,雲氏隻斟酌出一句道:“尚兒宅裏這兩位仙家的脾氣倒好!”
“不是家仙脾氣好!”謝子安直言批駁道:“是尚兒媳婦福德厚,外道不敢抗,隻能拱手退讓!”
雲氏從不反駁男人,立便沒節操地附和道:“老爺說的是。我早年聽老道士講過大善之人,有鬼神相護,邪魔精怪都不敢害!”
其實老道士的原話是“大善大惡之人”。
雲氏雖說對紅棗此番做法持保留意見,但對紅棗的旺夫富貴命卻是深信不疑,當下便自動省略了“大惡”——能旺她兒子的媳婦自然是“大善”!
何況這迴兒子能挖到泉也算是因禍得福。
尚兒媳婦脾性不好歸不好,但富貴福德卻是真真的,沒摻一點假。
謝子安當然知道雲氏的省略,不過他早已認定了紅棗大德轉世,自也不會提。隻點頭笑道:“就是這話了。”
“早年我就瞧尚兒媳婦樣貌不凡,不想福緣深厚如此。”
謝子安一拋磚,雲氏瞬間引玉道:“說起來還是老爺眼光好……”
俗話說“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沒兩天,周圍幾條胡同的住戶都知道謝尚在家挖到泉了。
事情的起因是顯真去井水窩子退訂井水。
家裏有了泉,即便泉池還隻是個泥潭,但將泥潭裏打來的泉水放缸裏沉一宿,便是透亮的清水,嚐一口竟是比買來的井水更甘甜。
先不說做飯泡茶,隻說洗衣擦地卻是盡夠的。
沒道理家裏有水還花錢從外麵買水,特別是自家打出來的水還沒地倒的情況下——花園子裏的花草樹木早澆透了,再澆就要爛根了。
而混著泥沙的水在傾倒進陰溝前都得先澱出泥沙,不然還得掏陰溝。
井水窩子的東家沈旺三眼見少了一個大主顧自是要問緣故。顯真想著謝尚都要立碑著磚了,沒一絲猶豫地就自豪告訴了。
沈旺三是京師土著,從沒聽說過城裏出泉水的先例,聞言不免將信將疑。顯真爭強好勝,隨口提了和沈旺三一條胡同的池波以作證明。
巧了,池波的小孫子來叫水洗衣,現就做了人證不算,還添油加醋地告訴沈旺三這泉眼是謝狀元親手挖開的。
沈旺三聞言終是信了,轉身便當做大新聞告訴了人。
於是這一帶的挑水工就全都知道了,然後這周圍的住家緊跟著也都知道了——挑水工們擔心自己的生計,在送水的時候免不了跟相熟的小廝打聽:“官帽子胡同的謝狀元家挖出了泉,你家老爺打算挖嗎?”
泉水比井水更難得,誰不希望自家也能掘地得泉?
聽了消息的人無不心癢難耐——兩家住這麽近,保不準地氣相通,自家也藏著泉呢!
武勳多是急性子。常明聽完管家的匯報後立刻問常勇:“謝家挖出了泉?”
常勇這兩天都在家翻兵書想計策並沒去謝家。
為了彌補自己的過失,常勇抱拳道:“世子爺,屬下這就過去瞧瞧!”
沒猶豫地常勇跑去了謝家,然後便被錦衣衛駱炳給拿下了——沒道理幾條街人都知道的消息,負責監管天下輿論的錦衣衛會不知道。
駱炳早晌看到報告後就親來謝家看泉以預備宮裏的詢問,結果正聽到池波問曉樂、顯真九月初八傍晚是不是真看到了狐狸,而不是眼花。
曉樂、顯真能承認自己眼神不好使嗎?自是花樣證明自己確是看到了狐狸——當著外男,曉樂和顯真可不敢提紅棗的名和她的話。
聽到“狐”這個字的時候,駱炳的腦袋立就嗡了一聲——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這京師裏的大仙多是他們錦衣衛暗探。
但問題是弘德帝並沒有監視謝尚的旨意,偏謝家下人卻平白看到了狐狸——謝家挖到泉的事已傳得沸沸揚揚,這泉名傳出去也是早晚的事。他得提前預備一個應對。
駱炳先問了莫非。莫非自是賭咒發誓不是他幹的。
駱炳想不出還能有誰,便就帶莫非再次來謝家查看。
可巧小廝們來擔水。駱炳和莫非沾小廝們的光算是瞻仰到了傳言中謝家泉水的真麵目——一個能噴湧激流到五尺高的白水柱。
確是非同凡響。
看到彼此眼裏的驚異,莫非提出了一種可能:“大人,您說這有沒有可能其實是真狐仙幹的?”
駱炳……
“大人,”莫非列舉證據:“一來這宅子久無人居,有狐仙也是正常,二來如你我親見,那泉不是凡物。不說內城裏從來沒有,就是遍地泉眼的玉泉山也沒有。”
駱炳內心裏也這樣想,但他想得多些:“但這平白無故地,狐仙幹啥要給謝狀元送泉?”
報恩嗎?話本裏倒都是這麽寫的。但是什麽恩呢?!
“這就是奇怪的地方了!”莫非思考:“一般人知道有家仙,正常反應不該是當地擺香案供果嗎?”
“哪裏有掘地一丈的道理?”
駱炳得了提醒,拍腿道:“果然!這裏麵必有文章!”
駱炳和莫非在謝家蹲點挖地的緣由,常勇便跟自投羅網的鳥雀一般叫駱炳逮了一個正著。
被逮到的瞬間,常勇覺得這謝家跟自己犯衝——他這輩子就沒這麽背過。
但等被扔到假山背後的山洞,常勇看到其他家被逮到的親兵便忍不住樂了——法不責眾,不是他一個就好辦!
若是條件許可,駱炳也不想把這群兵痞子關在一塊給他們串供的機會。但謝家花園不但小,而且空曠,除了這處假山,就沒藏人的地。
且一條胡同的兩侯三伯家都來人了,他和莫非身上的繩子都不夠用了。
駱炳沒法子,隻能去了這群兵痞的褲腰帶,然後叫莫非在洞口看著。
入夜,眼見再沒人來,駱炳方才來問嘲笑道:“你們誰知道謝家這泉為啥叫二狐?”
幾個親兵,連常勇在內,人人搖頭表示不知道。
駱炳也不惱,淡然道:“據說謝家下人看到兩隻狐狸,然後在狐狸出現的地方往下挖便挖出了泉眼。”
幾個親兵麵麵相覷,都沒想到謝家泉的背後還有這麽個故事。
當然常勇是裝的。
“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嗎?”駱炳點播道:“那兩隻狐若是人養的,那隻要找出這個人來,就能借他的狐找泉水!”
“對了,你們今兒來不就是為了泉水”
“依我說你們還不如去打聽兩隻狐來的便宜。畢竟你們都住這附近,兩隻狐偶爾跑去你們主家串門也是有的!”
親兵們一聽立就騷動了,隻常勇心裏犯疑:他朋友的狐會找水?
他此前怎麽不知道?
再說他朋友的狐真能找水,還幹什麽暗探啊?
直接找水賺錢不好嗎?
“若不是人為呢?”紛紛議論中有人問。
駱炳笑了:“那我就勸你們以後再來謝家前就好好想想後果。狐仙報恩的故事你們必是都聽說過。而謝家的家仙看著還挺護持謝狀元的!”
作為一個兵痞,常勇原不大信鬼怪——俗話都說了“鬼怕惡人”,隻要他夠狠就行。
但近來他背字連連,連番三迴都在謝家吃了癟,而不來謝家就沒事,正合傳言裏衝了家仙的後果。
莫不是這謝家真有大仙常勇忍不住想:那他先前跑來撒狐狸,豈不就成了班門弄斧
心念轉過,常勇立出了一後背的白毛汗。
常勇心裏惶恐,其他幾個也不比他好受。
都是自謂身懷絕技,囂張慣了的主兒,偏今兒在謝家陰溝裏集體翻船——都是才剛越過牆,就被錦衣衛駱炳逮了正著。
不是有仙家做祟,他們能這麽背?
眼見唬住了人,駱炳揮手示意莫非:“放人!”
抓幾個無法無天的兵痞迴鎮撫司並無意義不說,還會引出其後主子的胡攪蠻纏。
遠不如現在這樣省心省力。
若其中真是人為,他便耐心等他們自己露出馬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