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憋不住了
謝尚急著跟他爹說話根本無心洗浴。進廂房下浴桶過了身水謝尚便就頂著幹發帽裹著雪褂子迴來了——前後都沒用到一刻鍾。
“爹,”謝尚嘻皮笑臉地笑道:“我洗好了!”
對於謝尚這個差點被過繼的兒子,謝子安在看到雲氏的信後自是愈加心疼了。
現看兒子不及擦幹頭發就跑來知是依戀自己,謝子安不過瞪了一眼便招手道:“還不過來?”
“禁了風,看你怎麽下場?”
謝福見狀適時地給謝尚送來手爐——謝子安連兒子都嫌棄,顯榮知機地跟著洗澡去了,而且得認真洗,不然這門他可不敢再進。
謝尚見狀蹬鼻子上臉地肯定道:“爹,您也想我了吧?”
謝子安嫌棄地皺了皺鼻子,到底沒有否認。
謝尚完全放了心,開心笑道:“爹,我可是想您了?”
“爹,您去冬沒迴家都是為了我今春會試嗎?”
“爹,我殿試考好了,您是不是將同我一起迴家鄉?我記得您去歲的假都還沒用。”
“嘖,”謝子安聽不下了,不客氣地嘲道:“這會試還沒考呢,就敢誇口殿試了?”
“爹,”謝尚笑得無辜:“我鄉試不是中了解元嗎?”
“據我對邸報曆年會試和各省鄉試的分析,各省解元至今還沒有出二甲的呢!”
“爹,”謝尚大言不慚道:“這會試於我來說現唯一不確定的也就是個具體名次!”
謝子安看不慣兒子的有恃無恐,但卻無法反駁——兒子說得有理有據,他還能強詞奪理說不對?
會統計分析的兒子可不好糊弄啊!
梁上的莫非心裏嘀咕看來這所謂的科舉潛規則擱聰明人眼裏就是大明律啊,趕緊地拿小本本記下……
提到會試,謝尚神色轉為認真:“爹,這迴會試主考朝廷點了哪位大人?”
謝子安挑起了眉毛:“你不是會試都確定中了嗎?還在意這個?”
謝尚靦腆笑道:“爹,我不是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跟您一樣反穿貂褂嗎?”
“這麽說,”謝子安忍不住笑了:“你還想著一甲呢?”
莫非聞言一怔,心說這謝尚的心可夠大的啊,沒說地再次記下……
“爹,”謝尚親熱笑道:“您看您兒子不是都中解元了嗎?”
“而且過去兩個月兒子研讀您給的他省五魁首的文章,自覺有些把握!”
這就是朝裏有人的好處了——通過他爹,謝尚足不出戶便已知曉了這迴會試的對手。
一般人人可沒得這樣的便宜——即便再有心充其量就能集到本省及臨近省份的文章罷了。
“哦?”謝子安來了興趣,笑道:“那你說說,你覺得你比哪些人強?”
謝尚自信笑道:“那我就從爹主持的陝西鄉試打頭吧。”
“爹,我覺得我比您取的五魁首都強。這迴陝西鄉試的文章若是我來做,第一篇我打算這樣破題……”
俗話說“畫龍點睛”。破題作為八股文的起段,剖析文章題目的要義,可說是文章的“眼睛”。
所以無論鄉試還是會試有經驗的閱卷官麵對成千上萬的文章第一輪都是先看破題——破題破得不好,文章再作得花團錦簇都入不了考官們的眼!
評文章和閱卷一樣也都是先論破題,甚至有時僅論破題。
朝廷有十三個省,每個省取五魁首,然後每人再取三篇文章,便就是近兩百篇文。
臨考衝刺,謝尚時間有限,就隻論破題。
謝尚覺得自己講得言簡意賅,梁上君子莫非卻跟著寫斷了手,隻覺苦不堪言。
是夜,莫非給上司上交了厚厚一遝報告。陸炳見狀都唬了一跳,詫異道:“這麽多?”
莫非苦笑:“謝翰林父子對陝西、山東、陝西三個省鄉試五魁首文章的評論加謝解元自作的三省鄉試文章的破題,能不多嗎?”
陸炳狐疑地看了一眼下屬,方翻了翻報告,然後便拍著莫非的肩膀鼓勵道:“今年是晚了,要不明年縣試你去報個名吧?”
“我覺得你跟了謝翰林這些年,別的不好說,下場中個秀才肯定沒問題!”
世襲錦衣衛密探莫非……
弘德帝看到報告的反應和陸炳差不多,李順幫忙解釋了一迴,弘德帝立刻便抓到了重點:“謝翰林那解元兒子來了?”
“他頭迴來京都給他爹孝敬了些什麽?”
李順早知道主子會這樣問,趕緊告訴道:“聽說孝敬了他媳婦拿鴨絨做的一床被子和一對靠枕,據說特別鬆軟。謝翰林喜歡那個靠枕,想書房衙門各放一套已叫人在做。”
“鴨絨?”弘德帝感興趣地摸了摸下巴:“就是鴨毛嗎?聽著沒甚出奇。平白無故地謝翰林怎麽會喜歡這個?”
“他年底不是剛又搜了兩件貂褂嗎?”
“那兩件貂褂,”李順告訴道:“怕是給他兒子預備的。”
弘德帝聞言一怔,李順示意弘德帝看報告:“謝翰林他兒子想中一甲!”
弘德帝……
進京第二天,謝尚和他爹又講了一天文。到了戌正的時候,謝子安打算洗洗睡了,謝尚卻叫顯榮拿雪褂子。
“外麵都宵禁了,”謝子安詫異:“還要去哪兒?”
謝尚笑道:“爹,我哪兒都不去,就在院裏跑幾圈。”
謝子安不懂:“什麽跑幾圈?”
謝尚笑:“爹,我白日裏念書思多了,夜裏每嚐的睡不著。倒是臨睡前在院子裏跑幾圈,然再泡個澡,能一覺到天亮。”
作為成年人,謝子安一聽就懂了——兒子這是精力無處泄啊!
謝子安神色複雜地看著人高馬大的兒子穿雪褂子換靴子,幾番欲言又止。
就是莫非在梁上瞧見也是扶額搖頭,心說:這得憋多狠才能生出這樣的主意?
不過莫非的手卻沒停——有秀才實力的世襲密探的職業素養那可是杠杠的!
“噗——”,弘德帝看到李順新拿來的報告當即笑噴了奶茶。
“謝翰林這個兒子,”弘德帝忍不住跟任勞任怨給自己收拾地心腹吐槽:“可真是個活寶——他自己今年才多大,就在想兒子能中狀元了?”
“還愣是把自己給憋成這樣!哈哈——”
作為一個自幼就淨身進宮的太監,李順實在不好接主子這有關憋了的話題,隻得尷尬地賠笑。
弘德帝自笑了一陣方醒悟到心腹的尷尬,隻得尷尬地給自己挽尊道:“別說,這謝尚憋出來的六個省的鄉試破題倒是比各省解元先做的文章更是立意高遠,渾然一體,有賢者之風……”
李順趕緊附和道:“陛下明鑒!”
一連五天謝尚跟他爹評論完了各省鄉試魁首們的文章,然後腆著臉自吹道:“爹,您看我會元的才華是有的,現差的就隻下場一試和主考的慧眼了!”
和兒子朝夕不停地探討五天,謝子安雖覺得兒子的自我評價挺符合實際——他也這樣想,但作為爹卻不好一味助長兒子的驕傲。
謝子安打擊道:“尚兒,俗話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過去三個月你在用功,別人也在用功。”
“說不定有人鄉試時不及你,但現在已經蓋過你了呢?”
“尚兒,我勸你謙虛些。”
謝尚對於他爹不痛不癢的老生長談一點也不聽進耳,他隻記掛著自己的人生大事。
“爹,”謝尚舊話重提:“殿試後您同我一起迴鄉吧?”
謝子安沉吟:“有事?”
“爹,”謝尚抱著他爹的胳膊挨蹭:“您看我去年過二十歲,因為您不在家,都沒辦加冠禮。”
謝子安打量兒子:“隻這件事?”
謝尚被他爹打量得有點不好意思地笑道:“爹,這俗話說‘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您看我這都金榜題名了,也該洞房花燭了!”
聞言謝子安忍不住吐槽道:“你終於想圓房了?”
謝尚心說他什麽時候說不想了?但媳婦年歲小他四歲,他早提也沒用——他才不要給人知道他想媳婦呢!
“爹,”謝尚沉著道:“這俗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太爺爺年歲大了,現就希望我給他老人家添個玄孫子!”
“再說您在翰林也好幾年了,算起來也該外放了。但等抱了孫子,您蓄上美髯,這樣外放時官威也更大!”
“沒準朝廷遲遲不放您外任,就是覺得您臉嫩,當大宗師有點壓不住場!”
謝子安被兒子給氣笑了沒好氣道:“你老子我鄉試主考都放過兩迴了,還能鎮不住新科秀才?”
“爹,”謝尚給他爹順毛道:“兒子的意思是同樣一個缺,上司派官肯定優先挑外貌老成的是不是?”
謝子安想想還真是便沒話了。
謝尚趁熱打鐵地建議道:“爹,要不您給娘寫封信?”
謝子安看看心急的兒子終是拿起了筆……
過了正月十八,紅棗招了張乙來說話。
“張乙,”紅棗道:“你去過京師,你把這進京沿途歇腳的州縣圈出來。”
“我打算把這甘迴齋慢慢地開過去!”
俗話說“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這世餐飲旅館業不發達,紅棗看謝尚這迴進京連騾馬飼料都要自備,便打算擴大經營,在進京的沿途多置幾處家以做補給。
這樣她往後進京也能方便。
現她婆進京之所以坐船就是厭棄沿途的旅店驛站人多眼雜,婦道不方便。
張乙的人生夢想就是做大掌櫃,當下聞言自是歡喜,立刻接言道:“太太,從咱們雉水城去府城,要經過禹州,如此小人明兒便出發去禹州打聽適合的鋪麵。”
紅棗點頭認可:“先本省也好,離得近好照管!”
“但等本省的州縣都設置好了,再去外省也不遲!”
自兒子離家後便每日裏燒香拜佛的雲氏忽然收到男人的信,訝異之下展開,立便忍不住笑了——六月男人迴來就要給兒子辦圓房了!
有了這樣的大喜事,雲氏幹脆地連神也不擺了便拿了信來天香院見公婆。
對於兒子將在六月迴來給孫子幫圓房謝知道自是喜聞樂見,而謝奕更是高興地追問道:“娘,我哥和我嫂子圓房會辦酒吧?會發糖吧?正日那天我跟著去迎親就不用念書了吧?”
謝知道……
雲氏聞言自是好笑,插口道:“你嫂子早就是咱家的人,你跟你哥去哪裏迎?”
“從東屋迎到西屋嗎?”
謝奕卒。
謝知道不忍心小孫子失望,便幫腔道:“雖然不用花轎迎娶,也不再拜堂,但熱鬧卻不可少。且新房也得好好收拾!”
“圓房後必是還得住五福院吧?那尚兒媳婦就要先挪出來。”
“行了,這事咱們先去問問老太爺。等咱家這邊商量妥當了,再和你親家商量!”
在一手栽培的重孫子中了解元後,謝老太爺這輩子就隻剩下一樁心事——他得看著他最出息的重孫子後繼有人!
所以一聽說重孫子六月家來後就辦圓房,老爺子喜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線,然後便讓人給拿黃曆,他要親自挑選日子……
謝尚急著跟他爹說話根本無心洗浴。進廂房下浴桶過了身水謝尚便就頂著幹發帽裹著雪褂子迴來了——前後都沒用到一刻鍾。
“爹,”謝尚嘻皮笑臉地笑道:“我洗好了!”
對於謝尚這個差點被過繼的兒子,謝子安在看到雲氏的信後自是愈加心疼了。
現看兒子不及擦幹頭發就跑來知是依戀自己,謝子安不過瞪了一眼便招手道:“還不過來?”
“禁了風,看你怎麽下場?”
謝福見狀適時地給謝尚送來手爐——謝子安連兒子都嫌棄,顯榮知機地跟著洗澡去了,而且得認真洗,不然這門他可不敢再進。
謝尚見狀蹬鼻子上臉地肯定道:“爹,您也想我了吧?”
謝子安嫌棄地皺了皺鼻子,到底沒有否認。
謝尚完全放了心,開心笑道:“爹,我可是想您了?”
“爹,您去冬沒迴家都是為了我今春會試嗎?”
“爹,我殿試考好了,您是不是將同我一起迴家鄉?我記得您去歲的假都還沒用。”
“嘖,”謝子安聽不下了,不客氣地嘲道:“這會試還沒考呢,就敢誇口殿試了?”
“爹,”謝尚笑得無辜:“我鄉試不是中了解元嗎?”
“據我對邸報曆年會試和各省鄉試的分析,各省解元至今還沒有出二甲的呢!”
“爹,”謝尚大言不慚道:“這會試於我來說現唯一不確定的也就是個具體名次!”
謝子安看不慣兒子的有恃無恐,但卻無法反駁——兒子說得有理有據,他還能強詞奪理說不對?
會統計分析的兒子可不好糊弄啊!
梁上的莫非心裏嘀咕看來這所謂的科舉潛規則擱聰明人眼裏就是大明律啊,趕緊地拿小本本記下……
提到會試,謝尚神色轉為認真:“爹,這迴會試主考朝廷點了哪位大人?”
謝子安挑起了眉毛:“你不是會試都確定中了嗎?還在意這個?”
謝尚靦腆笑道:“爹,我不是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跟您一樣反穿貂褂嗎?”
“這麽說,”謝子安忍不住笑了:“你還想著一甲呢?”
莫非聞言一怔,心說這謝尚的心可夠大的啊,沒說地再次記下……
“爹,”謝尚親熱笑道:“您看您兒子不是都中解元了嗎?”
“而且過去兩個月兒子研讀您給的他省五魁首的文章,自覺有些把握!”
這就是朝裏有人的好處了——通過他爹,謝尚足不出戶便已知曉了這迴會試的對手。
一般人人可沒得這樣的便宜——即便再有心充其量就能集到本省及臨近省份的文章罷了。
“哦?”謝子安來了興趣,笑道:“那你說說,你覺得你比哪些人強?”
謝尚自信笑道:“那我就從爹主持的陝西鄉試打頭吧。”
“爹,我覺得我比您取的五魁首都強。這迴陝西鄉試的文章若是我來做,第一篇我打算這樣破題……”
俗話說“畫龍點睛”。破題作為八股文的起段,剖析文章題目的要義,可說是文章的“眼睛”。
所以無論鄉試還是會試有經驗的閱卷官麵對成千上萬的文章第一輪都是先看破題——破題破得不好,文章再作得花團錦簇都入不了考官們的眼!
評文章和閱卷一樣也都是先論破題,甚至有時僅論破題。
朝廷有十三個省,每個省取五魁首,然後每人再取三篇文章,便就是近兩百篇文。
臨考衝刺,謝尚時間有限,就隻論破題。
謝尚覺得自己講得言簡意賅,梁上君子莫非卻跟著寫斷了手,隻覺苦不堪言。
是夜,莫非給上司上交了厚厚一遝報告。陸炳見狀都唬了一跳,詫異道:“這麽多?”
莫非苦笑:“謝翰林父子對陝西、山東、陝西三個省鄉試五魁首文章的評論加謝解元自作的三省鄉試文章的破題,能不多嗎?”
陸炳狐疑地看了一眼下屬,方翻了翻報告,然後便拍著莫非的肩膀鼓勵道:“今年是晚了,要不明年縣試你去報個名吧?”
“我覺得你跟了謝翰林這些年,別的不好說,下場中個秀才肯定沒問題!”
世襲錦衣衛密探莫非……
弘德帝看到報告的反應和陸炳差不多,李順幫忙解釋了一迴,弘德帝立刻便抓到了重點:“謝翰林那解元兒子來了?”
“他頭迴來京都給他爹孝敬了些什麽?”
李順早知道主子會這樣問,趕緊告訴道:“聽說孝敬了他媳婦拿鴨絨做的一床被子和一對靠枕,據說特別鬆軟。謝翰林喜歡那個靠枕,想書房衙門各放一套已叫人在做。”
“鴨絨?”弘德帝感興趣地摸了摸下巴:“就是鴨毛嗎?聽著沒甚出奇。平白無故地謝翰林怎麽會喜歡這個?”
“他年底不是剛又搜了兩件貂褂嗎?”
“那兩件貂褂,”李順告訴道:“怕是給他兒子預備的。”
弘德帝聞言一怔,李順示意弘德帝看報告:“謝翰林他兒子想中一甲!”
弘德帝……
進京第二天,謝尚和他爹又講了一天文。到了戌正的時候,謝子安打算洗洗睡了,謝尚卻叫顯榮拿雪褂子。
“外麵都宵禁了,”謝子安詫異:“還要去哪兒?”
謝尚笑道:“爹,我哪兒都不去,就在院裏跑幾圈。”
謝子安不懂:“什麽跑幾圈?”
謝尚笑:“爹,我白日裏念書思多了,夜裏每嚐的睡不著。倒是臨睡前在院子裏跑幾圈,然再泡個澡,能一覺到天亮。”
作為成年人,謝子安一聽就懂了——兒子這是精力無處泄啊!
謝子安神色複雜地看著人高馬大的兒子穿雪褂子換靴子,幾番欲言又止。
就是莫非在梁上瞧見也是扶額搖頭,心說:這得憋多狠才能生出這樣的主意?
不過莫非的手卻沒停——有秀才實力的世襲密探的職業素養那可是杠杠的!
“噗——”,弘德帝看到李順新拿來的報告當即笑噴了奶茶。
“謝翰林這個兒子,”弘德帝忍不住跟任勞任怨給自己收拾地心腹吐槽:“可真是個活寶——他自己今年才多大,就在想兒子能中狀元了?”
“還愣是把自己給憋成這樣!哈哈——”
作為一個自幼就淨身進宮的太監,李順實在不好接主子這有關憋了的話題,隻得尷尬地賠笑。
弘德帝自笑了一陣方醒悟到心腹的尷尬,隻得尷尬地給自己挽尊道:“別說,這謝尚憋出來的六個省的鄉試破題倒是比各省解元先做的文章更是立意高遠,渾然一體,有賢者之風……”
李順趕緊附和道:“陛下明鑒!”
一連五天謝尚跟他爹評論完了各省鄉試魁首們的文章,然後腆著臉自吹道:“爹,您看我會元的才華是有的,現差的就隻下場一試和主考的慧眼了!”
和兒子朝夕不停地探討五天,謝子安雖覺得兒子的自我評價挺符合實際——他也這樣想,但作為爹卻不好一味助長兒子的驕傲。
謝子安打擊道:“尚兒,俗話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過去三個月你在用功,別人也在用功。”
“說不定有人鄉試時不及你,但現在已經蓋過你了呢?”
“尚兒,我勸你謙虛些。”
謝尚對於他爹不痛不癢的老生長談一點也不聽進耳,他隻記掛著自己的人生大事。
“爹,”謝尚舊話重提:“殿試後您同我一起迴鄉吧?”
謝子安沉吟:“有事?”
“爹,”謝尚抱著他爹的胳膊挨蹭:“您看我去年過二十歲,因為您不在家,都沒辦加冠禮。”
謝子安打量兒子:“隻這件事?”
謝尚被他爹打量得有點不好意思地笑道:“爹,這俗話說‘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您看我這都金榜題名了,也該洞房花燭了!”
聞言謝子安忍不住吐槽道:“你終於想圓房了?”
謝尚心說他什麽時候說不想了?但媳婦年歲小他四歲,他早提也沒用——他才不要給人知道他想媳婦呢!
“爹,”謝尚沉著道:“這俗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太爺爺年歲大了,現就希望我給他老人家添個玄孫子!”
“再說您在翰林也好幾年了,算起來也該外放了。但等抱了孫子,您蓄上美髯,這樣外放時官威也更大!”
“沒準朝廷遲遲不放您外任,就是覺得您臉嫩,當大宗師有點壓不住場!”
謝子安被兒子給氣笑了沒好氣道:“你老子我鄉試主考都放過兩迴了,還能鎮不住新科秀才?”
“爹,”謝尚給他爹順毛道:“兒子的意思是同樣一個缺,上司派官肯定優先挑外貌老成的是不是?”
謝子安想想還真是便沒話了。
謝尚趁熱打鐵地建議道:“爹,要不您給娘寫封信?”
謝子安看看心急的兒子終是拿起了筆……
過了正月十八,紅棗招了張乙來說話。
“張乙,”紅棗道:“你去過京師,你把這進京沿途歇腳的州縣圈出來。”
“我打算把這甘迴齋慢慢地開過去!”
俗話說“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這世餐飲旅館業不發達,紅棗看謝尚這迴進京連騾馬飼料都要自備,便打算擴大經營,在進京的沿途多置幾處家以做補給。
這樣她往後進京也能方便。
現她婆進京之所以坐船就是厭棄沿途的旅店驛站人多眼雜,婦道不方便。
張乙的人生夢想就是做大掌櫃,當下聞言自是歡喜,立刻接言道:“太太,從咱們雉水城去府城,要經過禹州,如此小人明兒便出發去禹州打聽適合的鋪麵。”
紅棗點頭認可:“先本省也好,離得近好照管!”
“但等本省的州縣都設置好了,再去外省也不遲!”
自兒子離家後便每日裏燒香拜佛的雲氏忽然收到男人的信,訝異之下展開,立便忍不住笑了——六月男人迴來就要給兒子辦圓房了!
有了這樣的大喜事,雲氏幹脆地連神也不擺了便拿了信來天香院見公婆。
對於兒子將在六月迴來給孫子幫圓房謝知道自是喜聞樂見,而謝奕更是高興地追問道:“娘,我哥和我嫂子圓房會辦酒吧?會發糖吧?正日那天我跟著去迎親就不用念書了吧?”
謝知道……
雲氏聞言自是好笑,插口道:“你嫂子早就是咱家的人,你跟你哥去哪裏迎?”
“從東屋迎到西屋嗎?”
謝奕卒。
謝知道不忍心小孫子失望,便幫腔道:“雖然不用花轎迎娶,也不再拜堂,但熱鬧卻不可少。且新房也得好好收拾!”
“圓房後必是還得住五福院吧?那尚兒媳婦就要先挪出來。”
“行了,這事咱們先去問問老太爺。等咱家這邊商量妥當了,再和你親家商量!”
在一手栽培的重孫子中了解元後,謝老太爺這輩子就隻剩下一樁心事——他得看著他最出息的重孫子後繼有人!
所以一聽說重孫子六月家來後就辦圓房,老爺子喜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線,然後便讓人給拿黃曆,他要親自挑選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