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歸寧,初三上墳,聶家雖然不像世家大族那樣有幾百甚至上千畝的祭田,還蓋了香火寺專門祭祀供奉。.tsxsw</a>、、聶家的墳地也有十來畝左右,雖然算不上大族,但在青陽這些年頭,人口再不多,經年累月下來,祖墳也十分壯觀。
因為米行開業,二房另外買了輛馬車,一匹馬,女眷們坐了兩輛車,聶二老爺和聶煬騎馬,聶烘年齡小跟著聶二太太坐車上,祭品另外有男仆們抬著,女眷們跟隨。
祭品擺上,先是大祭,聶二老爺帶著磕頭,禮畢後。單獨小祭時,聶二太太也給三房墳前也擺上了,看看墳前並沒有燒紙的痕跡,估摸著是朱氏還沒到。燒香祝願,聶大太太和聶二太太站在聶三老爺和聶三太太墳前,都是久久不語。
等到祭祀完畢,紙都燒完了,婆子們收拾著東西要走時,三房的馬車終於來了。朱氏從車上下來,看到聶大太太和二房人馬,不由的幾分心怯,年前那一頓狠打,不止傷了朱氏的**更傷了她的心靈,再加上聶烴的出走,更讓朱氏認清了現實。
“給大伯娘,二伯娘請安。”朱氏幾步上前來,躬身請安。
聶大太太直視無視,把手交給聶蓉蓉,聶蓉蓉扶著她上車。聶二太太更是看都不看一眼,隻是讓婆子收拾東西放車上,眾人要迴去了。
朱氏看兩人如此,立即掉轉方向,對著聶二老爺跪了下來,痛哭流淚道:“伯父,侄媳婦知錯了,我年輕不懂事,嫁進來沒幾天,根本不不曉得聶家以前的事。都是三爺,是他慫著我,跟我說分家不公,我才敢去鬧的。”
聶二老爺不禁後退一步,看著地上跪著的朱氏,他神情顯得十分為難,做為伯伯,與聶烴有直接血緣關係的親人,他對三房的態度要軟很多。隻是二房與三房打也打過了,二房這邊是老婆兒子媳婦,一家子相親相愛,他不可能為了一個侄子搞得自家夫妻失和,父子離心,雖然他沒有出過頭,但他也從來沒有責怪過二太太反擊。
更何況三房裏聶烴也沒有出頭,一直都是女眷們對罵,他也就理所當然的不出頭。現在朱氏突然跪求到他跟前來求原諒,原諒的話他是肯定不能說,但看朱氏哭成這樣,他多少也有幾分心軟。
“年前三爺走時,說要出門經商,把家裏的錢都拿走了。結果出門不久,他就在外頭弄了個兩頭大,根本就不打算迴來了。”朱氏痛哭說著,她會知道是因為跟著聶烴出門的小廝寫信迴家說的,然後消息傳到她這裏,她才真的害怕了。
分家的時候她並沒有場,現銀和地契全部都在聶烴手上,當時朱氏並沒有太在意,她跟聶烴雖然不和,但叫是夫妻,在誰上都是一樣。後來聶烴說是出門經商,手裏拿錢更是理所當然,朱氏怎麽也沒想到聶烴如此狠心,就這麽一走不迴頭了。她一個婦道人家,就是有父兄,跑到外頭去找聶烴,硬拉他迴來,這也很不現實。
“父親,馬己經準備好了。”聶煬上前說著,直視無視朱氏。
聶二老爺點點頭,直接饒開朱氏道:“走吧,我們也得迴去。”
朱氏看聶二老爺這個反應,又哭喊著道:“哥兒著了涼,一直都不太好,請大夫吃藥,總是不見效,病病弱弱,我一個婦道人家,實在沒辦法,伯父,救命啊。”
聶二老爺腳步稍稍停了一下,最終還是跟著聶煬到墳地門口上馬走了。想當年三弟夫妻雙亡,留下聶烴,不管是大房還是二房對聶烴都是盡心照顧,結果照顧到娶妻生子了,大房和二房都落下了不是,別人家的孩子不好養,哪怕是親侄子都不行。己經受過一迴深刻教訓,像朱氏這樣的親戚,既然斷了路,那就斷到底吧,實在是沾不起。
完全無視朱氏的哭喊,聶家眾人上了車,聶大太太帶著聶蓉蓉,聶烘一輛車,聶二太太帶著馮惠姐,聶芸芸,柳姨娘坐後頭一輛。朱氏見狀仍然不死心,還想追上來,卻是被旺財家的小心拉開了,道:“三奶奶還是靠邊站站,不然馬車撞到你了,如何賠的起你。”
朱氏痛哭著道:“好嫂子,我真的知道錯了,你跟二太太說說……”
“三奶奶啊,莫把別人當傻子。”旺財家的皮笑肉不笑的打斷朱氏的話,道:“是真知錯,還是指著大房和二房出頭找迴三爺,你心裏明鏡似的,何必讓我一個下人點破。”
女人的依靠不外乎是娘家,男人,兒子,朱家不給力這是肯定的,兒子還小靠不上,結果男人又跑了。聶烴要是納妾,朱氏還可能不怕,結果聶烴弄了個兩頭大,人在外頭定居,朱氏就是頂著正室的名頭,要是聶烴打定主意不管不問,也就是變相遺棄朱氏母子倆。
朱氏這時候真怕了,過來求大房和二房,先是哭著道歉說可憐,等到二房原諒之後,馬上就要求聶二老爺出麵去找迴聶烴。就是聶烴執意不歸,朱氏也可以帶著孩子賴過來,就是以後聶烴帶著外頭女人迴來了,她跟聶家族宗關係好,在這種名份大事上,聶烴未必拗的過聶二老爺。
朱氏哭的更傷心,拉著旺財家的,一臉懺悔的道:“以前我是真傻,就那麽輕信三爺的話,跟伯娘們過不去,我是真知道錯了。”
她真沒想到聶烴那樣的無情無義,對老婆沒情義就算了,連剛出生的兒子都不要了,甩甩手走了。她要是早知道有今天,她肯定早早抱住大房和二房的大腿。像這種事鬧到官府都沒用,倒是宗族裏有長輩肯出麵,對她更有利。
旺財家的聽笑了,道:“三奶奶不傻,三奶奶心裏明白很。”
聶家大房和二房把聶烴撫養成人,娶了兩個媳婦,分家時又給了大筆銀子,結果聶烴仍然覺得虧了,慫著媳婦到處抹黑把他養大的伯娘。這種無情無義之人,拋妻棄子,並不算太意外,要是真心誠意對待朱氏,那才是邪門。
想想朱氏嫁聶烴的理由,不就是看上錢了嗎,要是朱家開始時抱著的心思單純一點,也不會這樣。隻能說這對夫妻配的很,你半斤,我八兩,誰也不說誰。
“我一個女兒帶著兒子要怎麽生活啊!!”朱氏大哭起來,她嫁的是姓聶的,要是聶烴真要遺棄她與兒子,她必須得找個依靠才行,不然她下輩子可要怎麽過。
旺財家的笑著道:“三奶奶騙誰呢,你不是有嫁妝嗎,當初三千銀子下聘,那筆銀子是抬迴來的,其他的財產三爺能帶走,這筆錢三爺沒帶走吧。”
雖然聶二太太嚴令不準與三房任何人扯上關係,但三房搬遷之後放走了許多下人,朱氏現在還使著四五個丫頭婆子,這都是聶家的老人,旺財家的當過管事,哪個不認識。下人遇上了,最大的樂趣就是說下人的閑話,朱氏把三千銀子放到床後頭的事她都知道。
朱氏本來嚎啕大哭的臉多少僵了一下,這才道:“我一個女人帶著孩子……”
“三奶奶還是省著些吧。”旺財家的打斷朱氏的話,撫養一個聶烴己經夠惡心半輩子了,聶二太太就真是聖母轉世,也絕對不會去沾朱氏以及朱氏的孩子。又道:“別說三爺隻是外出,就是你們真和離了,你要再嫁,也絕對不會有人去管你兒子。親爹娘都活著,這迴怎麽也賴不到別人身上。”
朱氏又是一怔,其實她真有想過,要是聶烴真不打算再迴來,她還如此年輕,肯定會帶著銀子再嫁,至於孩子肯定交給姓聶的。
旺財家的看前頭車隊走遠了,不想跟朱氏浪費多少時間,道:“三奶奶隻想想年前那一頓,還是那一頓沒打夠,想再鬧一場。”
朱氏不自覺得縮了一下脖子,挨了那一頓打,她半個月都沒從床上下來,後怕了很長時間。那不是因為那一頓,她豈會先懺悔求饒,肯定是抱著孩子殺上門來,指責聶二太太教養不力,居然養出這麽個玩意,然後再吵著讓聶二老爺出頭去找聶烴迴來。
“我勸三奶奶一句,三千銀子也不少了,夠過日子的了。”旺財家的說著,想想朱家一年一百多銀子的進項,三千銀子夠活三十年了,朱氏隻是不知足。不過朱氏上趕著嫁聶烴那種玩意,本來就是圖錢,現在連錢都沒有了,讓她帶著兒子守活寡,如何能樂意。
說完這句,旺財家的也不理朱氏,三步並兩步,追上聶家的大部隊走了。
朱氏木在當場,一時間沒了主意。
聶大太太初四早上就迴去了,初四以後就是赴宴吃年酒,以及自家擺年酒,聶大太太向來不喜熱鬧的場合,便要告辭迴去。聶蓉蓉本想跟著一起去,定親的姑娘並不用出外行走,她可以過去陪著聶大太太。
聶大太太卻是不讓她跟著,笑著道:“姑娘出嫁後事務更多,趁著現在多跟你娘學學,以後有得你忙呢。”
聶蓉蓉聽得漲紅了臉,聶大太太摸摸她的頭,神情有幾分意味深長,道:“你大哥一個人很累,你替著他些。”
她也不知道簫殤要走到哪一步,但是她能料到未來的路上簫殤要承擔以及付的艱辛與痛苦,聶蓉蓉在他身邊,隻希望能給他分擔一些。
“嗯。”聶蓉蓉輕聲答應著。
年酒吃完沒幾天就是元宵節,聶家擺了兩桌酒宴,雖然沒叫彈唱助興,聶蓉蓉卻是彈了好幾曲,也算是熱鬧。等到散了席,柳姨娘就有點坐不住了,元宵佳節,花燈滿街,洪家更是早就放出消息說要放幾個時辰的煙花,還在舞龍舞獅的大隊,柳姨娘實在不想錯過了。
“想去就去吧,不過芸芸還小,街上人多就別帶著去了。家裏的丫頭媳婦們誰想跟著就去吧,街上走時小心些。”聶二太太笑著說,年齡大了,體力跟不上,過年己經讓她疲憊不堪,實是逛不動街。
聶蓉蓉笑著道:“我也不去了,我陪著母親。”
聶芸芸倒是很想跟著去,剛想開口,聶二太太就笑著道:“芸芸還是在家吧,街上人多,跟著去的人少,怕擠到了。”
這不是以前沒分家的時候了,出了個門前唿後擁,男仆小廝,丫頭婆子一大堆。現在就柳姨娘帶著幾個丫頭婆子去,下人們玩興來了,也未必顧的上,安全期間聶芸芸還是在家的好。
柳姨娘本想帶著女兒去,現聽聶二太太這麽說,也跟著道:“芸芸好好在家時,我給你捎花燈迴來。”
聶芸芸雖然有幾分失望,但母親跟嫡母都如此說了,也隻得點頭。
聶二太太看看一直沒說話的馮惠姐道:“想逛就去逛逛吧。”
馮惠姐笑著道:“我也不去了,陪著太太說說話。”從年前米鋪開張,她就沒得清閑一會,別說外頭舞龍,就是真龍來了,她也不想去看。
聶二太太點點頭,看向柳姨娘道:“那你去吧,早去早迴,看人多就迴來,別擠到了。”
“是。”柳姨娘應著,帶著丫頭們去了。
丫頭們把桌子收拾完畢,端上果碟,倒上茶,聶二太太自己也是十分疲倦,看看馮惠姐也累了,便對聶煬道:“你們也去歇著吧,明天米鋪開張,事情還多著呢。”對於後宅來說過了元宵節就能歇一歇了,但外頭的店鋪卻是才開始。
聶煬和馮惠姐站起身來,告辭走了。聶烘十六日正式開學,也跟著奶媽去了前院。聶芸芸還小,對過節還十分興奮的時候,還等著柳姨娘的花燈,根本就沒有睡意,聶蓉蓉也沒急著走,陪著聶芸芸玩了一會。
聶二太太和聶二老爺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閑話,不自覺得說到夏柔身上,實在是勁暴新聞,夏柔定親了,跟夏家的一個夥計。大概十五、六歲左右,父母雙亡,跟著伯父到夏家做工,據說是非常勤快,聶老爺就決定嫁女兒,把夏柔訂給了他。
“定給了一個夥計?”聶蓉蓉聽得一臉震驚,想想初一那天夏柔那個氣勢,本以為她會使勁往上爬,使盡全身解術也要高嫁,沒想到竟然嫁個夥計,實在出乎意料之外。
聶二太太看了聶二老爺一眼,像夏柔那種過於勁暴的八卦,實在是少女不宜,就是婦人之間傳八卦時也是十分忌諱,絕不會當著姑娘的麵說。道:“夏家的事與我們也不相幹,再者夏家也沒發跡多久,夏柔又是養女,能嫁多好。”
聶二老爺也覺得在兩個女兒麵前失言了,趕緊把話題岔開了,又道:“時候不早了,你們也去迴去睡吧。”聶蓉蓉站起身來,聶芸芸卻是道:“我想想等等姨娘。”
聶二太太看看天色也覺得不早了,剛想打發人去找柳姨娘,就聽到外頭婆子匆匆跑進門來,喊著道:“老爺,太太,不好了,外頭亂起來了,說是有海盜上岸,當街殺人呢。”
“什麽?”聶二老爺驚聲叫了出來,青陽是臨海城市,海盜上岸是常事,偶爾也會有少女失蹤,或者錢財被偷之類的,基本上都是小事。但上岸殺人還趁著元宵節殺人,這是從來沒有的,青陽省會城市,安全性相對來說高的多。
聶二太太也呆住了,聶芸芸卻是哇的一聲哭了出來,柳姨娘還在外頭呢。聶蓉蓉上前摟住她,哄著她道:“沒事,沒事,姨娘一會就迴來了。”
剛剛迴屋的聶煬和馮惠姐也匆匆過來了,聶煬來的時候己經吩咐人把前後關門好,不管外頭怎麽樣,自家的門戶一定要緊。青陽的安全防衛一直不錯,就是有海盜上岸,也不可能是殺到平民區來。
“太太,柳姨娘迴來了……”婆子的聲音從前院傳來。
聶芸芸掙開聶蓉蓉就往外跑,聶二老爺和聶二太太也跟著出去了,聶蓉蓉,聶煬,馮惠姐稍慢一步。剛出屋門就見柳姨娘衣衫淩亂的跑進來了,滿臉的驚慌,鞋都跑掉了一隻。
聶芸芸看到柳姨娘首先撲了上去,柳姨娘嚇得都要魂飛破散了,隻是茫然抱住聶芸芸。聶二太太大鬆口氣,道:“平安迴來就好。”
聶煬卻是忍不住不問:“姨娘,街上到底是怎麽迴事?”大型活動時容易發生踩踏事件,也許根本就沒有海盜,隻是誰隨便喊了一句,然後就亂起來了。
柳姨娘身體哆嗦起來,道:“海盜殺人了,我親眼看到了。”
因為米行開業,二房另外買了輛馬車,一匹馬,女眷們坐了兩輛車,聶二老爺和聶煬騎馬,聶烘年齡小跟著聶二太太坐車上,祭品另外有男仆們抬著,女眷們跟隨。
祭品擺上,先是大祭,聶二老爺帶著磕頭,禮畢後。單獨小祭時,聶二太太也給三房墳前也擺上了,看看墳前並沒有燒紙的痕跡,估摸著是朱氏還沒到。燒香祝願,聶大太太和聶二太太站在聶三老爺和聶三太太墳前,都是久久不語。
等到祭祀完畢,紙都燒完了,婆子們收拾著東西要走時,三房的馬車終於來了。朱氏從車上下來,看到聶大太太和二房人馬,不由的幾分心怯,年前那一頓狠打,不止傷了朱氏的**更傷了她的心靈,再加上聶烴的出走,更讓朱氏認清了現實。
“給大伯娘,二伯娘請安。”朱氏幾步上前來,躬身請安。
聶大太太直視無視,把手交給聶蓉蓉,聶蓉蓉扶著她上車。聶二太太更是看都不看一眼,隻是讓婆子收拾東西放車上,眾人要迴去了。
朱氏看兩人如此,立即掉轉方向,對著聶二老爺跪了下來,痛哭流淚道:“伯父,侄媳婦知錯了,我年輕不懂事,嫁進來沒幾天,根本不不曉得聶家以前的事。都是三爺,是他慫著我,跟我說分家不公,我才敢去鬧的。”
聶二老爺不禁後退一步,看著地上跪著的朱氏,他神情顯得十分為難,做為伯伯,與聶烴有直接血緣關係的親人,他對三房的態度要軟很多。隻是二房與三房打也打過了,二房這邊是老婆兒子媳婦,一家子相親相愛,他不可能為了一個侄子搞得自家夫妻失和,父子離心,雖然他沒有出過頭,但他也從來沒有責怪過二太太反擊。
更何況三房裏聶烴也沒有出頭,一直都是女眷們對罵,他也就理所當然的不出頭。現在朱氏突然跪求到他跟前來求原諒,原諒的話他是肯定不能說,但看朱氏哭成這樣,他多少也有幾分心軟。
“年前三爺走時,說要出門經商,把家裏的錢都拿走了。結果出門不久,他就在外頭弄了個兩頭大,根本就不打算迴來了。”朱氏痛哭說著,她會知道是因為跟著聶烴出門的小廝寫信迴家說的,然後消息傳到她這裏,她才真的害怕了。
分家的時候她並沒有場,現銀和地契全部都在聶烴手上,當時朱氏並沒有太在意,她跟聶烴雖然不和,但叫是夫妻,在誰上都是一樣。後來聶烴說是出門經商,手裏拿錢更是理所當然,朱氏怎麽也沒想到聶烴如此狠心,就這麽一走不迴頭了。她一個婦道人家,就是有父兄,跑到外頭去找聶烴,硬拉他迴來,這也很不現實。
“父親,馬己經準備好了。”聶煬上前說著,直視無視朱氏。
聶二老爺點點頭,直接饒開朱氏道:“走吧,我們也得迴去。”
朱氏看聶二老爺這個反應,又哭喊著道:“哥兒著了涼,一直都不太好,請大夫吃藥,總是不見效,病病弱弱,我一個婦道人家,實在沒辦法,伯父,救命啊。”
聶二老爺腳步稍稍停了一下,最終還是跟著聶煬到墳地門口上馬走了。想當年三弟夫妻雙亡,留下聶烴,不管是大房還是二房對聶烴都是盡心照顧,結果照顧到娶妻生子了,大房和二房都落下了不是,別人家的孩子不好養,哪怕是親侄子都不行。己經受過一迴深刻教訓,像朱氏這樣的親戚,既然斷了路,那就斷到底吧,實在是沾不起。
完全無視朱氏的哭喊,聶家眾人上了車,聶大太太帶著聶蓉蓉,聶烘一輛車,聶二太太帶著馮惠姐,聶芸芸,柳姨娘坐後頭一輛。朱氏見狀仍然不死心,還想追上來,卻是被旺財家的小心拉開了,道:“三奶奶還是靠邊站站,不然馬車撞到你了,如何賠的起你。”
朱氏痛哭著道:“好嫂子,我真的知道錯了,你跟二太太說說……”
“三奶奶啊,莫把別人當傻子。”旺財家的皮笑肉不笑的打斷朱氏的話,道:“是真知錯,還是指著大房和二房出頭找迴三爺,你心裏明鏡似的,何必讓我一個下人點破。”
女人的依靠不外乎是娘家,男人,兒子,朱家不給力這是肯定的,兒子還小靠不上,結果男人又跑了。聶烴要是納妾,朱氏還可能不怕,結果聶烴弄了個兩頭大,人在外頭定居,朱氏就是頂著正室的名頭,要是聶烴打定主意不管不問,也就是變相遺棄朱氏母子倆。
朱氏這時候真怕了,過來求大房和二房,先是哭著道歉說可憐,等到二房原諒之後,馬上就要求聶二老爺出麵去找迴聶烴。就是聶烴執意不歸,朱氏也可以帶著孩子賴過來,就是以後聶烴帶著外頭女人迴來了,她跟聶家族宗關係好,在這種名份大事上,聶烴未必拗的過聶二老爺。
朱氏哭的更傷心,拉著旺財家的,一臉懺悔的道:“以前我是真傻,就那麽輕信三爺的話,跟伯娘們過不去,我是真知道錯了。”
她真沒想到聶烴那樣的無情無義,對老婆沒情義就算了,連剛出生的兒子都不要了,甩甩手走了。她要是早知道有今天,她肯定早早抱住大房和二房的大腿。像這種事鬧到官府都沒用,倒是宗族裏有長輩肯出麵,對她更有利。
旺財家的聽笑了,道:“三奶奶不傻,三奶奶心裏明白很。”
聶家大房和二房把聶烴撫養成人,娶了兩個媳婦,分家時又給了大筆銀子,結果聶烴仍然覺得虧了,慫著媳婦到處抹黑把他養大的伯娘。這種無情無義之人,拋妻棄子,並不算太意外,要是真心誠意對待朱氏,那才是邪門。
想想朱氏嫁聶烴的理由,不就是看上錢了嗎,要是朱家開始時抱著的心思單純一點,也不會這樣。隻能說這對夫妻配的很,你半斤,我八兩,誰也不說誰。
“我一個女兒帶著兒子要怎麽生活啊!!”朱氏大哭起來,她嫁的是姓聶的,要是聶烴真要遺棄她與兒子,她必須得找個依靠才行,不然她下輩子可要怎麽過。
旺財家的笑著道:“三奶奶騙誰呢,你不是有嫁妝嗎,當初三千銀子下聘,那筆銀子是抬迴來的,其他的財產三爺能帶走,這筆錢三爺沒帶走吧。”
雖然聶二太太嚴令不準與三房任何人扯上關係,但三房搬遷之後放走了許多下人,朱氏現在還使著四五個丫頭婆子,這都是聶家的老人,旺財家的當過管事,哪個不認識。下人遇上了,最大的樂趣就是說下人的閑話,朱氏把三千銀子放到床後頭的事她都知道。
朱氏本來嚎啕大哭的臉多少僵了一下,這才道:“我一個女人帶著孩子……”
“三奶奶還是省著些吧。”旺財家的打斷朱氏的話,撫養一個聶烴己經夠惡心半輩子了,聶二太太就真是聖母轉世,也絕對不會去沾朱氏以及朱氏的孩子。又道:“別說三爺隻是外出,就是你們真和離了,你要再嫁,也絕對不會有人去管你兒子。親爹娘都活著,這迴怎麽也賴不到別人身上。”
朱氏又是一怔,其實她真有想過,要是聶烴真不打算再迴來,她還如此年輕,肯定會帶著銀子再嫁,至於孩子肯定交給姓聶的。
旺財家的看前頭車隊走遠了,不想跟朱氏浪費多少時間,道:“三奶奶隻想想年前那一頓,還是那一頓沒打夠,想再鬧一場。”
朱氏不自覺得縮了一下脖子,挨了那一頓打,她半個月都沒從床上下來,後怕了很長時間。那不是因為那一頓,她豈會先懺悔求饒,肯定是抱著孩子殺上門來,指責聶二太太教養不力,居然養出這麽個玩意,然後再吵著讓聶二老爺出頭去找聶烴迴來。
“我勸三奶奶一句,三千銀子也不少了,夠過日子的了。”旺財家的說著,想想朱家一年一百多銀子的進項,三千銀子夠活三十年了,朱氏隻是不知足。不過朱氏上趕著嫁聶烴那種玩意,本來就是圖錢,現在連錢都沒有了,讓她帶著兒子守活寡,如何能樂意。
說完這句,旺財家的也不理朱氏,三步並兩步,追上聶家的大部隊走了。
朱氏木在當場,一時間沒了主意。
聶大太太初四早上就迴去了,初四以後就是赴宴吃年酒,以及自家擺年酒,聶大太太向來不喜熱鬧的場合,便要告辭迴去。聶蓉蓉本想跟著一起去,定親的姑娘並不用出外行走,她可以過去陪著聶大太太。
聶大太太卻是不讓她跟著,笑著道:“姑娘出嫁後事務更多,趁著現在多跟你娘學學,以後有得你忙呢。”
聶蓉蓉聽得漲紅了臉,聶大太太摸摸她的頭,神情有幾分意味深長,道:“你大哥一個人很累,你替著他些。”
她也不知道簫殤要走到哪一步,但是她能料到未來的路上簫殤要承擔以及付的艱辛與痛苦,聶蓉蓉在他身邊,隻希望能給他分擔一些。
“嗯。”聶蓉蓉輕聲答應著。
年酒吃完沒幾天就是元宵節,聶家擺了兩桌酒宴,雖然沒叫彈唱助興,聶蓉蓉卻是彈了好幾曲,也算是熱鬧。等到散了席,柳姨娘就有點坐不住了,元宵佳節,花燈滿街,洪家更是早就放出消息說要放幾個時辰的煙花,還在舞龍舞獅的大隊,柳姨娘實在不想錯過了。
“想去就去吧,不過芸芸還小,街上人多就別帶著去了。家裏的丫頭媳婦們誰想跟著就去吧,街上走時小心些。”聶二太太笑著說,年齡大了,體力跟不上,過年己經讓她疲憊不堪,實是逛不動街。
聶蓉蓉笑著道:“我也不去了,我陪著母親。”
聶芸芸倒是很想跟著去,剛想開口,聶二太太就笑著道:“芸芸還是在家吧,街上人多,跟著去的人少,怕擠到了。”
這不是以前沒分家的時候了,出了個門前唿後擁,男仆小廝,丫頭婆子一大堆。現在就柳姨娘帶著幾個丫頭婆子去,下人們玩興來了,也未必顧的上,安全期間聶芸芸還是在家的好。
柳姨娘本想帶著女兒去,現聽聶二太太這麽說,也跟著道:“芸芸好好在家時,我給你捎花燈迴來。”
聶芸芸雖然有幾分失望,但母親跟嫡母都如此說了,也隻得點頭。
聶二太太看看一直沒說話的馮惠姐道:“想逛就去逛逛吧。”
馮惠姐笑著道:“我也不去了,陪著太太說說話。”從年前米鋪開張,她就沒得清閑一會,別說外頭舞龍,就是真龍來了,她也不想去看。
聶二太太點點頭,看向柳姨娘道:“那你去吧,早去早迴,看人多就迴來,別擠到了。”
“是。”柳姨娘應著,帶著丫頭們去了。
丫頭們把桌子收拾完畢,端上果碟,倒上茶,聶二太太自己也是十分疲倦,看看馮惠姐也累了,便對聶煬道:“你們也去歇著吧,明天米鋪開張,事情還多著呢。”對於後宅來說過了元宵節就能歇一歇了,但外頭的店鋪卻是才開始。
聶煬和馮惠姐站起身來,告辭走了。聶烘十六日正式開學,也跟著奶媽去了前院。聶芸芸還小,對過節還十分興奮的時候,還等著柳姨娘的花燈,根本就沒有睡意,聶蓉蓉也沒急著走,陪著聶芸芸玩了一會。
聶二太太和聶二老爺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閑話,不自覺得說到夏柔身上,實在是勁暴新聞,夏柔定親了,跟夏家的一個夥計。大概十五、六歲左右,父母雙亡,跟著伯父到夏家做工,據說是非常勤快,聶老爺就決定嫁女兒,把夏柔訂給了他。
“定給了一個夥計?”聶蓉蓉聽得一臉震驚,想想初一那天夏柔那個氣勢,本以為她會使勁往上爬,使盡全身解術也要高嫁,沒想到竟然嫁個夥計,實在出乎意料之外。
聶二太太看了聶二老爺一眼,像夏柔那種過於勁暴的八卦,實在是少女不宜,就是婦人之間傳八卦時也是十分忌諱,絕不會當著姑娘的麵說。道:“夏家的事與我們也不相幹,再者夏家也沒發跡多久,夏柔又是養女,能嫁多好。”
聶二老爺也覺得在兩個女兒麵前失言了,趕緊把話題岔開了,又道:“時候不早了,你們也去迴去睡吧。”聶蓉蓉站起身來,聶芸芸卻是道:“我想想等等姨娘。”
聶二太太看看天色也覺得不早了,剛想打發人去找柳姨娘,就聽到外頭婆子匆匆跑進門來,喊著道:“老爺,太太,不好了,外頭亂起來了,說是有海盜上岸,當街殺人呢。”
“什麽?”聶二老爺驚聲叫了出來,青陽是臨海城市,海盜上岸是常事,偶爾也會有少女失蹤,或者錢財被偷之類的,基本上都是小事。但上岸殺人還趁著元宵節殺人,這是從來沒有的,青陽省會城市,安全性相對來說高的多。
聶二太太也呆住了,聶芸芸卻是哇的一聲哭了出來,柳姨娘還在外頭呢。聶蓉蓉上前摟住她,哄著她道:“沒事,沒事,姨娘一會就迴來了。”
剛剛迴屋的聶煬和馮惠姐也匆匆過來了,聶煬來的時候己經吩咐人把前後關門好,不管外頭怎麽樣,自家的門戶一定要緊。青陽的安全防衛一直不錯,就是有海盜上岸,也不可能是殺到平民區來。
“太太,柳姨娘迴來了……”婆子的聲音從前院傳來。
聶芸芸掙開聶蓉蓉就往外跑,聶二老爺和聶二太太也跟著出去了,聶蓉蓉,聶煬,馮惠姐稍慢一步。剛出屋門就見柳姨娘衣衫淩亂的跑進來了,滿臉的驚慌,鞋都跑掉了一隻。
聶芸芸看到柳姨娘首先撲了上去,柳姨娘嚇得都要魂飛破散了,隻是茫然抱住聶芸芸。聶二太太大鬆口氣,道:“平安迴來就好。”
聶煬卻是忍不住不問:“姨娘,街上到底是怎麽迴事?”大型活動時容易發生踩踏事件,也許根本就沒有海盜,隻是誰隨便喊了一句,然後就亂起來了。
柳姨娘身體哆嗦起來,道:“海盜殺人了,我親眼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