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有了愛情的潤澤,青草最近象變了一個人,麵容紅潤,心情舒暢。(.mianhuatang.info好看的小說)大夥兒在一起時,青草不似以前靜默,反而變得愛說愛笑。說笑間,青草總覺得王冬生就在跟前,那雙充滿熱情的眼睛一直在陶醉般地看著她,青草就變得更加興奮。麥場分手的第三天晚上,她與王冬生秘密約會時,老遠地王冬生就張開了雙臂,青草幾乎是跑著投入到了王冬生的懷抱。王冬生也覺得青草變得更加嬌俏可愛,渾身散發著一種迷人的味道,越發喜歡青草了。他也暗暗地下決心,一定在村裏好好幹,做瓦匠活細作點,弄出點名堂,多幹幾家,攥點錢把青草娶迴家。
麥收結束後第四天,縣針織廠有一批量非常大的急貨,這批貨要發散到各個公社,需要提前鉤齊大量的樣品。青草作為村裏的鉤花好手,被鳳城公社團委緊急派到縣針織廠打樣品去了,為期一個星期。
這幾天,小惠她爸、還有小隊會計等好幾個人,正在大隊辦公室裏統計著人口和工分,進行分糧前的核算。王澤平拿著土地明細簿,一邊認真地算著,一邊記著,他在統計四隊土地的基本資料,有幾處地畝不清楚的,他都做了標記,等著要去現場量一下。
麥子已經全部打完,麥場上男青壯勞力正在緊鑼密鼓地揚著麥子。揚麥子就是粗略地去一去麥皮和小石子,揚好後,不等麥子全幹,就要分給各家各戶。
“夠不夠,三百六”,這是王格莊村對分糧形象的比喻,也是上級要求的硬指標。意思是,一戶人家不管你夠不夠吃,都要保證一年三百六十斤的糧食供應,如若多分,核算工分再按比例分。這三百六十斤可是包括了麥子、玉米棒子、大豆、地瓜幹等所有的糧食作物的,而且是毛糧斤數。象麥子不等曬幹就要分,玉米棒子都是帶骨帶皮分,不管欠年豐年都是這樣分。360的分法體現著人性,因為糧食產量低,使本應日日飽腹的糧食卻仿佛成了一件稀罕的供奉品,隻可遠觀而不可褻取。尤其是麥子,囤在麥缸裏,隻在過年或者家裏娶媳婦、生孩子、蓋房子等大事時,才現成地在石磨碾子裏磨點麵粉,且隻能招待外人。那白色的、散發著誘人香味的饅頭,是大人孩子眼裏一個遙遠的夢。
再好的人性不能當飯吃,在人類的信仰中,應該首先膜拜的是土地,她大愛無言,賜予我們賴以為養的五穀。社會如能讓我們每一個人對土地有著一份最大的虔誠,那就是最大的人性。因為隻有紮根在土裏,你才知道莊稼之大、你之小,你才知道你將長在何方,你才知道最美的生活莫若厚重平實如土。在**員王大虎的內心世界裏就存有這樣一種土地信仰。
王文慶此時正在場上拿著木鍁揚麥子,腿前後站定,身體斜傾,木鍁一揚,隨著風向,小石子、沙粒就落在了前麵,麥粒落在了中間,麥皮就隨風飄遠了。王文慶很享受自己的這套動作,邊揚邊哼起了秧歌曲。
王文慶結婚蓋房的地基大隊上已經批好,蓋房子的料已經買好了,準備農曆六月裏就蓋。王文慶此時在盤算著找瓦匠的事,找誰呢?他突然想到了王冬生,他覺得王冬生和他本家叔這一個瓦匠隊活比較好,再說都是本村的,關係也不錯,遇事也好商量。王文慶心裏就定下了王冬生他們。
想起蓋房,王文慶又想起了桂紅,不禁樂由心生。情人眼裏出西施,桂紅在他眼裏比西施還漂亮。桂紅臉端正,膚白晰,做事又麻利,最重要是處理起事來排排場場的,事兒該怎麽辦就怎麽辦,大大方方。村裏沒有不誇的。有人還打趣地對王文慶說,就這麽一棵鮮花,讓王文慶折來了。想到這裏,王文慶很是得意。他又迴味起了桂紅那天晚上主動拉他的手的感覺,絲絲的、滑滑的,王文慶沉醉那妙曼的感覺裏,此時如果桂紅在眼前……
“文慶,想什麽呢?”一個尖尖地聲音傳來,把王文慶拉迴到眼前。
王文慶一看,是牛二媽王殿英正朝著他走過來。
王文慶說:“沒想什麽。”
牛二媽走到王文慶跟前,四周看了看,悄悄地說:“文慶,我跟你打聽個事,喜田他妹妹青草說沒說中婆家?”
王文慶搖了搖頭,說:“沒有。昨天我聽桂紅說沒有,怎麽了?有事嗎。”
牛二媽一擺手說:“沒事,你快忙著。”說完就走了。
牛二媽沒有迴家,順著麥場的小路又走到了村西麵的路,然後東拐,走到了桂紅家。
桂紅媽玉新嬸子一看牛二媽來了,趕緊說:“喲,老姐姐來了,快坐快坐,你說你從來不稀罕上俺家串門,今天怎麽有空了。”
牛二媽看了看炕上攤開了一炕棉花,棉花底下和上麵都鋪著一層白色的網狀的紗布,桂紅的兩個姐姐正坐在炕裏縫著,玉新嬸子和王興奎在炕外邊縫著。桂紅不在家。
牛二媽問:“你們這是做被啊?”
玉新嬸子說:“是啊!這不六月了嗎,我尋思給桂紅早早地把結婚的被做了。”
“桂紅什麽時候結婚啊?”牛二媽問。
“臘月。”
看著那白的耀眼的棉花,牛二媽羨慕得眼都直了。
“你看你們這麽忙,我改日再來。”牛二媽看著人家忙裏忙活,不好意思開口。
“沒事沒事,說就行了。”玉新嬸子邊說邊趕緊下炕,把牛二媽拉到了西屋。這農村有個講究,說是結婚做被怕被別人使上壞眼色去,這樣結婚的人一輩子都過不好。玉新嬸子忌諱這個,所以拉著牛二媽離開了東屋,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方便牛二媽說話。
“是這樣,妹子。我想托你當個媒,把青草說給牛二。”牛二媽說道。
“我們四間大瓦房都蓋好了,青草願意跟著牛二,我再操心給他們蓋個廂房,我一分錢的債也不給她,我和牛樹興還能掙,我們慢慢還。”牛二媽說道。
玉新嬸子一聽心想:雖然現在王殿英說得好聽,保不離結婚後就變了,想著她平時為人尖刻,不想當這個媒,但是一想,牛二人還行,象他爸了,不是個刁鑽的人,再加上摸不開情麵,就說:
“行,我說去。不過,這婚姻大事可是願買願賣、兩廂情願的事,反一青草不同意,咱該怎麽辦就怎麽辦,街坊鄰居地,別傷了和氣。”
“真要成了,你答應的事咱都別反悔,弄得你家裏不團結,媒人也跟著栽跟鬥。”玉新嬸子說。
“那是,那是,你放心,咱都是要臉要麵的人,能做出那種事?”牛二媽怪聲連氣地說。
“那我吃了晌午飯就去。”玉新嬸子說。
牛二媽有點不情願地說:“這下午提親我覺得不吉利。”
玉新嬸子笑了,說:“好,老姐姐,我這就去!”
作者題外話:請繼續關注青草的命運。謝謝!
享受閱讀樂趣,盡在吾網
麥收結束後第四天,縣針織廠有一批量非常大的急貨,這批貨要發散到各個公社,需要提前鉤齊大量的樣品。青草作為村裏的鉤花好手,被鳳城公社團委緊急派到縣針織廠打樣品去了,為期一個星期。
這幾天,小惠她爸、還有小隊會計等好幾個人,正在大隊辦公室裏統計著人口和工分,進行分糧前的核算。王澤平拿著土地明細簿,一邊認真地算著,一邊記著,他在統計四隊土地的基本資料,有幾處地畝不清楚的,他都做了標記,等著要去現場量一下。
麥子已經全部打完,麥場上男青壯勞力正在緊鑼密鼓地揚著麥子。揚麥子就是粗略地去一去麥皮和小石子,揚好後,不等麥子全幹,就要分給各家各戶。
“夠不夠,三百六”,這是王格莊村對分糧形象的比喻,也是上級要求的硬指標。意思是,一戶人家不管你夠不夠吃,都要保證一年三百六十斤的糧食供應,如若多分,核算工分再按比例分。這三百六十斤可是包括了麥子、玉米棒子、大豆、地瓜幹等所有的糧食作物的,而且是毛糧斤數。象麥子不等曬幹就要分,玉米棒子都是帶骨帶皮分,不管欠年豐年都是這樣分。360的分法體現著人性,因為糧食產量低,使本應日日飽腹的糧食卻仿佛成了一件稀罕的供奉品,隻可遠觀而不可褻取。尤其是麥子,囤在麥缸裏,隻在過年或者家裏娶媳婦、生孩子、蓋房子等大事時,才現成地在石磨碾子裏磨點麵粉,且隻能招待外人。那白色的、散發著誘人香味的饅頭,是大人孩子眼裏一個遙遠的夢。
再好的人性不能當飯吃,在人類的信仰中,應該首先膜拜的是土地,她大愛無言,賜予我們賴以為養的五穀。社會如能讓我們每一個人對土地有著一份最大的虔誠,那就是最大的人性。因為隻有紮根在土裏,你才知道莊稼之大、你之小,你才知道你將長在何方,你才知道最美的生活莫若厚重平實如土。在**員王大虎的內心世界裏就存有這樣一種土地信仰。
王文慶此時正在場上拿著木鍁揚麥子,腿前後站定,身體斜傾,木鍁一揚,隨著風向,小石子、沙粒就落在了前麵,麥粒落在了中間,麥皮就隨風飄遠了。王文慶很享受自己的這套動作,邊揚邊哼起了秧歌曲。
王文慶結婚蓋房的地基大隊上已經批好,蓋房子的料已經買好了,準備農曆六月裏就蓋。王文慶此時在盤算著找瓦匠的事,找誰呢?他突然想到了王冬生,他覺得王冬生和他本家叔這一個瓦匠隊活比較好,再說都是本村的,關係也不錯,遇事也好商量。王文慶心裏就定下了王冬生他們。
想起蓋房,王文慶又想起了桂紅,不禁樂由心生。情人眼裏出西施,桂紅在他眼裏比西施還漂亮。桂紅臉端正,膚白晰,做事又麻利,最重要是處理起事來排排場場的,事兒該怎麽辦就怎麽辦,大大方方。村裏沒有不誇的。有人還打趣地對王文慶說,就這麽一棵鮮花,讓王文慶折來了。想到這裏,王文慶很是得意。他又迴味起了桂紅那天晚上主動拉他的手的感覺,絲絲的、滑滑的,王文慶沉醉那妙曼的感覺裏,此時如果桂紅在眼前……
“文慶,想什麽呢?”一個尖尖地聲音傳來,把王文慶拉迴到眼前。
王文慶一看,是牛二媽王殿英正朝著他走過來。
王文慶說:“沒想什麽。”
牛二媽走到王文慶跟前,四周看了看,悄悄地說:“文慶,我跟你打聽個事,喜田他妹妹青草說沒說中婆家?”
王文慶搖了搖頭,說:“沒有。昨天我聽桂紅說沒有,怎麽了?有事嗎。”
牛二媽一擺手說:“沒事,你快忙著。”說完就走了。
牛二媽沒有迴家,順著麥場的小路又走到了村西麵的路,然後東拐,走到了桂紅家。
桂紅媽玉新嬸子一看牛二媽來了,趕緊說:“喲,老姐姐來了,快坐快坐,你說你從來不稀罕上俺家串門,今天怎麽有空了。”
牛二媽看了看炕上攤開了一炕棉花,棉花底下和上麵都鋪著一層白色的網狀的紗布,桂紅的兩個姐姐正坐在炕裏縫著,玉新嬸子和王興奎在炕外邊縫著。桂紅不在家。
牛二媽問:“你們這是做被啊?”
玉新嬸子說:“是啊!這不六月了嗎,我尋思給桂紅早早地把結婚的被做了。”
“桂紅什麽時候結婚啊?”牛二媽問。
“臘月。”
看著那白的耀眼的棉花,牛二媽羨慕得眼都直了。
“你看你們這麽忙,我改日再來。”牛二媽看著人家忙裏忙活,不好意思開口。
“沒事沒事,說就行了。”玉新嬸子邊說邊趕緊下炕,把牛二媽拉到了西屋。這農村有個講究,說是結婚做被怕被別人使上壞眼色去,這樣結婚的人一輩子都過不好。玉新嬸子忌諱這個,所以拉著牛二媽離開了東屋,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方便牛二媽說話。
“是這樣,妹子。我想托你當個媒,把青草說給牛二。”牛二媽說道。
“我們四間大瓦房都蓋好了,青草願意跟著牛二,我再操心給他們蓋個廂房,我一分錢的債也不給她,我和牛樹興還能掙,我們慢慢還。”牛二媽說道。
玉新嬸子一聽心想:雖然現在王殿英說得好聽,保不離結婚後就變了,想著她平時為人尖刻,不想當這個媒,但是一想,牛二人還行,象他爸了,不是個刁鑽的人,再加上摸不開情麵,就說:
“行,我說去。不過,這婚姻大事可是願買願賣、兩廂情願的事,反一青草不同意,咱該怎麽辦就怎麽辦,街坊鄰居地,別傷了和氣。”
“真要成了,你答應的事咱都別反悔,弄得你家裏不團結,媒人也跟著栽跟鬥。”玉新嬸子說。
“那是,那是,你放心,咱都是要臉要麵的人,能做出那種事?”牛二媽怪聲連氣地說。
“那我吃了晌午飯就去。”玉新嬸子說。
牛二媽有點不情願地說:“這下午提親我覺得不吉利。”
玉新嬸子笑了,說:“好,老姐姐,我這就去!”
作者題外話:請繼續關注青草的命運。謝謝!
享受閱讀樂趣,盡在吾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