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陵渡口甚是破舊,伸入江麵的棧橋有不少木板都已腐朽,露出一個個可以從橋上看到水麵的破洞。
一艘小船停在棧橋盡頭,隨著江濤載沉載浮,船上兩個中年男子正悠然對弈,案旁一隻鎏金香爐泛起嫋嫋青煙。
兩人看起來都是四十多歲,左邊一人手持黑子,身穿灰色麻衣,散垂著頭發任江風吹拂,說不出的寫意灑脫。右側之人則顯得更長幾歲,一身貼體的白布長袍雖洗得發舊,卻仍是一塵不染。他頭結英雄髻,腰杆挺得筆直,背挎寶劍,威嚴中透著霸氣,正緩緩落下一枚白子。
另有一位十六七歲的少年在旁,恭謹地垂手侍立。此人麵如冠玉唇紅齒白,肌膚之細嫩猶似少女,身形卻稍嫌瘦弱。
灰衣人右手指縫裏扣上三枚棋子,轉向陳曦毫不客氣地道:“陳大人,定遠伯在此,哪輪得到你放肆?”(作者按:定遠侯王弼,明初將領,號雙刀王,死於洪武二十六年,此處以虛構人物定遠伯藍若海代之)
陳曦麵色微變,先朝右側的白袍人一揖道:“末將給定遠伯請安。”他接著又朝灰衣人一拱手道:“陳曦見過徐先生。”
灰衣人轉頭問白袍人,有些戲謔地道:“百川兄,你看如何?”
“算他識相。”白袍人搖頭輕歎,把手裏的棋子丟迴棋簍,“這‘末將’二字一出,我不禁又迴想起當年縱橫沙場的崢嶸歲月。如今十年過去,我們都老啦。”
陳曦精於識人,早認出船上三人的身份,一時感到騎虎難下,進退不得。
那身著白袍的名叫藍若海,字百川,因累戰功受封定遠伯,也是藍橋之父。灰袍人姓徐,名秋雨,字安邦。二人均曾於昔日的大將軍藍玉帳下效力,遼東敗納哈出在前,捕魚兒海破北元於後,戰功赫赫,分別獲封定遠伯和平江伯。後來徐秋雨獲罪,被削去爵位貶為庶人,故隻能稱他為徐先生。
除卻軍功,此二人亦是天下有數的頂尖高手。藍若海的破曉劍,徐秋雨的潛龍槍,這兩件兵器不知讓多少人聞風喪膽。陳曦雖帶了近三十騎隨行,卻再沒有絲毫把握能帶走朱清筱。
“姨夫!”朱清筱看到藍若海,像是見到了親人,激動地朝他跑去。
“別動!”一位手持長刀的捕快伸手便去拉扯朱清筱。此人看來還不到二十歲,麵無表情,顯然並未意識到局麵的變化。
“真是無知者無畏。”徐秋雨冷笑一聲,三枚棋子電射而出,品字形往那捕快射去。
捕快長刀一揮打飛一枚棋子,卻被另兩枚棋子擊中,但聽“噗噗”兩聲,已軟倒在地。朱清筱被這一變故嚇得花容失色,又縮迴到藍橋懷裏。
“反了!”陳曦尚不及製止,另幾名捕快已跳起來往小船撲去。
藍若海一聲長笑,也不見身形如何變化,竟如大鳥般橫過了幾丈寬的水麵,徑欺向陳曦。
“保護大人!”陳曦身邊的幾位捕快刀劍齊出,或砍或刺地攻向藍若海。
藍若海“鏘”地一聲破曉劍出鞘,幾朵劍花爆起,同時就聽連聲脆響,捕快們紛紛刀劍脫手。
陳曦沒想到藍若海的劍法高明至此,錯愕之下長劍一振,刺向藍若海的左肋。
藍若海轉了個圈子輕鬆躲過,同時破曉劍劍迴鞘,隨手同陳曦過了幾招後,極有分寸地以劍鞘在陳曦的脖子上輕點一下,向旁退開。
陳曦麵如土色,冷汗涔涔,摸了摸自己的脖子,又看了眼藍若海被黑布條一圈圈纏起來的劍鞘,拱手道:“定遠伯劍法高明,末將佩服。”他直至此刻仍不忘自稱“末將”,用意自是提醒藍若海他是奉命拿人,不可純以江湖規矩解決。
此時藍橋已帶著朱清筱上船,徐秋雨解下纜繩蕩開小船,朝在岸上不知所措的陳曦喝道:“你迴去就說,沒見過定遠伯,也沒追到江陵郡主。皇上寬仁厚德,最多口頭說你兩句,不會真個怪罪於你。”
眼見小船蕩遠,陳曦無奈地道:“多謝徐先生指點。”
見陳曦帶人撤走,朱清筱撫胸長舒一口氣道:“嚇死人哩,多虧有姨夫在。”她迴頭看了眼徐秋雨,又補充道:“還有徐叔叔。”
徐秋雨笑眯眯地應了一聲,向藍橋問清了事情原委,喟然道:“湘王剛烈,寧死不屈,著實令人敬佩。”
藍若海追問道:“婉妤也一同去了?”婉妤是王妃柳氏的閨名,也是藍若海亡妻的長姐,故有此一問。
朱清筱含淚稱是:“母妃與父王情深意篤,至死同穴。”
藍若海默然良久,柔聲道:“你孤身逃出火海,勇氣可嘉。以後你就跟著我吧,把我這裏當做是你的家,他陳曦若再敢來找麻煩,就讓他來找我。”
朱清筱眼淚簌簌而落,哽噎地道:“姨夫……”
徐秋雨提醒道:“此次皇上削藩決心極大,百川兄如此做等若公然抗旨,隻怕蘇州是迴不去了。”
“迴不去就迴不去吧。”藍若海毫不在乎地道,“不過一座宅子,幾個仆人罷了。迴頭我送一封書信迴去遣散了他們,留一座空宅子,他陳曦願意要就給他拿去。有人的的地方才是家,現在我兒女在旁,走到何處不是家呢?”他刻意強調了“女”字,顯然已把朱清筱視作親生女兒。
徐秋雨拱手笑道:“百川兄豪氣幹雲,小弟佩服。
藍橋亦拍了拍朱清筱柔弱無骨的香肩,安慰道:“從今以後,你就是我的親妹子,再有誰敢欺負你,得先過我這一關。”他本以為朱清筱能好受一些,不想她卻哭得更厲害了,問她緣由卻又不答,鬧得藍橋一頭霧水。
徐秋雨放下棋子,問藍若海道:“不知百川兄下一步何去何從呢?”
“削藩這才剛剛開始。”藍若海道,“我想先去青州走一趟,看看形勢如何發展,再做下一步決定。”
“去青州找正元兄嗎?”徐秋雨眯起眼睛,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半晌似是想起一事,悠悠笑道:“記得當初,百川兄和正元兄有約,說……”
“不可說,不可說也。”藍若海笑著打斷了他的話。徐秋雨恍然看向藍橋,又朝藍若海遞了一個詢問的眼色,見藍若海含笑點頭,露出會意的微笑。
藍橋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朱清筱也拭去了眼淚,嗔道:“姨夫和徐叔叔打什麽啞謎呢?人家聽不懂哩。”
“還叫姨夫作甚?該叫幹爹才是。”徐秋雨打著哈哈道,“兩年不見,小郡主也出落成個小美人兒了,百川兄得女如此,怎能不老懷大慰?”
朱清筱畢竟才十四歲,聽了這話立時羞得麵紅耳赤,拉著藍橋往船尾溜去。路過那瘦弱少年時她嬌聲道:“藍楓哥,你也跟我過來。”
那少年藍楓是藍若海的小兒子,也是藍橋的弟弟,聞言笑道:“江陵郡主有命,小子怎敢不從?”
藍若海見幾個孩子走開,長途一口氣,皺眉道:“皇上大力削藩,弄至天下藩王人心惶惶,如今又鬧出湘王自焚的慘劇,再這麽下去隻怕會難以收場。我想上書勸諫皇上暫緩削藩,不知安邦你怎麽看?”
徐秋雨沒有立即答話,而是不緩不慢地先把棋子收好,然後才肅容道:“恕我不敢苟同。”
藍若海稍稍一怔道:“願聞其詳。”
“削減藩王,把權力收迴中央,這是曆朝曆代的大勢所趨,非你我之力能止也。”徐秋雨侃侃而談道:“漢高|祖封大小藩國甚眾,漢武帝削藩集權,方有令四海臣服的強漢政權。”
藍若海搖頭道:“此一時彼一時也。漢武削藩之時,前有文景之治,可謂民富國強,四海靖平。然如今天下初定,人心不穩,且藩王多為皇上的叔父,若貿然削藩,極易使天下重現動亂。”
“百川兄此言差矣,皇權傳承豈有一帆風順?像當年太子朱標驟然薨逝,若非先帝力排眾議堅持傳位皇上,天下立生動亂。”徐秋雨歎道,“諸王坐鎮四方,手握兵權,久必生變,想當年西晉的八王之亂,亦是由此而起。”
“當今聖上怎可與晉惠帝相比?馬皇後亦非賈南風。”藍若海沉聲道,“先帝暮年處置了不少功臣名將,除魏國公徐達外可謂無一善終。五年前藍玉案發,更是有人發出了‘藍玉之後再無名將’的喟歎。我大明若無燕王寧王等深諳戰場的藩王坐鎮北疆,他日蒙古韃子卷土重來,又有何人可堪重任?”
徐秋雨哂道:“蒙古太師鬼力赤剛剛殺死了大汗額勒伯克,改立坤帖木兒為大汗,此時鞏固勢力尚且不及,豈有南顧之心?”
“聽說鬼力赤號稱蒙古第一高手,野心極大,一旦讓他穩定住局麵,早晚必成大患。”藍若海不欲與他激辯,微一停頓,話鋒一轉道:“若他真敢南犯,我倒真想領教領教。”
徐秋雨撫髯笑道:“百川兄手癢哩。”
藍若海感慨地道:“想當年我們跟隨大帥遠征捕魚兒海,是何等的暢快?那真是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他仿佛是憶起了當年的壯懷激蕩,起身負手站到船頭。
徐秋雨油然道:“當時除了百川兄,還有正元兄和一明兄,咱們四個號稱‘軍中四傑’,無往不勝。”提起昔年舊事,二人皆是一陣喟歎。
藍若海緬懷地道:“自洪武二十二年一別,咱們四個已十年沒聚齊過啦。”
“是啊,十年……日子過得好快,多少滄海桑田,多少物是人非……”徐秋雨喃喃自語著,忽然也跳上了船頭,迎著江風大聲道:“往事不可追憶,百川兄請自珍重,小弟去也!”
說罷他如同腳底生風,打著轉飛出了船頭,在空中擺了個大鵬展翅的舒展體態,翩翩然落往四丈開外的江岸。
“好俊的輕功。”藍若海長笑道,“安邦也多保重,我們後會有期。”
浩瀚的宇宙中,一片星係的生滅,也不過是刹那的斑駁流光。仰望星空,總有種結局已注定的傷感,千百年後你我在哪裏?家國,文明火光,地球,都不過是深空中的一粒塵埃。星空一瞬,人間千年。蟲鳴一世不過秋,你我一樣在爭渡。深空盡頭到底有什麽?愛閱小說app
列車遠去,在與鐵軌的震動聲中帶起大片枯黃的落葉,也帶起秋的蕭瑟。
王煊注視,直至列車漸消失,他才收迴目光,又送走了幾位同學。
自此一別,將天各一方,不知道多少年後才能再相見,甚至有些人再無重逢期。
周圍,有人還在緩慢地揮手,久久未曾放下,也有人沉默著,頗為傷感。
大學四年,一起走過,積澱下的情誼總有些難以割舍。
落日餘暉斜照飄落的黃葉,光影斑駁,交織出幾許歲月流逝之感。
陣陣猶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動聲在他身邊響起,強烈的光芒開始迅速的升騰,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襯在他背後。唐三瞬間目光如電,向空中凝望。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愛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頓時,”轟”的一聲巨響從天堂花上爆發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衝天而起,直衝雲霄。
不遠處的天狐大妖皇隻覺得一股驚天意誌爆發,整個地獄花園都劇烈的顫抖起來,花朵開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氣運,似乎都在朝著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一艘小船停在棧橋盡頭,隨著江濤載沉載浮,船上兩個中年男子正悠然對弈,案旁一隻鎏金香爐泛起嫋嫋青煙。
兩人看起來都是四十多歲,左邊一人手持黑子,身穿灰色麻衣,散垂著頭發任江風吹拂,說不出的寫意灑脫。右側之人則顯得更長幾歲,一身貼體的白布長袍雖洗得發舊,卻仍是一塵不染。他頭結英雄髻,腰杆挺得筆直,背挎寶劍,威嚴中透著霸氣,正緩緩落下一枚白子。
另有一位十六七歲的少年在旁,恭謹地垂手侍立。此人麵如冠玉唇紅齒白,肌膚之細嫩猶似少女,身形卻稍嫌瘦弱。
灰衣人右手指縫裏扣上三枚棋子,轉向陳曦毫不客氣地道:“陳大人,定遠伯在此,哪輪得到你放肆?”(作者按:定遠侯王弼,明初將領,號雙刀王,死於洪武二十六年,此處以虛構人物定遠伯藍若海代之)
陳曦麵色微變,先朝右側的白袍人一揖道:“末將給定遠伯請安。”他接著又朝灰衣人一拱手道:“陳曦見過徐先生。”
灰衣人轉頭問白袍人,有些戲謔地道:“百川兄,你看如何?”
“算他識相。”白袍人搖頭輕歎,把手裏的棋子丟迴棋簍,“這‘末將’二字一出,我不禁又迴想起當年縱橫沙場的崢嶸歲月。如今十年過去,我們都老啦。”
陳曦精於識人,早認出船上三人的身份,一時感到騎虎難下,進退不得。
那身著白袍的名叫藍若海,字百川,因累戰功受封定遠伯,也是藍橋之父。灰袍人姓徐,名秋雨,字安邦。二人均曾於昔日的大將軍藍玉帳下效力,遼東敗納哈出在前,捕魚兒海破北元於後,戰功赫赫,分別獲封定遠伯和平江伯。後來徐秋雨獲罪,被削去爵位貶為庶人,故隻能稱他為徐先生。
除卻軍功,此二人亦是天下有數的頂尖高手。藍若海的破曉劍,徐秋雨的潛龍槍,這兩件兵器不知讓多少人聞風喪膽。陳曦雖帶了近三十騎隨行,卻再沒有絲毫把握能帶走朱清筱。
“姨夫!”朱清筱看到藍若海,像是見到了親人,激動地朝他跑去。
“別動!”一位手持長刀的捕快伸手便去拉扯朱清筱。此人看來還不到二十歲,麵無表情,顯然並未意識到局麵的變化。
“真是無知者無畏。”徐秋雨冷笑一聲,三枚棋子電射而出,品字形往那捕快射去。
捕快長刀一揮打飛一枚棋子,卻被另兩枚棋子擊中,但聽“噗噗”兩聲,已軟倒在地。朱清筱被這一變故嚇得花容失色,又縮迴到藍橋懷裏。
“反了!”陳曦尚不及製止,另幾名捕快已跳起來往小船撲去。
藍若海一聲長笑,也不見身形如何變化,竟如大鳥般橫過了幾丈寬的水麵,徑欺向陳曦。
“保護大人!”陳曦身邊的幾位捕快刀劍齊出,或砍或刺地攻向藍若海。
藍若海“鏘”地一聲破曉劍出鞘,幾朵劍花爆起,同時就聽連聲脆響,捕快們紛紛刀劍脫手。
陳曦沒想到藍若海的劍法高明至此,錯愕之下長劍一振,刺向藍若海的左肋。
藍若海轉了個圈子輕鬆躲過,同時破曉劍劍迴鞘,隨手同陳曦過了幾招後,極有分寸地以劍鞘在陳曦的脖子上輕點一下,向旁退開。
陳曦麵如土色,冷汗涔涔,摸了摸自己的脖子,又看了眼藍若海被黑布條一圈圈纏起來的劍鞘,拱手道:“定遠伯劍法高明,末將佩服。”他直至此刻仍不忘自稱“末將”,用意自是提醒藍若海他是奉命拿人,不可純以江湖規矩解決。
此時藍橋已帶著朱清筱上船,徐秋雨解下纜繩蕩開小船,朝在岸上不知所措的陳曦喝道:“你迴去就說,沒見過定遠伯,也沒追到江陵郡主。皇上寬仁厚德,最多口頭說你兩句,不會真個怪罪於你。”
眼見小船蕩遠,陳曦無奈地道:“多謝徐先生指點。”
見陳曦帶人撤走,朱清筱撫胸長舒一口氣道:“嚇死人哩,多虧有姨夫在。”她迴頭看了眼徐秋雨,又補充道:“還有徐叔叔。”
徐秋雨笑眯眯地應了一聲,向藍橋問清了事情原委,喟然道:“湘王剛烈,寧死不屈,著實令人敬佩。”
藍若海追問道:“婉妤也一同去了?”婉妤是王妃柳氏的閨名,也是藍若海亡妻的長姐,故有此一問。
朱清筱含淚稱是:“母妃與父王情深意篤,至死同穴。”
藍若海默然良久,柔聲道:“你孤身逃出火海,勇氣可嘉。以後你就跟著我吧,把我這裏當做是你的家,他陳曦若再敢來找麻煩,就讓他來找我。”
朱清筱眼淚簌簌而落,哽噎地道:“姨夫……”
徐秋雨提醒道:“此次皇上削藩決心極大,百川兄如此做等若公然抗旨,隻怕蘇州是迴不去了。”
“迴不去就迴不去吧。”藍若海毫不在乎地道,“不過一座宅子,幾個仆人罷了。迴頭我送一封書信迴去遣散了他們,留一座空宅子,他陳曦願意要就給他拿去。有人的的地方才是家,現在我兒女在旁,走到何處不是家呢?”他刻意強調了“女”字,顯然已把朱清筱視作親生女兒。
徐秋雨拱手笑道:“百川兄豪氣幹雲,小弟佩服。
藍橋亦拍了拍朱清筱柔弱無骨的香肩,安慰道:“從今以後,你就是我的親妹子,再有誰敢欺負你,得先過我這一關。”他本以為朱清筱能好受一些,不想她卻哭得更厲害了,問她緣由卻又不答,鬧得藍橋一頭霧水。
徐秋雨放下棋子,問藍若海道:“不知百川兄下一步何去何從呢?”
“削藩這才剛剛開始。”藍若海道,“我想先去青州走一趟,看看形勢如何發展,再做下一步決定。”
“去青州找正元兄嗎?”徐秋雨眯起眼睛,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半晌似是想起一事,悠悠笑道:“記得當初,百川兄和正元兄有約,說……”
“不可說,不可說也。”藍若海笑著打斷了他的話。徐秋雨恍然看向藍橋,又朝藍若海遞了一個詢問的眼色,見藍若海含笑點頭,露出會意的微笑。
藍橋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朱清筱也拭去了眼淚,嗔道:“姨夫和徐叔叔打什麽啞謎呢?人家聽不懂哩。”
“還叫姨夫作甚?該叫幹爹才是。”徐秋雨打著哈哈道,“兩年不見,小郡主也出落成個小美人兒了,百川兄得女如此,怎能不老懷大慰?”
朱清筱畢竟才十四歲,聽了這話立時羞得麵紅耳赤,拉著藍橋往船尾溜去。路過那瘦弱少年時她嬌聲道:“藍楓哥,你也跟我過來。”
那少年藍楓是藍若海的小兒子,也是藍橋的弟弟,聞言笑道:“江陵郡主有命,小子怎敢不從?”
藍若海見幾個孩子走開,長途一口氣,皺眉道:“皇上大力削藩,弄至天下藩王人心惶惶,如今又鬧出湘王自焚的慘劇,再這麽下去隻怕會難以收場。我想上書勸諫皇上暫緩削藩,不知安邦你怎麽看?”
徐秋雨沒有立即答話,而是不緩不慢地先把棋子收好,然後才肅容道:“恕我不敢苟同。”
藍若海稍稍一怔道:“願聞其詳。”
“削減藩王,把權力收迴中央,這是曆朝曆代的大勢所趨,非你我之力能止也。”徐秋雨侃侃而談道:“漢高|祖封大小藩國甚眾,漢武帝削藩集權,方有令四海臣服的強漢政權。”
藍若海搖頭道:“此一時彼一時也。漢武削藩之時,前有文景之治,可謂民富國強,四海靖平。然如今天下初定,人心不穩,且藩王多為皇上的叔父,若貿然削藩,極易使天下重現動亂。”
“百川兄此言差矣,皇權傳承豈有一帆風順?像當年太子朱標驟然薨逝,若非先帝力排眾議堅持傳位皇上,天下立生動亂。”徐秋雨歎道,“諸王坐鎮四方,手握兵權,久必生變,想當年西晉的八王之亂,亦是由此而起。”
“當今聖上怎可與晉惠帝相比?馬皇後亦非賈南風。”藍若海沉聲道,“先帝暮年處置了不少功臣名將,除魏國公徐達外可謂無一善終。五年前藍玉案發,更是有人發出了‘藍玉之後再無名將’的喟歎。我大明若無燕王寧王等深諳戰場的藩王坐鎮北疆,他日蒙古韃子卷土重來,又有何人可堪重任?”
徐秋雨哂道:“蒙古太師鬼力赤剛剛殺死了大汗額勒伯克,改立坤帖木兒為大汗,此時鞏固勢力尚且不及,豈有南顧之心?”
“聽說鬼力赤號稱蒙古第一高手,野心極大,一旦讓他穩定住局麵,早晚必成大患。”藍若海不欲與他激辯,微一停頓,話鋒一轉道:“若他真敢南犯,我倒真想領教領教。”
徐秋雨撫髯笑道:“百川兄手癢哩。”
藍若海感慨地道:“想當年我們跟隨大帥遠征捕魚兒海,是何等的暢快?那真是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他仿佛是憶起了當年的壯懷激蕩,起身負手站到船頭。
徐秋雨油然道:“當時除了百川兄,還有正元兄和一明兄,咱們四個號稱‘軍中四傑’,無往不勝。”提起昔年舊事,二人皆是一陣喟歎。
藍若海緬懷地道:“自洪武二十二年一別,咱們四個已十年沒聚齊過啦。”
“是啊,十年……日子過得好快,多少滄海桑田,多少物是人非……”徐秋雨喃喃自語著,忽然也跳上了船頭,迎著江風大聲道:“往事不可追憶,百川兄請自珍重,小弟去也!”
說罷他如同腳底生風,打著轉飛出了船頭,在空中擺了個大鵬展翅的舒展體態,翩翩然落往四丈開外的江岸。
“好俊的輕功。”藍若海長笑道,“安邦也多保重,我們後會有期。”
浩瀚的宇宙中,一片星係的生滅,也不過是刹那的斑駁流光。仰望星空,總有種結局已注定的傷感,千百年後你我在哪裏?家國,文明火光,地球,都不過是深空中的一粒塵埃。星空一瞬,人間千年。蟲鳴一世不過秋,你我一樣在爭渡。深空盡頭到底有什麽?愛閱小說app
列車遠去,在與鐵軌的震動聲中帶起大片枯黃的落葉,也帶起秋的蕭瑟。
王煊注視,直至列車漸消失,他才收迴目光,又送走了幾位同學。
自此一別,將天各一方,不知道多少年後才能再相見,甚至有些人再無重逢期。
周圍,有人還在緩慢地揮手,久久未曾放下,也有人沉默著,頗為傷感。
大學四年,一起走過,積澱下的情誼總有些難以割舍。
落日餘暉斜照飄落的黃葉,光影斑駁,交織出幾許歲月流逝之感。
陣陣猶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動聲在他身邊響起,強烈的光芒開始迅速的升騰,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襯在他背後。唐三瞬間目光如電,向空中凝望。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愛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頓時,”轟”的一聲巨響從天堂花上爆發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衝天而起,直衝雲霄。
不遠處的天狐大妖皇隻覺得一股驚天意誌爆發,整個地獄花園都劇烈的顫抖起來,花朵開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氣運,似乎都在朝著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