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05章:問題普通,主體不普通
穿越十年,從離婚開始出道 作者:二十七塊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人物》欄目主持人名叫餘祐。
一個活潑的女孩子,不到二十八歲。
經曆很像林白芙,大學保研畢業後就進了京都電視台,憑借過硬的主持水準成為《人物》欄目的固定主持人。
當然一定是不如林白芙的經曆輝煌的,畢竟林白芙還沒到二十八歲已經是電視台台長了。中間的差距,還是很大的。
平常相處,餘祐依舊是個活躍的小女生模樣。
李昱沒想到,采訪的時候,突然變了個樣。
變得成熟,穩重,氣質典雅大方。
導致李昱不得不看一眼林白芙,怎麽他遇到的女孩子都這樣。
生活時,活潑好動。
工作時,沉著冷靜、大方得體。
雖然林白芙和餘祐還有差,林白芙生活時還有兩麵性格,但是大體上沒什麽區別。
林白芙察覺到李昱的眼神,並沒有做任何迴應。
表情很冷漠,仿佛不認識他。
李昱心想這幾天逛街吃飯,過二人世界的時候,林白芙很熱情的啊,現在擱這兒裝不認識?
這要不是,李昱並沒有戀愛腦,不是舔狗,這下估計要患得患失,琢磨著林白芙這又是怎麽了?是不是生氣了?我又哪裏做錯啦……
攝像的小導演道:“ok!一切準備就緒。”
林白芙在鏡頭之外,李昱和餘祐在鏡頭前坐著。
林白芙道:“都準備好了嗎?餘祐,準備好了嗎?李先生,準備好了嗎?”
她挨個問,兩人挨著迴答都準備好了,采訪正式開始。
采訪的問題,事先是對過的。
京都電視台不是其他媒體,它是官媒。
《人物》欄目采訪的都是為社會做出貢獻的精英人才,采訪一定是非常嚴謹,不容許出錯的。采訪的內容,主持人和受邀嘉賓的對話,一定是經過反複核對。
但是,也會在固定的框架內,給受邀嘉賓發揮的空間。更會針對不同采訪對象,設定不同的采訪對話。
像李昱這樣的集歌手、演員於一身的明星,給與的發揮空間反而不會很大,因為固定的采訪內容,他可以輕易說出來,而不會令人感覺到事先對過詞兒。
那些科研工作者、社會精英,可能就不會演戲了,框架可能就不會定得那麽死,卻一定會給非常精準的主題,然後圍繞這個主題來發揮。
總之就是根據不同的人物,設定不同的采訪內容,張弛有度。
餘祐先是自我介紹開場,然後介紹李昱,再讓李昱麵對鏡頭打招唿。
基本的流程結束,並且沒有任何問題了,采訪才會繼續。
這不是一檔,一鏡到底的采訪節目。
餘祐從李昱出道,來切入:“我們都知道,李昱是選秀出生,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在京都電視台的一檔選秀節目裏開始展露頭角,然後這裏麵還有一些曲折的故事。”
她也沒好意思,直接說出京都電視台的選秀節目的名字。
那屆之後,京都電視台就再沒搞過類似的選秀。
暴露的問題太多了,比如李昱的退賽風波,以及原京都電視台台長楊明輝在這檔節目裏麵的貪腐問題,直接把節目搞沒了。
餘祐提到的曲折故事,便指的退賽風波。
事先對過詞,李昱一聽就懂,他需要說一些退賽時候發生的事情,比如一些不為人知的內幕。觀眾就愛看這些,就愛窺探明星的甚至普通人的秘密。
采訪開頭便放出這個問題,那便是要在第一時間抓住觀眾眼球的。
當然,即便沒有這些問題,其實隻要采訪的是李昱,這一期節目的收視率是一定會保證的。
李昱略作思索,答道:“就是退賽風波嘛。其實那時候吧,比賽進行到一半,我認為這個舞台給我發揮的空間有限,而且那時候我已經爆火……”
餘祐這時接道:“還沒奪冠,就已經爆火?”
她問時,眼裏有驚訝。顯然,她了解過當時發生的事,但是卻沒有完全了解。
李昱道:“是的。我認為即便奪冠,也不會給我帶來更大的提升,可能也不會更火,後來的冠軍你們現在還記得是誰嗎?不記得了吧?他叫黃褚斯,現在是我公司旗下員工,負責一檔說唱節目。”
講到這裏,餘祐不禁笑了:“黃褚斯要是看到這段采訪,可能會很傷心吧?”
李昱繼續道:“再就是跟京都電視台之間發生了一些分歧,理念上的不合。思考再三,我才決定退賽的。”
他可以不用思索,直接就迴答。但事情畢竟發生在四五年前,即便印象深刻,那也還是要稍作思考狀,來表現出這段退賽的經曆,對他造成的印象沒有那麽深。
話裏麵也沒有把真正的內幕說出來,比如說,退賽最大的原因明明就是楊明輝逼李昱簽賣身合同。
說白了,就是想要給《超級歌聲》和京都電視台洗白。
看,連當事人對退賽的記憶都不深刻,說起來還要迴憶一下,其他人就別抱著這個點黑了。
是的,即便過去了好幾年,但是一說道李昱和京都電視台之間的關係,粉絲就一定會提到退賽風波,然後京都電視台在這段故事當中充當反派角色,被人唾罵。
所以需要洗白,但不需要完全洗,因為洗不白。
隻不過是上邊想要京都電視台的形象變得更加正麵一點,這個采訪說來還是帶著任務來的。但要不是林白芙帶隊,其他人來的話,李昱可能也不會這麽客氣。
畢竟,那時候李昱要隻是個沒掛的普通人,要麽成為楊明輝的掙錢機器,一輩子當奴隸,要麽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就此隕落。
哪種結局都不會太好,李昱不記恨楊明輝一輩子,那都算楊明輝的福氣。
當然,就算李昱說得委婉也沒用,退賽風波的始末,已經被粉絲扒得差不多了,再怎麽洗也沒用,除非李昱親口說原諒了楊明輝和京都電視台,不然粉絲還是會繼續詬病這件事的。
不過,這段采訪連開胃菜都不算,僅僅隻是給一個吸引觀眾繼續看下去的由頭。
真正來了個大的,是閑扯過半,餘祐找了個話題切入後問道:
“我們都知道,李昱一直致力於抗擊寒流,寒流就是寒國的流行音樂文化,並且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可為什麽後來,您還要去寒國發展呢?我們都知道,前段時間您剛才寒國迴來。”
這個問題其實很普通,關鍵是問問題的主體不普通。
餘祐代表的,是京都電視台。
京都電視台是官媒,是華夏喉舌……
一個活潑的女孩子,不到二十八歲。
經曆很像林白芙,大學保研畢業後就進了京都電視台,憑借過硬的主持水準成為《人物》欄目的固定主持人。
當然一定是不如林白芙的經曆輝煌的,畢竟林白芙還沒到二十八歲已經是電視台台長了。中間的差距,還是很大的。
平常相處,餘祐依舊是個活躍的小女生模樣。
李昱沒想到,采訪的時候,突然變了個樣。
變得成熟,穩重,氣質典雅大方。
導致李昱不得不看一眼林白芙,怎麽他遇到的女孩子都這樣。
生活時,活潑好動。
工作時,沉著冷靜、大方得體。
雖然林白芙和餘祐還有差,林白芙生活時還有兩麵性格,但是大體上沒什麽區別。
林白芙察覺到李昱的眼神,並沒有做任何迴應。
表情很冷漠,仿佛不認識他。
李昱心想這幾天逛街吃飯,過二人世界的時候,林白芙很熱情的啊,現在擱這兒裝不認識?
這要不是,李昱並沒有戀愛腦,不是舔狗,這下估計要患得患失,琢磨著林白芙這又是怎麽了?是不是生氣了?我又哪裏做錯啦……
攝像的小導演道:“ok!一切準備就緒。”
林白芙在鏡頭之外,李昱和餘祐在鏡頭前坐著。
林白芙道:“都準備好了嗎?餘祐,準備好了嗎?李先生,準備好了嗎?”
她挨個問,兩人挨著迴答都準備好了,采訪正式開始。
采訪的問題,事先是對過的。
京都電視台不是其他媒體,它是官媒。
《人物》欄目采訪的都是為社會做出貢獻的精英人才,采訪一定是非常嚴謹,不容許出錯的。采訪的內容,主持人和受邀嘉賓的對話,一定是經過反複核對。
但是,也會在固定的框架內,給受邀嘉賓發揮的空間。更會針對不同采訪對象,設定不同的采訪對話。
像李昱這樣的集歌手、演員於一身的明星,給與的發揮空間反而不會很大,因為固定的采訪內容,他可以輕易說出來,而不會令人感覺到事先對過詞兒。
那些科研工作者、社會精英,可能就不會演戲了,框架可能就不會定得那麽死,卻一定會給非常精準的主題,然後圍繞這個主題來發揮。
總之就是根據不同的人物,設定不同的采訪內容,張弛有度。
餘祐先是自我介紹開場,然後介紹李昱,再讓李昱麵對鏡頭打招唿。
基本的流程結束,並且沒有任何問題了,采訪才會繼續。
這不是一檔,一鏡到底的采訪節目。
餘祐從李昱出道,來切入:“我們都知道,李昱是選秀出生,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在京都電視台的一檔選秀節目裏開始展露頭角,然後這裏麵還有一些曲折的故事。”
她也沒好意思,直接說出京都電視台的選秀節目的名字。
那屆之後,京都電視台就再沒搞過類似的選秀。
暴露的問題太多了,比如李昱的退賽風波,以及原京都電視台台長楊明輝在這檔節目裏麵的貪腐問題,直接把節目搞沒了。
餘祐提到的曲折故事,便指的退賽風波。
事先對過詞,李昱一聽就懂,他需要說一些退賽時候發生的事情,比如一些不為人知的內幕。觀眾就愛看這些,就愛窺探明星的甚至普通人的秘密。
采訪開頭便放出這個問題,那便是要在第一時間抓住觀眾眼球的。
當然,即便沒有這些問題,其實隻要采訪的是李昱,這一期節目的收視率是一定會保證的。
李昱略作思索,答道:“就是退賽風波嘛。其實那時候吧,比賽進行到一半,我認為這個舞台給我發揮的空間有限,而且那時候我已經爆火……”
餘祐這時接道:“還沒奪冠,就已經爆火?”
她問時,眼裏有驚訝。顯然,她了解過當時發生的事,但是卻沒有完全了解。
李昱道:“是的。我認為即便奪冠,也不會給我帶來更大的提升,可能也不會更火,後來的冠軍你們現在還記得是誰嗎?不記得了吧?他叫黃褚斯,現在是我公司旗下員工,負責一檔說唱節目。”
講到這裏,餘祐不禁笑了:“黃褚斯要是看到這段采訪,可能會很傷心吧?”
李昱繼續道:“再就是跟京都電視台之間發生了一些分歧,理念上的不合。思考再三,我才決定退賽的。”
他可以不用思索,直接就迴答。但事情畢竟發生在四五年前,即便印象深刻,那也還是要稍作思考狀,來表現出這段退賽的經曆,對他造成的印象沒有那麽深。
話裏麵也沒有把真正的內幕說出來,比如說,退賽最大的原因明明就是楊明輝逼李昱簽賣身合同。
說白了,就是想要給《超級歌聲》和京都電視台洗白。
看,連當事人對退賽的記憶都不深刻,說起來還要迴憶一下,其他人就別抱著這個點黑了。
是的,即便過去了好幾年,但是一說道李昱和京都電視台之間的關係,粉絲就一定會提到退賽風波,然後京都電視台在這段故事當中充當反派角色,被人唾罵。
所以需要洗白,但不需要完全洗,因為洗不白。
隻不過是上邊想要京都電視台的形象變得更加正麵一點,這個采訪說來還是帶著任務來的。但要不是林白芙帶隊,其他人來的話,李昱可能也不會這麽客氣。
畢竟,那時候李昱要隻是個沒掛的普通人,要麽成為楊明輝的掙錢機器,一輩子當奴隸,要麽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就此隕落。
哪種結局都不會太好,李昱不記恨楊明輝一輩子,那都算楊明輝的福氣。
當然,就算李昱說得委婉也沒用,退賽風波的始末,已經被粉絲扒得差不多了,再怎麽洗也沒用,除非李昱親口說原諒了楊明輝和京都電視台,不然粉絲還是會繼續詬病這件事的。
不過,這段采訪連開胃菜都不算,僅僅隻是給一個吸引觀眾繼續看下去的由頭。
真正來了個大的,是閑扯過半,餘祐找了個話題切入後問道:
“我們都知道,李昱一直致力於抗擊寒流,寒流就是寒國的流行音樂文化,並且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可為什麽後來,您還要去寒國發展呢?我們都知道,前段時間您剛才寒國迴來。”
這個問題其實很普通,關鍵是問問題的主體不普通。
餘祐代表的,是京都電視台。
京都電視台是官媒,是華夏喉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