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邵以夫決定將院線讓出,邵氏四家龍頭戲院出租,已與潘迪聲入股的德寶電影公司正式簽署合約。”</p>


    “邵氏退出,德寶接力,香港電影三巨頭依舊。”</p>


    太古城的小房間內,顧夏陽看著手上的報道,感歎一個時代終於結束了。</p>


    香港後來被稱為‘東方好來塢’,接下來的十年可以說是最輝煌的年代,香港的電影可以統治整個東南亞的電影市場。</p>


    在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湧現出無數大大小小的電影公司,但稱得上巨頭的,原本也就是隻有邵氏、嘉禾以及新藝城。</p>


    其實最早是60年代的邵氏雄霸天下,後來嘉禾崛起,變成雙雄爭霸;之後新藝城誕生,形成短暫的三足鼎立。</p>


    本來邵六叔將重心轉移到無線tvb,邵氏兄弟電影公司的退出,會讓香港電影市場形成嘉禾、新藝城的雙雄爭霸,沒想到潘迪聲的入場,讓三足鼎立的局麵依舊。</p>


    “不過也還是嘉禾厲害啊,要不是嘉禾,邵氏也沒可能這麽快就開始減產甚至是放棄院線了。”</p>


    這段時間準備正式入場電影行業的顧夏陽,也是做足了功課,對於嘉禾、新藝城也是進行了深入的了解。</p>


    相比起新藝城的路子,嘉禾當年為了幹倒邵氏,可以說是不惜餘力。</p>


    這些年嘉禾成為香港影壇巨頭爭霸的大贏家,靠的是李小龍、許官文、洪勁寶和程龍等巨星,前仆後繼的強勢輸出。</p>


    而嘉禾能夠連續吸引到這些頂級電影巨星的加盟,靠的是它與巨星利益分享的策略。它的操作很簡單,就是獨立製片人製,即允許巨星成立自己的電影公司,成為嘉禾的衛星公司,可以自己立項拍電影,然後與嘉禾分享票房收益。</p>


    李小龍的協和電影,洪勁寶的寶禾,程龍的威禾,以及許冠文兄弟的許氏等,都是這樣的公司。</p>


    這樣的合作方式,非常靈活。除了片酬、製作費與分紅。</p>


    比如洪勁寶為其他電影公司拍片(如為金公主院線旗下的“永佳電影公司”拍《提防小手》和新元寶出品等),嘉禾亦會負責影片在海外市場的發行工作。</p>


    像三毛哥今年執導的《夏日福星》更與嘉禾以“買斷”形式合作,即嘉禾提供拍攝資金,拍完後則將影片版權買斷。</p>


    差不多就是拍完之後嘉禾把一張支票給他,數目很大,算買斷這部戲,整個戲出來的利潤,虧也好,掙也好,都不關洪勁寶的事了。</p>


    對於嘉禾的衛星模式,顧夏陽很是感慨,能夠以此將邵氏電影帝國擠兌到停產,鄒文淮跟何冠嚐眼光獨到。</p>


    在邵氏推行大片廠製度的年代,邵六叔與旗下一眾演員皆屬雇傭關係,因邵氏向來要求演員或導演與之簽長約,時限也往往是一年至幾年。</p>


    當時合約期間藝人的片酬多無增減(一線演員為2000美元一部,且無分紅),且“包身”於製度下的演員也不能外出接戲,即使饒有成就,也最多在邵氏高層全盤掌控創作及拍攝權的前提下自成一派,故此在創作上的自由度相當有限。</p>


    而且全盛時期的邵氏雖擁有數以千計的工作人員和一座規模極大的影城,但這個“中國電影有史以來空前的電影王國”畢竟不是每天都在開戲,故此更非對所有人都能物盡其用,繼而問題就出現了。</p>


    有些輪不上進組的工作人員每月照例發薪水不說,許多人更不得不日日等戲開工,結果龐大的影城裏時常出現“守株待兔”的尷尬情景,再加上從不間斷的片場維護、機器保養、日常用品等開支,實在是一筆不小的負擔。</p>


    還有一點在於,大片廠製度下的製片人掣肘於戲院商的幹涉和“撈過界”的禁忌下,因此工作範圍往往較窄(如安排拍攝時間及尋找場地等寥寥職責),若談自由豈非多管閑事?</p>


    鄒文淮在嘉禾推行的外判製度恰好與邵氏的大片廠製度相對,一方麵突破了“包身工”的局限,主動尋覓或接受與不同戲院商和製片商的合作,以求在更大程度上實現“優化組合”。</p>


    另一方麵則以合作關係的形式給予明星和製片人更平等的創作地位,即支持對方成立“衛星公司”。</p>


    以母公司監督劇本、成本及拍攝進度的前提下自主開拍電影,由此讓其得以創作出更多元化的類型題材,而影片完成拍攝後既可直接交由母公司進行宣傳發行,亦可獨立“外判”給其他電影公司負責。</p>


    這樣即減少了額外的成本投入,更拓寬了電影製作的空間,可謂兩全齊美。</p>


    至於分紅方麵,嘉禾的外判製度也不同於片廠化下的“既定式條款”。</p>


    除了片酬和製作費,影片賣座的利潤更可按一定比例分紅(最高可達到五五分賬),共享對象也包括演員個人及合作公司等,如此“平等互利”的模式,自然能夠讓更多明星、製片人或其他戲院發行商樂於合作。</p>


    當然更重要的是,隨著市場對電影題材的要求愈加嚴格,流水線作業早已無法滿足觀眾的眼光。</p>


    取而代之者則是對創作者的認同及渴望,故此在主流觀念的推動下大片廠製度逐漸衰落,與創作主動性不謀而合的獨立製片人製度隨即興起,這無疑也是電影工業重心轉變的必然導向。</p>


    後來獨立製片在香港可謂是百花齊放,人人都看出電影市場一片火熱。</p>


    不過再看看手上的報道,照片上洪勁寶跟岑健勳站在潘迪聲邊上麵笑如花,顧夏陽搖搖頭道:“隻可惜他們低穀了大哥大搞事的能力,偏愛程龍,總會有人不滿的。”</p>


    就在去年,洪勁寶跟岑健勳合作開了德寶電影公司,然後大老板潘迪聲入股,租用了邵氏院線,據傳四家龍頭戲院的年租金就在4000萬。</p>


    不過潘迪聲是大老板,他還有很多其他更賺錢的生意,電影隻是副業;所以,德寶的日常運營與電影決策,都是洪勁寶和岑健勳在操作。</p>


    </p>


    “今年是香港電影的大洗牌,也是我的機會。”</p>


    坐在書桌上的顧夏陽,已經正式將《天若有情》修改完畢,甚至畫出了不少的分鏡頭來,這方麵,後來從事影視劇後,他是專門進修過的。</p>


    之前他開玩笑跟王樂泰說,第一部電影拍的是父母的傳記,其實也不算說笑。芳姐的愛情故事,跟《天若有情》何其相似。</p>


    就目前的情況,香港的電影市場尚無正兒八經的‘浪子電影’,可實際上女孩子們都是有浪子情節的。</p>


    似乎青春期的每個女孩子都會鍾意浪子,愛他們的放蕩不羈,愛他們飄忽不定的行蹤,愛他們的簡單霸道。</p>


    不論是忽然出現在你眼前,調戲你一番,讓你羞澀至麵紅耳赤後消失無蹤,還是野蠻的親近你,跟他們在一起總是無拘無束,永遠不用擔心明天是快樂還是煩惱,這樣的喜歡,會讓你義無反顧。</p>


    《天若有情》就是這樣一部絕佳的浪子愛情電影,顧夏陽手上有著校園第一雜誌《cool!》,兩者可以說是相得益彰。</p>


    到後來再看《天若有情》的故事可能有些俗套,簡單來說是一個街頭混混和一個富家小姐Jojo的愛情悲劇故事,無非是香港電影中常見的黑幫火並,愛情片中飛蛾撲火的愛情。</p>


    但《天若有情》的魅力並不在於情節的跌宕起伏,而是極致的浪漫,在某種程度上《天若有情》是偶像愛情劇。</p>


    這樣的一部電影,此時的青少年們不可能不買賬。</p>


    當然了,作為一個圈外人想要躋身電影市場,顧夏陽也早為自己準備好了敲門磚。</p>


    女主角幾乎是在顧夏陽寫這個劇本的時候,就決定了富家女jojo由小猶太周彗敏來飾演了。</p>


    另外天下一(one cool)電影製作公司的成立,就是要將現在鬱鬱不得誌的陳沐勝跟杜棋峰給招攬進來。</p>


    “叮零零——”</p>


    就在顧夏陽整理好部分分鏡頭的時候,桌子上的電話機響了起來。</p>


    “小猶太,這麽快燒好了?”接起電話的顧夏陽麵帶微笑,不用猜都知道是16樓的周彗敏來電。</p>


    “好了,你上來吧。”</p>


    房間內的周彗敏掛了電話,忙碌著將廚房裏最後一個菜端了出來。</p>


    哪怕小猶太搬家了,也沒有甩掉這個蹭吃蹭喝的癩皮狗。</p>


    她搬到太古城沒幾天,顧夏陽就跟著搬了過來。</p>


    一個在8樓,一個在16樓。</p>


    雖然同住一棟樓,實際上這段時間兩人見麵的機會並不多。</p>


    周彗敏拿下新秀歌唱大賽的金獎之後,除了簽約華星唱片之外,還跟無線tvb簽署了一份普通的電視藝人約,忙著籌備第一張專輯以外的她,偶爾上上無線tvb的節目,客串一下司儀。</p>


    “好香,好香。小猶太,廚藝大有進展啊。”進門後的顧夏陽上前就伸手拿了一塊肉,嚐了嚐後麵露滿足之色。</p>


    “先洗手!!!”</p>


    “好的,大歌星。”</p>


    “哼,我不是大歌星,你才是大名鼎鼎的‘香港浪子’!”</p>


    “我都說了那是汙蔑,大學期間我忙著學業,哪有時間拍拖。”</p>


    周彗敏嬌哼一聲,盯著洗完手出來的顧夏陽,眼光帶著審視道:“白日夢,其實也是你吧?”</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香江野性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妖獨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妖獨秀並收藏重生香江野性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