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院子,嬴政負手而立。</p>


    邊走邊說道:</p>


    “你所說不過是想讓始皇認錯罷了。”</p>


    “但這個錯,始皇認不了!”</p>


    “當年韓非說過:‘淺薄而易見,漏泄而無藏,不能周密而通群臣之語者,可亡也!’”</p>


    “認錯?”</p>


    “始皇是不能接受的!”</p>


    “認錯是在削弱自己的權威。”</p>


    “天下臣民知道原來正確、英明神武始皇也會犯錯,那他們還會對始皇、對皇權那麽畢恭畢敬嗎?”</p>


    “所有人都能犯錯,唯獨始皇不能錯!”</p>


    “始皇錯不得!”</p>


    “你還不懂權勢。”</p>


    “普天之下,唯皇權獨尊。”</p>


    “皇帝獨大!”</p>


    “即便是事實也必須向皇帝低頭。”</p>


    “皇帝一切威勢來源於皇權,而非是所謂事實公正,若是這些事實對皇權有害,那這些事實不要也罷!”</p>


    “善歸上,罪歸下!”</p>


    “始皇為秦王時的確認過錯,但當始皇為皇帝,在和氏璧下刻下‘奉天承運’四個字後,他就不能犯錯了。”</p>


    “上天認可的皇帝豈能有錯?”</p>


    “又豈能犯錯?”</p>


    “我知你的心思,但你卻不懂始皇的位置。”</p>


    “而今天下多有窺探之輩,意欲推翻大秦,始皇若是認錯,隻怕天下會瞬間動蕩,到時隻會有越來越多不軌之徒,去質疑朝廷、去質疑大秦擁有天下。”</p>


    “那時大秦就真正危險了。”</p>


    “你還是不懂!”</p>


    嬴政走了。</p>


    背影盡顯蕭索和沉寂。</p>


    望著秦長吏落寞的背影,秦落衡心中很不是滋味。</p>


    嬴政的話,他聽到了。</p>


    他雖然覺得不對,但卻無力反駁。</p>


    他的性子其實還是帶著幾分自傲,總覺得自己的眼見和見識,都高於現在的古人一大截。</p>


    他能夠理解秦政,但並不太能接受。</p>


    他一直有優越感。</p>


    但現在,他覺得自己錯了。</p>


    錯的很離譜。</p>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限製,拋開時代而言,他自認自己學識和才具遠超當世所有人,但若是放在當下的情境,他或許隻算得上是中人之資。</p>


    有著後世對曆史的了解,他可以對大秦點頭評足、高談闊論,但真的融入到秦朝,他才發現,自己並不比當世人聰明,當世人做出的決定或許在當世就是最正確的。</p>


    他臆想的治世良策,完全拋開了曆史現狀。</p>


    根本就是在自欺欺人。</p>


    秦始皇費盡心力創建起這個集權帝國,眼下天下窺探之輩眾多,都想要推翻秦始皇創建的帝國,讓天下重新恢複到大周分治的情況,而想要威懾天下,就必須要維持絕對的權威。</p>


    認錯根本是取死之道!</p>


    望著已空蕩蕩的街巷,秦落衡長歎一聲。</p>


    自語道:</p>


    “我還是太天真了。”</p>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p>


    ......</p>


    坐在馬車上,嬴政搖搖頭。</p>


    他並不認為秦落衡能理解那番話。</p>


    在其位,謀其政。</p>


    秦落衡未處理過政事,所有的信息來源全靠道聽途說,對於治政完全靠瞎想,對治政之道也沒有太多切身體會,但他也清楚,秦落衡的出發點是好的。</p>


    隻是他還不懂!</p>


    嬴政目光微凝,他在考慮要不要讓秦落衡去處理一下政事,如當年扶蘇處理朝堂政事一般,讓其對天下運行有個大致的體驗,但想到秦落衡現今的身份,他也不由眉頭一皺。</p>


    很快。</p>


    馬車唿嘯的駛入了皇城。</p>


    剛迴到鹹陽宮,禦史戚鰓就前來覲見。</p>


    “戚鰓?”嬴政眼中閃過一抹厲色,當即拂袖道:“宣。”</p>


    戚鰓麵色凝重的進到殿內。</p>


    躬身行禮道:</p>


    “臣戚鰓參見陛下。”</p>


    嬴政冷眼望著戚鰓,說道:“朕讓你查的是查的怎麽樣了?”</p>


    戚鰓作揖道:</p>


    “迴陛下。”</p>


    “臣經查到了一些信息。”</p>


    “近日鹹陽流傳甚廣的讖語是出自幾名儒生。”</p>


    “儒生?”嬴政目光一寒。</p>


    戚鰓身子微微一顫。</p>


    答道:</p>


    “迴陛下。”</p>


    “眼下隻查到是幾名學士。”</p>


    “不過臣另外查到,此事跟城中的原六國貴族有關,這次讖語之所以能傳播這麽廣,就是這些人在暗處推波助瀾。”</p>


    “臣請旨查辦此事!”</p>


    嬴政目光淩厲的掃了戚鰓一樣。</p>


    冷聲道:</p>


    “隻有幾名學士。”</p>


    “朕不信。”</p>


    “你下去繼續嚴查,朕不信區區幾名學士,就能把這謠言傳的沸沸揚揚,朕不管你用什麽方法,朕隻要結果,查到跟官吏有關,查辦相關官吏,查到跟博士學宮有關,處置這些博士。”</p>


    “六國餘孽,直接查辦。”</p>


    “近日城中大肆傳謠、散謠、布謠者,一律從重處罰。”</p>


    “朕給你五天時間。”</p>


    “五天後,城中還有謠言流傳,朕拿你是問!”</p>


    “臣遵令。”戚鰓凝聲道。</p>


    ......</p>


    博士學宮。</p>


    子襄臉色冰冷的看著自己這位兄長,恨鐵不成鋼的問道:“兄長,你給我說實話,這次城中傳的沸沸揚揚的讖語,跟你有沒有關係?”</p>


    孔鮒麵色一滯。</p>


    搖頭道:</p>


    “子襄,你這就誤會我了。”</p>


    “上次議政被鄭國羞辱了後,我這段時間連門都不怎麽出,怎麽可能去參與這讖語之事?你兄長我雖然學問不精,但多少還是清楚一些是非的,這事沒有知會你,我哪敢擅自摻和?”</p>


    子襄狐疑的看著孔鮒。</p>


    驚疑道:</p>


    “兄長真的沒參與?”</p>


    “這事兄長可千萬不能說謊。”</p>


    “我跟禦史戚鰓有些交情,剛才在路上遇到了,戚鰓告訴我,始皇正要他嚴查此事,若是查到博士學宮的博士參與其中,怪罪下來,我們可擔當不起。”</p>


    孔鮒輕笑道:</p>


    “子襄你實在是多慮了。”</p>


    “我們是始皇親自任命的博士,為掌管天下文學之人,以往不是沒有人冒犯陛下,但始皇也隻是出言嗬斥,何曾真殺了那些博士?”</p>


    “你多心了。”</p>


    “就算真有儒家博士牽扯其中,大抵也不過是斥責一番,我們儒家現是學宮中的學派領袖,七十二博士,我儒家占據了七成,目下,鹹陽謠言四起,若是對我們儒家下手,恐會致使更大的動亂,始皇又豈會因小失大?”</p>


    孔鮒一臉澹定。</p>


    子襄卻絲毫不怎麽認為。</p>


    搖頭道:</p>


    “兄長此言差矣。”</p>


    “此一時非彼一時,以往其他博士大多隻是口出不遜,並沒有對朝堂對大政有什麽影響,但眼下鹹陽人心浮動,若是真的有儒家博士牽扯其中,始皇未必真的下不了手。”</p>


    “戚鰓知會我,恐怕正因為此。”</p>


    “這次的讖語風波,傳播的如此迅速,隻怕是有人在暗中推動,我們不得不察,若是牽扯過深,恐會為人算計,替別人當了替死鬼,兄長你可千萬不要大意。”</p>


    “這事有這麽誇張?”孔鮒眼中露出一抹疑色,沉聲道:“我確實沒有參與其中,不過......”</p>


    “學宮中有人參與了。”</p>


    “誰?”</p>


    孔鮒道:</p>


    “高堂生和羊子幾人吧。”</p>


    “倒也不能說是他們參與了,準確說是他們門下的學士有參與,那句讖語,他們還幫著改了一下。”</p>


    “羊子、高堂生?”子襄眉頭一皺,隨即冷聲道:“兄長,你盡快跟這兩人撇清乾係。”</p>


    “不管他們是有心還是無心,他們已經卷入這次的讖語事件,這兩人在博士學宮的地位並不高,始皇若是動起手來,更不會有絲毫的顧忌。”</p>


    “兄長千萬不要顧忌同袍之情。”</p>


    “眼下我儒家的私學已在山東郡縣遍布,用不了多久,我儒家的學問就能紮根地方,現在正是我們韜光養晦的階段,萬不可卷入到這些禍事之中,若是引起了朝堂注意,隻會為我儒家招來大禍!”</p>


    “我孔門九代治學,為的是什麽?”</p>


    “登臨廟堂!”</p>


    “現在大秦各地不穩,正是儒家壯大之時,若是錯過了這次大好良機,我儒家想統掌天下文學、掌禦廟堂之機,基本機會寥寥了,甚至再想發展我儒家,都不知要等到什麽時候了。”</p>


    “兄長,你行事要慎之又慎。”</p>


    孔鮒麵色一沉。</p>


    額頭更是溢出了不少汗水。</p>


    他顯然意識到了這事對儒家的影響。</p>


    保證道:</p>


    “子襄你放心吧。”</p>


    “先祖大誌,我孔鮒焉敢忘卻?”</p>


    “這段時間,我不會再參與任何大事,等會我就去跟這兩名博士劃清界限,以後就在家潛心研究學問,絕不會影響到我儒家的長久大計。”</p>


    </p>


    子襄微微額首。</p>


    凝聲道:</p>


    “兄長倒不用這麽小心。”</p>


    “隻是眼下時局微妙,我們萬不可掉以輕心。”</p>


    “天下雖有一定動蕩,但還在始皇控製之中,若是我們不慎卷入其中,恐會讓法家的人找到機會,到時一份份奏疏呈上,我儒家的處境隻會越發艱難。”</p>


    “謹慎一點並無大錯。”</p>


    “不過......若說真的不參與,其實也未必,天下動蕩,其實對我儒家有利,隻是我儒家隻能淺藏輒止的參與,不能摻和太深,而且兄長跟我是萬萬不能牽扯其中的。”</p>


    “儒家的其他人都可以出事。”</p>


    “唯我孔門不能!”</p>


    “若我孔門倒下,儒家大旗必定易幟,到時儒家就非是我孔門的儒家,而是其餘儒生之儒家。”</p>


    “他們對先祖的王道仁政能有多深理解?”</p>


    “所以兄長切莫自誤!”</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嫡公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冥狄z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冥狄z並收藏大秦嫡公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