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p>


    羋府內安靜。</p>


    陽泉君羋辰看著手中的傳信。</p>


    眼中滿是凝重。</p>


    良久。</p>


    羋辰低聲道:</p>


    “陛下還真是謹慎。”</p>


    “即便朝臣齊聲支持新田政,陛下依舊不為所動,隻願意小範圍實行新田政,此舉倒是直接堵了悠悠眾口。”</p>


    “但......”</p>


    “陛下你又怎會知道。”</p>


    “潁川郡、泗水郡、陳郡,這三郡我楚係卻是關係匪淺,想用這三地做示範,以觀後效,陛下卻是打錯了主意。”</p>


    “還成全了長公子的功績。”</p>


    “嗬嗬。”</p>


    羋辰杵著拐棍,眼中滿是譏諷。</p>


    這時。</p>


    突然有隸臣來報。</p>


    “家長,門外有一賣柴老翁求見,他說自己跟家長關係匪淺,家長對其更是有過救命之恩。”</p>


    “家長,你看?”</p>


    “賣柴翁?”羋辰眉頭一皺。</p>


    隸臣道:</p>


    “的確是名賣柴翁。”</p>


    “不過近日府中並不缺柴火,這老翁也不知是怎麽找上門的,我原本想直接將其趕走,但他三令五申的說自己跟家長關係不淺,還說是來報救命之恩的。”</p>


    “我一時拿不定主意,所以當即來稟報家長。”</p>


    羋辰眼中閃過一抹冷色。</p>


    不悅道:</p>


    “這種人直接趕走就是,過來稟報幹什麽?你家長我何曾跟賣柴翁打過交道?”</p>


    “還救命之恩?”</p>


    “我會在意一個賣柴翁的救命之恩?”</p>


    隸臣作揖。</p>


    “我這就去將他趕走。”</p>


    就在隸臣快步朝後院走去時,羋辰眼中突然浮現了一道人影,他眼中露出一抹驚疑。</p>


    </p>


    “難道是他?”</p>


    “這個老東西還沒死?”</p>


    羋辰目光陰翳,稍作遲疑便道:</p>


    “站住。”</p>


    “你去把這人帶進來。”</p>


    “我也想看看這人究竟是誰?”</p>


    不多時。</p>


    隸臣把一名老翁帶了進來。</p>


    這是一個白發黑袍竹冠草履的消瘦老翁。</p>


    見到老翁。</p>


    羋辰不由眼皮一跳。</p>


    他揮了揮手。</p>


    示意四周侍女和隸臣退下。</p>


    等四周其他人盡數離開,這名老翁輕咳一聲,大咧咧的坐到了席子上,神態十分的隨意澹定,彷佛一切都是理所應當。</p>


    羋辰死死的盯著眼前老者。</p>


    凝聲道:</p>


    “你來我這幹嘛?”</p>


    “你想死,不要連累我。”</p>


    老翁咧嘴一笑,嘴中已沒幾顆牙齒。</p>


    笑嗬嗬道:</p>


    “你不歡迎我?”</p>


    “既然你對我這麽避之不及,當年為何還要救我?若非你在獄中將我調換,我當時就被陛下處死了,哪還能活到現在?”</p>


    “你說是吧?”</p>


    “羋禦史中丞!”</p>


    羋辰眼中露出一抹厲色。</p>


    拂袖道:</p>


    “你到底想幹什麽?”</p>


    “當年我就沒想救你,若非我姐強烈要求,我根本就不會出手,你都已經被陛下廢官,甚至被判處了死刑,對朝堂也絲毫沒影響力,救下完全是白費力氣。”</p>


    “事實證明我是對的!”</p>


    老翁不置可否。</p>


    嗤笑道:</p>


    “你以為我不知你們的心思。”</p>


    “你們救下我,隻是想借我之手,整合長信侯(嫪毒)、長安君(成蟜)殘存在朝中的勢力罷了,你姐華陽太後一介女流,還妄想繼續把持朝政,你真以為可以得逞?”</p>


    “當年我若幫你們。”</p>


    “嫪毒死後,死的就不僅僅隻有呂不韋了,還有你們羋姓熊氏這一脈,你真以為陛下當初手下留情,是因為你羋辰有擁立之功?你真以為陛下會在意華陽太後臉麵?”</p>


    “你確是忘了。”</p>


    “我們這位陛下可是囚母弑弟之人!”</p>


    “陛下親政以來,略施權謀,就將朝堂玩弄於鼓掌間。”</p>


    “隻是陛下一直隱而不發,任由呂不韋、嫪毒、華陽太後等人把持朝綱,初期之所以放任你們,並不是陛下軟弱,而是陛下對你們還沒有壓倒性優勢,等到軍中王氏、蒙氏臣服,朝堂就已然變天了。”</p>


    “隻有你們還渾然不覺。”</p>


    “還妄想通過結黨專權,跟陛下繼續共治天下。”</p>


    “你們太天真了!”</p>


    “你真以為長信侯想發動蘄年宮之變?成蟜公子想致使成蟜之亂?你以為他們看不清當時局勢?”</p>


    “但他們有的選嗎?”</p>


    “沒有!”</p>


    “你還記得尉繚子當年如何評價的陛下?”</p>


    “‘少恩而虎狼心,居約易出人下,得誌亦輕食人’。”</p>


    “誠然。”</p>


    “陛下親政以來,一直很敬重愛惜功臣。”</p>


    “舉凡能才,陛下無一不與之迅速結成篤厚情誼,也從來不去計較那些常人難以容忍而名士又長長難免的瑕疵與狂傲。”</p>


    “但陛下真這麽豁達?”</p>


    “陛下若真的豁達,呂不韋也就不會被逼殺了,成蟜公子也不會叛亂,熊啟更不會中途謀逆,陛下隻不過是對外表現的很和善的虎狼罷了。”</p>


    “但虎狼終究還是虎狼!”</p>


    “他會吃人!”</p>


    “你們都被陛下的偽裝騙了!”</p>


    羋辰死死的盯著老翁,眼中露出一抹凝重。</p>


    質問道:</p>


    “你這話是什麽意思?”</p>


    老翁嗤笑道:“陛下近十年沒有露過獠牙,你們卻是都忘了陛下以往弑人的模樣,這次議政,是你指使朝堂那些人挑起新老秦人之爭的吧。”</p>


    老翁語氣很肯定。</p>


    羋辰目光陰晴不定,最後點頭承認下來。</p>


    老翁看著羋辰。</p>


    譏笑道:</p>


    “你還真是誌大才疏。”</p>


    “這種伎倆怎麽敢在陛下麵前使用?”</p>


    “你真覺得陛下好相處?”</p>


    被老翁這麽指責,羋辰臉色有點掛不住。</p>


    不悅道:</p>


    “我做事輪不到你指手畫腳。”</p>


    “我之所以選擇這麽做,自然是有我的道理。”</p>


    “你眼下就是一條寄居老狗,哪裏知道朝堂之事,你或許根本不知道,當年身亡的十公子,其實並沒有死。”</p>


    “他迴來了。”</p>


    “眼下就在鹹陽!”</p>


    “十公子當年的威勢,你是知曉的,若是十公子複起,朝堂的形式必定大變,我既然力主長公子,自然要為長公子竭盡全力。”</p>


    “目下朝堂‘新’秦人居多。”</p>


    “我若不趁此良機,讓朝臣提前站隊分化,等陛下昭告天下,宣布十公子歸來,那豈不是白白浪費眼下大好時機?”</p>


    “現在你知道我為何這麽做了吧?”</p>


    老翁大笑。</p>


    眼中滿是嘲弄之色。</p>


    譏諷道:</p>


    “我今天算是明白,當年華陽太後這麽風光,你身為其胞弟卻隻能屈居禦史中丞,就你這能力,禦史中丞已經是極限了。”</p>


    “我前麵說的那麽清楚了。”</p>


    “你卻聽不懂。”</p>


    “扶蘇?”</p>


    “哈哈。”</p>


    “羋辰,你年歲不小,就不要吊死在扶蘇身上了,扶蘇當不了儲君了,他的確曾有過機會,就是十公子‘死去’那十年,但他很明顯並沒有把握住。”</p>


    “眼下十公子已死而複生。”</p>


    “他就更沒機會了。”</p>


    “你還是老老實實做你的陽泉君,多為你們羋姓熊氏積攢點家產就行了,朝堂之事、儲君之爭,我勸你不要再參與了。”</p>


    “你參與不明白的。”</p>


    老翁好言勸了一句。</p>


    羋辰冷笑道:</p>


    “荒唐。”</p>


    “眼下朝堂半數傾心長公子。”</p>


    “何來無機會一說?”</p>


    “時過境遷,十公子就算迴來,也未必能重複當年盛景,長公子為何就一定爭不過?若是長公子都沒有機會,你服侍的那位,恐怕就幻想的機會都沒有。”</p>


    老翁目光一沉。</p>


    冷聲道:</p>


    “我家公子的確沒有機會。”</p>


    “但我本來就不奢求那些,隻是想在所剩餘日,為公子多掙點家產罷了,我隻求公子今後生活體麵舒適,僅此而已。”</p>


    “至於你所謂的傾心,不過是一廂情願罷了。”</p>


    “而且......”</p>


    “你這次犯了忌諱。”</p>


    “不過就你的意識,恐怕也意識不到。”</p>


    “也罷。”</p>


    “畢竟當年的確是你跟華陽太後救的我,我這次也算是了了當年的恩情,給你仔細說道一二。”</p>


    “你可知呂不韋,長信侯,長安君因何而死?”</p>


    羋辰蹙眉。</p>


    眼中露出了一抹疑色。</p>


    老翁道:</p>


    “我起初跟你一樣,也認為他們是犯了法,但死過一次之後,我卻是想明白了,根本就不是。”</p>


    “嫪毒和公子成蟜的確是叛亂。”</p>


    “但呂不韋當年跟陛下真是政見兩端嗎?”</p>


    “恐怕不是!”</p>


    “呂不韋死後,陛下采用了尉繚子的建議。”</p>


    “即在軍事上征服六國,同時重金搜羅收買各國重臣,主張轉變統一策略,從純軍事征服改為收買人心。”</p>


    “但這與呂氏春秋的策略有何不同?”</p>


    “入於敵之境,則民知所庇矣,黔首知不死矣,至於國邑之交,不虐五穀,不掘墳墓,不伐樹木,不燒積聚,不焚室屋,不取六畜,得民虜奉而題歸之,以彰好惡,信與民期,以奪敵資。”</p>


    “諫逐客書後,李斯跟呂不韋決裂。”</p>


    “但大秦立國後,李斯提出的‘別黑白而定一尊’,這跟呂不韋當年的政見有相悖嗎?”</p>


    “沒有。”</p>


    “秦國富強之基,樹於商君,蠶食之形,成於穰(rang)侯,囊括之謀,肇於呂相,呂不韋為大秦幾近傾其所有,在相位十二年,從輔左莊襄王到陛下,早已是權傾朝野。”</p>


    “呂不韋是商賈出身,商賈狡詐投機,世人皆知,呂不韋在相位時,更是時常將範蠡掛在嘴邊,他在明知跟陛下意見相左時,真的還會一意孤行?”</p>


    “更令人奇怪的是。”</p>


    “陛下當年給呂不韋定罪,說的是嫪毒是呂不韋的門客,這理由何其牽強?”</p>


    “即便如此。”</p>


    “呂不韋也是當即被陛下罷了相,隨後更是直接被流放,而在流放途中也是直接被一封書信逼殺,陛下能容得下王翦功高蓋主,容不下自己的‘仲父’?”</p>


    “嫪毒和公子成蟜亦有蹊蹺。”</p>


    “當年嫪毒欲壑難填,不僅想把持朝政,還膽大包天的讓趙太後為其生了兩子,嫪毒的確是自尋死路,不過你不覺得事變時,嫪毒拿到秦王璽和太後璽、調動衛戍過於順利了嗎?”</p>


    “彷佛是有人在刻意放縱。”</p>


    “至於公子成蟜。”</p>


    老翁話語頓了一下。</p>


    輕歎道:</p>


    “當時天下大勢已成。”</p>


    “公子成蟜領軍出發時,根本就沒有叛亂之心,他是被逼反的。”</p>


    “大秦因連坐製的存在,士卒叛變是很困難的事,當時秦趙還沒開戰,也不存在戰事慘烈一說,就是這樣,成蟜和部下皆反。”</p>


    “公子成蟜的叛亂一直是個謎!”</p>


    “等到大軍攻占屯留,成蟜的部下全部被處死,而屯留的百姓則全部流放,屯留直接成了一座空城。”</p>


    “陛下就不想問問成蟜因何而反?為何要反?”</p>


    “這可是自己的親弟弟啊!”</p>


    “被牽連處死前,我一直都沒想明白。”</p>


    “但這些年我想明白了。”</p>


    “他們的確有罪!”</p>


    “這個罪----”</p>


    “就是離王權太近。”</p>


    “他們三人都對陛下王權有威脅。”</p>


    “正是因為此。”</p>


    “從不猜忌用事之能臣、從沒有過功高震主之狐疑的陛下,對這三人露出冷血的獠牙。”</p>


    “呂不韋被逼死。”</p>


    “他的門客全部被流放到蜀地。”</p>


    “而且終身不得離開!”</p>


    “嫪毒被車裂。”</p>


    “其黨羽中大夫以上全部被斬首,其他的全部被剝奪了爵位,同樣也被流放到了蜀地。”</p>


    “成蟜亦身亡。”</p>


    “其黨羽全部被誅殺。”</p>


    “我起初並不太敢確認,直到十年前,十公子出事,我才真的確定陛下的虎狼之心。”</p>


    “陛下能容天下任何人。”</p>


    “唯獨容不下任何對王權有威脅的人。”</p>


    “自己的公子亦不能!”</p>


    “陛下這麽厭惡呂不韋,可曾禁了《呂氏春秋》?”</p>


    “未曾。”羋辰搖了搖頭。</p>


    老翁冷笑道:</p>


    “但陛下即位後卻是禁了一書。”</p>


    “你知道是何書?”</p>


    “《韓非子》?”羋辰目光微沉,似乎是想到了什麽。</p>


    老翁點頭。</p>


    “沒錯。”</p>


    “陛下這麽厭惡呂不韋,卻是沒有禁《呂氏春秋》,但又獨獨禁了《韓非子》。”</p>


    “這都是有原因的。”</p>


    “陛下是一個幾乎沒有缺陷的人。”</p>


    “但......”</p>


    “幾乎不等同沒有。”</p>


    “陛下唯一的缺陷就在這親情上。”</p>


    “隨著趙太後薨了,成蟜公子伏誅,陛下其實已幾近完人,但隨著諸公子成長,一切又有了波瀾。”</p>


    “陛下既希望諸公子成才,但又忌憚諸公子過於出色,以至於對自己有威脅。”</p>


    “而《韓非子》給了陛下另一個選擇。”</p>


    “什麽選擇?”羋辰問道。</p>


    老翁沉聲道:</p>


    “陛下從來都不相信任何人。”</p>


    “陛下隻信法、術、勢。”</p>


    “即以法刑人、以勢壓人、以術馭人。”</p>


    “《韓非子》雲:夫以妻之近及子之親而猶不可信,則其餘無可信者矣。”</p>


    “在陛下眼中。”</p>


    “所有人都是敵人!!!”</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嫡公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冥狄z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冥狄z並收藏大秦嫡公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