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國公府是勳貴之中頭一個,蘇藝英年早逝,蘇瑋年僅七歲,勳貴們都說徐國公府以後隻能仗著祖宗的餘蔭混日子了。哪裏料到身披重孝的蘇瑋抹幹眼淚,一挺小小的身驅,上早朝麵聖,自請為安郡王伴讀。
新皇登基後,安郡王為皇太子。
當時他在朝堂上當眾奏道:“臣幼失怙,不能與別的孩童一般隻是玩耍,自當支應起門庭,謀求一份差事。隻是臣年小力弱,隻能當伴讀,既與安郡王作伴,自身也可進學。”
小小孩童就懂得身為男子要支應起門庭,大臣們驚呆了。大殿裏寂然無聲。
看著跪在禦座下小小的身影,先帝心疼得不行,親自走下禦階,抱他上禦座,放他在腿上。自此,徐國公府威名更盛,沒人敢小覷。
九歲隨先帝圍獵,力搏猛虎,麵不改色把虎皮獻與皇帝。自此威名震天下,大家談到徐國公時不敢高聲。
想著兒子的苦處,坐在馬車裏的葉夫人淚光盈盈。有子如此,此生夠了。無論如何,她都要為兒子娶一名門望族,讓兒子有妻族可以依仗,以分兒子之憂。
車子碌碌,很快到了皇宮。
才到寧坤宮門口,一個中年宮女笑道:“娘娘才說夫人怎麽還沒到,可不,這就來了。快請進吧。”
葉夫人認得這是皇後身邊得力的嬤嬤寶珠,忙陪笑道:“有勞了。”
皇後才從禦花園散步迴來,宮女進了茶點點心,正用呢,見葉夫人來了,含笑道:“來得早不如來得巧,一塊兒用吧。”
自有宮女再端一份,擺了案幾在她身邊。
陪著皇後用完茶點,說些閑話,皇後道:“你特地遞了牌子,是有什麽事嗎?”
聽了這一句。葉夫人斂了笑容。拿錦帕拭了拭眼角,才道:“娘娘是知道的,徐國公府人丁單薄……”
皇後便低低歎了口氣,道:“我知道。這都一年多了,小郡主毫無音訊,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的,皇上和我都急得不行。”
“正是這話。”葉夫人起身,直挺挺跪在皇後膝邊,道:“瑋兒今年十七了。換作別人家,十五六已經成親。他還沒著沒落的。”
皇後扶她起來,拉著她在身側坐了。葉夫人側著身子,半邊臀部沾了椅子,半蹲半坐。
皇後聲音沉沉的,道:“瑋兒跟太子一塊兒讀書進學,他就像是我半個兒子似的。這些事我何曾不上心。隻是威武王爺已失愛女,悲痛不已。有什麽不好的話,我也說不出口。”
兩人私交甚篤,皇後在葉夫人麵前,並沒有自稱“哀家”,而是稱“我”,可見真的是為她著想了。
葉夫人拭淚道:“那得等到什麽時候?”
想當初,她原想從娘家的侄女裏頭挑一個年齡相當的,蘇藝卻不同意,說一向人丁單薄。兒子以後獨撐徐國公府吃力,不如說一門體麵些的親事,以後兒子也有嶽家可以扶持。威武王府確實夠體麵,可是現在人家女兒沒了,又死賴著不開口退親。
皇後沉默不語,良久才道:“前幾天聽說找到一個小村莊,說是當時確實有人救起一個小女娃。”
葉夫人微微一驚,道:“人找到了?”
“還沒有。”皇後道:“救人的農戶找不到了,說是搬到別的什麽地方。那村莊本來就小,現在沒剩下幾戶了。線索好象斷了。”
葉夫人緊張起來,道:“這麽說,人還活著?既然活著,一年多了,為什麽會沒有音訊,也不迴府呢?可是發生什麽事?”
皇後搖頭道:“這個不知,王爺已派小王爺趕去看看,大概幾個月後會有消息。你就耐心再等等。我答應你,如果今年再沒有消息,自會在皇上跟前為你請命的。”
以前希望能給兒子些許臂力,最近幾年,威武王爺為避嫌,自請赴封地,朝堂上的事一句話不敢說,一點不敢動,不要說幫忙,別拖兒子後腿就算好的了。葉夫人一直想趁著這個機會把這門婚事退了,親上加親,與胞兄結親。
“謝娘娘,明年瑋兒就十八了。”她不便拂逆皇後的麵子,隻好起身行禮。
皇後拉著她坐下,道:“我知道,怎麽會不知道呢,我記在心裏呢。”
兩人又說了會兒話,葉夫人這才告辭。才迴府,丫鬟上來稟道:“夫人,楚國公爺等您半天了。”
大哥葉征襲了楚國公的爵位,隻是一直碌碌無為。不過府裏倒是人丁興旺,嫡出的兒子便有六個,女兒一個,庶出子女七八個,光是他這一房,子女便十幾人。
花廳裏,葉征已喝了三盅茶,兩盤點心,見妹妹進來,開門見山道:“瑋兒是怎麽迴事?聽說他帶了不三不四的女人迴家?”
葉夫人在上首坐了,道:“你別聽黛兒胡說,沒有的事。”
葉征狐疑地道:“沒有的事?那怎麽把黛兒送迴府?你知不知道他昨天派人跟我說,為四小姐說親著想,好好管教四小姐,沒什麽事別送她過來?”
葉夫人不信,道:“他真讓人這麽跟你說的?”
葉征豎了豎眉,道:“那還有假?你兒子什麽性情,你會不知道?黛兒說那狐狸精長得很漂亮,把他迷得不知東西南北了。”
“這叫什麽話?”哥哥挑兒子的刺,葉夫人可不愛聽了,道:“黛兒一個大家閨秀,怎麽連這種話也說得出來?果然得好好教教,要不然人家以為我們家沒有家養呢。”
“怎麽還是黛兒的不是?”葉征急了,道:“你兒子難道一點錯處沒有?”
葉夫人便喊丫鬟:“去,請國公爺過來。”
葉征這才滿意了,換了一副笑臉,道:“妹妹,我可早跟你說了,瑋兒這門親事早該退了,你偏不聽,拖來拖去的,黛兒都十六了。你沒聽外麵人家怎麽說她。”
窮人家的閨女十一二歲成親,勳貴之家的閨女雖說遲一兩年,卻很少有十六歲還沒說親的。三四年前他便一再跟妹妹說,把威武王府的親事退了,妹妹卻猶豫不決,現在倒好,這會兒提退親,人家會怎麽說?不罵他們落井下石才怪呢。
葉夫人冷下臉道:“難道我不疼黛兒了?市井傳言你也拿到這兒跟我混說。”
見妹妹不高興,葉征忙陪笑臉,道:“我這不是著急嗎?黛兒這丫頭一根筋,全副心思放在瑋兒身上,什麽好人家求親她全然不答應呀。”
那是,放眼整個京都,有誰家的少年有瑋兒這樣的相貌、家世,有瑋兒這麽能幹?葉夫人冷笑,道:“你要想把黛兒許給別人,我不攔著,別到時候說我們瑋兒誤了你們黛兒的終身。我們可承擔不起。”
“好妹妹,這不是話趕話的嗎?怎麽生氣了?”葉征給葉夫人續了茶,笑道:“我們自家兄妹,怎麽‘你家’、‘我家’起來了?讓人聽著,多生分哪。”
葉夫人喝了口茶,苦笑道:“你道我剛才去那兒了?不就是為了黛兒的事,進宮求皇後娘娘做個中人,幫瑋兒退了這門親嘛。”
“真的?”葉征兩眼發光,道:“皇後娘娘怎麽說?”
葉夫人疲倦地搖了搖頭,道:“說是讓再等半年,今年小郡主要找不迴來,她自會請皇上出麵。”
還要等啊?葉征難掩失望之色,道:“要是半年內人找到呢?”
葉夫人反問:“你說呢?”
葉征默然。半晌,喃喃道:“過了年,黛兒就十七了。”
十七歲的老姑娘,說戶好人家,可就難了。
丫鬟在外道:“夫人,國公爺來了。”隨著話聲,蘇瑋掀簾而入。見大舅在場,心裏明白幾分,見了禮,道:“大舅在這兒正好,省得我過府說這話。黛兒是大姑娘了,也該收收心性,別成天在姑媽家住著。”
葉征拂然不悅,道:“你母親寂寞,讓你妹妹在跟前替你盡孝,你怎麽反說這話?”
蘇瑋冷冷道:“我的母親,我自會孝順,不用別人代替。從沒聽說替人盡孝的,大舅快別說這話,免得惹人笑話。”
“妹妹,你看看他,”葉征指著蘇瑋,氣得指尖發抖,道:“他跟我這麽說話,眼裏有我這個大舅嗎?”其實他想問的是:“他跟我這麽說話,眼裏有我這個嶽父嗎?”現在名份未定,話到口邊,終究說不出口。
葉夫人斥兒子道:“沒大沒小,跟舅父也這麽說話?好不容易迴京,你天天在忙什麽?一天到晚沒見著人?”
蘇瑋道:“母親,不是你請皇後娘娘勸皇上把我調迴來的嗎?我現是金吾衛同知,總得進宮輪值吧?”
葉夫人道:“天天這麽不著家,家裏冷冷清清的,連個人陪我說話也沒有。你要是早點娶媳婦,我跟前也有人陪著了。”
蘇瑋似笑非笑地道:“祖母也指望兒媳婦在跟前說說話呢。她也寂寞得緊。”
葉夫人輕拍兒子後腦勺:“什麽時候連娘也不放在眼裏了?這麽跟娘說話。”
蘇瑋正色道:“我說實話呢。祖母要是不寂寞,怎麽會一天到晚在佛堂念經?母親,你有空多陪陪她吧。”
這是哪兒跟哪兒呀,葉征兄妹大眼瞪小眼,作聲不得。
新皇登基後,安郡王為皇太子。
當時他在朝堂上當眾奏道:“臣幼失怙,不能與別的孩童一般隻是玩耍,自當支應起門庭,謀求一份差事。隻是臣年小力弱,隻能當伴讀,既與安郡王作伴,自身也可進學。”
小小孩童就懂得身為男子要支應起門庭,大臣們驚呆了。大殿裏寂然無聲。
看著跪在禦座下小小的身影,先帝心疼得不行,親自走下禦階,抱他上禦座,放他在腿上。自此,徐國公府威名更盛,沒人敢小覷。
九歲隨先帝圍獵,力搏猛虎,麵不改色把虎皮獻與皇帝。自此威名震天下,大家談到徐國公時不敢高聲。
想著兒子的苦處,坐在馬車裏的葉夫人淚光盈盈。有子如此,此生夠了。無論如何,她都要為兒子娶一名門望族,讓兒子有妻族可以依仗,以分兒子之憂。
車子碌碌,很快到了皇宮。
才到寧坤宮門口,一個中年宮女笑道:“娘娘才說夫人怎麽還沒到,可不,這就來了。快請進吧。”
葉夫人認得這是皇後身邊得力的嬤嬤寶珠,忙陪笑道:“有勞了。”
皇後才從禦花園散步迴來,宮女進了茶點點心,正用呢,見葉夫人來了,含笑道:“來得早不如來得巧,一塊兒用吧。”
自有宮女再端一份,擺了案幾在她身邊。
陪著皇後用完茶點,說些閑話,皇後道:“你特地遞了牌子,是有什麽事嗎?”
聽了這一句。葉夫人斂了笑容。拿錦帕拭了拭眼角,才道:“娘娘是知道的,徐國公府人丁單薄……”
皇後便低低歎了口氣,道:“我知道。這都一年多了,小郡主毫無音訊,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的,皇上和我都急得不行。”
“正是這話。”葉夫人起身,直挺挺跪在皇後膝邊,道:“瑋兒今年十七了。換作別人家,十五六已經成親。他還沒著沒落的。”
皇後扶她起來,拉著她在身側坐了。葉夫人側著身子,半邊臀部沾了椅子,半蹲半坐。
皇後聲音沉沉的,道:“瑋兒跟太子一塊兒讀書進學,他就像是我半個兒子似的。這些事我何曾不上心。隻是威武王爺已失愛女,悲痛不已。有什麽不好的話,我也說不出口。”
兩人私交甚篤,皇後在葉夫人麵前,並沒有自稱“哀家”,而是稱“我”,可見真的是為她著想了。
葉夫人拭淚道:“那得等到什麽時候?”
想當初,她原想從娘家的侄女裏頭挑一個年齡相當的,蘇藝卻不同意,說一向人丁單薄。兒子以後獨撐徐國公府吃力,不如說一門體麵些的親事,以後兒子也有嶽家可以扶持。威武王府確實夠體麵,可是現在人家女兒沒了,又死賴著不開口退親。
皇後沉默不語,良久才道:“前幾天聽說找到一個小村莊,說是當時確實有人救起一個小女娃。”
葉夫人微微一驚,道:“人找到了?”
“還沒有。”皇後道:“救人的農戶找不到了,說是搬到別的什麽地方。那村莊本來就小,現在沒剩下幾戶了。線索好象斷了。”
葉夫人緊張起來,道:“這麽說,人還活著?既然活著,一年多了,為什麽會沒有音訊,也不迴府呢?可是發生什麽事?”
皇後搖頭道:“這個不知,王爺已派小王爺趕去看看,大概幾個月後會有消息。你就耐心再等等。我答應你,如果今年再沒有消息,自會在皇上跟前為你請命的。”
以前希望能給兒子些許臂力,最近幾年,威武王爺為避嫌,自請赴封地,朝堂上的事一句話不敢說,一點不敢動,不要說幫忙,別拖兒子後腿就算好的了。葉夫人一直想趁著這個機會把這門婚事退了,親上加親,與胞兄結親。
“謝娘娘,明年瑋兒就十八了。”她不便拂逆皇後的麵子,隻好起身行禮。
皇後拉著她坐下,道:“我知道,怎麽會不知道呢,我記在心裏呢。”
兩人又說了會兒話,葉夫人這才告辭。才迴府,丫鬟上來稟道:“夫人,楚國公爺等您半天了。”
大哥葉征襲了楚國公的爵位,隻是一直碌碌無為。不過府裏倒是人丁興旺,嫡出的兒子便有六個,女兒一個,庶出子女七八個,光是他這一房,子女便十幾人。
花廳裏,葉征已喝了三盅茶,兩盤點心,見妹妹進來,開門見山道:“瑋兒是怎麽迴事?聽說他帶了不三不四的女人迴家?”
葉夫人在上首坐了,道:“你別聽黛兒胡說,沒有的事。”
葉征狐疑地道:“沒有的事?那怎麽把黛兒送迴府?你知不知道他昨天派人跟我說,為四小姐說親著想,好好管教四小姐,沒什麽事別送她過來?”
葉夫人不信,道:“他真讓人這麽跟你說的?”
葉征豎了豎眉,道:“那還有假?你兒子什麽性情,你會不知道?黛兒說那狐狸精長得很漂亮,把他迷得不知東西南北了。”
“這叫什麽話?”哥哥挑兒子的刺,葉夫人可不愛聽了,道:“黛兒一個大家閨秀,怎麽連這種話也說得出來?果然得好好教教,要不然人家以為我們家沒有家養呢。”
“怎麽還是黛兒的不是?”葉征急了,道:“你兒子難道一點錯處沒有?”
葉夫人便喊丫鬟:“去,請國公爺過來。”
葉征這才滿意了,換了一副笑臉,道:“妹妹,我可早跟你說了,瑋兒這門親事早該退了,你偏不聽,拖來拖去的,黛兒都十六了。你沒聽外麵人家怎麽說她。”
窮人家的閨女十一二歲成親,勳貴之家的閨女雖說遲一兩年,卻很少有十六歲還沒說親的。三四年前他便一再跟妹妹說,把威武王府的親事退了,妹妹卻猶豫不決,現在倒好,這會兒提退親,人家會怎麽說?不罵他們落井下石才怪呢。
葉夫人冷下臉道:“難道我不疼黛兒了?市井傳言你也拿到這兒跟我混說。”
見妹妹不高興,葉征忙陪笑臉,道:“我這不是著急嗎?黛兒這丫頭一根筋,全副心思放在瑋兒身上,什麽好人家求親她全然不答應呀。”
那是,放眼整個京都,有誰家的少年有瑋兒這樣的相貌、家世,有瑋兒這麽能幹?葉夫人冷笑,道:“你要想把黛兒許給別人,我不攔著,別到時候說我們瑋兒誤了你們黛兒的終身。我們可承擔不起。”
“好妹妹,這不是話趕話的嗎?怎麽生氣了?”葉征給葉夫人續了茶,笑道:“我們自家兄妹,怎麽‘你家’、‘我家’起來了?讓人聽著,多生分哪。”
葉夫人喝了口茶,苦笑道:“你道我剛才去那兒了?不就是為了黛兒的事,進宮求皇後娘娘做個中人,幫瑋兒退了這門親嘛。”
“真的?”葉征兩眼發光,道:“皇後娘娘怎麽說?”
葉夫人疲倦地搖了搖頭,道:“說是讓再等半年,今年小郡主要找不迴來,她自會請皇上出麵。”
還要等啊?葉征難掩失望之色,道:“要是半年內人找到呢?”
葉夫人反問:“你說呢?”
葉征默然。半晌,喃喃道:“過了年,黛兒就十七了。”
十七歲的老姑娘,說戶好人家,可就難了。
丫鬟在外道:“夫人,國公爺來了。”隨著話聲,蘇瑋掀簾而入。見大舅在場,心裏明白幾分,見了禮,道:“大舅在這兒正好,省得我過府說這話。黛兒是大姑娘了,也該收收心性,別成天在姑媽家住著。”
葉征拂然不悅,道:“你母親寂寞,讓你妹妹在跟前替你盡孝,你怎麽反說這話?”
蘇瑋冷冷道:“我的母親,我自會孝順,不用別人代替。從沒聽說替人盡孝的,大舅快別說這話,免得惹人笑話。”
“妹妹,你看看他,”葉征指著蘇瑋,氣得指尖發抖,道:“他跟我這麽說話,眼裏有我這個大舅嗎?”其實他想問的是:“他跟我這麽說話,眼裏有我這個嶽父嗎?”現在名份未定,話到口邊,終究說不出口。
葉夫人斥兒子道:“沒大沒小,跟舅父也這麽說話?好不容易迴京,你天天在忙什麽?一天到晚沒見著人?”
蘇瑋道:“母親,不是你請皇後娘娘勸皇上把我調迴來的嗎?我現是金吾衛同知,總得進宮輪值吧?”
葉夫人道:“天天這麽不著家,家裏冷冷清清的,連個人陪我說話也沒有。你要是早點娶媳婦,我跟前也有人陪著了。”
蘇瑋似笑非笑地道:“祖母也指望兒媳婦在跟前說說話呢。她也寂寞得緊。”
葉夫人輕拍兒子後腦勺:“什麽時候連娘也不放在眼裏了?這麽跟娘說話。”
蘇瑋正色道:“我說實話呢。祖母要是不寂寞,怎麽會一天到晚在佛堂念經?母親,你有空多陪陪她吧。”
這是哪兒跟哪兒呀,葉征兄妹大眼瞪小眼,作聲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