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的兩天裏,葉舟並沒有找到時間繼續進入模擬器中去嚐試完成模擬,花轎項目即將啟動,他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去閱讀國內相關廠商的資料、曆史成績以及技術條件,最終得出來的結論是,蜀飛相比奉飛確實具有技術優勢,但以奉飛的實力, 要完成ge-9x的生產也並非難事。


    畢竟在那片黑土地上有著全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而附近的膠東更是唯一一個全工業產業齊全的省份。


    選擇奉飛作為這次項目的主要廠商,可以充分利用地區產業鏈聚集的特點,在後續的快速實現規模化生產的目標上具有先天優勢。


    12月15號,花轎項目開工會正式召開,經過多輪專家評估,最終確定由奉飛黎明航發承接這次的仿製任務。


    ge-9x的製造設計多種先進材料和先進工藝,需要調集大量人力物力,而這些資源調配行動不可能對外界100%保密, 於是為了掩人耳目,一條消息通過官方渠道對外發布。


    “前期公布的國產航發渦扇-18完成設計,進入生產試製階段”。


    消息已經發布,國內輿論一時間沸騰起來。


    無數的軍迷聚集在論壇上,對這條新聞發表著他們的意見。


    “渦扇-18那麽快?我記得奉飛剛剛接手這個設計任務沒幾年吧?如果真的被他們搞下來了,那奉飛可就是揚眉吐氣了。”


    “隻是生產試製而已,之後還有一大堆的地麵試車要做,離真正上機還遠著呢。不過有一說一,如果能把渦扇18做出來的話,那國產艦載機是不是可以上垂直起降了?”


    “不夠吧,渦扇18的設計推力我記得隻有12還是13噸來著的。”


    “確實不夠,不過設計是可以改的,別說奉飛吃毛係老本, 人家確實也吃的挺透的, 說不定就厚積薄發了呢?”


    “也有道理, 不管怎麽說, 希望奉飛這次能爭爭氣吧。”


    ......


    這些軍迷們的年紀都偏大,思維也成熟, 在評價這條新聞的時候,往往能更客觀地看到其中的優劣,並且無論是褒是貶,他們的初衷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希望國內的飛機越做越好。


    但跟他們相比,圍脖上有另一群人就不那麽友善了。


    他們在看到“奉飛”這個關鍵詞的第一時間,就開始了毫無邏輯的詆毀。


    “什麽鬼,從計劃公布到現在才三年時間,這就開始試製了?奉飛有這個實力?怕是又是吹牛的稿子哦。”


    “嗬嗬?渦扇18?奉飛也配?估計又是不知道從哪偷偷買來的成品吧?”


    “有一說一,就東北那破地方都已經爛透了,你還指望他們能出什麽成績,也就是買買通稿,上上熱搜,刷一下存在感罷了,還航空發動機呢,能造出來汽車發動機就不錯了。”


    “估計又是資本炒作吧,嗬嗬,反正這熱點我不跟,投資不過山海關,他們說的話我一句也不信。”


    “樓上的說的過分了吧,投資不過山海關說的是民間資本,東北那一塊的國企還是有實力的。”


    “是,有實力,喝茶混日子挺有實力的。”


    ......


    人總是偏向於刺激性強烈的信息,軍迷論壇上雖然也有不少人為奉飛和東北發聲,但這些聲音在巨大的質疑聲浪中顯得有些微不足道。


    沒有辦法,東北地區的衰落是客觀事實,而沒有經濟基礎,再想要把握話語權就難上加難了。


    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曾經的蘇北地區也曾經經曆過如同東北一樣的惡評,但隨著其經濟飛速發展,這種惡評卻突然像是從未出現過一樣消失了。


    這是極為可悲、但又極為合理的現實。


    幾個小時之後,第一份輿情分析報告被傳遞到了那間小小的紅色建築裏。


    穿著中山裝的秘書為那個男人泡好了茶,隨後靜靜地站在一旁,等待著他的指令。


    良久之後,男人歎了一口氣,開口說道:


    “看這些評論,咱們振興東北的計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啊。”


    “是的,最近幾年東北經濟形勢下滑嚴重,有這種評論也是正常的,不過如果這次的項目黎明那邊能坐下來,在之後會產生很好的產業帶動效應。”


    男人點點頭,繼續說道:


    “振興東北已經喊了十幾年了,我們的布局也持續了十幾年了,但是你也知道,在這件事情上,我們確實沒有什麽實際的進展。”


    “我們不僅僅是需要財政上的援助,最重要的,還是要給他們指出一條路來。”


    “這次的花轎項目,我有預感,很有可能會成為鋪成這條路的第一鍬。”


    一旁的秘書接過男人手裏遞過來的報告放好,然後讚同地迴答道:


    “我也有這種感覺。東北地區的底子還是很好的,包括大學生人數、平均受教育程度、家庭平均存款數量其實都不差,問題就在於人口和人才外流太嚴重了----這也沒辦法,那邊的新興產業太少,工資水平太低,留不住人。”


    男人嗯了一聲,思索了片刻之後說道:


    “所以,這次之所以選擇奉飛來接這個項目,就是想打一個前站。隻要能利用這個機會把‘高科技加重工業’這快牌子立起來,後續的人才引進計劃會順暢很多。”


    “但是,這一著棋下來,估計蜀飛那邊要不高興了----不過他們不高興歸不高興,總還不至於出來鬧事的。”


    聽到男人的話,秘書突然想到了什麽,翻開桌上放著的一份文件,開口說道:


    “領導,我這有個剛收到的消息,還沒來得及跟你說,你猜是什麽?”


    “......你這小子就愛賣關子,直接說罷,我大概有種預感。是陳昊給蜀飛那邊補償了?”


    秘書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迴答道:


    “他哪有這個權利啊,不是他,是葉舟。”


    “葉舟?他又有新項目?”


    “新項目倒是沒有的,不過,他給了一個非常合理的補償。葉舟名下有一家三尺研究所,現在正在對圖紙進行逆向工程,今天早些時候,三尺研究所宣布跟蜀飛合作了。”


    “技術層麵的合作,還是.......”


    “技術和人才,三尺要蜀飛的人,蜀飛要三尺的技術,一手雙贏的棋。”


    聽到秘書的話,男人深深歎了口氣。


    “這小子真是不錯啊......我有時候都在想,他到底是不是來自某一個我都不知道的部門的傳聲筒,拋開技術上的問題不說,即使單看對政策的把握,他都不輸給那些坐了幾十年機關的老人。”


    “這一次的項目,我們在確定項目細節之後就基本已經敲定了要交給奉飛,本來還想著怎麽去說服他,沒想到,他自己的意見居然跟我們一致。”


    “二十多歲的年紀能有這種見識,真的不容易。現在再加上跟蜀飛合作的這一手,整個項目的外圍工作已經被他處理得幹幹淨淨,之後做起來,阻力就會小很多了。”


    “是的,外部的壓力會小很多。不過奉飛內部......說句實在話,我也沒有太大的信心。”


    男人似乎被秘書的話觸動,他皺著眉頭思索了片刻,突然開口道:


    “你說的對,他要做好這件事情,光靠之前的功勞和名聲是不夠的,我們也該給他一點實際的權力了。”


    “今天晚上,幫我召集組織部,我要在花轎項目內部再設立領導小組,由我擔任組長,葉舟擔任執行秘書。”


    “明白,領導!”


    當天晚上,一個名頭極小,但實權極大的組織在花轎項目組內部悄然成立,所有參與花轎項目的工程師都在任命文件上看到了那一個名字。


    所有人都知道,在這個名字出現在任命文件上之後,他們預計之中的所有花轎項目可能麵臨的阻力,都將不複存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科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月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月醬並收藏大國科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