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亮,蘭芽便悄然喬裝下船而去,身邊隻帶了一個花憐。


    待得城門開放,兩人進了杭州城。


    此行蘭芽依舊是男裝,做行商打扮,花憐則依舊是她的婢女裝扮。


    街市之上熙來攘往,花憐輕輕拉下頭巾遮住半邊麵頰,緊跟在蘭芽身邊低聲問:“公公何往?”


    蘭芽倒不緊張,一麵打量杭州街市景色,一麵緩緩道:“聽說倭國進貢所乘船隻名為‘天龍寺船’?姣”


    自從打定主意要接手東海號的生意,蘭芽便用心向隋卞請教沿海勘合貿易事宜。當中尤其關注了倭國的勘合貿易。


    所謂勘合貿易,又叫“貢舶貿易”,乃是各國入貢,船隻上帶來本國物產,借進貢之名,在朝廷開放的幾處口岸貿易。凡是這樣的進貢船都必須執大明朝廷頒賜的“勘合”(執照)才準交易秈。


    各國都羨慕天朝物產風物,屢屢苦求進貢,以借機與大明通商,更可獲得大明朝廷的頒賜迴贈,獲利數倍;大明朝廷卻嚴禁海防,規定各國三年或者五年才可來貢一次;因倭寇之故,大明朝廷對倭國的限製尤嚴,規定十年方準來朝一貢。


    倭國進貢船隻稱為“天龍寺船”,朝廷規定在寧波上岸,奉召後北行上京。船上所載貨物可在寧波、京師交易之外,亦可在杭州貿易。


    十年一遇,竟有幸叫她給遇見了,自不可放過。


    .


    花憐便一怔:“公公竟是要去探天龍寺船?公公聽奴婢一言:萬萬不可!”


    “緣何?”蘭芽明知故問:“既然是進貢的船,上頭都是倭國使節,禮數周全自不必說,又不是兇神惡煞。再說‘天龍寺’也是你倭國大寺,船上更有不少僧人,便更是和藹可嘉,有什麽可怕?”


    花憐卻一臉的驚慌:“公公多有不知……雖則天龍寺船名義上為幕府將軍進貢之船,實則船上除了使節之外,貨物交易都已與將軍大人無關。真正控製船上諸事的,卻是守護大名、大武士與大寺院。公公須知,他們早已不聽將軍大人節製,船上皆是武裝而來,所以……”


    蘭芽淡淡而笑:“我都明白,你別擔心。你隻記著,我現下的身份不是公公,而是商號的少東家,想做海上的生意。你到時隻負責替我通譯即可。”


    花憐更是憂色滿麵:“隻有公公與奴婢二人,奴婢唯恐一人之力護不得公公周全!”


    “怕什麽?”蘭芽淡淡微笑:“他們再兇神惡煞,這也還是在我大明疆土之上,他們又敢怎樣?”


    花憐目光怯怯望來。


    蘭芽點頭:“你說。”


    花憐便躬身問:“公公為何獨獨帶了奴婢出來?就算奴婢可為通譯,實則菊池小姐亦可。”


    蘭芽便實言相告:“如你所言,菊池有姓氏,便該是貴族家的小姐。她若隨我同來,言行舉止總歸有貴家小姐的氣勢,反倒容易惹對方起疑。便不如你,柔婉謙和,叫人不做防備。”


    花憐一訝:“公公難道不怕奴婢到時臨陣倒戈麽?”


    蘭芽搖頭:“不怕。是我選擇了你,便是我信你。若到時你當真臨陣倒戈,也隻怪我自己看錯了人、信錯了人,我不怪你。”


    花憐眼波一窒,隱有水光。


    蘭芽輕輕伸手,拉住花憐手腕:“既是與你有緣,我便深信不悔。”


    花憐凝眸,含淚一笑:“好。”


    .


    大明朝廷京師與地方皆設專門接待外國朝貢人員的館驛。在京稱為“會同館”,在京外各地則稱“烏蠻驛”。


    蘭芽和花憐走入杭州的烏蠻驛,本以為會是熱鬧熙攘,卻沒想到冷冷清清。


    倭國貢使想要貿易貨物,並不準私自進出街市,而隻準在驛館中與朝廷劃定的牙行商號進行交易。於是按理說,此時烏蠻驛裏應該牙行商號絡繹不絕,與倭國商人交易才是。


    館驛的駐兵伸手攔住兩人,不準進去,問幹什麽的。


    蘭芽便陪笑道:“聽聞倭國師團在此等候朝廷宣召,且是十年一遇,草民便忍不住好奇,想來一觀。”


    那驛兵不耐煩地推搡:“觀什麽觀!朝廷明令,不準軍民私自與使團交接,更不準私自替他們收買貨物。這烏蠻驛裏的互市,隻準有朝廷勘合的牙行和商號才準參與。”


    蘭芽便指著冷冷清清的庭院問:“可是裏麵分明並無商號前來。”


    “你懂什麽!”那驛兵輕斥:“杭州與寧波烏蠻市,朝廷頒發勘合、可與倭國交易的商號隻得一家:東海號!風聞東海號周東家在京師遭了難,東海號自然便無人來。”


    原來如此。


    蘭芽便蹙眉道:“東海號既來不得,難道便叫這烏蠻市形同虛設了不成?”


    驛兵聳肩:“那沒辦法。總之,沒有朝廷勘合的商號,絕不準進。否則貨物沒收入官,參與者帶枷一月,甚者充軍邊疆!”


    蘭芽便轉頭望了花憐一眼。


    花憐會意,


    碎步走上前去朝那驛兵盈盈一拜,口中說出倭國語言。


    蘭芽代為“通譯”,衝驛兵陪笑道:“草民自然不敢違抗朝廷頒令,草民隻是家中有個倭國女婢。她聽說倭國使節前來,因思鄉情切,便想來看看。如果可能,順便買上幾樣倭國的物件兒,以備相思;若兵爺著實不允,那她隻跟使臣們說兩句話,聽聽鄉音便走。”


    花憐跪著,哭得梨花帶雨,口中倭國語言說得百轉千迴,縱然聽不懂,卻也是軟糯攻心。


    那驛兵有些招架不住,便皺眉道:“此等思鄉之情,咱們倒並非半點都不能通融。更何況朝廷早有旨意,要對倭國使臣以禮相待……不如這樣,小哥兒你在門上等著,隻叫你家婢女單獨進去。說上三五句話,便緊著出來。”


    “如此自然極好!”蘭芽深深施禮。


    花憐方住了哭泣,妙目晶亮,抬眼望蘭芽一眼。


    蘭芽朝她點頭,她便隨著那驛兵去了。


    蘭芽立在門廊之下,細瞧那冷清如鬼市一般的庭院。縱然明知東海號不會有人來,但是那些倭商卻也都個個都守在自己的鋪位前。分明是對交易還有期待。


    也難怪。倭國十年才準一貢,這些大名、武士和商人苦苦等了十年,風力浪裏載貨而來,豈肯白來一迴,再將貨物都拉迴去?


    蘭芽目光從那些看似平靜的麵容上一一滑過……倭國人表麵上擅於隱忍,可是那眼波裏,卻都藏著――惱恨。


    蘭芽皺眉。


    少頃花憐隨驛兵迴來。蘭芽抱拳稱謝,趁機低聲問那驛兵:“不知烏蠻驛共有多少兵爺駐守?”


    那驛兵警惕地一立眼睛:“這豈是你該問的!”


    蘭芽忙打了個哈哈:“草民失言,兵爺勿怪。隻是請聽草民一句勸――兵爺切切要囑咐同駐守的兵爺,謹防倭人生亂。”


    那驛兵眯眼瞄了蘭芽兩眼,幹聲一笑:“小哥兒多慮了。”


    蘭芽一把攥住花憐手腕,出了烏蠻驛。


    蘭芽沒問別的,隻問:“花憐,我隻要你一句實話:他們可有要你代為聯絡外頭的倭寇?”


    之前雖則是驛兵跟著花憐一起進去的,但是卻聽不懂花憐與那些倭國人說些什麽。況且花憐一徑哀哀哭泣,也隻像是訴說思鄉之情,不像說什麽嚴重的事,那驛兵便沒監視出什麽來。


    卻沒想到,倒叫蘭芽給猜出來了。


    花憐麵色微變:“公公難不成是裝作聽不懂我國語言?”


    蘭芽歎了口氣:“我是真聽不懂,不是瞞你。問你此話,隻是循勢推理。”


    “十年一來,大費周章,不成想互市卻形同虛設,他們自然心生不滿,必定滋事。可是他們身在朝廷的館驛裏,也要顧及他們各自家主的臉麵,不便直接動手――對於他們來說,最好的辦法便是聯絡外頭的倭寇,叫倭寇生事,替他們出一口惡氣。”


    花憐便垂下頭去:“公公說對了,他們正是如此。”


    蘭芽麵上冷肅,攥起指尖:“在我大明國土之上,他們好還敢作甚!”


    花憐急忙跪倒:“公公容稟……奴婢並非願意受他們去。”


    蘭芽微微自責,急忙扶起花憐。


    “你別慌,在我心裏分得開倭寇與倭國普通百姓。我惱的是他們,並不會因此牽累於你。再說我本也高興你替他們辦這件事。”


    花憐便又是輕輕一怔。


    蘭芽攥住花憐手腕:“……他們既托你代為聯絡在杭倭寇,他們自然便也告知你該去何處,去見何人。我正愁無處窺知倭寇下落,這不是恰送到眼前!”


    .


    乾清宮。


    李夢龍伺候皇帝服用丹藥。


    貴妃不放心,每逢服藥的日子,必定親自來陪同。


    李夢龍手法嫻熟,從冰鑒中取出玉瓶,倒出裏頭承裝的無根之水,將丹藥研開,呈上給皇帝。


    貴妃沒接過藥碗,先拿起司夜染的試藥要案,一個字一個字地瞧清楚了,又叫幾個太醫上來,輪番用鼻息、銀針等法子驗過丹藥之後,才審慎地端給皇帝。


    皇帝由張敏伺候著緩緩服藥,貴妃則問李夢龍。


    “本宮親自查看了你在道錄司的建檔,從你當年獲朝廷度牒簪戒開始。不過也有遺憾,道錄司的記錄總歸有限,更有不少處含混不清。本宮已然斥責了道錄司正印、副印,罰俸半年。”


    李夢龍一聽,急忙撩袍惶恐跪倒:“倒是小道牽累了二位主官。還望娘娘開恩。娘娘但凡有半點疑慮,不如直接垂問於小道。”


    “你這樣說便好。”貴妃麵上威嚴不改:“本宮便也不瞞你說,盡管道錄司的記錄不周詳,本宮卻已派出錦衣衛去查。李道長,錦衣衛的手段你也當明白,隻要他們去查,你從前的那些事便沒一件能藏得住。”


    李夢龍簌簌發抖:“小道惶恐,小道萬萬不敢有隱瞞。小道不過,不過替皇上專心煉丹罷了,並無其他半點奢望。”


    皇帝喝完了藥,擱下藥碗,輕輕握住貴妃手腕:“愛妃,休要驚嚇了道長。朕這些日子來,多虧道長設法調理。”


    張敏會意,便連忙帶了李夢龍下殿去。


    貴妃便有些繃不住,落下淚來:“我當然明白,既然是小六親自試藥,這藥便不會有毒,否則小六第一個便死了!我便不值當跟個牛鼻子這般較真兒……我隻是,隻是害怕。皇上,我隻怕我年紀大了,總難免有耳昏眼花之日,便再也不能如從前一般警醒護衛皇上左右,倒叫賊人覷了機會去加害皇上。”


    皇帝心下燠暖。


    當年他還是兩歲的嬰兒,貴妃也不過隻是十九歲的姑娘,她卻為了護衛他,晝夜不眠,執刀立於帳外。不管是誰派人送來東西,她都第一個先嚐試了,證實萬無一失才給他用。


    那些年宮廷裏的波詭雲譎,他全都仰仗她替他擋開。沒有她,便沒有他。


    他便將貴妃擁入懷中:“貞兒別怕,朕已經長大,再不是那個萬事都需要你擋在前頭的小孩子……現在該輪到朕來護著你,朕不要你再如曾經那般擔驚受怕。你放心,朕辦的事,每一件朕心下都有數。”


    -


    【明天見~】


    謝謝如下親們:


    2張:13146462272、劉逶


    西西lw的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宮妖冶,美人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miss_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miss_蘇並收藏明宮妖冶,美人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