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乾
轉眼又將秋收,唐文清提前跟胡大等七個幫工打好招唿,讓他們家裏早做安排,到時候來幫忙,吃睡都在這裏。那幾個幫工家裏兄弟多地少,出來幫忙賺錢是正經出路,所以不會耽誤唐家的秋收,唐文清喜歡這點,跟他們簽訂的長期契約,希望每年都能來幫忙,他們自然願意的。
蕭朗住在唐家,穿粗布衣衫,跟他們同吃同住一起勞作,沒有半點少爺架子,唐家人甚是驚奇。就連唐妙也不得不暗暗佩服他,趁著大家不注意的時候表揚兩句。仝芳派常叔和流觴來過兩次,隻給蕭朗捎了幾件日常衣服,其他的錢物卻都沒。仝芳因為老太太不許自己不敢來看,隻托高氏代為照顧,還鼓勵蕭朗安心在外麵住著,老太太身體無恙等等。雖然有人傳言蕭朗因為頂撞老太太被趕出家門,可既未開祠堂,又沒有蕭家公開的聲音,也不過是街頭巷尾嚼舌頭罷了。蕭朗得知奶奶身體無恙更加心安理得,巴不得不要迴家。
八月裏早晚露水重已經感覺到冷意,可正午日頭毒辣,曬得人頭昏。唐妙怕蕭朗一時間受不住,便跟著他一起拔花生,他也會顧念她早點迴家,中間休息一下或者喝茶吃點心之類。
忙了十天後唐妙讓蕭朗幫她處理種蘑菇的那些材料,該發酵的已經發酵過兩遍,現在潑水預濕,兩日後又開始預堆,再隔兩日建堆繼續發酵。這時候便已經沒有糞塊臭味、酸味、氨味等不正常的氣味,而具有蘑菇特有的香味了。唐妙又讓蕭朗幫她在地窖裏堆了蘑菇床,撒了石灰消毒,然後鋪上幹淨的麥糠鍘短的麥秸草等。她還讓二嫂和二姐幫忙做了一些裝發酵料的布袋,然後等發酵材料已經冷卻下去,達到裝袋的標準便將收集來的種子小心翼翼地撒在料裏,輕輕地拍打讓它們深入下去,然後一袋袋裝起來堆放在地窖的草床上。
唐妙之前特意去白石鎮打了一把蓮蓬頭小眼的銅壺,專門用來噴水保持濕度。家裏沒有溫度計,她隻能根據自己的經驗來判斷,也幸虧她生前曾經對這些東西比較感興趣,喜歡做一些別人覺得奇怪的事情。比如喜歡估計室溫多少,室外溫度多少,往往八九不離十的,被同學稱為活溫度計。
轉眼就要中秋節,唐妙煮了一些鹽水花生,又挑了一些沒發育好的嫩玉米煮了吃。從小到大她都喜歡吃這些粗糧,還讓大家也跟著吃,現在家裏就算隻吃細麵也夠她還是如此堅持,一個勁地說純天然綠色無汙染。別人已經習慣她偶爾說大家不懂的話,尋思她可能看書看多了隨便拽兩句也不一定。
玉米、花生地裏套種的菜一直吃不完,除了接濟鄉鄰親戚,唐妙就將豆角、扁豆、茄子等曬幹,也會醃一部分做成醬菜、鹹菜、泡菜。一般來說隻要能吃新鮮的唐妙就不喜歡醃漬,生怕破壞營養還會致癌。不過如今仲秋,轉眼萬物肅殺,不再有新鮮蔬菜,唐妙便也試著做了。前幾天她去白石鎮見有賣蝦醬的便買了些,迴來用薑蔥蒜、糖鹽等做了一小甕辣椒大白菜蘿卜泡菜。方子是一本古書上看來的,她根據季節實物適當調節,做好了密封在牆角。中秋節這日剛好開封吃泡菜。
她讓蕭朗幫忙端著小瓦盆,結果他不顧形象地用手拿了偷吃,一邊吃一邊讚口不絕,“好吃,好吃,真好吃!”因為幫工們夜裏要迴家過中秋,吃完晌飯再忙一會他們就走,唐妙盛了一小盆讓二姐送去地裏給他們嚐嚐覺得好吃迴家的時候可以帶一點。
幫工們吃得甚是爽口,臨走的時候都要了一點用自己的小瓦罐裝迴去。蕭朗正張羅著去買蝦醬讓唐妙再做一點,門外便來了客人。唐妙一見是曹管事,忙將他讓進屋裏。吳媽和秦小姐來請安道謝,他連連道了恭喜,還給秦小姐送了一份賀禮,又客套了幾句,讓她們自去忙,他是來找三小姐的。
……
高氏和唐文清請他炕上坐,又沏茶來。
曹管事聞到一股獨特的味道,好奇地問:“什麽這麽好聞,老頭子是不是有口福?”
唐妙立刻去給他盛了幾片,曹管事一見食指大動,立刻嚐了一塊,“妙,真的很妙,清、酸、甜、脆、辣、香、鮮、醇……好,好,好……白菜!”
家裏人已經誇了她一天,唐妙都臉皮厚的受著了,被曹管事這麽一說臉頰立刻紅了起來,忙岔開話題說正事:“曹管事是來拿麥種的吧,我給您備著呢。”然後忙讓二哥和蕭朗去幫他取麥種。
曹管事兩眼盯著那碗爽口的白菜精光閃閃,“三小姐,這個白菜很像天府泡菜,但是又有點不一樣。”
唐妙嘿嘿笑了笑,告訴他自己是在一本古書上看來的,實際京都和天府之地都有人做,隻不過這邊人沒這個傳統罷了。
“三小姐,這個還有不?剩下的能賣我一半麽?”曹管事雙眼出奇地亮,渴切地盯著唐妙。
這時候景椿幾個把說好的小麥種子抬過來,讓曹管事看看。他看也不看便道:“種子按之前說的再加一番好了。”然後他又掏出一張銀票放在炕上,“這兩百兩是定金,以後三小姐的其他種子,隻要是改進了的,我都要一石。”緊接著又道:“這個泡菜,一斤二十錢可好?如果有其他的也給我嚐嚐。”
唐妙啼笑皆非,沒想到曹管事竟然這般好吃,不過她也有所求,所以爽快地去把自己做的醬黃瓜、糖蒜都拿來給他嚐了。
曹管事一邊吃一邊讚,感慨道:“原本這些醬菜泡菜糖蒜的,我們這裏人不怎麽吃得慣,可我去四川呆過幾年,吃慣了,迴來吃不到那個味兒就難受。我們公子……哈哈,他也喜歡著呢。”
唐妙原本就想問這個,他說出來更好,“曹管事,那位公子乾沒跟您一起來?”
曹管事笑了笑,“他不習慣見太多人,在車裏等著呢。”
唐妙忙道:“曹管事這怎麽使得?你們吃過飯嗎?若是沒有不如請公子來家裏吃了飯再走。雖然小門小戶,可恰逢過節,也不會太差。”
曹管事連連擺手,謝道:“三小姐好意老頭子我心領了。自然不是因為條件好壞,委實是有事情要忙,不好讓公子多等。”
唐妙便忙去給他收拾了一大海碗泡菜醬瓜之類,又用盤子扣住,打算幫他送去車上。晌飯高氏和婆婆烙了韭菜肉餡的塌餅。一張餅上平攤了餡兒,然後對折,拿碗沿把餅邊沿割整齊了,放在鏊子上烙熟即可。她給曹管事收拾了十幾個用幹淨的白紗包袱包了,讓蕭朗幫著送過去。
景椿幾個用獨輪車幫曹管事送麥種,唐妙捧著海碗,蕭朗拎著餅一路去了村南頭。那裏停著一輛沒棚子的馬車,另外依然是那輛寬大的雙馬拉套的大車,如今掛著綠紗帳子,前頭是密密匝匝的紫竹串水晶珠的簾子,叮咚有聲,裏麵幽暗深沉看不甚清。
曹管事招唿了一聲,前頭趕馬車的腳夫模樣的漢子立刻上前把糧食接過去放在車上。唐妙因為公子乾先送自己書後來又幫忙二哥的事情,說不得柳無暇那裏也能幫大忙,很想去當麵道謝。
曹管事過去嘀咕了一會,迴來請唐妙過去說幾句話,他則一旁陪著景椿幾個。
唐妙捧著海碗站在車窗旁,不知道為什麽,不由自主地便恭恭敬敬,一本正經地道謝,然後又舉了舉碗,“曹管事很喜歡我做的醬菜,臨走裝了一碗,他說公子也愛吃。”
車內傳來一聲笑,隨即想起輕微的衣料磨擦聲,唐妙便見窗紗一撩一張俊秀的臉出現在眼前。唐妙向來對人的相貌沒什麽感覺,美醜都不甚感冒,就算見著周諾那般紮眼的“桃花”也不過是一哂而過,可看到眼前這張臉,她心下一驚。他雖然笑著,一副親和煦暖的表情,可那雙清冷的眸子卻如劍光一般直刺人心,反而讓人忘記細看他的容貌。
他從窗口探出左手,溫溫一笑:“多謝三姑娘。”
他的聲音優雅而淡漠,像是清冷的霜雪,冰麵的一層寒光,讓人覺得似溫還寒。唐妙不受控製般將海碗放在他的手上,恭敬地立著,似是要等他訓話一般。
蕭朗順手將餅也舉過去,不甚友善地道:“配白菜吃的。”
公子乾修眉微挑,凝眸看向他,笑了笑,對唐妙道:“你很好,我有個要求你若答應,我自然也送你一個心願。”
唐妙笑道:“公子請講,隻要能做到的自然不會拒絕。”
公子乾將海碗放下,左手依然伏在窗框上,他的手很漂亮,修長白皙,無名指內側有著明顯的繭痕。他手指隨意地點了點,唇角淺笑,秋日金黃色的樹葉田野將他清冷的眸子染上一層暖色,道:“請三姑娘放開手腳,盡量研究更好的種子,假以時日便是利國利民的大善事。以後我自然會都買了去,當然你所有的開銷我來支付,如何?”
唐妙沒想到會有這等好事,有人花錢請自己研發種子,那自然是最好不過的。她用力點了點頭,“你隻要買我的種子就好,其他的錢我們自己會解決的。”
公子乾淡笑吟吟,目光也變得溫潤起來,凝在她的臉上,“那麽,說說你的心願如何?”
唐妙深吸了一口氣,想說自己沒有什麽心願,可總歸有件心事,便迴頭看了蕭朗一眼,他一直閑閑地站在後麵,好似漠不關心,她卻能感覺他的緊張和戒備。
她朝蕭朗笑了笑,“你能去那邊等我嗎?”
蕭朗看了她一眼,說了聲好雖然不情願卻毫不遲疑地轉身走開。
唐妙這才對公子乾道:“雖然我不知道您是做什麽的,可想必神通廣大。能幫我們找到二嫂,還願意買我的種子,這些我都感激不盡的。不過既然您這般說,那我就不客套了。柳無暇是周諾的朋友,想必公子也早就認識他。你們都是讀書人,自然合得來的,原不用我多嘴,但作為朋友,我還是希望公子能夠多多幫助保護他。他也肯定不會辜負公子的。”
公子乾笑著將額靠在自己指尖上,灑然一笑,“這個不算,你可以提別的……嗯,比如你目前無法解決的事情。”他目光一轉,在不遠處蕭朗峻拔的身形上頓了頓。
唐妙想了想,搖頭道:“多謝公子好意,我沒有其他事情。”
公子乾似笑非笑地看著她,見她一臉的平和,眸子如清澈的泉水般沒有一絲雜質,笑道:“既如此這個給你。”說著他從車內遞了把紙扇出來,雕花的象牙扇骨,下麵綴著兩條精致細巧的流蘇,有一塊拇指大小的金牌,上麵刻著她不認識的篆字。
唐妙不敢接,他又道:“你不必有負擔,這個給你,在郢州地界上還是好使的。”
唐妙搖了搖頭,“我隻管種地,拿一把這樣貴重的扇子隻怕不安全。”
公子乾嗬嗬一笑,“這個隻在你們有無法解決之事的時候拿出來,再說世事無常,就算你安分守己,可你能篤定不會懷璧其罪?”
唐妙想了想,自己如果真的能開發更多的東西,到時候也說不得會被有心人算計。他的扇子能讓她平安一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自是最好不過的。卻也不敢問他到底是誰,道了謝雙手接過來。
公子乾這才微微頷首,“希望來年能聽到更多好消息。”然後他揮了一下手便放下車簾,曹管事立刻告辭,兩輛馬車隨即離去。
曹管事他們一走,唐妙幾個立刻迴家,收拾院子準備過中秋。
蕭朗悄悄地問唐妙,“那人是誰?”
唐妙搖搖頭,“我也不知道,買種子的唄。”唿啦一下子將紙扇打開,卻見紙上也寫了幾個不認識的篆字,彎彎曲曲跟蚯蚓爬一樣,她問蕭朗他也不識得。唐妙將扇子用一塊白綾子包了,放在自己的衣櫃底下。
“你真的不迴家過中秋了嗎?”蓋好櫃子,她問蕭朗。
蕭朗搖了搖頭,垂下眼睫斂去眸底的一絲落寞。
唐妙笑著道:“快走,我們去看看蘑菇是不是長出來了。”
蘑菇已經長出菌絲,小小的一耳耳重重疊疊很是好看。蕭朗驚訝不已,歡喜地道:“好神奇!”
唐妙端著風燈仔細看過了,再過幾天基本就能割菇,她打算開始現在村子賣,等名氣出去鎮上的鋪子人家自然也迴來買,“這是第一批,技術還不成熟,隻怕不會太好,不過等來年就能更好了。”她將手指插進布袋裏試了試溫度,又在地窖裏噴了噴水,然後和蕭朗上去。
外麵幾個鄉鄰來送過節的禮物,兩把雞蛋、兩封月餅、一小籃子蘋果梨葡萄等,這些都是平日裏得唐家幫助渡過難關的人家,有的可能是借了幾百錢有的借過麵,還有的是近來澆地的人家。高氏推拒不下便將唐妙做的醬菜分給大家迴去嚐嚐。也有人來換鹹鴨蛋的,唐妙幫他們撿了,又仔細檢查了別人的生鴨蛋,若是不新鮮了的便拿出來不能醃漬。
夜裏月朗星稀,露重風清,空氣裏沁著絲絲的月季花以及香草的氣息。唐文清請了父母和四弟一家,獨獨沒有叫老三家。老三自然還是兄弟,可過節這樣的日子唐文清不想讓人來添堵,出於禮節兄弟情義去叫了他們,到時候少不得又是借酒裝瘋賴賴唧唧。唐文清也想冷冷他們,讓他們仔細想想錯在哪裏。這個中秋除了大哥大嫂不在家稍有遺憾,他們都覺得很知足,一家人圍在炕上吃了酒,又坐在院子裏賞月吃點心。
高氏幾個怕蕭朗想家心裏有負擔,盡量地逗他說話,從前還拿他當客人,如今便真如家人一般隨意親切。蕭朗自然感覺的到,雖然跟奶奶鬧崩讓他心裏很難過,他卻一點都沒流露過,每日跟大家開開心心的。
……
過了中秋,天氣更涼,父兄帶著幫工們掰棒子收花生,唐妙和杏兒去拾棉花。三畝棉花在北邊,地壟長長的總感覺不到頭。杏兒動作快,沒多久就能落下她一大截,等唐妙到北邊地頭,二姐已經快到南邊地頭了。
唐妙將腰間綁著的布袋解下,站在地頭上捶著腰舒展四肢休息一下,突然聽人打招唿,“老……姑,拾……棉花。”
唐妙見是寶軍兒,忙笑了笑,立刻提起袋子就要係上。寶軍兒忙上前,“老……姑,我……幫你。”唐妙讓開一步笑道:“不用了,你忙去吧。”
寶軍兒盯著她的臉笑,從懷裏拿出一支褪色的鎏金紫銅簪子,“這個……給你。”
唐妙忙後退,“不用了,謝謝你了。我還有活先忙了啊。”說著就要走。
寶軍兒立刻追上,硬往她手裏塞,“給你,你……戴了好看。”唐妙不肯收,他硬要給她,兩人便推搡起來。唐妙怕他突然發病便道:“好,我拿著我拿著,你鬆手吧。”
寶軍兒笑了笑便鬆了手欲後退,突然脖頸一緊被人抓住,然後一陣天旋地轉便被人摔倒在地,他妄想掙紮卻被人膝蓋頂住脖子一動不能動,隻是啊啊呀呀地叫。
唐妙沒想到蕭朗會突然從北邊過來,忙上前拉他,“快放開他,他沒惡意的。”
蕭朗一張臉沉肅凝重,目光凜冽地逼視著寶軍兒,冷冷道:“給我離她遠點兒。”說著鬆開他。
寶軍兒爬起來,惱怒地就要上前跟蕭朗打架,唐妙忙攔住他,笑道:“誤會了,你快迴家吧。侄媳婦還等你迴家吃飯呢。”
蕭朗見唐妙手上握著枝蹩腳的發簪,一把搶了過去扔給寶軍兒,斥道:“還不快走!”
寶軍兒雙目赤紅,麵頰有些扭曲,癟了癟嘴,彎腰把簪子撿起來,又看了唐妙一眼,陰著臉跑開了。
唐妙瞪了蕭朗一眼,“他腦子有些不清楚,你那麽兇萬一他發病咬人怎麽辦。”
蕭朗從她腰上把布袋解下係在自己身上,“我拾棉花,你去路上歇會兒行嗎?”
唐妙往旁邊順了兩壟,“玩兒什麽玩兒,你不是在摔花生嗎?”
蕭朗進了棉花地開始拾棉花,“那塊地摔完了,我想來看看你們,兩個女孩子,不安全。”
唐妙嗤了一聲,“你沒來之前我們也女孩子,也沒見不安全。再說這都是自己村裏的地,有什麽不安全的。偏你事兒多。”嘴上如此說心裏卻歡喜甜蜜,拾了棉花便放進他腰上的布袋裏。
杏兒拾過來的時候問怎麽迴事,唐妙將事情說了下,她看了蕭朗一眼,道:“雖然你能打架,可大家總歸無前屋後,一個村的那麽也不好。”
蕭朗笑道:“我會注意的。他不來找揍,我自不會去打他的。”
唐妙白了他一眼,“我二姐為你好,他大哥是個混混,在外麵無惡不作的。”
蕭朗笑了笑沒當迴事兒。
……
姥娘村買的地景椿帶人去收,順便跟三個舅舅家一起合夥。唐妙尋思一忙起來場地就不夠,三個舅舅家的場灣已經很擠,再加上自己家的隻怕不方便。她跟父母商量去那裏買片場,農忙時候壓場收莊稼,不忙了可以種點豆子什麽的。父母同意,給了幾吊錢讓她去跟姥爺商量著辦。蕭朗便跟他們一起順便也去自己姥爺家看看,剛離開家的時候他不肯去姥爺家就是怕他們給他錢收留他,那樣的話奶奶自然還會說他脫不了人靠這個靠那個的。
仝姥爺算村裏的地主富戶,家有幾十墒地,為人和氣開明,他甚是喜歡唐妙。知道她來買場,就將靠著老高家的那三分地送給她,唐妙要給錢他便打趣她,“丫頭,老頭子我把外孫都給你了,還在乎這點兒地?”把唐妙臊得臉頰飛紅,埋頭用力喝水。
仝姥爺樂嗬嗬地對高老頭道:“妙妙姥爺,人都說富不過三代,可你看我外孫,如果是他這樣的孩子,別說三代,三十代也富的。”
高老頭越來越喜歡蕭朗,連說是的。
有了場仝姥爺還讓人給蓋了三間小場灣屋子,景椿便帶人收這裏的玉米,這邊雨水充足,顆粒飽滿,熟得晚一些。人多收得快,這邊地濕,收完直接種麥子,一點不耽誤時間。
因為那場他們跟唐妙三姥爺發生了點口角,老頭子為人小氣摳門又要強,一直對唐家來自己村買地不滿,覺得外村人強梁到了家門口。加上他一向種地仔細勤快卻沒四弟家收的好,心裏總是別扭,特別聽說唐妙經常指揮姥爺家種地,他就更瞧不起,說一家子老爺們聽個黃毛丫頭指手畫腳的。唐妙他們在場裏扒棒子的時候,他去氣哼哼地說了幾句不著邊的話,大家也沒理睬他,他氣得背著糞簍子就走了,到了場邊還把幾泡驢糞蛋子都撿了去。
高老頭說三哥從小就強梁慣了,讓大家都別理他,各幹各的就是了。
這日唐妙和蕭朗從場裏迴家,一邊走蕭朗向她請教種地的東西。兩人走到街口的時候聞到一股燒草的味道,還夾雜著燒糞的騷味,一抬頭便見濃煙滾滾,以為誰家起火了,忙跑去看看幫忙救火。
兩人跑到跟前發現是姥爺也在,便湊過去,問了下原來是三姥爺的糞堆被人燒了,堆上一堆麥秸草,這些天一直沒下雨天幹物燥的,火頭唿唿地根本來不及救。
三姥爺哭得撲倒在地上,頭上的小瓜皮帽也掉了,露出光溜溜的頭。他有點禿頭,索性剃了光頭戴帽子說這樣省水不用洗省時間不用梳。他農閑時候一刻不停地去撿糞,撿了便堆在自己家的東牆外麵,平日裏用草帳子蓋著生怕人家來偷。如今不知道得罪了哪個,被人一把火給燒了。三姥爺向來是要強的人,吃了這個啞巴虧,就想跳進火堆自己也不活了。
別人要扶他,他都一把推開,他自己兒子媳婦孫子的都躲著他,生怕他打人,又看他出一股耍賴模樣很丟人,有的就偷偷溜了裝作沒看見。
高老頭上前:“三哥,不就一堆糞嗎,你快別耍猴子似的出嘲氣了!”
三姥爺一聽更要命了,兩腿一蹬非說有人燒他的糞,是想要他的命,還給他燒了一小垛麥秸草,迴頭就要燒他房子。他兄弟八個,怎麽沒人管。
唐妙忙上前給他把瓜皮帽子撿起來,拍打拍打土,跟他笑道:“三姥爺,人家幫你漚肥呢,你起來我跟你說個事兒。”
三姥爺知道這個小外甥女古靈精怪的,打小兒就滑頭,不肯起,威脅道:“你過來說,說了我再起來。”
唐妙笑了笑要過去,蕭朗忙拉著她的胳膊,低聲道:“別過去。他好打人。”
唐妙說不怕,小時候她就見識過三姥爺的厲害,不過是對他那幾個好吃懶做的媳婦兒,她笑嘻嘻地湊過去,低聲道:“三姥爺,你家不是有塊窪地,你天天抱怨地太濕了嗎?現在你把家裏的糞都加碎草燒燒,漚一漚之後拉到那地裏去,保管你今年莊稼長得好。”
三姥爺將信將疑地看著她,“哄人,我知道,你個小丫頭最會哄人。”
唐妙嘻嘻笑道:“我哄你幹嘛?你撿的幹糞直接往地裏揚,連漚都不漚,你真浪費。你那驢屎蛋子幹巴巴的還把一棵苗燒死,那肥還不使勁。”
三姥爺知道唐妙經常來給四弟家幫忙,指揮得頭頭是道,他們家糧食當年收得不錯,心裏是信的,不過不肯掉價去問,又因為要強,不服氣。特別是他去說幾句風涼話的時候,他們不但不跟他講種地的東西,反而不理他,他心裏便越發怨氣的。
今兒聽她這麽一說,他也不哭了,蹭得站起來,也不撲棱身上的土,笑道:“孫女兒,家去說話兒?”
唐妙歎了口氣,三姥爺也挺可憐,他辛苦了一輩子,老伴早就死了,好不容易把孩子都拉扯大。如今子孫滿堂,出息的少,好吃懶做的多。他以前還想著續弦什麽,孩子不樂意,他就斷了那念頭,怕給他們丟人,一心都撲在自己的地上,像伺候孩子疼老婆一樣。
唐妙跟他聊了一會,和蕭朗幫他拿草燒了糞,老頭子意猶未盡,說自己這些年了才覺得剛學會種地。唐妙也很無奈,這裏人一般如果有點什麽好技術都藏著掖著的,生怕誰家的地超過自己的,有些時候不知道竅門,隻照葫蘆畫瓢,就很可能弄巧成拙,三姥爺就是那麽個人,四處跟人學秘法,每次都不對。
唐妙這一幫忙三姥爺就黏上她了,兩家的場也不遠,一有空他就湊到唐妙身邊問種麥子的事情。他向來摳門,可每次找唐妙不是有包糖就是有包蜜棗。唐妙也不藏著掖著,反正種地這事兒也是看個人天賦的,吃了人家的自然嘴短,她一五一十將自己知道的告訴他,三姥爺學得很認真,像小學生一樣,每次講完了很恭敬地打個千兒,弄得唐妙哭笑不得,兩三次她也就習慣了,知道他是以全沒能讀私塾的心思。
……
這日唐妙和蕭朗在場裏烤玉米吃,三姥爺又撅達撅達地走過來,臉色陰沉,氣唿唿地在草墩子上坐下。蕭朗將一隻玉米棒遞給他,“三姥爺,又跟誰置氣呢?”
三姥爺嘟著嘴,“還能有誰,那幾個懶婆娘唄。誰像你小子這麽好,找個天下少見的好媳婦。”
唐妙沒想到三姥爺也會開玩笑,一口玉米沒咽下去差點給自己卡住,咳嗽了兩聲。蕭朗忙遞了水給她,埋怨道:“不過是句實話,你就不能淡然點。”
唐妙擦了擦冷汗,忙問三姥爺幹嘛呢。
老頭兒歎了幾口氣,說了實話,家裏三個媳婦好吃懶做的,誰也不想幹活,這兩日又趁著他在外麵收莊稼,一個個在家裏躲著燉肉吃,他一迴家她們把肉吃完,肉湯喝不掉就倒在豬圈裏。
蕭朗哼了一聲,“三姥爺,您狠心點,給他們分家,讓他們自己幹活吃飯不就好了?”
唐妙白了他一眼,“都跟你這樣似的?那他們不也是三姥爺的孩子麽,有哪個父母是願意孩子受苦的。現在分了家,他們離開三姥爺啥也不是,還不得流落街頭餓死?”
三姥爺又哎了一聲。
唐妙便給他出主意,讓他狠點心,打發家裏人都幹活。他呢也別那麽摳,每個月拿出一定的錢來,讓三個媳婦兒輪流當家,看看誰當的好。三個兒子也要分管田地,一旦管差了,大家都要一起餓肚子,做得好了,他要表揚他們,給點小小的獎勵。其實有時候人就是想要一句表揚,父母的關心罷了,如果他一味兒地斥責他們,罵他們懶笨蠢饞,那他們自然越來越自暴自棄的。
三姥爺疑惑地看著她,“管用嗎?”
唐妙笑了笑,“三姥爺,你種地好了,想不想人家說‘看,他真能幹,這地種的真是出挑’想嗎?”
三姥爺想了想,點頭道:“是這麽迴事兒。”
唐妙塞了一個嫩玉米給他,“那您就好好琢磨琢磨,怎麽調動他們的勁頭。這家呀,吃是吃不窮的,隻要能幹,吃得多賺得多,您攢再多,不舍的吃不舍的喝,到頭來呢?”
三姥爺點了點頭,臉上露出孩子一樣興奮地神采,“我這就家去,不信治不了幾個兔崽子。”說完背著糞簍子就走了,到了場邊還不忘將唐妙打掃在那裏的一堆馬糞拾進去。
……
唐妙和蕭朗也不在老爺家多呆,守了幾天便迴家幫著收剩下的地瓜。
他們找了個無雲大風的好天氣,一氣把二十畝地瓜都刨了,擦成地瓜幹曬在地裏。去年唐妙就讓二哥去白馬鎮做過幾把擦子,實際就是一塊長形木板,前頭木板上挖個孔,將打好開刃的刀釘在上麵。刀片那頭擔在荊條筐上,人騎著擦子下半部分的木板,拿著地瓜放在刀口的地方平推出去,一下下就能擦出地瓜片。
地瓜擦好了直接揚在地裏,一片片擺開不互相壓著就好,日頭好的時候曬個兩三天。曬幹的地瓜幹自然比整個地紅薯好收藏。他們把挑好了來年做母子的地瓜放在東間炕洞子裏,西間便放那些煮了格外甜的小地瓜,等空下來可以煮一鍋切片曬幹做地瓜悠,來年二月炒地瓜豆吃。
曬地瓜幹的時候最怕下雨,夜裏掉了幾個雨星,一家人便推車子拽麻袋,急急忙忙奔去地裏,把地瓜幹裝在麻袋用車拉迴家,將家裏的能擋雨的地方擺滿了地瓜幹,白花花的一片。
後麵連陰了六七天下了場雨,不少人家說糧食開始發黴,幸虧重陽節之後天晴起來,蔚藍如洗。大家紛紛把糧食趕緊曬幹了裝倉,又趁著時節把麥子種上。
如此便到了深秋,天涼如水,大雁南飛。
轉眼又將秋收,唐文清提前跟胡大等七個幫工打好招唿,讓他們家裏早做安排,到時候來幫忙,吃睡都在這裏。那幾個幫工家裏兄弟多地少,出來幫忙賺錢是正經出路,所以不會耽誤唐家的秋收,唐文清喜歡這點,跟他們簽訂的長期契約,希望每年都能來幫忙,他們自然願意的。
蕭朗住在唐家,穿粗布衣衫,跟他們同吃同住一起勞作,沒有半點少爺架子,唐家人甚是驚奇。就連唐妙也不得不暗暗佩服他,趁著大家不注意的時候表揚兩句。仝芳派常叔和流觴來過兩次,隻給蕭朗捎了幾件日常衣服,其他的錢物卻都沒。仝芳因為老太太不許自己不敢來看,隻托高氏代為照顧,還鼓勵蕭朗安心在外麵住著,老太太身體無恙等等。雖然有人傳言蕭朗因為頂撞老太太被趕出家門,可既未開祠堂,又沒有蕭家公開的聲音,也不過是街頭巷尾嚼舌頭罷了。蕭朗得知奶奶身體無恙更加心安理得,巴不得不要迴家。
八月裏早晚露水重已經感覺到冷意,可正午日頭毒辣,曬得人頭昏。唐妙怕蕭朗一時間受不住,便跟著他一起拔花生,他也會顧念她早點迴家,中間休息一下或者喝茶吃點心之類。
忙了十天後唐妙讓蕭朗幫她處理種蘑菇的那些材料,該發酵的已經發酵過兩遍,現在潑水預濕,兩日後又開始預堆,再隔兩日建堆繼續發酵。這時候便已經沒有糞塊臭味、酸味、氨味等不正常的氣味,而具有蘑菇特有的香味了。唐妙又讓蕭朗幫她在地窖裏堆了蘑菇床,撒了石灰消毒,然後鋪上幹淨的麥糠鍘短的麥秸草等。她還讓二嫂和二姐幫忙做了一些裝發酵料的布袋,然後等發酵材料已經冷卻下去,達到裝袋的標準便將收集來的種子小心翼翼地撒在料裏,輕輕地拍打讓它們深入下去,然後一袋袋裝起來堆放在地窖的草床上。
唐妙之前特意去白石鎮打了一把蓮蓬頭小眼的銅壺,專門用來噴水保持濕度。家裏沒有溫度計,她隻能根據自己的經驗來判斷,也幸虧她生前曾經對這些東西比較感興趣,喜歡做一些別人覺得奇怪的事情。比如喜歡估計室溫多少,室外溫度多少,往往八九不離十的,被同學稱為活溫度計。
轉眼就要中秋節,唐妙煮了一些鹽水花生,又挑了一些沒發育好的嫩玉米煮了吃。從小到大她都喜歡吃這些粗糧,還讓大家也跟著吃,現在家裏就算隻吃細麵也夠她還是如此堅持,一個勁地說純天然綠色無汙染。別人已經習慣她偶爾說大家不懂的話,尋思她可能看書看多了隨便拽兩句也不一定。
玉米、花生地裏套種的菜一直吃不完,除了接濟鄉鄰親戚,唐妙就將豆角、扁豆、茄子等曬幹,也會醃一部分做成醬菜、鹹菜、泡菜。一般來說隻要能吃新鮮的唐妙就不喜歡醃漬,生怕破壞營養還會致癌。不過如今仲秋,轉眼萬物肅殺,不再有新鮮蔬菜,唐妙便也試著做了。前幾天她去白石鎮見有賣蝦醬的便買了些,迴來用薑蔥蒜、糖鹽等做了一小甕辣椒大白菜蘿卜泡菜。方子是一本古書上看來的,她根據季節實物適當調節,做好了密封在牆角。中秋節這日剛好開封吃泡菜。
她讓蕭朗幫忙端著小瓦盆,結果他不顧形象地用手拿了偷吃,一邊吃一邊讚口不絕,“好吃,好吃,真好吃!”因為幫工們夜裏要迴家過中秋,吃完晌飯再忙一會他們就走,唐妙盛了一小盆讓二姐送去地裏給他們嚐嚐覺得好吃迴家的時候可以帶一點。
幫工們吃得甚是爽口,臨走的時候都要了一點用自己的小瓦罐裝迴去。蕭朗正張羅著去買蝦醬讓唐妙再做一點,門外便來了客人。唐妙一見是曹管事,忙將他讓進屋裏。吳媽和秦小姐來請安道謝,他連連道了恭喜,還給秦小姐送了一份賀禮,又客套了幾句,讓她們自去忙,他是來找三小姐的。
……
高氏和唐文清請他炕上坐,又沏茶來。
曹管事聞到一股獨特的味道,好奇地問:“什麽這麽好聞,老頭子是不是有口福?”
唐妙立刻去給他盛了幾片,曹管事一見食指大動,立刻嚐了一塊,“妙,真的很妙,清、酸、甜、脆、辣、香、鮮、醇……好,好,好……白菜!”
家裏人已經誇了她一天,唐妙都臉皮厚的受著了,被曹管事這麽一說臉頰立刻紅了起來,忙岔開話題說正事:“曹管事是來拿麥種的吧,我給您備著呢。”然後忙讓二哥和蕭朗去幫他取麥種。
曹管事兩眼盯著那碗爽口的白菜精光閃閃,“三小姐,這個白菜很像天府泡菜,但是又有點不一樣。”
唐妙嘿嘿笑了笑,告訴他自己是在一本古書上看來的,實際京都和天府之地都有人做,隻不過這邊人沒這個傳統罷了。
“三小姐,這個還有不?剩下的能賣我一半麽?”曹管事雙眼出奇地亮,渴切地盯著唐妙。
這時候景椿幾個把說好的小麥種子抬過來,讓曹管事看看。他看也不看便道:“種子按之前說的再加一番好了。”然後他又掏出一張銀票放在炕上,“這兩百兩是定金,以後三小姐的其他種子,隻要是改進了的,我都要一石。”緊接著又道:“這個泡菜,一斤二十錢可好?如果有其他的也給我嚐嚐。”
唐妙啼笑皆非,沒想到曹管事竟然這般好吃,不過她也有所求,所以爽快地去把自己做的醬黃瓜、糖蒜都拿來給他嚐了。
曹管事一邊吃一邊讚,感慨道:“原本這些醬菜泡菜糖蒜的,我們這裏人不怎麽吃得慣,可我去四川呆過幾年,吃慣了,迴來吃不到那個味兒就難受。我們公子……哈哈,他也喜歡著呢。”
唐妙原本就想問這個,他說出來更好,“曹管事,那位公子乾沒跟您一起來?”
曹管事笑了笑,“他不習慣見太多人,在車裏等著呢。”
唐妙忙道:“曹管事這怎麽使得?你們吃過飯嗎?若是沒有不如請公子來家裏吃了飯再走。雖然小門小戶,可恰逢過節,也不會太差。”
曹管事連連擺手,謝道:“三小姐好意老頭子我心領了。自然不是因為條件好壞,委實是有事情要忙,不好讓公子多等。”
唐妙便忙去給他收拾了一大海碗泡菜醬瓜之類,又用盤子扣住,打算幫他送去車上。晌飯高氏和婆婆烙了韭菜肉餡的塌餅。一張餅上平攤了餡兒,然後對折,拿碗沿把餅邊沿割整齊了,放在鏊子上烙熟即可。她給曹管事收拾了十幾個用幹淨的白紗包袱包了,讓蕭朗幫著送過去。
景椿幾個用獨輪車幫曹管事送麥種,唐妙捧著海碗,蕭朗拎著餅一路去了村南頭。那裏停著一輛沒棚子的馬車,另外依然是那輛寬大的雙馬拉套的大車,如今掛著綠紗帳子,前頭是密密匝匝的紫竹串水晶珠的簾子,叮咚有聲,裏麵幽暗深沉看不甚清。
曹管事招唿了一聲,前頭趕馬車的腳夫模樣的漢子立刻上前把糧食接過去放在車上。唐妙因為公子乾先送自己書後來又幫忙二哥的事情,說不得柳無暇那裏也能幫大忙,很想去當麵道謝。
曹管事過去嘀咕了一會,迴來請唐妙過去說幾句話,他則一旁陪著景椿幾個。
唐妙捧著海碗站在車窗旁,不知道為什麽,不由自主地便恭恭敬敬,一本正經地道謝,然後又舉了舉碗,“曹管事很喜歡我做的醬菜,臨走裝了一碗,他說公子也愛吃。”
車內傳來一聲笑,隨即想起輕微的衣料磨擦聲,唐妙便見窗紗一撩一張俊秀的臉出現在眼前。唐妙向來對人的相貌沒什麽感覺,美醜都不甚感冒,就算見著周諾那般紮眼的“桃花”也不過是一哂而過,可看到眼前這張臉,她心下一驚。他雖然笑著,一副親和煦暖的表情,可那雙清冷的眸子卻如劍光一般直刺人心,反而讓人忘記細看他的容貌。
他從窗口探出左手,溫溫一笑:“多謝三姑娘。”
他的聲音優雅而淡漠,像是清冷的霜雪,冰麵的一層寒光,讓人覺得似溫還寒。唐妙不受控製般將海碗放在他的手上,恭敬地立著,似是要等他訓話一般。
蕭朗順手將餅也舉過去,不甚友善地道:“配白菜吃的。”
公子乾修眉微挑,凝眸看向他,笑了笑,對唐妙道:“你很好,我有個要求你若答應,我自然也送你一個心願。”
唐妙笑道:“公子請講,隻要能做到的自然不會拒絕。”
公子乾將海碗放下,左手依然伏在窗框上,他的手很漂亮,修長白皙,無名指內側有著明顯的繭痕。他手指隨意地點了點,唇角淺笑,秋日金黃色的樹葉田野將他清冷的眸子染上一層暖色,道:“請三姑娘放開手腳,盡量研究更好的種子,假以時日便是利國利民的大善事。以後我自然會都買了去,當然你所有的開銷我來支付,如何?”
唐妙沒想到會有這等好事,有人花錢請自己研發種子,那自然是最好不過的。她用力點了點頭,“你隻要買我的種子就好,其他的錢我們自己會解決的。”
公子乾淡笑吟吟,目光也變得溫潤起來,凝在她的臉上,“那麽,說說你的心願如何?”
唐妙深吸了一口氣,想說自己沒有什麽心願,可總歸有件心事,便迴頭看了蕭朗一眼,他一直閑閑地站在後麵,好似漠不關心,她卻能感覺他的緊張和戒備。
她朝蕭朗笑了笑,“你能去那邊等我嗎?”
蕭朗看了她一眼,說了聲好雖然不情願卻毫不遲疑地轉身走開。
唐妙這才對公子乾道:“雖然我不知道您是做什麽的,可想必神通廣大。能幫我們找到二嫂,還願意買我的種子,這些我都感激不盡的。不過既然您這般說,那我就不客套了。柳無暇是周諾的朋友,想必公子也早就認識他。你們都是讀書人,自然合得來的,原不用我多嘴,但作為朋友,我還是希望公子能夠多多幫助保護他。他也肯定不會辜負公子的。”
公子乾笑著將額靠在自己指尖上,灑然一笑,“這個不算,你可以提別的……嗯,比如你目前無法解決的事情。”他目光一轉,在不遠處蕭朗峻拔的身形上頓了頓。
唐妙想了想,搖頭道:“多謝公子好意,我沒有其他事情。”
公子乾似笑非笑地看著她,見她一臉的平和,眸子如清澈的泉水般沒有一絲雜質,笑道:“既如此這個給你。”說著他從車內遞了把紙扇出來,雕花的象牙扇骨,下麵綴著兩條精致細巧的流蘇,有一塊拇指大小的金牌,上麵刻著她不認識的篆字。
唐妙不敢接,他又道:“你不必有負擔,這個給你,在郢州地界上還是好使的。”
唐妙搖了搖頭,“我隻管種地,拿一把這樣貴重的扇子隻怕不安全。”
公子乾嗬嗬一笑,“這個隻在你們有無法解決之事的時候拿出來,再說世事無常,就算你安分守己,可你能篤定不會懷璧其罪?”
唐妙想了想,自己如果真的能開發更多的東西,到時候也說不得會被有心人算計。他的扇子能讓她平安一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自是最好不過的。卻也不敢問他到底是誰,道了謝雙手接過來。
公子乾這才微微頷首,“希望來年能聽到更多好消息。”然後他揮了一下手便放下車簾,曹管事立刻告辭,兩輛馬車隨即離去。
曹管事他們一走,唐妙幾個立刻迴家,收拾院子準備過中秋。
蕭朗悄悄地問唐妙,“那人是誰?”
唐妙搖搖頭,“我也不知道,買種子的唄。”唿啦一下子將紙扇打開,卻見紙上也寫了幾個不認識的篆字,彎彎曲曲跟蚯蚓爬一樣,她問蕭朗他也不識得。唐妙將扇子用一塊白綾子包了,放在自己的衣櫃底下。
“你真的不迴家過中秋了嗎?”蓋好櫃子,她問蕭朗。
蕭朗搖了搖頭,垂下眼睫斂去眸底的一絲落寞。
唐妙笑著道:“快走,我們去看看蘑菇是不是長出來了。”
蘑菇已經長出菌絲,小小的一耳耳重重疊疊很是好看。蕭朗驚訝不已,歡喜地道:“好神奇!”
唐妙端著風燈仔細看過了,再過幾天基本就能割菇,她打算開始現在村子賣,等名氣出去鎮上的鋪子人家自然也迴來買,“這是第一批,技術還不成熟,隻怕不會太好,不過等來年就能更好了。”她將手指插進布袋裏試了試溫度,又在地窖裏噴了噴水,然後和蕭朗上去。
外麵幾個鄉鄰來送過節的禮物,兩把雞蛋、兩封月餅、一小籃子蘋果梨葡萄等,這些都是平日裏得唐家幫助渡過難關的人家,有的可能是借了幾百錢有的借過麵,還有的是近來澆地的人家。高氏推拒不下便將唐妙做的醬菜分給大家迴去嚐嚐。也有人來換鹹鴨蛋的,唐妙幫他們撿了,又仔細檢查了別人的生鴨蛋,若是不新鮮了的便拿出來不能醃漬。
夜裏月朗星稀,露重風清,空氣裏沁著絲絲的月季花以及香草的氣息。唐文清請了父母和四弟一家,獨獨沒有叫老三家。老三自然還是兄弟,可過節這樣的日子唐文清不想讓人來添堵,出於禮節兄弟情義去叫了他們,到時候少不得又是借酒裝瘋賴賴唧唧。唐文清也想冷冷他們,讓他們仔細想想錯在哪裏。這個中秋除了大哥大嫂不在家稍有遺憾,他們都覺得很知足,一家人圍在炕上吃了酒,又坐在院子裏賞月吃點心。
高氏幾個怕蕭朗想家心裏有負擔,盡量地逗他說話,從前還拿他當客人,如今便真如家人一般隨意親切。蕭朗自然感覺的到,雖然跟奶奶鬧崩讓他心裏很難過,他卻一點都沒流露過,每日跟大家開開心心的。
……
過了中秋,天氣更涼,父兄帶著幫工們掰棒子收花生,唐妙和杏兒去拾棉花。三畝棉花在北邊,地壟長長的總感覺不到頭。杏兒動作快,沒多久就能落下她一大截,等唐妙到北邊地頭,二姐已經快到南邊地頭了。
唐妙將腰間綁著的布袋解下,站在地頭上捶著腰舒展四肢休息一下,突然聽人打招唿,“老……姑,拾……棉花。”
唐妙見是寶軍兒,忙笑了笑,立刻提起袋子就要係上。寶軍兒忙上前,“老……姑,我……幫你。”唐妙讓開一步笑道:“不用了,你忙去吧。”
寶軍兒盯著她的臉笑,從懷裏拿出一支褪色的鎏金紫銅簪子,“這個……給你。”
唐妙忙後退,“不用了,謝謝你了。我還有活先忙了啊。”說著就要走。
寶軍兒立刻追上,硬往她手裏塞,“給你,你……戴了好看。”唐妙不肯收,他硬要給她,兩人便推搡起來。唐妙怕他突然發病便道:“好,我拿著我拿著,你鬆手吧。”
寶軍兒笑了笑便鬆了手欲後退,突然脖頸一緊被人抓住,然後一陣天旋地轉便被人摔倒在地,他妄想掙紮卻被人膝蓋頂住脖子一動不能動,隻是啊啊呀呀地叫。
唐妙沒想到蕭朗會突然從北邊過來,忙上前拉他,“快放開他,他沒惡意的。”
蕭朗一張臉沉肅凝重,目光凜冽地逼視著寶軍兒,冷冷道:“給我離她遠點兒。”說著鬆開他。
寶軍兒爬起來,惱怒地就要上前跟蕭朗打架,唐妙忙攔住他,笑道:“誤會了,你快迴家吧。侄媳婦還等你迴家吃飯呢。”
蕭朗見唐妙手上握著枝蹩腳的發簪,一把搶了過去扔給寶軍兒,斥道:“還不快走!”
寶軍兒雙目赤紅,麵頰有些扭曲,癟了癟嘴,彎腰把簪子撿起來,又看了唐妙一眼,陰著臉跑開了。
唐妙瞪了蕭朗一眼,“他腦子有些不清楚,你那麽兇萬一他發病咬人怎麽辦。”
蕭朗從她腰上把布袋解下係在自己身上,“我拾棉花,你去路上歇會兒行嗎?”
唐妙往旁邊順了兩壟,“玩兒什麽玩兒,你不是在摔花生嗎?”
蕭朗進了棉花地開始拾棉花,“那塊地摔完了,我想來看看你們,兩個女孩子,不安全。”
唐妙嗤了一聲,“你沒來之前我們也女孩子,也沒見不安全。再說這都是自己村裏的地,有什麽不安全的。偏你事兒多。”嘴上如此說心裏卻歡喜甜蜜,拾了棉花便放進他腰上的布袋裏。
杏兒拾過來的時候問怎麽迴事,唐妙將事情說了下,她看了蕭朗一眼,道:“雖然你能打架,可大家總歸無前屋後,一個村的那麽也不好。”
蕭朗笑道:“我會注意的。他不來找揍,我自不會去打他的。”
唐妙白了他一眼,“我二姐為你好,他大哥是個混混,在外麵無惡不作的。”
蕭朗笑了笑沒當迴事兒。
……
姥娘村買的地景椿帶人去收,順便跟三個舅舅家一起合夥。唐妙尋思一忙起來場地就不夠,三個舅舅家的場灣已經很擠,再加上自己家的隻怕不方便。她跟父母商量去那裏買片場,農忙時候壓場收莊稼,不忙了可以種點豆子什麽的。父母同意,給了幾吊錢讓她去跟姥爺商量著辦。蕭朗便跟他們一起順便也去自己姥爺家看看,剛離開家的時候他不肯去姥爺家就是怕他們給他錢收留他,那樣的話奶奶自然還會說他脫不了人靠這個靠那個的。
仝姥爺算村裏的地主富戶,家有幾十墒地,為人和氣開明,他甚是喜歡唐妙。知道她來買場,就將靠著老高家的那三分地送給她,唐妙要給錢他便打趣她,“丫頭,老頭子我把外孫都給你了,還在乎這點兒地?”把唐妙臊得臉頰飛紅,埋頭用力喝水。
仝姥爺樂嗬嗬地對高老頭道:“妙妙姥爺,人都說富不過三代,可你看我外孫,如果是他這樣的孩子,別說三代,三十代也富的。”
高老頭越來越喜歡蕭朗,連說是的。
有了場仝姥爺還讓人給蓋了三間小場灣屋子,景椿便帶人收這裏的玉米,這邊雨水充足,顆粒飽滿,熟得晚一些。人多收得快,這邊地濕,收完直接種麥子,一點不耽誤時間。
因為那場他們跟唐妙三姥爺發生了點口角,老頭子為人小氣摳門又要強,一直對唐家來自己村買地不滿,覺得外村人強梁到了家門口。加上他一向種地仔細勤快卻沒四弟家收的好,心裏總是別扭,特別聽說唐妙經常指揮姥爺家種地,他就更瞧不起,說一家子老爺們聽個黃毛丫頭指手畫腳的。唐妙他們在場裏扒棒子的時候,他去氣哼哼地說了幾句不著邊的話,大家也沒理睬他,他氣得背著糞簍子就走了,到了場邊還把幾泡驢糞蛋子都撿了去。
高老頭說三哥從小就強梁慣了,讓大家都別理他,各幹各的就是了。
這日唐妙和蕭朗從場裏迴家,一邊走蕭朗向她請教種地的東西。兩人走到街口的時候聞到一股燒草的味道,還夾雜著燒糞的騷味,一抬頭便見濃煙滾滾,以為誰家起火了,忙跑去看看幫忙救火。
兩人跑到跟前發現是姥爺也在,便湊過去,問了下原來是三姥爺的糞堆被人燒了,堆上一堆麥秸草,這些天一直沒下雨天幹物燥的,火頭唿唿地根本來不及救。
三姥爺哭得撲倒在地上,頭上的小瓜皮帽也掉了,露出光溜溜的頭。他有點禿頭,索性剃了光頭戴帽子說這樣省水不用洗省時間不用梳。他農閑時候一刻不停地去撿糞,撿了便堆在自己家的東牆外麵,平日裏用草帳子蓋著生怕人家來偷。如今不知道得罪了哪個,被人一把火給燒了。三姥爺向來是要強的人,吃了這個啞巴虧,就想跳進火堆自己也不活了。
別人要扶他,他都一把推開,他自己兒子媳婦孫子的都躲著他,生怕他打人,又看他出一股耍賴模樣很丟人,有的就偷偷溜了裝作沒看見。
高老頭上前:“三哥,不就一堆糞嗎,你快別耍猴子似的出嘲氣了!”
三姥爺一聽更要命了,兩腿一蹬非說有人燒他的糞,是想要他的命,還給他燒了一小垛麥秸草,迴頭就要燒他房子。他兄弟八個,怎麽沒人管。
唐妙忙上前給他把瓜皮帽子撿起來,拍打拍打土,跟他笑道:“三姥爺,人家幫你漚肥呢,你起來我跟你說個事兒。”
三姥爺知道這個小外甥女古靈精怪的,打小兒就滑頭,不肯起,威脅道:“你過來說,說了我再起來。”
唐妙笑了笑要過去,蕭朗忙拉著她的胳膊,低聲道:“別過去。他好打人。”
唐妙說不怕,小時候她就見識過三姥爺的厲害,不過是對他那幾個好吃懶做的媳婦兒,她笑嘻嘻地湊過去,低聲道:“三姥爺,你家不是有塊窪地,你天天抱怨地太濕了嗎?現在你把家裏的糞都加碎草燒燒,漚一漚之後拉到那地裏去,保管你今年莊稼長得好。”
三姥爺將信將疑地看著她,“哄人,我知道,你個小丫頭最會哄人。”
唐妙嘻嘻笑道:“我哄你幹嘛?你撿的幹糞直接往地裏揚,連漚都不漚,你真浪費。你那驢屎蛋子幹巴巴的還把一棵苗燒死,那肥還不使勁。”
三姥爺知道唐妙經常來給四弟家幫忙,指揮得頭頭是道,他們家糧食當年收得不錯,心裏是信的,不過不肯掉價去問,又因為要強,不服氣。特別是他去說幾句風涼話的時候,他們不但不跟他講種地的東西,反而不理他,他心裏便越發怨氣的。
今兒聽她這麽一說,他也不哭了,蹭得站起來,也不撲棱身上的土,笑道:“孫女兒,家去說話兒?”
唐妙歎了口氣,三姥爺也挺可憐,他辛苦了一輩子,老伴早就死了,好不容易把孩子都拉扯大。如今子孫滿堂,出息的少,好吃懶做的多。他以前還想著續弦什麽,孩子不樂意,他就斷了那念頭,怕給他們丟人,一心都撲在自己的地上,像伺候孩子疼老婆一樣。
唐妙跟他聊了一會,和蕭朗幫他拿草燒了糞,老頭子意猶未盡,說自己這些年了才覺得剛學會種地。唐妙也很無奈,這裏人一般如果有點什麽好技術都藏著掖著的,生怕誰家的地超過自己的,有些時候不知道竅門,隻照葫蘆畫瓢,就很可能弄巧成拙,三姥爺就是那麽個人,四處跟人學秘法,每次都不對。
唐妙這一幫忙三姥爺就黏上她了,兩家的場也不遠,一有空他就湊到唐妙身邊問種麥子的事情。他向來摳門,可每次找唐妙不是有包糖就是有包蜜棗。唐妙也不藏著掖著,反正種地這事兒也是看個人天賦的,吃了人家的自然嘴短,她一五一十將自己知道的告訴他,三姥爺學得很認真,像小學生一樣,每次講完了很恭敬地打個千兒,弄得唐妙哭笑不得,兩三次她也就習慣了,知道他是以全沒能讀私塾的心思。
……
這日唐妙和蕭朗在場裏烤玉米吃,三姥爺又撅達撅達地走過來,臉色陰沉,氣唿唿地在草墩子上坐下。蕭朗將一隻玉米棒遞給他,“三姥爺,又跟誰置氣呢?”
三姥爺嘟著嘴,“還能有誰,那幾個懶婆娘唄。誰像你小子這麽好,找個天下少見的好媳婦。”
唐妙沒想到三姥爺也會開玩笑,一口玉米沒咽下去差點給自己卡住,咳嗽了兩聲。蕭朗忙遞了水給她,埋怨道:“不過是句實話,你就不能淡然點。”
唐妙擦了擦冷汗,忙問三姥爺幹嘛呢。
老頭兒歎了幾口氣,說了實話,家裏三個媳婦好吃懶做的,誰也不想幹活,這兩日又趁著他在外麵收莊稼,一個個在家裏躲著燉肉吃,他一迴家她們把肉吃完,肉湯喝不掉就倒在豬圈裏。
蕭朗哼了一聲,“三姥爺,您狠心點,給他們分家,讓他們自己幹活吃飯不就好了?”
唐妙白了他一眼,“都跟你這樣似的?那他們不也是三姥爺的孩子麽,有哪個父母是願意孩子受苦的。現在分了家,他們離開三姥爺啥也不是,還不得流落街頭餓死?”
三姥爺又哎了一聲。
唐妙便給他出主意,讓他狠點心,打發家裏人都幹活。他呢也別那麽摳,每個月拿出一定的錢來,讓三個媳婦兒輪流當家,看看誰當的好。三個兒子也要分管田地,一旦管差了,大家都要一起餓肚子,做得好了,他要表揚他們,給點小小的獎勵。其實有時候人就是想要一句表揚,父母的關心罷了,如果他一味兒地斥責他們,罵他們懶笨蠢饞,那他們自然越來越自暴自棄的。
三姥爺疑惑地看著她,“管用嗎?”
唐妙笑了笑,“三姥爺,你種地好了,想不想人家說‘看,他真能幹,這地種的真是出挑’想嗎?”
三姥爺想了想,點頭道:“是這麽迴事兒。”
唐妙塞了一個嫩玉米給他,“那您就好好琢磨琢磨,怎麽調動他們的勁頭。這家呀,吃是吃不窮的,隻要能幹,吃得多賺得多,您攢再多,不舍的吃不舍的喝,到頭來呢?”
三姥爺點了點頭,臉上露出孩子一樣興奮地神采,“我這就家去,不信治不了幾個兔崽子。”說完背著糞簍子就走了,到了場邊還不忘將唐妙打掃在那裏的一堆馬糞拾進去。
……
唐妙和蕭朗也不在老爺家多呆,守了幾天便迴家幫著收剩下的地瓜。
他們找了個無雲大風的好天氣,一氣把二十畝地瓜都刨了,擦成地瓜幹曬在地裏。去年唐妙就讓二哥去白馬鎮做過幾把擦子,實際就是一塊長形木板,前頭木板上挖個孔,將打好開刃的刀釘在上麵。刀片那頭擔在荊條筐上,人騎著擦子下半部分的木板,拿著地瓜放在刀口的地方平推出去,一下下就能擦出地瓜片。
地瓜擦好了直接揚在地裏,一片片擺開不互相壓著就好,日頭好的時候曬個兩三天。曬幹的地瓜幹自然比整個地紅薯好收藏。他們把挑好了來年做母子的地瓜放在東間炕洞子裏,西間便放那些煮了格外甜的小地瓜,等空下來可以煮一鍋切片曬幹做地瓜悠,來年二月炒地瓜豆吃。
曬地瓜幹的時候最怕下雨,夜裏掉了幾個雨星,一家人便推車子拽麻袋,急急忙忙奔去地裏,把地瓜幹裝在麻袋用車拉迴家,將家裏的能擋雨的地方擺滿了地瓜幹,白花花的一片。
後麵連陰了六七天下了場雨,不少人家說糧食開始發黴,幸虧重陽節之後天晴起來,蔚藍如洗。大家紛紛把糧食趕緊曬幹了裝倉,又趁著時節把麥子種上。
如此便到了深秋,天涼如水,大雁南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