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齊心


    轉眼過去十天,霜降時候收到景楓的信,說已經在路上過十來日差不多初五母親壽誕那日可到家。


    老唐家自然歡天喜地,早將家裏收拾一新,挑好了過兩日要殺的豬和雞,屆時準備豐盛菜肴招待遠道歸家的兒子和來賀的四鄰親戚。


    高氏因為不想在兒子迴家那日拿孝的名頭來逼他娶妻憋屈了他,又讓景椿套騾子拉她去大牟家拜訪了劉家,說將事情暫時緩一緩,她跟兒子好好商量一下。劉家自然高興,欲送上三十兩銀子祝賀,高氏卻極力推拒,留下送給劉巧巧的一塊花緞子便迴了家。


    景楓還沒迴來的時候,柳無暇先來了。唐妙正和二姐洗被單,唿唿啦啦地被單映著陽光,閃燦燦的,便看到了柳無暇俊雅的臉龐。她愣了下差點把被單掉地上,柳無暇來信說要景楓迴來之後再過來的,沒想到竟然提前幾天來了。


    他背著一隻書箱,看起來有點風塵仆仆的味道,倒像是一路走過來的。高氏見柳無暇穿著自己給他做的衣衫和鞋子,服飾普通卻也遮不住他清俊的人品,歡喜得跟見了自己景楓一樣,拉著他往屋裏坐,親自幫他解下書箱,又讓杏兒趕緊沏茶,做飯給哥哥吃。


    柳無暇接過杏兒遞過來的熱茶,道了聲謝,然後跟高氏他們寒暄,又說自己也接到景楓的信,恰好去了一趟濟州,迴來的路上特意轉道過來等他的。


    因為家裏剛吃過飯,杏兒問做點什麽給柳無暇吃,高氏便道:“炒幾個雞蛋,晚上我們包餃子!”杏兒便去了。


    唐妙在圍裙上擦著手走進來,把濕手巾遞給他,笑微微地道:“你是走來的嗎?一臉的土。”


    柳無暇走去放銅盆的地方洗了臉,這才接過手巾擦了,笑道:“原本徒步,後來搭了一位大爺的牛車,之後又走一段過來,路上在外麵打尖,如今挺方便的。”


    沒一會杏兒炒好了大蔥雞蛋,還有家裏常吃的但炒醬和麻油淋鹹菜絲,又將熱過的細麵卷子端上來給他吃。


    柳無暇雖然很餓,可吃得也不快,兩口下去感覺大家都在看他,便有點吃不下去,抬頭笑了笑,杏兒和高氏笑著做活去了。


    唐妙笑嘻嘻地道:“你在外麵吃了什麽好吃的,看起來不餓啊。”


    柳無暇悠悠道:“三小姐,我餓得很,隻是你能不能不要盯著我吃飯,我帶了書你去看吧。”


    唐妙笑了笑,歡喜地去扒拉他藤編的書箱,見裏麵有幾本農書,還有一些什麽道德化外,什麽四書五經新解雲雲,她隻將自己感興趣地挑出來。


    等柳無暇吃完,杏兒進來收走了碗筷,又端了水來給他洗漱,然後重新上了茶,下去刷碗。


    晚飯的時候大家一起吃,都問他如今做什麽,有了舉人功名,到時候再去考個狀元迴來,那就是頂厲害的事情。


    飯後一起喝茶吃炒花生和瓜子,王氏一會問問柳家,一會又問縣學如何,還會說起趙家,打聽這個那個,又想讓自己家景森跟著他去縣學讀書之類的。柳無暇溫溫地笑著,能說的就說了,不能說的,隻笑不語,不露一絲不耐煩之意。


    唐妙被三嬸問得心煩,看柳無暇竟然一直淡淡地笑著,一副好脾氣的樣子,不禁有點佩服他的氣度涵養。


    王氏吃了一會瓜子,沒顧得上擦擦嘴巴上的皮屑問道:“那麽柳先生你在縣學是讀書還是講書?我有個表姊妹兒她家兒子也在那裏的。”


    柳無暇出於客氣問了句:“是嗎?那倒是好,但不知如何稱唿?”


    王氏又塞了幾粒花生進嘴裏,一邊嚼了嚼,“姓武。”


    柳無暇垂眼略略思索,笑了笑,問了武還是吳或者伍,確認了之後道,“似乎沒有這個姓的生員呢。”


    王氏停了嚼東西的動作,似是有點驚訝,“沒有?不可能,人家前年就去了,比你還早呢。肯定是你後去的,地位低沒機會見他。”


    柳無暇點了點頭,說可能也是。


    在一旁看書的唐妙扭頭看柳無暇垂著眼睫一副淡笑的模樣,她忍不住道:“三娘娘,你上一次跟我說你表姨家的,在濟州府呢。”景楓剛去濟州的時候,有一次王氏找唐妙拉家時候說的,但凡家裏有點好事情,王氏勢必要來湊熱鬧,也定要說她某個親戚如何如何的,也不管這親戚到底是不是個子虛烏有。


    杏兒正在下麵刷碗聽見迴了句,“小妹你記性真差,咱三娘娘以前說的是去郢州省府做了個什麽大官的。”


    王氏抹搭著眼睛尷尬地笑了笑,說自己可能記錯了,然後撇著嘴隻顧嗑瓜子。


    高氏見氣氛尷尬起來忙打著哈哈岔過去,大家又開始說其他的,準備迎接景楓的事情。


    杏兒將唐妙叫下去,告訴她自己有點肚子痛可能要來好事兒,讓她趕緊幫忙做幾個倆人捯飭出來的那衛生斤。


    唐妙悄悄去幫二姐準備了,放在她們的房間裏。


    夜裏安排柳無暇和景椿睡西屋一炕,被子是做了給景楓成親用的,又輕又軟。


    第二日吳媽來付請他們幫忙買筆墨紙硯等雜貨的錢,順便告訴高氏他們那邊的房子差不多收拾好了,過兩日就搬走。


    這些日子來高氏跟吳媽他們相處的很好,一時說走有點依依不舍,不過畢竟自己兒子要迴來,到時候也不方便所以也不好挽留。


    吳媽看院子裏景椿和柳無暇在說話,悄悄問高氏:“大嫂子,這就是那位柳公子?”


    高氏笑了笑,“是啊,和我們景楓是朋友,景楓要迴家,我們特意去縣裏請他來住兩天。”


    吳媽看他雖然一身青布衣衫,可那渾然天成的氣質卻讓人一眼難忘,更不敢輕視他,“就是那位去年親娘去世被後娘……那個柳公子?”


    高氏不是很想說柳無暇的私事,但想吳媽平日雖然喜歡聊天卻不見輕浮,所以沒將她想成跟別的那些喜歡打聽人私密的婆子一樣,便點了點頭。


    吳媽感慨道:“真難得!那女人狠毒起來可要命!”


    高氏有些詫異,“吳媽認識?”


    吳媽搖了搖頭歎氣道:“算是吧,不過不敢提,過去種種都算是死了。”


    高氏聽出她的痛苦無奈,也不打聽,勸慰了兩句,讓她想開一點。吳媽苦笑,“大嫂子其實說起來,還是我們這種鄉下人日子過得舒心。高門大戶的雖然衣食無憂,金碧輝煌,可心裏呀,空虛得很。人情冷漠,親情也越來越淡,還不如個屁呢!”


    高氏笑了笑所謂大家族她是不了解的,不過看仝芳這一輩子也能知道一二。


    吳媽歎了口氣顧自道:“父母在著還好,就算是庶出的也能分得一二分的田產,自己家過日子,經營得當日子也不愁。像我們老爺和夫人,夫妻恩愛,聰明有魄力,家裏過得比正房自然好很多,可誰知道老天爺不開眼,一場病撒手人寰留下個孤零零的弱女子,家產被叔伯們搶了,還要給她賣給人做妾,要不是我們小姐留了個心眼,假托一場病死了這火坑就跳定了。”


    高氏沒想到她家竟然還有這樣一段,想來當初曹管家說的也是表麵話,見吳媽跟她說掏心的話,高氏也不虛套,“吳媽,咱認識時間不長,可大家處得好,這話您還是藏著,別跟人說。”


    吳媽笑道,“大嫂子,你放心我又不傻。這話從沒對人說起過,不過是覺得大嫂子心善,說了我這心裏好好受些。以後我們兩家也當個親戚走動走動,免得我們小姐孤單。”


    高氏點頭,“那是,隻要你們不見外,我們求之不得呢!”


    吳媽歡喜得道謝,她之所以跟高氏說這些也不是無緣無故的,畢竟如今小姐的身份已經不是什麽問題,當日病重將死家裏那群白眼狼不聞不問,後來她就說自己死了,此生也再不會迴趙家,把所有的東西都留下淨身出戶。那群白眼狼見她病重,尋思總歸是個死,反正家產都被他們分刮殆盡,對於她去哪裏也就不關心了。而今小姐的喪事也辦了,就算趙家知道她還活著也是沒用的。


    小姐離開家之後,也有幾家的少爺出於好心不怕趙家的權勢想娶她迴去的,小姐卻不肯,寧願去鄉下呆著過安寧的日子。


    吳媽從懷裏掏出一張銀票,笑了笑放在高氏跟前的針線笸籮裏。高氏停下針線,放下手裏正縫補的布袋,拿起來看了看,嚇了一跳。


    “吳媽,你這是幹什麽?”


    吳媽輕聲道:“大嫂子,我們知道您家以後肯定能好起來,如今我的孩子都在外地,我和老頭子陪著小姐在這裏住,自己買地不方便,平日裏我們做點針黹,老頭子出去給人幹活,兒女們再補貼一點也能夠活。但是小姐的意思還是自己有點地的好。我們想請大嫂子家幫買地打理著,收成的問題我們對半分,農忙的時候我們願意出銀子你們找雇工來幫忙。大嫂子,你看如何?”


    高氏忙把銀票塞迴去,“吳媽,這事情我們慢慢商量,你們有銀子,買來吃也便宜呀。”


    吳媽歎息道:“大嫂子,如果這樣沒過日子的踏實感覺啊,沒有收入就是坐吃山空。我們小姐雖然不能下地,可也不是粗淺之人,你放心,以後合作很簡單,一切都你們做主就好。我和老頭子也沒種過地,絕對不會來瞎指揮就是。”


    高氏便說還要跟家人商量一下,畢竟一大家子她也不能一個人做主。吳媽說好,迴頭跟她說一聲就行,然後把銀票放下,告辭迴去。高氏忙把銀票塞迴去,說等商量好了再給錢也不遲。吳媽也不強求揣起銀票告辭,高氏忙下地送她。


    到了院子,吳媽盯著柳無暇看了幾眼,他感覺到迴頭跟她點了點頭,問了好。


    吳媽跟他寒暄了兩句便迴去了。


    夜裏高氏找一家人商量事情,也請柳無暇幫著拿主意,說了一下吳媽的情況,又讓大家以後不要隨便再提,然後讓他們發表意見。唐家自從有了唐妙,她小小孩子就要求有發言權,久而久之也就養成了習慣,有什麽大事都是大家商量,如果都沒意見就做。


    唐妙覺得不錯她同意,杏兒雖然平日裏說她鬼心眼多,時不時地擠兌擠兌她,可大事情上又從不反對,唐妙行她也行。


    景椿更沒意見,他隻管著幹活,拿主意的事情很少發言。


    柳無暇對這個不在行,自然不插言。


    家裏花錢的事情隻要高氏拿了主意基本就定了,賺錢的事情隻要唐妙點頭也就行了。商量完的時候恰好唐妙熬得紅棗黑豆粥好了,高氏盛了一小盆端給秦小姐送去,順便跟她們聊了聊,說了家人的決議。


    秦小姐表情一直淡淡的,看不出熱情但也不見疏遠,她很感激高氏一家,鄭重地道了謝,從吳媽手裏接過銀票遞給高氏,“唐大嬸,有勞你們了,有什麽需要的,可一定別顧慮盡管開口。”


    高氏應了,見她身子骨細弱,容貌柔美,但是眉宇間卻有一股凜然正氣,並不孱弱,心下也是敬佩,自動地將她列入和柳無暇一般的人。


    “平日裏無事也家去玩,我們兩個丫頭在家呆著,雖然農門小戶的,也並不畏人。陪小姐說說話做做針線也是行的。”


    秦小姐忙笑道:“大嬸說客氣話了,您家兩位小姐可都不是一般的俗人,杏兒妹子針線做得極好,性子又爽快,妙妙小姐見識更是不俗。”


    雖然她沒跟兩姐妹打過多少交道,但是見她們不忸怩不怯懦,有什麽說什麽,又聽吳媽說唐家如今種地基本是小姑娘做主,這可著實不普通。


    高氏見她說的真誠,全不似那些客套敷衍的,心下也高興,聊了一會便迴家去。


    唐妙尋思來年春天多秧地瓜,麥子地裏可以種一茬綠豆而不種棒子,到秋天重新再種麥子,既能收綠豆也能得綠肥。


    她跟爹娘商量,“蕭老太太給了二百兩銀子,秦小姐也給了一百兩,給大哥辦喜事用不了這麽多,不如我們去買二十畝地。”


    唐文清至此是完全聽女兒的,他沒意見,高氏愁著人手不夠,“如果地多了,還要雇人,到時候隻怕也很貴。”


    唐妙說這個不成問題,大不了晚一點等人收完他們再雇人,實在不行去外麵雇。這附近沒地單做長工的少,可以去南邊的密水縣或者豐德縣雇,工錢稍微高一點也能接受,總歸是要試一試的。


    高氏尋思也是,有了錢不買地做別的更不劃算,便讓唐文清留意著,去裏正那裏問問,能買自己村的最好,如果沒有從鄰村的楊家屯林家苗子等地方也能買。


    唐妙說往南買,南邊的地比北邊的好,以南邊水渠為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市井田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花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花露並收藏穿越市井田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