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煩惱
高氏記掛小女兒一個人在家,又加上唐妙素來容易生病身體稍微弱一點,便早早地打發了杏兒來家做飯,順便照顧妹妹。杏兒一迴家,看到蕭朗的馬在門口吃草,摘下鬥笠嘟囔了兩句,便抱了草進屋。
唐妙聽到二姐的聲音忙起身叫她,杏兒進了屋跟蕭朗不冷不熱地打了聲招唿,然後問唐妙想吃什麽。唐妙自己無所謂,隻要是農家菜,自己家種的她沒有不愛吃的。想蕭朗愛吃韭菜炒蛋還有蝦仁菠菜等,便隨便說了幾個他愛吃的。蝦仁是仝芳送的,景楓不能迴家,也托人往家捎錢和東西,還州府下麵的水城縣養水產。蝦仁、海米、烏賊等水產物家裏就有了。每次有個一兩斤,就夠親戚們分一點,剩下自己家留著做湯炒菜伺候客人,也是頂好的。
杏兒看了她一眼,“你身子不舒服,還能吃韭菜?我給你煎兩個雞蛋吧!”唐妙知道杏兒有點不高興蕭朗這麽大了總忘他們家跑,吐了吐舌頭,脆聲道:“二姐做的我都愛吃!”
杏兒做好了飯,荊秋娥送了一小盆芫荽雞湯,裏麵還有半隻雞,是四叔去給老丈人家幫工,老丈人連吃帶送的。荊秋娥讓杏兒拿小盆倒下,杏兒讓道:“娘娘,你留著給薔薇和景林吃吧。”
荊秋娥如今有了個五歲的女兒,去年又剛生了個兒子,日子過得順風順水。隻是她自己眼睛有點不大好,夜裏不太看得清東西。說是生薔薇時候做針線落下的眼病,李氏卻說荊秋娥應該是在娘家得的這個毛病,隻不過以前不怎麽厲害,大家不知道罷了,後來嫁過來,這麽多年了自然就厲害起來。
為這事李氏還跟高氏抱怨過,高氏說其實也沒什麽,不算大病,看不清就點燈好了。再說老四不介意,也有了孩子這麽些年,李氏也就是發發牢騷罷了。李氏跟高氏私下嘀咕當時王媒婆還說跟荊家幫忙找出給文沁撮媒的人呢,結果後來沒了消息。她話裏話外也問過幾次,他們遮掩得倒是也好,不曾露一點口風,李氏便斷定荊家知道,卻因為自己女兒有點不好,所以裝作不知,怕人家出來說。又覺得那撮媒的真是壞,自己家女兒要嫁好人家他們就給戳,娶個有毛病的媳婦,便住了口。想來是想看他們唐家笑話。
高氏勸李氏,讓她別聲張,其實沒什麽大不了的。看荊秋娥這些年該怎麽幹活就怎麽幹,也沒耽誤過,就是夜裏稍微多費點油了。李氏雖然心裏有些不舒服,也不過是發發牢騷罷了,實際不會對媳婦怎麽樣,甚至讓高氏幫她瞞著,別讓人知道。免得讓外麵的人嚼什麽舌頭,看熱鬧。高氏自然懂。
荊秋娥自己去飯櫥那裏拿了小盆倒下,笑著說家裏還有,進去跟蕭朗和唐妙打招唿,見蕭朗正手裏拿著書抿著唇,瞪了一雙水色的大眼出神一樣看著唐妙,不知道在想什麽。她笑了笑,跟他們說了兩句,問了蕭家老太太等人好,便迴家準備飯去。
杏兒把飯用小炕桌端了放在炕上,讓唐妙和蕭朗吃,自己則收拾去地裏給爹娘和二哥送。唐妙看自己這裏菜不少,忙道:“二姐,我們吃不了這麽多,你要是不在家裏吃多倒一點去。雞湯用瓦罐裝著,拿去給爹娘喝吧!”
杏兒利索地裝了飯菜,又倒了一罐子水,用繩子係住放在籃子裏,走得時候用扁擔挑著。除了開始說了句話,她沒搭理過蕭朗。
蕭朗追出去,拽著杏兒的扁擔道:“我幫你送,你在家裏吃吧。”
杏兒沉著臉,“不用,你去吃飯吧,涼了不好吃。”
蕭朗看著她,直截了當地問道:“杏兒,你要是對我有意見,便直接說了。我不是聽不得批評的人。你別當著唐妙那樣,她很難辦。”
杏兒冷笑著看他,“好,你想讓我妹妹好辦,你以後就別這麽勤快往我家跑。讓人家看是怎麽迴事?知道不知道的還都以為我妹妹許給你們家了。你都十五了,是個大男人。我妹妹也十三歲的人,過兩年就該有人上門提親準備出嫁的,你三天兩頭往這裏跑,人家知道了,誰還敢要她?”
蕭朗怔住,半晌說不出話來,眼神有些發空,良久聽杏兒冷哼,他才緩緩道:“要是我來就讓人不敢來提親,那我應該見天兒來!”
杏兒氣結,不再理睬他,挑著擔子就走了。
蕭朗站在那裏發怔,半晌聽到身後有人走近才迴過神來,見是景森便打了個招唿往家走。景森道:“蕭朗,騎馬來的呀!”
蕭朗應了一聲,從小對景森沒好感,連敷衍也不想,舉步就走。
景森又叫他,“教教我唄?到時候我也買一匹!”
蕭朗淡淡道:“這馬性子烈得很,你別碰它。想學的話改天吧,我換馬來!”
景森嘟囔了兩句,跟著他往唐妙家去,蕭朗皺了皺眉,“你不要忙嗎?唐妙有些不舒服睡覺呢。”
景森笑了笑,頓住腳步,迴頭撇著嘴,哼了一聲迴家了。
自從分了家,老三家也攢了些錢,日子過得舒坦。隻是覺得孩子太少,王氏四年前生過一個女兒,結果沒出滿月咳得厲害夭折了。後來一直沒再懷上,她越發覺得住在這裏不舒服,是風水的問題,好處都被老大家的占了去壓著自己家,所以才這麽背的。
她便去買了巷子東頭唐文東家靠大街的一座小院,沒有東西廂和南屋,但是正房有四間,家裏有一口井,很旺,極是便宜。
前幾年雨多,隻是這兩年唐家堡幹起來,村裏很多水井都泉不出水來。唐文清家打了兩口井,一口幹了填上,另一口也沒什麽水,隻用來掉放點果、肉、魚的東西。老唐頭家的井也幹了,這兩年兩家都從老三家挑水吃。
這也讓王氏心裏有一種優越感,兩家可都是喝她家的水!
蕭朗從來沒想過他來找唐妙哪裏不對,會有什麽影響閑話的,從他是個嬰兒開始,高氏夫婦就喜歡他,刨除他是蕭家少爺單就仝芳來說,他們也拿他當自己的兒子一般疼。
他換洗的衣物唐家都有,所以每次隻要人來,跟家裏人打過招唿就住下了。小時候還要仆人小廝丫頭跟著,如今大起來,他不耐煩那些伺候的人,而且來唐妙家帶著別人他總不舒服,所以不管早早晚晚還是奶娘小廝的統統不許來。他大了,且越來越懂事,老太太便也不管,總歸自己家孫子不會吃虧就是。
蕭朗迴去陪唐妙說了會話,給她倒了碗熱水,看著她喝下去確定她肚子不疼了,才告辭迴家。唐妙詫異地看著他,又往外看了看天色,就算他騎馬快,可迴到家隻怕也晚了,“你不住下了?騎馬來迴很累的!”
蕭朗垂下眼,搖了搖頭,“我就是來看看你,既然你無事,我就迴去了!”
唐妙起身,要下地,他按住她的肩,“我自己走就行,你歇著吧。”
唐妙覺得奇怪,他就是為了來玩所以才把讀書的時間調開,這樣能集中時間出來,今兒竟然不住下,倒是頭一遭。她立刻意識到什麽,問:“你生我二姐的氣?她其實挺喜歡你住下的,她就是那樣脾氣,不針對你的,對大姐夫也兇得很!”
蕭朗抿著唇,垂下眼睫,眨了眨,“不是,是……我還有事,就先迴去了!”說著也不再羅嗦,生怕唐妙繼續問自己答不出來,立刻拔腳就走,去門外拴馬樁上解了馬,又套了馬鞍,迴頭看唐妙一臉疑惑地站在樹底下,初秋豔陽從槐樹葉子間疏漏下來,灑在她略顯憔悴的臉上,有一種不同以往的美麗,那種美麗是平常的,可是這一刻在他的心裏卻翻江倒海一樣,讓他心不能安,既委屈又惶恐。
唐妙看他突然露出跟小時候一樣的表情,滿是委屈卻又強忍著,看著他不禁有些擔心,朝他揮了揮手,待他告辭縱馬飛馳,她心裏又怕他騎得那麽快萬一路上有個什麽岔子。直到他消失在接口拐角處,她才歎了口氣迴了家。
夜裏高氏等人迴家,問了小山既然來怎麽又走了,唐妙說不知道,看了二姐一眼,杏兒沒吱聲。
景椿拎著水桶從外頭迴來,問道:“娘,景森家鎖了門沒在家,我去哪家挑水?”
唐妙聽著道:“頭前兒三嬸還找我還去說話,我跟她說要挑水呢,可能串門去了吧!”
杏兒冷笑道:“才不是,不過是不想我們去挑水罷了,難道不去她家挑,我們就渴死不成?她家前後頭邱家兩個嫂子,井水都很旺。”
景椿立刻往外走:“我去南頭大嫂子家挑好了!”
杏兒立刻對高氏道:“娘,這以後給她家的東西也都省了吧!”
高氏笑道:“你這個丫頭,人家也不能在家裏等著我們去挑水,有事情自然鎖了門出去。”
杏兒撇撇嘴,哼道:“要不是故意的才怪了。夏天你讓我去給他們送杏子,那娘倆在屋裏吃香瓜,我從窗子都看到了。結果進了屋,倆人嘴巴還沒擦幹淨呢,眼前倒是沒什麽,都把瓜藏被底下了!”
高氏一邊拿麵餅給孩子爹卷雞蛋吃,嗔道:“就你眼尖,人家藏被子裏你能看見?”
杏兒得意道:“誰讓他們手腳不利索呢,那瓜支棱著被子,可不就看見了唄?”
唐文清在一旁笑,招唿她們,“讓你二哥挑水,你們先來吃。以後我們迴家晚,你們就先吃也沒什麽的。”
杏兒和唐妙拿了板凳坐下,都道:“那可不行,要等你們迴來才吃。”
如今在唐妙的調理下,家裏糧食一直豐收,頓頓都是白麵卷子,農忙的時候就擀餅,卷雞蛋或者肉菜的也方便。唐妙不喜歡吃鏊子烙得餅,喜歡吃鍋裏蒸的那種薄如紙細白透明的餅。在吃食上隻要力所能及,高氏向來慣著孩子。每次擀餅都是兩樣,一樣鏊子烙的,一樣鍋裏蒸的。
唐妙墊了兩個大餅,又拿了三個雞蛋,剝幹淨了放進去用餅角壓碎,再從菜裏挑幾塊肉,又撒了鹽巴,細細地卷起來。杏兒看見,瞅著她,“三姑娘,你能吃得了嗎?”
唐妙嘻嘻笑著,“我跟二哥合夥呢,我撕斷一人一半!”
杏兒取笑她:“那你一人一個餅好了!”
唐妙笑而不語。一人一個餅,要卷一個雞蛋的,現在兩個餅,她卷三個。嘿嘿。她一邊香噴噴地吃著,一邊瞅著二姐笑。
杏兒拿筷子敲她腦袋,“就你奸!”
夜裏唐妙喂了雞,又尋思怎麽想辦法做幾個方便的生理用品,想了想還是沒錢,如果有錢用過就扔掉也就算了。
杏兒用手巾擦著臉進屋見她歪在炕上若有所思,一臉的深沉,以為是想蕭朗的事情,便幹脆道:“你甭想,是我跟他說的。他也大了,天天往我們家跑不合適。他們要是提了親,肯讓你嫁過去,這也是要避嫌的,更別說他們沒開口。”
唐妙歎了口氣,“二姐,你想太多了,蕭朗就咱家一親戚,你當他是個表弟好了。”
杏兒瞪著她,“你當他表兄?”
唐妙眨巴了兩下眼睛,她當他小屁孩!笑了笑,翻身躺下,招唿杏兒:“二姐,你快上來,我跟你商量個事兒!”姐妹三個,二姐的針線活最好,隻不過她耐不住性子,讓她趴在繡架上一直繡花,不如勒死她。
杏兒戒備地看著她,“幹嘛?我可不是大姐,讓你哄兩句就上鉤了!”
家裏大梅脾氣最好,對弟弟妹妹也寵著,特別是對唐妙,就算現在對自己的兒子,也未必有那麽嬌慣。每次想家了就讓小妹過去陪她住幾日,梳頭洗衣服的都是她伺候,有好吃的先給唐妙。唐妙嘴巴也甜,給老薛家一家子人裏裏外外哄得樂嗬嗬的,加上兒媳婦第二年就生了個大胖小子,那是要什麽給什麽。
婆婆以前還嘀咕說老唐家生了幾個小狐狸精,把自己家兒子的魂兒勾了去,後來見自己兒子轉了性,知道疼人了。以前別說老子娘就算自己他都不心疼,自從喜歡了大梅,知道疼爹娘了,還跟著下地替換他老爹,媳婦進了門更是勤快。那小子還跟老娘約法三章,讓她不許故意為難大梅,更不許出那種娘和媳婦掉河裏,救哪個的白癡題目,她要是故意為難大梅,或者因為沒兒子逼著他納妾之類的,他就去跳井,他們可別怪他。薛家婆子見過大梅之後早歡喜得跟什麽似的,哪裏還有那想法,後來有了孫子更是寶貝起來。婆媳兩個說貼心話的時候,把大梅窘得迴去沒少白眼薛思芳。
唐妙也喜歡去大姐家,如今他們家地更多,姐姐一點不用下地,隻在家裏做做針線,做飯,陪著婆婆說說話。唐妙覺得正好,太有錢了壓力大,太沒錢了壓力更大。唐妙每次去,必然跟薛大娘推牌九打馬吊之類,雖然跟現代的麻將不太一樣,不過唐妙一學就會,輸了錢薛老頭和姐夫給,贏了錢揣自己兜裏,比陪蕭老太太玩輕鬆。
跟蕭家老太太玩,一家子人都戰戰兢兢地,得揣摩老太太今兒是高興還是不高興,是南風還是北風,還得尋思著別讓蕭朗得罪了她怎麽的。
所以唐妙是越來越不願意去蕭家,過年去的時候嘴巴抹了蜜,說完了一溜話就恨不得趕緊迴家。蕭老太太倒是不提什麽丫頭的事情了,但是唐妙可以感覺的出,每次她去老太太都會特意讓早早晚晚去伺候,兩個丫頭如今也是如花似玉,打扮得各有千秋,是個男人都會動心。可唐妙沒有一點自卑,更沒有一點羨慕,自己是唐家的女兒,一年裏隻要揣摩一次,受一次罪。這要是住在他們家,一年到頭的,自己還不得憋死?
唐妙思想開了小差,杏兒說了幾句話她都沒聽見,氣得杏兒嘟囔兩句,翻身背對她睡。唐妙不方便,不能像以前那樣滾來滾去,便去拉杏兒,跟她商量解決生理期的問題。杏兒倒是很感興趣,願意跟她試試,說家裏有棉花,布條,但是雨布不方便。後來想了想,杏兒提議道:“棒子皮行不?那玩意兒也不漏!”
唐妙喜得連連點頭,第二日兩姐妹偷偷地做了兩個,費了一點棉花,一些碎布,幾片棒子皮,雖然不是特別好,但也湊合,商量以後盡可能的找那些便宜的,柔軟的東西來代替裏麵的填充物。
高氏記掛小女兒一個人在家,又加上唐妙素來容易生病身體稍微弱一點,便早早地打發了杏兒來家做飯,順便照顧妹妹。杏兒一迴家,看到蕭朗的馬在門口吃草,摘下鬥笠嘟囔了兩句,便抱了草進屋。
唐妙聽到二姐的聲音忙起身叫她,杏兒進了屋跟蕭朗不冷不熱地打了聲招唿,然後問唐妙想吃什麽。唐妙自己無所謂,隻要是農家菜,自己家種的她沒有不愛吃的。想蕭朗愛吃韭菜炒蛋還有蝦仁菠菜等,便隨便說了幾個他愛吃的。蝦仁是仝芳送的,景楓不能迴家,也托人往家捎錢和東西,還州府下麵的水城縣養水產。蝦仁、海米、烏賊等水產物家裏就有了。每次有個一兩斤,就夠親戚們分一點,剩下自己家留著做湯炒菜伺候客人,也是頂好的。
杏兒看了她一眼,“你身子不舒服,還能吃韭菜?我給你煎兩個雞蛋吧!”唐妙知道杏兒有點不高興蕭朗這麽大了總忘他們家跑,吐了吐舌頭,脆聲道:“二姐做的我都愛吃!”
杏兒做好了飯,荊秋娥送了一小盆芫荽雞湯,裏麵還有半隻雞,是四叔去給老丈人家幫工,老丈人連吃帶送的。荊秋娥讓杏兒拿小盆倒下,杏兒讓道:“娘娘,你留著給薔薇和景林吃吧。”
荊秋娥如今有了個五歲的女兒,去年又剛生了個兒子,日子過得順風順水。隻是她自己眼睛有點不大好,夜裏不太看得清東西。說是生薔薇時候做針線落下的眼病,李氏卻說荊秋娥應該是在娘家得的這個毛病,隻不過以前不怎麽厲害,大家不知道罷了,後來嫁過來,這麽多年了自然就厲害起來。
為這事李氏還跟高氏抱怨過,高氏說其實也沒什麽,不算大病,看不清就點燈好了。再說老四不介意,也有了孩子這麽些年,李氏也就是發發牢騷罷了。李氏跟高氏私下嘀咕當時王媒婆還說跟荊家幫忙找出給文沁撮媒的人呢,結果後來沒了消息。她話裏話外也問過幾次,他們遮掩得倒是也好,不曾露一點口風,李氏便斷定荊家知道,卻因為自己女兒有點不好,所以裝作不知,怕人家出來說。又覺得那撮媒的真是壞,自己家女兒要嫁好人家他們就給戳,娶個有毛病的媳婦,便住了口。想來是想看他們唐家笑話。
高氏勸李氏,讓她別聲張,其實沒什麽大不了的。看荊秋娥這些年該怎麽幹活就怎麽幹,也沒耽誤過,就是夜裏稍微多費點油了。李氏雖然心裏有些不舒服,也不過是發發牢騷罷了,實際不會對媳婦怎麽樣,甚至讓高氏幫她瞞著,別讓人知道。免得讓外麵的人嚼什麽舌頭,看熱鬧。高氏自然懂。
荊秋娥自己去飯櫥那裏拿了小盆倒下,笑著說家裏還有,進去跟蕭朗和唐妙打招唿,見蕭朗正手裏拿著書抿著唇,瞪了一雙水色的大眼出神一樣看著唐妙,不知道在想什麽。她笑了笑,跟他們說了兩句,問了蕭家老太太等人好,便迴家準備飯去。
杏兒把飯用小炕桌端了放在炕上,讓唐妙和蕭朗吃,自己則收拾去地裏給爹娘和二哥送。唐妙看自己這裏菜不少,忙道:“二姐,我們吃不了這麽多,你要是不在家裏吃多倒一點去。雞湯用瓦罐裝著,拿去給爹娘喝吧!”
杏兒利索地裝了飯菜,又倒了一罐子水,用繩子係住放在籃子裏,走得時候用扁擔挑著。除了開始說了句話,她沒搭理過蕭朗。
蕭朗追出去,拽著杏兒的扁擔道:“我幫你送,你在家裏吃吧。”
杏兒沉著臉,“不用,你去吃飯吧,涼了不好吃。”
蕭朗看著她,直截了當地問道:“杏兒,你要是對我有意見,便直接說了。我不是聽不得批評的人。你別當著唐妙那樣,她很難辦。”
杏兒冷笑著看他,“好,你想讓我妹妹好辦,你以後就別這麽勤快往我家跑。讓人家看是怎麽迴事?知道不知道的還都以為我妹妹許給你們家了。你都十五了,是個大男人。我妹妹也十三歲的人,過兩年就該有人上門提親準備出嫁的,你三天兩頭往這裏跑,人家知道了,誰還敢要她?”
蕭朗怔住,半晌說不出話來,眼神有些發空,良久聽杏兒冷哼,他才緩緩道:“要是我來就讓人不敢來提親,那我應該見天兒來!”
杏兒氣結,不再理睬他,挑著擔子就走了。
蕭朗站在那裏發怔,半晌聽到身後有人走近才迴過神來,見是景森便打了個招唿往家走。景森道:“蕭朗,騎馬來的呀!”
蕭朗應了一聲,從小對景森沒好感,連敷衍也不想,舉步就走。
景森又叫他,“教教我唄?到時候我也買一匹!”
蕭朗淡淡道:“這馬性子烈得很,你別碰它。想學的話改天吧,我換馬來!”
景森嘟囔了兩句,跟著他往唐妙家去,蕭朗皺了皺眉,“你不要忙嗎?唐妙有些不舒服睡覺呢。”
景森笑了笑,頓住腳步,迴頭撇著嘴,哼了一聲迴家了。
自從分了家,老三家也攢了些錢,日子過得舒坦。隻是覺得孩子太少,王氏四年前生過一個女兒,結果沒出滿月咳得厲害夭折了。後來一直沒再懷上,她越發覺得住在這裏不舒服,是風水的問題,好處都被老大家的占了去壓著自己家,所以才這麽背的。
她便去買了巷子東頭唐文東家靠大街的一座小院,沒有東西廂和南屋,但是正房有四間,家裏有一口井,很旺,極是便宜。
前幾年雨多,隻是這兩年唐家堡幹起來,村裏很多水井都泉不出水來。唐文清家打了兩口井,一口幹了填上,另一口也沒什麽水,隻用來掉放點果、肉、魚的東西。老唐頭家的井也幹了,這兩年兩家都從老三家挑水吃。
這也讓王氏心裏有一種優越感,兩家可都是喝她家的水!
蕭朗從來沒想過他來找唐妙哪裏不對,會有什麽影響閑話的,從他是個嬰兒開始,高氏夫婦就喜歡他,刨除他是蕭家少爺單就仝芳來說,他們也拿他當自己的兒子一般疼。
他換洗的衣物唐家都有,所以每次隻要人來,跟家裏人打過招唿就住下了。小時候還要仆人小廝丫頭跟著,如今大起來,他不耐煩那些伺候的人,而且來唐妙家帶著別人他總不舒服,所以不管早早晚晚還是奶娘小廝的統統不許來。他大了,且越來越懂事,老太太便也不管,總歸自己家孫子不會吃虧就是。
蕭朗迴去陪唐妙說了會話,給她倒了碗熱水,看著她喝下去確定她肚子不疼了,才告辭迴家。唐妙詫異地看著他,又往外看了看天色,就算他騎馬快,可迴到家隻怕也晚了,“你不住下了?騎馬來迴很累的!”
蕭朗垂下眼,搖了搖頭,“我就是來看看你,既然你無事,我就迴去了!”
唐妙起身,要下地,他按住她的肩,“我自己走就行,你歇著吧。”
唐妙覺得奇怪,他就是為了來玩所以才把讀書的時間調開,這樣能集中時間出來,今兒竟然不住下,倒是頭一遭。她立刻意識到什麽,問:“你生我二姐的氣?她其實挺喜歡你住下的,她就是那樣脾氣,不針對你的,對大姐夫也兇得很!”
蕭朗抿著唇,垂下眼睫,眨了眨,“不是,是……我還有事,就先迴去了!”說著也不再羅嗦,生怕唐妙繼續問自己答不出來,立刻拔腳就走,去門外拴馬樁上解了馬,又套了馬鞍,迴頭看唐妙一臉疑惑地站在樹底下,初秋豔陽從槐樹葉子間疏漏下來,灑在她略顯憔悴的臉上,有一種不同以往的美麗,那種美麗是平常的,可是這一刻在他的心裏卻翻江倒海一樣,讓他心不能安,既委屈又惶恐。
唐妙看他突然露出跟小時候一樣的表情,滿是委屈卻又強忍著,看著他不禁有些擔心,朝他揮了揮手,待他告辭縱馬飛馳,她心裏又怕他騎得那麽快萬一路上有個什麽岔子。直到他消失在接口拐角處,她才歎了口氣迴了家。
夜裏高氏等人迴家,問了小山既然來怎麽又走了,唐妙說不知道,看了二姐一眼,杏兒沒吱聲。
景椿拎著水桶從外頭迴來,問道:“娘,景森家鎖了門沒在家,我去哪家挑水?”
唐妙聽著道:“頭前兒三嬸還找我還去說話,我跟她說要挑水呢,可能串門去了吧!”
杏兒冷笑道:“才不是,不過是不想我們去挑水罷了,難道不去她家挑,我們就渴死不成?她家前後頭邱家兩個嫂子,井水都很旺。”
景椿立刻往外走:“我去南頭大嫂子家挑好了!”
杏兒立刻對高氏道:“娘,這以後給她家的東西也都省了吧!”
高氏笑道:“你這個丫頭,人家也不能在家裏等著我們去挑水,有事情自然鎖了門出去。”
杏兒撇撇嘴,哼道:“要不是故意的才怪了。夏天你讓我去給他們送杏子,那娘倆在屋裏吃香瓜,我從窗子都看到了。結果進了屋,倆人嘴巴還沒擦幹淨呢,眼前倒是沒什麽,都把瓜藏被底下了!”
高氏一邊拿麵餅給孩子爹卷雞蛋吃,嗔道:“就你眼尖,人家藏被子裏你能看見?”
杏兒得意道:“誰讓他們手腳不利索呢,那瓜支棱著被子,可不就看見了唄?”
唐文清在一旁笑,招唿她們,“讓你二哥挑水,你們先來吃。以後我們迴家晚,你們就先吃也沒什麽的。”
杏兒和唐妙拿了板凳坐下,都道:“那可不行,要等你們迴來才吃。”
如今在唐妙的調理下,家裏糧食一直豐收,頓頓都是白麵卷子,農忙的時候就擀餅,卷雞蛋或者肉菜的也方便。唐妙不喜歡吃鏊子烙得餅,喜歡吃鍋裏蒸的那種薄如紙細白透明的餅。在吃食上隻要力所能及,高氏向來慣著孩子。每次擀餅都是兩樣,一樣鏊子烙的,一樣鍋裏蒸的。
唐妙墊了兩個大餅,又拿了三個雞蛋,剝幹淨了放進去用餅角壓碎,再從菜裏挑幾塊肉,又撒了鹽巴,細細地卷起來。杏兒看見,瞅著她,“三姑娘,你能吃得了嗎?”
唐妙嘻嘻笑著,“我跟二哥合夥呢,我撕斷一人一半!”
杏兒取笑她:“那你一人一個餅好了!”
唐妙笑而不語。一人一個餅,要卷一個雞蛋的,現在兩個餅,她卷三個。嘿嘿。她一邊香噴噴地吃著,一邊瞅著二姐笑。
杏兒拿筷子敲她腦袋,“就你奸!”
夜裏唐妙喂了雞,又尋思怎麽想辦法做幾個方便的生理用品,想了想還是沒錢,如果有錢用過就扔掉也就算了。
杏兒用手巾擦著臉進屋見她歪在炕上若有所思,一臉的深沉,以為是想蕭朗的事情,便幹脆道:“你甭想,是我跟他說的。他也大了,天天往我們家跑不合適。他們要是提了親,肯讓你嫁過去,這也是要避嫌的,更別說他們沒開口。”
唐妙歎了口氣,“二姐,你想太多了,蕭朗就咱家一親戚,你當他是個表弟好了。”
杏兒瞪著她,“你當他表兄?”
唐妙眨巴了兩下眼睛,她當他小屁孩!笑了笑,翻身躺下,招唿杏兒:“二姐,你快上來,我跟你商量個事兒!”姐妹三個,二姐的針線活最好,隻不過她耐不住性子,讓她趴在繡架上一直繡花,不如勒死她。
杏兒戒備地看著她,“幹嘛?我可不是大姐,讓你哄兩句就上鉤了!”
家裏大梅脾氣最好,對弟弟妹妹也寵著,特別是對唐妙,就算現在對自己的兒子,也未必有那麽嬌慣。每次想家了就讓小妹過去陪她住幾日,梳頭洗衣服的都是她伺候,有好吃的先給唐妙。唐妙嘴巴也甜,給老薛家一家子人裏裏外外哄得樂嗬嗬的,加上兒媳婦第二年就生了個大胖小子,那是要什麽給什麽。
婆婆以前還嘀咕說老唐家生了幾個小狐狸精,把自己家兒子的魂兒勾了去,後來見自己兒子轉了性,知道疼人了。以前別說老子娘就算自己他都不心疼,自從喜歡了大梅,知道疼爹娘了,還跟著下地替換他老爹,媳婦進了門更是勤快。那小子還跟老娘約法三章,讓她不許故意為難大梅,更不許出那種娘和媳婦掉河裏,救哪個的白癡題目,她要是故意為難大梅,或者因為沒兒子逼著他納妾之類的,他就去跳井,他們可別怪他。薛家婆子見過大梅之後早歡喜得跟什麽似的,哪裏還有那想法,後來有了孫子更是寶貝起來。婆媳兩個說貼心話的時候,把大梅窘得迴去沒少白眼薛思芳。
唐妙也喜歡去大姐家,如今他們家地更多,姐姐一點不用下地,隻在家裏做做針線,做飯,陪著婆婆說說話。唐妙覺得正好,太有錢了壓力大,太沒錢了壓力更大。唐妙每次去,必然跟薛大娘推牌九打馬吊之類,雖然跟現代的麻將不太一樣,不過唐妙一學就會,輸了錢薛老頭和姐夫給,贏了錢揣自己兜裏,比陪蕭老太太玩輕鬆。
跟蕭家老太太玩,一家子人都戰戰兢兢地,得揣摩老太太今兒是高興還是不高興,是南風還是北風,還得尋思著別讓蕭朗得罪了她怎麽的。
所以唐妙是越來越不願意去蕭家,過年去的時候嘴巴抹了蜜,說完了一溜話就恨不得趕緊迴家。蕭老太太倒是不提什麽丫頭的事情了,但是唐妙可以感覺的出,每次她去老太太都會特意讓早早晚晚去伺候,兩個丫頭如今也是如花似玉,打扮得各有千秋,是個男人都會動心。可唐妙沒有一點自卑,更沒有一點羨慕,自己是唐家的女兒,一年裏隻要揣摩一次,受一次罪。這要是住在他們家,一年到頭的,自己還不得憋死?
唐妙思想開了小差,杏兒說了幾句話她都沒聽見,氣得杏兒嘟囔兩句,翻身背對她睡。唐妙不方便,不能像以前那樣滾來滾去,便去拉杏兒,跟她商量解決生理期的問題。杏兒倒是很感興趣,願意跟她試試,說家裏有棉花,布條,但是雨布不方便。後來想了想,杏兒提議道:“棒子皮行不?那玩意兒也不漏!”
唐妙喜得連連點頭,第二日兩姐妹偷偷地做了兩個,費了一點棉花,一些碎布,幾片棒子皮,雖然不是特別好,但也湊合,商量以後盡可能的找那些便宜的,柔軟的東西來代替裏麵的填充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