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歸來
月到中秋,明亮而清麗,隱在梧桐樹間,如一優雅而豐潤的美人,嬌羞而耀眼。
月亮周圍有一圈光暈,使得月色多了一分朦朧的美感。
從柳家迴來的景楓,短短的半年,又沉穩了許多,更加懂禮謙遜,不溫不火。說話也變得文縐縐的,大有脫胎換骨的味道。
柳家附送了不少禮物,大多是些吃食還有唐家沒見過的南方新奇果子、一些半新不舊的衣服等等。因為大人都不舍的花錢,況且平日能湊合用的就不會買新的,景楓也知道家人節儉的習慣,不敢亂花錢買什麽,隻給弟弟妹妹買了禮物。大梅的就是繡工精致的手帕,杏兒是頭花,桃花的是小貨郎鼓之類的玩具,景椿和景森各一頂小帽子。景楓自己倒是什麽都沒有,隻把錢給了母親。
中秋節因為景楓迴來,李氏破例在沒來客人的情況下去割了一條五花肉,讓兒媳婦包了一頓扁豆韭菜水餃,大家都在這邊吃飯。飯後給孩子們切著分了景楓帶迴來的月餅,莊嬤嬤給的兩個大石榴,還有自家炒的地瓜豆,然後大人繼續去扒棒子。李氏讓景楓看著唐妙不用幹活,他卻根本閑不住,加上這半年沒為家裏分擔農活,心裏有些不安,一吃完飯便領著景椿,讓大梅抱著唐妙去扒棒子了。
半年沒見弟弟妹妹,都很是親切,景楓腿上坐著唐妙,邊上是乖巧的景椿,大梅領著杏兒也在一邊幹活,景森一點不鬧,排在杏兒下麵。
王氏出來看見,“景森,你過來!”
景森戀著跟杏兒一起,不肯過去,“我扒棒子呢!”
王氏快步過來,一把將景森揪起來,“剛才我讓你給我去拿釺子你說你腿疼,這會兒倒不疼了!”
雖然老唐頭說收完秋地種上麥子再分家,但實際上這次往家拉糧食老唐頭就說了哪一塊地是老大家的,給他卸在門口之類的。景楓很自然地坐在自己家門口扒棒子,沒想到他們之前是這家扒一天那家扒一天之類,今天輪到那邊。
王氏氣得拍了景森一巴掌,景楓忙勸道,“三嬸,景森剛才是腿疼來著。”然後又對杏兒道,“你跟哥哥玩兒去吧,不用坐這裏了。”
杏兒卻戀著大哥剛迴家,不肯走,景森便執拗地坐在那裏,被王氏拍了兩巴掌哇哇哭起來。
李氏聽見出來,製止道,“他才那麽大個孩子,你打他做什麽?”
王氏氣道,“這麽小他就知道偷奸耍滑,我讓他幹點事情,他耳根子硬的什麽都不聽,跟我說不是腿疼就是肚子疼,掉繞兒!”
李氏沉了臉道,“他就是個小孩子,戀著哥哥迴來玩一會兒。”然後又對景楓道,“景楓,你快別忙活了,過不兩天就走,再把手磨粗了,累得打顫,迴頭寫字都寫不好。”
小時候人家都說唐文清聰明如果讀書肯定能得個功名迴來,但是家裏窮,李氏又常生病,唐文清從七八歲就要打豬草,下地幹活,十歲就是個男勞力,根本沒念過一天書。其他幾個兒子都不中用,沒念書的心思,李氏一直覺得挺遺憾。內心深處總想也有個讀書出色的子孫,以後得個功名,光宗耀祖。
景楓是她的長孫,讀書好便也成了她的驕傲,自小疼愛多一些。
王氏狠狠地撇撇嘴,轉身迴了家。
杏兒也學著樣兒撇撇嘴,對景森道,“你娘娘也不怕把嘴撇歪了!”
“杏兒!”景楓看著她,“哥哥怎麽跟你說來著!”
杏兒嘟起嘴,低著頭不語。
沒多久高氏收拾了碗筷,刷了鍋,又喂了豬拎著板凳出來扒棒子。
李氏看了她一眼,笑問,“她呢?”
高氏笑了笑,“頭有點疼,迴屋休息去了。”
李氏哼了一聲,“她最是個能掉繞兒的。”
因為李氏在這邊扒棒子,高氏便讓唐文清跟公公老三去那邊扒,老四卻不管,他素來跟景楓要好,飯後便坐到這邊來。
老四下地幹活,從不偷懶,大大拉拉地一個頂三哥倆,就是不喜歡幹家裏那些磨磨唧唧的活。像撿麥穗、扒棒子、編蒲扇、撈麥子、撿石頭、洗菜做飯這樣的活他幹了上火,也幹不快。
中秋月明,老唐家扒棒子本就不點燈,如今更是就著月明影幹活。老四讓杏兒和景森景椿幾個也別幹了,幫他撿那些光溜溜好一點的棒子皮,他趁著這個功夫給大家編蒲團。
唐妙驚訝地看著月影裏潔白的玉米皮如白雲一樣慢慢地越來越少,四叔厚大的手掌靈活地翻轉跳動,如彈鋼琴一樣優美,看得她忘記了時間,隻覺得沒多覺四叔屁股底下便有了半個橢圓蒲團出來。
文沁笑道,“小四扒棒子不中用,說膩歪人,讓他編這些東西又不膩歪了。這麽能幹,怎麽不編蒲扇呀!”
大家笑起來,連說是。
老四抬頭,敦厚的臉迎著月光,一雙眼睛亮亮的,笑道,“編蒲扇什麽樣,蒲團什麽樣,你看這個,大大的一片,棒子皮也粗,我這樣一扭一扭,就辮起來了,蒲扇那麽一條一根的草,還不得急死我呀!”
景楓見唐妙好奇地探頭看,笑著把她抱起來,看著她水溶溶的大眼,逗她道,“妙妙要上去坐嗎?”
唐妙點了點頭,興奮地揮著小手,景楓便把她放下。
唐妙在四叔的屁股後麵興奮地爬來爬去,嗷嗷地叫著,嘎嘎大笑,從來沒見過這麽神奇的,雖然在現代也睡涼席,但是從沒現場見人家手編。
她趴在後麵探頭去看四叔怎麽編,結果四叔往前挪位置的時候,不小心撞了她一下,唐妙沒注意一下子被撞得往後仰在草堆上,深深地埋了進去。
景楓笑著忙把她撈起來,老四也嚇得忙迴頭看,見她沒事才笑道,“哎呀娘啊,幸虧棒子皮厚,咱家桃花真結實!”
唐妙咯咯笑著,伸小手過去,老四忙把她抱過去。唐妙擠了擠在他懷裏坐下,要看他怎麽編。
老四懷裏抱著個肉球,還要小心別擠著她,編的便慢了,一下下動作分明,再也不像最開始那般行雲流水讓唐妙眼珠子不夠用的。這次她看得分明,學會了之後便不打擾他,爬到後麵去,自己好奇地撕那些潔白的玉米皮。
杏兒和景森見了也嚷嚷著要編,各自弄了一堆,在那裏扭來扭去,到最後杏兒辮出個別別扭扭的鞋底,景森扭了一根辮子,唐妙僅僅把那些玉米皮撕下來一條條的,卻沒有力氣扭動。
唐妙累得小手一鬆,便躺在蒲團上,手足伸展,看著月亮歎息:什麽時候長大呀!
高氏讓杏兒挑那些幹淨完整的玉米皮出來,留著蒸餑餑、包子等代替麥稈草用,還可以用鐵梳子梳成一條條,冬天時候墊在棉鞋裏,軟軟的吸汗還暖和,不髒鞋。
睡覺的時候,老四已經編了半個蒲團,唐妙立刻霸占著,在上麵爬來爬去,“給我!”
老四哈哈笑著,摸了摸她的腦袋,“嗯,給妙妙,明天晚上就給你編起來。”
蒲團涼涼的,還有一股玉米的氣息,是農家的味道,唐妙想著,進入了酣甜的夢鄉。夢裏,她的蒲團變成了一片飛毯,說是要帶她迴現代,她突然有些猶豫,想著要不要掉頭迴去道別,又有些不舍的離開。
正左右猶豫間,蒲團散了,她歎了口氣,還沒編好呢,看來是迴不去了,然後很自然地飄飄地迴了老唐家。
高氏一邊辮玉米一邊對男人道,“孩子睡了,抱她上炕去吧,”又對杏兒和景椿道,“你們也睡去吧。”
杏兒熬不住,打著哈欠自己去睡了,景椿卻不肯,側身靠在哥哥的腿上,“我不困!”
景楓拍了拍他的腦瓜,“去後麵蒲團上躺著吧,我看看你還認不認得那幾顆星星?”
景椿一聽立刻來了精神,躺在蒲團上數星星,沒一會也睡著了。
高氏怕他著涼,讓景楓抱他去睡。
等景楓迴來又開始聊一些在柳家的事情,一一迴答長輩的關心、詢問和囑咐。
李氏慢悠悠地扒著棒子,笑眯眯地問道:“景楓,在柳家怎麽吃、怎麽住?聽說他們都不睡炕的,是真的嗎?”
景楓笑著迴道:“嬤嬤,我跟柳少爺住的院子是有炕的,其他人就不知道了,我沒見到過。”
李氏又問他平日柳家人待他如何,除了習字念書,是不是還要做別的?她知道景楓從小懂事,如果在外麵受了委屈也不會吱聲,報喜不報憂的,又怕他在那裏被人當奴仆使喚。
景楓知道她的擔心,笑道,“嬤嬤,您別擔心,他們對我好著呢。我隻管跟少爺一起讀書,吃住都一起,有專門的丫鬟婆子伺候呢。”
李氏放了心,又囑咐道,“景楓,人家對咱好那是人家通情達理,開明。咱可不能不知道輕重。凡事不要出頭,要以少爺為重。雖然他不拿咱當下人,咱也不能拿自己當客人,有什麽需要做的,別懶著,手腳勤快點。別貪人家東西,每次你捎信迴來都有那麽多東西,以後還是別送了。在人家家裏,怎麽都說不過去。你把錢攢著給你娘,現在分了家,日子難過。”
景楓點了點頭,“嬤嬤,我知道了。其實東西都不是新的,柳家很大,人也很多。常有不要的,柳少爺覺得扔了也可惜,就讓我給家裏人的。”
李氏又囑咐了他幾句,然後讓他去休息,“你讀書人,別熬著了,快迴去休息。”
景楓不肯,說等一會,老四已經編了一半,累得手指頭有點澀,站起來跳了跳,伸胳膊踢腿,“景楓,別扒了,起來活動活動,來,讓四叔看看小時候教你的螳螂拳怎麽樣了!”
李氏笑著嗔道,“快別出些猴樣子了,景楓現在是讀書人。等中了秀才,就是老爺了,你別總教他些不三不四的。”
老四嘿嘿笑著,景楓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嬤嬤,就算我中了秀才,舉人的,不還是老唐家的孫子嗎?有什麽關係!”
李氏忙道:“自然有關係,你中了秀才,給我們老唐家長臉,那可是祖宗的臉麵,門麵都高一級呢。”
景楓笑了笑,攀著四叔的肩頭,兩人去院子裏鬧去。
高氏這些天累得也夠嗆,一直強撐著,唐文清便對李氏道:“娘,大家也都挺累的,你大年紀的,就別忙活了,白日裏做飯收拾的也累,這秋天露水重,別迴頭老毛病犯了。”
李氏便撲棱了一下衣服,“那景楓娘也早點休息吧,這些天下地也怪累的。”
景楓剛到家,爺爺奶奶還沒稀罕夠,一家子鬧騰騰,唐文清夫妻也沒顧得上跟兒子談心,看看天晚了,明日還要早起去掰棒子,便讓景楓去西間北炕上睡了。
晚上睡覺的時候,唐文清抱著女兒去院子裏尿了尿,迴來跟媳婦道:“這次景楓迴去,要不要給準備點禮物,讓他帶去柳家?”
高氏點頭,一邊鋪被子,把睡得黑甜的唐妙接過去放在炕頭上,“我說也是呢。我明天跟娘商量一下。她見多識廣,有主意。不過柳家大戶人家什麽也不缺,名貴的我們也沒錢,一般的又沒什麽意思。”
唐文清想了想也是,縣裏什麽都有,而且柳家地多人光的,還經營著生意,蔬菜瓜果什麽的定然也不缺。
“那送什麽好?”
高氏突然喜道,“我倒是想起來一樣。”
唐文清脫了鞋子上炕,鑽進蚊帳,“快說我聽聽啊。”
高氏嗔了他一眼,“看你急的。每次都夾尾巴!”
唐文清進蚊帳每次都會留個縫子,總會放進蚊子來,高氏起身把蚊帳掩好,展開拆洗還未縫起來的被單給唐妙蓋上,低笑道:“有一次我聽仝芳說,他們柳家老爺愛吃扁豆皮的包子,不過可能廚娘做法不一樣,口味總是不對他的勁兒。我尋思著,反正我們也就表達那麽點意思,不給,人家也不怪罪,給了不喜歡也無所謂。喜歡的話,那就算對了路子。不喜歡留給景楓吃也是一樣的。”
月到中秋,明亮而清麗,隱在梧桐樹間,如一優雅而豐潤的美人,嬌羞而耀眼。
月亮周圍有一圈光暈,使得月色多了一分朦朧的美感。
從柳家迴來的景楓,短短的半年,又沉穩了許多,更加懂禮謙遜,不溫不火。說話也變得文縐縐的,大有脫胎換骨的味道。
柳家附送了不少禮物,大多是些吃食還有唐家沒見過的南方新奇果子、一些半新不舊的衣服等等。因為大人都不舍的花錢,況且平日能湊合用的就不會買新的,景楓也知道家人節儉的習慣,不敢亂花錢買什麽,隻給弟弟妹妹買了禮物。大梅的就是繡工精致的手帕,杏兒是頭花,桃花的是小貨郎鼓之類的玩具,景椿和景森各一頂小帽子。景楓自己倒是什麽都沒有,隻把錢給了母親。
中秋節因為景楓迴來,李氏破例在沒來客人的情況下去割了一條五花肉,讓兒媳婦包了一頓扁豆韭菜水餃,大家都在這邊吃飯。飯後給孩子們切著分了景楓帶迴來的月餅,莊嬤嬤給的兩個大石榴,還有自家炒的地瓜豆,然後大人繼續去扒棒子。李氏讓景楓看著唐妙不用幹活,他卻根本閑不住,加上這半年沒為家裏分擔農活,心裏有些不安,一吃完飯便領著景椿,讓大梅抱著唐妙去扒棒子了。
半年沒見弟弟妹妹,都很是親切,景楓腿上坐著唐妙,邊上是乖巧的景椿,大梅領著杏兒也在一邊幹活,景森一點不鬧,排在杏兒下麵。
王氏出來看見,“景森,你過來!”
景森戀著跟杏兒一起,不肯過去,“我扒棒子呢!”
王氏快步過來,一把將景森揪起來,“剛才我讓你給我去拿釺子你說你腿疼,這會兒倒不疼了!”
雖然老唐頭說收完秋地種上麥子再分家,但實際上這次往家拉糧食老唐頭就說了哪一塊地是老大家的,給他卸在門口之類的。景楓很自然地坐在自己家門口扒棒子,沒想到他們之前是這家扒一天那家扒一天之類,今天輪到那邊。
王氏氣得拍了景森一巴掌,景楓忙勸道,“三嬸,景森剛才是腿疼來著。”然後又對杏兒道,“你跟哥哥玩兒去吧,不用坐這裏了。”
杏兒卻戀著大哥剛迴家,不肯走,景森便執拗地坐在那裏,被王氏拍了兩巴掌哇哇哭起來。
李氏聽見出來,製止道,“他才那麽大個孩子,你打他做什麽?”
王氏氣道,“這麽小他就知道偷奸耍滑,我讓他幹點事情,他耳根子硬的什麽都不聽,跟我說不是腿疼就是肚子疼,掉繞兒!”
李氏沉了臉道,“他就是個小孩子,戀著哥哥迴來玩一會兒。”然後又對景楓道,“景楓,你快別忙活了,過不兩天就走,再把手磨粗了,累得打顫,迴頭寫字都寫不好。”
小時候人家都說唐文清聰明如果讀書肯定能得個功名迴來,但是家裏窮,李氏又常生病,唐文清從七八歲就要打豬草,下地幹活,十歲就是個男勞力,根本沒念過一天書。其他幾個兒子都不中用,沒念書的心思,李氏一直覺得挺遺憾。內心深處總想也有個讀書出色的子孫,以後得個功名,光宗耀祖。
景楓是她的長孫,讀書好便也成了她的驕傲,自小疼愛多一些。
王氏狠狠地撇撇嘴,轉身迴了家。
杏兒也學著樣兒撇撇嘴,對景森道,“你娘娘也不怕把嘴撇歪了!”
“杏兒!”景楓看著她,“哥哥怎麽跟你說來著!”
杏兒嘟起嘴,低著頭不語。
沒多久高氏收拾了碗筷,刷了鍋,又喂了豬拎著板凳出來扒棒子。
李氏看了她一眼,笑問,“她呢?”
高氏笑了笑,“頭有點疼,迴屋休息去了。”
李氏哼了一聲,“她最是個能掉繞兒的。”
因為李氏在這邊扒棒子,高氏便讓唐文清跟公公老三去那邊扒,老四卻不管,他素來跟景楓要好,飯後便坐到這邊來。
老四下地幹活,從不偷懶,大大拉拉地一個頂三哥倆,就是不喜歡幹家裏那些磨磨唧唧的活。像撿麥穗、扒棒子、編蒲扇、撈麥子、撿石頭、洗菜做飯這樣的活他幹了上火,也幹不快。
中秋月明,老唐家扒棒子本就不點燈,如今更是就著月明影幹活。老四讓杏兒和景森景椿幾個也別幹了,幫他撿那些光溜溜好一點的棒子皮,他趁著這個功夫給大家編蒲團。
唐妙驚訝地看著月影裏潔白的玉米皮如白雲一樣慢慢地越來越少,四叔厚大的手掌靈活地翻轉跳動,如彈鋼琴一樣優美,看得她忘記了時間,隻覺得沒多覺四叔屁股底下便有了半個橢圓蒲團出來。
文沁笑道,“小四扒棒子不中用,說膩歪人,讓他編這些東西又不膩歪了。這麽能幹,怎麽不編蒲扇呀!”
大家笑起來,連說是。
老四抬頭,敦厚的臉迎著月光,一雙眼睛亮亮的,笑道,“編蒲扇什麽樣,蒲團什麽樣,你看這個,大大的一片,棒子皮也粗,我這樣一扭一扭,就辮起來了,蒲扇那麽一條一根的草,還不得急死我呀!”
景楓見唐妙好奇地探頭看,笑著把她抱起來,看著她水溶溶的大眼,逗她道,“妙妙要上去坐嗎?”
唐妙點了點頭,興奮地揮著小手,景楓便把她放下。
唐妙在四叔的屁股後麵興奮地爬來爬去,嗷嗷地叫著,嘎嘎大笑,從來沒見過這麽神奇的,雖然在現代也睡涼席,但是從沒現場見人家手編。
她趴在後麵探頭去看四叔怎麽編,結果四叔往前挪位置的時候,不小心撞了她一下,唐妙沒注意一下子被撞得往後仰在草堆上,深深地埋了進去。
景楓笑著忙把她撈起來,老四也嚇得忙迴頭看,見她沒事才笑道,“哎呀娘啊,幸虧棒子皮厚,咱家桃花真結實!”
唐妙咯咯笑著,伸小手過去,老四忙把她抱過去。唐妙擠了擠在他懷裏坐下,要看他怎麽編。
老四懷裏抱著個肉球,還要小心別擠著她,編的便慢了,一下下動作分明,再也不像最開始那般行雲流水讓唐妙眼珠子不夠用的。這次她看得分明,學會了之後便不打擾他,爬到後麵去,自己好奇地撕那些潔白的玉米皮。
杏兒和景森見了也嚷嚷著要編,各自弄了一堆,在那裏扭來扭去,到最後杏兒辮出個別別扭扭的鞋底,景森扭了一根辮子,唐妙僅僅把那些玉米皮撕下來一條條的,卻沒有力氣扭動。
唐妙累得小手一鬆,便躺在蒲團上,手足伸展,看著月亮歎息:什麽時候長大呀!
高氏讓杏兒挑那些幹淨完整的玉米皮出來,留著蒸餑餑、包子等代替麥稈草用,還可以用鐵梳子梳成一條條,冬天時候墊在棉鞋裏,軟軟的吸汗還暖和,不髒鞋。
睡覺的時候,老四已經編了半個蒲團,唐妙立刻霸占著,在上麵爬來爬去,“給我!”
老四哈哈笑著,摸了摸她的腦袋,“嗯,給妙妙,明天晚上就給你編起來。”
蒲團涼涼的,還有一股玉米的氣息,是農家的味道,唐妙想著,進入了酣甜的夢鄉。夢裏,她的蒲團變成了一片飛毯,說是要帶她迴現代,她突然有些猶豫,想著要不要掉頭迴去道別,又有些不舍的離開。
正左右猶豫間,蒲團散了,她歎了口氣,還沒編好呢,看來是迴不去了,然後很自然地飄飄地迴了老唐家。
高氏一邊辮玉米一邊對男人道,“孩子睡了,抱她上炕去吧,”又對杏兒和景椿道,“你們也睡去吧。”
杏兒熬不住,打著哈欠自己去睡了,景椿卻不肯,側身靠在哥哥的腿上,“我不困!”
景楓拍了拍他的腦瓜,“去後麵蒲團上躺著吧,我看看你還認不認得那幾顆星星?”
景椿一聽立刻來了精神,躺在蒲團上數星星,沒一會也睡著了。
高氏怕他著涼,讓景楓抱他去睡。
等景楓迴來又開始聊一些在柳家的事情,一一迴答長輩的關心、詢問和囑咐。
李氏慢悠悠地扒著棒子,笑眯眯地問道:“景楓,在柳家怎麽吃、怎麽住?聽說他們都不睡炕的,是真的嗎?”
景楓笑著迴道:“嬤嬤,我跟柳少爺住的院子是有炕的,其他人就不知道了,我沒見到過。”
李氏又問他平日柳家人待他如何,除了習字念書,是不是還要做別的?她知道景楓從小懂事,如果在外麵受了委屈也不會吱聲,報喜不報憂的,又怕他在那裏被人當奴仆使喚。
景楓知道她的擔心,笑道,“嬤嬤,您別擔心,他們對我好著呢。我隻管跟少爺一起讀書,吃住都一起,有專門的丫鬟婆子伺候呢。”
李氏放了心,又囑咐道,“景楓,人家對咱好那是人家通情達理,開明。咱可不能不知道輕重。凡事不要出頭,要以少爺為重。雖然他不拿咱當下人,咱也不能拿自己當客人,有什麽需要做的,別懶著,手腳勤快點。別貪人家東西,每次你捎信迴來都有那麽多東西,以後還是別送了。在人家家裏,怎麽都說不過去。你把錢攢著給你娘,現在分了家,日子難過。”
景楓點了點頭,“嬤嬤,我知道了。其實東西都不是新的,柳家很大,人也很多。常有不要的,柳少爺覺得扔了也可惜,就讓我給家裏人的。”
李氏又囑咐了他幾句,然後讓他去休息,“你讀書人,別熬著了,快迴去休息。”
景楓不肯,說等一會,老四已經編了一半,累得手指頭有點澀,站起來跳了跳,伸胳膊踢腿,“景楓,別扒了,起來活動活動,來,讓四叔看看小時候教你的螳螂拳怎麽樣了!”
李氏笑著嗔道,“快別出些猴樣子了,景楓現在是讀書人。等中了秀才,就是老爺了,你別總教他些不三不四的。”
老四嘿嘿笑著,景楓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嬤嬤,就算我中了秀才,舉人的,不還是老唐家的孫子嗎?有什麽關係!”
李氏忙道:“自然有關係,你中了秀才,給我們老唐家長臉,那可是祖宗的臉麵,門麵都高一級呢。”
景楓笑了笑,攀著四叔的肩頭,兩人去院子裏鬧去。
高氏這些天累得也夠嗆,一直強撐著,唐文清便對李氏道:“娘,大家也都挺累的,你大年紀的,就別忙活了,白日裏做飯收拾的也累,這秋天露水重,別迴頭老毛病犯了。”
李氏便撲棱了一下衣服,“那景楓娘也早點休息吧,這些天下地也怪累的。”
景楓剛到家,爺爺奶奶還沒稀罕夠,一家子鬧騰騰,唐文清夫妻也沒顧得上跟兒子談心,看看天晚了,明日還要早起去掰棒子,便讓景楓去西間北炕上睡了。
晚上睡覺的時候,唐文清抱著女兒去院子裏尿了尿,迴來跟媳婦道:“這次景楓迴去,要不要給準備點禮物,讓他帶去柳家?”
高氏點頭,一邊鋪被子,把睡得黑甜的唐妙接過去放在炕頭上,“我說也是呢。我明天跟娘商量一下。她見多識廣,有主意。不過柳家大戶人家什麽也不缺,名貴的我們也沒錢,一般的又沒什麽意思。”
唐文清想了想也是,縣裏什麽都有,而且柳家地多人光的,還經營著生意,蔬菜瓜果什麽的定然也不缺。
“那送什麽好?”
高氏突然喜道,“我倒是想起來一樣。”
唐文清脫了鞋子上炕,鑽進蚊帳,“快說我聽聽啊。”
高氏嗔了他一眼,“看你急的。每次都夾尾巴!”
唐文清進蚊帳每次都會留個縫子,總會放進蚊子來,高氏起身把蚊帳掩好,展開拆洗還未縫起來的被單給唐妙蓋上,低笑道:“有一次我聽仝芳說,他們柳家老爺愛吃扁豆皮的包子,不過可能廚娘做法不一樣,口味總是不對他的勁兒。我尋思著,反正我們也就表達那麽點意思,不給,人家也不怪罪,給了不喜歡也無所謂。喜歡的話,那就算對了路子。不喜歡留給景楓吃也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