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見得趙雍下馬,趕忙上前見禮。這些個燕臣遺族,此時表現出的態度可謂是極度恭順。在麵對趙雍時,紛紛行起了稽首大禮。</p>


    作為九拜中最為隆重的一種禮節,稽首禮常為臣子見於君父所行。雖也常有外臣行於他國之君,甚是小國之君行於大國之君。但絕大多數都是祈求庇護、臣服之意。</p>


    趙雍對眾人的態度很是滿意。這些在燕國本土盤根錯節的大氏族,是趙國對燕地實行實際統治的重要紐帶。</p>


    前方同齊國的戰事雖然還沒有結束,但對燕國的戰後統治策略,他卻是早已謀劃好的。</p>


    燕國作為齊、趙雙方博弈的最終成果,其本身在這場戰爭中就占據了極大的比重。不過燕國所能發揮的最大力量卻不是在現在,而是在姬平‘主國’之後。</p>


    同樣,燕國對趙國來說亦不僅僅是用來挑動一個齊國那般簡單,要知道燕民此時對中山的仇恨值可不亞於趙人。</p>


    </p>


    而拉攏這些親近於趙國的燕國大族,製造輿論便成了至關重要的一步。同時,最根本的目的也是為之後燕地並入趙國而鋪路。</p>


    就趙國現在的國力而言,根本沒有能力對燕地進行並合,至少現在沒有。</p>


    且退一萬步來考慮,就算是此戰過後趙國一切順利,威逼列國、吞滅中山,再開始對燕國進行武力兼並,亦非是換取長期統治的方法。</p>


    倒並非是不能采用戰爭的方式,而是非必要情況無須采用。</p>


    齊國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p>


    其實說起來,齊軍在燕地到底有沒有實行暴行,趙雍並不是很清楚,他也根本就不在乎。他所看到的隻是列國都不願意看到齊國吞並燕國。</p>


    換句話說,迫使齊軍撤離燕國並非是燕國,而是列國。</p>


    一強淩駕於列國之上、打破列國間的平衡,是諸侯們都不願意看到的。合眾弱而攻一強便是維持這個平衡;事一強而攻眾弱,這個平衡便被打破了。連橫合縱的博弈,從來都不是簡簡單單的強弱的博弈,其背後的因素太多了。</p>


    此前的秦國如此,如今的齊國亦是如此。趙國若非是渾水摸魚,恐怕也免不了重蹈兩國的覆轍。</p>


    ----當然,一切問題在真正的強大國力麵前都不是問題。</p>


    趙雍是知道百年之後的格局,那是秦國的天下。</p>


    但那都是在秦國數代積累,厚積薄發的結果,若沒有秦國幾代先王打下的基礎,單單靠趙政一朝便想往成就偌大基業,就算是他天縱奇才,亦不過是異想天開。</p>


    趙國現在可沒有彼時秦國的國力,現實是殘酷的,趙雍即位時趙國雖然不算弱,但絕對算不得強,且外敵內爭不斷,胡人時不時的來劫掠一把,國庫一大半還全給老爹修了墳。沒辦法,他那便宜老爹就給他留下了這麽個家底。</p>


    雖然而今經曆了十年的超前改革,逢大小戰役十數場,吞二胡、並秦郡、威列國,眼下中山也可以彈指可滅,不自謙的說,趙國已經已經不畏懼任何一 股力量。</p>


    但……若真想通過武力而統一,可行性還是不大。</p>


    且秦國以武力統一華夏後,後遺症太多,二世即亡。歸根結底,還是內部的矛盾太過激烈,六國遺族、本土派的權利鬥爭、利益的衝突,種種問題都是靠秦始皇帝一個人壓製,而人的壽命終究是有限的,這些問題在強主活著時候沒有得到解決,死後便集中爆發出來了。</p>


    結果便是,華夏迎來了更加慘烈的大混戰。</p>


    所以趙雍得吸取經驗,得換一個更好的方法。他以為,自夏商周到現在,各朝代所采用的都是分封製度,且華夏到現在還有沒大一統的概念,尤其是底層的庶民。各國分封的時間太長了,他們都有各自文字、文化、甚至當地的各種勢力。如果僅僅靠武力直接來掃平這些障礙,不說能不能成功,代價也會相當的巨大。這是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來轉變,或者說一個契機。</p>


    (其實一直到漢初,劉邦執掌天下,製定的依舊是郡國共行,關中推行郡縣製度,關東分封功臣。非是他不願意在全國推行郡縣製度,實非不得已而為之。因為彼時的六國遺民,隻認他們的燕王、齊王、趙王。甭管實際的統治者是誰,明麵上必須有一個王。後來若非因為幾次藩王之亂,再加上漫長的時間,又有天命的加持,漢武帝的推恩令也定難以實施。)這還是摘了秦國桃子的前提下。</p>


    現在趙國的國策便是先控製住燕國的上層,通過輿論和燕國本身的政治影響,來逐漸消磨燕民對趙國的隔閡,再見機行事。</p>


    總之是不能操之過急,否則就算成了,成本也太高……</p>


    趙雍收迴思緒,目光掃向了眼前眾人。視線很快就定格在了依舊站立著的母子二人。</p>


    快和趙雍等肩高的太子平低著頭不敢直視於他,身旁的婦人表現的卻依舊端莊大方,那動作款款,彎腰輕揖的模樣,一如往日。</p>


    在外臣麵前她永遠是那個雍容高貴的燕王後。不過很快也該稱為太後了。</p>


    一直專注的趙雍忽然發現,婦人那張被羅袖輕遮住的麵頰,比起往日,早已浮出了一抹暈色。</p>


    或許是感受到了趙雍的目光,她很快便順著視線迴望而來。但倏與趙雍對視,便又飛快地將頭低了下去。趙雍從她的那雙眼裏,感受到了情愫,頗為複雜的情愫。</p>


    趙雍曾和伯贏商量過,讓她借故留在趙國。然而伯贏猶豫過後,卻好言拒絕了他的挽留。</p>


    彼時他雖然也沒覺得怎麽,自己又從來都不缺女人。但人的心態就是如此微妙,又或許是占有欲在作祟,分別在即,趙雍望著那張臉,忽然有點惆悵起來。</p>


    那一夜之後,他便再也沒有見過她,趙雍不知道她迴去之後是如何同姬平解釋的……或許也不用解釋。一個寡居的貴婦,難免會有傳出一些風言風語,但隻要沒有被抓現成,誰又能說些什麽,誰又敢說什麽?況且伯贏是個很聰明的女人。</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國從趙王雍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劉浩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劉浩淵並收藏戰國從趙王雍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