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火輕搖,紗幔垂曳。</p>
珊瑚赤著足,踩步、仰躺到軟塌之上,柔荑輕扶著額頭,秀眉時而微蹙、時而舒緩,來迴變動的神情,可見此時佳人心緒之複雜。</p>
侍劍跪坐在她身旁,安靜地等待著。</p>
過了片刻,珊瑚緩緩睜開雙童,目光瞥向麵容冷清的侍劍。</p>
看著靜若處子的姐妹,她的心也莫名跟著安靜了下來。</p>
其實說起來,對腹?的承諾,珊瑚並不在乎,‘巨子’不過是個虛妄的名頭罷了。</p>
墨家分裂後,墨者兼愛天下的崇高理想,斷指以存腕、殺己以存天下的奉獻精神早已經蕩然無存。而今的墨家雖存,昔日的墨家學派其實早已消亡。現在的墨家,能凝聚墨者人心的,早已經不是單單一個巨子的名頭。</p>
珊瑚如今所糾結的,隻不過是一份、往日的恩情罷了……</p>
秦國自秦孝公繼位以來,便欲恢複秦穆公時期的霸業為己任,廣施恩德,救濟孤寡,招募戰士,明確論功行賞的法令,並在國內頒布了著名的求賢令,命國人大臣獻富國強兵之策。</p>
求賢令一經發布,關東各國的有誌之士、失意之士紛紛湧開始入秦都。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分裂不久的墨家三派相繼湧入鹹陽,以圖自家之學,能為秦公所受。相裏勤亦得受秦孝公相邀,而去秦宮辯學。</p>
相裏之墨一直信奉的道義便是與友和善、不主動挑起戰端,所以相裏勤也一直秉持自己的道義,意圖再現往日墨家之輝煌。而相裏墨一直所做的也是協調秦墨和楚墨之間的衝突。</p>
身為墨門三派的首徒,珊瑚與司馬錯也是在那個時候相識。</p>
隨著各個學派相繼湧入秦國,秦都一時百家爭鳴。但……好景不長,隨著法家公孫鞅的入秦,一切都變了……</p>
公孫鞅勸孝公推行法製,以強國。</p>
之後秦孝公便逐漸開始疏遠法家之外的流派學者,後衛鞅繼續向孝公進獻變革之法,推縣製、廢井田、開阡陌、統量衡,重置秦律,最重要的還是焚民間詩書、禁止他國遊說。這也對在秦國的諸子百家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p>
所謂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新法一經頒布,秦國便開始大肆驅逐、捕殺各流派學者。其中鄧陵氏之墨遭驅逐,投奔去了楚國;相夫氏之墨徹底倒向了秦國,其門下弟子也大肆融入秦國吏政。而相裏勤昔年與衛鞅相辯、開罪於他,衛鞅得勢後便大肆捕殺往日政敵,秦孝公對此也選擇默而視之。</p>
相裏之墨一時在秦國遭遇了毀滅性打擊,昔日的家園駐地也被大火付之一炬,相裏勤為掩護門下弟子撤退也被秦軍捕殺。</p>
彼時的洛珊瑚若非遭司馬家的搭救,恐怕也早已經同恩師一般,隨著那熊熊烈火化作著天地間的灰盡了。</p>
逃迴邯鄲後,秦國的一幕幕,日日夜夜、不斷地在年幼的女孩大腦中迴放。她恨!恨秦國、恨商君、亦恨墨家……師傅的死也間接導致了珊瑚信仰的崩塌!</p>
在趙國,珊瑚帶著恨,以相裏勤首徒的身份重新凝聚了散落的弟子,相裏之墨也與趙肅侯達成了‘協議’,甘於成為趙國的鷹犬!信仰已然崩塌,一切都為了複仇。</p>
其實墨家早就和趙國宗室有聯係,隻是那時年幼的趙雍還不知道罷了……</p>
十數年過去了,珊瑚也累了,對於往事,她一直選擇淺陌性澹忘。</p>
直到那時,趙雍對她提起創建都察院的想法、是肥義的一番措詞,才讓她想起來,她還是墨家的弟子……</p>
對於司馬家,珊瑚心中一直有著一份感激,若是有機會她也願意償還昔日的恩情。但,她不知道的是,司馬錯也對她有著一份別樣心意。昔日的珊瑚一直與司馬錯保持著簡書往來,雖然分屬兩個陣營、兩個派別、兩個國家,但珊瑚不過是為了通過司馬錯探聽秦國的消息。而司馬錯卻誤以為了,她願意和他維持那若有若無的關係。</p>
司馬錯……珊瑚除了對這個名字有深刻的印象之外,兩人其實已經很久很久沒見過麵了,久到都忘記對方長什麽樣子了,隻知道他很受秦王的寵信,官職爵位也很高。這當然都是珊瑚特意命人打聽過的,而且珊瑚也不認為,一個高官顯爵、前途無量的年輕將軍,會對她一個江湖女子有什麽想法……</p>
不過一切的一切,隨著珊瑚的入宮、在她選擇接受趙雍的賜嬪那一刻起,司馬錯與她之間的往事便徹底畫上了句號……</p>
時隔多年,珊瑚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當她再次聽到司馬錯的名字時,竟然會是以這麽一個狀態。在她看來,以秦國的戰鬥力,秦國就算戰敗了,以司馬錯的爵位、地位,也絕對不會戰死,更妄論被生俘。譬如秦、齊桑邱之戰,秦軍幾乎全軍覆沒,戰況比晉陽之戰慘烈得多,但秦國的高級將領基本安然無恙……</p>
或許……司馬錯戰死了,珊瑚還可能會念起往事,為他傷心一些吧。</p>
但,珊瑚現在所想的,全是如何才能徹底斬斷她與秦國往事之間的那條線……</p>
……</p>
……</p>
破曉的晨光穿過淺薄的雲層灑落大地,暖意開始驅趕夜的寒冷。</p>
趙王宮內,宮人們在寅時天未亮時便開始布置起來,遍地紅色的綢緞錦布與遠處的白雪相映成景,盛大的禮樂之聲,端莊典雅的舞蹈。上午趙雍在朝殿舉行了盛大的慶功儀式,接受了群臣的祝賀。</p>
“恭賀王上,恭賀王妃。”</p>
依趙國禮節,朝禮過後,趙王需攜帶自己的妃嬪走下高台,依次向功臣們敬酒。</p>
得入大殿同王共飲的功臣,無非是趙國的高層,或者得立大功的臣子。</p>
“恭賀王上,恭賀王妃。”</p>
趙雍目露笑意對著眾臣頷首示意,洛、姒、孟三女著端莊華服跟在他的身後,依禮而敬。</p>
“恭賀王上,恭賀王妃。”</p>
“恭賀王上,恭賀王妃……”</p>
“阿姐。”小將趙固出聲叫住要往前走的孟柔。</p>
趙固身旁的龐煖,以為這小子在亂喊,急忙拽了他的衣袖一把,小聲道:“怎麽迴事,還沒喝,就醉了?”他顯然並不知道趙固的身份。</p>
龐煖隨即忙朝著孟柔,低頭揖拜道:“拜見王妃。”</p>
孟柔朝著龐煖微微點頭示意,欣慰地拍了拍趙固的肩膀。隨即便快步跟上了姒越的步伐。</p>
趙雍迴頭好奇地瞥了她一眼,不過也沒多問。</p>
……</p>
禮畢後,接著便是冊封北征有功的將士。</p>
授爵、進職!</p>
對臣子來說,此刻才是最重要的一刻。</p>
在眾臣,殷切地目光中,趙雍加封肥義為大司馬,以統掌趙國之軍政。</p>
趙國不承周製,沒有三公之說,但卻有三公之職:司馬、司空、司徒,趙國全都設立。</p>
</p>
司馬為軍政之首,地位最為尊崇,且非上卿而不能擔;司空為土木、水利之官,地位亦相對較高,一般都是由卿而擔任;司徒在趙國為地方官職,地位最低。</p>
若非要說趙國的‘三公’,應該也是‘司馬、司寇、相邦’,此三職為趙國最重。</p>
趙國的軍政體係,初蛻於晉國,而今又經過百餘年的發展,今日已經可以算是自成一體了。</p>
自從上任大司馬趙疵、離石戰死後,趙國的大司馬一職已經空缺數年之久。趙雍繼位之初便有意立肥義為大司馬,但又怕眾卿不服,遂一直空缺。</p>
而今時勢已到,諸臣莫敢不服。</p>
隨即便是蘇秦。</p>
武安君蘇秦此戰之功也是有目共睹,若非是他遊說韓魏以拒秦,西都晉陽此時保不準在誰手裏邊呢。昔日的蘇相邦再次歸趙,趙廷也是一片嘩然,不過安平君趙成、相邦趙豹等一幹重臣,也並未對此表現出多大的抗拒。</p>
趙豹甚至甘願讓出趙相之位。但對於相位的安排,蘇秦卻是推而不受。</p>
蘇秦是聰明人,雖然對權利他也有過流連,但如今他的誌意卻不在此了,況且剛剛歸來就橫刀奪愛,顯然也不怎麽合適。</p>
不過都禦史一職蘇秦是在適合不過了。蘇秦的歸來也著實讓肥義輕鬆不少。</p>
安平君趙成,除了賜賞一些金銀絲帛外,倒是沒什麽可封的,他已經尊貴的封君了,職位也是大司寇,若是說能讓趙成動心的,恐怕唯有相邦之職了……</p>
常備軍的三都尉,張遠繼續任北營都尉,但爵位上漲,授爵上大夫。西營都尉牛讚,職位同樣不變,爵位上漲,授爵上大夫。東營都尉李同,雲中一役中,拖住樓煩主力,也算是居功至偉,但職位依舊不變,授爵上大夫。</p>
也非是趙雍‘吝嗇’,而今華夏諸國的職位可都是實權,並不像後世朝代一般,加封的全都是虛名。高級將領也是一個蘿卜一個坑,要想往上爬隻得等。就算是趙雍有心想把他們外放‘藩鎮’,也得等打下了新的地盤再說。</p>
晉陽一戰、雲中一戰雖然都是趙國大勝,但兩戰都是趙國的自衛戰爭,新得土地,無外乎‘敲詐’樓煩王的北疆三城,除此之外,好像也沒其他的了。</p>
不過若是真的把他們外放到苦寒的北疆戍邊,雖然能給他們一個國尉頭銜,但那就真的是明升暗降,寒了將士們的心了。</p>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先給他們一個較高的爵位,等有了空缺再讓他們頂替便是。</p>
此外趙雍決定擴展新軍騎旅,初定編製為萬騎,以此戰厥功至偉的龐煖為統帥都尉,特授爵位上大夫。</p>
龐煖的官爵晉升速度,可以說是如坐火箭一般了,僅僅兩年的時間,便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宮廷侍衛長,一躍而成為趙國正規王牌軍的最高統帥。</p>
但對此,朝臣皆無意義。因為龐煖此戰的功績眾人還曆曆在目,他的月相之說、夜襲之策,得以使趙軍與樓煩一戰而定乾坤。</p>
晉陽之戰中,新軍騎旅又再次立功,長途奔襲之下,毅然衝垮秦軍中陣,得以使三晉將士用最小的代價,戰勝秦國……</p>
中低層的將士封賞倒是簡單的多,由其所屬之上官,上報戰功,然後依功封賞便可。</p>
且此戰,戰損的低層兵員較多,職位空缺也能依次填補,其餘的補充新的兵員便可。</p>
兵尉及以下的將領,陣亡的按爵位重金撫恤,幸存者進功賜爵。</p>
兵尉皆進爵一級,由上士升任下大夫,其下皆同。</p>
職位按補缺之法,兵尉陣亡其下俾將遞補,五百人主陣亡其下百人將遞補,百人將陣亡其下屯長遞補……若是有立奇攻者當另行封賞。</p>
……</p>
封賞大典過後,已至午時。</p>
趙雍擺手揮退了盈盈而舞的樂人。緩緩起身,</p>
大殿驟然一靜,殿下眾臣拿樽的手一時停在半空中。</p>
趙雍目光掃視過眾臣的神情:“寡人能得眾卿,才能戰勝二胡、戰勝秦國,趙國有卿等,實乃是我趙國之幸啊!”</p>
“臣等不敢……”眾臣謙卑道。</p>
“眾卿以為,此戰我趙國能勝,靠的是什麽?”趙雍幽幽道。</p>
眾臣皆是一愣,不明白王上是什麽意思。</p>
“全賴王上聖明,統戰得當……”</p>
趙雍未理眾人的恭維,繼續道:“此戰雖大獲全勝,但寡人認為,而今的趙國依舊是內憂外患的趙國,腹地依然有中山之憂,北有林胡襲擾,東有燕、齊隔岸,西有樓煩、秦、魏之變。寡人以為,此戰趙國雖勝,而未勝!”</p>
“樓煩表麵臣服,依舊可卷土重來,秦國雖敗,但依舊有東出的實力。而我趙國雖勝,表麵乎。國力增長否?寸土未得,徒耗國力也。”</p>
“北疆拒戰雖勝,晉陽拒戰亦勝,但眾卿須知,今日魏、韓與我趙國共抗強秦,乃是因為利益使然。三晉他日若因利益相互攻伐,秦國當何拒?”</p>
眾臣自然也是能聽懂趙雍的一席話,能同王共飲者,都是能識之人。</p>
樓煩且不說,秦國自商君變法後,已經徹底變成了一台戰爭的機器,絕非是一場失敗就能打倒的,大軍攻不進鹹陽,一切都是白扯。</p>
趙雍見眾臣沉默,話頭突然一轉,重複問道:“眾卿以為,此戰我趙國能勝,靠的是什麽?”</p>
趙成恍然,此時他已經能隱隱猜到自家這個乖侄子是什麽打算了,但他依舊沒有貿然開口……</p>
珊瑚赤著足,踩步、仰躺到軟塌之上,柔荑輕扶著額頭,秀眉時而微蹙、時而舒緩,來迴變動的神情,可見此時佳人心緒之複雜。</p>
侍劍跪坐在她身旁,安靜地等待著。</p>
過了片刻,珊瑚緩緩睜開雙童,目光瞥向麵容冷清的侍劍。</p>
看著靜若處子的姐妹,她的心也莫名跟著安靜了下來。</p>
其實說起來,對腹?的承諾,珊瑚並不在乎,‘巨子’不過是個虛妄的名頭罷了。</p>
墨家分裂後,墨者兼愛天下的崇高理想,斷指以存腕、殺己以存天下的奉獻精神早已經蕩然無存。而今的墨家雖存,昔日的墨家學派其實早已消亡。現在的墨家,能凝聚墨者人心的,早已經不是單單一個巨子的名頭。</p>
珊瑚如今所糾結的,隻不過是一份、往日的恩情罷了……</p>
秦國自秦孝公繼位以來,便欲恢複秦穆公時期的霸業為己任,廣施恩德,救濟孤寡,招募戰士,明確論功行賞的法令,並在國內頒布了著名的求賢令,命國人大臣獻富國強兵之策。</p>
求賢令一經發布,關東各國的有誌之士、失意之士紛紛湧開始入秦都。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分裂不久的墨家三派相繼湧入鹹陽,以圖自家之學,能為秦公所受。相裏勤亦得受秦孝公相邀,而去秦宮辯學。</p>
相裏之墨一直信奉的道義便是與友和善、不主動挑起戰端,所以相裏勤也一直秉持自己的道義,意圖再現往日墨家之輝煌。而相裏墨一直所做的也是協調秦墨和楚墨之間的衝突。</p>
身為墨門三派的首徒,珊瑚與司馬錯也是在那個時候相識。</p>
隨著各個學派相繼湧入秦國,秦都一時百家爭鳴。但……好景不長,隨著法家公孫鞅的入秦,一切都變了……</p>
公孫鞅勸孝公推行法製,以強國。</p>
之後秦孝公便逐漸開始疏遠法家之外的流派學者,後衛鞅繼續向孝公進獻變革之法,推縣製、廢井田、開阡陌、統量衡,重置秦律,最重要的還是焚民間詩書、禁止他國遊說。這也對在秦國的諸子百家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p>
所謂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新法一經頒布,秦國便開始大肆驅逐、捕殺各流派學者。其中鄧陵氏之墨遭驅逐,投奔去了楚國;相夫氏之墨徹底倒向了秦國,其門下弟子也大肆融入秦國吏政。而相裏勤昔年與衛鞅相辯、開罪於他,衛鞅得勢後便大肆捕殺往日政敵,秦孝公對此也選擇默而視之。</p>
相裏之墨一時在秦國遭遇了毀滅性打擊,昔日的家園駐地也被大火付之一炬,相裏勤為掩護門下弟子撤退也被秦軍捕殺。</p>
彼時的洛珊瑚若非遭司馬家的搭救,恐怕也早已經同恩師一般,隨著那熊熊烈火化作著天地間的灰盡了。</p>
逃迴邯鄲後,秦國的一幕幕,日日夜夜、不斷地在年幼的女孩大腦中迴放。她恨!恨秦國、恨商君、亦恨墨家……師傅的死也間接導致了珊瑚信仰的崩塌!</p>
在趙國,珊瑚帶著恨,以相裏勤首徒的身份重新凝聚了散落的弟子,相裏之墨也與趙肅侯達成了‘協議’,甘於成為趙國的鷹犬!信仰已然崩塌,一切都為了複仇。</p>
其實墨家早就和趙國宗室有聯係,隻是那時年幼的趙雍還不知道罷了……</p>
十數年過去了,珊瑚也累了,對於往事,她一直選擇淺陌性澹忘。</p>
直到那時,趙雍對她提起創建都察院的想法、是肥義的一番措詞,才讓她想起來,她還是墨家的弟子……</p>
對於司馬家,珊瑚心中一直有著一份感激,若是有機會她也願意償還昔日的恩情。但,她不知道的是,司馬錯也對她有著一份別樣心意。昔日的珊瑚一直與司馬錯保持著簡書往來,雖然分屬兩個陣營、兩個派別、兩個國家,但珊瑚不過是為了通過司馬錯探聽秦國的消息。而司馬錯卻誤以為了,她願意和他維持那若有若無的關係。</p>
司馬錯……珊瑚除了對這個名字有深刻的印象之外,兩人其實已經很久很久沒見過麵了,久到都忘記對方長什麽樣子了,隻知道他很受秦王的寵信,官職爵位也很高。這當然都是珊瑚特意命人打聽過的,而且珊瑚也不認為,一個高官顯爵、前途無量的年輕將軍,會對她一個江湖女子有什麽想法……</p>
不過一切的一切,隨著珊瑚的入宮、在她選擇接受趙雍的賜嬪那一刻起,司馬錯與她之間的往事便徹底畫上了句號……</p>
時隔多年,珊瑚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當她再次聽到司馬錯的名字時,竟然會是以這麽一個狀態。在她看來,以秦國的戰鬥力,秦國就算戰敗了,以司馬錯的爵位、地位,也絕對不會戰死,更妄論被生俘。譬如秦、齊桑邱之戰,秦軍幾乎全軍覆沒,戰況比晉陽之戰慘烈得多,但秦國的高級將領基本安然無恙……</p>
或許……司馬錯戰死了,珊瑚還可能會念起往事,為他傷心一些吧。</p>
但,珊瑚現在所想的,全是如何才能徹底斬斷她與秦國往事之間的那條線……</p>
……</p>
……</p>
破曉的晨光穿過淺薄的雲層灑落大地,暖意開始驅趕夜的寒冷。</p>
趙王宮內,宮人們在寅時天未亮時便開始布置起來,遍地紅色的綢緞錦布與遠處的白雪相映成景,盛大的禮樂之聲,端莊典雅的舞蹈。上午趙雍在朝殿舉行了盛大的慶功儀式,接受了群臣的祝賀。</p>
“恭賀王上,恭賀王妃。”</p>
依趙國禮節,朝禮過後,趙王需攜帶自己的妃嬪走下高台,依次向功臣們敬酒。</p>
得入大殿同王共飲的功臣,無非是趙國的高層,或者得立大功的臣子。</p>
“恭賀王上,恭賀王妃。”</p>
趙雍目露笑意對著眾臣頷首示意,洛、姒、孟三女著端莊華服跟在他的身後,依禮而敬。</p>
“恭賀王上,恭賀王妃。”</p>
“恭賀王上,恭賀王妃……”</p>
“阿姐。”小將趙固出聲叫住要往前走的孟柔。</p>
趙固身旁的龐煖,以為這小子在亂喊,急忙拽了他的衣袖一把,小聲道:“怎麽迴事,還沒喝,就醉了?”他顯然並不知道趙固的身份。</p>
龐煖隨即忙朝著孟柔,低頭揖拜道:“拜見王妃。”</p>
孟柔朝著龐煖微微點頭示意,欣慰地拍了拍趙固的肩膀。隨即便快步跟上了姒越的步伐。</p>
趙雍迴頭好奇地瞥了她一眼,不過也沒多問。</p>
……</p>
禮畢後,接著便是冊封北征有功的將士。</p>
授爵、進職!</p>
對臣子來說,此刻才是最重要的一刻。</p>
在眾臣,殷切地目光中,趙雍加封肥義為大司馬,以統掌趙國之軍政。</p>
趙國不承周製,沒有三公之說,但卻有三公之職:司馬、司空、司徒,趙國全都設立。</p>
</p>
司馬為軍政之首,地位最為尊崇,且非上卿而不能擔;司空為土木、水利之官,地位亦相對較高,一般都是由卿而擔任;司徒在趙國為地方官職,地位最低。</p>
若非要說趙國的‘三公’,應該也是‘司馬、司寇、相邦’,此三職為趙國最重。</p>
趙國的軍政體係,初蛻於晉國,而今又經過百餘年的發展,今日已經可以算是自成一體了。</p>
自從上任大司馬趙疵、離石戰死後,趙國的大司馬一職已經空缺數年之久。趙雍繼位之初便有意立肥義為大司馬,但又怕眾卿不服,遂一直空缺。</p>
而今時勢已到,諸臣莫敢不服。</p>
隨即便是蘇秦。</p>
武安君蘇秦此戰之功也是有目共睹,若非是他遊說韓魏以拒秦,西都晉陽此時保不準在誰手裏邊呢。昔日的蘇相邦再次歸趙,趙廷也是一片嘩然,不過安平君趙成、相邦趙豹等一幹重臣,也並未對此表現出多大的抗拒。</p>
趙豹甚至甘願讓出趙相之位。但對於相位的安排,蘇秦卻是推而不受。</p>
蘇秦是聰明人,雖然對權利他也有過流連,但如今他的誌意卻不在此了,況且剛剛歸來就橫刀奪愛,顯然也不怎麽合適。</p>
不過都禦史一職蘇秦是在適合不過了。蘇秦的歸來也著實讓肥義輕鬆不少。</p>
安平君趙成,除了賜賞一些金銀絲帛外,倒是沒什麽可封的,他已經尊貴的封君了,職位也是大司寇,若是說能讓趙成動心的,恐怕唯有相邦之職了……</p>
常備軍的三都尉,張遠繼續任北營都尉,但爵位上漲,授爵上大夫。西營都尉牛讚,職位同樣不變,爵位上漲,授爵上大夫。東營都尉李同,雲中一役中,拖住樓煩主力,也算是居功至偉,但職位依舊不變,授爵上大夫。</p>
也非是趙雍‘吝嗇’,而今華夏諸國的職位可都是實權,並不像後世朝代一般,加封的全都是虛名。高級將領也是一個蘿卜一個坑,要想往上爬隻得等。就算是趙雍有心想把他們外放‘藩鎮’,也得等打下了新的地盤再說。</p>
晉陽一戰、雲中一戰雖然都是趙國大勝,但兩戰都是趙國的自衛戰爭,新得土地,無外乎‘敲詐’樓煩王的北疆三城,除此之外,好像也沒其他的了。</p>
不過若是真的把他們外放到苦寒的北疆戍邊,雖然能給他們一個國尉頭銜,但那就真的是明升暗降,寒了將士們的心了。</p>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先給他們一個較高的爵位,等有了空缺再讓他們頂替便是。</p>
此外趙雍決定擴展新軍騎旅,初定編製為萬騎,以此戰厥功至偉的龐煖為統帥都尉,特授爵位上大夫。</p>
龐煖的官爵晉升速度,可以說是如坐火箭一般了,僅僅兩年的時間,便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宮廷侍衛長,一躍而成為趙國正規王牌軍的最高統帥。</p>
但對此,朝臣皆無意義。因為龐煖此戰的功績眾人還曆曆在目,他的月相之說、夜襲之策,得以使趙軍與樓煩一戰而定乾坤。</p>
晉陽之戰中,新軍騎旅又再次立功,長途奔襲之下,毅然衝垮秦軍中陣,得以使三晉將士用最小的代價,戰勝秦國……</p>
中低層的將士封賞倒是簡單的多,由其所屬之上官,上報戰功,然後依功封賞便可。</p>
且此戰,戰損的低層兵員較多,職位空缺也能依次填補,其餘的補充新的兵員便可。</p>
兵尉及以下的將領,陣亡的按爵位重金撫恤,幸存者進功賜爵。</p>
兵尉皆進爵一級,由上士升任下大夫,其下皆同。</p>
職位按補缺之法,兵尉陣亡其下俾將遞補,五百人主陣亡其下百人將遞補,百人將陣亡其下屯長遞補……若是有立奇攻者當另行封賞。</p>
……</p>
封賞大典過後,已至午時。</p>
趙雍擺手揮退了盈盈而舞的樂人。緩緩起身,</p>
大殿驟然一靜,殿下眾臣拿樽的手一時停在半空中。</p>
趙雍目光掃視過眾臣的神情:“寡人能得眾卿,才能戰勝二胡、戰勝秦國,趙國有卿等,實乃是我趙國之幸啊!”</p>
“臣等不敢……”眾臣謙卑道。</p>
“眾卿以為,此戰我趙國能勝,靠的是什麽?”趙雍幽幽道。</p>
眾臣皆是一愣,不明白王上是什麽意思。</p>
“全賴王上聖明,統戰得當……”</p>
趙雍未理眾人的恭維,繼續道:“此戰雖大獲全勝,但寡人認為,而今的趙國依舊是內憂外患的趙國,腹地依然有中山之憂,北有林胡襲擾,東有燕、齊隔岸,西有樓煩、秦、魏之變。寡人以為,此戰趙國雖勝,而未勝!”</p>
“樓煩表麵臣服,依舊可卷土重來,秦國雖敗,但依舊有東出的實力。而我趙國雖勝,表麵乎。國力增長否?寸土未得,徒耗國力也。”</p>
“北疆拒戰雖勝,晉陽拒戰亦勝,但眾卿須知,今日魏、韓與我趙國共抗強秦,乃是因為利益使然。三晉他日若因利益相互攻伐,秦國當何拒?”</p>
眾臣自然也是能聽懂趙雍的一席話,能同王共飲者,都是能識之人。</p>
樓煩且不說,秦國自商君變法後,已經徹底變成了一台戰爭的機器,絕非是一場失敗就能打倒的,大軍攻不進鹹陽,一切都是白扯。</p>
趙雍見眾臣沉默,話頭突然一轉,重複問道:“眾卿以為,此戰我趙國能勝,靠的是什麽?”</p>
趙成恍然,此時他已經能隱隱猜到自家這個乖侄子是什麽打算了,但他依舊沒有貿然開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