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之術,寡人仰慕已久。先生可願仕趙?”趙雍作揖問道。</p>
‘望、聞、問、切’始於扁鵲也。</p>
扁鵲的大名趙雍自然是聽說過,如今自是不願意放跑這個有醫聖之稱的老頭。</p>
聽得趙王想征辟自己為官,扁鵲猶豫了一會兒,還是婉拒道:“仆行於鄉野,鄉野之民恐難適於朝堂。”</p>
這次扁鵲來沙丘宮也是機緣巧合,他其實並非是受邯鄲的征召而來。</p>
他和趙雍的情況其實差不多,也是受大雨影響,而拖延了行程。能夠站在這裏替趙雍診治,也算是機緣巧合,原本他這次西行是準備去往秦國的。</p>
趙雍一愣,覺得這老頭有點不識好歹,難道還要寡人三顧茅廬不成?</p>
不過他轉念一想,有些本事的人或許都有點矜持吧。</p>
但寡人如今可沒有空陪你玩什麽三受三讓的把戲。</p>
“今先生救治寡人,當對我趙國社稷有恩,寡人之授,先生不可辭也!”趙雍幹脆來硬的,既然因禍得寶,那豈能放過。</p>
得到一個優秀的醫者,關鍵時刻就相當於多了一條命。</p>
要是這次放跑了扁鵲,轉日這老頭為他國服務怎麽辦?想到此處趙雍眼中隱閃寒光。</p>
‘得不到便毀掉!’</p>
“額……”扁鵲活了這麽多年,人老成精,自然能察覺出趙雍話中已經包含了威脅之意。</p>
於人道:扁鵲周遊列國近百年,深知識時務者方為俊傑。</p>
於天道:扁鵲居住在趙國三十餘年,既然老天再次安排這一場相會,他幹脆也不願意挪窩了,扁鵲身為醫者,但也是一個敬鬼神、信天命之人。</p>
扁鵲遲疑了片刻,隨即衝著趙雍鄭重稽首拜道:“仆居於邯鄲三十年,今又因大雨得與王上會於沙丘,想來乃是天意,老臣願奉於趙國。”</p>
“好,好,好!寡人今日得先生乃社稷大幸。”</p>
“先生放心,今仕於趙,寡人定然不會委屈先生,定將先生之醫術發揚廣大!”趙雍起身笑道,親自將扁鵲攙扶起來。</p>
隨後對著殿下說道:“寡人以為秦越人之醫術,當得我趙國太醫令,眾卿以為如何?”</p>
“王上英明!”眾臣拜道。</p>
扁鵲在邯鄲為醫數十載,在座的幾位大臣基本都受過其恩惠。對扁鵲的本事也是了然於心。</p>
太醫令算是宮廷禦醫之首,扁鵲自是欣然應允。</p>
扁鵲稽首再拜道:“老臣拜謝王上,王上今日風寒初愈,亦還需靜心調養。還容老臣暫且告退,為王上熬製溫愈湯藥。”</p>
趙雍微微頷首道:“辛苦太醫令了。”</p>
望著扁鵲躬身退去的身影,趙雍不由得感慨道:這老頭今年得多大了啊,恐怕都快有一百歲了吧,養生之術實在是教人羨慕。</p>
機緣巧合得到扁鵲相助,他還是很高興的,有這麽一個醫學大家侍奉在身邊,他也不用時時擔心身邊的人因為感冒、發燒而陰陽兩隔了。</p>
這個時代醫療條件太差了,輕微的風寒都可能要人命。要非趙雍平日精於行伍,勤加鍛煉,這次可能真就被帶走了。</p>
趙雍飲過一觴清水,心中突然冒出了一個想法!</p>
若是以扁鵲之名再許之重金或可籠絡天下名醫匯於邯鄲,再以此完善趙國的醫療體係,最後服務於戰爭,那……</p>
應當可行!要知當今諸侯攻伐頻繁,每每爆發戰爭定會產生大量的傷兵,大多兵卒並非死於正麵戰場,僥幸生還的最後也會死於潰傷。</p>
列國君主都很重視士兵的健康,為此各國都專門設立了軍醫製度,但還是收效甚微,大部分軍醫的應對手法過於單一,軍療體係也不夠完善。</p>
</p>
譬如年前趙國和中山一戰,趙國三萬士卒,最後因傷病減員的便達五分之一。</p>
趙雍突然有些迫切的想馬上迴到邯鄲!</p>
……</p>
‘滴答。滴答。’</p>
耳邊忽然傳來陣陣雨珠滴落簷板發出的聲音。</p>
趙雍暫時收起自己的思緒,起身朝著一旁的巨大堪輿圖走去。</p>
“外邊的雨勢可已停歇?災情可解?”趙雍對著肥義等人問道。</p>
“稟王上,大雨已經停歇,邯鄲已無洪災之擾,巨鹿潰堤亦正在修繕。”司空仇郝如實迴道。</p>
“這次受災情況幾何?”趙雍注視著堪輿圖,顧自問道。</p>
仇郝不敢隱瞞躬身道:“邯鄲、邢襄左近幾無損失,河水順勢而下,崩於巨鹿,大部分河水導入大陸澤,些許匯於滏水。”</p>
說道這裏仇郝頓了一下,抬頭瞄了趙雍後背一眼,似是在權衡什麽。</p>
隨即他暗暗咬牙,重新組織了下語言繼續道:“少許河水,衝擊到了下遊,冀南大部分良田已被淹沒!”</p>
仇郝重重跪俯於地:“臣治水不利,懇請王上治罪!”</p>
趙國的國土呈現兩極分化,西部、北部大部分國土為高原地帶,少許盆地;西部國土雖然狹小,但沾上了華北平原的邊,大都是肥沃之土。</p>
國都邯鄲,陪都邢襄都處在這個地帶,此外還有肥土冀縣、臨清,這裏是趙國的主要產糧食地。</p>
可以這麽說,一場水災,至少讓趙國今年的糧食減產三分之一。</p>
趙雍轉過身,目光凝視著仇郝,思慮著該如何懲處這個趙國的‘罪人’。</p>
洪災爆發以來,仇郝以身作則,每每都衝在第一線,而且泄洪、分洪、築堤、固壩的本事也確實不賴。</p>
洪水也非常人所能預料,如今正是趙國用人之際,殺罰一個有能力的重臣似乎不怎麽明智。</p>
“卿即為我趙國司空,此責恐難辭其咎!”趙雍幽幽說道。</p>
“臣萬死!”仇郝語氣中似乎是已經認命了一般。</p>
趙成上前一步,揖拜道:“望,王上三思。天災難策,司空雖有過,但罪不至死!”</p>
肥義,李兌二人也出聲附和道:“望,王上三思。”</p>
趙雍自然不是真要處死仇郝。</p>
他目光瞥向肥義,見後者輕輕點了點頭,遂接著道:“寡人念卿此次抗洪確有苦功,且並無主過,寡人便罰卿五年俸祿,用於補償冀南的災民!司空之職就暫且戴罪吧!”</p>
“臣,拜謝王上!”仇郝顫顫巍巍地從地上爬起來,心下重重舒了口氣。</p>
‘望、聞、問、切’始於扁鵲也。</p>
扁鵲的大名趙雍自然是聽說過,如今自是不願意放跑這個有醫聖之稱的老頭。</p>
聽得趙王想征辟自己為官,扁鵲猶豫了一會兒,還是婉拒道:“仆行於鄉野,鄉野之民恐難適於朝堂。”</p>
這次扁鵲來沙丘宮也是機緣巧合,他其實並非是受邯鄲的征召而來。</p>
他和趙雍的情況其實差不多,也是受大雨影響,而拖延了行程。能夠站在這裏替趙雍診治,也算是機緣巧合,原本他這次西行是準備去往秦國的。</p>
趙雍一愣,覺得這老頭有點不識好歹,難道還要寡人三顧茅廬不成?</p>
不過他轉念一想,有些本事的人或許都有點矜持吧。</p>
但寡人如今可沒有空陪你玩什麽三受三讓的把戲。</p>
“今先生救治寡人,當對我趙國社稷有恩,寡人之授,先生不可辭也!”趙雍幹脆來硬的,既然因禍得寶,那豈能放過。</p>
得到一個優秀的醫者,關鍵時刻就相當於多了一條命。</p>
要是這次放跑了扁鵲,轉日這老頭為他國服務怎麽辦?想到此處趙雍眼中隱閃寒光。</p>
‘得不到便毀掉!’</p>
“額……”扁鵲活了這麽多年,人老成精,自然能察覺出趙雍話中已經包含了威脅之意。</p>
於人道:扁鵲周遊列國近百年,深知識時務者方為俊傑。</p>
於天道:扁鵲居住在趙國三十餘年,既然老天再次安排這一場相會,他幹脆也不願意挪窩了,扁鵲身為醫者,但也是一個敬鬼神、信天命之人。</p>
扁鵲遲疑了片刻,隨即衝著趙雍鄭重稽首拜道:“仆居於邯鄲三十年,今又因大雨得與王上會於沙丘,想來乃是天意,老臣願奉於趙國。”</p>
“好,好,好!寡人今日得先生乃社稷大幸。”</p>
“先生放心,今仕於趙,寡人定然不會委屈先生,定將先生之醫術發揚廣大!”趙雍起身笑道,親自將扁鵲攙扶起來。</p>
隨後對著殿下說道:“寡人以為秦越人之醫術,當得我趙國太醫令,眾卿以為如何?”</p>
“王上英明!”眾臣拜道。</p>
扁鵲在邯鄲為醫數十載,在座的幾位大臣基本都受過其恩惠。對扁鵲的本事也是了然於心。</p>
太醫令算是宮廷禦醫之首,扁鵲自是欣然應允。</p>
扁鵲稽首再拜道:“老臣拜謝王上,王上今日風寒初愈,亦還需靜心調養。還容老臣暫且告退,為王上熬製溫愈湯藥。”</p>
趙雍微微頷首道:“辛苦太醫令了。”</p>
望著扁鵲躬身退去的身影,趙雍不由得感慨道:這老頭今年得多大了啊,恐怕都快有一百歲了吧,養生之術實在是教人羨慕。</p>
機緣巧合得到扁鵲相助,他還是很高興的,有這麽一個醫學大家侍奉在身邊,他也不用時時擔心身邊的人因為感冒、發燒而陰陽兩隔了。</p>
這個時代醫療條件太差了,輕微的風寒都可能要人命。要非趙雍平日精於行伍,勤加鍛煉,這次可能真就被帶走了。</p>
趙雍飲過一觴清水,心中突然冒出了一個想法!</p>
若是以扁鵲之名再許之重金或可籠絡天下名醫匯於邯鄲,再以此完善趙國的醫療體係,最後服務於戰爭,那……</p>
應當可行!要知當今諸侯攻伐頻繁,每每爆發戰爭定會產生大量的傷兵,大多兵卒並非死於正麵戰場,僥幸生還的最後也會死於潰傷。</p>
列國君主都很重視士兵的健康,為此各國都專門設立了軍醫製度,但還是收效甚微,大部分軍醫的應對手法過於單一,軍療體係也不夠完善。</p>
</p>
譬如年前趙國和中山一戰,趙國三萬士卒,最後因傷病減員的便達五分之一。</p>
趙雍突然有些迫切的想馬上迴到邯鄲!</p>
……</p>
‘滴答。滴答。’</p>
耳邊忽然傳來陣陣雨珠滴落簷板發出的聲音。</p>
趙雍暫時收起自己的思緒,起身朝著一旁的巨大堪輿圖走去。</p>
“外邊的雨勢可已停歇?災情可解?”趙雍對著肥義等人問道。</p>
“稟王上,大雨已經停歇,邯鄲已無洪災之擾,巨鹿潰堤亦正在修繕。”司空仇郝如實迴道。</p>
“這次受災情況幾何?”趙雍注視著堪輿圖,顧自問道。</p>
仇郝不敢隱瞞躬身道:“邯鄲、邢襄左近幾無損失,河水順勢而下,崩於巨鹿,大部分河水導入大陸澤,些許匯於滏水。”</p>
說道這裏仇郝頓了一下,抬頭瞄了趙雍後背一眼,似是在權衡什麽。</p>
隨即他暗暗咬牙,重新組織了下語言繼續道:“少許河水,衝擊到了下遊,冀南大部分良田已被淹沒!”</p>
仇郝重重跪俯於地:“臣治水不利,懇請王上治罪!”</p>
趙國的國土呈現兩極分化,西部、北部大部分國土為高原地帶,少許盆地;西部國土雖然狹小,但沾上了華北平原的邊,大都是肥沃之土。</p>
國都邯鄲,陪都邢襄都處在這個地帶,此外還有肥土冀縣、臨清,這裏是趙國的主要產糧食地。</p>
可以這麽說,一場水災,至少讓趙國今年的糧食減產三分之一。</p>
趙雍轉過身,目光凝視著仇郝,思慮著該如何懲處這個趙國的‘罪人’。</p>
洪災爆發以來,仇郝以身作則,每每都衝在第一線,而且泄洪、分洪、築堤、固壩的本事也確實不賴。</p>
洪水也非常人所能預料,如今正是趙國用人之際,殺罰一個有能力的重臣似乎不怎麽明智。</p>
“卿即為我趙國司空,此責恐難辭其咎!”趙雍幽幽說道。</p>
“臣萬死!”仇郝語氣中似乎是已經認命了一般。</p>
趙成上前一步,揖拜道:“望,王上三思。天災難策,司空雖有過,但罪不至死!”</p>
肥義,李兌二人也出聲附和道:“望,王上三思。”</p>
趙雍自然不是真要處死仇郝。</p>
他目光瞥向肥義,見後者輕輕點了點頭,遂接著道:“寡人念卿此次抗洪確有苦功,且並無主過,寡人便罰卿五年俸祿,用於補償冀南的災民!司空之職就暫且戴罪吧!”</p>
“臣,拜謝王上!”仇郝顫顫巍巍地從地上爬起來,心下重重舒了口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