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弟,那你的錢啥時候能給我?”陳金發一臉忐忑地問道。


    馬涼沒好氣地瞥了他一眼,不耐煩地說道:“你跟我這兒鬧呢!


    親兄弟也要明算賬,給你錢那叫投資入股。你公司注冊好了?麻辣燙品牌申請了沒有?


    啥都沒有就讓我投錢,你是不是傻!


    等你把這些都準備好了,門店租好,咱們再簽了投資協議,我立刻就能把錢給你轉過去。”


    發哥哪經曆過什麽投資入股,程序啥也不知道。


    “對對對,老弟說的在理,那我迴去就趕緊操辦,等辦妥了再來找你。”陳金發猛點著頭,隻不過看著明顯更著急了。


    他以為馬涼又反悔了,找借口在跟他推諉呢。


    馬涼擺了擺手,見他那急切的樣子,於是安撫了一句:“把心放肚子裏,好好去操辦吧。


    錢的事兒不用著急,到時候肯定會給你的。”


    “誒,有老弟這句話,我就心定了。”陳金發這才放心下來,跟著又問道:“老弟,我搞麻辣燙項目,怎麽個弄法啊?


    你的手筆太大,完全照著你那樣弄,我也玩不起啊!”


    馬涼當即就解釋道:“你沒必要完全按我的模式來,可以做的更輕一點。


    門店的麵積可以小一些,也不需要在很好的商場整那麽多形象店。最重要的是多開幾家小的樣板店,把連鎖品牌的名號坐實了。”


    如果說馬涼要走楊國福麻辣燙的自營模式,那他推薦發哥走的就是張亮麻辣燙的營銷模式。


    發哥不需要自建食材加工廠,一切都從他這裏采購。


    也不需要建那麽多品牌形象店,建標準店為主,隻要大力去發展招商加盟就行。


    反正馬涼這邊【六婆麻辣燙】的全部體係,會在後邊給他支持。


    發哥隻需跟著馬涼的腳步,一個省一個省把市場鋪下去,模式就輕多了。


    這既是馬涼扶持他的地方,也是控製他的手段。


    發哥規模做得越大,就越依賴馬涼的支持。離開了【六婆麻辣燙】的係統,他就玩不轉了。


    而另一方麵,發哥加盟店開的越多,馬涼的供應鏈壓力越小。


    如果沒有足夠的門店,食材消耗量上不去,那自建食材物流供應鏈燒起錢來,換誰都吃不消。


    建冷庫,組建車隊,食材加工廠擴建、開分廠,哪哪都要花錢。


    如果一個地區門店數量不足以支持食材供應鏈的運營,哪怕馬涼有串串香可以輸血,也支撐不起那巨大的開支。


    前世的京東為何起初幹不過阿裏,就是因為東哥把錢花在了物流供應鏈上。


    畢竟京東的自營模式必須先建物流供應鏈,才能更好地發展電商業務。


    可這樣一來,對資金的壓力是十分巨大的。京東前期燒錢無數,為了融資,東哥陪投資人喝酒都喝吐了血。


    馬涼雖沒做過生意,也知道自營模式的風險在哪裏。


    所以他才打算扶持發哥,另外弄個麻辣燙品牌出來,為的就是讓食材供應鏈的壓力能小一些。


    如果還有順眼的人,不光是發哥,還可以多扶持幾個品牌出來。


    國內餐飲行業為何屢屢被人詬病是割韭菜,就是因為品牌創建初期就注定了發育不良。


    大多數餐飲創業者的啟動資金都是不夠的,別說是拿錢搞食材供應鏈了,就連拓展出一定規模的店鋪量都夠嗆。


    體量上不去,規模上不去,很多事情沒法開展。


    所以隻能加快招商速度,忽略對加盟商的考核以及開店的考核,從而導致門店的存活率太低。


    強如楊國福麻辣燙,加盟店的存活率也才不到50%。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生意人都是利己優先。一旦滾雪球滾起來,品牌創始人就身不由己了。


    隻能把心一橫,自己賺到錢就夠了,哪會管加盟商死活。


    比起楊國福麻辣燙來,張亮麻辣燙就更是不堪,加盟店的存活率比楊國福還低。


    一方麵是因為急於追求發展速度,上規模、上體量、搶市場;


    另一方麵是對區域代理商管理不嚴,導致各地代理商占山為王,管理搞得一塌糊塗。


    可即便這樣,這兩家麻辣燙品牌在國內餐飲行業都算是良心了。


    多的是割韭菜的品牌,比他們還要黑心。很多品牌建立的初心就不是為了好好做生意,直接就是奔著割韭菜去的。


    尤其是很多明星代言、甚至合夥的火鍋品牌,就更是如此。


    馬涼身為重生大佬,對錢也沒有太過執著,自然是幹不出如此沒有底線的事情。


    他想憑借著先知先覺,穩紮穩打,走出一條和楊國福麻辣燙、張亮麻辣燙等餐飲品牌不一樣的路。


    為何國外的餐飲連鎖品牌,都能做大做強,市值堪比高科技企業。唯獨國內的餐飲連鎖企業,即使門店開了很多,估值依然低的可憐。


    究其根本,還是在於創業者建立企業的初心。是踏踏實實做生意,還是為了快速上市圈錢。


    後者在國內多不勝數,而前者卻一隻手都可以數得過來。


    隻有海底撈等寥寥幾個餐飲品牌,真正做到了和國外餐飲企業對標,把品牌做出了真正的價值。


    馬涼有串串香生意可以輸血,也沒有找投資機構融資,沒人在後麵催命一樣催他野蠻擴張,發展並不急於一時。


    而且這年頭不比十幾年以後,麻辣燙的紅利期才剛剛開始。


    不止是麻辣燙行業,可以說整個餐飲食品行業的紅利期才正式打開窗口。


    有著如此好的環境,馬涼沒道理不把生意做踏實的。


    扶持發哥,也是為了自己的生意。畢竟他的願景並不隻是隻做一個麻辣燙生意,而是想做成餐飲食品行業幕後的食材供應鏈大佬。


    賺錢的不止是麻辣燙,真正更賺錢的生意在後者。


    發哥如今很是聽話,馬涼這才把麻辣燙項目的運營方法一五一十講給了他聽。


    不管是【六婆麻辣燙】,還是發哥的品牌,接下來一年的主力加盟店型,都是形象店和標準店。


    至於衛星店,馬涼嚴格要求發哥等運營滿一年後,再慢慢放開。


    到時候有了更多實操經驗,再放開招商加盟時,也能更有把握一些,不至於坑那麽多拿全副身家來賭一把的人。


    已經賺錢賺到這個份上了,即使馬涼躺著不動,靠串串香這輩子都夠滋潤的。


    既然想再努力一把,那他再創業的初心自然就不隻是為了賺錢。


    更多的是想做出個真正的餐飲品牌,做個行業標杆出來。


    “聽老弟你這樣一說,我算是明白過來了。


    你放心,要不了半個月,我就能把準備工作都搞定。”陳金發聽完後信心大增,又開始在那嘚瑟起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起2005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貪杯的餃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貪杯的餃子並收藏風起2005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