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被稱為風起的年代,不是隨便說著玩的。


    在這之前,各行各業都不過是蓄勢待發,哪怕條件再成熟,也隻能坐等風來。


    可從2005年開始,各行各業都進入了一個黃金發展期。


    不僅業務成倍增長,營收規模也和以前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


    加上大基建和房地產的突飛猛進,國人都親眼見證華夏經濟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就拿互聯網行業來說,2005至2006年就是一個很明顯的分水嶺。


    pc電腦的價格一降再降,寬帶基站的全國性普及(村村通工程),上網資費也是不斷創新低。


    最關鍵的是帶寬的升級,更是讓互聯網行業具備了騰飛的基礎。


    光是05-06這兩年,全國寬帶用戶數的增長數量,就超過了過去十年的總和,寬帶總用戶數在這兩年直接翻了個倍。


    沒有2005年網絡銀行和線上支付的逐步普及,電商在國內想顛覆傳統零售,扯犢子呢。


    沒有2006年的帶寬網速的提升,web2.0和視頻網站想大跨步發展,又何從談起。


    尤其2006年被稱為網絡視頻元年,不是沒有原因的。


    這一年優酷網、酷6網成立,國內視頻網站雨後春筍迅般湧現。而早在2005年,土豆網就已經開始運營了。


    網絡視頻市場在網絡、終端、技術和投資這四大因素的合力推動下,進入了發展的關鍵時期。


    隨著新興的web2.0公司商業模式的逐步建立、數家視頻網站的融資成功以及“草根”視頻影響的進一步擴大,網絡視頻真正地浮出水麵並成就霸業。


    2006年,網絡視頻的用戶翻了將近一番,達到6300萬,占華夏網民總數的47%。


    這個顛覆性的發展,直接造成盜版碟行業徹底失去了市場。


    十幾年後創投圈長期流行著一句話:顛覆你的往往不是同行,而是來自於跨界。


    正因為網絡帶寬提速,視頻網站徹底把盜版碟行業給幹死了。


    網上可以免費看,誰還花錢買碟啊。就算不能在線看,上傳下載也比以前快多了。再花錢買盜版碟,豈不是腦殘。


    馬涼把這些一五一十地分析給了陳金發聽,不過不可能全說,而是挑能講的內容都捋了一遍。


    隻要過上兩個月,都不用他囉嗦,發哥自己就能清楚感覺到,盜版碟不如之前好賣了。


    顛覆來得就是如此猝不及防,讓人完全反應不過來。


    所以他才讓發哥準備收手,不要再去擴大盜版碟生意的規模了。


    做生意就是這樣,見事不可為就要及早抽身。不能等到行情真不對了,才想著退出。


    萬一撤得晚了,真壓了一堆貨在手裏賣不出去,那不得虧死。


    “老弟,有沒有你說得那麽誇張啊?”對於馬涼說出的危機,陳金發將信將疑地問道。


    馬涼懶得和他多說,直接吩咐道:“我去年就說過了,碟片生意做不長久。


    不信拉倒,隨你便!


    現在是二月,最多再賣一個月就必須收手。


    到時候咱倆結賬清算,以後你自己想繼續折騰我管不著,虧錢了別賴我沒提醒你就對了。”


    “這...”陳金發真被嚇住了,好不容易賺了點錢,要真虧了他哭都沒地方哭,“行行行,我全聽你的,馬上就收手。


    老弟,那接下來怎麽辦?你上次說的項目呢,還有沒有戲?”


    發哥緊張得不行,生怕以後馬涼不帶他玩兒。


    畢竟盜版碟做不了,人家馬老弟還有串串店的生意,可他陳金發就什麽都沒了。


    馬涼笑著迴道:“別急,過段時間就有眉目了。等你碟片生意全部收手,正好能趕上項目啟動。”


    “真的?”陳金發一聽,高興地差點跳起來。


    馬涼點了點頭,笑著迴道:“我什麽時候忽悠過你啊,把心放肚子裏吧!”


    麻辣燙項目除了招商加盟外,真正目的其實是做食材供應鏈。


    而食材供應鏈工廠想做大做強,單靠一個自主的麻辣燙品牌,需求量肯定是不夠的。


    所以必須對外拓展,麻辣燙、火鍋、串串香等連鎖品牌都要去談供貨合作,把供貨規模徹底做上去,食材供應鏈這個生意才有搞頭。


    華夏人口眾多,餐飲市場很大,但是也很分散。


    所以無論哪個餐飲細分領域,都不是某個品牌可以一統天下的。哪怕你做得再好,也必然會有同行和模仿者出現。


    單是一個麻辣燙賽道,以後就有無數的品牌和無數的門店出現。


    所以馬涼即使不帶著發哥玩,也會有其他人源源不斷地進入這個市場。


    光是過兩年成立的楊國福和張亮麻辣燙,就是馬涼潛在的最大競爭對手。


    與其看著市場以後被其他人搶占,不如帶著陳金發一起玩。


    讓發哥也創一個麻辣燙品牌出來,跟著馬涼的麻辣燙項目一起發展。


    隻要發哥的麻辣燙品牌以後所用的食材全部從自己的食材加工廠進貨,目的就達到了。


    所以等到麻辣燙項目啟動,發哥的盜版碟生意也差不多收手了,到時候自然可以跟著一起做。


    堪稱無縫銜接,多好的事!


    “老弟,沒說的,你的大恩大德我陳金發一輩子都記得。


    以後你指哪兒,我就打哪兒,絕對唯你是從。”陳金發聞言,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


    還適時地再次表了忠心,這一刻他是百分百地出自真心實意。


    馬涼見安撫好了這家夥,當即就打發他走人:“還有事兒麽?沒事的話你先忙去吧!”


    “還真有一件事兒,正想問問你呢。”陳金發舔著臉說道。


    見這家夥如此多事,馬涼擺了擺手,很有些不耐煩:“啥事兒,趕緊說吧!”


    “這次過年迴家,我認識了一個老鄉,也在東海做生意的,看樣子混得不錯。


    過幾天他邀我去參加一個什麽管理培訓課程,我也不知道該不該去。”陳金發忙加快語速,一五一十地解釋道。


    馬涼沒好氣地迴道:“去啊,幹嘛不去,你就應該多學習學習。


    以後生意越做越大,肚子裏沒點墨水,你怎麽管理得來?


    要我說你不光要去參加培訓,最好是正正經經到大學裏報個管理方麵的學習班才是。”


    “我也是這麽想的啊,可是那什麽鳥培訓課程死貴。


    三天的課程,硬是要收一萬塊錢。打完折,都得大幾千。”說話間,陳金發的神情頗有些不舍。


    別看他現在發了,但幾千塊錢放這年頭也不是什麽小數目。


    上幾天培訓就要花好幾千,他多少有點心疼。


    馬涼聽完也驚了:“什麽鳥管理培訓這麽貴啊?扯犢子呢!”


    要知道這年頭哪怕是長江商學院、中歐商學院的短期培訓,也不敢報價一萬啊。


    “不知道啊,說是什麽營銷管理大師,華夏創業家聯盟主席,叫什麽秒來著...”陳金發被馬涼說得一愣,一時間想不起名字了。


    馬涼試探著問了一句:“劉一秒?”


    “對對對,就叫這個名字!老弟你也聽說過?”陳金發頓時點頭如啄米,跟著就問道。


    馬涼都傻眼了,還真是應了那句話: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


    大風起兮的時代,什麽妖魔鬼怪都出來了。


    接下來幾年,不光各行各業大跨越式發展,就連騙子們也憋不住了,韭菜一茬一茬的割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起2005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貪杯的餃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貪杯的餃子並收藏風起2005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