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都埋怨馬涼亂花錢,但收到新年禮物不論是爺爺奶奶,還是姑姑姑父,臉上都笑得合不攏嘴。
小表弟武誌超,當場就換上了馬涼給他買的阿迪的運動鞋,根本等不及留到過年那天再穿。
穿上運動鞋,拿著mp3就往外衝,和村裏的小夥伴們顯擺去了。
mp3隨身聽現在家裏雖沒有電腦下載歌曲,但肯定難不倒這個小表弟。紅星村好賴離鎮上很近,總有些人不那麽窮。
村裏人大多都沾親帶故的,說不定這會兒他已經跑到條件好的人家,找電腦下載去了。
沒多久,姑姑、姑父二人就忙著去張羅晚飯。
雖然家裏還沒有殺年豬,但村裏其他人家早兩天就有開始殺年豬的,自然也會分一些豬肉給老馬家人。
過年嘛,大家也就指著這幾天敞開了吃。
姑姑和姑父兩人廚藝屬實不錯,迴鍋肉、麻婆豆腐、臘肉炒兒菜、涼拌折耳根、臘腸炒豆角,滿滿一大桌子好吃的。
對多數人來說,美食才是對故鄉最深刻的記憶,馬涼也不例外。
前後兩輩子加起來,吃了無數的菜式,可是嘴裏最惦記的還是家鄉的口味。
吃完晚飯,姑姑、姑父二人又拉著馬涼問東問西。
不過他口風很緊,也不想透露太多細節,免得把他們嚇著。
倒不是怕姑姑、姑父貪他的錢,而是因為不想讓錢這種身外之物破壞了這僅有的一點親情。
一旦姑姑、姑父知道他發了財,以後再麵對他時,肯定會變得非常拘謹,這不是馬涼希望看到的事情。
當然了,他也並非看著親人受窮而不管不顧的人。
帶著家人日子慢慢地好起來,一切都順其自然才最合適。而不是直接給他們很多錢,那樣關係就不對味了。
他心裏也在琢磨,如何幫姑姑、姑父致富。
要說最快的方法,自然是讓姑姑、姑父給他供貨。
下半年,馬涼就要開始啟動麻辣燙項目,倒是可以向姑姑、姑父的作坊采購一些川蜀寬粉。
可是姑姑姑父的作坊規模太小,馬涼的麻辣燙店現在也是八字還沒一撇。即使店開出來,也需要一段時間發展,二者進行匹配合作還為時過早。
暫時也沒想到什麽好主意,馬涼也隻能從長計議。
農村的夜生活很是無趣,除了村民們湊個牌局、血戰到底,也就剩看看電視了。
一家人早早地就睡下,因為明天還要起來忙著殺年豬呢。
隔天一早,馬涼起床出來就見到了老馬家的人終於湊齊了。
他的親爹馬建國帶著後媽張紅燕和兩孩子都迴來了。同父異母的弟弟妹妹,一個叫馬誠,一個叫馬思琪。
一起迴來的,還有小叔馬建軍和嬸嬸衛紅英,以及堂妹馬思晴。
那個年代村裏人找對象,多數都是十裏八村相互介紹。所以馬涼的後媽和嬸嬸,娘家離的都不遠。
所以兩家人才能大清早趕迴來,一起準備殺年豬。
“馬涼迴來了,小誠、小琪,快叫哥哥!”張紅燕見到馬涼從屋裏走出來,忙吩咐兩孩子和他打招唿。
這個後媽其實人不錯,論性格比他親媽好太多了。
不是馬涼故意黑自己的生母,就他老媽那個急脾氣上來,他都覺得看不下去。
他爹和他媽離婚,多半是性格不合的原因。
張紅燕對馬涼一直都很客氣,甚至有些刻意討好,也不知是不是心裏覺得虧欠於這個繼子。
前世他年少不懂事,一直覺得是張紅燕把親爹搶了去,導致自己變成了留守兒童,所以和這位後媽很不對付。
直到踏入社會見多了人間狗血,才慢慢看開了。
馬涼這倆同父異母的弟弟妹妹顯然都是乖巧聽話的,異口同聲地喊了出來:“哥哥!”
“鍋鍋好!”小叔的女兒馬思晴也湊上前,嘴甜地喊了一句。
馬涼點點頭應了一聲,轉身就迴屋把給弟弟妹妹買的禮物,全都拿了出來,分發給他們。
雖說這寡淡的親情對他來說無所謂,但麵子上還是要顧及一下。
不像給武誌超這小表弟買了一堆禮物,這三個弟弟妹妹一人就送了一雙阿迪的運動鞋。
還都是基礎款,也不會太貴。
馬涼可不在乎什麽一碗水端不端得平,誰對他好,他就加倍還迴去。
親爹對他都沒怎麽盡到當父親的義務,他又何必上杆子倒貼這兩個同父異母的弟弟妹妹呢。
能買雙運動鞋,已經很夠意思了。
見到馬涼竟然有錢買禮物迴來,在一旁悶不做聲的親爹馬建國突然著急問道:“你哪來的錢買這麽貴的運動鞋啊?”
畢竟沒有人能想到,上大學短短幾個月的他這麽快就發了。
“莫要慌,錢是我自己打工賺的。”馬涼語氣平淡地解釋了一句。
“呀,快謝謝哥哥。”張紅燕忙喊著倆孩子感謝,“你們要好好向哥哥學習,以後也考個重點大學。”
在這位沒什麽文化的後媽看來,準是馬涼讀了重點大學才這麽能賺錢的。
想法雖沒錯,但情況和她認為的完全不一樣。
不過她這願望是美好的,但現實卻是殘酷的。
馬涼記得前世這倆同父異母的弟弟妹妹,都不是什麽讀書的料。反倒是親媽那邊兩個同母異父的弟弟妹妹,學習反倒是不錯。
不過他也不得不對親爹親媽說一聲佩服,明明都是離婚人士,再婚時竟都能找一個頭婚的對象。
更讓馬涼覺得不可思議的是,兩個家庭分明都窮得要死,再婚後還能各自又生了倆孩子。
這不僅是對自己的人生不負責,某種程度也是對孩子不負責。
帶著孩子來世上受窮、受苦,何必呢。就算是再喜歡孩子,少生一個不行麽?
這也是為何他親爹、親媽兩家人手頭一直不寬裕的原因。
養兩個半孩子,換了誰都會壓力山大啊,要不說連馬涼的大學學費都湊不出來呢。
而隻有一個孩子的小叔和姑姑兩家,就比他們要寬裕很多。
許是心有虧欠,馬建國也不好意思朝兒子責問什麽。他這當爹的能看到馬涼給弟弟妹妹買運動鞋,心頭已經高興得不行了。
這位不善表達的父親,並不懂該如何和兒子修複關係。
這世上最大的代溝,或許就是沒文化的父母和讀了書的孩子之間產生的巨大認知差異。
小表弟武誌超,當場就換上了馬涼給他買的阿迪的運動鞋,根本等不及留到過年那天再穿。
穿上運動鞋,拿著mp3就往外衝,和村裏的小夥伴們顯擺去了。
mp3隨身聽現在家裏雖沒有電腦下載歌曲,但肯定難不倒這個小表弟。紅星村好賴離鎮上很近,總有些人不那麽窮。
村裏人大多都沾親帶故的,說不定這會兒他已經跑到條件好的人家,找電腦下載去了。
沒多久,姑姑、姑父二人就忙著去張羅晚飯。
雖然家裏還沒有殺年豬,但村裏其他人家早兩天就有開始殺年豬的,自然也會分一些豬肉給老馬家人。
過年嘛,大家也就指著這幾天敞開了吃。
姑姑和姑父兩人廚藝屬實不錯,迴鍋肉、麻婆豆腐、臘肉炒兒菜、涼拌折耳根、臘腸炒豆角,滿滿一大桌子好吃的。
對多數人來說,美食才是對故鄉最深刻的記憶,馬涼也不例外。
前後兩輩子加起來,吃了無數的菜式,可是嘴裏最惦記的還是家鄉的口味。
吃完晚飯,姑姑、姑父二人又拉著馬涼問東問西。
不過他口風很緊,也不想透露太多細節,免得把他們嚇著。
倒不是怕姑姑、姑父貪他的錢,而是因為不想讓錢這種身外之物破壞了這僅有的一點親情。
一旦姑姑、姑父知道他發了財,以後再麵對他時,肯定會變得非常拘謹,這不是馬涼希望看到的事情。
當然了,他也並非看著親人受窮而不管不顧的人。
帶著家人日子慢慢地好起來,一切都順其自然才最合適。而不是直接給他們很多錢,那樣關係就不對味了。
他心裏也在琢磨,如何幫姑姑、姑父致富。
要說最快的方法,自然是讓姑姑、姑父給他供貨。
下半年,馬涼就要開始啟動麻辣燙項目,倒是可以向姑姑、姑父的作坊采購一些川蜀寬粉。
可是姑姑姑父的作坊規模太小,馬涼的麻辣燙店現在也是八字還沒一撇。即使店開出來,也需要一段時間發展,二者進行匹配合作還為時過早。
暫時也沒想到什麽好主意,馬涼也隻能從長計議。
農村的夜生活很是無趣,除了村民們湊個牌局、血戰到底,也就剩看看電視了。
一家人早早地就睡下,因為明天還要起來忙著殺年豬呢。
隔天一早,馬涼起床出來就見到了老馬家的人終於湊齊了。
他的親爹馬建國帶著後媽張紅燕和兩孩子都迴來了。同父異母的弟弟妹妹,一個叫馬誠,一個叫馬思琪。
一起迴來的,還有小叔馬建軍和嬸嬸衛紅英,以及堂妹馬思晴。
那個年代村裏人找對象,多數都是十裏八村相互介紹。所以馬涼的後媽和嬸嬸,娘家離的都不遠。
所以兩家人才能大清早趕迴來,一起準備殺年豬。
“馬涼迴來了,小誠、小琪,快叫哥哥!”張紅燕見到馬涼從屋裏走出來,忙吩咐兩孩子和他打招唿。
這個後媽其實人不錯,論性格比他親媽好太多了。
不是馬涼故意黑自己的生母,就他老媽那個急脾氣上來,他都覺得看不下去。
他爹和他媽離婚,多半是性格不合的原因。
張紅燕對馬涼一直都很客氣,甚至有些刻意討好,也不知是不是心裏覺得虧欠於這個繼子。
前世他年少不懂事,一直覺得是張紅燕把親爹搶了去,導致自己變成了留守兒童,所以和這位後媽很不對付。
直到踏入社會見多了人間狗血,才慢慢看開了。
馬涼這倆同父異母的弟弟妹妹顯然都是乖巧聽話的,異口同聲地喊了出來:“哥哥!”
“鍋鍋好!”小叔的女兒馬思晴也湊上前,嘴甜地喊了一句。
馬涼點點頭應了一聲,轉身就迴屋把給弟弟妹妹買的禮物,全都拿了出來,分發給他們。
雖說這寡淡的親情對他來說無所謂,但麵子上還是要顧及一下。
不像給武誌超這小表弟買了一堆禮物,這三個弟弟妹妹一人就送了一雙阿迪的運動鞋。
還都是基礎款,也不會太貴。
馬涼可不在乎什麽一碗水端不端得平,誰對他好,他就加倍還迴去。
親爹對他都沒怎麽盡到當父親的義務,他又何必上杆子倒貼這兩個同父異母的弟弟妹妹呢。
能買雙運動鞋,已經很夠意思了。
見到馬涼竟然有錢買禮物迴來,在一旁悶不做聲的親爹馬建國突然著急問道:“你哪來的錢買這麽貴的運動鞋啊?”
畢竟沒有人能想到,上大學短短幾個月的他這麽快就發了。
“莫要慌,錢是我自己打工賺的。”馬涼語氣平淡地解釋了一句。
“呀,快謝謝哥哥。”張紅燕忙喊著倆孩子感謝,“你們要好好向哥哥學習,以後也考個重點大學。”
在這位沒什麽文化的後媽看來,準是馬涼讀了重點大學才這麽能賺錢的。
想法雖沒錯,但情況和她認為的完全不一樣。
不過她這願望是美好的,但現實卻是殘酷的。
馬涼記得前世這倆同父異母的弟弟妹妹,都不是什麽讀書的料。反倒是親媽那邊兩個同母異父的弟弟妹妹,學習反倒是不錯。
不過他也不得不對親爹親媽說一聲佩服,明明都是離婚人士,再婚時竟都能找一個頭婚的對象。
更讓馬涼覺得不可思議的是,兩個家庭分明都窮得要死,再婚後還能各自又生了倆孩子。
這不僅是對自己的人生不負責,某種程度也是對孩子不負責。
帶著孩子來世上受窮、受苦,何必呢。就算是再喜歡孩子,少生一個不行麽?
這也是為何他親爹、親媽兩家人手頭一直不寬裕的原因。
養兩個半孩子,換了誰都會壓力山大啊,要不說連馬涼的大學學費都湊不出來呢。
而隻有一個孩子的小叔和姑姑兩家,就比他們要寬裕很多。
許是心有虧欠,馬建國也不好意思朝兒子責問什麽。他這當爹的能看到馬涼給弟弟妹妹買運動鞋,心頭已經高興得不行了。
這位不善表達的父親,並不懂該如何和兒子修複關係。
這世上最大的代溝,或許就是沒文化的父母和讀了書的孩子之間產生的巨大認知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