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馬涼報出的天文數字,東哥頓時就急了。


    估值2億美金,一下就要投一個億,那本輪公司則需要出讓50%的股份。


    這樣一來,他身為創始人的股份連一半都沒有了。


    萬一遇到利益衝突,馬涼和徐欣聯合起來,那豈不是可以分分鍾架空自己,甚至隨時可以把他踢出公司董事會。


    東哥就算對創投圈再不了解,也聽說過不少狗血的例子,所以他無論如何都接受不了馬涼的提議。


    於是也顧不上會得罪這位年輕的大佬,當即就婉拒道:“馬總,謝謝您對京東的認可,不過一億美金會不會太多了?


    這一輪融資,我們原定就隻融2000萬美金的!”


    身為創業者,東哥和大多數創始人一樣,既恨不得多融些錢,又心疼公司的股份。


    在前世,成功後的他在哈佛大學演講時就曾說過一番名言:


    “你拿到的融資不是你的財富,你拿到多少融資,伱將來就要10倍、20倍的把這個還迴去,風險投資的成本是全世界最高的。


    如果大家能夠從銀行貸款的話,一定要從銀行貸款,千萬不要拿風投的錢。”


    把融資等同於高利貸,足以看出東哥有多懊悔當初的決定。


    畢竟第一輪就被風投女王薅走了40%的股份,後麵再經過幾輪稀釋,到最後他的股份也隻剩下了12.4%。


    要不是靠著數倍的投票權,京東早就脫離了東哥的控製。


    所以這會兒他打心底不想一次融那麽多錢,能拖延一點是一點,免得售出過多的股份。


    隻要過幾個月,等京東營收做到更高,估值就又不一樣了。


    哪怕大半年後估值隻翻了一倍,到時再融資的話,轉讓的股份比例也會相應減半。


    所以東哥又哪會願意現在就融他一個億呢,那樣太傷股份了。


    隻要有個兩三千萬美金過渡一下,他有自信可以把營收做得更高,此時完全沒必要融那麽多。


    “劉總,恕我直言,您和阿裏的馬總相比,不論是眼界格局,還是做生意的境界,都差了不少。


    這也是為何京東的發展,一直落後於淘寶的原因。”


    馬涼聽完頓時搖了搖頭,也不管東哥高不高興,直接說出了無比紮心的話。


    誰讓他這會兒處在強勢地位呢,論財富、論影響力,完全有資格點評一下對方。


    東哥也是個強勢的人,聽完這話臉上登時就不對了。


    “馬總,何出此言?”


    “出來做生意,單打獨鬥是不行的,努力把蛋糕做大,懂得分享才能走得更加長遠。


    不要因為顧忌失去所謂的控製權,而耽誤了公司的發展。


    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有很多,提前做vie架構不也是種不錯的方式麽。


    隻要能把企業經營好,沒有哪個投資人會故意和你爭權奪利的。


    阿裏之所以能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就是因為老馬他對這一點領悟的更加透徹。


    結果也顯而易見,阿裏的成功讓他早早的實現了財務自由。


    如今的老馬同誌除了經營阿裏集團外,其它領域的投資也沒少做,其個人身家和管理的財富比起我和徐總來說也不遑多讓。


    因此把蛋糕做大的好處顯而易見,到那時創始人就有了足夠的資本,事業也完全是另一番天地。”


    馬涼一番話說的是有理有據,鏗鏘有力。


    畢竟他自己就是這麽幹的,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提出b輪打算投一億美金也是在正常範圍內的合理要求。


    要知道上輩子在狗東最艱難的時候,東哥逼得沒辦法,後來還不是答應了張三石提出的類似條件。


    出來混,不管是什麽領域都有其既定的遊戲規則。


    隻要在規則之內,大家就都沒得話說,不認可不行,耍性子更要不得,不然誰還會願意陪你玩。


    這些道理馬涼也並非天生就懂,不也是上輩子耳濡目染,加上這輩子一點點創業才學會的麽。


    別看東哥現在不開竅,那是因為其事業此時做得還不夠大。


    等到後麵狗東做大做強之後,他的行事風格自然就會變得和多數大佬們一樣了。


    東哥聽完馬涼的話,短時間內肯定很難以接受。


    越是強勢的人,就越難聽得進外部的建議,多數道理都要在做事的過程中方能領悟。


    而徐欣在一旁也看得著急,忙幫腔道:“強東,馬總這番話真是發自肺腑,你可得聽進去啊!


    也就是你了,一般人他肯定不會如此交心的。”


    “這……”


    東哥欲言又止,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做何迴應。盡管知道兩位投資大佬說的都在理,可心裏頭就是轉不過那個彎來。


    馬涼見狀,又跟著補充道:“劉總,其實幾年前我和你一樣,也是個小白創業者。


    做生意比你還要晚幾年,規模更是和您沒法比。


    你知道我是如何才做到今天這般地步嗎?”


    “為何?”


    東哥愣愣地迴問道,言語間對眼前這位年輕的投資人也是充滿了好奇。


    人家比他小那麽多,短短幾年就已經做到了如此成就,堪稱商業奇跡。


    也是因為馬涼一向低調,外人最多隻知道點大概,唯有徐欣和柴大官人這幾個有過合作的圈內大佬才知曉得更具體些。


    看著東哥一臉疑惑,馬涼不緊不慢地迴應道:“因為我更早就領悟到了什麽叫順勢而為。


    正所謂時勢造英雄,風口之上豬都能飛!


    所以幹大事要趁早,要把握時機。一旦錯過了時代的大勢,個人能力再強也無濟於事。


    不管是阿裏的老馬也好,還是鵝廠的小馬哥也罷,無不是如此。


    就連我這個小小馬,成功的規律也大同小異,大家都是把握住了大勢。


    最早我做了幾個餐飲品牌,生意很不錯,現金流也非常好,根本就用不著融資。


    甚至隻要穩步發展,這輩子大可以放任自由了。


    可我依然選擇了接受徐總和其他幾位投資人的入股,出讓了不少的股份。


    究其根本,是因為我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當初正是靠著從徐總等幾位大佬募集來的現金,才有了後來投資twitter的資本。


    不然的話,這會兒我必定還是在那兒小打小鬧呢。


    哪能談得上如今在劉總麵前談笑風生,更別提有實力給京東投一億美金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起2005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貪杯的餃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貪杯的餃子並收藏風起2005最新章節